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1、中药资源学的特点有哪些?

地域性、分散性、有限性和可解体性、可再生性、多用性、国际性。

2、菊科、豆科、伞形科、蔷薇科、唇形科、廖科、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哪些?豆科、菊科植物有什么特有的成分和共有功效?豆科菊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

伞形科柴胡、当归、白芷、重齿毛当归(独活)、紫花前胡、辽藁本、川芎、羌活毛茛科毛茛、乌头、黄连、威灵仙、白头翁、升麻、九节菖蒲

唇形科丹参、黄芩、藿香、广藿香、紫苏、益母草、薄荷

廖科大黄、何首乌、虎杖、苦荞麦、萹蓄

蔷薇科乌梅、杏、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

菊科菊科是我国被子植物第一大科,主要分布于温带,而热带分布较少。

以倍半萜内酯聚炔类及菊糖为其特有成分,一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菊花、野菊花、白术、苍术、木香、红花、紫菀、青蒿、茵陈、蒲公英、艾叶、天名精、鬼针草。

豆科豆科为种子植物第三大科,仅次于菊科和兰科,我国约有172属、1 485种。供药用的有490种,仅次于菊科,居第二位。

成分多为黄酮醇类,有抗氧化的功效。

甘草、黄芪、槐花、葛根、决明子、苦参、补骨脂、鸡血藤、含羞草。

3、道地药材的形成原因和道地药材的特征分别有哪些?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

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药材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质量优劣不一样,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特征:具有明显地理性,具有特定质量标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具有特定种质遗传。

4、资源化学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如烟叶、金鸡纳、大黄、鞣质等在生长过程中是怎么变化的?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形成特点:

地理环境:海拔,不同海拔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地理位置,黄花烟草在海拔800 m含烟碱3.58%,在2 000 m含5.44%。

气候条件:季节、光、水、温度,植物的向阳部位鞣质的含量比背阴部位高,温热带植物较寒带植物鞣质含量高。

异常次生代谢产物,如盐肤木上的虫瘿大量积累的鞣质

代谢过程成分的变化:生物碱、酚类,

5、哪些中药有毒,不能用于化妆品?中药化妆品美白、护发、营养肌肤的原理是什么?

有毒:野百合、含羞草、北五加皮、万年青、长春花等。

美白皮肤类: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当归等。

育发乌发类:多为解表药,其次为清热药、补益药和活血药,居第三位的是收涩药。川芎等。

6、资源抚育的方式有哪些?怎么对五倍子、肉苁蓉、川贝、甘草等进行抚育?

封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野生栽培、就地营造药用植物人工群落。

7、资源调查过程中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常用的3S技术?基径、胸径怎么确定?

8、色素的划分、植物源农药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各个地区代表性药材及其占全国的比

例?

9、资源再生的方式中哪些药材是营养生殖、哪些是有性生值?保健品处方原料的相关规定?台湾地区特产药材及其含量?道地药材命名的道地性?

10、三大自然区域的特点,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的动植物?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以及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等,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使该地区自然资源得以永久或较长时期保护的区域。

三大自然区域特点:东部季风区域纬向分布,西北干旱区域经向分布,青藏高原垂直分布。特殊自然保护区:杭州药用植物园,南宁药用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圃,西安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

11、黄连、何首乌、大黄、三七、白芷、麻黄、苍术、砂仁的来源、分布、外观性状?

12、资源的引种驯化及其资源之间的竞争?

13、中药资源学?蕴藏量?植物群落?药用植物资源学?自然保护区?关药、北药?年允收量?干湿比?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科学。

蕴藏量: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

蕴藏量=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

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片层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自然组合。

药用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年允收量公式:

年允收量=经济量×比率经济量= 蕴藏量×比率

比率值的经验数据:茎叶类药材为0.3~0.4,根和根茎类为0.1,花果类为0.5。

年允收量=药材蕴藏量/ 采收周期

干湿比=(1 - 干重/湿重)*100%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以及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等,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使该地区自然资源得以永久或较长时期保护的区域。

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大约东经120-135,北纬40-55之间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北药:一般指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产的道地药材。

14、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途径有哪些?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途径和层次?药用植物资源化学合成的途径及其产物?

15、一级保护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有哪些?福九味具体指那些药材?

16、民族药、民间药、新药的定义及其代表药物?

17、资源品质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

中药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 2.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的药材。 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 4.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5.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7.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其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8.民族药:指除我国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具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以指导用药。 9.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10.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11.药膳:在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烹饪出食疗、食治、食补的佳肴。 12.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13.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 14.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有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 15.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种内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16.郁蔽度:是指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如该样地树冠盖度为80%,其郁蔽度为0.8度。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17.植物种群:指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有一定互相关系的植被。 18.最大植物产量:保证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集的最大产量。 19.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异地空间范围内,包括陆地和水域采取有效措施就地保持现有状态,使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以永久或者较长时期的地保护,免受破坏而制定的特殊区域。 20.中药资源区: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蕴藏量的总和。 21.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

中药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 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 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 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 量大的药用种类。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 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 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 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 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 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 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 划 (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 发利用研究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 的开发 (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 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 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 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 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 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中药资源学参考答案

中药资源学 A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得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C ) A隆林广西 B长清山东C岷县甘肃D仙游福建 2、人参 ( A ) A抚松吉林B遵义贵州C莱西山东D庆阳甘肃 3、大黄 ( D ) A万宁海南 B新余江西C牛庄山东D果洛青海 4、黄芩 ( B ) A 肇庆广东B承德河北C滁州江苏D罗田湖北 5、黄连 ( C ) A 阜康新疆B荆州湖北C石柱四川D罗甸贵州 6、皂角 ( B ) A邹县山东B西双版纳云南C清源辽宁D饶河黑龙江 7、乌鸡 ( D ) A防城广西B龙泉浙江C恩施湖北D泰与江西 8、石膏 ( C ) A 亳州安徽B铜陵安徽C应城湖北D密县河南 9、薄荷 ( A ) A太仓江苏B阜康新疆C荆州湖北D西双版纳云南 10、冬虫夏草 ( C ) A 果洛青海B恩施湖北C巴青西藏D遵义贵州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ACD ) A 中药材得人工制品 B中药注射剂C新发现得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得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ABD )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得典籍( ABCD )

A 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得取样技术包括( BD )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得更新方法有( ABC )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得代表药材有( 海带、发菜 )。 2、动物药得代表药材有( 熊胆、鹿茸 )。 3、地衣类得代表药材有( 松萝、石蕊 )。 4、菊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红花、菊花 )。 5、豆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黄芪、甘草 )。 6、唇形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薄荷、益母草 )。 7、毛茛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白头翁、毛茛 )。 8、中药资源调查得内容包括( 种类调查 )( 产量调查 )( 产量调查 )。 9、样方大小得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与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 ( 1-4 、 16-40 、 100 )m2。 10、中药资源得特点就是( 再生、共 存 )( 地域、时效 ) ( 多用、脆弱 )。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得层次分为一级开发 (以农业生产方式为 主 )、二级开发( 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 )、三级开发 ( 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 )。 12、《关于保护甘草与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与许可证管理制度得通知》发布得时间就是( 2001年6月14日 )。 13、浙八味就是指( 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 )与 ( 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 四、判断题 ( √ )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与种子、茎皮、汁液等)得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

中药资源学题目及其答案(刘炳荣)

1、试述中药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中药资源寻找的主要途径 主要内容: 1.中药资源分布状况和优势定点的调查与分析,及栽培、病虫害防治和中药生产、加工、开发、品质评价以及中药制剂提取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的研究。 2.中药资源保护、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的研究。 3.研究人员通常可供职于中药制药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各级中医药学校、中药经营管理部门、医院、药品检验与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或研究。 途径:利用文献资料、民间医药信息和民族药资料 参照古医书查明药材的产地然后实地考察 寻找类似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开发新药、寻找新药。 2、简述糖、蛋白质、黄酮类、生物碱的生理作用。 糖:生理功能供给能量。糖类的最主要的功能是糖类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反应后,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供生命活动之用。主要是葡萄糖,构成体质。糖类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糖是神经和细胞的重要物质。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体内脂肪代谢需要有足够的糖类来促进氧化,糖类具有辅助脂肪氧化的抗生酮作用。摄入体内的糖类释放的热能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保肝解毒。糖类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⑤增强食品风味 蛋白质:生理功能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修补人体组织: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 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 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 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 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11、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黄酮类: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V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2) 扩冠作用;芦丁 3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犀草素 2 抗肝脏毒作用:水飞蓟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 3 抗炎芦丁等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黄芩素 5解痉作用:1)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 2)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3)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素、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6 雌性激素样作用大豆素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7.泻下作用如中药营实中的营实苷A有致泻作用。 8. 清除人体自由基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提供氢离子,故有显着的抗氧特点。另外还有降血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1)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主要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得天然来源。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存在得有用自然物,就是人类可以利用得自然生成得物质与能量就是人类生存得物质基础。 社会资源: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得物质与精神财富得统称。 中药资源学: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得供中医使用得各种药用植物,动物与矿物及其蕴藏量得总合。 中药:系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得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 民族药:此处特指各少数民族得医生,以本民族得医药理论作为应用指导,或就是依照民族传统经验所使用药物得资源。 民间药:此处特指民间医生用以防病治病得药物或地区性民间(偏方)流传使用药物得资源。草药:中药资源开发应用得初始状态,此类药物统称为草药。 降水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得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雹,雨淞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聚积得水层厚度 蒸发量:用20cm直径蒸发皿(离地70cm高)直接测量因蒸发而损失得水层深度 积温:将一个地区高于与等于某一界限温度得积累值 动物区系:一个地区由历史发展形成与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所生有得动物群 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得质量,疗效优良得药材 关药:一般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出产得药材 北药:一般指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中部地区产得药材 西药:泛指“丝绸之路”之起点西安以西广大地所产得药材,一般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地所产药材 怀药:一般指产于古怀庆府所辖得博爱,武步,孟县,沁阳等地得中药材,有时也泛指河南境内所产有道地特性得药材 浙药:浙江所产道地药材 川药:泛指以四川省及周边地区为道地产区得常用药材 样方:就是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得取样地块。 样地:采用抽样方法所抽取样本得实体 样株:选择具有代表性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得单株作为精确观测对象得所定株。 经济蕴藏量:某一时期内地区具有可利用经济价值得那部分资源蕴藏量 年允收量:就是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得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与保证永续利用得采收量 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中药新资源:泛指目前未被列入中药资源使用得物质,被发现具有某种功效可用作中药资源而被开发利用者,既包括自然存在得植物,动物与矿物也包括人工创造得物质。 替代品:用来替代正品药材得材料。 组织培养:将离体后得组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增值或再生成完整植株得技术。 发酵工程:就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得结合就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参与得工艺过程得原理与科学,就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人类得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基因工程:将经过重组得基因通过一定得手段转入生物体,就可以创造出具有新得遗传特性得物种,这种按照人得意愿,把重新组装基因移到新生物产生得生物科学技术,就成为基因工程。 中药资源得综合利用:就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中药资源中具有利用价值得成分进行

中药资源学参考答案

中药资源学A 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 1、当归 ( C ) A隆林广西B长清山东C岷县甘肃D仙游福建 2、人参( A ) A抚松吉林B遵义贵州C莱西山东D庆阳甘肃 3、大黄( D ) A万宁海南B新余江西C牛庄山东D果洛青海 4、黄芩( B ) A肇庆广东B承德河北C滁州江苏D罗田湖北 5、黄连( C ) A阜康新疆B荆州湖北C石柱四川D罗甸贵州 6、皂角( B ) A邹县山东B西双版纳云南C清源辽宁D饶河黑龙江 7、乌鸡( D ) A防城广西B龙泉浙江C恩施湖北D泰和江西 8、石膏( C ) A亳州安徽B铜陵安徽C应城湖北D密县河南 9、薄荷( A ) A太仓江苏B阜康新疆C荆州湖北D西双版纳云南 10、冬虫夏草( C ) A果洛青海B恩施湖北C巴青西藏D遵义贵州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ACD ) A中药材的人工制品B中药注射剂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D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ABD ) A牛膝B山药C红花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ABCD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BD A主观取样B随机取样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ABC A器官更新B居群更新群落更新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海带、发菜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熊胆、鹿茸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松萝、石蕊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红花、菊花)。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黄芪、甘草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薄荷、益母草)。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白头翁、毛茛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 产量调查)。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 1-4 16-40 100 ) m。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 地域、时效 多用、脆弱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 )、二级开发(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三级开发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 12.《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 通知》发布的时间是(2001 年6月14日)。 13.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和 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四、判断题 V )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 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18页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湖医药学院) 一.名词解释 1.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 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 工加工产品。 2.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 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 的药材。 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 4.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治疗疾病 为目的的食品。 5.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7.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其

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8.民族药:指除我国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具有各自独特的医药 理论体系指导,以指导用药。 9.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形成的复 杂的生态系统。 10.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 素。 11.药膳:在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烹饪出食疗、食治、食补的佳肴。 12.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13.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 14.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有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 15.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种内 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16.郁蔽度:是指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如该样地树冠盖度为80%,其郁蔽

中药资源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资源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概念题 1.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 2.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3.现代技术调查方法包括: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以及“3S”技术集成应用等。 4.地道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简答 一、植物道地:刺五加---黑龙江,细辛---辽宁,天麻---贵州,三七---云南,黄连之乡四川石柱,福建泽泻,安徽牡丹---风丹皮,车前主产江西。 二、地道药材形成的原因? 道地药材的形成主要是优质品种遗传特性、特定的生态环境、成熟的栽培与加工技术、中医实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优质品种遗传特性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因 药材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品种特性。同一物种能在不同的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称为“居群”。如果某一“居群”产生质优效佳的药材,即为道地药材, 2.特定的生态环境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条件 同一种药材,由于分布地域不同,相应的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生态环境亦不相同,造成药材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生化成分都不相同,因而形成疗效上的差异。 3.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成熟的种植技术 许多道地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后形成的,中药材道地性形成与成熟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直接相关。 4.中医实践促进了道地药材的形成

道地中药材是古代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反复总结、优化对比筛选出来的. 三、道地药材的特点? (1)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理性 (2)道地药材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 (3)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四、五味子、刺五加生长环境特点? 1.生长环境: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 山沟的灌木丛中,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刺五加生于森林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适宜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2.伴生植物:五味子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 3.地理分布:刺五加: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朝鲜、日本和苏联也有分布。 五味子: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 五、药用植物资源特点? 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分布零散、性质各异,它们在自然界均占有特定的位置,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归结起来为: 1.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 的地域性是做好药用植物资源区划的重要依据,所谓“地道药材”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2.分散性:药用植物资源的分散性是指自然状态下这些资源的地理分布往往是分散的、零星 存在的。从整体看药用植物资源有较强的地域性,从局部看则又有广泛的散生性。 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药用植物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同时又具有可解体性, 作为药用植物资源主体的生物资源,因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而导致数量上的急剧减少、濒临绝境乃至灭绝。

中药资源学复习

中药资源学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的天然来源。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社会资源: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 中药资源学: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使用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合。 中药:系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民族药:此处特指各少数民族的医生,以本民族的医药理论作为应用指导,或是依照民族传统经验所使用药物的资源。 民间药:此处特指民间医生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或地区性民间(偏方)流传使用药物的资源。 草药:中药资源开发应用的初始状态,此类药物统称为草药。 降水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雹,雨淞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聚积的水层厚度 蒸发量:用20cm直径蒸发皿(离地70cm高)直接测量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层深度 积温:将一个地区高于和等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累值 动物区系:一个地区由历史发展形成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所生有的动物群

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关药:一般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出产的药材 北药:一般指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中部地区产的药材 西药:泛指“丝绸之路”之起点西安以西广大地所产的药材,一般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地所产药材 怀药:一般指产于古怀庆府所辖的博爱,武步,孟县,沁阳等地的中药材,有时也泛指河南境内所产有道地特性的药材 浙药:浙江所产道地药材 川药:泛指以四川省及周边地区为道地产区的常用药材 样方:是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的取样地块。 样地:采用抽样方法所抽取样本的实体 样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单株作为精确观测对象的所定株。 经济蕴藏量:某一时期内地区具有可利用经济价值的那部分资源蕴藏量年允收量:是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考试答案

中药资源学考试答案 1、【单选题】人参的道地产区是(A) A、A抚松吉林 B、B遵义贵州 C、 C莱西山东 D、D 庆阳甘肃 我的答案: A 得分: 4.0 分 2【单选题】当归的道地产区是(C) A、A隆林广西 B、B长清山东 C、 C岷县甘肃 D、D 仙游福建 我的答案: C 得分: 4.0 分 3【单选题】大黄的道地产区是(D) A、A万宁海南 B、B新余江西 C、 C牛庄山东 D、D 果洛青海 我的答案: D 得分: 4.0 分 4【单选题】黄连的道地产区是(C) A、A 阜康新疆 B、B荆州湖北 C、 C石柱四川 D、D 罗甸贵州 我的答案: C 得分: 4.0 分

A、A邹县山东 B、 B 西双版纳云南 C、 C清源辽宁 D、 D 饶河黑龙江 我的答案: A 得分: 4.0 分 6【单选题】薄荷的道地产区是A A、A太仓江苏 B、B阜康新疆 C、 C荆州湖北 D、 D 西双版纳云南 我的答案: A 得分: 4.0 分 7【单选题】梅花鹿茸的主要产地是A A、 A 双阳吉林 B、 B 武陟河南 C、 C江油四川 D、D 徐闻广东 我的答案: A 得分: 4.0 分 8【单选题】珍珠的道地产区是D A、 A 长清山东 B、 B 禹县河南 C、 C温县河南 D、D 合蒲广西 我的答案: D 得分: 4.0 分 9【单选题】薏苡的主要产地是C A、 A 徐闻广东 B、 B 中甸云南

C、 C牛庄山东 D、D 湘阴湖南 我的答案: C 得分: 4.0 分 10【单选题】乌鸡的主产地是D A、 A 防城广西 B、 B 龙泉浙江 C、 C恩施湖北 D、D 泰和江西 我的答案: D 得分: 4.0 分 11【单选题】八角茴香主要产地是C A、 A 五常黑龙江 B、B文山云南 C、 C南宁广西 D、D 铜仁贵州 我的答案: C 得分: 4.0 分 12【单选题】杜仲的道地产区是D A、 A 浑源山西 B、 B 和静新疆 C、 C安国河北 D、D 遵义贵州 我的答案: D 得分: 4.0 分 13【单选题】石膏道地产区是C A、A 亳州安徽 B、B铜陵安徽 C、 C应城湖北 D、D 密县河南

最新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湖医药学院) 一.名词解释 1.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 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 工加工产品。 2.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 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 的药材。 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 4.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治疗疾病 为目的的食品。 5.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7.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其 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8.民族药:指除我国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具有各自独特的医药 理论体系指导,以指导用药。 9.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形成的复 杂的生态系统。 10.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 素。 11.药膳:在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烹饪出食疗、食治、食补的佳肴。 12.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13.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Resources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1112020068)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Resources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ed science to study resources type, quantity, quality, distribu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which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major in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资源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中药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在掌握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和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经济效益的优化技术,合理安排中药资源的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中药材原料,培养学生既具有深厚中药资源理论功底,又具有一定实践操作的技能。 Through systematic study in the course,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distribution rules and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resources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students are capable of using economic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harvest,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s resources, provide sufficient amount of raw Chinese herbal medicinal materials for health care 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ossess theory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have certain practical skills. 2、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中药资源学模拟题

中药资源学 B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 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梅花鹿茸( A ) A双阳吉林B武陟河南C江油四川 D徐闻广东 2、珍珠( D ) A 长清山东B禹县河南C温县河南D合蒲广西 3、薏苡( C ) A 徐闻广东B中甸云南C牛庄山东D湘阴湖南 4、肉苁蓉( A ) A和田新疆B易县河北C巴东湖北D中甸云南 5、萝芙木( B ) A 上杭福建B西双版纳云南C长清山东D涟源湖南 6、八角茴香( C ) A 五常黑龙江B文山云南C南宁广西D铜仁贵州 7、杜仲( D ) A 浑源山西B和静新疆C安国河北D遵义贵州 8、阿魏( B ) A 金坛江苏B阜康新疆C盘安浙江D丽江云南 9、橘红( A ) A华州广东B安国河北C盘安浙江D安阳河南 10关防风( D ) A 长清山东B武陟河南C湘阴湖南D杜尔伯特黑龙江 二、多项选择题 1、二类新药包括( ACD ) A 中药注射剂B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C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D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2、四大皖药包括( ABD )

A 白芍B菊花C茯苓D牡丹皮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ABCD ) A 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 ABCD ) A 主观取样B随机取样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 ABC ) A 器官更新B居群更新C群落更新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矿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硫磺、滑石)。 2.菌类的代表药材有(灵芝、茯苓)。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松萝、石蕊)。 4.蔷薇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山楂、乌梅)。 5.五加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人参、刺五加)。 6.百合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百合、贝母)。 7.蓼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大黄、何首乌)。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查)(更新调查)。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大灌木和小乔木分别为(1-4、16-40、100)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地域、时效)(多用、脆弱)。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农业生产方式)、二级开发(工业生产方式)、三级开发(科学研究方式)。 12.《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2001年3月30日)。 13.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三、判断题 (√)1、中药资源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中药资源学模拟题

中药资源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A隆林XX B长清XXC岷县XXD仙游 2、人参( ) A抚松XXBXXXXC莱西XXD庆阳 3、大黄( ) A万宁BXXXXC牛庄XXD果洛 4、黄芩( ) A XXBXXXXCXXXXD罗田 5、黄连( ) A 阜康XXB荆州XXC石柱XXD罗甸 6、皂角( ) A邹县XXB西双版纳XXC清源XXD饶河 7、乌鸡( ) A防城XXB龙泉XXCXXXXD泰和 8、石膏( ) A 亳州XXBXXXXC应城XXD密县 9、薄荷( ) A太仓XXB阜康XXC荆州XXD西双版纳 10、冬虫夏草( ) A 果洛XXBXXXXC巴青XXDXX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A 中药材的人工制品B中药注射剂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A 牛膝B山药C红花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

A 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 A 主观取样B随机取样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 A 器官更新B居群更新C群落更新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 ()。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 二级开发()、三级开发()。 12.《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 13.浙八味是指 (、、、)和(、、、)。 四、判断题 ()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中药资源学复习题

判断题: 1、植物药材的栽培管理条件是影响药材性状及质量的中药因素。 2、传统经验认为药材的个头越大,其质量越好,等级越高的认识不一定合理。 3、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致将中药的原植物体和原动物的各个部位尽可能加以利用。 4、研究开发传统药物的新用途大有可为。 5、中药材与民族药材的炮制的主要目的是便于配方、便于制剂。 6、同一药用植物的不同器官或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疗效相似。 7、道地药材主要由于产地特殊的加工技术而形成。 8、本草考证、临床应用调查是多“基原”药材品种整理的辅助方法。 9、查阅中文药学文献中中药或民族药,首选其基原的中文名称。 10、土壤环境污染是栽培药材中某些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中药原因。 11、某药材样品的气味与正品有显著性差异,就可基本判断其不符合药用要求。 12、哈钦松系统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被子植物自然分类系统。 13、药材经栽培发生了性状变异(如形态、大小等变异),通常表明其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4、对于一年生的草本药材或叶类药材,其采收期对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15、中药民族药的有效成分通常有原形成分和人体内代谢产物等多种成分。 16、药材中一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时,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通常较高。 17、通常每种天然药材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有毒成分。 18、许多药材的毒性是有条件的,只有炮制不当,长期超量使用才有毒性。 19、动植物药基原(原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疗效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0、目前认为多成分多靶点及多成分单靶点是天然药发挥疗效的途径。 21、中药的鉴定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要有良好的专属性。 22、研究药材有效部位的药理活性时,有效部位占提取物的比例不得低于90%。 23、药材中某一有效成分提取越低,其得到的该药材的药理活性越强。 24、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应该主要根据道地药材样品进行研究。 25、药材生长期越长,各有效成分含量越高。 26、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时,其基原、疗效、用量等的确定以大型中药专著记载为准。 27、在药材的薄层鉴别中,在有单一成分作为对照品的情况下,不宜选择对照药材用于对照。 28、HPLC指纹图谱通常用于药材的定性鉴别。 29、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应选择有效部位,注重色谱峰的谱效关系研究。 30、企业内部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时,其定量指标一定要严于法定标准。 31、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如拟收入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项目时,需制备不含待测原料药材的阴性对照样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方法的专属性。 32、测定药材中大类成分(如总黄酮)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或HPLC法。 33、中药民族要复方制剂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研究,原则上首选处方原料中君药(主药)、毒剧药、贵重药进行研究。 34、药材品种的质量通常与其价格存在相关性。 35、在药材市场中,由于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贵重药材、形态易混淆的药材的伪品或掺伪较少。 36、大量的中药在西方国家还作为食品添加剂,不能进入正轨医疗机构。 37、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因样品处理条件和测定方法不同,可产生较大误差。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a中药资源调查技术;b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d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e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f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a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b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