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氧化氢漂白的几个机理

过氧化氢漂白的几个机理

过氧化氢漂白的几个机理
过氧化氢漂白的几个机理

漂白原理

常见具有漂白剂有SO2、HClO、Ca(ClO)2、Na2O2、H2O2、臭氧、活性炭(或木炭)等。其漂白性实质分别属于以下三类: 一、与有机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在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SO2漂白性的实质,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就是这个缘故。SO2漂白原理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注: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及,与水生成亚硫酸使指示剂变色。 二、氧化性漂白:漂白剂具有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稳定的无色物质。 (1)氯水、Ca(ClO)2的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而是HClO。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不能复原,其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Ca(ClO)2在水中极易发生水解,或与CO2反应生成HClO,从而表现出漂白性: (2)H2O2、Na2O2的漂白性: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纺织工业常用它作漂白剂,就是利用它的氧化性。Na2O2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与水或者稀酸作用时,生成过氧化氢,并猛烈放热。生成的H2O2在受热情况下立即分解放出氧气,表现出强氧化性:Na2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漂白剂。 (3)臭氧的漂白性:O3分子是不稳定的,氧化能力远比O2强,且在水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当有水存在时,O3是一种强力漂白剂,还用于水和空气的消毒。 三、吸附性漂白: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活性炭可以做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属于物理吸附性漂白。注:胶体有吸附性,无漂白性。 从漂白是否可逆看,还可将漂白分为可逆性漂白(如SO2、活性炭)和不可逆性漂白(氧化性漂白皆属于不可逆性漂白)。

(完整word版)过氧化氢的测定

Fenton体系下过氧化氢的测定 一、反应体系中双氧水测定方法的建立 体系中双氧水的测定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法和碘量法,碘量法检出限较高、操作繁琐,高锰酸钾法是较常规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且准确性高,但在Fenton氧化体系中,由于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亚铁离子和有机物的存在,测定结果往往偏高。因此,本实验采用了已有报道的钛盐光度法测定Fenton体系氧化过程中的过氧化氢含量。 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是过氧化氢与钛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橙色络合物—过钛酸(pertitanic acid),此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成正比。姜成春等在蒸馏水体系、含有机物体系及Fenton高级氧化体系中,对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可见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检测限较低,有利于低浓度过氧化氢的测定,避免了氧化还原法测定低浓度过氧化氢通过终点颜色判断所带来的误差。 二、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方法的建立: 仪器及实验药品: 1、DR2800;哈希管; 2、药品:100mg/l过氧化氢;3mol/l硫酸溶液;0.05mol/l 草酸钛钾溶液; 三、测定波长为400nm 四、标准曲线的测定:

分别取已配置好的双氧水标准溶液(100mg/L)已用高锰酸钾法标定,取0.2,0.4,0.6,0.8,1.0,1.2ml于哈希管中,分别加入0.5ml 的3.0mol/l硫酸溶液和0.05mol/l草酸钛钾溶液,再加入适量纯水至5ml。放置10min,在40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其吸光度。 Fenton氧化体系中双氧水的测定:将反应结束后的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哈希管中,分别加入0.5ml的3.0mol/L硫酸溶液和0.05mol /L草酸钛钾溶液,定量至5ml并摇匀后放置10min,在40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所测吸光度于标准曲线上查的双氧水的含量。 五、条件的确定 在做标线之前分别考虑了硫酸和草酸钛钾用量的影响,通过做的结果发现,在过氧化氢量一定的条件下,3mol/l硫酸和0.05mol/l草酸钛钾用量都在0.5ml时测定吸光度最大,用量低于0.5ml和高于0.5ml,其吸光度都相对降低,在0.5ml时,其吸光度是最大的。所以对于本实验硫酸和草酸钛钾用量都是0.5ml。 六、过氧化氢100mg/l的标线如下: 过氧化氢浓度(mg/l) 4 8 12 16 20 24 吸光度0.154 0.31 0.456 0.61 0.776 0.927

分析化学实验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同组人: 项目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课程:分析化学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 2. 掌握以N単C2O4为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方法原理及滴定条 件。 3. 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有H2C2O4 ? 2H2O、Na2C2O4、FeSC4 ? 7H2O、(NH4)2SO4?6H2O、AS2O3和纯铁丝等。由于前两者较易纯化,所以在标定高锰酸钾时经常采用。 本实验采用Na2C2O4标定预先配好的浓度近0.02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两者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 O4+5Na2C2O4+8H2SO4===2 Mn SO4+8H2O+10CO2 T +5Na2SO4+K2SO4 H2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医药上使用较为广泛。在酸性条件下,可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测定H2O2,其反应如下:2MnO4一+5H2O2+6H+= 2Mn2 ++5O2+8H2O 此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开始时反应速度较慢,随着Mn 2+的产生反应速度会逐渐加快。因为H2O2不稳定,反应不能加热,滴定时的速度仍不能太快。测定时,移取一定体积H2O2的稀释液,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KMnO 4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H2O2的含量。 注:1?用KMnO4溶液滴定H2O2时,不能用HNO3或HCI来控制溶液酸度。 2. H2O2样品若系工业产品,常加入少量乙酰苯胺等稳定剂,这时会造成误差,可改用碘量法测定。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电子天平、称量瓶、50mL酸式滴定管、10、25、50mL移液管、 50mL量筒、电炉、2mL刻度吸管、250mL容量瓶 试剂:3mol L-1H2SO4、0.02mol L--1KMnO4标准溶液、Na2C2O4、 过氧化氢样品(质量分数约为30%) 四、内容及步骤 1、0.02mo L-1KMnO4溶液的配制 用台秤称取约1.7gKMnO4溶于500mL水中,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1h,煮时及时补充水。静置一周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待标 2、K 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

漂白剂的种类和漂白原理分析解析

漂白剂的种类及其漂白原理 ***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06级指导教师:杨延民教授 摘要 : 物质的漂白脱色是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化工产品呈色的原因不同,对不同物质采取不同的漂白方法。我们通常使用活性炭等物理吸附剂漂白因含有色素而显色的物质。而对因含有生色团而显色的物质漂白,一般都是使用漂白剂与其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称它为化学漂白。根据发生化学反应机理的不同,将化学漂白剂分为氧化型漂白剂和还原型漂白剂。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漂白剂种类及其漂白的原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漂白剂;原理;氧化;还原;二氧化硫;臭氧;氯气 The Type of Bleach and the Principle of Bleching Wu Xuemei College of Ch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rade2006 Instructor:Yang Yanmin Abstract:Many chemical products has color that we do not want, bleaching material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chemical production problems. Chemical coloration for many reasons, the coloration of different products for different reasons .We use different bleach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lor material. We use charcoal to bleach substances which contains the color pigments by physical adsorption. bleching stances mainly by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bleaching agents are chemical bleach. In this paper, some common bleaching agents and the principle of bleaching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 bleaching ;principle ;oxidation ;reduction;sulfu r;dioxide;ozone;chlorine 引言 很多物质都带有我们不希望见到的颜色,我们要使物质失去这种颜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漂白。但是物质显色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漂白不同物质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像含有色素或杂质而显色的物质我们一般使用活性

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适用范围、分析步骤)

化妆品中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过氧化氢(CAS:7722-84-1)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染发剂、膏状面膜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方法提要 试样采用水浸提,部分上清液与三苯基膦衍生反应,衍生溶液经滤膜过滤,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定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得到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本方法对过氧化氢的检出限为0.0012μg,定量下限为0.004μg。若取0.2g样品,过氧化氢的最低检出浓度为60μg/g,最低定量浓度为200μg/g。 3、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一级实验用水。 3.1乙腈,色谱纯。 3.2三苯基膦溶液,称取三苯基膦1.3g,用乙腈(3.1)溶解,定容至25mL,浓度为0.2mol/L,现用现配。 3.3氧化三苯基膦溶液,称取氧化三苯基膦0.0003g,用乙腈(3.1)溶解,定容至100mL,浓度为0.00001mol/L。 3.4过氧化氢,浓度为3%,使用前需要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 3.5过氧化氢标准储备液:称取标定过的过氧化氢对照品(3.4)1.5g,精确到0.0001g,置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8mg/mL的标准储备溶液。 3.6过氧化氢标准工作液:配制浓度分别为3.6mg/L、9.0mg/L、18mg/L、36mg/L、54mg/L、90mg/L、180mg/L的标准工作液。 4、仪器和设备 4.1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4.2涡旋振荡器。 4.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4分析天平:感量0.001g。 5、分析步骤 5.1样液的制备 5.1.1样品前处理 称取样品约0.05g~0.2g(精确至0.001g),含过氧化氢3%以下称取0.2g,含过氧化氢3%~6%称取0.1g,含过氧化氢6%~12%称取0.0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50mL 水,振摇至样品完全溶解,用水定容,摇匀备用。面膜等半固体样品可以称取样品于50mL 烧杯,加入约20mL,用玻璃棒将样品搅碎,用水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5.1.2衍生化反应 分别移取过氧化氢标准工作液(3.6)和样液(5.1.1)各1mL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mL三苯基膦乙腈溶液(3.2),振摇,继续加入5mL乙腈(3.1),振摇,用水定容,摇匀。置于暗处室温反应30min。 5.2测定

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Na2O2、H2O2、O3、HClO或(Cl2)、浓硫酸、浓硝酸、SO2、活性炭、木炭、和硅胶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及漂白效果是不同的。 Na2O2、H2O2、O3、HClO 、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它们的漂白原理:利用Na2O2、H2O2、O3、HClO、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这几种漂白性物质的漂白为永久性漂白。 SO2的漂白原理:SO2 与有机色素直接化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2的漂白为暂时性漂白。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原理:利用的是它们的多孔吸附性漂白,加热后也恢复原来的颜色。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为物理漂白。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也是暂时性的。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我们从物理和化学角度可分为两大类:化学漂白和物理漂白。化学漂白又可分为:氧化型漂白和化合型漂白。 其中Cl2、SO2都为气体且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及漂白效果是不同的。Cl2的漂白原理:Cl2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SO2的漂白原理:SO2 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总结: 吸附型漂白:活性炭、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有色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是物理变化。 强氧化性漂白:氯水、HClO、漂白粉Ca(ClO)2、Na2O2、H2O2、O3、浓硫酸、浓硝酸、NaClO,漂白作用是永久性的。化合型漂白:SO2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 ,H2SO3 能够和有色有机物(如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无色化合物在一定条件(如加热)下,又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这种漂白是暂时性漂白。SO2的漂白作用具有特殊性。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下列褪色现象是SO2的漂白性吗? (1)SO2使橙色溴水褪色 (2)SO2使紫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 (3)SO2使红色酚酞褪色 解析:以上褪色现象都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致。 (1)、(2)褪色的原因是SO2的还原性。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Br2+2H2O= H2SO4+2HBr 5 SO2+2KMnO4+2H2O=K2SO4+2 MnSO4+ 2H2SO4 (3)褪色的原因是SO2溶于H2O后生成了H2SO3 ,H2SO3 是酸可以使红色酚酞变为无色。 二.氯水和SO2分别使紫色石蕊产生什么现象? 解析:氯水中的HClO先使紫色石蕊变红,而后因为它有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 SO2溶于H2O后生成了H2SO3 ,H2SO3 是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而H2SO3 不具有强氧化性,所以红色不会褪去。 三.SO2和Cl2混合后能否增强漂白效果? 解析:不能。因为SO2和Cl2混合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 Cl2+2 H2O= H2SO4+2HCl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了解KMnO4溶液的配制方法及保存条件; 2、掌握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的原理和条件; 3、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和方法。 二、预习内容 1、KMnO4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标定原理; 2、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和方法。 三、基本操作 四、实验原理 1、KMnO4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由于高锰酸钾试剂中常含有MnO2等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物质,能与KMnO4作用析出MnO2,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其准确浓度的溶液。 配制时: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KMnO4固体,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并加热煮沸约1h,放置7~10d后,用微孔玻璃砂芯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将过滤的KMnO4溶液贮藏于棕色瓶中,放置暗处,以待标定。标定KMnO4的基准物质很多,有H2C2O4·2H2O,Na2C2O4,(NH4)2Fe(SO4)2·6H2O,As2O3,纯铁丝等。其中最常用的是Na2C2O4,因为它易提纯稳定,不含结晶水,在105~110℃烘干2h,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在H2SO4介质中,MnO4-与C2O42-的反应: 2 MnO4-+5 C2O42-+16H+=2Mn2++10CO2+8H2O 为了使上述反应能快速定量地进行,应注意以下条件: (1) 温度在室温下,上述反应的速度缓慢,因此常需将溶液加热至75~85℃时进行滴定。滴定完毕时溶液的温度也不应低于60℃。而且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也不宜太高,超过90℃,部分H2C2O4会发生分解: H2C2O4→ CO2+ CO+ H2O (2) 酸度溶液应保持足够的酸度。酸度过低,KMnO4易分解为MnO2; 酸度过高,会促使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_高锰酸钾法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_高锰酸钾法实验十四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目的要求】 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HO是医药、卫生行业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在酸性溶液中能被KMnO定量氧化而224生成氧气和水,其反应如下: +2+-5HO+2MnO+6H=2Mn+8HO+5O22422 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锰的氧化数由+7变到+2。开始时反应速度慢,滴入的2+2+KMnO溶液褪色缓慢,待Mn生成后,由于Mn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度。 4 生物化学中,也常利用此法间接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O,22由于过氧化氢酶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作用完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标准KMnO溶液滴定剩余4的HO,就可以了解酶的活性。 22 【仪器试剂】 3台秤(0.1g)、天平(0.1mg),试剂瓶(棕色),酸式滴定管(棕色,50cm),锥形瓶333-3(250cm),移液管(10cm、25cm);HSO(3 mol?dm), KMnO(s), NaCO(s,AR.),244224双氧水样品(工业)。 【实验步骤】 -31. KMnO溶液(0.02 mol?dm)的配制 43称取1.7g 左右的KMnO放入烧杯中,加水500cm,使其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4 放置7-10天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残渣和沉淀则倒掉。把试剂瓶洗净,将滤液倒回瓶内,待标定。

2. KMnO溶液的标定 43精确称取0.15~0.20g预先干燥过的NaCO三份,分别置于250cm锥形瓶中,各加入22433-340cm蒸馏水和10cm3 mol?dm HSO,水浴上加热直约75-85?。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244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宜慢,在第一滴KMnO溶液滴入后,不断摇动溶液,当42+紫红色退去后再滴入第二滴。溶液中有Mn产生后,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近终点时,紫红色褪去很慢,应减慢滴定速度,同时充分摇动溶液。当溶液呈现微红色并在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计算KMnO溶液的浓度。滴定过程要保持温度不低于60?。 4 3. HO含量的测定: 2233用移液管吸取5.00cm 双氧水样品(HO含量约5%),置于250cm容量瓶中,加水稀22 释至标线,混合均匀。 333-3吸取25cm上述稀释液三份,分别置于三个 250cm锥形瓶中,各加入5cm3 mol?dm HSO,用KMnO标准溶液滴定之。计算样品中HO的含量。 24422 四、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KMnO标准溶液浓度(mol/L) 4 混合液体积(ml) 2.00 2.00 2.00 滴定初始读数(ml) 第一终点读数(ml) V(ml) 平均V(ml) C(g/L) H2O2 【思考题】 1. 用KMnO滴定法测定双氧水中HO的含量,为什么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能否用HNO4223或HCl代替HSO调节溶液的酸度? 24 2. 用KMnO溶液滴定双氧水时,溶液能否加热?为什么? 4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测定

实验十四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目的要求】 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H2O2是医药、卫生行业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在酸性溶液中能被KMnO4定量氧化而生成氧气和水,其反应如下: 5H2O2+2MnO4-+6H+=2Mn2++8H2O+5O2 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锰的氧化数由+7变到+2。开始时反应速度慢,滴入的KMnO4溶液褪色缓慢,待Mn2+生成后,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度。 生物化学中,也常利用此法间接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由于过氧化氢酶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作用完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H2O2,就可以了解酶的活性。 【仪器试剂】 台秤(0.1g)、天平(0.1mg),试剂瓶(棕色),酸式滴定管(棕色,50cm3),锥形瓶(250cm3),移液管(10cm3、25cm3);H2SO4(3 mol·dm-3),KMnO4(s),Na2C2O4(s,AR.),双氧水样品(工业)。 【实验步骤】 1. KMnO4溶液(0.02 mol·dm-3)的配制 称取1.7g 左右的KMnO4放入烧杯中,加水500cm3,使其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放置7-10天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残渣和沉淀则倒掉。把试剂瓶洗净,将滤液倒回瓶内,待标定。 2. KMnO4溶液的标定 精确称取0.15~0.20g预先干燥过的Na2C2O4三份,分别置于250cm3锥形瓶中,各加入40cm3蒸馏水和10cm33 mol·dm-3H2SO4,水浴上加热直约75-85℃。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宜慢,在第一滴KMnO4溶液滴入后,不断摇动溶液,当紫红色退去后再滴入第二滴。溶液中有Mn2+产生后,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近终点时,紫红色褪去很慢,应减慢滴定速度,同时充分摇动溶液。当溶液呈现微红色并在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滴定过程要保持温度不低于60℃。 3. H2O2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5.00cm3双氧水样品(H2O2含量约5%),置于250cm3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合均匀。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摘要:本文概述了双氧水性质、用途、主要生产方法及双氧水的生产现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业生产原理及工艺。 关键字:双氧水,蒽醌法,工艺 1.1 双氧水性能、用途及常见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现状 1.1.1双氧水的性质 一种二元弱,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质。可以用来制氧气、杀菌消毒。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H2O2,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特征是分子中有过氧键-O-O-。俗称双氧水。在自然界中仅以微量存在于雨雪和某些植物的液汁中。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光照和铂、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1.1.2双氧水的用途 双氧水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故被称为“清洁”的化工产品,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逐步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和农业等广泛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双氧水主要用于漂白、化学品合成和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并与相关产品相比,显示出绝对的优势。例如:H2O2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黄、手感适宜,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化学品合成方面,H2O2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它们都是洗涤剂的添加剂,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用量很大。H2O2可

用于处理有毒废水,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H2O2还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气,如SO2、NO和H2S等,处理的方式多样,效果良好;且用H2O2处理有毒污染物时,处理范围广、效果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特别是环保行业,在国外双氧水的消费比重较高,而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因此挖掘环保型产品双氧水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我国具有很大价值,同时也将为双氧水开辟更广阔的市场【1】。 1.1.3工业制法有:1)无机反应法:无机法是最早用于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即用硫酸或磷酸酸化过氧化钡或其他无机过氧化物来制得双氧水,同时形成不溶于水的钡盐或其它物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BaO2+H2SO4=BaSO4+H2O2 NaO2+H2SO4+10 H2O=Na2SO4·10H2O+H2O2 其中过氧化钡可通过在氧气气氛下焙烧氧化钡制得。采用这种方法无法大规模生产双氧水,生成的不溶性钡盐也无法回收重新利用。后来有人发展了采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来酸化过氧化钡制备双氧水,该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高温焙烧将生成的碳酸钡分解成氧化钡,从而循环利用氧化钡。该法制得的双氧水含量不高,操作麻烦并且耗能极大,在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中已经被淘汰。 2)水解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法相类似的是,水解过氧化有机物也能制得双氧水。首先控制乙醛通过自氧化形成过氧乙酸,然后水解生成的过氧乙酸,就可以得到双氧水和乙酸的混合物。要将该混合物中的过氧化氢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也可以往该混合物中加入钙盐,使其中的过氧化氢形成过氧化钙沉淀下来,再采用酸化法制得双氧水。该法操作复杂,仅在专利中出现过,并无实际应用。 3)碳氢化合物自氧化:将碳氢化合物气相部分氧化可以直接制得双氧水,但该法中碳氢化合物可能会形成很多副产物,给双氧水的分离、提纯和浓缩带来很大不便,该法也只在专利中出现过,并无应用实例。也可先将碳氢化合物通过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相应的过氧化碳氢化合物,然后通过水解生成的过氧化物间接制得双氧水,仅有少许烃类可以通过该法得到较高的产率,报道较多的有叔丁基过氧化氢。 4)异丙醇氧化法:该法以异丙醇为原料,过氧化氢或其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丙酮。该法由美国Shell公司开发成功,并在美、俄、日已经工业化生产。该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异丙醇,投资大,并且在得到双氧水的同时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常见漂白剂的分类及漂白原理 新人教版

常见漂白剂的分类及漂白原理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由于物质的漂白性而导致溶液褪色的是 ①将过氧化钠投入水中,然后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将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溶液褪色 ③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红色褪去 ④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紫色褪去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将过氧化钠投入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然后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是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正确;②将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溶液褪色,正确;③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溶液的红色褪去,正确;④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溶液紫色褪去,错误;故选B 。 解题必备 物质的漂白性比较 1.漂白性分类比较 2.SO 2和Cl 2的漂白性拓展

易错易混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气体相混合,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因此将Cl2和SO2混合使用,不仅不能提升漂白效果,反而会降低甚至失去漂白能力。 学霸推荐 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 ①活性炭②新制氯水③二氧化硫④臭氧⑤过氧化钠⑥双氧水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其中漂白原理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二氧化硫 C.双氧水 D.活性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 4.A、B是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B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将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将A和B按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实验六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测定—KMnO4法

实验六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测定—KMnO4法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习KMnO4法测定H2O2含量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分析强调上次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提问检查预习实验情况,0.2学时。 2. 讲解实验内容(0.8学时):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利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含量。 1.开始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实验,发现和纠正错误,3学时。 一、预习内容 1、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KMnO4法(p158) 二、实验目的 1、掌握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习KMnO4法测定H2O2含量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双氧水是医药卫生行业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H2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但遇到氧化性更强的KMnO4时,H2O2表现出还原性,二者发生的反应如下: MnO4-+H2O2+6H+=2Mn2++5O2↑+8H2O 该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映开始速率很慢,待Mn2+生成后,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反应速率加快。当达化学计量点时,微过量的KMnO4使溶液显微红色,指示终点到达。在生物化学中常用这种方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由于过氧化氢酶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作用完后,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滴定剩余的H2O2,就可以了解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四、实验步骤 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 (1)配制500cm3浓度为0.02 mol dm-3的KMnO4溶液 计算需称取KMnO4固体的质量:0.02×500×10-3×158=1.6(g) 用台秤粗略称取1.7g KMnO4固体置于烧杯中,加煮沸并冷却的水500cm3,搅拌至完全溶解,转入棕色试剂瓶中于暗处保存7~10天使溶液中的还原性杂质完全氧化。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弃去残渣和沉淀,将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 (2)标定 本实验中标定KMnO4溶液所用的基准物质为Na2C2O4,二者发生的反应为: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计算需要称取Na2C2O4的质量: 若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0cm3,

双氧水的测定

过氧化氢的测定 查原辅料品质规格单,确定需测理化指标: 双氧水含量 ≥35.0% PH 值 ≤4.0 稳定性 ≥95.0% 一、双氧水含量的测定 1.试剂准备 (1)0.1N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a.溶液配制 称取3.3g 高锰酸钾,溶于1050ml 水中,缓缓煮沸15min,于暗处放置两周,抽滤,储存于棕色瓶中。 b.标定 称取0.25于105℃-110℃马弗炉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草酸钠,溶于100ml 硫酸溶液(8+92)中,用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约65℃,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不变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高锰酸钾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 ( KMnO 451),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 )表示; M m c v v KMnO )(1000)51(214-?= 式中 v 1——高锰酸钾的体积的数值,ml v 2 ——空白试样高锰酸钾的体积的数值,ml m ——草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M ——草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M (O C Na 4222 1)=66.999) (2)12N 硫酸(在500ml 容量瓶中加入250ml 去离子水,然后慢慢加入170ml 浓硫酸,溶解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分析步骤 (1)称取1.000g(设为m ,准至0.001g) 双氧水,用50ml 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00ml 的容量瓶,摇匀。 (2)移取10ml 上述稀释液至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 去离子水,10ml 12N 硫酸。 (3)用0.1N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呈粉红色,记录所消耗的高锰酸钾的体积。 (4) 做空白试验。 3.计算公式 双氧水的质量分数w ,数值以%表示; m c M w v v )(21-=

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是化学反应的主要条件。在双氧水漂 白的工艺中,应该弄清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艺。 浓度 双氧水漂白所规定的合理浓度,应该以既能达到一定白度和去除棉籽 壳的效果,又要使纤维损伤最小为原则。实践证明,织物白度和双氧水浓 度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 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因此,汽蒸工艺浓度一般为3—5g/L,稀薄织物还应适当低些。具体确定时应根据使用设备、漂白方式、织物厚薄、退浆煮练状况以及浴比等决定。为了尽 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浓度以低为宜,要得到较高的白度,应在煮练上 采取措施。 温度 温度对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织物上双氧水的分解消耗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织物的漂白 效果是随双氧水在织物上分解率的增高而增高的。当温度达到90—100℃时,双氧水可以分解90%,白度也最好;但是当温度为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时间 双氧水漂白时间的确定与温度有关。如果用冷漂法,要室温堆置10h 左右,高温汽蒸漂白时间却可以大大缩短。从测定双氧水消耗率看,汽蒸 15min已达到70%,汽蒸45—60min,消耗率已达到90%,并趋于平衡。可见汽蒸时间45—60min就已够了。 碱剂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最常用的碱剂为烧碱,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离子,在PH

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碱的用量均较高,烧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过氧化氢测定方法

过氧化氢测定方法 A1 原理 酒中过氧化物在稀硫酸中能使碘化钾氧化,产生定量的碘,此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作指示剂。同时用过氧化氢酶分析过氧化氢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除过氧化氢外的过氧化物,从未加过氧化氢酶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计算过氧化氢的含量,其反应式为: 2KI+H2SO4+H2O2──→ K2SO4+2H2O+I2 ..........(A1) I2+2Na2S2O3───→ Na2S4O6+2NaI ...........(A2) 2H2O2──→ 2H2O+O2 ........................(A3) A2 试剂 A2.1 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前标定);临用时稀释成0.0025mol/L。 A2.2 1%淀粉指示剂。 A2.3 10%碘化钾水溶液。 A2.4 10%硫酸。 A2.5 3%钼酸铵水溶液。 A2.6 0.1%过氧化氢酶溶液:称0.10g过氧化氢酶,用100mL蒸馏水分多次将其溶解,置冰箱保存。 A3 测定方法 用欧氏吸管或容量瓶取25.0mL辐照薯干酒于250mL的碘量瓶中,取A、B二份;B 瓶中加入0.1%过氧化氢酶0.5mL,混匀,放置10min(放置过程中摇动数次)。在A、B两瓶中各加入10%硫酸溶液5.0mL及10%碘化钾溶液5.0mL,并各加3%钼酸铵3滴,混匀,置暗处放置10min,各加水75mL,分别用0.0025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待滴至微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0.5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分别记录A、B二份消耗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A4 计算 (V A-V B)×c×34.02 过氧化氢(mg/L) = ───────────────× 1000 .................(A4) V 式中:V A──A瓶中消耗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V B──B瓶中消耗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c──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34.02──与 1.00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V──取薯干酒样的毫升数。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2010-07-07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374 关键字:过氧化氢使用方法用途 1、过氧化氢(双氧水) 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度-80度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 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值,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

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除.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化学式: H2O2过氧化氢含量测定,过氧化氢含量,H2O2过氧化氢含量测定,过氧化氢含量,H2O 相对分子质量: 34.01 结构式: 说到过氧化氢,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想就是实验室里那种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需要避光的液体。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然鹅,过氧化氢可没这么简单,它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而且是一种关键的调节因子。过氧化氢含量与细胞状态有密切关系呢。 可能有人不理解这种强氧化剂咋会在生物体内存在,我们就来说说: 过氧化氢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活性氧分子,是一种活性氧代谢的副产物,主要由S OD 和XOD 等催化产生,由CAT 和POD 等催化降解。过氧化氢不仅是重要的活性氧之一,也是活性氧相互转化的枢纽。一方面,H2O2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氧化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并使细胞膜遭受损害,从而加速细胞的衰老和解体;另

一方面过氧化氢也是许多氧化应急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过氧化氢可以激活NF-κB 等因子,这些过氧化氢相关的信号途径和哮喘、炎症性关节炎、动脉硬化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疾病相关。过氧化氢也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等密切相关。 看来过氧化氢在生物体内确实发挥重要作用呢,所以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就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过氧化氢的方法: 一、二甲酚橙(xylenol orange)法 这种方法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有明显的优势。 原理:过氧化氢氧化二价铁离子产生三价铁离子,二甲酚橙(xylenol orange)高选择性的结合三价铁离子形成有色(紫色)产物,可用比色法在580nm处测定。从而实现对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 由于二甲酚橙(xylenol orange)作为一种金属离子络合指示剂,与三价铁离子的结合有很高的选择性,也就是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同时该反应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可以消除很多物质的干扰。 二、硫酸钛比色法

(整理)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试验时间:2014.04.25 报告人:武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H2O2是医药上的消毒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很容易被KMmO4氧化成氧气和水,其反应方程式如 下: 5H2O2+2MnO4-+6H+=2Mn2++8H2O+5O2 在一般的工业分析中,常用KMmO4标准溶液测定H2O2的含量。 2.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如下: a)检漏:在使用容量瓶以前,需要检查容量瓶瓶口是否漏液。在容量瓶中加入一些水,盖好瓶 塞,倒转容量瓶,静置30秒。如果没有液体从瓶口漏出来,将容量瓶倒转回来,将瓶塞旋 转180,再倒置相同时间,没有液体从瓶口漏出,方可使用。 b)移液:将要配制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而且玻璃棒下端要抵在 容量瓶刻度线以下。转移时,原来装溶液的容器要用蒸馏水洗涤多次,洗涤液同样要转入容 量瓶中。 c)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注意用玻璃棒引流,避免把蒸馏水沾到磨砂瓶口和标线上半部 分。加入到大约一半的时候摇匀一次,到3/4的时候,再摇匀一次,然后慢慢加入到接近标 线,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和标线相切。 d)摇匀:用手指抵住瓶塞,上下翻转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若发现液面已经低于标线,不可 以再去补充蒸馏水。 三、试剂 未知浓度的H2O2试样KMmO4溶液(0.02161 mol/L)硫酸(3 mol/L) 四、实验内容 i.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10 mL未知H2O2试样于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实验用H2O2溶液。然后再分别移取25 mL实验用H2O2溶液于四个锥形瓶中,各加5 mL 3mol/L硫酸,用已知浓度的KMmO4溶液滴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KMnO 4法直接滴定H 2O 2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用吸量管移取试液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条件下,KMnO 4与H 2O 2进行如下反应: 2 KMnO 4 +5 H 2O 2 + 3 H 2SO 4= 2MnSO 4+ K 2 SO 4 + 5O 2↑+ 8H 2O KMnO 4自身作指示剂。 三、试剂 1.KMnO 4标准滴定溶液c (1/5 KMnO 4)=0.1mol/L 。 2.H 2SO 4(3 mol/L )。 3.双氧水试样。 四、实验内容 用吸量管准确量取2.00mL(或准确称取2g)双氧水试样,放入装有200mL 水的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上述试液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加20mL H 2SO 4(3 mol/L ),用c (1/5 KMnO 4)= 0.1mol/L KMnO 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保持30s 不褪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五、计算公式 3442222344222211 c(KMnO )[V(KMnO )-V()]10M(H O ) 52ω(H O )100% 25 m()250 11 c(KMnO )[V(KMnO )-V()]10M(H O ) 52ρ(H O )1000 25 V()250 --??=????=?? 空白样品空白样品 式中 ω(H 2O 2)——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ρ(H 2O 2)——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g/L ; c (1/5KMnO 4)——KMnO 4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 V (KMnO 4)——滴定时消耗KMnO 4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V (空白)——空白试验滴定时消耗KMnO 4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m (样品)——H 2O 2试样的的质量,g ; V (样品)—— H 2O 2试样的体积,mL ; M (1/2H 2O 2)——1/2H 2O 2的摩尔质量,g /mol 。 六、数据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