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命题详解

历史命题详解

历史命题详解
历史命题详解

【详解】2015年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趋势

精华学校历史教研组专家对比分析《2015年北京卷高考考试说明》和《2015年北京市春季历史会考试卷》,从中发现了2015年高考命题趋势以及内在规律。

一、在试卷结构、考查目标与要求、考点范围上,与2014年无变化。

二、但从会考说明、试题以及高考说明中样题的增删变化中,我们依然大可窥探出变化趋向的端倪。

更加突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倾向,彰显人文关怀。

2015年,有两个文化热点体现尤为突出,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两个角度在会考试题和高考样题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更加偏重通过创设文化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情境来查考对政治经济史知识的掌握。

高考说明中,与去年的样题相比,一些直接就政治考政治、就经济考经济的样题被裁撤,而代之以从文化史与社会生活史切入考查时代特点与变迁的题目。这其中,对“教育史”加强考查的倾向似乎应该尤其注意。这一方面可以从【试题17】2014年19题这道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的样题中窥伺,更可结合2015年北京市会考历史试题说明中新加的考点“国运兴衰,系之教育”而略见一斑。况且,以教育史为切口的话,并非没有考材料大题的可能。

3、进一步增加图片史料题分量的趋势。

除了【试题16】2014年17题以外,样题中还保留了【试题20】2013年23题这道通过漫画考查罗斯福新政的题目。并在说明中强调了“随着新史学的发展,各种图像史料也跻身‘史料’

行列……对图像史料的解读更复杂,也更依赖方法”,十道题中竟有两道图像史料题;而会考三道非选择题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图像史料——这种趋势我们岂可视而不见

4、对于文字史料的引入,更加注重其原始性。

以往历史高会考中对文字史料的摘编、组合、改写、不录出处,破坏了史料的严谨性与真实性,在北京考试院编撰的《2014年北京市高考试题评价研究报告》中被强调指出。针对此问题,本次会考便大见改观,非选择题的文字材料八则,有五则是史料原文录入,更有一则还是长达百字的文言文,相对于会考的水平已然是很高了。因此,可以预见在今年的高考中,文字性史料的难度并不会因为图像史料的引入而降低,在备考中依然要重视对阅读能力(包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可被所谓“不设阅读障碍”的臆断混淆视听。

5、综合开放、中西比较的大题命题趋势。

1/ 3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 作者:佚名转贴自:历史课程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历史教材使用率的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掌握的知识难度和数量正在下降,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公民素质课程。只有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环节。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 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中考,作为全国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社会关注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考试之一,重要性不言而谕,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将历史学科列入中考考试科目,根据中学历史在线网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0余个省市地区中考科目中开考历史,而且分值有所增加,这样,历史学科中考研究就成为广大历史教师、考生不能不重点研究与关注的内容。 一、2005年历史中考考查范围 2005年,全国中考均是使用新课标的考生,鉴于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是历史学科的初中生学业考试的基本依据。 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 考查的历史能力主要包括: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评价的能力等方面。 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会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涉及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治的意识;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等方面。 从内容板块上看,历史考试内容应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乡土史七个方面。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及近几年对全国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比较合理的比例大约为中国史53%、世界史37%,乡土史10%。其中按历史时期划分的话,中国古代史15%,中国近代史16%,中国现代史22%,世界古代史5%,世界近代史15%世界现代史17%,乡土史10%二、年来中考历史试卷与试题类型、考试形式分析 1、试卷的结构分析 一般情况下,历史学科中考的考试时间安排在60分钟至90分钟为宜。相应题量在30至40题为宜。其中在"文科综合"合卷中,历史试题在20题左右、时间在30分钟至45分钟左右。 近几年来,历史中考试题的使用的题型共有6种:填充题、识图题、连线题、列举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 2、题型类型与考查要点分析 (1)选择题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近几年来有命题者把"识图"、"材料"等题引入选择题,使该题的考查目标延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2005年历史中考中这类情况的出现要引起大家注意。 (2)填充题 主要用于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如设计合理,也能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归纳或比较的能力。但简单地或过多地使用此题型可能导致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故2005年历史中考试卷中各地采用的比例可能不大。 (3)识图题

历史选择题命制特点及命题思路

历史选择题命制特点及命题思路 研究中学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对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高等院校历史师范专业的学生都有指导意义。 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初三或高三历史复习课的过程中,历史考试学的作用体现得更明显:历史教师能通晓历史选择题命题者的意图及考核的大体方向,并且能初步摸索和总结其基本规律,这为指导学生历史复习大开方便之门,我们的教师也更信心十足地带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海洋中遨游,而不至于被堆积如山的试卷主宰着教师的思维,使教师能较好地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加强历史考试学的研究。选择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是历史考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历史选择题在中考、高考中所占比重一般为30%至48%左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主观性试题越来越难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因此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分数的高低。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大多陷入“题海”之中而不能自拔,天天要考生考试,而忽略对考试试题本身的研究。 从历史考试学的角度,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中学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问题的粗浅研究,权作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历史选择题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取士的国家。自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进士科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考试制度史上空前的壮举。在考试科目、考试方法等方面,科举考试集古代考试之大成。 科举的考试中出现了帖经等考试方法,选择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帖经是今日填空题的考法源流。帖经的操作方法是主考官在经书中任意选择其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写出这三、五字。帖经是唐代科举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试,均须帖经。读书人为求得功名,被迫皓首穷经。因此填空题很早就深深的打下了死记硬背的烙印。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史实著称的历史学科几近成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历史填空题型也成为屡次评论的目标。为加强试卷制作的标准化,同时也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历史填空题型在中学的选拔考试中逐步地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选择题得以推广。 在“文革”结束后,历史高考试卷是填空题与选择题同时并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历史填空题取消同时而出现历史选择题型的多样化,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自2001年政史地三科合三为一,一张文综试卷对三科进行考核。历史试卷难度大幅度降低,加之机读试卷取代人工阅卷的需要,单项和不定项选择题也进行调整,统一为最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随之调整以单项组合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自2003年开始,文综试卷结构进一步固定化。它改变了原来以中学所开课时作为三学科命题多少的标准,每科各占文综的1/3,也就是每科分值各为100分。历史选择题12道,每小题4分,共为48分。连续三年,这种模式渐趋稳定。很显然,它是为文综由全国命题过渡到各省自行命题作准备。 二、历史选择题的结构与特点 (1)选择题的结构 结构主要分两类,一种是传统结构,另一种为现代结构。 传统的历史选择题强调的是考点的覆盖面,因此它的结构就是由题干和题枝两部分组成,如:例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一一中书省一一门下省 B、中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尚书省 C、门下省一一中书省一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中书省 第一句话为题干,A、B、C、D四选项就为题枝。 现在的历史选择题强调的不是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时为了突出其选拔功能,增加了考核的深度。因此现在正规的考试中,历史选择题一般采用以主题设计选择题的模式。一个选择题的结构就由主题干、次题干、题枝三部分组成。如: 例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一部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主题干)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是:(次题干) A、一半为封建主义一半资本主义 B、历史上封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化 C、半殖民地向殖民地化发展的沉沦趋势 D、半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化发展的上升趋势 有些教师对选择题型的细微变化没有认真研究,而简单视之为小儿科;学生则认为老生常谈而不屑一顾。我们认为,留心处处皆学问,细微处更能彰显其探索精神。现在历史选择题的结构就要求主题干、次题干、题枝三者完全对应。在选择题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次题干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题枝对应,若从三者完全对应的角度考虑,很多类似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例2就是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2)选择题的特点 从以上对选择题的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对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归纳如下: 选择题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是由它组成的试卷题量大,时间及空间的跨度广,考查的主题完整而系统。二是评分简单、客观、准确,标准化试题便于采用计算机阅卷。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缺点,如试题编制比较复杂,比较困难,需要较高的命题技巧和较长的命题时间;同时选择题难以考核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难以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

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与复习指导

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与复习指导 命题思路: 1. 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查融为一体。 2. 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及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5. 注重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6. 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7. 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考生。 考试要求与答题路径:“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说明、论证问题和表达结论”。 考试内容 ※第一是考学科知识体系。 所谓考学科知识体系,不是指考察的知识的覆盖面,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强调某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科内综合的主要内容。学科内的综合就是把各个有联系的不同的知识点综合成一个整体即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而这样的知识点主要是指学科主干知识。就历史学科而言,除了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之外,主要指的是能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知识点,能说明经济结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特点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史实,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的历史事件。这些主干知识,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概貌,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已形成了这样的命题特点,即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角度确定主题,选择典型性或再生性知识设计情境,从对历史知识的定性分析、内涵揭示、整体把握和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问题。过去的高考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现在的高考主要考察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知识点针对性强、设问构思精巧、灵活,业已成为高考文综命题的一大特点。 因此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核心,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对知识进行研究,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不是对知识点的记忆,关键是对知识点进行理性定位,进而形成以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为主体的学科知识体系,是教师指导考生应考复习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 ※第二是考综合。考试说明中对文综高考的定位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跨学科综合命题的主体设计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以现实问题立意,结合各学科主干知识和内在联系,利用现实问题进行学科渗透,通过现实问题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继而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命题对社会热点采取了隐性介入的方式。考生在应考复习中要采取“关注热点、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冷热有度”的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分析,总结出综合试题的命题步骤为 “明确主题---选择素材---确定切入点---设计问题”。综合性试题最理想的设计应是“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2002年《清明上河图》一题则为理想的跨学科综合试题,分析北宋后导致东京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和这里黄河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最后讨论开封今日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该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由此可见,高考命题者在跨学科综合试题的设计思想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面内容,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考生要注意在社会科学的范畴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政治、地理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历史经验的现实借鉴意义,整合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三是考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要想提高历史大题的成绩,必须弄清楚解答大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在历次考试中许多考生由于对部分命题用语内涵不能准确把握,不能区分相近的命题用语的差别导致失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熟悉命题用语,弄清每一个限定词的内涵,对提升历史高考成绩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此作一专门的分析与介绍。 (一)背景要素类:原因、目的、条件 “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原因、条件两方面的内容。在特定情况下,“背景”、“原因”、“条件”三者可以通用,而一般情况下“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则比“条件”和“原因”来得多,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当“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前者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后者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以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作为‘能力立意’的思维主题”,“重视考查考生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①是近几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基本特点。纵观四年自主命题的非选择题,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均有多问涉及对“背景”、“原因”概括分析的考查,其分量之重、频率之频繁,简直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如2009年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41题C第(1)问“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010年第38题第(2)问“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GDP走势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第(3)问“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2011年第38题第(2)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2012年第38题第(2)问“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第(3)问“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第41题A第(1)问“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第41题C第(1)问“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等等。 1.原因【解释】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或因素,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看,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分;从矛盾方面看,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从主客观方面看,则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分。 2.直接原因【解释】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亦称为近因。通常所说的“导火线”,则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地点、以某种特定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例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利成为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3.根本原因【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映历史客观规律的要求,一般应从历史事件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寻找。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选择题都会涉及“根本原因”的考查,由于其观察角度及思维维度的单一性,新课程高考选择题逐渐舍弃这一设问方式,而注重在非选择题当中通过原因的全面分析来考查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缜密性。 4.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解释】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是指在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诸多原因中起主要(主导)作用的因素,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可称为“最主要的原因”。众多原因中,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 5.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主观原因”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自1989年材料解析题作为历史高考的新题型出现以来,以其题目新颖、考察功能多样、内容丰富且角度宽广,受到广泛好评。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命题,向水平立意命题的转变,材料解析题所体现的作用日益凸现,不但表现在近几年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解析题的分数比重持续增大,而且还出现了材料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使材料题在历史高考试卷中成为一大“主角”。明确高考材料题的水平要求,研究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与方法等,对学生备考有重要意义。 在水平要求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中对材料处理方面的叙述,有以下3项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2、对材料实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实行说明论证。纵观近年的高考,无论材料题怎样千变万化,命题者的目的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察学生上述三方面的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水平。 材料解析题对于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使用所学知识实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水平,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技术的日臻完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也逐步走向成熟,它以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事作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从而得出准确的观点和结论。如1998年历史高考试卷第45题关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的外交努力予以评价一题,在答题上就要求学生充分使用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突破教材观点的制约,确实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 (二)在命题选材上,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史料或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怎样,知识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不会脱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能够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归于课本。 (三)在水平考察上,更多讲求知识迁移。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从陌生的材料中准确寻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并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在使用知识、处理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它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样的水平只有靠扎实的历史基础功底加上灵敏的思维触角反应才能达到。 (四)在命题形式上,趋于向问答题靠拢,常见于归纳型和评论型材料题的出现。有时要求学生归纳材料要点,如2000年全国高考40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归纳原因。有时要求学生先归纳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实行客观评价,如2003年广东高考题26题要求指出明后期的风气与观点,再指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类题在近年高考出现频率很高,设问不多,分值较高,重在考察分析水平和归纳水平。 (五)在命题观点上,重视开放式思维模式,答案与评分标准灵活,突出表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如1995年高考题要求从继昌隆缫丝厂情况得出结论,按不同的角度分析,答案按两类给分,只要答对一类就可给分,不作硬性规定,在观点上也鼓励创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六)在涉及领域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一直是主角,也包括文化等其他方面。另外,中外热点问题和时事也是材料题注重的方面。如2002年全国高考33题相关欧洲一体化,2003年广东高考27题相关少数民族自治问题等,都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鉴于材料题的这些特点,在解题上应该有相对应的对策。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高考冲刺】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四 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

14.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 考题示范 (2013·北京·T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答题指导】 1.命题立意:本题以不同时期的史料记载为载体,借助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海洋关系问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挖掘题目信息,解答问题: (1)步骤:明确设问指向(知道答题的范围) →理清答案来源(答案是完全来自材料还是要结合一定的所学知识) →结合所分析的结论组织答案。 (2)有效信息及推断 (信息1)设问: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 ↓ (推论)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 (信息2)设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 (推论)用材料中的史实来论证“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所组织的答案完全来自所给的材料信息。 (信息3)材料信息: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推论)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中的一方面,即海洋考察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信息4)材料信息:l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l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 (推论)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中的另外一方面,即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造福人类 【答案】(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一 角度综合类非选择题(1)

11.角度综合类非选择题 考题示范 (2013·江苏·T22)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 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l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精选】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汇编与原创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命题特点 我们要了解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选择题是高考历史的二大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以其材料新、情境新、史味浓而深受人们欢迎。它所引用的材料都是原始史料,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多样化,主要体现在题干与选项的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就单题而言,就是通过改编新高考选择题,了解、掌握并运用调控难度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就整卷而言,就是要参照新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布特点。偷梁换柱: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式来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因果倒置:将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听。舍本求末:以表面现象、假象掩盖、否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以细枝未节、无关紧要的叙述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因素。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渔目混珠: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渔龙混杂,以扰乱正常思路。似是而非:表述含有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成立,但题干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内涵不透彻。答非所问:即备选项与题干无关。 二、选择题基本类型及其解法 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2)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 (3)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例1】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命题的四大特点

一、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要求不断强化 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早已有明确规定,但长期以来,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于是,国家考试中心针对这一情况于1992年推出历史科考试的十条能力要求,明确提出了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并在当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首次推出“材料分析评论问答题”,要求学生就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儿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以败之。”结合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一题实际上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993年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是传统组,还是新科目组的问答题,都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1994年的《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部分之二,在“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概念或观点”之后,加上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一层含义。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的考查。1994年高考历史新科目组命题者,正是依据这一精神,在三道历史问答题命题时都紧扣《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体现为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这一具体原理,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对阶级结构、意识形态、革命前途等方面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然而,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近年高考学生的历史试卷,就不难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是很差的。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平时教学忽视历史基础理论教学的结果。因此,提高中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一是中学历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加强历史基础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彻底更新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历史基础理论教学。二是从高一起,就必须严格要求,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每章节教学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历史复习,既要高度重视历史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又要在乎时按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组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将历史基础理论体系作一深入浅出的系统介绍和训练,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 二、紧扣现实命题,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三大任务之一。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都是紧扣当今社会现实命题,很好地突出了历史学科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现逐一分析如下:1992年第49题,它通过对比分析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夕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事迹和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诞生后直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夕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作的努力产生的不同结果,向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救中国的教育。 1993年高考题,无论是传统科目组,还是新科目组的历史问答题,进一步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主题。传统科目组第42题要求考生在答题中理解并客观地贯彻民族关系史上的若干思想观点: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间有战争,有和平,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和平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一道为

来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及趋向分析一历史试题的特色九十

10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及趋向分析 一、历史试题的特色 九十年代以来,适应素质教育和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历史高考命题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指导思想、题型结构、评分操作诸方面围绕着知识和能力的对比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逐步形成一些鲜明的持色。 1、材料解析题异军突起,主、客观题平分秋色,题型结构三足鼎立。…… 2、知识与能力并重,总趋势是加大能力考查度,而在实际操作中则有进有退。…… 3、命题依托历史教材,依据《考试说明》。…… 4、命题不回避热点和重点,也不拒绝几年“重复”,但灵活多变,“神鬼难测”。…… 5、渗透学科意识,注重实实在、潜移默化的历史教化作用。…… 二、三种题型分析 (一)选择题 从设问形式看,选择题有如下几种主要形式: (1)排序类……。(2)比较类……。(3)最佳类……。(4)表述类……。(5)材料类……。 从设问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问原因动机。……(2)问主次矛盾……。(3)问时间空间……。(4)问现象本质……。(5)问历史人物……。(6)问共性个性……。 选择题答题方法: 选择题在历史题总分中的比重已达一半。而涉及历史内容则点多面广,且角度花样翻新,很能检验高考应试能力。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应该是最主要的训练题型。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完全可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如何对付选择题,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是“审”。审题准确与否,对解题正确与否有决定意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这里,一点也不错。先审题干,要做到字字推敲,尤其是中心词和限制词的推敲。准确、全面掌握题干到底问什么:时间?空间?人物?事件?角度?层次?不可遗漏。再审题肢,即全部选项。实际上是对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斥表面现象乃至假象,去掉枝节和无关紧要的叙述,找出题干所要求的历史内容。 第二是“辨”。辨,其实也是审;审,也是辨。二者本来就没有本质区别。这里“辨”,仅仅是针对选择题的具体解法而言。一辨是非,尤其是似是而非者;二辨偏全,也就是抓个性和共性、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三是信息。这主要是针对材料选择题而言。对材料要抓住全部信息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解析题是1949年推出的新题型。其结构和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体现课本历史知识的几段材料,或者文字材料,或者表格材料,或者图片材料;一部分是角度灵活、明确能力层次分明的设问。 材料解析题可以说全面体现考试说明要求的四类十条能力要求,最能检验考生历史学科能力。因而,材料解析题的解答好坏,往往是拉开考生成绩档次的关键之一。第一步,要读懂材料,这是前提。要确切弄清试卷提供的全部材料到底围绕什么问题提供了哪些信息。材料中的按语、提示、注释、引文出处,都不能放过。是史料,要抓住全部史实;是议论点,要抓住全部观点(看法、主张、认识、态度),总而言之,心要细,把全部有效信息抓在手,切莫大意有遗漏。第二步,要仔细辨真伪明是非。即对掌握到的全部信息,对史实要辨其真伪虚实异同;对观点,则要辨正误、时是非,不带偏见。张三步,推敲设问中的常用词语,切实把命题者设问的意向和确定的要求,如“不得摘抄原文”、“表达应成文”等,以免答题走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具备区分效果。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 1 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全国III卷第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台湾的回归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 全国I卷第30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全国I卷第47题,通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挂剑于墓”的行为,强调儒者重“信”的理念,重申了诚信的积极意义。 2 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党史、国史,不仅有助于考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更有助于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

神。 全国II卷第41题,以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国家的历史巨变和求富求强的轨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国II卷第30题,材料提供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取得重大发展的史料,证明党在抗日战争中依靠群众和坚持全面抗战的正确性。 全国III卷第46题,试题情境是关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以此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探索道路的发展历程。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对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弘扬,有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全国II卷第47题的材料叙述了孔子弟子颜回的生平及其安贫乐道、尊师重教的高尚品格,饱含了儒家文化中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全国III卷第30题的材料叙述了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的“紫石英事件”,否定了近代以来列强的在华特权,彰显了独特的革命文化。 全国II卷第31题涉及恢复高考后的教育发展情况,突出了社会

历史命题质量分析

2016年黑龙江省高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学科试卷命题质量分析报告 一、命题基本情况 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历史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我省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兼顾全省各地考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要求来命制本学科试卷。通过考查,了解学生学习基本状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引领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改革方向,践行历史学科培养和提升现代公民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命题意图 2016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以《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历史考试说明》,现行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为依据,旨在引导学生用新史观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试题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为主线,加强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整体史观考查,培养学生科学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给予学生多元化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试题全面考查历史必修模块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西文明差异及原因;工业文明、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科技就是生产力;全球化、多极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抗日战争、新中国外交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历史借鉴功能,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试题本着既要适应全体学生学习,又要兼顾高二文理分科后差异和与高考学习衔接的原则,同时借鉴2015年历史试题过于简单、区分度不足的问题,整体上提升了试卷难度,加大了理解、应用目标考查比重,有效地进行考试评价等级层次划分,更好地体现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度,对于我省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提供了的借鉴和启示。 (二)试卷总体难度及分值比例 历史试卷试题的难易程度由低、中、高三档的试题各占60%、30%、10%,其分值比例应为6:3:1。 (三)考试成绩等级 A等,B等,C等,D等。 (四)命题范围与内容 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目标层次与能力水平,以历史教材(必修)的三本教材为范围命制试题;主干知识覆盖率,达到 80% 。试题内容分布比例:必修Ⅰ为36分;必修Ⅱ为32分;必修Ⅲ为32分。章的覆盖率为94.44%,节的覆盖率为50%。知识技能层次标准分布情况: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28%,分析综合占12%。

历史命题详解

【详解】2015年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趋势 精华学校历史教研组专家对比分析《2015年北京卷高考考试说明》和《2015年北京市春季历史会考试卷》,从中发现了2015年高考命题趋势以及内在规律。 一、在试卷结构、考查目标与要求、考点范围上,与2014年无变化。 二、但从会考说明、试题以及高考说明中样题的增删变化中,我们依然大可窥探出变化趋向的端倪。 更加突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倾向,彰显人文关怀。 2015年,有两个文化热点体现尤为突出,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两个角度在会考试题和高考样题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更加偏重通过创设文化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情境来查考对政治经济史知识的掌握。 高考说明中,与去年的样题相比,一些直接就政治考政治、就经济考经济的样题被裁撤,而代之以从文化史与社会生活史切入考查时代特点与变迁的题目。这其中,对“教育史”加强考查的倾向似乎应该尤其注意。这一方面可以从【试题17】2014年19题这道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的样题中窥伺,更可结合2015年北京市会考历史试题说明中新加的考点“国运兴衰,系之教育”而略见一斑。况且,以教育史为切口的话,并非没有考材料大题的可能。 3、进一步增加图片史料题分量的趋势。 除了【试题16】2014年17题以外,样题中还保留了【试题20】2013年23题这道通过漫画考查罗斯福新政的题目。并在说明中强调了“随着新史学的发展,各种图像史料也跻身‘史料’ 行列……对图像史料的解读更复杂,也更依赖方法”,十道题中竟有两道图像史料题;而会考三道非选择题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图像史料——这种趋势我们岂可视而不见 4、对于文字史料的引入,更加注重其原始性。 以往历史高会考中对文字史料的摘编、组合、改写、不录出处,破坏了史料的严谨性与真实性,在北京考试院编撰的《2014年北京市高考试题评价研究报告》中被强调指出。针对此问题,本次会考便大见改观,非选择题的文字材料八则,有五则是史料原文录入,更有一则还是长达百字的文言文,相对于会考的水平已然是很高了。因此,可以预见在今年的高考中,文字性史料的难度并不会因为图像史料的引入而降低,在备考中依然要重视对阅读能力(包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可被所谓“不设阅读障碍”的臆断混淆视听。 5、综合开放、中西比较的大题命题趋势。 1/ 3

高考历史命题的三个维度与五大选题策略

高考历史命题的三个维度与五大选题策略 中山市华侨中学许长荣 每年6月高考季,经常看到这样报道,在学校教学楼前,不少学生在欢呼声中,将一张张书本和试卷抛下,如同冬日里漫天飞舞的雪花。仔细观察,其中大多数是平时考试和练习 做的试题。当高考结束,我们老师一看到高考真题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从高二下学期第 一轮复习开始,学生做了不计其数的试卷,我们也讲了不计其数的题,最后以大小15题来 检测衡量一年多来的付出无数的艰辛和汗水。我们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高三学生“撕书减压” 的不当行为,但是,作为高三教师,更应该反思,学生真的需要做那么多题吗?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其工作和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切。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即可以利用 的史料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急剧增加,也意味着“史海题山”出现了。做题讲题考试贯穿整个 高三复习过程,复习课怎么上,筛选试题的能力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 素养,选题、编题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深层次把握课程与教材的过程;是深 入了解教学实际,进行教育测量的过程;是学习和运用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过程。选好试 题,编好试题,组好试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通过剖析高考真题,深入 研理学史的这也是高考复习更具针对性的前提。 一、高考试题怎么考? 考试根本导向: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考查主干知识,不追求考点的全覆盖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 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 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考试 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共102个考点。考点 分布如下:中国古代史16个;中国近代史10个;中国现代史24个;世界古代史3个,世 界近代史13个,世界现代史19个;选修部分:选修一6个,选修二6个,选修三5个。其 中多频考点50个左右。如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继续保持往年的这一特点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如西周分封制、西汉郡国并行制、明朝经济发展、洋务企业开平煤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策、经济全球化、古代雅典人文主义、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20国集团、三民主义、民 族主义等。 要知道高考历史复习如何选题,就必须了解出题人是如何命制高考试题的?个人认为高考试题命制围绕着三个维度:历史核心素养、历史学术素养和历史学习能力。 (一)维度一: 高考命题的立意集中体现了历史核心素养 教育部修订的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强调高中历史教学重点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

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命题的四大特点 (1)

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命题的四大特点 2013-07-27 01:07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近三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命题的四大特点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一、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要求不断强化 一、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要求不断强化 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早已有明确规定,但长期以来,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于是,针对这一情况于1992年推出历史科的十条能力要求,明确提出了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并在当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首次推出“材料分析评论问答题”,要求学生就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儿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以败之。”结合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一题实际上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1993年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是传统组,还是新科目组的问答题,都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1994年的《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部分之二,在“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概念或观点”之后,加上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一层含义。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的考查。1994年高考历史新科目组命题者,正是依据这一精神,在三道历史问答题命题时都紧扣《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体现为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这一具体原理,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对阶级结构、意识形态、革命前途等方面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然而,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近年高考学生的历史试卷,就不难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是很差的。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平时教学忽视历史基础理论教学的结果。因此,提高中学生历史基础理论思维能力,一是中学历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加强历史基础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