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地方标准《洁净颗粒型煤》(DB 13-2122-2014)

河北省地方标准《洁净颗粒型煤》(DB 13-2122-2014)

河北省地方标准《洁净颗粒型煤》(DB 13-2122-2014)
河北省地方标准《洁净颗粒型煤》(DB 13-2122-2014)

河北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ICS 13.040.40 Z 6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 2169 —2015 代替DB13/ 1461-2011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2015 - 02 - 15 发布 2015 - 03 - 01 实施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草。 本标准的第4 章和第5 章为强制性内容。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冶金行业协 河北省会、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绍进、于海、徐铁兵、李梧森、刘洪滨、王大勇、任钢、杜静、李巍、张雪斌、于 欣沛、吕静、孙玉艳、龚鹏飞、杜鹏芳、耿媛媛、王婷、程飞、柳领君、马跃涛、刘永攀、惠文武、刘庆辉、 田楠。 DB13/ 2169-2015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 1461-2011 。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钢铁工业烧结 (球团) 、高炉炼铁、 炼钢、热轧、冷轧生产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 浓度限值,明确了采样、监测和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现有钢铁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 以及钢铁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2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 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 67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 77.2 环境空气和废气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法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8 固 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 53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4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HJ 54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83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 /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HJ 584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 / 二硫化碳解吸 - 气相色谱法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8 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9 号) DB13/ 2169 — 2015 3 术语和定义 气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DB13 2169-2015河北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ICS13.040.40 Z 60 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2169—2015 代替DB13/1461-2011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standardofair pollutants forironandsteelindustry 2015-02-15发布2015-03-01实施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2169—2015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草。 本标准的第4章和第5章为强制性内容。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绍进、于海、徐铁兵、李梧森、刘洪滨、王大勇、任钢、杜静、李巍、张雪斌、于欣沛、吕静、孙玉艳、龚鹏飞、杜鹏芳、耿媛媛、王婷、程飞、柳领君、马跃涛、刘永攀、惠文武、刘庆辉、田楠。 DB13/ 2169-201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1461-2011。 I

DB13/2169—2015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钢铁工业烧结(球团)、高炉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生产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 浓度限值,明确了采样、监测和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现有钢铁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以及钢铁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2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 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 67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 77.2 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 539 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4 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HJ 549 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83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HJ 584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1

[分享]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分享]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Z 60 ICS 13.040.4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 1640—2012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2 - 11 - 28发布2013 - 04 - 01实施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之规定,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第4章和第5章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剑峰、周旌、刘力敏、牛利民、吕纹、郝广民、靳伟、任毅斌、裴琨、程晨、陈晓峰、关健。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除焚烧炉、炼焦炉及国家、本省已颁布行业标准以外的工业炉窑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包括无组织排放)和排气筒高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焚烧炉、炼焦炉及已颁布行业标准以外的工业炉窑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45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6 固定污染物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7 固定污染物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 67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 538 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3 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16农业

ICS27.010 F 04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161.1—2016 代替DB13/T 1161.1-2009 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用水 Norm of water intake Part 1:Agricultural water 2016-01-09发布2016-03-01实施

DB13/T 1161.1—2016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灌溉分区 (2) 5 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定额调节系数 (3) 6 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定额 (3) 7 蔬菜灌溉用水定额 (5) 8 果树灌溉用水定额 (6) 9 畜牧业用水定额 (6) 10 渔业用水定额 (7) I

DB13/T 1161.1—2016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T 1161《用水定额》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农业用水; ——第2部分:工业取水; ——第3部分:生活用水。 本部分为DB13/T 116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河北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节约用水办公室、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建中、张宝全、孙雪峰、苏建平、梁艳清、刘天旭、刘发、胡海军、尚瑞朝、李春辉、连少伟、孙春峰、彭鹏、李栓群、李丽玮、刘玉兰、管华、吕铁峰、郭中磊、杨婧、程鹏、韩晓宇、刘长缨、王东辉、张广艳、石梦梦、袁淑芳、卢耀东、李东海、刘红亮、李哲强、杨志娟、邓晓华、马欣华、张红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T 1161.1-2009。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年度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

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河北省地方标准梨种植

河北省地方标准《梨种植 气象服务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稿)》的编制说明 一、修订DB13/T 2489—2017的目的和意义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89—2017《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发布实施以来,较好地指导了我省梨种植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该标准规范性引用的QX/T 45、QX/T 50、QX/T 51、QX/T 52、QX/T 56、QX/T 61等6项气象行业标准均已在2019年1月9日被中国气象局公布废止,致使其无法继续实施。为此,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国标委近年新发布的相关标准,以及标准实施以来的有关反映,抓紧修订该标准,对于尽快使其恢复实施功能,进一步加强梨种植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梨种植的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而利于提高全省梨果产量、品质,增加梨农的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河北省地方标准《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修订DB13/T 2489—2017)》根据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河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冀市监函〔2019〕727号,以下简称《通知》)修订,项目编号为FWA201928,由沧州市气象局负责起草。 (二)主要工作过程 沧州市气象局河北省地方标准《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项目

修订工作组成立于2019年1月。工作组成立后,成员按照分工相继开展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调研工作,于2019年6月完成了河北省地方标准《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修订草案工作组讨论稿的起草工作,并提交申请2019年河北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 接到《通知》后,修订工作组在前期申请立项工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于2019年10月完成了《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附件的起草工作。 (三)修订工作组成员及其分工情况 李连祥,河北省吴桥县气象局局长、工程师,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89—2017《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项目修订工作组组长。负责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申报和标准修订草案及其附件的起草工作。 王琼,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副研级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89—2017《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项目修订工作组副组长。参与标准修订草案及其附件的起草工作。 史世军,河北省泊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级园艺师,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89—2017《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项目修订工作组成员。参与标准修订草案及其附件的起草工作。 孙爱良,河北省黄骅市气象局副局长、副研级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89—2017《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项目修订工作组成员。参与标准草案及其附件的起草工作。 王淑云,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489—2017《梨种植气象服务规

地方标准申请书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续)

填写指南 1.必要性:阐明立项的必要性,不少于800字。说明标准是否在全区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涉及全区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的实施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标准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自治区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否列入相关行业重点工作任务;是否列自治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是否能够通过制定该标准解决自治区发展或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等。是否属于有科研成果支撑的项目、与在研科研项目同步研制的项目、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需要修订的地方标准等。 2.可行性:阐明标准是否已经具备在全区范围内统一实施该标准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技术基础,不少于800字。 3.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阐明标准的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给出标准的框架结构。应注意标准规定的内容必须是技术要求,即便是管理类的地方标准也应当是实现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4.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重点阐明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内容异同,即所制定的标准应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未被纳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如果已有相应的标准或计划而又确需申请地方标准立项的,应阐明与相应标准或计划的本质性区别,详细说明确需立项的理由。 5.工作计划:列出包括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等环节在内的工作进度计划。

6.保障措施:阐明主要起草单位为标准编制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能够提供或已获得标准调查研究、试验验证、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宣贯培训、实施评估等所需的全部经费。 7.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调的情况及意见:标准涉及多个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此阐明具体协调情况,并将征求意见的复函或协调会会议纪要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8.有关研究基础和前期研究成果:阐明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科研课题或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将科研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9.必要的试验验证数据及统计分析:给出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试验验证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并将试验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10.标准是否涉及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的填写“否”。涉及的,填写专利、商标名称、持有人名称、证书编号。

河北省地方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 生物质燃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生物质燃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六年一月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生物质燃烧炉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和烟气黑度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以生物质为燃料(含成型生物质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生物质燃烧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当国家有规定且要求严于本标准的,执行国家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制定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标准控制指标与指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编制本标准的基本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大气污染物相关排放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西模板规范地方标准

ICS 93.010 P09 备案号: DB45 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 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 and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structure of crutches with steel tubes of construction template and working platform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及符号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符号 (3) 4 支架材质、支架支承与细部构造 (3) 4.1支架材质 (3) 4.2支架支承 (3) 4.3细部构造 (4) 5 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构造 (8) 5.1一般规定 (8) 5.2一般作业平台支架和一般模板支架 (10) 5.3 H≤40m的高大作业平台支架和高大模板支架 (11) 5.4 H>40m的高大作业平台支架和高大模板支架 (14) 6 其他形式钢管支架的构造及使用范围。 (15) 6.1碗扣式钢管支架 (15) 6.2门式钢管支架 (15) 6.3插销式钢管支架 (16) 7 安全管理程序 (16) 7.1一般作业平台支架和一般模板支架的安全管理程序 (16) 7.2高大作业平台支架和高大模板支架的安全管理程序 (1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检查表与验收表 (18) A.1 一般作业平台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18) A.2 一般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19) A.3 一般模板支架、一般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 (20) A.4 高大作业平台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21) A.5 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22) A.6 高大模板支架、高大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 (23)

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2017年8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3) 任务来源 (3) 主要工作过程 (3)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7) 立项的必要性及意义 (7) 编制原则 (9) 主要技术路线 (10) 3河北省餐饮业污染及治理现状 (11) 河北省餐饮业概况 (11) 餐饮业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11) 餐饮业大气污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餐饮业油烟控制技术分析 (12) 4国内外相关标准调查和研究 (16) 国外相关标准及政策研究 (16) 港澳台相关标准政策研究 (18) 国内相关标准政策研究 (19)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3) 标准名称 (23) 标准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23) 术语及定义 (24) 时段划分和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 (24) 控制指标的选择 (25) 控制要求 (25) 监测监控要求 (26) 6指标体系的确定 (26) 指标的确定: (26) 执行时段 (27) 排放控制 (27) 餐饮油烟监测要求 (27) 7实施与监督 (28)

1项目背景 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餐饮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业在给人民生产生活供良好便捷服务的同时,又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油烟,被视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三大“杀手”。有研究表明,北京餐饮油烟排放是细粒子有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上海的排放清单数据显示,干洗、餐饮和民用涂料等占上海总排放的 5%。香港排放清单数据显示,餐饮行业 VOCs 和的排放分别占其排放总量的 %和 %。 为有效解决河北省饮食行业油烟污染问题,减少居民投诉、降低油烟气产生的大气污染,2016 年,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省质监局下达了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任务,项目编号:GY201631。 标准项目承担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工作过程 接受任务后,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部分技术骨干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开展了标准的制订工作。标准编制组对河北省餐饮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以及餐饮大气污染排放现状与趋势、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预测,对国家、国内其他省市和地区餐饮油烟控制的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具体工作过程包括: (1)资料收集 包括国内外对餐饮单位的油烟污染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污染控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篇一:《云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篇二: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制、修订的必要性,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情况。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等。 “耐热高强韧铝合金”是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研发及产业化(20xxbae09b02)”过程中,完全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具有特别优异的铸造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的系 列新材料;特别是该系列新材料采用普通工业纯铝和普通合金化元素为原材料,生产成本较目前所有高强度铝合金有显著降低,而力学性能等指标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特别适合于“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支撑中国铝工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铸造铝合金锭》(gb/t8733-20xx)、《变形铝合金》)(gb/t3190-20xx)中均无上述代号产品的

技术标准,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基础、引领性铝合金新材料的标准体系,对引导和加快中国的铝及铝合金产业、与铝关联度密切的军、航、重、汽、化、电、通、信等国家高端、基础、支撑和引领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和产业聚集,同时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内实现结构轻量化(以铝代钢)和加工减量化(以铸代锻/轧),加速中国跻身世界铝工业强国的进程,引领国际铝产业格局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20xx年12月3日专题会议要求(见“黔府专议[20xx]112号”专题会议纪要),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省科技厅支持和帮助下,由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牵头,与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州铝厂和贵州科学院共同起草《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贵州省地方标准。 编制的地方标准对耐热高强韧铝合金铸锭的化学成份、主要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和测定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元素组成及范围(包括杂质限量),室温、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硬度等。 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有:车云、张中可、门三泉、李祥、李荣华、刘海林、李家华、张继东、罗艳、张颖、袁波、何锦林。 参加标准工作的成员有:何力、曹跃清、谭红、陆洋、

河北省文化广场建设指导标准

河北省文化广场建设指导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文化参与热情,结合现阶段群众文化需求新特点,经过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特提出本试行标准,用于指导各地文化广场建设。 一、文化广场的基本内涵 文化广场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为出发点,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休闲、娱乐、交际、学习、锻炼等于一体的户外公共场所(含主题文化公园)。 二、文化广场的性质 本《标准》所指文化广场是指由各级政府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 三、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文化广场建设纳入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地址应选择在方便群众参与、易于疏散的地方,并妥善处理好与周边交通、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面的关系。

2、科学设计、突出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应适应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和历史文脉,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3、政府引导,多方投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支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元化投入方式建设。 四、建设标准 (一)城市(含县城)文化广场建设标准 1、文化广场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 2、文化广场活动展演区、观众区、绿化区、景观区(含水面)、休憩区等功能分区划分科学合理,便于群众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其中绿化区面积不低于广场面积的25%; 3、有健身娱乐器材、电子屏幕、阅报栏(牌)、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箱等设施; 4、有足够的灯光照明、可免费接驳插座(24小时供电)等设施; 5、有条件的可增设喷泉、雕塑小品等文化设施; 6、有简易舞台、看台,有3种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年利用率不少于180天(次)。 (二)乡镇(街道办)文化广场建设标准 1、文化广场面积应在1000平方米左右;

广西地方标准样本

广西地方标准DB/319- 《米粉质量安全要求》 本标准 4.3 中表 1 的水分、酸度为推荐性指标, 其余条文为强制性的条文。 本标准代替 DB 45/ 19—《米粉制品卫生标准》、 DB 45/T 20—《米粉制品开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 DB 45/ 19—和 DB 45/T 2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1.1—对标准文本的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DB 45/ 19—、 DB 45/T 20—等两个标准合并为本标准; ——对原标准的结构和判定规则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净含量、食品添加剂、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参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 对米粉生产企业应必备的生产条件进行修改; ——增加了黄曲霉毒素B1、二氧化硫残留量、硼砂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共同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胡振洲、易唐玲、周志权、徐强、干宁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DB 45/ 19— ; —— DB 45/T 20—。 米粉质量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米粉质量安全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为原料, 经浸泡、磨浆、蒸煮、成型、冷却等生产工序加工, 未经干燥的鲜湿切粉、榨粉的质量安全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4 大米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 的测定 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5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0146 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模板】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 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of steel sheet piling (征求意见稿) 2015-××-××发布 2015-××-××实施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of steel sheet piling DBJ- 主编单位: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出版社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云建标[2011] 114号)要求,由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会同其他9个单位成立《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编制组(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是我省首次编制的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结合云南省岩土工程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云南省建筑基坑钢板桩支护工程的经验,并在广泛征求云南省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修改后,由云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为6章5个附录。其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 4.钢板桩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5.钢板桩施工; 6.钢板桩的施工检测与监测。 本规程由云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实施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不完善之处,请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云南省**市学府路150号,邮编:******,E-mail:ynjky@https://www.doczj.com/doc/b95702384.html,)。 主编单位: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参编单位:XX公司 云南省建筑技术发展中心 **大学 **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十四冶建设云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大学 云南建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勘察分院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 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员:

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 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2017年8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3) 任务来源 (3) 主要工作过程 (3)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7) 立项的必要性及意义 (7) 编制原则 (9) 主要技术路线 (10) 3河北省餐饮业污染及治理现状 (11) 河北省餐饮业概况 (11) 餐饮业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11) 餐饮业大气污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餐饮业油烟控制技术分析 (12) 4国内外相关标准调查和研究 (16) 国外相关标准及政策研究 (16) 港澳台相关标准政策研究 (18) 国内相关标准政策研究 (19)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3) 标准名称 (23) 标准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23) 术语及定义 (24) 时段划分和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 (24) 控制指标的选择 (25) 控制要求 (25) 监测监控要求 (26) 6指标体系的确定 (26) 指标的确定: (26) 执行时段 (27) 排放控制 (27) 餐饮油烟监测要求 (27) 7实施与监督 (28)

1项目背景 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餐饮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业在给人民生产生活供良好便捷服务的同时,又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油烟,被视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三大“杀手”。有研究表明,北京餐饮油烟排放是细粒子有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上海的排放清单数据显示,干洗、餐饮和民用涂料等占上海总排放的 5%。香港排放清单数据显示,餐饮行业 VOCs 和的排放分别占其排放总量的 %和 %。 为有效解决河北省饮食行业油烟污染问题,减少居民投诉、降低油烟气产生的大气污染,2016 年,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省质监局下达了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任务,项目编号:GY201631。 标准项目承担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工作过程 接受任务后,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部分技术骨干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开展了标准的制订工作。标准编制组对河北省餐饮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以及餐饮大气污染排放现状与趋势、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预测,对国家、国内其他省市和地区餐饮油烟控制的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具体工作过程包括: (1)资料收集 包括国内外对餐饮单位的油烟污染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污染控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 任务来源:本标准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丘陵沟壑区红枣生态经济模式丰产优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产业化专项“佳县红枣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以及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课题“红枣裂果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02-03-01)。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号)文献),“红枣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枣食芽象甲”(项目编号:)于20XX年月日正式下达编制任务。并依据陕西省技术监督局文件开始编写《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从年开始提出了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协作单位:本规范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与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共同起草完成。 主要工作过程:本规范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基础上,拟订编写工作计划,开展与标准制定相关科学实验研究主要有枣食芽象甲田间发生规律,田间分布调查及测报技术应用等;同时开展枣食芽象甲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实验等主要研究工作,在总结相关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联合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两个起草单位及时成立标准制定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制定编写要求,统一思想,规划工作思路,为标准制定建立了组织保障。标准制定成员有张锋、洪波、刘晨、李英梅、杜军峰、王晶玲、李慧杰、李艳、张淑莲、陈志杰。具体见表 “

、数据收集整理和标准起草,年制定组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技术应用进行了讨论,标准起草制定后进行专家意见送审。 年月数据收集整理阶段。 年月制定阶段。 年至月送审、初审阶段。 、意见征询和讨论完善,接到初审后,年月对标准初稿进行意见征询和论证,征求了相关主管部门、质检部门、科研、教案、生产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意见(见表)后,项目组召开了编制人员参加的讨论会,年月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现已完成《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标准送审稿,提请审查。

河北省地方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

中德合作项目 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无公害茄子每公顷单茬产60000kg~112500kg (4000kg/667m2~7000kg/667m2)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系列措施。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2

GB16715.2-1999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5010-2001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5005-2001 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 DB13/T453-2001 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 DB13/T454-2001 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使用准则 、 3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无公害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 4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无公害茄子生产中使用肥料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按DB13/T454执行;控制病虫危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DB13/T453执行。 茄子常见病虫害有12种,其有利发生条件见附录B。 5 生产管理措施 3

5.1育苗 5.1.1育苗方式 根据栽培季节和方式可在露地、阳畦、塑料拱棚、温室,加设酿热温床、电热温床及穴盘、营养钵育苗。有条件的可用工厂化育苗。露地育苗要有遮荫、防雨、防虫设施。 5.1.2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如:保护地栽培可用茄杂8号、圆杂2号、丰研2号、茄杂2号等品种,露地栽培可用短把黑、紫光大圆茄、天津快园茄等品种(见附录A)。嫁接用砧木应选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野生茄,如:托鲁巴姆、超托鲁巴姆、野茄二号、赤茄等。 5.1.3种子质量 符合GB16715.3中的要求。 5.1.4用种量 每667m2用种35~50g。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