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1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10 每小题2 分,11 小题6 分,12 小题4 分,13 题8 分,共38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

B.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无动于衷.(zhōng)

C.荒谬.(miù)仄.歪(zè)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潮汐.(xī)追溯.(shù)在劫.难逃(jié)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遗骸日薄夕山张皇失措

B.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

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D.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4.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是()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歌曲《江南 style》虽然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深具感染力,但是能在一个月内红透全球,轻易征服各色人种。

B.是否有必要征收汽车排污费,这是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

C.霍邱水门公园正在升级建造中,我们期待它开业迎四方宾客的那一天。

D.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手上有水启动家电,以避免不要受到伤害。 6.

为下面语段画横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句子()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

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

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7.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岳》——杜甫——唐代——《杜少陵集》

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孔子

C.《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

D.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公集》阅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9.下列加点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 10.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 分)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综合性学习(4 分)

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两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好书。在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作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

启示

13.根据要求默写。(8 分)

(1)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2)山随平野尽,。

(3),老木苍波无限悲。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家书抵万金。

(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6 分)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雨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③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的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⑤这叫逆温层。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

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⑦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

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⑧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就是这个道理。

14.本段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分别是什么?(4 分)

1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高度上?”(3分)

16.指出“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气候条件、高度、原理、现象及利用这一现象的成果。(3 分)

17.“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分)

18.对这个语段的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 分)

雪地烤红薯

⑴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

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⑵(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⑶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

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⑷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

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⑸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

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⑹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⑺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⑻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⑼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⑽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⑾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19.

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4 分)

手忙脚乱()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

20.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 分)

答: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笑”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盯”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C.

第⑥段平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⑦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22.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任选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 分)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答:

23.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

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3 分)

平头少年想: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1-10 每小题 2 分,11 小题 6 分,12 小题 4 分,13 题 8 分,共 38 分)

11、(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1)

(2)

12.(每空 1 分,共 4 分)

13.(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

(2)

(3)

(4)

(5)

(6)

(7)

(8)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6 分)

14.(每空 2 分,共 4 分)

15.(3 分)

16.(3 分)

17.(3 分)

18.(3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 分)

19.(4分)()()

20.(4 分)

21.(3分)()

22.(2 分)

23.(3 分)

四、作文(50 分)

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她被称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伟大的女芭蕾演员,她一手打造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已跻身世界最优秀芭蕾舞之列,她古稀之年还能把芭蕾演绎的美妙绝伦,她九十岁时,摘得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她在艺术盛年遭遇了几近双目失明的厄运,她却从未动摇过对艺术人生的热爱与追求,这位黑暗舞者就是世界芭蕾史上罕见的奇人——阿隆索,面对别人好奇的追问,她总是淡淡一笑: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⑵在生活的旅程中,你也许拥有一些特别的收藏。或是一朵小红花、一张旧照片,或是一场经历、一段情谊,或是……它们承载着你成长的经历和温馨的记忆。

请以“我的收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1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10 每小题2 分,11 小题6 分,12 小题4 分,13 题8 分,共38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 B.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无动于衷.(zhōng) C.荒谬.(miù)仄.歪(zè)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潮汐.(xī)追溯.(shù)在劫.难逃(jié)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遗骸日薄夕山张皇失措 B.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 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D.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4.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是()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歌曲《江南 style》虽然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深具感染力,但是能在一个月内红透全球,轻易征服各色人种。 B.是否有必要征收汽车排污费,这是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 C.霍邱水门公园正在升级建造中,我们期待它开业迎四方宾客的那一天。 D.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手上有水启动家电,以避免不要受到伤害。 6. 为下面语段画横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句子()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鲜腴.(yú)景致.(zhì)奔丧.(sàng)旁溢.斜出(yì) B.辟.邪(bì)濒.临(bīn)遒劲.(jìng)混.凝土(hùn) C.彻.底(cè)栅.栏(zhà)锤练.(liàn)无动于衷.(zhōng) D.簇.拥(cù)匀.称(jūn)料峭.(qiào)磨肩接踵.(mō)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 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_ 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__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A.洞悉行使穿过 B.熟悉行使穿透 C.洞悉笃行穿透 D. 熟悉笃行穿过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①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长的寿命,而并不具有 ..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 涕泗横流 ......,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 这位青年也有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②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A."不朽"是形容词,"具有"是动词,"即使"是连词。 B."涕泗横流"是主谓短语,"满腹牢骚"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①是一个病句,应把"长的"改为"更长的"。 D.画线句②是一个单句,其中"显然"作句子的谓语。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共七篇。 B.《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全书一百三十篇。 C.格列佛曾经在巫人岛会见了许多古代名人的鬼魂。 D.慧驷国人的外衣上饰有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图案。 5.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__,飞鸟相与还。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 。 (4),自将磨洗认前朝。 (5)我报路长嗟日暮,。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6题。(3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8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训练(24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荒dàn( ) 喧xiāo( ) 华裔.() 编撰.() 倏.()然耽.()搁悖.()论温馨.() 2.改正下列错别字。(4 分) 围追堵截辗转反侧杯盘狼藉人迹罕致英姿飒爽别俱匠心 莫名其妙恍如隔世受益非浅闲情逸致无暇顾及风糜全国 3.默写。(共10 分) (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一览众山小。(杜甫《》) (4),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5),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6)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7)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雁门太守行》) (8)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4.下边语段在语序上存在着一处问题,请指出修改意见,并说明原因(3 分) ①侧重文化建设的上海市黄浦区“OT 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②人民广场的周边区域和福州路、西藏路分别构成了这个规划中的“O”和“T”。③沪上著名的文化街福州路上,除了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书城”外,还会涌现一批娱乐设施。④黄浦区抓住人民广场综合改造的机遇,周边原有的 24 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设施目前都在改造中。⑤未来的人民广场还将成为沪上最大的“绝色乐园”。⑥西藏路作为一条旅行社高度集中的特色街,今后将更加突出“游”的特点。 修改意见:把句移到句的后面(填序号) 这样修改的原因:

E D B 5. 分析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3 分) (1)1969 年 7 月 16 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杰林斯说,他们从月球上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建筑物是长城。 (2) 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第一课《长城》是一篇看图学文课。课文中写道:“飞往月球的宇航员所 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的看到我国的长城”。 (3) 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 白岩松: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 20 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答: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6 分)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 6~9 题。(12 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4 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不可. 知其源 天涯若.比邻 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 清 相. 与步与中庭 势. 有曲直 过. 故人庄工协作 似与游者相. 乐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翻译: 8. 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欣赏哪一句?请写出理由。(2 分) 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5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 21 小题,总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4 分)深秋的威尼斯,xuÀn(▲)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xié(▲)、幸福的画卷。 (马信德《蓝蓝的威尼斯》)2.默写。(6 分) ①▲,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3.名著阅读。(4 分) ⑴丽达急忙回过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高大而微黑的青年,穿着草绿色军便服和蓝色马裤,腰上系一条 高加索窄皮带。 丽达望着他,两眼睁得圆圆的。直到一双手热情地抱住她,颤抖的声音轻轻地叫了一声“丽达”,她才明白,这真的是他。 文中的“他”是谁?丽达见到他时,为什么两眼睁得圆圆的?(2 分) ▲ ⑵黄以声身边,时常出现一个又瘦又小的孩子,孩子的身子特别细弱,却长了一个圆圆的头。这是谁的孩子,怎么出现在集中营里?孩子穿得破破烂烂的,长着一双聪明诱人的眼睛,不像是特务的小孩。每天,这孩 子都带着书,晃着一个大脑袋,到黄以声房间里去。 上文中的孩子人们叫他▲,他是被关押在▲(填监狱名)里的。(2 分)4.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选择 3 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中修改。(3 分) (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 阅读是人类世界特有的文化传播活动。①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则直接关系 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②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广泛 传播,阅读成为许多城市的文化名片。重庆读书月、深圳读书月、厦门书香鹭岛活动月、苏州读书节……③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在题号指定区域、超出答题区或在本试题卷上和草稿纸上答题均无效。 3.用黑色碳素笔作答。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考试结束,交回答题卡。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第1~5 题每题 2 分,第 6 题8 分,共 18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哂.笑(xī)胆怯.(què) B.稽.首(jī)缄.默(jiān)深恶.痛疾(wù) 广袤.无垠(mÀo) C.管束.(shù)璀.璨(cuǐ)期期艾.艾(yì) D.酬和.(hè)蜿.蜒(w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美味佳肴.(yÁo) A.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篮色的蜈蚣风筝。 B.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副画的效果。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他在屋里转了一圈,看到一只绿鹦鹉,它停栖在一个用拖布把钉成的木架上,一双亮得像珠子似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传销人员利用部分民众渴望暴富的心理,到处拉拢帮手,招摇撞骗,其卑劣手段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B.王山一边在田里干活,一边埋怨家人没有给他良好的条件,可谓任.劳.任.怨.。 C.今天上午,同学们精.神.矍.铄.地上了两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 D.被誉为中国量子物理界“四剑客”之一的物理学家钱伯初学识渊博,虚.怀.若.谷.,贡献卓著,深得业界人士及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30 分) 1、选出每组中读音错误的一项,在下面画横线,并改写在括号里。(2 分) A.殷.切(yīn) B.瞩.目(zhǔ) C.踌躇.(chú) D.涮.净(shuā) () A.惶.然(huáng) B.蕴.藏(yùn) C.挫.折(cuō) D.充沛.(pèi) () A.椭.圆(tuǒ) B.氧.气(yǎng) C. 裨.益(pí) D.惭.愧(cán) () A. 不懈.(jiě) B.干涸(hé) C.衰.微(shuāi) D.呆滞( zhì) () 2、看拼音写汉字。(4 分) ①我们在靠líbā( )的一张长凳上坐下。 ②父亲zhǔtuō( )茶房好好照应我。 ③财主夫人看见那位妈妈失hún()落pò()的样子,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 ④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kǎi()淋漓。 3、从下面的每组加点字中分别找出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音的字。(2 分) A.出差. B.差.错 C.苦差.事 D.开小差.() A.气冲斗.牛 B.北斗.七星 C.斗.篷 D.斗.争() A.经年累.月 B.累.计 C.劳累. D.连累.() A.不为.人知 B.人为.的干扰 C.所作所为. D.为.了革命() 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kān ( )测( )称jié抢( ) ( )然不同 xiāo ( )除撤( )jù恐( ) 万事( )备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一项是()。(2 分) A.锁屑拐杖灯芯羊肠小路 B.妥帖公候道歉稻穗 C.告戒辉煌高粱心旷神怡 D.挖掘羡慕通讯膨胀 6、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2 分) (1)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A、突然出现 B、及时出现 C、逐步浮现 (2)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99)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卷面总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2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诫子书》) (2),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6),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没有什么比拥有青春更令人献慕,因为青春盛.满了自信,洋溢着激情。你可以对狂妄的成功者宣战:我一定能超越你;可以对暂.时的失败理直气状地说:我一定能成功。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2 分) 盛:暂: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 改为改为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C.黄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鹤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员,必定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过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精品卷带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精品卷带答案 1.正确答案为C,读音无误。 2.正确答案为C,书写完全正确。 3.正确答案为A,应为“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 4.正确答案为C,其他词均为名词,而“背影”为名词。 5.正确答案为D,没有语病。 6.正确答案为B,XXX的原名为XXX,不是XXX。 D.《孟子》是一部记录XXX言行的著作。XXX继承并发扬了XXX的思想,成为儒家学派中仅次于XXX的一代宗师,被尊称为“XXX”,与XXX并称为“XXX”。 7.默写填空。(5分) 1)白头搔更短,半夜起来XXX。(XXX《春望》) 2)XXX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XXX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龟虽寿》中表现XXX老当益壮,要积极进取,完成 统一大业的诗句是:“主忧臣辱,身死国亡。乃今金城汉室, 不过一破落户耳。” 8.名著阅读。(2分) 毫无疑问,以上文字选自法国作家让-XXX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昆虫学百科全书”。 9.水是生命之本,也是文化之源。学校开展“饮水思源,拯救生命”语文综合性研究活动,请你参加。(7分) 探源溯流】 1)汉字意趣盎然,“水”,篆书写作“氵”,小篆写作“氵+殳”。《词源》注:“殳:手持具以取物。”你认为《庄子·列御寇》中“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中“没”的意思是:沉没。词 语中,有源而常流不断的水称“活水”;成语中,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称“水到渠成”;古诗中,描写自然山水风景的诗歌被称作“山水诗”。 望穿“清”水】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 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鞠躬(jū)褶皱(zhě zhòu)天衣无缝(fàng) B。寒噤(jìn)蟾蜍(chán chú)XXX(yǐ) C。狼藉(ji)屏风(píng fēng)惟妙惟肖(xiào) D。嶙峋(lín)XXX(xuān xiè)销声匿迹(lì)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荒谬青幽幽高屋建瓴豁然开朗 B。愧促煞风景黯然销魂荡然无存 C。尴尬文绉绉亭台轩榭气息淹淹 D。驻足颤威威迥然不同在劫难逃

3.(3分)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看着XXX幽默搞怪的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爷爷是个急性子,脾气暴躁得很,一点点小分歧就会 让他一触即发。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 为他们辅导。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教育家XXX先生的 作品。 B。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 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 C。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D。请你在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时候,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 的错别字。

5.(3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XXX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B.《朝花夕拾》是XXX的散文集,我们已经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XXX与〈三海经〉》。 C。XXX先生的《背影》描写了一位父亲平实的动作和话语,又重点写了父亲的背影,文章语言很朴素。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XXX的作品,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XXX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XXX锄归。 XXX草木长,XXX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改写:《归园田居(其三)》是XXX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写到在南山下种豆,草长得很茂盛,但XXX却长得稀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23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畎.亩(qu ǎn ) 版筑.(zh ù) 冀.州(j ì) 出入之迂.(y ū) B .箕.畚(q ī) 孀.妻(shu ān ɡ) 穷匮.(ku ì) 天子之诏.(zh ào ) C .始龀.(c èn ) 霜重.(zh òn ɡ) 折戟.(j ǐ) 彀.弓弩(ɡòu ) D .介胄.(zh òu ) 曩.者(r ǎn ɡ) 蓬.舟(p én ɡ) 法家拂.士(b ì)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弛,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劲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绝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跑”“公里”“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 .“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4.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2分)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_____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_____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_____。 A .供给 必需 预告 B .供应 必须 预告 C .供应 必须 预兆 D .供给 必需 预兆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 )(2分) A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根据提示填空。(5分) (1)得志, ;不得志, 。(孟子《富贵不能淫》)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可乎?(《愚公移山》) (3)《饮酒》(其五)中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 。 (4)《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家之情的句子是: , 。 (5)《雁门太守行》中表现了诗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愿望的句子是: , 。 7.综合性学习与名著检测。(8分) (1)为了全面了解你家乡的古建筑情况,班里组织了一次“古建筑资源调查”活动,假如你被指定为这次活动的策划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①为了让同学们对本地的古建筑有更深层的了解,你决定邀请一位建筑专家为大家讲解。见到建筑专家你会说: ②通过调查,你发现当地的古建筑受到了破坏,请写一条宣传语,呼吁人们珍惜、保护我们拥有的资源。(不得超过20字)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86)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本卷设附加题 10 分。附加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3.答卷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的横线上。 4.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在试卷指定的栏目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一、基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之《庭中有奇树》)(2 分) (2),。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 分)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 分) (4)默写杜牧《赤壁》。(4 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2)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3)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4)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lǜ,青丝变白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其实每个人都有孤独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 B.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C.王志伟同学为人热情、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老师的好评。 D.他做事认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济.(jì) 推崇.(cóng) 锐不可当.(dāng) B.诘.责(jié) 踌.躇(chóu) 深恶.痛疾(è) C.蔓.延(wàn) 不逊.(xùn) 诚惶.诚恐(huáng) D.浩瀚.(hàn) 教诲.(huì) 重峦.叠嶂(luán) 2.下面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松懈豪迈士农工商深不可策 B.隧道抵御力争上游车水马龙 C.犀利祖藉摩肩接踵颔首低眉 D.覆灭城郭无动于衷自出新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她抑扬顿挫 ....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B.当大多数公务员在为扶贫殚精竭虑 ....时,有几个人却在敷衍塞责或中饱私囊。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 ....,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D.特朗普曾住过的豪宅,被以“总统之家”公开出租,游客络绎不绝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加快探索特色医疗之路,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古诗文默写。(8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2)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崔颢《黄鹤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登楼所见美景。 (4)《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独爱菊”,沉醉于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致缠绵、对仗工整、音韵谐婉、宛如天成,被誉为“千古奇偶”。 6.在名著中,作者有时会对作品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描述和评价,这为读者走近这些人物提供了一条路径。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对红军领导人作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9)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班级:姓名:考号: 一、单选题(共 5 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狩(shòu)猎荫(yīn)蔽险象迭(dié)生一抔(póu)黄土 B.倔(jué)强脑髓(suǐ)锲(qì)而不舍张惶(huÁng)失措 C.砭(biān)骨嘻(xī)闹鞠躬尽瘁(cuì)断壁残垣(yuÁn) D.篡(cuÀn)夺祈(qí)祷玲珑剔(tī)透引颈受戮(lù) 2.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 A.走头无路自惭形秽白皙馈赠 B.漫不经心广阔无垠凛冽帷幕 C.气喘吁吁神采涣发休憩啜泣 D.一泄千里脍炙人口装潢曙光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D.中国 8 位维和警察在海底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灯月交映、水波粼粼,长江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C.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B.“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 小题)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水中藻、荇交横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黝.黑(yōu) 匿.名(nì) 荫.庇(yìn) 惟妙惟肖.(xiào) B.绯.红(fēi) 不逊.(xùn) 遒劲.(jìng) 天子之诏.(zhào) C.脸颊.(jiá) 窒.息(zhì) 轧.碎(zhá) 殚.精竭虑(dān) D.交卸.(xiè) 轮廓.(kuò) 考订.(dīng) 俯仰.生姿(yá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蒙昧由衷巧妙绝纶摩肩接踵 B.凄然平庸摧枯拉朽无遐一顾 C.缅怀城郭横柯上蔽井然有致 D.躁热苔痕鸢飞戾天自出心裁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惟.妙.惟.肖.。 B.这位老船工讲述了横渡长江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C.故宫博物院建筑精美,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D.某男演员受邀出席某国际时尚品牌在京的晚宴,正装加身器.宇.轩.昂.。 4.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语段。(4 分) 留点时间来“浪费” 学业重要,分秒必争。然而,我想说:何不留点时间来“浪费”?(甲)因为“浪费”,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就拿我来讲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会去打篮球①,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动作,让球在众人瞩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线。尽管姿势很酷,进球却总与我无缘。(乙)③因为打篮球,使我身心愉悦。把时间留一点“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真好!

留点时间来“浪费”。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张有弛,生活才能更快乐。 (1)第①处标点有误,应改为: (2)第②处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③句有语病,应改为: (4)第④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甲乙)处。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 C.④①⑦⑥⑤③② D.⑤⑦⑥①②③④ 6.默写填空。(6 分) (1)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2)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悲痛之情的诗句是 “, ”。 (4)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晏殊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感 慨:“, 。”

部编本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含两套题)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6分) 1.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判断下面哪一幅字是楷书( ) A . B . C . D . (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方格内。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①( ),深青 布棉袍,p án ②(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A .探 B .转)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趴 B .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大马褂. ( )②p án 跚( ) (2)结合内容选择合适的动词,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B .为了防止病树造成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 园、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C .三个报社的记者昨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D .我国以立法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背影》——朱自清——现代 B .《愚公移山》——列子——战国 C .《苏州园林》——叶圣陶——当代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D.《饮酒》——陶渊明——东晋 5.名著阅读。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螳螂时的动作。 6.综合性学习。 随着手机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请你结合个人认识回答下列的问题。 你认为中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1分) 7.根据课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2)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贵不能淫》) 8.古诗词赏析。 春望 杜甫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______ 触目惊心之景,”_____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请展开想象,描绘尾联展现的画面。 9.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 ...的一项()A.曾.不若(zēnɡ) B.汝.之不惠(rǔ) C.无穷匮.也(kuì)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 语文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2)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曹操《龟虽寿》)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将对早春景象的喜爱之情融于莺歌燕舞之中的诗句是: , 。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这一首诗歌中用游动的视角来表现景物变化的诗句是: , 。 (8)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 2.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李白此时的心情如何呢?请你结合诗中景物的特点,简要分析。(2分) 知识卡片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写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3-5题。(7分)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rǒng ( ),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______。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 )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 ( )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_______。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4分) 1. [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节选]北京冬奥,惊艳全球。学校开展 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1分) 下面是展板一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多少人也由此领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深情,感受当代中国的自信从容和________生机。“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见证运动员汗水与激情的比赛场馆,则是将科技、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的具象载.体。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1)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 万众瞩.目(shǔ)篷勃熔合载.体(zài)

B. 万众瞩.目(zhǔ)蓬勃融合载.体(zài) C. 万众瞩.目(zhǔ)篷勃融合载.体(zǎi) D. 万众瞩.目(shǔ)蓬勃熔合载.体(zǎi) (3)给画线句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 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B.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 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 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D.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 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4)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3分) 2.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对方感受到了妥帖,才觉得动听,才喜欢听。 ②也因此,会说话,成了一门艺术。 ③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了正确的话,但一定是顺着对方心思去说的。 ④这是一种分寸的把握,也是一种技巧的运用。 ⑤太直了不行,太迂回了也不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