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粗心人意”成因及对策论文

学生“粗心人意”成因及对策论文

学生“粗心人意”成因及对策论文
学生“粗心人意”成因及对策论文

学生“粗心人意”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学生在进行运算时住往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就必须找到原因,提出对策,逐步改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粗心大意提高运算能力

目前,不少小学生在进行运算时,常常会出现会而不对,或对而不简,或对而不快,表述不严密,不全面等现象。还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或学生本身在分析原因时说:“唉!这道题本来是会做的,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做错了。”似乎一句“粗心大意”就可以为运算错误开脱。我认为:“粗心大意”本身就是运算能力差的一种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粗心大意”,才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所要培养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它是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相结合,在处理数量关系方面的表现,它不可能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性、迅速性和简捷性。

一些常见的“粗心大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比较笼统

小学生的感知一般说来比较笼统,不够精细,尤其是低年级更为突出。例如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常56误抄写65,有时从

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湖南学院 自学考试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分析及对策思考 二○一二年四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0 届毕业生) 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管理 题目: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的原 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学生姓名:张芷娴 考籍号: 913610200059 指导教师:杨晴 职称:讲师 2012年4月8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业:教育管理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2010 届) 题目: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管理 学生姓名:张芷娴 班级:自考12班考籍号:913610200059 指导教师姓名:杨晴职称讲师 最终评定成绩 2012 年 4 月

摘要 由于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的学校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很严重。调查资料表明,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困难、教育资源的落后以及缺乏、学生厌学以及长辈对学习方面的思想认识没有到位等。想要改善这几点得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强化教育扶贫力度、加强教育部门的责任、提高教学质量等。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对策 ABSTRACT Because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in rural areas, students drop out of school phenomenon common is very serious. Survey data show that is mainly due to the rural economy, education resources behind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lack of a, students and to study the elder rejects ideological awarenes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tc. Want to improve this time from the several aspects of improving: improved education poverty relief,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 responsibi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o 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lassroom disciplin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小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城关小学李雪敏 内容摘要:“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而学生在数学作业或考试时,经常的粗心使数学教学工作很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本文阐述了一些引起学生粗心的原因以及预防粗心的对策,力求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法。 关键词:粗心原因对策 在教学中教师们经常能发现学生完成练习、作业、家庭和考试中由于粗心的原因,而导致看错题、抄错数、计算错,或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误影响成绩,令老师家长非常头疼。不少家长也认为“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却不高,都是孩子不认真、粗心,这粗心的毛病可怎么治啊?”其实粗心不仅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是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孩子身上存在,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粗心一旦形成习惯后,对孩子的成长更是不利,不仅努力白费、成绩难以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通过经验和探索在三种情况下会粗心大意,所以我们要针对性地分情况究其因,对症下药 1、心理轻视 现今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以为自己掌握得很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因此产生轻视心理。做题时就会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认真,忽视了至关重要的词句造成的,因而造成解题错误率的增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要教学生画出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审题;其次教师要注意审题的方法,作出认真审题的良好示范,读题时读到关键词句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中学会抓重点、抓关键词,并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粗心马虎的应对方法

孩子粗心马虎怎么办 一、孩子产生马虎的原因 孩子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坏习惯,首先要找到孩子马虎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马虎有以下几个原因: 1、态度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态度不认真,对学习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因而理解知识时囫囵吞枣,做作业时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凑合着做完得了。 2、性格问题 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事情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另外,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3、熟练程度上的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因为所做的功课不熟练,因而顾此失彼,研究表明,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练到不加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会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得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4、习惯问题 马虎已成习惯,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马马虎虎。 5、考试焦虑问题 有些孩子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分紧张,平时做题没有问题,一考试就错,这就是焦虑造成的。针对不同的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态度不认真的孩子,应主要解决态度问题,使其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改变不认真的态度;对性格急躁的要训练性格,改变急躁的性格;对那些知识不熟练的孩子,应多加练习,使其熟练的掌握知识;对考试焦虑的孩子应减轻其心理负担,不要让他把分数看得太重,心理负担轻了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对习惯不好的孩子,应校正其不良习惯,培养严肃认真的好习惯。 二、防止和克服孩子马虎的方法 1、提高有些孩子对马虎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马虎没有关系,虽然错了,可不是我不会。有的家长对孩子马虎也不重视,认为只要孩子聪明就行,马虎没有关系。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提高孩子的认识,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给孩子讲有关马虎的故事。 传说在宋朝,京城开封有一个画家,此人画画很不认真,粗心的很。有一天,他画老虎,刚画完一个虎头,就听一个人说,请给我画一匹马,于是他就在虎头下面画了个马身子。那人说:“你画的是马还是老虎?”这位画家说:“管他呢,马马虎虎吧。”“马虎”这个词就这么出现了。哪位请他画马的人生气地说:“这么凑合哪行,我不要了。”于是生气地转身走了。可画家却不在意,还把这张画挂在自家的墙上了。他的大儿子问:“您画的是什么?”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是

小学生粗心怎么办教学文案

一、孩子粗心的几种表现. 粗心,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它却包含了很多的内涵,它是指自己理解和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它与不理解、不会做而造成的差错是不一样的。它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相比之下,"粗心"在学习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在数学方面,一些孩子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3"看成"8",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抄漏了,数错了数等等。在语文方面,拼音声母、韵母分不清楚,声调中的二声和三声辨别不清,认字认半边,笔画顺序不对等等。在英语方面,将英文d和拼音的“d”发音搞混,书写上将d写成拼音“a”等。 在生活中,粗心也表现在许多方面:自己的屋里一团糟,写完作业后不自己收拾,上学时忘了带知心本、沟通本,写作业字迹潦草,经常丢掉铅笔、橡皮擦、水彩笔甚至课本、舞蹈鞋,洗手后忘记关水龙头,看完图书东一本西一本,需要使用的时候怎么找也找不到等等。 二、家长对孩子粗心认识的三个误区.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是怎么看的呢?专家们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粗心归咎于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成绩中等,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评价是,性格开朗活泼,爱学习,也有很浓的兴趣,问题就是学习太马虎,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一篇100多字的小文章要读三分钟,几乎没有一次完整地读下来,作业也不会抄,经常抄漏,如果父母不检查,孩子自己也不会发现。有时让孩子重抄,孩子不愿意,让一家人都不愉快。因此孩子开始讨厌读课文,特别不喜欢语文。孩子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平常很活泼,为什么一读课文就结结巴巴,是不是视力有问题?因此家长认为粗心是孩子主观上的原因,或者不能达到家长的那种自觉学习状态,实在是冤枉了孩子。 误区一:孩子主观不努力. 其实刚才讲到的那个孩子不是视力问题,而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为什么一堂课下来,有的孩子能够原原本本复述讲课内容,而有的孩子却一点记不住?这就是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听知觉和视知觉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听知觉和视知觉,听知觉直接决定了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而阅读和写作业离不开视知觉的发展,如果孩子视知觉的发展水平不足,即使有健全的视觉器官,做到专心致志,面对学习任务,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听得见,看得见,听知觉和视知觉肯定没有问题,其实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孩子,经过测试,其视知觉能力没有达到同龄人水平,表现在视觉集中度差,容易出现加字、减字或跳行现象;视觉分辨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报告人:张百学 一、论文名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二、选题依据: 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国的控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辍学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甚至出现反弹现象。在农村,辍学者随处可见,有的是因为家庭贫困,有的是纯粹不想学习,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只是顺应当地的辍学“时尚” 等。这一切都应引起各方的关注,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孩子辍学,这样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中小学生轰学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防止学生辍学,提高巩固率是我们这次研究的目的。 三、相关理论研究概述:(过于简单,比如你查阅资料,一些专家、学者对辍学问题做过哪些研究?认为辍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要把这些总结陈述出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 年对193 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义务教育水平定在9 年或9 年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136 个。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第134 位。而实际上,很多国家离所定的目标相差甚远。在有资料可查的142 个国家和地区中,当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 占世界第66

位,与当 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这个位置是不低的。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政府按照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把2000 年实施基本“普九” 任务的地区分为三类。即占人口覆盖率85% 的地区要求达到“普九”目标;占人口覆盖率10%左右的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则要求普及初等教育,即“普六”;占人口5% 左右经济很不发达的特别贫困的地区,只要求普及初小,即“普三” 或“普四”。所以,到2000 年底,实际上全国还有522 个县(旗、场)没有达到“普九”。即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仍存在着辍学现象。所以我们研究农村中学辍学问题、解决好辍学问题 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四、研究意义:(现实意义也要写的详细一些)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每年都专门派调查组深入到各个农村中学调查各地的学生辍学情况,有些地区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加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中去。他们通过调查拿出了很多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好多地方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彻底解决辍学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的新的问题在等待教育部门去研究去深思。 五、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 六、论文结构: 1、概述国内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学生辍学情况。 2、总结学生辍学原因。 一)家长的失望心理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教师的随意心理 (四)社会的谋利心理。 3、解决办法: (一)社会方面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第一、仔细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的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第二、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第三、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

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第四、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同学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就好像,发现电脑键盘脏,仅仅把键盘擦拭干净是不够的。因为键盘脏,反映整个电脑都脏了,要把整个电脑统统擦拭一遍才完全地解决了问题。 第五、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的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第六、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一种习惯,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出,粗心将彻底离开你。

关于工作粗心、马虎的检讨书_检讨书_范文大全

关于工作粗心、马虎的检讨书_检讨书_范文 大全 工作中粗心大意的检讨书【1】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指示我在书房里反省了一个小时四十三分零七秒,没吃零食。喝了一次白开水。去过一次卫生间没抽烟。以上事实准确无误,附上我的检讨报告,不当之处可以协商。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面壁思过我深刻认识到昨晚之事却是我不对,以下是我对自己恶劣行为的剖析,请领导批阅。 昨晚的事情确实是我不对,我不该在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不接。更不该再看到有未接电话的情况下没有第一时间给你回电话,更为严重的是没有在你给我再次打电话的时候回电话给你,我这样疏忽大意完全是我对于工作不够兢兢业业,再您打电话来的时候更不该以为强调理由,不能虚心接受领导批评。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深刻检讨,更不该打电话打扰领导休息。 再次我深刻检讨自己的不到之处,对于自己的恶劣行为做出深刻检讨,一定下不为例,以后绝对不会不接领导电话,就算偶尔不小心没有听到我也会第一时间给领导回电话,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给领导会电话要领导不开心,那我也愿意用100个-1000个电话,换回领导给我一次解释的机会。当然如果手机还有电的话。如果手机没电了而且我在家我会第一世界充电,如果不在家那我就第一时间赶回家。如果第一时间赶不回去我就借个手机。如果第一世界借不到我就买个电池,如果第一世界买不到电池我就买个手机。如果第一时间买不到手机我就打公话。应该没有再坏的可能了,请领导监督。 此致! 工作中粗心大意的检讨书【2】 尊敬的领导: 对于我犯下的错,我深感后悔。 我怀着十二万分的愧疚以及十二万分的懊悔向你们写下这份检讨书,我为自 1

己的粗心大意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和不安,在此我做出深刻的检讨: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给文员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以及困扰,明明大会小会上都说过的事情还会犯,同时,也看到这件事带来的恶劣影响,如果每个员工都像我一样把说过的问题不放在心里,那么这个集体将无任何纪律,漫不经心。这样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做好呢?这次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并要求深刻的反思,要放任自己继续像这样发展,那么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我向领导做出检讨,同时也像你表示感谢! 我已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求领导原谅我这一次粗心大意。 2

如何改掉学生粗心的毛病

如何改掉学生粗心的毛病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在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发现学生经常出现诸如抄错题目、看错要求、漏答试题等低层次错误。还有的孩子上课总忘记带书本、作业本等。的确,孩子粗心,在很大水准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让教师和家长感到十分头疼。 那么,如何克服孩子们的粗心毛病呢? 首先,能够通过列举实例让孩子们意识到粗心的危害性,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引导孩子做事、做作业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让孩子学会认真审题是克服粗心的好方法,教师在孩子做题前先让其读出题目要求,从而提升其审题的准确率。在学生做作业时,不时地提醒他们仔细看题,注意书写。此外,要让学生做完作业后再自己仔细检查一遍,要让他们养成自己检查、修改错误的习惯。 其次,当孩子们因为粗心做错了题时,要用准确的方法引导。教师能够把这种错误让学生写道黑板上来,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一起改正错误,这会让学生的印象深刻,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在学校里,有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孩子回到家时,家长也不能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常常以粗心为由责备孩子,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更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出现更多的错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房间等,以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品质。家长大多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因而往往只注重孩子学习上的粗心现象。其实,粗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是很粗心的。所以,家长要对孩子在各个方面的粗心现象

实行全面监督,即时予以提醒和教育。让孩子从生活和学习上慢慢改掉粗心的毛病。 对于粗心的孩子教师要多提醒、引导,家长在生活中也要多监督,让他们一步一步改掉粗心毛病。

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

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魏蒙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6期 一、粗心原因 (一)家教不严、学生粗心 1. 孩子想玩就玩。我发现不少学生学习没有时间计划,比如邻居家张某,只要有小朋友找他玩,他就毫不犹豫,立马放下作业去玩,家长也不阻止。这种情况,我了解了张明的家长和其他的家长,家长的意思是,既有小朋友来找孩子玩,阻止吧,不好意思,于是任他去玩。玩过之后,那些没做完的作业怎么办?时间紧,哪有时间去认真读题、审题、分析,抄错数字、列错算式、计算出错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一次马虎,再次马虎,时常马虎,也就成了习惯。 2. 孩子想看就看。比如张某是个电视迷,电视中有他喜欢的节目,他就千方百计地过去看,家长不让,他就发誓。结果电视节目一看完眼皮就打架了,第二天,起得不早的他只好匆匆忙忙地应付,不管对错,以做完为目标。由于家长不能严格要求,像张某这样,做作业没有时间保证,只是马马虎虎地应付,久而久之,粗心就成了必然。 3. 学习环境不合理。比如孩子正在做作业,家长照样在孩子身边玩电脑、看电视,甚至在家聚众赌博,孩子被声音、情节所吸引,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看,这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还有的学生书桌上放了好多玩具,一边写字,一边时不时摸摸这个,玩玩那个。 (二)家长负责过头、学生粗心 有些孩子认为做完作业,就算大功告成,至于检查对错,那就是家长的事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又特别负责,孩子做完后就认真检查,甚至把错题直接改正。这样长此以往,一方面孩子缺乏自我检查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增长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孩子做作业时不仔细了,不认真了。孩子想,即使做错了,反正爸爸、妈妈会帮助检查的,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做题粗心的习惯。 (三)师教不严、学生粗心 1. 家庭作业,布置而不查。这种情况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他们的惰性,对于学生也就失去了约束力,于是他们的作业就马虎起来,字写得不认真,结果不管对错,更不要说独立检查了,这样,学生做题越来越粗心。 2. 家庭作业,查而不究。家庭作业,老师改了,但如果老师没有严格的措施督促学生及时订正,没有再检查,有的学生对错题视而不见,那么老师的工夫也就白费了。

基础教育论文(四篇)

基础教育论文(四篇) 农村初中生不愿参加中考的问题调查及原因分析 663312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初级中学陈福光 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中考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难于破解的难题。近几年来,县教育局一再强调要提高我县初中毕业生的参考率,并把参考率作为校长任期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2009至2010学年,教育局给全县27所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初中下达中考参考率是95%以上,尽管学校领导反复宣传,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一遍又一遍地作动员和鼓励,可是不管你怎么说,半数以上学生仍然选择不参加中考。年底考核时,没有一家能够完成此项工作,就连中考参考率居全县第二的篆角乡中心学校也只达到44.78%, 距离95%的任务还差50.22个百分点。据《广南县各学校201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成绩统计表》显示,参加中考人数不足100人的学校全县就有6所,其中最少的一所学校仅有15人参加。 乘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东风,沿着广南教育“五大工程”的目标方向,借助篆角“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和初中教学质量一路攀升的契机。篆角乡中心学校教务处决定把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这一问题当着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以求能够尽快破解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这一难题。 研究者认为,要求解这一难题就得先从了解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原因入手。教务处于2010年10月18至19日对本校九年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参加2011年中考、学习打算、家长是否支持参加中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否关注、不想参加中考的原因是什么、对班级和学校管理的看法和建议等内容。我们还特地在“卷首”制作了“寒窗苦读,只为中考竞风流;人生苦短,莫让年华空虚度!”“中考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利”等激励学生参加中考的话语。此次调查,共发放《篆角初中九年级学生中考问卷调查表》263份,收回257份。在257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决定参加中考的有157人,占总数的61.08%;还没有最后确定的有10人,占总数的3.9%;决定不参加中考的有90人,占总数的35.01%。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生不参加中考大多与家长有关,但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学生本人才是最终的决定者。我们通过问卷、家访、通话、短信、以及通过其他人侧面了解等形式对本届初三的257名学生的家长是否支持子女参加中考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咨询,结果是支持的有241位学生的家长,占总数的93.77%;不支持的有14人,占总数的5.44%;不支持也不反对的2人,占总数的0.78%。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中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家长,而在于学生本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初中生不愿意参加中考呢?在问卷调查和与学生的面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不愿意参加中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受“初中文化基本够用,多读也是无益”“读书无用”思想和“打工经济”影响。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约占不参加中考学生总数的50%。其实,这部分学生的想法也是有他们认为足够充分的理由的:参加一次中考至少要花上几百块钱,以后去读中职学校虽说国家有补助,但自己却又觉得太没劲,读中职不就是去学习打工吗?选择读高中吧,一年要花万把多块钱,有的学校收费名目多,

关于粗心问题的总结

孩子“粗心”的N种解决方案 家长:明明都会,可是考试总是拿不到高分,考完下来一看卷子,全是算错的…… 数学老师: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真是不知道说他什么好…… 孩子:怎么又忘了?真郁闷…… 其实,所谓“粗心”并不是孩子天生的缺点,我们所看到的“粗心”其实是存在于做题习惯中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原因综合起来后的表象。简简单单的给孩子扣上一顶“粗心”的大帽子,除了留下心理伤害和消极暗示什么也解决不了。在我们接触过学生,倾心交流之后,“粗心”,这个困扰学生和家长以及数学老师许久的幽灵,终于“显出原形”。 “粗心”的原因之一:审题不仔细。 数学科目考试的时候,学生一般的都比较紧张,生怕做不完。所以往往简略看一下就匆匆动笔了,这个时候就会由于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或者没有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而导致在后面的做题中出错。举一个例子,下面这道题,就是因为学生平时关于“内角”的题做的多了,一时不小心把“外角”错看成了“内角”: 对策: 1)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态度上要端正对审题重要性的认识。 2)审题技巧是审题这一关不流于形式的保证。科学的方法是:拿到题目首先通读至少三遍,了解题目意图,接下来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结果是什么,进而探索解题的方法,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了做题环节,养成该习惯,

做题就有了章法,不但会提高做数学题的效率,而且“目标—条件—方法”的处事方式,对自己也是一笔宝贵财富呢! “粗心”的原因之二:书写不规范。 对于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的题目,一般情况下是很难一气呵成的。所以上一步骤的计算是进行下一步计算的依据,如果上一步骤没有一个规范清晰的书写,就很容易在下一步的计算式被自己前面糟糕的书写所误导。 这样的教训是比较多的: 对策: 1)遵循做题格式 2)克服考场紧张情绪,提高书写质量 3)“瞻前顾后”,伴随检查。 “粗心”的原因之三:运算能力不过关。 诊断:“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确实有些是因为运算出错造成的。 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不等式运算中比较多见,因为不等式的计算是结果大多是一个范围,相对于一个确定的数值,确定一个范围需要考虑的因素要更加复杂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 (1)x系数为负时,不等号的方向和常数项正负的变化. (2)在涉及不等式的解的范围时出现范围方向错误的情况,以及出现不考虑端点的情况。

粗心原因分析及对策

粗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粗心”这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毛病,也是家长朋友们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孩子粗心怎么办?一味地责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孩子粗心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心的毛病。 一、家长对待孩子粗心问题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刻苦。 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孩子出现粗心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并不是他不认真学习,而是他的能力没达到。 误区二:只关注孩子学习习惯而忽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 学习上细心的习惯密不可分。在生活中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l在学习上也容易粗心。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误区三:家长任意地惩罚孩子。 比较常见的惩罚就是把错误的地方抄写十遍甚至几十遍。过度单调的重复,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结果适得其反。 二、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 1、态度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态度不认真,对学习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因而理解知识时囫囵吞枣,做作业时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凑合着做完得了。这与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是分不开的,例如:过分的照顾、包办代替、没有规矩、缺乏要求、溺爱纵容等等,都会从客观上造成孩子粗心。

2、性格问题 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事情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另外,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3、熟练程度上的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因为所做的功课不熟练,因而顾此失彼,研究表明,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练到不加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会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得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4、习惯问题 孩子视觉记忆力与辨识能力比较低,马虎已成习惯,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马马虎虎。 5、考试焦虑问题 有些孩子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分紧张,平时做题没有问题,一考试就错,这就是焦虑造成的。针对不同的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态度不认真的孩子,应主要解决态度问题,使其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改变不认真的态度;对性格急躁的要训练性格,改变急躁的性格;对那些知识不熟练的孩子,应多加练习,使其熟练的掌握知识;对考试焦虑的孩子应减轻其心理负担,不要让他把分数看得太重,心理负担轻了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对习惯不好的孩子,应校正其不良习惯,培养严肃认真的好习惯。 三、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第一、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辍学原因及分析

导致“李飞飞、李雪娇、李佳奇、卢珺伟、朱会波” 等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等各个方面,导致李飞飞、李雪娇、李佳奇、卢珺伟等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厌学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压力,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几乎构成一种威胁。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在以上这些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学困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行为异常敏感,不仅易受伤害,而且极度自卑,在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校更好的逃避方法呢?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又很严厉,家长看到成绩后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致使学生压力过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没办法干脆放弃学业。 (二)初中学生厌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另外,农村师资质量不高,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学生的兴趣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农村学校课程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观念落后、错位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农村的发展而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落后、贫困的农村环境以及不平等的城乡待遇,作为父辈的农民,受尽了一辈子的煎熬,他们认为下一代改变这种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这是多数农民教子读书的价值观,也是多数农村孩子的价值追求。但应试教育给农村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希望大得多。农村教育质量差,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如果“考不上学,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能看个报、写个信就行了”,“什么时候种地都是种地,早种比晚种强”。 (四)经济困难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得到的收入,由于土地有限,而且多数靠传统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农民家

关于工作粗心、马虎的检讨书

关于工作粗心、马虎的检讨书 工作中粗心大意的检讨书【1】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指示我在书房里反省了一个小时四十三分零七秒,没吃零食。喝了一次白开水。去过一次卫生间没抽烟。以上事实准确无误,附上我的检讨报告,不当之处可以协商。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面壁思过我深刻认识到昨晚之事却是我不对,以下是我对自己恶劣行为的剖析,请领导批阅。 昨晚的事情确实是我不对,我不该在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不接。更不该再看到有未接电话的情况下没有第一时间给你回电话,更为严重的是没有在你给我再次打电话的时候回电话给你,我这样疏忽大意完全是我对于工作不够兢兢业业,再您打电话来的时候更不该以为强调理由,不能虚心接受领导批评。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深刻检讨,更不该打电话打扰领导休息。 再次我深刻检讨自己的不到之处,对于自己的恶劣行为做出深刻检讨,一定下不为例,以后绝对不会不接领导电话,就算偶尔不小心没有听到我也会第一时间给领导回电话,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给领导会电话要领导不开心,那我也愿意用100个-1000个电话,换回领导给我一次解释的机会。当然如果手机还有电的话。如果手机没电了而且我在家我会第一世界充电,如果不在家那我就第一时间赶回家。如果第一时间赶不回去我就借个手机。如果第一世界借不到我就买个电池,

如果第一世界买不到电池我就买个手机。如果第一时间买不到手机我就打公话。应该没有再坏的可能了,请领导监督。 此致! 工作中粗心大意的检讨书【2】 尊敬的领导: 对于我犯下的错,我深感后悔。 我怀着十二万分的愧疚以及十二万分的懊悔向你们写下这份检 讨书,我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和不安,在此我做出深刻的检讨: 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给文员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以及困扰,明明大会小会上都说过的事情还会犯,同时,也看到这件事带来的恶劣影响,如果每个员工都像我一样把说过的问题不放在心里,那么这个集体将无任何纪律,漫不经心。这样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做好呢?这次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并要求深刻的反思,要放任自己继续像这样发展,那么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我向领导做出检讨,同时也像你表示感谢! 我已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求领导原谅我这一次粗心大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_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_ 一、粗心大意成因分析 为了认真分析学生做作业时粗心大意的原因,我在开学初设计了一张错题整理表,每次作业后,让学生把做错的习题摘录下来,分析错误原因。通过认真分析,发现造成学生粗心大意的原因主要是: 1.作业动机不明确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目前,不少学生不是“我要学,我要做”,而是“老师要我做、父母要我做”,做作业时只管完成,不管正确与否,经常出现见题就解,不认真验算等现象。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外部的,它所引起的学习大都是被动的。这样的学生缺乏学习行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经常是态度不认真,心不在焉,边学边玩,盲目求快匆匆了事,那难免会出差错。长期如此,形成了一种粗心的习惯。 2.思考问题不全面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小学生的思维中,单向思维强于多向思维,纵向思维强于横向思维。因此,小学生做比较复杂的作业时,常常只注意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很少将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从而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0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行驶47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多少千米?很多学生都只考虑到了多行驶多少千米?算成了每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而忽略了应该是相遇时多行驶多少千米? 3.思维定势影响 心理学认为,先前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将要发生的心理活动。比如:学生在做下一道题的时候,很容易受前面的题目的影响,但结果两道题目却完全不相干;或者当学生看到一些比较熟悉的题目时,习惯把它和以前的某个题目相比,之后把原来的答案套在这道题目上,但这个题目并不是以前做的那个类型的;如在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练习题87+99、456+398、78+1997中夹一道543+103,学生依据简便算法中“多加几要减去几”这一定势思维,把543+103变成543+100-3来计算,造成错误。 4.强信息干扰 学生的视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了他们的思考。计算时,一些强信息容易首入眼帘,掩盖其他信息。如计算13.56-6.35+3.65时,学生往往做成原式=13.56-10=3.56。这是由于“6.35+3.65”这个强成分的诱发,使学生忽略了运算的符号和顺序,造成错误。 5.学习负迁移影响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普遍存在着迁移”。在学习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以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即正迁移或负迁移。其中负迁移是产生作业马虎的另一重要原因。 例如学生学了乘法分配律后,掌握了“8x(125+9)=8x125+8x9”的形式演变,又常会出现“8x(125x9)=(8x125)x(8x9)”之类的错误。又如“2.15小时=()小时()分”,部分学生答成2小时15分,这就受到一般进率十、百的定势思维的影响,产生了负迁移,加上注意能力分配差,造成了错误。

中学生做题粗心马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中学生做题粗心马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最近很多同学反映,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 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抽查发现粗心马虎丢分的原因大致归为两条,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习惯于依赖知识点,看到题马上就用知识点去写,忽略了问题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 题目看错的原因: 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 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而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导致看错,这个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因为生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的。但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粗心”看错是因为精神恍惚,其实本质上也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张,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忽略了细节。或者因为没见过,紧张,开始回忆知识点,也忽略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略了结尾。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出发点。根据问题、题设开读懂题意。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 2、个人习惯过于分散。喜欢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计算错误多的原因: 1)喜欢心算造成的; 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

学生学生辍学情况及原因分析

学生学生辍学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校上学期人数为330人,本学期人数为326人,期中七年级、八年级人数没有变化,无一人辍学;九年级在七年级的入学人数为110人,本学期开学人数为108人。本学期七年级无异动情况;八年级转入1人,病休1人;九年级转入1人(杨雄:兴国学校转入),病休1人(王进猛:开学初意外摔伤),转出1人(陈长定:恩施土家族,系随亲转回原籍就读);流失3人(余仪、饶悦心、饶紫薇)。我校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认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流失率有所好转,但学生到九年级后还是有一定的流失,但同前几年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一、学生辍学的原因 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我校学生辍学的原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转变成了非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虽然辍学有所减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学生辍学现象还是存在。导致学生辍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家长数素质非常低,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赚钱工具,让孩子过早的承担生活的压力。特别是我乡每年年初有大量到东三省务工的人群,且每年年底回家都有七八万,多的十几万的收入,就算是一个刚毕业的初中生一年也有三四万的收入,部分成绩比较差学生家长和学生认为毕业后还是要外出打工,不如早点外出,读完九年级就要耽误一年的赚钱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我校九年级的学生一直是我校辍学最高的一个年级。 2、留守儿童一直是近几年我们教育上的痛,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另一方面,负责照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年龄偏大,时间和精力有限,带给孩子在学习上的帮助少之又少,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由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甚至结帮拉派到处游荡,留恋于网吧,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3、有些农民文化程度低、目光短浅,送子女上学只是为了跳出农门,想法简单、现实。子女如果学习成绩不好,读书无望,父母就让其辍学,只要求会识字、算数就够了。另外,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造成子女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加之学习成绩又不是太好,所以辍学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另外有些家长受到“读书无望论”的影

初一数学粗心大意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粗心大意的类型 1、漏题。有的考生在遇到比较难的题时斩时放下,想回过头来再做,可答完后面的题,却把这道题忘了;有的考试卷是正反两面?忘了反面。 2、跑题。有的考生在没有正确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匆忙下笔,结果答非所问;有的考生把握不住答题的方向,写着写着忘了主题是什么;有的是读题不认真,丢字、添字导致答题错误。 3、看错运算符号。如把“+”号看成“×”号,把“正号”看成“负号”,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4、计算马虎。有的同学在计算过程中跳步骤,或该进位时不进位,该错位时不错位,造成计算错误。 5、抄写错误。有的同学不会用草稿纸,一张草稿纸上东写一句,西写一句,信手涂鸦;有的甚至把几个题的演算混杂或重叠在一起,结果在往试卷上抄写时,常因辨认失误而抄错。 6、书写粗心。如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的本是b,但写答案时却写成了d;有的是在答题中多写一个字或少写一个字使题意发生改变而导致错误。 二、粗心大意的原因 1、对粗心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有的同学认为粗心是小毛病,题都会做了,由于粗心出点错没什么了不起;有的家长、老师也常常说:“这个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马虎。”孩子听了大人的话会认为粗心是可以原谅的小毛病,甚至把“粗心”和“聪明”联系在一起。由于老师、家长、孩子都认为粗心不是什么大事,导致粗心马虎在考试中频频出现。 2、平时缺乏基本技能训练 有的同学平时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认为它是“小儿科”,所以对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的不扎实、不熟练。这些同学在平时的作业中遇到应用题,常列完式子后就将计算过程省略了,即使老师要求,他们也会找一些小窍门,如用计

算器或抄别人的答案,认为这样做节省时间。由于平时耍小聪明,练习少,导致考试经常出错。 3、没有认真审题 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比较简单的答题中,有的考生一看到比较容易的题就产生兴奋、激动,同时表现出浮躁、粗心,不再进行细致思考,仓促应答,出现错误;容易的题也容易出错,命题者往往在一些看起来较容易的题目中隐藏一些容易被忽视、被漏掉的问题,如不细心,极易出错;有的考生凭经验审题,当试题要求变化时,因审题不认真而丢分。 4、答题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前面的题认为是自己的强项,不能丢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等做后面的题时由于时间紧张,草草做答,结果丢了许多不该丢的分。 5、感觉统合能力差 有的同学从小写字就常多一画、少一笔,计算上也常抄错数,生活中表现丢三落四,这类差错多是由于学生感觉统合能力差造成的。 6、求胜心切 看到其他同学纷纷交卷,自己也不甘落后,草率作答,匆忙交卷;还有的同学争强好胜,总想第一个交卷,以显示自己,所以答完卷后不仔细检查就交了卷,结果有时间得到的分数也没得到。 7、焦虑紧张 有的同学平时作业、考试很少粗心,主要是心情比较平静,不紧张,能从容答题,而一旦关键性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心情就会紧张起来,手心出汗,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出现思维混乱,造成看错题、书写失误。 8、急于答题 有的考生认为,考试时就应该争分夺秒,所以试题一到手,马上答题。面对监考老师关于试卷中的说明和要求置若罔闻,结果常常由于没有听清老师的解释或看错题意而答错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