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检测的取样方法概述

润滑油检测的取样方法概述

润滑油检测的取样方法概述

国联质检Untied Nations Quality Detection 权威检测机构

润滑油检测的取样方法概述---国联检测实验室提供

润滑油检测取样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取样阀取样、测压接头取样和取样泵取样。

1、油液取样方法取样阀取样

润滑油检测取样时,可以在油液运行管路的低压回路上安装球阀,而后只要开启球阀即可获得油液样品。在取样阀取样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应先等油液完全冲刷过取样阀后再盛取样品油液,这样做的目的是清除取样阀死角处的杂质和上次操作的残余油液,确保取样的准确性。

2、油液取样方法测压接头取样

润滑油检测取样的第二种方法,是采取测压接头来取样。测压接头的英文名称是Mininess,是多用于液压系统的一种特殊阀门,属于针阀种类。测压接头在安装到液压系统中后,只要取消保护帽并打开阀门,即可获得油液样品。测压接头在操作时也要注意内部的杂质冲洗问题。

3、油液取样方法取样泵取样

润滑油检测分析仪在用于分析油箱、发动机等设备时,取样的部位比较特殊,因此多使用取样泵进行取样。以取样泵取样的操作方法是,将取样瓶与取样泵相连旋紧,再将取样泵上的取样管深入到油箱内部,取样泵启动后,在真空作用下油箱内的油液会流到取样瓶中,完成取样。

润滑油取样分析诊断

油液的诊断与监测 润滑油变质及携带的外来污染物均会造成设备的故障,设备有故障时产生的颗粒及泄漏物也会落在润滑油中,因此我们检测润滑油的各指标及污染物的含量,即可推测设备状况和作出故障预测。 1 润滑油常规指标变化 指标变化到一定程度后,继续使用该润滑油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或使设备磨损加剧而发生故障,措施就是更换新油。为了保护设备,润滑油生产厂和设备生产厂都推荐一些换油指标值,提供给设备使用者或管理者作为换油的指导。反过来,可把这些值作为设备将可能发生故障的警告值,并从设备运行过程中这些值的异常变化推测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如某设备在运行中润滑油粘度突然快速上升,酸值也随之快速上升,数值己高于换油的警告值,就可肯定润滑油在这阶段在高温下工作而剧烈氧化,应从造成油温高的原因去跟踪,检查影响温度升高的有关部位如冷却系统等的故障。又如某柴油机油使用中粘度下降较大,其闪点也随之下降,可以肯定原因是润滑油被柴油稀释,就应去检查柴油雾化系统有何问题。内燃机润滑油在运行中几个常规指标的变化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润滑油在运行中几个常规指标的变化与设备故障

在用润滑油测试出某一指标达到规定值时,表明此油已不胜任其工作而需更换新油,若继续使用,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或对设备有损害,但与设备将发生故障并无直接关系,只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凭以上的几个常规指标对润滑油及设备状态监测已很足够,并不一定要动用很多复杂的仪器。例如在很多情况下设备会因进水而发生不正常磨损,我们只要从油中含水量即可得到警告,而不必从润滑油中颗粒分析得知异常磨损,再去进行油的常规分析,从含水量超标得知异常磨损的原因,才去寻找水的来源,这种因果倒置的思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贻误了处理故障的时间。又如从润滑油的闪点和粘度大幅下降肯定润滑油被汽柴油稀释,必然表明此发动机燃烧不良及可能磨损大,应及时检查燃料供给系统。 润滑油在降解后,除了各常规理化指标发生变化外,润滑性能也随之变坏,如抗氧性、抗磨性、抗泡性、抗乳化、空气释放值等与新油比也越来越差,也预示故障的发生,因而也要定时测定。 在监测分析中,对设备用油进行的理化分析项目有粘度、总酸值、水分、抗乳化性。 粘度指标能总体反映油品的品质状况,粘度值的明显升高或降低,都能直接或间接表明油品的品质有劣化,如被污染、油品变质等方面的可能性,是油品的重要理化指标。一般而言,液压油或齿轮油失效的粘度变化报警限值在新油粘度的±10%。从粘度监测情况看,各油品的粘度的变化趋势动均在±10%之内,故油品的粘度变化均在正常的变化范围,说明油品未受到明显的外来污染、及发生明显的氧化变质。 另一反映油品氧化变质的重要指标是总酸值(TAN),TAN是对油品酸度进行衡量的指标,TAN的升高,能直接反映油品使用过程中因受到氧化而发生变质劣化的程度,并可间接表征油品受外界污染颗粒或磨损金属颗粒污染的程度,监测的重点是观察其变化的趋势,因氧化的速率变化比其绝对值更为重要。 水份指标可反映油品中混入外来水的可能性,明显的水份能破坏油膜的形成,

润滑油常规分析项目.doc

常规分析项目 (1)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测定润滑油脂的减摩性、抗磨性和极压性。减摩性用摩擦系数“f”表示;抗磨性用磨痕直径“d”表示;极压性用最大无卡咬负荷“PB”和烧结负荷“PD”表示。国内标准试验方法有GB/T12583-90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SH/T018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SH/T0202-92润滑脂四球机极压性测定法、SH/T0204-92润滑脂抗磨性能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ASTMD2783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D4172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ASTMD2596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ASTMD2266润滑脂抗磨性测定法。 (2)梯姆肯(Timken)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油脂的抗擦伤能力,用OK值作为评定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11144-89润滑油脂极压性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78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D2509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 (3)法莱克斯(Falex)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剂的极压性和抗磨性,以试验失效(发生卡咬)时的负荷作为评定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187-9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SH/T0188-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V形块)。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ASTMD4007测定液体润滑剂极压性标准方法(O型)、ASTMD2670和2714测定液体润滑剂磨损特性标准方法(I型)。 (4)成焦板试验:是用加热的润滑油与高温(310~320℃)铝板短暂接触而结焦的倾向来评定润滑油的热安定性。此方法与Caterpillar1H2和1G2发动机试验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300-92曲轴箱模拟试验方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3462成焦板试验(QZX法)。(5)低温粘度测定法:用来测定发动机油在高剪切速率下、-50~-30℃时的低温粘度。所得结果与发动机的启动性有关。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6538-86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602发动机润滑油低温下表观粘度测定法(CCS)。 (6)低温泵送性测定法:用来预测发动机油在低剪切速率下、-40~0℃范围内的边界泵送温度。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9171-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3830发动机润滑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MRV)。 (7)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法):以油品的粘度下降率来评定其剪切安定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505-92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剪切法)、SH/T0200-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603含聚合物润滑油超声剪切稳定性试验法。 (8)FZG齿轮试验:用于测定钢对钢直齿轮用润滑剂的相对承载能力,以载荷级来表示。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306-92润滑油承载能力测定法(CL-100齿轮机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欧洲CECL-07-A-71、英国IP334和德国DIN51354等。 (9)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试验:测定轴承中润滑脂的漏失量,模拟润滑脂在汽车轮轴承中的工作性能。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326润滑脂轴承漏失量试验方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1263汽车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10)润滑脂滚筒试验机模拟试验:测定在滚筒试验机中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122-9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1831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11)高温轴承试验:评定在高温、高转速条件下润滑脂在轻负荷抗磨轴承中的工作性能。最高适用温度为180℃。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428-92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S791B331.2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 (12)润滑脂齿轮试验:测定润滑脂的齿轮磨损值,用以表示润滑脂的相对润滑性能。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427润滑脂齿轮磨损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S791B335.2齿轮磨损测定法。 常见台架试验 (1)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是确定汽油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

润滑油检测技术服务模板

润滑油检测技术服务协议 合同编号: 甲方:XX风能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就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风力发电机组所用润滑油进行分析检测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检验内容及检验所需资质 1.1甲方委托乙方对项目油样(具体如下表所示)进行分析检测,并形成报告。 1.1.1检测项目:40℃运动粘度、100℃运动粘度、水分、总酸值、光谱元素分析、污染度。 1.2 乙方确认,为进行上述检测,乙方已完整具备检测所需资质,具体为: 附件1: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 附件2: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附件3:国家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认可证书。 1.3乙方将按照标准对油样进行检测,乙方确认,此标准已完全满足国家、行业对该油样的检测需求。 二、检测费用及支付 2.1 检测费用 2.1.1 乙方为甲方提供以下项目的成套检测项目服务:

检测费用合计为个×元= 元(大写:人民币元整) 2.1.2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如发生2.1.1款约定之外的其他项目的检测,乙方应将其他检测项目名称、检测原因、费用等内容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同意并书面回复后,乙方方可进行;如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予以检测的,检测费用视为已在油样检测费中,甲方不再另行支付。 2.2 费用支付:汇款 2.2.1乙方出具油样检测数据报告经甲方审核无异议后,乙方向甲方提供税务发票,甲方于收到发票和书面检测报告后一个月内付清检测费用。 2.2.2乙方提供账户信息如下: 户名: 开户行: 银行账号: 乙方保证上述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三、双方权责 3.1 甲方职责 3.1.1 负责现场采样; 3.1.2 正确标识油品的型号、取样时间、取样位置; 3.1.3 提供油样清单,主要是设备名称、使用油品型号、设备使用时间、油品使用时间等; 3.1.4 提供的每个油样数量不得少于【100】ml,对所取油样的标识应齐全可靠。 3.1.5 负责将油样邮寄到乙方实验室: 地址: 邮编: 收件人: 电话: 3.2 乙方职责

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方法

一、方法摘要 在专用分液漏斗中,加人405毫升试样和45毫升蒸馏水。在82℃温度下以一定的速度搅拌5分钟,静置5小时后测量,并记录从油中分离出来的水的体积、乳化液的体积及油中水的百分数。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 1.1加热浴,浴的大小及深度应至少能浸人两个分液漏斗,并使加热浴液体能浸到分液漏斗500毫升刻度标记处。此加热浴应能保持82±1 ℃,并能牢固地夹住分液漏斗,在油和水混合时,能使分液漏斗的垂直中心线与搅拌器的垂直轴线相吻合。 1.2搅拌器、分液漏斗、离心机,离心管。 水浴:其深度可以使离心管浸到100毫升刻线处,恒温50土1 ℃. 移液管:50毫升。 量筒:50和100毫升。 2.材料 蒸馏水:离子交换水或二次蒸馏水。 3.试剂 3.1清洗容剂三氯乙烷,化学纯(吸人或口服是有害的,能刺激眼睛,高浓度能引起昏厥或死亡)。 3.2甲苯:分析纯。 3.丙酮:化学纯。 3.石油醚:60~90℃,分析纯。 四、准备工作 4.1甲苯饱和洛液的制备 向试验用甲苯中加人1%(体积)的蒸馏水,摇动后放人50±1℃水浴中,15分钟时摇动第二次,再经15分钟摇动第三次,每次摇动30秒,然后置于水浴中静置待用。 分被漏斗的清洗用清洗溶剂清洗,以除去油膜或液膜,接着用丙酮、自来水冲洗净。然后将漏斗浸入铬酸洗液中,取出后先用自来水,后用蒸馏水冲洗千净。 注,可以用石油醚代替肩洗咨剂三氯乙烷,但有争议时,仍应用三氯乙娘作滴洗洛剂。 .搅拌器的清洗反复把搅拌器垂直地浸人清洗洛剂中,并使搅拌器高速运转,以清洗搅拌器,然后将其放入空气干燥筒中进行干燥,使洛剂在使用前挥发。 五、试验步骤 5.1将加热浴中的被体加热至82±1℃,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此温度。 5.2将在室温下的试样直接倒人分液漏斗至405毫升处,将分液漏斗放人加热浴中,使其温度达到82±1℃,然后在室温下量取45毫升蒸馏水加人分液漏斗中。再将搅拌器浸人分液漏斗,使批拌器底端与漏斗中心线最底部相距25毫米,并使搅拌器垂直轴线与漏斗中心线相吻合。在25~30秒内,慢慢地把搅拌器马达转速升到4500±500转/分,包括起动时间在内共运转5分钟。然后从油-水混合物中提起搅拌器并使其向分液漏斗滴液5分钟。取出搅拌器,进行清洗。 5.3停止搅拌5小时后,从分被漏斗中心线距油-水混合物液面以下51毫米处,用50毫升移液管吸取50毫升试样,排入装有50毫升甲苯饱和容液的离心管中,塞好管塞,充分摇匀后放入50±1℃水浴中10分钟。 5.4将离心管从水浴中取出,放人离心机对称两边的耳轴环内,建立一个平衡状态,使两边重量差不大于0.5克,并以500~800相对离心力的速度离心10分钟。读数并记录每个离心管底部水分的体积。不需搅拌再把离心管重新放人离心机,重复操作直到相邻两次离心后同

润滑油试题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润滑油主要作用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动力等。 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水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4、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5、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不足,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6、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7、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8、润滑油变黑原因:外界杂质进入油箱、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9、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行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10、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 12、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干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3、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4、常规检测需取油量一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干净、干燥,必要时用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一下。 15、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16、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高_____ 粘度的润滑剂;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17、润滑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力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等 18、齿轮油使用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水、油氧化产生酸

润滑油取样的正确方法

润滑油取样的正确方法 润滑油和液体取样指导方针 迪安的评述: 我最近经历了良好感觉,那是在我打开 TMC(美国卡车协会技术与维护委员会)的 信封之后。里面附上了关于推荐使用维护程序的投票总数,这个维护程序包含了所有类型的卡车润滑油样品……猜猜发生了什么! 这份维护程序跟DA公司使用已超过30年的维护程序几乎一字不差。 自从收到这个被提议的“RP”(推荐使用)说明,TMC全体成员开始投票接受它成为RP(推荐使用),而它的副本是可以连接、打印并分发给你的卡车客户。它同样也适用于工程设备客户。 迪安·奥德克里克 TMC推荐使用 润滑油和液体取样指导方针 目的和机会:这份“RP”提供了润滑油和液体取样的指导方针,它能监控润滑油及其组成状况。“RP”还介绍了针对润滑油∕成分的一般取样程序和指导方针。此外,“RP”适用于等级2到6的商用车润滑油∕液体取样。但它并没有涉及冷却液和燃料的取样与分析。 润滑油和液体取样的一般指导方针:润滑油分析计划对评价润滑油的状况、受污染程度和部件磨损来说是一个有效地预防维护工具。而正确和有效地润滑油∕液体分析需要正确地取样程序。以下是取油样时需要遵守的一般规则: 1、进行油∕液体取样时,总是遵照车间程序和实践守则去做。 2、油处于压力下或油温很高时,采集油样时要十分小心。 3、要有一致性。要以同样地方式在同一样本点取样。 4、必须清洁取样设备。使用实验室提供的干净、干燥的新取样容器。 直到准备装油样才能取下取样容器帽。 5、要在机器正常运作温度下采集油样,除非温度要求已经给定。 6、取样完毕,检查设备的用油是否足量,是否要添加新油。注意:在取样前不要往设备中添加新油。 正确地填写取样标签是十分重要的。在取样前完成标签是为了保持干净和易辨认。把标签贴在取样瓶上,然后把样品及时地送到实验

润滑油性能的测试方法

润滑油性能测试 润滑油的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相关,取决于它的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组成及优化配伍,如何科学地侧试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油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现对润滑油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 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 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 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 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 (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2)粘度指数:是国际广泛采用的控制润滑油粘温性能的质量指标,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单位为℃;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单位为℃。倾点和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4)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单位为毫克KOH/克。酸值是反应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也越大,它是油品质量及其变质的重要指标。 (5)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侧得的结果。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以及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6)闪点:开口闪点是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其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

润滑油管理题库

润滑油基础知识风电场岗位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 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 润滑油主要作用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 动力等。 3、 (新油)是未使用过的充入设备前的商品油。 4、(未用过的油)指新油充入设备后,在运行前的设备中的油。 5、(运行油)是已被充到设备中正在使用的油品。 6、旧油又称(用过的油),在使用期间某些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油品。 7、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水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8、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9、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不足,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11、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12、润滑油变黑原因:外界杂质进入油箱 、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 13、(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行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14、(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5、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 16、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干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7、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8、常规检测需取油量一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干净、干燥,必要时用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一下。 19、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20、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高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21、润滑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力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 等 22、齿轮油使用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水)(油氧化产生酸性物质)造成,改进的方法是(添加防锈剂的油)(防止水分进入油中)(防止污染物进入油中)。 23、齿轮油使用中出现泡沫现象,可能因(缺少抗泡剂)(空气进入油中)(油中含水)造成,改进的方法是用含有抗泡剂油,防止空气和水进入油中 24、齿轮油使用中出现不正常发热现象,可能因(油粘度太大)(载荷过高)(齿箱外积灰太多)造成,改进的方法是(降低油粘度)(降低载荷)(清理积灰) 25、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齿)(齿面磨损)(齿面胶合)(点蚀)(齿面塑性变形)。 26、齿轮传动,按其工作条件可分为(闭式)传动、(开式)传动、(半开式)传动。 27、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的轴承,按其摩擦状态可分为流体动压润滑摩擦轴承和流体静压摩擦轴承。 28、、液压油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粘度)和(密度)。 29、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溶积效应)(压力)(功率)

车用润滑油在线监测方法与监测系统.

第 39卷第 6期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Vol. 39 No. 62009年 11月 Journal o f Jilin U niv ersity (Engineering and T echnolo gy Edition Nov. 2009 收稿日期 :2009-01-17. 基金项目 : 86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06A A 04Z10 ; 长春市科技基金项目 (06G J14 . 作者简介 :刘玉梅 (1966- , 女 , 教授 . 研究方向 :车辆智能检测与诊断 , 车辆性能监测与虚拟测试技术 . 车用润滑油在线监测方法与监测系统 刘玉梅 1, 王庆年 2, 曹晓宁 1, 熊伟 3, 李雪海 1 (1.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 长春 130022; 2.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 长春 130022; 3.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长春 130025 摘要 :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介电常数作为润滑油品质衰变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 研发了准确检测润滑油介电常数的玻璃管型车载电容传感器及脉冲调宽式振荡检测电路 , 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润滑油综合性能在线监测系统 , 从而实现了车用润滑油的按质换油 , 克服了观察换油或按期换油的弊端。 关键词 :车辆工程 ; 润滑油 ; 介电常数 ; 电容式传感器 ; 在线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 :U 47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97(2009 06-1441-05 Vehicle lubrication oil on -line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system LIU Yu -mei 1, WANG Qing -nian 2, CAO Xiao -ning 1, XION G Wei 3, LI Xue -hai 1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使用部门对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常见的模拟试验(1)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Four ball) 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可以测定润滑油脂的减摩性、抗磨性和极压性。减摩性用摩擦系数“f”表示;抗磨性用磨痕直径“d”表示;极压性用最大卡咬负荷“PaB”和烧结负荷“PaD”表示。 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12583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SH/T 0189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SH/T 0202润滑脂四球机极压性测定法、SH/T 0204润滑脂四球机磨损性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783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 D4172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ASTM D2596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ASTM D2266润滑脂抗磨性测定法。(2)梯姆肯(Timken)试验机模拟试验梯姆肯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油脂的抗擦伤能力,用OK值作为评定指标。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11144润滑油脂极压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78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 D2509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 (3)法莱克斯(Falex)试验机模拟试验 法莱克斯试验机模拟试验可以评定润滑剂的极压性和抗磨性,以试验失效(发生卡咬)时的负荷作为评定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187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SH/T 0188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4007测定液体润滑剂极压性标准方法(O型)、ASTM D2670和2714测定液体润滑剂磨损特性标准方法(I型)。 (4)成焦板试验 成焦板试验是用加热的润滑油与高温(310~320℃)铝板短暂接触而结焦的倾向来评定润滑油的热安定性。此方法与Caterpillar 1H2和1G2发动机试验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300曲轴箱模拟试验方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 3462成焦板试验(QZX法)。

润滑油简单检测方法

农机使用润滑油质量的好坏,对农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润滑油,对农机的危害不小,而绝大多数机手没有必需的设备来检验油品的质量,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别人的介绍使用。这些经验往往不十分可靠。现介绍一些润滑油质量的简单检验方法。 一、杂质把润滑油装入试管中,观察有无悬浮的颗粒状杂质。粘度大的润滑油因颜色深,透明度差,悬浮的杂质不易被发现、这时可把这种润滑油用汽油或柴油稀释后再进行观察。 二、粘度将经化验合乎质量标准的润滑油装在试管中,并用软木塞及蜡封口、不要装满,要留5毫米左右高度的空间。把所要检验的润滑油装在另一试管中,所用试管的规格和装油量的多少应与前一试管相同,也用软木塞及蜡封口,同时将两支试管倒置过来,观察气泡的上升速度。如果比标准润滑油中气泡上升速度快,说明这种油的粘度偏低。反之,粘度偏高。 三、润滑性能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好坏与润滑油的粘度有关。通常说没有粘度或粘度降低了,指的是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变差了。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降低以后,附着性或粘着性也相应变坏,这样就不能形成有足够强度的油膜,也就起不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润滑油性能优劣的检验:将沾有润滑油的拇指和食指相互摩擦,如有粘稠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还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如有发涩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已失去了应有的润滑性能。 四、水分将润滑油装入试管里,观察它的透明度。如果不是清澈透明,而是呈现混浊状,就可以初步判定润滑油中含有水分要想确定油中到底是否含有水分、有两种可靠的方法: 1.将待检油品倒进试管中,油量为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用软木塞及蜡将试管口封死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有气泡出现,同时发出“啪”、“啪”的响声,并且在油面以上的试管壁上凝结有水珠,就可说明油中有水分存在。 2.将无水硫酸钢(白色粉末)放进装有润滑油的试管中,如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这也能证明油中有水分存在。这两种方法不能给出所含水分的多少,只能根据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冒泡的多少和所加硫酸铜的多少凭经验来估计。 润滑油的检测和鉴别方法 取出少量机油盛在无色透明的容器内,观察其颜色。正常的为棕色和蓝黑色。若呈 乳黄色,则表明机油中掺入了柴油或水分,应及时更换。若呈深黑色,则表明机油已经 变质,必须及时更换。 二、油斑法: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 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 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 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 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 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 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 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 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 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 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 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 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 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

油样取样规范

北京机械车间润滑油取样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大型养路机械润滑油的取样规程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1.2本规范适用于北京机械车间大型养路机械在用润滑油的取样。 2相关人员工作职责 2.1检测工程师 制定本段机械车定期取样计划和追加取样计划,提供现场取样所需工具和材料,定期将取样通知单发给现场各施工队。 2.2现场技术员 具体负责本队的取样工作,并负责本队取样工具和材料的保管和发放。 2.2.1在接到取样通知后,根据取样计划安排各车取样。 2.2.2负责每个油样的标识和各车“大型养路机械润滑油取样记录表”的填写。2.2.3将本队油样和“大型养路机械润滑油取样记录表”汇总后送交检测中心。2.2.4负责保管取样工具和材料,取样材料不足时,应提前2个月通知检测中心。 2.3车队长 在技术员的组织安排下,负责本车队的取样工作的实施。 2.3.1应认真学习取样规程,熟练掌握取样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严格按照取样规程的规定进行取样。 2.3.2将本车队各机械车的运转和换油情况向技术员汇报。 3.取样规程 3.1取样工具及材料: 取样所需的取样箱、取样泵、吸油管、取样瓶、大型养路机械润滑油取样记录表等由检测中心提供,各队技术员负责保管。取样工具及材料只能用于本队的取样工作,不能挪用。 3.2取样周期: 本段大型养路机械车润滑油的取样分定期取样和追加取样。 3.2.1定期取样 由检测中心制定定期取样计划,现场技术员按取样通知单组织实施。 3.2.2追加取样 检测中心分析诊断时,如果发现某车某部位的油样出现异常,需进行追加采样,现场技术员在接到检测中心的通知后,负责追加采样的工作。 现场若发现机械车出现异常情况,经现场技术员确认后领取取样工具采集油样。 追加采集的油样,在取样后尽快送检测中心,便于及时进行检测分析。

润滑油四种简单有效检测方法以及添加技巧

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械杂质的污染和来自外界的灰尘,运转机件磨损下来的金属屑以及零件受侵蚀而形成的金属盐会使机油变质。 机油变质后呈深黑色、泡沫多并已出现乳化现象,用手指研磨,无粘稠感,发涩或有异味,滴在白试纸上呈深褐色,无黄色浸润区或黑点很多。若不及时更换会加速零部件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经常检查机油是否变质并及时更换尤为重要。 这里介绍几种简易鉴别方法: 1、油流观察法 取两只量杯,其中一个盛有待检查的润滑油,另一只空放在桌面上,将盛满润滑油的量杯举高离开桌面30-40厘米并倾斜,让润滑油慢慢流到空杯中,观察其流动情况,质量好的润滑油油流时应该是细长、均匀、连绵不断,若出现油流忽快忽慢,时而有大块流下,则说润滑油已变质。 2、手捻法 将润滑油捻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反复研磨,较好的润滑油手感到有润滑性、磨屑少、无摩擦,若感到手指之间的砂粒之类较大摩擦感,则表明润滑油内杂质多,不能再用,应更换新润滑油。 3、光照法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用螺丝刀将润滑油撩起,与水平面成45度角。对照阳光,观察油滴情况,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润滑油中无磨屑为良好,可继续作用,若磨屑过多,应更换润滑油。 4、油滴痕迹法 取一张干净的白色滤试纸,滴油数滴在滤试纸上,待润滑油渗漏后,若表面有黑色粉末,用手触摸有阻涩感,则说明润滑油里面杂质已很多,好的润滑油无粉末,用手摸上去干而光滑,且呈黄色痕迹。

在对汽车维修保养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莫过于润滑油。优质的润滑油除了能节省汽油的开销,减少换油的次数外,还能很好的保护发动机。然而车友们往往对润滑油有着各种误解,造成因润滑油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汽车故障。 误解一:润滑油能多加就多加 润滑油并非越多越好,油量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一方面过多的话会增加曲轴连杆的搅拌阻力,使燃油消耗增大。另一方面润滑油过多就会从气缸与活塞的间隙中窜入燃烧室燃烧形成积炭。这些积炭会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增加产生爆震的倾向;积炭在汽缸内呈红热状态还容易引起早燃,如落入汽缸会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还会加速污染润滑油。 误解二:什么时候润滑油变黑了,就该换油了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对于没有加清静分散剂的润滑油来说,颜色变黑的确是油品已严重变质的表现,但有些汽车使用的润滑油一般都加有清静分解剂。这种清静剂将粘附在活塞上的胶膜和黑色积炭洗涤下来,并分散在油中,减少发动机高温沉淀物的生成,故润滑油使用 一段时间后济南雷克萨斯颜色容易变黑,但这时的油品并未完全变质。 误解三:润滑油经常添不用换 经常检查润滑油是正确的,但只添不换只能弥补机油数量的不足,却无法完全补偿润滑油性能的损失。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染、氧化等原因质量会逐渐下降,同时还会有一些消耗,使数量减少。 误区四:添加剂用处大 有些车主会有喜欢自行添加添加剂的习惯,这并非是件好事。这种做法不仅不能给车辆带来额外保护,反而易与机油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造成机油综合性能的下降。真正优质的润滑油是具备多种发动机保护功能的成品,配方中已含有多种添加剂,其中包括抗磨剂,而且润滑油最讲究配方的均衡以保障各种性能的充分发挥。

测定润滑油灰分实训指导一

任务4-4 测定润滑油灰分实训指导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习GB/T 508《石油产品灰分测定》。 (2)掌握灰分测定的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 二、方法概要 将试样加热燃烧,并高温煅烧,使其中的金属盐类分解或氧化为金属氧化物(残渣),冷却并称量,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三、仪器材料 50mL瓷坩埚或90~120mL瓷蒸发皿;电热板;高温炉(能恒温至775±25℃);干燥器(不装干燥剂);定量滤纸(直径9cm) 四、所用试剂 1:4的盐酸(化学纯)水溶液 五、准备工作 (1)将1:4的稀盐酸注入瓷坩埚或蒸发皿中,煮沸几分钟,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后在775±25℃的高温炉内煅烧10分钟,取出,在空气中放置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1mg。重复煅烧、冷却、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结果差值小于0.5mg。 (2)将试剂瓶中试样剧烈摇匀,粘稠的或含蜡的试样需预先加热50~60℃,摇匀后取样。 六、实施步骤 (1)采取点样 将已经恒重的坩埚称准至0.02g,并以同样的准确度称入试样,称样量的多少由灰分含量大小决定,以可生成20mg以上的灰分为限,但不要超过100mg。若一次试样量过多,可以分两次燃烧。 一般可以取25g试样进行实验,但对实验结果有争议时,应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取样。 (2)用一张定性滤纸折成两折,卷成圆锥状,剪去尖端5~10cm,做成引火芯,安稳地立插在坩埚内的试样油中,将大部分试样遮盖住。 (3)将插入引火芯的坩埚放置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不要使试样溅出,让水分慢慢蒸发,直到浸透试样的滤纸可以引燃,试样的燃烧直到获得干性碳化残渣时为止。燃烧时,火焰高度维持在10cm左右。 (4)试样燃烧后,将盛有残渣的坩埚移入775±20℃的高温炉中。为了防止突然爆燃、冲出,可先把坩埚移入高温炉中,或于温度较低时移入,再升温至775±20℃。在这个温度下,直到残渣完全成为灰烬,一般需保持1.5~2.1小时。 (5)残渣成灰后,将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称准至0.1mg。在移入高温炉中煅烧20~30分钟,冷却,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结果之差小于0.5mg为止。 七、计算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润滑油检测项目有: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等等。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标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润滑油检测分析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第三方检测报告。可以检测的润滑油产品包括:机油、润滑剂、齿轮油、液压油、白油、润滑脂等。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润滑油冲洗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油冲洗概况 3.油冲洗范围和临时管路工程量 4.油冲洗进度计划与劳动力计划 5.油冲洗条件 6.机工具配备 7.油冲洗工艺流程 8.油冲洗作业程序 9.安全措施 10.质量标准 11.附图、附表

1 编制依据 2 油冲洗概况 汽机油系统为一种有大量管道和设备的复杂系统,在机组运行时即便是很小的颗粒,也可能使大尺寸的轴承及转子轴颈损坏,从而导致代价高昂的停机和检修,为此,我们必须在新装机组安装接近完工即将进入启动之前,清除这些可能对汽轮发电机组有关部件发生损伤或者造成故障的任何有害颗粒。 本工程机汽轮机、发电机润滑油系统的主要设备及管路、顶轴油系统设备及管路均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设计供货,储油箱有关管路、油净化有关管路、密封油管路等其它管路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设计,业主采购并配管。 系统冲洗将采取分阶段进行的方式,直至所有管路的冲洗油质均达到要求。 3 冲洗范围和临时管路工程量 3.1冲洗范围: 3.1.1润滑油系统冲洗范围包括: (1)储油箱有关管路 (2)油净化管路 (3)主润滑油管(主油泵进出油管、冷油器进出管路、轴承供油管路、回油管路)(4)顶轴油管路 (5)其它设备润滑、冷却油管路

(6)仪表管 注:其中(1)、(2)两项合并称为一次油管。 3.2油冲洗临时管路工程量 在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预冲洗阶段轴承座采用临时管路短路。 临时管路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4 油冲洗进度计划与劳动力计划 润滑油系统冲洗为汽机油系统安装分部工程中的一个分项工程,其进度计划详见《油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油冲洗期间,将实行三值两班制,安排人员轮流值班,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冲洗。

润滑油冲洗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油冲洗概况 3 油冲洗范围和临时管路工程量 4油冲洗进度计划与劳动力计划 5油冲洗条件 6机工具配备 7油冲洗工艺流程 8油冲洗作业程序 9安全措施 10质量标准 11附图、附表

1 编制依据 2 油冲洗概况 汽轮机油系统为一种有大量管道和设备的复杂系统,在机组运行时即便是很小的颗粒,也可能使大尺寸的轴承损坏,从而导致代价高昂的停机和检修,为此我们必须在新装机组安装接近完工即将进入启动之前,清除这些可能对汽轮发电机组有关部件发生损伤或者造成故障的任何有害颗粒。 4#机润滑油系统的主要设备以及套装油管路、顶轴油管路由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提供,密封油管路、储油箱有关管路、油净化有关管路等其它管路均经酸洗后,在现场配管、再行安装。该油冲洗方案中所有冲洗用油采用机组正常运行时用油。系统冲洗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方式,直至所有管路的冲洗油质均达到要求。为提高冲洗效果、缩短冲洗时间,冲洗将使用大流量装置。 3 冲洗范围和临时管路工程量 3.1冲洗范围: 3.1.1润滑油系统冲洗范围包括: (1)储油箱有关管道 (2)油净化管道

(3)主润滑油管(主油泵进出油管、冷油器进出管路、轴承供油管路、回油套管) (4)顶轴油管路 (5)其它设备润滑、冷却油管路 (6)仪表管 (7)发电机密封油管道 3.2油冲洗临时管道工程量 为提高冲洗效果和缩短冲洗时间,本次冲洗将采用大流量装置作为冲洗动力,其通过临时管路与油系统连接。临时管道具体如图(一)所示。另外,轴承预冲洗时,也采用临时管路。 4油冲洗进度计划与劳动力计划 4.1 油冲洗进度计划:2009年11月20日—2010年01月20日 4.2润滑油、密封油冲洗为汽机油系统安装分部工程中的一个分项工程。油冲洗期间,将实行两班制,安排人员轮流值班,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冲洗。4.3 劳动力计划:有参加作业人员熟悉并掌握油系统冲洗工序过程、工艺技术要求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其中作业组长应为精通油系统油系统管道流程。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工作。 5油冲洗条件 润滑油、密封油系统冲洗之前,系统需具备以下条件: (1)参与油冲洗的管路已全部安装完毕,机务、热工及电气专业均通过验收,确认所有的阀门、支吊架等部件均已安装,确认无施工遗漏点。 (2)贮油箱、主油箱已经清理干净,确认油箱顶板严密不漏并在验收合格后予以封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