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犬猫常见传染病

第八讲 犬猫常见传染病

第八讲犬猫常见传染病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临床医学系胡延春副教授

?犬虽属食肉动物,但食性较杂,以肉类、脂肪、骨头和谷物等为主要食物,且喜熟食。所以由食物自身带毒致发的传染病不多,仅肉毒梭菌中毒等少数几种。?犬具有独特的群体行为,家犬的自由活动范围较广。如臭迹标记漫游,归家,传递发情交配信号,叨藏食物及呕吐食物喂仔犬等,都直到直接或间接的散播疫源或感染疫病,诸如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传染性肠炎和传染性肝炎等疫病就是通过广范围的接触传染的。

?此外,在群体行为中犬与人的关系颇为密切,除了主从关系外,还存在着亲密的伴侣关系,因而如结核病等一些人兽共患病均可相互感染发生。

?猫属食肉动物,但仅以鱼、肉类和粮食等为主,家猫尚能扑鼠为食。食物种类比较简单,由食物自疫源引起的传染病并不多,仅肉毒梭菌中毒等少数几种。?猫生性孤独,极少群栖,与其他动物很少接触交往,活动范围很窄,所以动物性共患病不多见。

?由于猫人为交流非常普遍,所以如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白血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等专性传染病能顽固地在猫群中流行发生,扩散蔓延难以获得有效控制。

(Canine distemper)

?病原:犬瘟热病毒

?临床特征: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3℃左右,持续1~2天后降至正常,经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有的病犬的鼻和足垫可发生角化过度。

?流行:主要危害幼犬。多发于寒冷季节(10月到次年2月),似有一定的周期性,每2-3年流行一次;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眼口腔鼻粘膜感染

幼犬成窝发病脓性眼眵附着于内外眼角和上下眼睑人

性脓性鼻液初中期呕

患犬脚垫增厚

被尿液稀释后的血便腹下红斑、水疱或脓疱四肢和咬肌阵发性抽搐

2005年9月25日川农兽医院临床病例

结膜树枝状充血流涎肠道充血水肿

胃粘膜弥漫性出血溃疡

盲肠条索状出血回肠粘膜弥漫性出血溃疡

诊断

?根据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即可初诊

?确诊需做特异性检测(CDV快速诊断试剂盒)

防治措施:

?定期预防接种: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仔犬6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

?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

?彻底消毒犬舍、运动场地:犬舍及其运动场地

应以3%烧碱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

及时隔离治疗:

–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病的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10ml可获一定的疗效

–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处方推荐

?病初注射犬瘟热McAb或犬瘟热高免血清,剂量为大于每kg体重1-2ml,连用2-3d;或犬二联血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输液或注射

?犬干扰素100万IU输液

?抑制病毒增殖和控制细菌继发感染:病毒唑口服或注射,双黄连或清开灵输液,头孢菌素V或头孢曲松输液

?发热病犬用安痛定或氨基比林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有便血者,应用安络血或止血敏

?有呕吐者,应用抗病毒口服液和庆大霉素

ParV 患犬,3月龄,♂,精神不振,喜坐ParV 患犬,3月龄,♂,

腹泻带血和肠粘膜

粪便象番茄汁样,排出后颜色变深

Parv 患犬,1岁,死亡时排出番茄汁样稀粪

空肠和回肠出血性炎症粪样经检测,阳性

处方推荐

?特异性疗法:犬二联血清注射或输液

?对症疗法: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止吐、止泻、止血

?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溶液,加入适量的病毒唑、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止血敏、VK1、阿托品或盐酸654-2等

?注意:不宜用胃复安止吐,有促进胃肠正向蠕动的药理效应或造成肠道大量出血

犬传染性肝炎是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败血性疾病,以出血性胃肠炎、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以及肝实质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为特征。

二)症状?病毒侵入后主要定位于肝、肾、眼等主要实质器官组织,引起肝实质性炎、肾间质性炎、眼色素层炎等

?多数患犬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眼鼻有少许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但无咳嗽症状?本病主要症状:呕吐、排果酱样血便或血性腹泻?重要症状:齿龈上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触诊剑状软骨部位疼痛敏感?部分患犬一眼或两眼角膜在疾病恢复期浑浊,似被淡蓝色薄膜覆盖,呈“肝炎性蓝眼”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犬腺病毒1型,又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传染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新生仔犬死亡?传染源:患犬和带毒犬,通过眼泪、唾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污染周围环境、饲料和用具等?易感动物:犬和狐狸,多见于1岁以内的幼犬,断奶不久的幼犬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犬一般呈隐性感染。康复犬可获终身免疫,但病毒能在肾脏内存活,从尿中排出引起其它犬感染

右眼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

角膜轻度浑浊齿龈上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犬肝炎

(三)治疗措施

?早期应用血清注射或输液

?注意保肝(山豆根、肌苷)和止血

?辅助抗菌消炎药、抗病毒药、维生素药

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发生学

山东农业大学 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发生学绿脓杆菌研究现状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兽医硕士 学生姓名冯柳柳 学号2013120181 指导老师胡敬东老师

绿脓杆菌研究现状 摘要:绿脓杆菌存在于环境以及正常畜禽体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动物疾病研究的深入,其中有关绿脓杆菌感染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学等方面对绿脓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脓杆菌;条件致病菌;血清型 Abstrac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a conditional pathogenic bacteria existing in environment and normal livestock and poultry bod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animal disease research, more and more infec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infection, research advances on were reviewed from some aspects of etiology,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conditional pathogenic bacteria; serotypes 绿脓杆菌是1882年首先由Gersard 氏从伤口脓液分离得到。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气以及动物肠道和皮肤中,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引起动物及人感染发病,如规模化养狐场母狐的流产、羊群的化脓性肺炎,雏鸡的败血症和绿脓杆菌感染鸽子、鹧鸪和人等。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绿脓杆菌引起的疫病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绿脓杆菌对禽属条件性致病性菌,常从正常禽的肠道、呼吸道和卵中分离出来,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禽发病,致死率在1% 90%以上,应激是幼禽暴发绿脓杆菌病的主要原因。该菌给规模化养殖场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在人医上,绿脓杆菌能引起术后和伤口的感染还能引起人的关节炎和角膜炎等疾病免疫力下降是重要的发病诱因,绿脓杆菌的毒素残留还能引起食物中毒为了探讨有效控制和治疗绿脓杆菌病的方法,对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1病原学 1.1 形态和培养特性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单在、成双或成短链。所有菌株均能运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菌体一端有一根很长的鞭毛和很多绒毛。 该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7℃,41℃可生长,4℃不生长。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为圆形,光滑带蓝绿色荧光。可以产生2种类型的菌落,一种为大而光滑、边缘平坦、中间凸起(煎蛋样)的菌落,另一种为小而粗糙、隆起的菌落。临床材料多见大菌落,而环境分离的常为小菌落,大菌落易变为小菌落,但极少发生回变。呼吸道和尿道排泄物中还可见到黏液型菌落。大多数菌株能产生水溶性的绿脓素(蓝色)和荧光素(带绿色荧光)。蓝绿色素向菌落周围扩散,使培养基带有颜色,某些菌株也分泌一些暗红色素。而有些菌株不产生色素,或只在特定的培养基上才产生色素。该菌在麦康凯生长良好,但菌落不呈红色。在血平板上,菌落稍变大,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 绿脓杆菌纯培养物的保存,传统的方法是保存于普通斜面上。该方法需要1个月移种1次,保存到半年则会出现存活率低。复苏后色素不明显,长期保存容易变异等缺点。有报道了用超低温甘油保存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菌种保存2年多其活力高达100%,且细菌的生物特性未发生变异,这为实验室保存菌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㈠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长:XXXXXXX(校长),电话:XXXXXXX 副组长: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成员:XXXXXXX 职责:根据传染病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本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措施,检查、督导学校各部门、各班级防控工作开展和落实。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维护校园稳定,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校长室: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 2.卫生室:对患者提供基本救护的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病情况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 3.政教处: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假期及长假后对学生流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如有到过疫区的学生,则对其进行跟踪观察,督促班主任坚持执行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卫生室联系。 4.办公室: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5.总务处:做好保障措施,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做好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控物资供应,做好应急保障。 ㈡日常管理机构 卫生室具体负责学校日常突发传染病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传染病资料

秋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 预防措施 1、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2、办公室、居室多通风换气。 3、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4、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5、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 6、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 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7、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8、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 二、麻疹、风疹 麻疹:麻疹俗称“疹子”、“痧子”(以6个月至5岁小孩为主要发病群,但也有成年人及大学生发病)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 麻疹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 风疹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

传染病宣传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传染病宣传模板 篇一:传染病宣传墙报 篇二:“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通讯稿模板 xxx元旦春节期间开展 “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冬春季为流感、禽流感、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元旦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或外出旅游,人群聚集的机会增多,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蔓延。为防控冬春季重点传染病,确保市民健康度过传染病高发季节,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x在xxx开展了主题为预防“流感、禽流感、病毒性腹泻”的“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 (图片) 活动现场悬挂主题横幅、布置宣传展板、设立咨询台,提供宣传资料及现场咨询,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为市民讲解冬春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活动现场发放“流行性感冒”、“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各式宣传折页1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0多人次。 通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活

动,辖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做到群防群控,确保今冬明春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通讯员:xxx)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传染病报告要求告知宣传单 传染病报告要求: 甲类:鼠疫、霍乱,共2种。——2小时内上报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26种。——24小时内上报 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虽被纳入乙类,但需按甲类报告管理。——2小时内上报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24小时

犬猫免疫常识

免疫的目的:为了动物不得传染病,为了动物主人的健康安全。狗和人一样,在初生的第一个月内对传染最敏感,新生幼犬通常从母犬的乳汁获得保护,为确使哺乳中的幼犬获得保护,母犬应在生产前先作免疫,在母犬乳汁中的抗体消退后,为持续并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应于幼犬接近六周龄开始施予一系列的预防接种直到四月龄;而终身的保护则是以每年补强的接种方式来持续。 疫苗种类:一般情况下要给动物注射两中以上疫苗。一种是保护动物不得传染病(如犬的六联苗、猫的三联苗、兔瘟苗等),另一种是保护人不因动物咬伤等而得狂犬病的狂犬疫苗。常用:美国富道公司的苏威疫苗,法国维克公司的维克疫苗,美国高升疫苗,美国英特威疫苗等。 (1.犬六联疫苗(进口) 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犬副流感、犬腺病毒且型和大端螺旋体病。用法:①50日龄~三个月龄的幼犬,连续注射3次,每次问隔3~4周;②三个月龄以上的幼犬,连续注射两次,间隔3~4周,之后每年注射一次即可。注:本疫苗不含狂犬病疫苗,需另单独注射狂犬病疫苗。

2.狂犬病疫苗(进口) 本疫苗供健康犬、猫等动物预防狂犬病。三个月龄以上的幼犬、猫注射一次,免疫期为一年,之后每年注射一次。 3.猫三联苗(进口) 本品用于预防猫瘟热、猫鼻气管炎和杯状病毒病。免疫方法:两个月以上的猫需注射两次,间隔2~3周,之后每年注射一次。 4、猫瘟热疫苗(国产、中试产品) 本苗为灭活的细胞苗,供健康猫预防瘟热(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至四个月的幼猫需注射两次,间隔四周。四个月以上的猫,注射一次,免疫期一年,之后每年注射一次即可。)免疫程序:首次注射疫苗根据年龄大小需要两次或三次。以后应该每年一次给动物注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最早注射疫苗可在幼年动物断奶两周以后。疫苗是生物制品,保存不当可引起疫苗失败。所以应到有信誉有保障的动物医院内给动物免疫。 猫狗初生时开始吸母奶,前三天的初奶富含大量的移行抗体,足以保护它到六至八周,在小家伙身上抗体量最低的时候,应该适时地给它预防注射,慢慢的就会唤醒它的免疫系统,让它认识这些敌人;但也只是知道了,仍是属于“手无寸

犬猫常见传染病

犬猫常见传染病 一、犬瘟热 (一)概念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 CD)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犬以双相热型、呼吸道和消化道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及中后期出现肌肉抽搐或瘫痪为特征。致死率高,幼犬致死率可达80%以上。 (二)病原及流行病学 1、病原及传播途径: 犬瘟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股RNA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等感染。 2、传染源 主要是患犬和带毒犬。 3、易感动物 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3~12个月的幼犬最易感,往往成窝发病,病愈犬可获得长时间甚至终生抗体 4、流行性 具有明显的品种、年龄和季节性。纯种犬易发,断奶至1岁以内的犬易发,秋末夏初明显增多。 (三)症状 1、双相性体温升高:本病潜伏期3~6天。体温升高达39.8~41℃,持续1~2天,接着有2~3天的缓解期(体温趋于38.9~39.2)。随着体温再度升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症状明显,甚至神经系统感染。 2、呼吸系统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 病初患犬精神轻度沉郁,食欲不振,流泪,有水样鼻液,时有咳嗽或人工诱咳阳性。之后,眼、鼻分泌物转为黏液性或脓性,喉气管及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在疾病中、后期,往往发展为支气管肺炎,患犬鼻端干燥(裂),有多量脓鼻液。 患犬大多表现特有的化脓性结膜炎外观:即脓性眼眵附着于内、外眼角与上下眼睑,眼角和眼睑周边脱毛、光秃,似戴一副眼镜状。 3.消化系统症状: 病初、中期常有呕吐表现,但次数不多,食欲减退或废绝,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示病意义。幼犬通常排出深咖啡色混有黏液或血液的稀便,而成犬一般数日无便。患犬因呕吐、腹泻以及食欲废绝,逐渐脱水、衰竭。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症状多在发病中、后期,少数于病初出现,对本病具有重要的示病意义。轻者口唇、眼睑、耳根抽动,重者踏脚、转圈或翻滚、运动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咬肌或侧卧时四肢反复有节律性的抽搐是本病的特征表现。 5、皮肤、足垫症状: 在发病初期或末期,部分患犬四肢足垫角质化过度、变硬,幼年患犬常在腹下和股内侧皮薄处出现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红斑、水疱或脓疱。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腹下和股内侧的脓性皮疹很快干枯消失。康复犬硬化的足垫角质层逐渐脱去。 (四)诊断 进口犬瘟热快速诊断试纸,取患犬眼、鼻分泌物、唾液或尿液等为检测样品,可在5~10分钟内作出诊断。其他方法不再详细介绍。 (五)治疗

犬猫常见传染病

犬猫常见传染病 一、犬瘟热 ,(一)概念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 CD)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犬以双相热型、呼吸道和消化道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及中后期出现肌肉抽搐或瘫痪为特征。致死率高,幼犬致死率可达80%以上。 ,(二)病原及流行病学 ,1、病原及传播途径: ,犬瘟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股RNA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等感染。 ,2、传染源 ,主要是患犬和带毒犬。 ,3、易感动物 ,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3~12个月的幼犬最易感,往往成窝发病,病愈犬可获得长时间甚至终生抗体,4、流行性 ,具有明显的品种、年龄和季节性。纯种犬易发,断奶至1岁以内的犬易发,秋末夏初明显增多。 (三)症状 ,1、双相性体温升高:本病潜伏期3~6天。体温升高达39.8~41?,持续1~2天,接着有2~3天的缓解期(体温趋于38.9~39.2)。随着体温再度升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症状明显,甚至神经系统感染。 ,2、呼吸系统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 ,病初患犬精神轻度沉郁,食欲不振,流泪,有水样鼻液,时有咳嗽或人工诱咳阳性。之后,眼、鼻分泌物转为黏液性或脓性,喉气管及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在疾病中、后期,往往发展为支气管肺炎,患犬鼻端干燥(裂),有多量脓鼻液。 ,患犬大多表现特有的化脓性结膜炎外观:即脓性眼眵附着于内、外眼角与上下眼睑,眼角和眼睑周边脱毛、光秃,似戴一副眼镜状。 ,3(消化系统症状: ,病初、中期常有呕吐表现,但次数不多,食欲减退或废绝,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示病意义。幼犬通常排出深咖啡色混有黏液或血液的稀便,而成犬一般数日无便。患犬因呕吐、腹泻以及食欲废绝,逐渐脱水、衰竭。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症状多在发病中、后期,少数于病初出现,对本病具有重要的示病意义。轻者口唇、眼睑、耳根抽动,重者踏脚、转圈或翻滚、运动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咬肌或侧卧时四肢反复有节律性的抽搐是本病的特征表现。 ,5、皮肤、足垫症状: ,在发病初期或末期,部分患犬四肢足垫角质化过度、变硬,幼年患犬常在腹下和股内侧皮薄处出现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红斑、水疱或脓疱。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腹下和股内侧的脓性皮疹很快干枯消失。康复犬硬化的足垫角质层逐渐脱去。 ,(四)诊断 ,进口犬瘟热快速诊断试纸,取患犬眼、鼻分泌物、唾液或尿液等为检测样品,可在5~10分钟内作出诊断。其他方法不再详细介绍。 ,(五)治疗 ,病初尽快注射犬瘟热单克隆抗体或抗犬瘟热高免血清,剂量一般应大于 1~2ml/kg体重,连用2~3天。为抑制病毒增殖和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常应用病毒

传染病模型

【摘要】以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极易造成恐慌,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阻滞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发展传染病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预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传染病控制工作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开展预测预警研究在传染病防制中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指标,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征。良好的预测是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近期或长远应对策略的前提。疾病的预测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发展趋势,为深入开展疾病的预警奠定基础,也为制定防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我国,传染病的预测方法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后期才得到较快发展。用于传染病预测的模型大多以传统的线性模型为主,误差偏移较大,在实际运用中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针对当前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开展科学预测研究迫在眉睫。预测是对疾病未来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趋势开展分析;预警则不仅需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更要求能及时识别早期的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反应。预警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运用指标体系的方法对某一传染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认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发出危机报警,并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损失。确立一套灵敏、有效的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系统建设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探讨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确定适合早期预警的数据源,为发展和完善我国传染病预警监测网络提供依据。其次以预警指标体系中,最常见、目前可获得性最高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为基础开展新预测模型的研究,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建立适合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新数学模型,以期为疾病预测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第一篇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传染病应急预警指标体系,提出建设和保障该指标体系有效运行的建议,为我国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内容:(1)通过文献学习和评阅,了解国外预警系统的建设和预警指标的组成情况;(2)结合文献学习和现场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等形式,对我国传染病预警现状进行分析;(3)提出我国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框架。通过组织两次专家咨询会议、两轮德尔菲法咨询、以及开展小组讨论等方法,确定我国传染病疫情预警指标体系的组成;(4)提出建设和保障预警指标体系有效运行的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评阅、现有资料整理分析、现场调查、半结构化访谈/个人深入访谈等方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使用德尔菲法与专家会议法相结合构建指标体系的组成,使用小组讨论和个别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主要研究结果:(1)指标体系的框架:结合传染病疫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间阶段性特点和预警理论,提出传染病疫情预警指标应包括3大类:暴发或流行前期指标、非典型症状期指标和典型症状期指标;(2)指标体系的设置:通过文献学习构建109项备选指标,根据预警指标的设置原则和结合专家咨询会议进行讨论、咨询,筛选89项指标形成指标体系雏形;(3)德尔菲法咨询专家构成:主要来自传染病防制、流行病学教学科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卫生行政管理、健康教育等领域。其中89%的专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92%的专家专业年限在10年以上;(4)指标筛选结果:两轮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78%和100%,在咨询中有70%的专家对指标体系提出了书面的改进建议,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比较支持和关心;专家对指标熟悉程度均在0.7以上,权威系数在0.8以上,说明专家咨询所得的结果具有权威性;两轮咨询后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782 (P<0.05),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最终的指标体系共包括三大类25项指标,其中权重系数较高的指标均为目前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中较为重视、应用较多的指标;(5)不同级别机构对各个指标的获得难易程度不一,在指标体系的应用中存在差异。主要结论:(1)已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共包括3大类25项指标,可作为传染病预测预警的基本指标;(2)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了传染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和预警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3)预警病例的出现、传染性疾病病例/疑似病例报告数/死亡数、其它地区发生特定疫情、人群疫苗接种率、发生重大的灾害/灾难这5项指标在预警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排列居前五位,与实际情况相符;(4)目前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总体的、基本指标体系。具体应用到特定疾病时存在着总体和个别的关系,需根据具体疾病和地区的特点进行指标的取舍和修订。建议:建设预警指标体系并保障其有效运行,有以下建议(1)完善现有的疾病监测系统;(2)加强症状监测的试点研究,建立和发展症状监测系统;(3)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4)与相关部门共建信息交流平台;(5)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建设;(6)开发、建设数据实时采集、传递和存储系统;(7)提高数据整合、分析的技术水平;(8)加强多学科领域专家的协力合作;(9)与他国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合作,与国际接轨;(10)应用和完善预警指标体系需要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第二篇三种传染病预测模型的研究目的:由于传染病的月发病率数据呈现出线性和非线性的特征,而既往预测多以传统线性模型为主。本篇拟采用传统的线性ARIMA模型,非线性的神经网络径向基函

犬猫常见传染病复习进程

犬猫常见传染病 一、犬瘟热 ?(一)概念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 CD)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犬以双相热型、呼吸道和消化道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及中后期出现肌肉抽搐或瘫痪为特征。致死率高,幼犬致死率可达80%以上。 ?(二)病原及流行病学 ?1、病原及传播途径: ?犬瘟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股RNA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等感染。 ?2、传染源 ?主要是患犬和带毒犬。 ?3、易感动物 ?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3~12个月的幼犬最易感,往往成窝发病,病愈犬可获得长时间甚至终生抗体 ?4、流行性 ?具有明显的品种、年龄和季节性。纯种犬易发,断奶至1岁以内的犬易发,秋末夏初明显增多。 (三)症状 ?1、双相性体温升高:本病潜伏期3~6天。体温升高达39.8~41℃,持续1~2天,接着有2~3天的缓解期(体温趋于38.9~39.2)。随着体温再度升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症状明显,甚至神经系统感染。 ?2、呼吸系统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 ?病初患犬精神轻度沉郁,食欲不振,流泪,有水样鼻液,时有咳嗽或人工诱咳阳性。之后,眼、鼻分泌物转为黏液性或脓性,喉气管及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在疾病中、后期,往往发展为支气管肺炎,患犬鼻端干燥(裂),有多量脓鼻液。 ?患犬大多表现特有的化脓性结膜炎外观:即脓性眼眵附着于内、外眼角与上下眼睑,眼角和眼睑周边脱毛、光秃,似戴一副眼镜状。 ?3.消化系统症状: ?病初、中期常有呕吐表现,但次数不多,食欲减退或废绝,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示病意义。幼犬通常排出深咖啡色混有黏液或血液的稀便,而成犬一般数日无便。患犬因呕吐、腹泻以及食欲废绝,逐渐脱水、衰竭。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症状多在发病中、后期,少数于病初出现,对本病具有重要的示病意义。轻者口唇、眼睑、耳根抽动,重者踏脚、转圈或翻滚、运动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咬肌或侧卧时四肢反复有节律性的抽搐是本病的特征表现。 ?5、皮肤、足垫症状: ?在发病初期或末期,部分患犬四肢足垫角质化过度、变硬,幼年患犬常在腹下和股内侧皮薄处出现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红斑、水疱或脓疱。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腹下和股内侧的脓性皮疹很快干枯消失。康复犬硬化的足垫角质层逐渐脱去。 ?(四)诊断 ?进口犬瘟热快速诊断试纸,取患犬眼、鼻分泌物、唾液或尿液等为检测样品,可在5~10分钟内作出诊断。其他方法不再详细介绍。 ?(五)治疗 ?病初尽快注射犬瘟热单克隆抗体或抗犬瘟热高免血清,剂量一般应大于1~2ml/kg体重,连用2~3天。为抑制病毒增殖和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常应用病毒唑、双黄连、清开灵、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Ⅴ或头孢曲松等。对发热患犬,应用安痛定或复方氨基比林,并配合应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有便血症状的,可应用安络血或止血敏。 ?早期输液和配合应用犬干扰素、细胞因子等免疫增强剂,能有效防止机体脱水,提高抗病力,促进患犬康复?(六)预后

传染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最新版本

传染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一(2)班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方法 重点难点: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 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1:同学们知道哪些传染病? 问题2: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问题3:同学们知道如何预防传染病吗? 二、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向学生提问) (1)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四、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1.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随飞沫散布,借空气传播,并且传染性强。得了流感一般人会有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 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根据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

几种猪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专业:兽医硕士 姓名:吕林 学号:2014120215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在养猪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使得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使猪传染病的病谱和各种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很少引起猪发生传染病的条件性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明显加强,如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等几乎在大多数养猪场都时有发生;原来临床症状极其明显、典型,仅凭临床症状就可做出诊断的传染病,如猪链球菌、猪肺疫和猪巴氏杆菌病等,现在变成了临床症状不十分明显的非典型性传染病;猪的远距离交易和大量外国种猪的引进,使我国原来没有发生过的传染病,如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附红细胞体病、蓝眼病等也相继传人我国,并且广泛流行;以往多呈单独感染的传染病,现今常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几种传染病在同一猪场同时发生和流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现将猪场容易发生的几种细菌性疾病的诊治介绍如下。 一、猪链球菌病 临床上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颊部脓肿及局部皮肤和皮下脓肿 1败血型:5—11月份多发,体温升高至41-43度,食欲废绝,展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班,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怀孕母猪,是本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2脑膜炎型:多见哺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除体温升高和拒食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有的磨牙,发出尖叫和抽搐,共济失调,或作圆圈运动,或盲目行走,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抹,四肢出现划水样动作,最后麻痹死亡 3心内膜炎型:本病多发生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4关节炎型:通常出现于1—3日龄的仔猪,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吃不上奶而迅速消瘦。 5化脓性淋巴结炎型: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受害淋巴结首先出现小脓肿,逐渐肿胀,触诊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病程3—5周,一般不引起死亡。 此外,链球菌可经呼吸道感染,引起肺淡或胸膜肺炎;也可经生殂道感染,引起母猪不孕和流产。 [诊断]本病症状和病变较复杂,易与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相混淆、因此确诊要进行室脸室诊断。 [防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内外清洁,干燥。做好定期消毒工作。防止外伤,减少感染。病猪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治疗,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免疫预防可选用灭活疫苗(猪链球菌2型+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或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弱毒冻干苗注射。 二、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本病都有发生于温暖或雨水较多的季节。 [临床症状]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的发病率、感染率最高,成年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体温高达42度,呼吸困难。耳朵、四肢先开始发红,

(完整版)传染病防控工作流程

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传染病防控 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防范传染病在校园内的暴发流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幼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下发《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流程》。 一、组织机构 组长:刘莉莉 副组长:代丽丽尹胜杰 组员:郭长玲葛云霞黄夏林凌 唐荥黄艳艳各班班主任教师 二、疫情报告程序 班主任→(学校办公室)王丽→(安全科)郭长玲→(分管园长)尹胜杰→(园长)刘莉莉→教育局办公室→区疾控中心 三、相关职责 1.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园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2.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3.明确并落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人; 4.具体落实幼儿园防控传染病各项措施; 5.保障防控传染病所必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 6.幼儿园暴发传染病疫情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四、具体要求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应当建立由幼儿到教师、

到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到园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建立幼儿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落实消毒通风措施。 (一)保健医生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 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期对全体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工作,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5.负责全园消毒药液的配制,指导消毒人员做好消毒工作。 6.监督检查各班级通风工作。 (二)班主任教师职责 1.班主任教师为晨检、因病缺课排查负责人 (1)晨检:晨检由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办公室或分管领导,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确诊。 (2)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幼儿,应当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办公室或分管领导。对原因不明的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将排查结果报告给分管领导。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传染病是指在特殊工作场所因感染细菌或病毒而患的传染病,多为人畜共患传 染病。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性传染病有布鲁氏杆菌病、森林脑炎和炭疽。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绵羊 和山羊,其次是猪和牛等。布鲁氏杆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侵入 人体,但以皮肤接触及消化道感染最为常见。本病潜伏期为5~60天,平均为两周。主要 发生在挤奶工、屠宰工、兽医、皮毛工、饲养工及农民等人群,有明显的职业特点。此病 多数缓起,以高热、寒战等急剧起病者仅有10%~27%。关节痛最为明显,且呈游走性,见于膝、肩、腕、肘等大关节,与风湿热类似,常因此被迫卧床。神经痛、睾丸痛也是此 病特征。此外,还可有头痛、下背酸痛等多种症候群。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是对牲畜连续 性和连片性免疫3~5年。隔离病畜,做好消毒工作,以及做好个人防护也十分重要。 森林脑炎是由带有脑炎病毒的蜱叮咬人体后使人感染而发病的。由于这种蜱主要生活 在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因此本病主要发生在森林调查员、林业工人、筑路工人 等与森林有关的人员。林业工人中的集材工和采伐工,其森林脑炎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工种,其中使用畜力的集材工发病率最高。本病的潜伏期为7~12天,约半数病人的潜伏期为10~12天,最短为7~8天。受感染后约有1%的人呈典型症状,出现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意识障碍和肩胛肌、上肢瘫痪等。该病的严重程度与潜伏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潜伏 期短者症状不十分严重,恢复后很少留有后遗症。长潜伏期者重症较多,且大部分留有严 重的后遗症。预防本病的重点在于提高人群免疫性和防蜱,主要措施是接种灭火疫苗和控 制传染源。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因直接或间接接触患病动 物而感染。传染源以羊、牛、马、骡等草食动物最为重要。在中国,北方主要传染源是羊,而南方主要是牛。相对来说,狼、狐狸、狗、猫、豹、獾及水貂等肉食动物,对炭疽杆菌 易感性较低,发病较少。人接触污染的水、土壤、器械、物品、衣物也可患病。此外,牛虻、蚊虫等叮咬病畜后再去叮咬健康人群,也可引起皮肤炭疽。本病的发生与职业有关。 工业炭疽多为皮、毛、鬃、尾加工和屠宰工人、收购人员;农业炭疽见于农民、牧民和兽 医等,其次是护理、饲养、放牧使役等人员。本病潜伏期2~3天,短到12小时,长达12天。临床症状可分为皮肤型、肺型、肠型、脑膜炎型等四型,其中以皮肤型最为多见,占90%以上。为预防本病,接种“人用皮上划痕炭疽的减毒活菌苗”效果很好,应在本病流 行前4~5个月接种完毕,连续接种三年。对牛、羊、马等家畜也应进行菌苗接种。

第八讲 犬猫常见传染病

第八讲犬猫常见传染病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临床医学系胡延春副教授

?犬虽属食肉动物,但食性较杂,以肉类、脂肪、骨头和谷物等为主要食物,且喜熟食。所以由食物自身带毒致发的传染病不多,仅肉毒梭菌中毒等少数几种。?犬具有独特的群体行为,家犬的自由活动范围较广。如臭迹标记漫游,归家,传递发情交配信号,叨藏食物及呕吐食物喂仔犬等,都直到直接或间接的散播疫源或感染疫病,诸如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传染性肠炎和传染性肝炎等疫病就是通过广范围的接触传染的。 ?此外,在群体行为中犬与人的关系颇为密切,除了主从关系外,还存在着亲密的伴侣关系,因而如结核病等一些人兽共患病均可相互感染发生。

?猫属食肉动物,但仅以鱼、肉类和粮食等为主,家猫尚能扑鼠为食。食物种类比较简单,由食物自疫源引起的传染病并不多,仅肉毒梭菌中毒等少数几种。?猫生性孤独,极少群栖,与其他动物很少接触交往,活动范围很窄,所以动物性共患病不多见。 ?由于猫人为交流非常普遍,所以如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白血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等专性传染病能顽固地在猫群中流行发生,扩散蔓延难以获得有效控制。

(Canine distemper) ?病原:犬瘟热病毒 ?临床特征: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3℃左右,持续1~2天后降至正常,经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有的病犬的鼻和足垫可发生角化过度。 ?流行:主要危害幼犬。多发于寒冷季节(10月到次年2月),似有一定的周期性,每2-3年流行一次;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眼口腔鼻粘膜感染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 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主题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病理学部分 第1章引言 1,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在植物的生长、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来自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已超出其容许范围,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的变化,异常这种疾病导致产量下降,质量下降,颗粒无收,对人类的经济价值降低。2.病理学:疾病后植物的异常表达 3,病害:由植物患病部位的病原体形成的具有某些特征的结构 4,疾病三角:认为疾病只能由病原生物、宿主植物和某些环境条件的组合引起的观点被称为疾病三角5.传染病:由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6.非传染性疾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2.填空 1。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有很多种,根据其性质分为()和()两类。2.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传染病可分为()()()())等3.植物病害的症状可分为五种类型4.植物病害的症状可分为五种类型5.() () () ()构成疾病发生的三个要素 6年,植物传染病由()感染引起,非传染病由()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年和1945年,由于()病在爱尔兰的流行,欧洲马铃薯主产区有100

万人饿死,200万人逃往海外。这被称为爱尔兰饥荒 9。根据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分为()()()())等1、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 2、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线虫病、植物寄生疾病 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4、霉变、粉变、斑点、颗粒、脓液 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 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7、病害、病理 8、马铃薯晚疫病 9、气传疾病、苗期疾病、土传疾病、虫传疾病 9A.脓b .霉菌c .粉末d .颗粒2。非传染性疾病()A.霜霉病,晚疫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A.缺乏b .高温c .致病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传染病的因素有()A.缺乏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病害表现出以下症状,()是真菌病害A.霉菌b .粉c .脓d .颗粒 6,()是植物病害的症状A.霉菌b .坏死c .脓d .腐败7。传染病()A.霜霉病晚疫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立枯病是植物病害A.霉b .坏死c .脓d .腐败1,a 2,d 3,a b d 4,b c d 5,a b d 6,b d 7,a b c 8,ac 4,判断对与错 1,疾病的三角关系是指病原体、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是可以恢复的()3。植物病毒病没有症状() 4年,非传染性疾病无症状,传染性疾病有症状() 5年,环境条件不仅能引起非传染性疾病,而且还是传染性疾病的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十分重要。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认真作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和学校的稳定。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统一部署,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依靠科学,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 (二)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认真作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尽可能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如一旦发生,必须及时得到控制。 三、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要随时注意学校传染病动向,要及时向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二)认真作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1、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根据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学校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宣传,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并保持校园环境和室内清洁卫生。后勤部门要组织力量消除鼠害、蚊蝇等病媒昆虫以及其它传播传染病或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同时对学校内的生活区和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 3、后勤处要继续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学生集体用餐、食品、饮水等的安全管理,加强卫生情况的监控。 4、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执行对师生员工的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工作,使师生员工的传染病接种率达到95%以上。 5、积极配合市卫生防疫站,对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监测。后勤处要有计划地对教职员工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后勤处还应组织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6、结合班队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7、学校要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发病情况。 (三)认真作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各班级一旦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一旦发生传染病,学校要迅速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源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就地隔离,并由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向镇、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由指定的医疗机构将病人转送、隔离、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