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reo2.0_高级建模

Creo2.0_高级建模

浅谈Sketch Up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Sketch Up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sketch up以其所见即所得的建模方式对于建筑设计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该软件将过去3D软件的优势保留,而把其难以操作、设计周期长的缺点加以改变。把复杂的建模过程简化为推拉动作集,使得设计师能够专注于设计。 【关键词】:sketch up;建模;工具;模型 Abstract: Sketch up its WYSIWYG modeling for change in the wa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work is obvious. The software will retain the advantages of 3D software, and difficult to operate, long design cycle shortcomings to be changed. Complex model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for the push-pull action sets, allowing designers to focus on design.Key words: sketch up; modeling; tools; model 前言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这种技术形成于计算机图形化的60年代,于数字艺术爆破性发展的80年代走红,今天已经席卷了整个建筑设计市场。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离不开它们,他们用数位板代替了绘图板,用CAD代替了制图法,用3Dsmax代替了建筑模型,甚至可以借助建筑漫游的手段使人一睹尚未建造的建筑全景。 但是设计师们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却不停的感慨它们的局限性:“设计师成了绘图员”“效果图渲的漂亮就是好设计”等等;另一方面,复杂的模型需要越来越高级的硬件设施和大量的后台渲染时间,设计师们通常会变成硬件狂人和加班狂人,徘徊于升级与等待之间。 在目前的设计实务中,比较成熟的设计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构思>方案>确定方案>深入方案>施工图纸的绘制。通常设计师在构思初期阶段通过笔与纸勾勒出大致的想法,随之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等复杂的软件操作上面,大约要用到4-6个软件才能得到一套业主能够看懂的理解的图纸,然而这样的流程并不是单次就能完成的这个步骤可能要重复多次,这时计算机渲染时发出的吱吱声简直让人崩溃,设计师很难把精力集中花费在方案本身上。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将草图方案交给专业的建模师、渲染师等制作人员去完成,则设计师不能有效地直接掌控这些环节,也必然会影响设计本身的质量。因此设计软件市场急切地需要一种能与设计的随机性、非定量性契合的软件。 2000年,Last Software软件公司出品的Sketch Up软件应运而生,这来源于天才般的想像力与编程思维。它具有简便的操作、强大的功能和纤巧的体积,深

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技巧、选题、写作等各方面得总结

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技巧、选题、写作等各方面得总结 一、如何准备数学建模 下面结合我的建模经历给建模新手一些指导,顺便给大家一些建议和推荐些好书,本文属本人原创若要转载请注明出自:校苑资源网。 我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数学建模的,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晕,自己什么都不懂,想学习却又无从下手。记得我一次接触的数学建模题目是艾滋病的传播,当时就吓蒙了,这样的东西也能建模,艾滋病怎么能和数学联系到一起了呢?硬着头皮听完学长的一堂讲座,什么也没听懂,只是朦胧的记得有说什么微分方程,还有什么马尔萨斯之类,看他们说的像是家常便饭,而我却是在听天书。尤其是问了数学建模的论文一般写多少页,一位学长告诉我说20多页吧,至少也得15页多,听完以后真的吓坏了,要写15页的论文这是从来也没敢想过的事情。 我相信好多同学也都像我这样迷茫过,不知该从什么地方抓起。当时就想要放弃,但是看到那么多同学都坚持了,自己也就跟着每天去学习,半途而废太丢人了,只好一直往前走,糊里糊涂的参加了全国竞赛,结果和想象的一样,奇迹终究还是没有发生,呵呵,什么奖也没拿到。回头一想,自己就没付出什么这样的结果也是应该的,就是那三天三夜的煎熬,还有在做建模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还是记忆犹新。也是从此我就深深的迷上了数学建模,主动找学长请教,最终加入学校的数学建模工作室(相当于社团),和同学老师一起系统的学习数学建模。 1.先是从看优秀论文学起,起初先看一些简单的全国论文,比如:易拉罐的设计、手机套餐的设计,雨量预报等专科生论文(可以到这里下载),通过这个先熟悉建模题目、了解建模的一些方法; 2.然后就是建模方法的学习,用的教材当然是姜启源的数学模型了(【推荐】数学模型姜启源第三版),同时我还发现了一本更简单点的建模书:数学建模引论,唐焕文和贺明峰教授主编的,这本书页里面的内容非常好也很易学,推荐建模新手去参考一下(在网上搜索了好长时间还没有找到电子书,希望有的同学共享给大家,或者也可以参考这本书:数学建模引论阮晓青周义仓主编,数学建模引论--新手推荐书)。看书每周看1-2章的内容,看完后大家组织在一起讨论、评讲。 3.与此同时还有每周的Matlab讲座和作业(【推荐】大连大学数学建模工作室matlab讲座提要与练习),都是有精通Matlab的同学讲的,然后下来自己做练习题;不会时候就去查书,或者在百度上搜索,其实百度是个非常大的资源应该好好利用,有什么不懂的先百度一下,然后再问别人或者查书。个人感觉Matlab学习还是比较简单的关键看你自己用不用功,不是学不懂而是自己不知道,我认为很好的书在校苑数模论坛2009年全国数学建模培训一(初级入门辅导)里面已经说过了,可以点击去看看,还有这里校苑数模论坛2009 年全国竞赛培训二(Matlab强化训练)也都推荐了好书。 4.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真题实战了,可以组队也可以单独做,仍然是从简单题目练起,一般都是全国赛的大专组题目,比如手机套餐资费问题、DVD在线租赁、体检时间安排问题等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每年9月上旬(今年是9月7日)举行。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让各个参赛队员在竞赛中做到有备无患呢?在总结过去多年培训指导各种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上,仅就个人观点,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参考。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竞赛的基本情况,包括如何组队、如何选题以及在竞赛中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数学建模竞赛的基本情况,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其他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做好准备。 一、如何组建优秀数学建模队伍 进入大学阶段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可以体会到一种和中学竞赛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团队合作。以前的各项赛事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竞赛,它们都是考查个人的能力。但是在大学中,由于难度和任务量的加重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关注,因此大部分的赛事都是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的。竞赛在考查个人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合作精神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队三个人要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竞赛成绩优秀的队员往往并不是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特别擅长的队伍,而是团队相处得最融洽的队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竞赛的过程中,切勿自己只管自己的那一部分,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集体的竞赛。很多时候,往往一个人的思考是不全面的,只有大家一起讨论才有可能把问题搞清楚。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三个人一定要齐心才行,只靠一个人

的力量,要在3天之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掌握也往往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做题,经常会走向极端,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三个人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一个人所带来的不足。 在队伍组建的时候,需要强调“队长”这个名词概念。虽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并没有设立队长,作为队长在获得的证书上也没有特别标注。但是在队内设立“队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比赛中可能会碰到各种突发状况,队长是很重要的,他的作用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CPU,是全队的核心。如果一个队的队长不得力,往往影响一个队的正常发挥。竞赛是非常残酷的,在3天3夜(72h)的比赛中,大家睡眠时间都得不到保障,怎样合理安排团队时间就是队长需要做的事情。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睡眠不足,大家脾气都会很急躁。在这种情况,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发生争吵,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有些队伍将会放弃比赛,而队长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担起责任。 在明确“队长”这个概念后,接下去谈谈怎样科学选择队友。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这项任务是必须分工完成的,各有侧重、相互帮助,这样才能获得好成绩。而科学地选择队友则显得非常重要,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选择队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着手: 1. 在组队的时候需要考虑队伍成员的多元化,尽量和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同学组队。因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因为数学建模题有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这也是数学建模适合各个专业学生参加的原因所在,也是数学建模竞赛赛事的魅力所在。

sketch up工具使用方法

? ?产品 o SketchUp o SketchUp Pro o LayOut o Style Builder o3D 模型库 ?下载 ?购买 ?社区 ?教育 ?培训 ?帮助 下载 Google SketchUp 适用于 Windows XP/Vista/7 和 Mac OS X(10.5 及更高版本) 是什么让 SketchUp 卓尔不凡? 了解SketchUp 8的新功能。 边与面:仅此而已,别无其他 每个 SketchUp 模型都由两个要素构成:边与面。边是直线,而面是几条边构成一个平面环状时所形成的 2D 形状。例如,一个矩形面是由四条边互相垂直连接而成。要在 SketchUp 中制作模型,可使用一些易学易用的简单工具来绘制边和面。就是这么简单哦! 推/拉:快速从 2D 转变为 3D 使用 SketchUp 的专利“推/拉工具”可将平面拉伸为三维形状。只需点击一下即可开始拉伸,然后移动鼠标,再次点击即停止。您可以将矩形推/拉成一个方盒,或绘制楼梯的轮廓并将其推/拉成 3D 效果。想绘制一扇窗户吗?那就在墙上推/拉出一个孔洞吧。众所周知,SketchUp 使用方便,“推/拉”功能功不可没!

准确测量:精确工作 SketchUp 是在 3D 世界中快速而轻松工作的理想选择,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奇妙的电子画笔。由于您在计算机上工作,因此在 SketchUp 中创建的一切都有精确的尺寸。准备好以后,您就可以按照需要的精度制作模型。您可以根据需要打印模型的比例视图,如果您使用 SketchUp Pro,则还可以将几何图形导出到其他程序,如 AutoCAD 和 3ds MAX。 跟随路径:创建复杂的拉伸和车床加工形状 您可以使用 SketchUp 创新的“跟随路径”全能工具,将 2D 表面沿预定义的路径拉伸来创建 3D 形状。沿 L 形管路拉伸一个圆形,就能制作出一个弯管模型。先绘制瓶子的一半轮廓,然后再使用“跟随路径”将轮廓沿圆形快速移动,便能制作出一个瓶子。您甚至还可以使用“跟随路径”工具修正扶手、家具和电子器具等物体的边线。 颜料桶:应用颜色和纹理 您可以用 SketchUp 的“颜料桶工具”将颜色和纹理等材质涂在模型上。 组和组件:制作更智能的模型 通过将模型中几何图形的几个部分“粘合在一起”形成“组”,您就能创建出一些子对象,更方便地进行移动、复制和隐藏。组件与组很相似,但更易于更改:同一组件的不同副本之间互相关联,因此更改一个副本即可自动更改全部。有了这个特性,窗、门、树、椅子以及数百万计的其他事物都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更改。 阴影:进行阴影研究并增加真实感 SketchUp 强大的实时阴影引擎可以帮助您对模型进行精确的阴影研究。 截面:查看模型内部 SketchUp 的交互式“截面”功能可以临时切掉模型的一部分,让您看到内部的情况。您可以使用“截面”功能创建正交视图(例如楼层平面图),使用 SketchUp Pro 将几何图形导出到 CAD 程序,或在处理模型时更好地查看模型。您也可以使用 SketchUp 的“场景”功能移动、旋转截平面,甚至制作截平面动画。 场景:保存视图和制作动画

快速提高UG绘图软件应用速度的技巧

快速提高UG绘图软件应用速度的技巧 一、建立自己的配置、加快制图速度 1建立自己的模板文件 你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文件,将所有的设置都改好,然后存盘。以后每次要建立新文件的时候就打开模板文件,另存为你所需要的文件名。这样,你不必每次修改你的设定。 2建立你自己的缺省文件 在许多情况下,上面的方法用不上。比如,你的SBF文件放在某处,或你的pattern文件放在某处。或者你打印机的设置等等。更好的方法是修改缺省配置文件或建立自己的缺省配置文件。 二、层的设置、利用 有许多人从不利用层,他们将不需要的东西blank掉。另一些人滥用层,他们开了许多层,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放的是什么。其实,做一个规划,养成好的习惯对你的制图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大多数公司都有制图标准,规定哪一层里放什么东西。我们建议是这样的 1-29层里放solid 30-49层放sketch,每一个sketch放一层。 50-59层放置datum数据平面及数据轴 60-99层放curve及其它需要的object 100-149层放其他临时object 150-199层备用 200-249层属于制图范围层 250-256留作它用 1、层可以命名、分类 为了便于记忆以及方便他人修改,层可以命名分类。刚开始觉得不方便,用习惯了会发现它的好处,特别是开发大型零部件时。 2、层可以方便出图。

有时,出图时要将某一层的东西关闭掉。比如你要将汽缸的盖子打开,出一张俯视图。或者在某些大型装配时,你只要显示某一层的内容。 3、关闭不工作的层,加快显示速度字串3 出图时为了加快显示速度,通常可以将不需要的层关闭。有时还需要将某些视图关闭,设为inactive 一般来说,越是大型装配,层越重要。所以要养成好习惯。 三、用curve画的图也用装配 通常,装配是用在实体上的。但具体情况下,curve画的图有时也需要装配。比如,我们汽轮机总装图使用curve画的。 为了避免重画里面的转子等图,同时又要保证几个图同步修改,可以使用装配,将里面的转子输出。为什么不用其他方法呢?因为其他方法都有缺点。比如,我们有些人用上面提到的层的用法,或用不同的sheet的方法,或用export生成新文件的方法等等。但没有一个方法是正确的。 四、装配好之后还要加工,怎么办 有时我们有粗加工图,或者我们有焊后加工,需要在装配好之后加工。这时怎么办?UG对此作了处理,有一个功能专门为此设置,就是promotion。在做promote之前,你必须将你的缺省文件ug_metric.def(或ug_english.def,看你用哪个)修改一下,将里面的Assemblies_AllowInterPart和 Assemblies_AllowPromotions改为yes否则没法使用promotion。 五、合理建模 这个问题太大了,很难讲清楚。我常看见有些人建模型只花了一星期,修改时花了两个星期还没改好,不得不删除了重做。有时,模型改了,图却没法更新。这都不是UG有什么问题,而是人为造成的。 为了方便修改以及减少大装配的容量,我的建议是: 1、尽量不用transform拷贝实体,而用instance 2、尽量使用sketch 3、尽量使用boss pad hole slot之类的feature 3 六、如何转换公英制文件 启动UG,打开UG part文件,进入Modeling.

数学建模答辩技巧

答辩细节 1、论文本子要美观、规范,千万不能出现字面错误(比如将“视频”写成“视屏”),还有排版规格要统一:大小标题、正文、脚注都要按规定统一。 2、PPT要紧扣主题,严格掌握时间。PPT的每一页文字内容不能超过八行,这是国际标准。因为如果超过八行一方面别人没有毅力往下看,另一方坐在后面的专家评委就会看不清。 还有PPT的颜色种类不能太多,花丽胡哨的就没有风格了。对于PPT的内容一定要讲透、讲准,每一页的内容都要熟记于心,不能照着PPT读。PPT是给专家评委配合你的讲解看的,所以你也不能翻页太快,否则把别人眼都翻花了,谁还有心思看你的作品。 3、要体现出团队精神。在比赛之前一定要走场,也就是预先去熟悉答辩室里的环境,这次对于科大、合工大的学生我都要求他们提前过来熟悉的。要你们走场的目的在于了解场内 布置,这样好提前设计进场动作,例如,进场时队伍的高低排序、入座的方位等等。 团队精神的表现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服装必须要统一。这里的细节就体现了你们团队的严谨性,作为专家评委,我很难 想象一个各穿各的衣服,连这一点细节都不注重的团队,能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严谨性来。这里说的服装必须是正装,天气比较热的话就穿衬衫、西裤、皮鞋,天气还比较凉爽的话 就穿上西装。再者就是领带的问题,我们看到这次有的团队虽然都打了领带,甚至也统一 了领带款式,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同学领带下尖到胸口,有的到腰带下面……这样都是不行的,必须要统一打到皮带头的正中心位置。 其次,语言、动作要一致。一定要设计入场动作,前矮后高、前女后男、统一步伐、统一 鞠躬、统一入座。这里的细节就体现出了你团队的精神风貌、严谨态度。语言表达方面, 一定要选一个口齿清楚、普通话好、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的人进行陈述。千万不要别人 还没问,自己脑子里就一片空白了。其他几个人在问答环节要适当做出回答,不能一声不吭。那么其他几个人讲什么?就讲你所负责的那个方面,其他方面的问题你不是很清楚就 千万不要开口讲。千万不能出现几个人的回答相矛盾的情况。 还有就是,并非对于评委的每一个问题在回答前都要说声“谢谢您的问题”。但是,对于 评委给你的建设性意见或者点评,一定要说“感谢您的指点”,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回答。 最后,千万不能把话讲大,不能急功近利。中国人现在普遍比较浮躁,做了一点点事情, 往往都把它吹得很大,在学术上千万不能这样!一定要就作品谈作品,就内容说内容,不 要夸大成果的作用与应用前景。你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已经做得工作体现出来!所有 的数据都一定要亲自实验、推算得到,必须严谨。只要你把这些都做到了,你的作品前景 与价值,专家自然也就明了于心了。

实体建模技术

实体建模技术 提示: 1.实体零件的后缀名为.prt 。 2.零件名称只能输入英文字母、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和一些带下划线的名称等,不能输入汉字和一些特殊字符,如“/、,、。、?、< >”等。 3.模型模板有英制和公制,英制inlbs_part_solid(默认英制模板,ecad为英制的 ecad模板),表示其长度为英寸(in),质 量为磅(ibm),时间为秒(s);公制 mmns_part_solid,表示 其长度为毫米(mm),质量为牛顿(N),时间为秒(s);一般选 择公制单位。 三维产品建模中常用的创建特征方法有基础特征、基准特征、工程特征等。 一、基础特征 是最常用的创建特征的方法,包括拉伸、旋转、扫描、混合,是零件建模的根本,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特征的基础。其中,拉伸完成零件的80% 建模工作,15%使用旋转功能,扫描和混合约占5%左右。1.1零件造型菜单介绍 一)零件环境模式进入 主菜单文件(File)下拉菜单新建(New)→零件(Part)→Solid 注意:将“缺省”复选框前的“√”去掉,在模板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选项,即选择公制单位。

二)文件格式及文件名要求 文件保存成.Prt格式,并且文件名只能是英文字符、数字等组成,不能含汉字,最好以能说明零件用途的字符来命名。 三)零件造型菜单 实体建模命令中基础特征主要包括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1.2基础特征常用的造型方法介绍 三维实体建模的一般流程: 进入实体建模环境创建实体特征并进行编辑(一般先绘2D图形、再通过相关命令创建三维实体图形、最后对特征进行编辑,如抽壳/镜像/倒圆角等)。 一)拉伸(Extrude) 1.拉伸的特点 将封闭的二维截面或剖面图形沿垂直草绘平面方向延伸至指定距离来拉伸成柱体,当截面有内环时,特征将拉伸成孔。可创建实体、曲面,可填加或移除材料。 2.拉伸特征的创建步骤 单击命令→单击“放置”选项→“定义“内部草绘(或在绘图区按右键,选”定义内部草绘“)→草绘对话框中确定“草绘平面”和“参照平面(包括绘图方向和参照方向)。“→草绘环境绘制草绘截面→完成后”√“(”╳“退出草绘)→确定拉伸高度→”√“确认,生成实体。 3.拉伸操控板

UG建模七大技巧

一、建立自己的配置、加快制图速度 1 建立自己的模板文件 你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文件,将所有的设置都改好,然后存盘。以后每次要建立新文件的时候就打开模板文件,另存为你所需要的文件名。这样,你不必每次修改你的设定。 2 建立你自己的缺省文件 在许多情况下,上面的方法用不上。比如,你的SBF文件放在某处,或你的pattern文件放在某处。或者你打印机的设置等等。更好的方法是修改缺省配置文件或建立自己的缺省配置文件。 二、层的设置、利用 有许多人从不利用层,他们将不需要的东西blank掉。另一些人滥用层,他们开了许多层,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放的是什么。其实,做一个规划,养成好的习惯对你的制图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大多数公司都有制图标准,规定哪一层里放什么东西。建议是这样: 1-29层里放solid 30-49层放sketch,每一个sketch放一层。 50-59层放置datum数据平面及数据轴 60-99层放curve及其它需要的object 100-149层放其他临时object 150-199层备用 200-249层属于制图范围层 250-256留作它用 1、层可以命名、分类 为了便于记忆以及方便他人修改,层可以命名分类。刚开始觉得不方便,用习惯了会发现它的好处,特别是开发大型零部件时。 2、层可以方便出图。 有时,出图时要将某一层的东西关闭掉。比如你要将汽缸的盖子打开,出一张俯视图。或者在某些大型装配时,你只要显示某一层的内容。

3、关闭不工作的层,加快显示速度 出图时为了加快显示速度,通常可以将不需要的层关闭。有时还需要将某些视图关闭,设为inactive 一般来说,越是大型装配,层越重要。所以要养成好习惯。 三、用curve画的图也用装配 通常,装配是用在实体上的。但具体情况下,curve画的图有时也需要装配。比如,我们汽轮机总装图使用curve画的。 为了避免重画里面的转子等图,同时又要保证几个图同步修改,可以使用装配,将里面的转子输出。为什么不用其他方法呢?因为其他方法都有缺点。比如,我们有些人用上面提到的层的用法,或用不同的sheet的方法,或用export生成新文件的方法等等。但没有一个方法是正确的。 四、装配好之后还要加工,怎么办 有时我们有粗加工图,或者我们有焊后加工,需要在装配好之后加工。这时怎么办?U G对此作了处理,一个功能专门为此设置,就是promotion。在做promote之前,你必须将你的缺省文件ug_metric.def(或ug_english.def,看你用哪个)修改一下,将里面的Assemblies_AllowInterPart和Assemblies_AllowPromotions改为yes否则没法使用promotion。 五、合理建模 这个问题太大了,很难讲清楚。我常看见有些人建模型只花了一星期,修改时花了两个星期还没改好,不得不删除了重做。有时,模型改了,图却没法更新。这都不是UG有什么问题,而是人为造成的。 为了方便修改以及减少大装配的容量,建议是: 1、尽量不用transform 拷贝实体,而用instance 2、尽量使用sketch 3、尽量使用boss pad hole slot之类的feature 六、如何转换公英制文件 启动 UG, 打开UG part 文件,进入Modeling. Toolbox->Expression->export 产生 name.exp 文件. Start->Program->Unigraphics V1x.0->UG Command Prompt

数学建模参赛真实经验(强烈推荐)

数学建模参赛真实经验(强烈推荐) 本文档节选自: Matlab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卓金武等编著,北航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以下内容根据作者的讲座整理出来,多年数学建模实践经历证明这些经验对数学建模参赛队员非常有帮助,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慢慢体会总结,并祝愿大家在数学建模和Matlab世界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和价值所在。 一、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 一般,可以把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人的入门和积累阶段,这个阶段关键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阶段,就是通常各学校都进行的集训阶段,通过模拟实战来提高参赛队员的水平;第三阶段是实际比赛阶段。这里讲的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是针对第一阶段来讲的。 回顾作者自己的参赛过程,认为这个阶段是真正的学习阶段,就像是修炼内功一样,如果在这个阶段打下深厚的基础,对后面的两个阶段非常有利,也是个人是否能在建模竞赛中占优势的关键阶段。下面就分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 首先是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尤其是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不是数学分数高就说明有很高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扎实的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的根基。对大学生来说,有高等数学、概率和线性代数就够了,当然其它数学知识知道的越多越好了,如图论、排队论、泛函等。我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数学建模,大学的数学课程只学习过高等数学。说这一点,主要想说明只要数学基础还可以,平时的数学考试都能在80分以上就可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了,数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去提高,不必刻意去补充单纯的数学理论。 真正准备数学建模竞赛应该从看数学建模书籍开始,要知道什么是数学建模,有哪些常见的数学模型和建模方法,知道一些常见的数学建模案例,这些方面都要通过看建模方面的书籍而获得。现在数学建模的书籍也比较多,图书馆和互联网上都有丰富的数学建模资料。作者认为姜启源、谢金星、叶齐孝、朱道元等老师的建模书籍都非常的棒,可以先看二三本。刚开始看数学建模书籍时,一定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但要知道基本思路,时间长了就知道什么问题用什么建模方法求解了。这里面需要提的一点是,运筹学与数学建模息息相关,最好再看一二本运筹学著作,仍然可以采取诸葛亮的看书策略,只观其大略就可以了,等知道需要具体用哪块知识后,再集中精力将其消化,然后应用之。 大家都知道,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一定要有些编程功底,当然现在有Matlab这种强大的工程软件,对编程的的要求就降低了,至少入门容易多了,因为很容易用1条Matlab命令解决以前要用20行C语言才能实现的功能。因为Matlab的强大功能,Matlab在数学建模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很多学校,数学建模队员必须学习Matlab。当然Matlab的入门也非常容易,只要有本Matlab参考书,照猫画虎可以很快实现一些基本的数学建模功能,如数据处理、绘图、计算等。我的一个队友,当年用一天时间把一本二百多页的Matlab 教程操作完了,然后在经常运用中,慢慢地就变成了一名Matlab高手了。 对于有些编程基础的同学,最好再看一些算法方面的书籍,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和基本

gis快速生成三维模型以及与sketch up的交互方法

Gis生成三维模型以及与sketch up的交互方法前提:掌握gis软件培训ppt (路径X:\07资料共享 share materials\00规划类)20200428GIS培训总结 前期准备:cad—最好是未加植物的总图,若无,则必须有高程点、建筑闭合线框、建筑层数标注(1F也要标注上),注意cad中的建筑、层数、道路等需明确图层,不要出现图层混杂的情况。 操作思路:arcmap中生成建筑面,计算建筑高度,生成地形---arcscene 中生成三维模型---sketch up导入模型 步骤: 1)将cad导入arcmap中 2)将建筑闭合线框图层导出 导入cad后,选择polyline图层,在图层上右键“打开属性表”,显示如下图。

根据下表中的“layer”选项,进行排序,选中建筑图层。后在polyline 图层上右键—数据—导出数据,生成建筑轮廓线。 3)要素转面,将建筑轮廓线生成建筑底面 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面—选择输入要素图层“建筑轮廓线”—选择保存位置—确定 建议在命名新图层时,使用拼音或英文命名,保存图层的路径也尽量使用英文路径,减小软件报错的风险。教程中为说明直观,将图层中文命名,以便理解。

4)处理层数 在导入的cad 上,选择Annotation (注记)图层,右键打开属性表,会发现有两列是标注层数的。这个图层的内容就是cad 中所有的文字,层数标注也属于文字,所以会出现在这个图层中。

将该图层导出: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点,输入要素选择annotation,输出位置选择自己想保存的位置。 在Text列上右键排序,选中带有层数的行,导出为一个新的图层。

草图大师(sketch up)快速入门概述

首先,您得学习Sketch up提供的教程1、2、3,这样您就懂得了基本的操作。 接着,您学习下面的第二项“学习心得”,这样,您对为认识了Sketch up的高效性会得意;随后,快捷键是必须掌握的,红色是重点,兰色为自行定义; 最后,您将对Sketch up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得以解答,您将不断增添问题,为学习掌握设计大师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别忘了感谢AITOP的斑竹及网虫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还有别忘了感谢我给您带来的速成教学^_^,谢谢! 一、常用快捷键 显示/旋转鼠标中键 显示/平移Shift+中键 编辑/辅助线/显示Shift+Q 编辑/辅助线/隐藏Q 编辑/撤销Ctrl+z 编辑/放弃选择Ctrl+T; Ctrl+D(用林京的快捷键) 文件/导出/DWG/DXF Ctrl+Shift+D 编辑/群组G 编辑/炸开/解除群组Shift+G 编辑/删除Delete 编辑/隐藏H 编辑/显示/选择物体Shift+H 编辑/显示/全部Shift+A 编辑/制作组建Alt+G 编辑/重复Ctrl+Y 查看/虚显隐藏物体Alt+H 查看/坐标轴Alt+Q 查看/阴影Alt+S 窗口/系统属性Shift+P 窗口/显示设置Shift+V (用林京的快捷键) 工具/材质X 工具/测量/辅助线Alt+M 工具/尺寸标注D 工具/量角器/辅助线Alt+P 工具/偏移O 工具/剖面Alt+/ 工具/删除 E 工具/设置坐标轴Y 工具/缩放S 工具/推拉U 工具/文字标注Alt+T 工具/旋转Alt+R 工具/选择Space 工具/移动M 绘制/多边形P

绘制/矩形R 绘制/徒手画F 绘制/圆弧A 绘制/圆形C 绘制/直线L 文件/保存Ctrl+S 文件/新建Ctrl+N 物体内编辑/隐藏剩余模型I 物体内编辑/隐藏相似组建J 相机/标准视图/等角透视F8 相机/标准视图/顶视图F2 相机/标准视图/前视图F4 相机/标准视图/左视图F6 相机/充满视图Shift+Z 相机/窗口Z 相机/上一次TAB 相机/透视显示V 渲染/线框Alt+1 渲染/消影Alt+2 二、学习心得: 1、连续复制:选择物体后,按M,按Ctrl同时点击左键,移动复制的距离,点击左键,输入数字加X(例:5X,既复制5份); 2、间隔复制:同上,输入数字加/(例:5/,表示间隔复制5份); 3、当物体和轴关系不是很明确时,不能对某轴进行移动。得想别的方法。 4、画线时,可以寻求参考点来定位,很好用! 5、线能够闭合面、割断线、分割面。 6、选择物体时增加或减少用Shift配合。 7、在表面画了物体,剪切后粘贴,该物体会顺着目的表面安置,很好用。 这是Sketch UP的特点。如果须使其失去联系,可右键选分离。 8、快捷键的安装,须先安装原程序提供的,然后再自行设置自己的快捷键。或者先清空所有,再导入快捷键(4.0用5.0的快捷键时)。 9、善用辅助线:用于定位,有卷尺与量角器两种。系统可以捕捉到辅助线。 隐藏辅助线(Q);显示辅助线(shift+Q) 10、善用组和组件:组类似cad的定义块,不具有关联性;组件类似组,但具有关联性,修改一组件,其他相关联的组件也会被改变。 11、按住Shift键可以锁定当前参考。 12、绘制矩形中,出现Square(平方)提示,则说明为正方形;出现Golden Section(Golden 剖面)提示,则说明为带黄金分割的矩形。 13、绘制弧线后输入“数字S”,来指定弧形的段数。同样也可指定圆的段数。 三、问题解答:

数学建模选拔方案及试题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的通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 之一,于每年9月举行。为培训和选拔我校优秀学生参加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举办此次预选赛。 一、竞赛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拓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写作等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基础及应用学科研究中推陈出新,提升对数学科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价值认识;加强数学与经济金融、计算机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塑造同学们的科创意识与团队精神,为同学们将来能更好地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参赛对象及报名方式: 1、参赛对象:信科系、会计系、经管系学生。 2、报名方式:参赛者以个人为单位报名,每队1人 三、竞赛内容及相关要求: 1、竞赛内容:本次预赛提供A、B两个竞赛题目,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自选其中一个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2、竞赛时间:6月10日——6月20日 3、竞赛要求:竞赛采取开放形式,参赛学生可到信科系吕小俊、李睿、靳巧花老师处复制或到所在系部复制参赛试题,完成作品。 各参赛队于6月20日下午6点前完成论文,并将电子稿(WORD 或PDF版本)与打印稿交到信科系办公室2-204。电子稿统一命名格式为“专业_姓名_学号”,如“国贸_张三_20131203088”。论文(包括电子稿与打印稿)需要制作论文封面,论文封面参见附件三。论文不得抄袭,如发现论文抄袭,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四、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情况评选出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及优胜奖若干。获奖者可获得由学院颁发的证书,并参加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校内集训。 联系人及电话: 杨七九(办公室) 附件: 1、预赛试题A题 2、预赛试题B题 3、数学建模论文格式

ANSYS实体建模与直接建模方法比较_王丽晋

收稿日期:2005-07-14 作者简介:王丽晋(1980—),女,硕士研究生 ANS YS 实体建模与直接建模方法比较 王丽晋1, 顾理生1, 任志国2 (1.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2.中铁第十二集团第二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摘 要:总结了A NS YS 实体建模与直接建模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钢桁梁桥和钢筋混凝土桥进行实例分析,阐述了在实际结构分析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扬长避短,使A N SYS 通用程序更好地应用于各种结构分析中。 关键词:建模方法;A N SYS 程序;实体模型;直接生成;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T 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53(2005)04-0045-03 1引言 近年,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有限元方法则是计算机诞生以后,在计算数学、计算力学和计算工程科学领域里诞生的最有效的计算方法。随着有限元理论基础的日益完善,出现了很多通用和专用的有限元计算软件。其中ANSYS 大型通用程序应用十分广泛,它提供了两种方法生成模型:实体建模和直接生成模型 [1] 。 2 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 2.1 实体建模 实体建模,即描述模型的几何边界,建立对单元 大小及形状的控制,然后用ANSYS 程序自动生成所有的节点和单元。ANSYS 程序提供了两种方法: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自顶向下进行实体建模时,定义一个模型的最高级图元———基元,程序自动定义相关的面、线及关键点。利用这些高级图元直接构造几何模型。自底向上进行实体建模时,首先定义关键点,然后依次得相关的线、面、体。无论使用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上方法建模,都能使用布尔运算来组合数据集,从而“塑造出”一个实体模型。ANSYS 程序提供了完整的布尔运算,诸如相加、相 减、相交、分割、粘贴和重叠。在创建复杂实体模型 时,对线、面、体、基元的布尔操作能减少相当可观的建模工作量[2] 。它具有如下优点: (1)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少; (2)允许对节点和单元不能进行的几何操作(如拖拉和旋转); (3)支持使用面和体体素(如多边形和圆柱体)及布尔运算(相交、相减等)以顺序建模; (4)便于使用ANS YS 程序的优化设计功能;(5)便于自适应网格划分; (6)便于施加荷载之后进行局部网格细化;(7)便于几何上的改进; (8)便于改变单元的类型,不受分析模型的影响。实体建模方法也有一些缺点:(1)需要大量的CPU 处理时间; (2)对小型简单的模型有时很繁琐,比直接生成需要更多的数据; (3)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会失败(程序不能生成有限元网格)。 2.2直接生成模型 直接生成方法是在定义A NS YS 实体模型之前,确定每个节点的位置以及每个单元的大小、形状和连接。它的优点如下: (1)对小型简单的模型生成较方便; (2)使用户对几何形状及每个节点和单元的编号有完全的控制。 直接建模方法的缺点: (1)除最简单的模型外往往比较耗时,需要处理大量数据; 与设计

建筑设计中cad导sketch的技巧

cad图导入su注意的地方 如果是天正图的话,一般的过程是: 1,把天正7文件导出为天正3文件(lcjb)。 对天正6及以上版本绘制的CAD 图需要对该图进行另存旧版(命令:LCJB),保存为t3 格式才能导入Sketchup中编辑,否则墙、柱、门窗等实体将不会导入Sketchup中,因为天正5.5 及以上版本中的实体是官方自己开发的,在纯CAD 中亦不能显示。 2,打开所存天正3文件,用统一标高(tybg)和消除重线(xccx)命令保证平面图的线条全部在一个平面上。保存成一个新文件(建议保存成CAD2004及以下格式)。 删除无用的尺寸、标注、文字、轴线等,凡是建模没有作用的东西全部删除,把各种图块炸开,将所有线型、线宽改为默认。 3,用pu命令清理CAD(天正3)模型,保存。 注意:sketch6在导入CAD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导不进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经常是:sketch6导入CAD文件时,其CAD文件的路径中不能有中文。所以建议在某个硬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纯英文的文件夹,供sketch用。 为什么Sketchup 导入DWG文件比例不对:先把SU的单位设置成MM,然后点导入CAD,在打开CAD的窗口页面后面有个选项按钮,点它,把里面三个需要打对沟的地方都打上对沟,把单位设置成MM。导入就可以了,尺寸丝毫不差。用那个卷尺工具(测量工具)的时候输入数字也可以改变模型大小。 现在我们说说用天正打开cad之后导入sketchup成三维模型 很多人都在为这件事苦恼,不知道怎么办,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有时候用天天正做完图纸之后导入sketchup,甚至有好多的东西都很杂论甚至不显示,今天我就为大家解决这个苦恼的问题 。一,首先打开天正(我用的是天正建筑8 for 2006,使用的前提是天正必须注册,否则无法试用部分功能) 二,打开一个cad文件,或者用天正用几个简单的图形(为了方便一点我就直接打开一个画好的) 三,怎么存储,才能是cad图形导入sketchup时候是三维模型,在天正的设置里面有一个文件布图,打开文件布图在子菜单里面里面有一个图形导出,点击图形导出,选择三维模型 具体步骤是:设置---图形布图---图形导出--选择存为三维模型 四,最后我们用sketchup导入看一下

数学建模最佳组队方案

数学建模论文 加权向量组合安排最佳组队方案 摘要: 在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都会有很多院校组织学生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比赛规则就是3个人组成一个队,但是每个学校都会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挑选出来的参赛团队中如何安排组队才能使队伍实力最强,以及整个团队实力最强,即追求一种整体实力最大化,这是参赛之前每个院校必须做好的工作,组队原则是队员各方面能力能互补。 根据某院校20名参赛预选队员,学校决定从20名队员中选出 18名队员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根据对20名队员各项(7项)衡量指标判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定义7项指标的权重得到一个正互反阵, 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且检验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即0.1ci cr ri =< 则通过一致性检验,那么就可以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综合 成绩,通过筛选把最差的两个学生排除,就得到安排人数及名单,经检验在问题一中各项指标分层分析都通过一致性检验,运用MATLAB

进行计算输出结果。 在问题二中采用一随机三个人进行组合,进行随机组队,然后采用对每一个队组成的37 ?的一个矩阵这样的矩阵通过MATLAB计算有816个,那么就有816种组合方式,在矩阵中每一行表示学生的姓名,列表示学生的各项指标,为了让三个对员能够形成互补,我们采用调用函数max()方法进行搜索每一列最大值,构成一个新的数组,代表该队的各项能力水平,这样依次取出就得到816个队的各项指标的成绩,再与问题一里面的权重向量w相乘,就得到一个8161 ?的一个总体综合实力的矩阵,再通过排序筛选出最大的一个值,找到与之对应的组合队员,那么就可以确定该队实力最强。 问题三采用随机排序然后每隔3个数归为一个整体代表每一个,一共有六个,通过增加其随机次数来确定它的稳定值。 关键词: 层次分析,随机数循环,加权向量,MATLAB,一致性检验 一.问题重述: 问题一: 对于问题一的得要求要在20个队员中选出最好的18个人参加比赛,通过筛选把最后的两个同学进行排就可以确定参赛队员名单。 问题二: 对于问题二,根据题目要求通过对全局组合进行筛选,这里运用问题一里面的数据,通过层次分析出来的权向量w,以及筛选出来的18个队员名单进行排列组合的所有可能性做一个全局计算,得到每种可能组队的一个总体评价分数指标,然后筛选出最大的一个分数,就可以知道该队的人员组合安排。 问题三: 对于问题三,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来的18名队员组成的六个

数学建模指导

建模方法 接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的同学大都需要学习诸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等“短课程”(或讲座) 培训中广泛地采用的讨论班方式,同学自己报告、讨论、辩论,教师主要起质疑、答疑、辅导的作用,竞赛中一定要使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如Spss,Lingo,Mapple, 1、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可以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tlab作为工具) 3、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问题(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 Lingo软件实现) 4、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场合可以用到竞赛中) 6、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网格算法和穷举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一些连续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认的是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一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应该要不乏图片的,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进行处理) 竞赛参考书 l、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李大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