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注意理论流派

1、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

2、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中个别知识点

3、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精神分析论)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乃至哲学都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08年两本书的先后出版:

—罗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关注个体)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试图揭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实验研究。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所处情景的状况。

勒温(K.Lewin,1936)公式:B=f(P,E)

B:behaver——行为

P:pesernnal——个体

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

F:fax——函数关系

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社会心理学之父”,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霍兰德(E.P.Hollander,1976)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时间:古希腊-19C上半叶

特点:依据哲学思辨、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表现: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希腊)

康德(德国)、卢梭(法国)

孔子、孟子(春秋战国)人性本善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性本恶

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荀子

告子(春秋战国)人性无善恶

二、经验描述阶段

时间:19C中叶-20C初

特点:观察—描述

表现: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其中,麦独孤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并提出求食、拒绝、斗争、性与繁衍、亲和、控制、服从、12种本能,认为这些本能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麦独孤用本能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三、实证分析阶段

时间:20C20年代至今

特点:从描述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实用

表现:F.H.奥尔波特: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社会心理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

瑟斯顿、李科特:前者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后者将其简化。

谢里夫: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

莫里诺:创办《社会测量学》杂志。

勒温:群体动力学研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要客观地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资料,无论其是否与自己的期待或价值观冲突。

价值中立原则同样适用于心理咨询过程中,当然,如果遇到反社会的价值观/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咨询师应给予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二)系统性原则

将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于一个系统之中,遵循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机及馈原则等进行研究。

(三)伦理性原则

研究中如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景或被试者,要特别注意欺瞒、恐吓等不良身心刺激对被试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

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

档案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符号互动论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三)新精神分析论:霍妮、沙利文

一、社会学习论

一)简史(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

巴甫洛夫(俄国)

华生(美国)米勒、多拉德班杜拉、沃尔特斯(社会学习论)

斯金纳(美国)

行为主义代表

米勒和多拉德用学系的原则研究社会行为,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系理论.

二)学习的机制

三种机制:

联想(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反射(S—R)

强化(斯金纳的白鼠)—操作条件反射(R—S)

正强化:奖励,eg,发奖金、发小红旗

负强化:撤销原来的不好的事件,eg,成绩好不再洗碗

惩罚与消退

模仿(儿童的学习)

(三)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二、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该理论创始人为霍曼斯,霍曼斯交换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

(一)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的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二)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三)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四)剥夺--满足命题(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五)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者受到了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的行为;当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预期值时,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产生赞同的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人行为和活动,它构成了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代表人物:布鲁默

基本假设: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

③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1、意识与潜意识

2、“力比多”,即性本能

—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5、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力量。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他说:“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也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三)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映,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而且她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

人际关系会给给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的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与人的自尊的形成。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概述

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视角: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个体视角: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现在学术界主张终身社会化的观点。

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

继续社会化成人到老年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个体未取得合格成员资格,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Eg:移民、入伍、出家/劳教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条件

(一)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这个依附期受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人略有不同,13-25年不等,现在生活依附期有变长的趋势。

(二)较好的遗传素质(脑神经细胞)

人脑的神经网络不仅使人能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使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没有人脑的智作为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如:脑瘫或智力落后的人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一)家庭童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二)学校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

(三)大众传播影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信息。

(四)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

供比较和参照标志的群体(个体可能不是群体成员)。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语言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男女之间的差异: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女性特质)。

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

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按获得方式:

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如父母的角色

成就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的角色

(二)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规定性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察。

开放性角色:规范化程度教底,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三)按角色的功能:

功利性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企业家、商人等主要追求效率。

表现性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四)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

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

农民属于功利性角色、成就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一)角色冲突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他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如:老师既是权威者的角色,又是学生的朋友角色

角色内冲突: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如:老师——国家:提高素质;学校、家长:提高成绩二)角色不清

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

(三)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Eg离职。

(四)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官员由于渎职下台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

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包括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吾日三省吾身”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成都上取决于“镜我”。

(二)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是其它自我的载体。

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

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

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内在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稳定地认识自己(

稳定的自我意识)。

2、解释经验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

3、决定期待

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地位身份:是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

处境身份:是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易变。

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二)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2.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

3.多重性: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4.稳定性: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

5.契约性: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予履行。

三、自尊

(一)自尊的定义

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对其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综合。

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自信欲望和对名誉、支配地位、欣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受挫就会感到无能与渺小、产生自卑、丧失自信。

自尊公式(詹姆斯,1890):

自尊=成功/抱负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pl: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2.行动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

三)自尊的测量(123页)

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知觉包括物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知觉即基础心理学里面讲的“知觉”,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只是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社会知觉其实包括了知觉、推理、判断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的过程。(与普通心理学中的“知觉”不同)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的经验—图式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图式的主要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

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其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与认知对象。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系列位置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称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称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陌生人)

近因效应:对亲密的人起作用(熟悉和亲密的人,eg:夫妻)

(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这叫光环效应。

eg: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爱屋及乌”。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质对人进行分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刻板印象简化社会知觉过程,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三、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是停留在各个具体特征上面,而是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印象形成的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肯定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印象越好.

加权模式:特征的重要性

中心品质模式:积极:真诚、热情消极:虚伪、冷酷

更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

四、印象管理

(一)定义:也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形成:输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输出,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二)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eg注重外表修饰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戴面具;承认小的不足,以抬高其他方面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归因

一、归因的定义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指向:内因与外因:个人与情境

稳定性: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人格、工作性质与情绪、天气

可控性: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努力程度与任务难度

Pl: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性归因,更可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内控者:事情结果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程度。

外控者:事情结果由个人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

四、归因原则

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归因思想的创始人)认为人们归因时,常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eg,一系列的失窃案显示,不论什么情况下失窃,总有那个男人的踪影,而他不出现时,就平安无事。

二)折扣原则

凯利认为,如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eg:防范措施严密的大楼晚上失窃,如晚上楼里只有一个人,则其嫌疑大。如有三人,则假定最大嫌疑人困难。

(三)协变原则

凯利认为,要进行正确的归因,需要多次观察归因三因素(三维理论):

特异性:是否只对该刺激客体这样反应。

共同性: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是否反应相同。

一致性:在不同情境反应是否一致。

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所涉及的因素包括(ABC )。(2014年5月)

(A)刺激客体(B)背景(C)行为主体(D)社会视角

按照归因的协变原则,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情况下,人们往往将行为的原因归于( B )。(2014年11月)

(A)情境(B)行为主体(C)时间(D)刺激客体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

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归因就不一样。比如,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

(二)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自己成功—内归因;自己失败—外归因

他人成功—外归因;他人失败—内归因

(三)观察位置

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四)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社会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产生的动机。

二、动机的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每种活动都有最佳的动机水平,比较简单任务的中,活动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和动机

(一)亲合的定义和起源

亲合即合群,起源于依恋,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和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喜欢是人际吸引的中等层次;爱情是最高层次。)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eg尊重和爱的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外界压力越大亲合动机越强,悲惨的情景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情绪因素:高焦虑低亲合,高恐惧高亲合

出生顺序:沙赫特发现长子长女恐惧时合群更明显,同一家庭中,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

(一)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重要性:成就动机促进个体的发展,使个体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同时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

1、成就动机的强弱决定抱负水平高低。动机强抱负水平高,反之则低。

2、成败经验决定抱负水平的高低。成功经验提高抱负水平,失败则降低。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吸引力:吸引大,动机高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风险太高或太低,动机都低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机会多,动机强。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自律训练;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

2、强调成就、追求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利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温特(D.G.Winter,1973)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

积极的权力动机: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利”;

消极的权力动机: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利”,通过酗酒、斗殴

和展示已有的权利等行为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和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动机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侵犯行为,也称侵犯/攻击行为/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行为构成的三要素

侵犯行为

侵犯动机

社会评价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侵犯是死本能对内的劈坏程度转向外部,以社会不认可

的方式表现出来。(竞技、冒险属于社会认可的方式)洛伦兹: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意义。

2、挫折—侵犯解释

提出者:多拉德侵犯行为是个体受挫的后果,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

伯克威兹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是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

2、挫折—侵犯学说

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要点: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修正:米勒认为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事侵犯准备状态,侵犯的还与侵犯线索有关。

3、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无论挫折后引起侵犯、还是个体冷漠与畏惧,都是后天习得的。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的唤起水平:恶劣心境、愤怒、焦虑、性唤起。

2、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侵犯越低。

3、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水平高,侵犯低。

4、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对社会角色容忍度也高,侵犯性越高。

5、大众传媒的影响:存在暴力内容,会增加侵犯性。

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呈正相关。去个性化的人,群体活动中的侵犯行为增加。

五、利他动机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以人为对象,由利他动机引起。

(二)利他行为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观点:

利他是个体以“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本能。

2、社会规范的观点

交互性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特点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好/内疚/人格

利他技能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气候好,利他多;噪音大,利他少;

(2)社会环境:

①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因为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个体责任意识丧失,责任分散。但是,如果情境中有助人榜样,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利他行为。

②情境的社会性意义:是否紧急、情境是否明确。紧急、明确会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

(3)时间压力:时间紧难以利他。

(4)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态度价值观)、未伤害过利他者和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着的心理特征

(1)心境:心情愉悦,对事物有积极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好事弥补。

(3)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的特点:

①针对性②持续性

③对抗性④普遍性

(三)羞耻

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有适应功能,但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

公开的情境会易化(在某种条件下兴奋从一细胞向另一细胞传递变得容易)羞耻感,减少羞耻最容易的办法是自我孤立。

(四)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一单元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情绪。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

对象性

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型

认知成分(C):个体对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情感成分(A):在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行为倾向成分(B):个体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一般情况下,三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的时候,情感成分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取向。

(三)态度与行为

一致:喜欢就接近、不喜欢就远离。

不一致:不喜欢也得接近。

个体采用什么行为,受到态度、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经验的影响。

(四)态度与价值观

个体对对象的主观价值决定了对象的价值。

二、态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

(二)自我防御功能(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三)价值表现功能(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四)认知功能(影响个体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三、态度的维度

(一)方向(即态度的指向,赞同?反对?)

(二)强度(倾向于某一方向的程度)

(三)深度(个体对对象的卷入水平)

(四)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行为方向与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形成的阶段:服从(表面)认同(自愿,不稳定)内化(心服口服)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就是说服/被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霍夫兰德等人提出态度转变的模型:

二、态度的转变影响因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相似性越大,说服力越好。

2、传递者的立场:自我服务的立场不利于说服,中立的立场较好。

3、说服的意图:太刻意会影响说服效果.

4、说服者的吸引力:明星代言

二)沟通信息方面

1、信息差异:权威高的传递者提供的信息差异越大越好,威信低的传递着提供的信息信息差异适度较好。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3、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个体卷入浅,单一;文化高、个体卷入深,双向。

4、提供方式:口头传递比书面效果好,面对面比大众传媒好。

三)接受者方面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内化的态度、自己的直接经验证明的既定事实,与个体

需求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2、人格:依懒性强容易说服,高自尊不容易转变态度,高社会赞许动机容易被说服。

3、心理倾向:逆反心理、留面子心理影响其态度转变。

四)情境方面

1、预先警告:原有态度不坚定、卷入程度低,预先警告可以促进态度转变,否则是阻碍。

2、分心:分散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分散对说服本身注意力↓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F.Heider),认为在人们的态度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就会倾向于朝着平衡转化。

海德用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P代表个体,O代表他人,X是另外一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事物。

平衡状态:三种关系都是肯定,或者两种是否定,一种是肯定。

不平衡状态:三种关系都是否定,或者两种是肯定,一种是否定

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P-O为肯定时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人在转变态度的时候,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个体为了缓解紧张,就需要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以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消除途径: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逆反心理

三种典型的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机体过度地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在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对外在的影响起对抗的反应。

禁果逆反:理由不重复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一般使用间接方法,如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量表法:一般测量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两个维度,但也有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之分。

投射法:假定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实际上为自己所具有的特征。著名的投射测验有主题统觉测验和墨迹测验。

行为反馈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直接)和大众沟通(间接)。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两者区分的关键不在于沟通渠道,即不在于是否是面对面或者网络,而在于双方是否名曲对方的角色和身份。

五、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全通道式网络沟通效果最佳。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

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

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第二单元身体语言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

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因为人们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

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欢喜时瞳孔变大,厌恶时,瞳孔缩小。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每一种面部表情都是面部肌肉整体协同变化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直的,但在特别情况下,也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表情。

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身体运动时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比如父母抚摸婴儿、恋爱中的男女拥吻。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物理距离)。

四种人际距离(数据不要求记忆)

亲密距离:(0-0.45米)亲人、夫妻

个人距离:(0.45-1.2米)朋友、熟人

社交距离:(1.2-3.6米)商业交往(咨询师与求助者、医生与患者)

公众距离:(3.6-7.6米)演讲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

个体性: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次要地位,个人喜好成主要问题。

直接性:面对面的交往产生人际关系,个体可切实体会到它的存在。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情感,或者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课分为四个水平:

情趣爱好:饮食习惯、偏好等

态度:对人的态度、对政府实事的评价等

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状况:自己的自卑情结、家庭关系等

隐私方面:性经验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深刻。但网络聊天的时候除外。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重视与支持。

2、交换性原则:交往中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得失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认同和接纳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

4、平等原则:地位可以不平等,但心态要平等。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一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来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主要观点: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者其他严重心理问题。

(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形式。

两种形式+三种需要=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四)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

亲子交往少→低社会行为,与他人保持距离;

过分依赖父母→高社会行为,要求给予注意;

亲子适宜沟通、融合→理想社会行为,人际关系良好。

2、支配需要

双亲民主→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

双亲过分控制→儿童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儿童不愿负责,顺从

,拒绝支配他人/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3、感情需要

双亲冷淡与训斥→孩子低个人行为,避免亲切;

双亲溺爱→孩子高个人行为,强烈寻求爱;

双亲适当关爱→孩子理想的个人行为,恰当对待自己。

(五)群体整合原则

群体形成:包容→控制→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形成群体。

群体分解:感情→失控→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人际吸引按吸引程度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一)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二)相似性与互补

相似性: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4、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互补:

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的互补

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三)外貌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在交往的初期,会形成首因效应和光环效应。

(四)才能

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因为这样会减少对别人构成的社会比较的压力。

(五)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包括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等等。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品质是真诚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自我互动

人际互动

社会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的基本条件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的基本条件

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双赢是比较理论的人际互动形式。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的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

不同个体之间的目标与手段存在积极的、肯定的关系—合作,eg同一球队的队员。

不同个体之间的目标与手段存在消极的、否他的关系—竞争,eg拳击比赛。

一、从众的定义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的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群体压力:真实存在/想象的意识到/未被意识到

自愿:被动服从,不符合本意,但却是自愿行为

二、从众的功能

(一)积极方面:

社会角度来看,从众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

个体角度来看,人在许多方面与社会主导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消极方面

从众是被动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则缺乏独立思考,也会失去自主性、缺乏个性。

正确的做法: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从众行为与内在认知不存在冲突。

权宜从众: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持怀疑态度。

—最普通的一种从众形式。

反从众:内心倾向一致,但外在行为不一致。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考价值。

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里会面临群体压力,甚至受到惩罚。

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其成员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一、社会促进和优势反应强化说

个体的社会活动会受到他人在场的影响。

(一)他人在场:实际在场

想象在场

隐含在场

(二)影响

社会促进:他人在场提高了工作效率

社会抑制:他人在场降低了工作效率优势反应强化学说

其中,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

结伴效应:伙伴同时在从事活动。

观众效应:自己在从事活动,观众在观看。

二、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Eg“磨洋工”“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努力水平都会下降,而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体努力水平越低。

出现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如何消除:加强考核,使每个人的努力量化。

一、模仿

(一)模仿的定义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是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二)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的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无意模仿→有意模仿

游戏模仿→生活实践模仿

模仿外部特征→模仿内部实质内容

(四)塔尔德的模仿率

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些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模仿率: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滚雪

球一样迅速增长。(时尚)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先于对外

域文化及其行为的模仿。

二、暗示

(一)暗示的定义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涉及三要数: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二)暗示的分类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这学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有一点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在对这些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常常可能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远远少于他人或者事件的认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好处是认识自己。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

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好处是认识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认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其实背PPT就够了 【导论】 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如何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社会思维、社会关系、社会影响。 重要观点: A.我们构建社会现实 B.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时也是很危险的 C.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D.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E.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行为 F.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 研究方法: 相关:探寻自然关系 观察研究:自然的、实验室的 调查研究:问卷、访谈 设计的问题:问题措辞、第三变量、社会赞许 实验设计:探寻因果关系——控制、随机分配 问题——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 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需求特征(所谓需求特征就是指受测者在实验中所注意到的线索或暗示,而这些线索会影响到实验或假设。) 解决:单盲/双盲实验 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 现场研究的优点:外部效度、实验真实性高,最小化参与者怀疑最大化自然和自发的行为。实验室研究的优点:可以随机分配和控制变量。 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个体某个特定时间对他人的看法、个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关系 社会学:研究团体,从小团体到大团体(社会及其发展趋势) 人格心理学: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 区别: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研究者通过分析即时刺激,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实验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 是调查。 社会学:关注群体和社会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变量,诸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者观察是 主要研究方法。 【自我和他人】 一、自我(泛指个人对自己的总体看法)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却十分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能够使人了解不人的内心世界,操纵不人的思想。我也是怀着同样的办法才选了社会心理学这门公共选修课。 在接触社会心理学课程往常,我总以为社会心理学非常虚幻,然而通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明白得社会心理学的全然咨询题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进展的咨询题,人的本质咨询题是人存在的依据咨询题,人的进展咨询题是人存在的价值咨询题。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进展的咨询题, 现在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一般差不多上如此,可不能去顾及旁边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依旧任何一个地点,他(她)们差不多上如此,遇到不顺心的情况,总要寻地点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行的行为。他(她)们只会在不人的身上去寻缘故甚至动手,因此往往这种人可不能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我们大学生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然而随着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发觉结果并非如此。我们考虑过自己的心理健康吗?我们考虑过自己的追求和动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吗?我们认真地总结过自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吗?我们关注过自己的逆商吗?没有,从来都没有过,我们只关怀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觉事实上社会心理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与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对我们的个人进展非常有关心。此外想要了解自己事实上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平复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观赏自己,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寻一个偏僻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寻一些自己能够信赖的朋友,诉讲诉讲,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只是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依旧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我们往常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爱把一件小事考虑的非常复杂。把一些小咨询题看得太重,然而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怀他人,处理情况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看、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咨询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能够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阻碍。能够毫不夸张的讲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不管从文化知识上,依旧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非常多,在那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非常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明白得了许多许多 尽管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不多,然而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还需要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明白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寻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20题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20题 1. 首因效应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社会印象答: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3.印象整饰答: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互动的双方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 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整饰,这就是印象整饰。 4.晕轮效应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 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5.镜中我. 答:此概念为库利所提出,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也正是通过理 解自己在他人那里造成的反映,才完成了社会化。 6.自我意象 答:“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7.角色丛答:与行动者的各种身份中的某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8.侵犯线索答:一种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有当个体所面临的情境中存在激发侵犯行为的这种那种侵犯的 “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 侵犯线索”时,其内在的9.亲社会的侵犯答: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10.“宝宝玩偶”实验答:班杜拉做的一项经典实验,三个组的儿童共同目睹了一成人踢打一可以伸缩的冲气玩具。以 说明儿童在观察成人的示范行为时,不仅极易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且他们的模仿还受到他们对行为的后果的预测的影 响。 11. 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老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12.初级群体 答: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13.参照群体答:参照群体是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对比的人类群体。 14.差序格局 答:差序格局时费孝通提出的中国人的群体行为模式。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己”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 子;而“己”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 薄。 15.同辈群体答:同辈群体,又称同侪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灵、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 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16.对称性社会互动答:互动双方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方式。 17.“民意领袖” 答:“民意领袖”是群体或组织内部的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也可能是某一非正式群体 的代言人。 18. 文化反哺指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19.社会判断是在社 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