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综述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综述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综述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综述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16, 3(4), 82-8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bd8222705.html,/journal/ojfr https://www.doczj.com/doc/bd8222705.html,/10.12677/ojfr.2016.34013

文章引用: 刘笑天, 王培磊, 张亚男, 朱孟英.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综述[J]. 水产研究, 2016, 3(4): 82-87.

Review of Aquatic Animal Welfare

Xiaotian Liu, Peilei Wang *, Yanan Zhang, Mengying Zhu

Life Depart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Received: Nov. 28th , 2016; accepted: Dec. 16th , 2016; published: Dec. 19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bd822270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mproving aquatic animal welfare means that we have to supply necessary facilities, equipments and basic needs for the aquatic animals to meet the physiological behaviors and natural habits in the process of aquatic animals cultivation.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aquaculture animal welfare include creating a good culture environment, daily scientific management, active disease control, regular staffs training, reasonable harvesting,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measures and scientific slaugh-ter methods. This paper also looks forward to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quatic animal welfare from four aspects, especial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quatic animal welfare system. Keywords

Aquaculture Animal, Welfare Level, Review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综述

刘笑天,王培磊*,张亚男,朱孟英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临沂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28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16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9日

摘 要

水产动物福利是人类为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繁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行为、自然习性等所提供的必Open Access *通讯作者。

刘笑天等

需设施、设备以及最基本需要。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水平的方法包括:创造良好养殖环境,科学日常管理,积极进行病害防治,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合理安排收获、包装和运输,科学宰杀。本文还从四个方面特别是推进水生动物福利制度建设对水产动物福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水平,综述

1. 引言

水产品作为人类优质蛋白源受到特别重视。据联合国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统计,2015年全球水产品总量达1.575 × 108 t,其中养殖产量达6.66 × 107 t,自2000年以来,水产养殖对世界水产贡献率已由25.7%增长至2015年的42.2%,水产养殖业将是未来动物源食品增长最快领域之一[1]。水产动物福利是人类为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繁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行为、自然习性等所提供的必需设施、设备以及最基本需要。人类在养殖基地、养殖过程、捕捞、运输水产养殖产品各个环节中,影响水产动物的活动,而这些环节涵盖了水产动物福利所有内容。水产养殖动物的福利具体表现为,在养殖状态下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优质、健康、舒适、无胁迫的养殖环境,提供充足的饵料,在捕捞和运输的过程中采取有利于保护水产动物的措施,以达到为人类提供优质、安全水产品要求。其核心内容是五项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1]。水生动物福利贯穿于水生动物饲养、运输和屠宰全过程。水产动物福利不仅是人类文明标志,同时也是水产品安全需要,因为水产动物在受虐待情况下,死亡率提高,饲料效率显著降低,品质受到影响,还可能产生毒素,危害人体健康[2]。水产动物福利是一个人性化概念,体现了人与水产动物协调发展最高境界,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关注。

2. 国内外水产动物福利的现状

当前,在欧美国家鱼类福利养殖的理念逐步在鱼类投喂、饲养、分池、宰杀、运输等生产操作中尝试并已推广实践。世界粮农组织制定的水产养殖认证指南提出水产养殖活动应在确保养殖对象健康福利的方式下进行管理,通过健康最优化、压力最小化减少水产动物疾病风险,保持生产周期各阶段健康的养殖环境。欧盟良好养殖规范(Global GAP)是1997年由欧洲零售商协会发起,并组织零售商、农产品供应商和生产者制定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标准—Eurep GAP [2]。Eurep GAP标准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方法,确定良好农业规范的控制点和符合性规范,对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可追溯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工人福利、动物福利等提出综合性要求,增强了消费者对Eurep GAP产品的信心,Eurep GAP 已成为欧盟成员国农业生产长期持续和改进的基本要求[3]。2007年9月在曼谷举行的第八次Eurep GAP 年会上,Eurep GAP委员会将Eurep GAP更名为Global GAP [4]。Global GAP提出了只要能满足水产品自然、营养和环境要求将减少死亡率,提高生长速度并保证鱼体健康。最佳养殖规范BAP是由全球养殖联合会所制定的,联合会地点设在美国,整个组织由技术专家和非政府机构组建。BAP主要内容是检验全球范围内水产品繁育和养殖过程以及养殖场和加工厂的各项生产标准。BAP提出养殖水生动物在持续压力下,生长率降低,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升高,良好养殖技术可防止动物受伤,提高生产效率。

在发达国家,人们考虑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在饲养、运输和屠宰动物过程中应以人道方式对待动物,尽量减少其痛苦。许多国家订立法律强制执行动物福利标准,以保证动物在人的管理下得以享受基本生活待遇,且免遭不必要痛苦。关注动物福利的不只是欧美发达国家,东亚许多国家和

刘笑天等

地区也有各类动物保护法,用以维护动物福利。很多欧美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提供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才准许进口。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动物运输、宠物管理等方面有一些零星立法或规定,但目前尚未有针对动物福利(包括鱼类福利)相关立法或规定,正因如此,我国动物及其制品对外贸易常受到发达国家动物福利贸易标准阻止。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宣布对中国虾制品实行“自动扣留”,原因是中国一些渔船没安装海龟逃生装置,这致使中国冻龙虾出口额由1995年1203.9万美元减少到1997年56.7万美元[5]。2002年国际保护组织要求中国有关方面须对“食人鲳”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水产品[6]。

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始关注水产动物福利问题,不少学者正在推动相关研究。福建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林建斌论述了水产动物福利的定义和现状[6];吕青等阐述了水产养殖对动物福利的要求[7];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冯东岳等介绍了水生动物福利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阐述了水生动物福利观念对水产健康养殖的意义,提出了推进水产动物福利制度建设所应采取推动立法、制订标准、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增强公众意识等四项措施[8]。鱼类福利健康养殖研究已成为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的重点规划内容和支持方向,亦是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学部的重点支持研究方向之一。动物福利立法在我国举步维艰,经多年各方不断呼吁和努力,我国加强了水产养殖动物福利相关的政策和法制建设。全国人大1986年颁布了《渔业法》,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务院1993年颁布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8]。农业部2001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首批有73项行业标准,其中水产行业23项,分别涉及淡水、海水水质标准,各种养殖品种技术规范,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等,设置了强制性和指导性推荐标准。农业部2004年1月7日发布112项行业标准,包括《无公害食品鲈鱼》等22项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和水产品抽样方法、孔雀石绿、呋喃唑酮、氯霉素、喹乙醇、烯雌酚、麻痹性、腹泻性贝类毒素测定等9项水产品检测标准[8]。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水产养殖系列国家标准于2008年2月1日发布实施。水产养殖规范中,对动物福利的要求包括:配备相应数量员工,确保良好养殖条件和动物福利,从事生产的员工须经过相关培训;所有养殖池及养殖设施应无尖状物,以免划伤鱼体;养殖操作应减轻养殖产品紧张、伤害以避免造成应激。我国目前关于动物福利包括水产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正处于不断研讨、立项阶段。

3. 如何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水平

3.1. 创造良好养殖环境

养殖场内应尽量减少噪音与尘土,减少对养殖对象造成应激和污染。养殖环境如水深、水温、pH值、溶氧量、盐度、光照、重金属和其它卫生指标应与养殖水生动物相适应。投放鱼苗时,温差要控制在2℃范围内,盐度差控制在5以内,以减轻鱼苗因环境改变而产生应激反应。应常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查、监控,观察水面、充气、水温和养殖鱼类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应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养殖过程中,为避免由于同一养殖池中鱼类个体不一而造成部分鱼体生长过缓、“老头鱼”

的出现,需进行分池。分池过程中,常会因为短期将鱼类置空、拥挤、操作不当、水质局部范围恶化等因素对养殖鱼类健康和福利造成影响。研究证明,某些鱼类如真鲷置空3分钟,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在30分钟内会增加50倍;分池时众多个体聚集造成的拥挤效应和堆积会造成血液皮质醇含量增高、健康水平下降甚至死亡,也会影响鱼排质量和口感[9]。多数情况下,原始分池方式会给鱼类带来巨大胁迫。为减少分池给鱼体造成伤害,建议在分池操作前利用鱼用麻醉剂,例如MS222、丁香酚等进行麻醉,从而减少鱼类应急反应,分池过程中最好有流动水保持鱼体湿润,确保所有直接接触鱼体器材湿润[10]。

刘笑天等3.2. 进行科学日常管理

控制合理养殖密度可减少由于水产动物身体接触造成的伤害,减少采食时相互干扰和争抢,减少躲避时的妨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传染。应定期进行分养,按照水产动物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投喂高效、优质、环保型配合饲料,制定合理投喂方案和投饵量,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做到科学投喂,采取“四定”原则,即定时、定质、定量、定位,以提高饲料效率,并减少对水环境污染。养殖、捕捞等操作工具应无毒、无害、光滑,避免划伤鱼体。

3.3. 积极进行病害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疾病综合防治措施。发病水产动物应及早诊断,采取治疗措施。疫苗接种人员应接受过相关培训,使用疫苗时,要尽量减少养殖水产动物应激反应,使用的疫苗应符合产品消费地的法律法规。使用鱼药时,应按照药物使用规范与要求合理用药,防止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死亡水产动物须及时捞出,作深埋等处理。受伤和生病的水生动物能及时识别并得到救治;水质符合鱼类健康要求;有适当的设备、设施用于隔离和移出受伤的水生动物;定期进行水质监控;定期监控和评估水生动物的平均重量和大小以分级饲养;正确称量饲料;不符合条件的水生动物以人道的方式移出和销毁;养殖密度不能超过法律或自然的要求;水生动物处理方式应能够防止疼痛、压力、伤害和疾病;水生动物饲料存放区应清洁干净;网眼尺寸应适当,网衣光滑以避免划伤鱼体,人工繁育时应避免近亲繁殖,以防止种质退化、个体变小和抗病力渐衰。

3.4.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动物福利方面的技术培训,使员工有能力胜任养殖工作,基本达到动物福利要求。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措施包括:挑选健康苗种;放养前确保良好、卫生的养殖环境;调节放养密度、通风、饲料供给、水交换以及浮游生物繁育控制等来保持最佳环境条件;采取健康管理措施,减轻动物压力;定期监控和记录动物健康状况,尽早发现问题;避免病原体在养殖场间传播及传播到自然水生动物群落;合理使用鱼药和抗菌药,避免过量化学药品、抗菌药和疫苗进入周边环境;按照最低推荐剂量使用化学品、鱼药和抗菌药;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动物在养殖、收获、运输、交易和屠宰过程中的痛苦。培训内容包括水产动物饲养管理基本知识;饲料基本常识和合理投喂方法;鱼药和化学药品安全使用知识;动物健康和福利基本知识(包括对疾病和异常行为识别);鱼类雌雄鉴别和苗种繁育知识,水泵和增氧机使用方法,清塘和拉网锻炼方法,野杂鱼、蚂蝗、河蚌、青蛙、蛤蟆、水生昆虫清除或杀灭方法,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技术等[11]。

3.5. 合理安排收获、包装和运输

产品捕获应确保水产动物的外观、品质、安全,采取快捷有效的方式以减少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和机械损伤。收获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对未达商品规格水产动物伤害。活鱼运输时,应保证其合理存放密度和足够氧气。毋容置疑,运输条件与鱼类福利间有较大关联。运输过程中水质恶化、拥挤等诸多因素常会打破鱼体内稳态,造成鱼类福利水平下降,甚至死亡。目前,关于运输过程中鱼类福利学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改善运输环境、设施、技术和操作来提高鱼类福利。丁香油、丁香酚、MS-222、2-苯氧乙醇、美托咪酯等鱼用麻醉剂常被应用在幼鱼或成鱼长途运输,其中以MS-222和丁香酚应用较为广泛[12];在运输前通常会采取提前一天停饵、保持运输过程中低温等措施来减少对鱼体造成的胁迫。水产动物运输过程福利保障程序包括:1) 准备质量可靠的运输袋或运输箱,使用前需进行灭菌处理;2) 运输用水须干净,为降低运输过程中水产动物的活动,运输用水温度应低于原生境水或原养殖水温度,还应充入足

刘笑天等

够的氧气,对于半湿运动物,注意运输箱的通风通气;3) 运输过程中避免大幅度震动,必要时将运输袋置入保温箱中;4) 根据距离选择运输工具,运输时间避开恶劣天气;5) 动物运输到达目的前,预先通知接收人员,做好接收准备[13]。

3.6. 科学宰杀

不恰当屠杀方式不仅会降低鱼类福利,还因屠宰过程中鱼体胁迫过多造成体内激素分泌量增加,影响鱼排质量与口感。如能在鱼类处于“无意识”状态下进行屠宰,将会大大提高鱼类福利。实际操作过程中,常采用二氧化碳麻醉、冰块冷冻麻醉、猛击头部、剪鳃引起大出血致死、电击、斩头等方法作为前处理或直接屠杀方法。有关研究比较了不同宰杀方法对鱼类福利学影响,目前认为电击法和专用尖钩工具猛击头部的宰杀方式是最有效的,并能维护鱼类福利。

4. 推进水产动物福利前景展望

4.1. 推动水产动物福利立法工作

国际上水产动物福利立法发展进程大致分几个阶段:一是从早期动物福利对水产动物福利忽视,发展到后来明确要求保障和提升水产动物福利;二是水产动物福利要求逐步提高,从初期反对虐待到后来避免不必要痛苦,发展到要求主动改善水产动物福利;三是水产动物福利要求逐步具体,从早期一般原则性要求,到目前制定针对养殖、运输、宰杀等不同环节具体要求[14],水产动物福利立法将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我国水产动物福利关注度低、起步晚特点,应借鉴国际上有关国家动物福利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我国动物福利法规,其中涵盖水产动物福利并提出具体要求。水产动物福利立法由社会关注转变成企业实施,虽需漫长时间,但却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及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然趋势。

4.2. 制订水产动物福利标准

水产动物属变温动物,免疫系统不发达,科学研究相对较少,导致水产动物福利标准规程制订远落后于陆生动物。此外,水产动物多样性和我们对其福利要求研究有限,使得制订相关标准具有一定难度,国际上关于这方面标准也处于空白阶段[14]。目前,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分别涉及海水、淡水水质标准,各种养殖品种技术规范,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产动物福利水平,但仅满足了基本要求,今后应结合FAO 水产养殖认证指南、欧盟良好养殖规范、最佳养殖规范和我国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中对水产养殖过程维护动物福利要求,总结出水产动物福利应关注的环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并转变为可操作标准[15]。同时大力支持科研机构从事水产动物福利基础研究,鼓励制订出符合水产动物福利实际需求标准。

4.3. 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

水产健康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调控养殖环境条件等,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发育状态,并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减少病害发生、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养殖效益。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提出,水产养殖活动应在确保养殖对象健康福利方式下进行,通过健康最优化、压力最小化,保持健康养殖环境[16]。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可根据各种鱼类生理、生态需求,自动调控水温、水质,各种指标完全处于物联网智能化调控中,养殖鱼类福利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尚未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刘笑天等4.4. 增强公众水产生动物福利意识

动物知觉被作为福利的道德界限。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水产动物没有知觉,即无疼痛感,也正是人们对水产动物是否属有知觉生物的疑问,影响了对水生动物福利的关注。但随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公众意识的提升,逐渐认识到实现水产动物福利是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必然选择[17]。在欧洲,随消费者日益增长动物福利意识,大型连锁超市更加关注供应商对动物福利保障,而良好福利记录也会给经营者带来额外商业回报。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将鱼类福利作为水产品准入条件,定期检查供应商,对不符合要求者采取处罚措施。德国规定经销商不得把活鱼直接卖给顾客,必须由商户把鱼放进电箱里快速杀死才能销售,以防止虐杀情况发生[18]。大型超市和社会公众对福利状况良好水产品的选择,是对水产动物福利道义上的支持,必将反过来推动水生动物福利立法和实施进程。

5. 结束语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尚处传统粗放阶段,分布地域广阔、养殖规模小、养殖环境可控性差、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盲目追求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急功近利,致使水生动物福利无从谈起,严重制约了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后随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强,水生动物福利理念将逐步受到业界接受和认同,应用现代化生产设施以及生产技术,最大化满足水产动物生长条件,合理、人道地利用水产动物,保证这些服务于人类的动物享受最基本权利,生产出优质水产品,这既是发展水产健康养殖需要,也是推动现代渔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项目(863-819-04-10);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BS07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廖锐, 区又君, 勾效伟. 养殖密度对鱼类福利影响的研究进展[J]. 南方水产, 2006, 6(2): 18-24.

[2]林建斌. 水产养殖与水产动物福利浅析[J]. 中国水产, 2012(9): 45-49.

[3]雷霁霖, 黄滨, 刘滨, 徐志方. 构建基于水产福利养殖理念的高端养殖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4, 3(16):

12-17.

[4]张凤翔, 唐玉银. 水产动物福利的理念在河蟹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 渔业致富指南, 2013(7): 23-27.

[5]蔡春平, 王琪, 薛芝敏. 欧盟的福利立法与实践评析[J]. 中国动物检疫, 2011, 28(6): 17-19.

[6]李贤, 刘鹰. 水产养殖中鱼类福利学研究进展[J]. 渔业现代化, 2014, 41(1): 40-43.

[7]吕青, 杨志刚, 陈恩成. 动物福利及GAP对水产养殖的福利要求[J]. 科学养鱼, 2009(3): 24-27.

[8]冯东岳, 尤华. 浅析动物福利与水产健康养殖[J]. 中国动物检疫, 2015(6): 52-54.

[9]林金杏, 高诚, 胡建华. 实验用鱼类福利的发展现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 22(10): 59-63.

[10]张望, 陈秀开, 蔺国强. 养殖鱼类屠宰过程中的动物福利[J]. 科学养鱼, 2012(12): 52-53.

[11]刘宝良, 雷霁霖, 贾睿, 刘滨. 养殖密度对鱼类福利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工程科学, 2014, 9(16): 100-105.

[12]李婷. 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壁垒探讨[J]. 北方经贸, 2006(3): 34-36.

[13]刘纪成, 张敏, 赵云焕. 重视动物福利刻不容缓[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5): 74-75.

[14]常纪文. 动物福利法–中国与欧盟之比较[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2006: 37-39.

[15]陈筱侠. 美国动物福利法规汇编[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8.

[16]Volpato, G.L. (2007)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 of Fish Welfare.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75, 165-17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bd8222705.html,/10.3354/dao075165

[17]顾宪红. 动物福利和畜禽健康养殖概述[J]. 家畜生态学报, 2011, 32(6): 1-5.

[18]许源剑, 孙敏. 环境胁迫对鱼类血液影响的研究进展[J]. 水产科技, 2010(3): 24-26.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bd822270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ojfr@https://www.doczj.com/doc/bd8222705.html,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鱼 ;微生物;出血病 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 [1]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 [13]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让它来为我们服务。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 1.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 [2]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

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 [3]病情会进一步恶化。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 [4]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2.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 [5]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rIchthyo—phthirius肌峨触。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 in advanc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y's patriotic youth Yu Qingzhi when Chang. Yu Qing Zhi, nanling County, Anhui Wuhu 7 Brook family beach peopl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war,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war zone relative to the officer training Corps trainees, young Chang Shen Liqun from Shangrao, Jiangxi province, is the only military 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危害更大。病鱼体表、鳍条

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福利的意义

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福利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关注与其同存在自然界中其他事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而与人类同属的动物更是关注的焦点。长久以来,动物是否具有同人类一样的受尊重的生存权,是否具有权利或福利以及相关的定义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议。在一些比较激进的动物保护者的观点中,动物是与人类同等的存在,应该具有同样的生存权,不应被人类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进行一系列妨害其生存的活动,其生存权应该受到保护。在他们看来,实验动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动物实验是不应该被进行的,更不用说出于心里快感任意残虐、虐杀动物,更是应该受到严厉的制裁。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动物为人类出于种种考量所用,如为了人类健康与医药事业的发展而进行动物实验等,这其实也是符合大自然的法则,就好像食物链中弱肉强食,不应该受到指责。但对无意义的任意残害动物,双方都持同样的反对意见。绝对的将动物同人平等起来,享有人类同等的权利是不现实的,将动物只做一般物权的存在,不考虑其自身的需求而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也是不人道的,因此如何更好地对待动物,动物可以享有哪些比较具体的权利,便有了动物福利的产生。 1动物福利 福利在英语字典中译为material benefits, well being, welfare,这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原来主要用于企业管理中。动物福利不是动物权利,它包括动物的生命和健康,虽然各国的文字描述并不统一,但

其实质都是指让动物在比较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或尽量减少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在1976年美国人休斯提出了动物福利这一概念,这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在详细描述中,休斯将动物的福利定义为两种,包括生理福利和心理福利。而现今国际上所公认五大自由也是这两种福利的体现。 首先生理福利在五大自由的体现即在食物上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环境应该舒适的自由;同时应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这三者都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三者的满足是保持动物生理健康的保障。其中不受饥渴的自由,即饲养人员在饲养时或者相关人员在进行与动物相关活动时都应及时补充动物所需的饲料和饮水瓶中的水,不使其感受到饥饿或者干渴;其二,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即相关人员应该为动物提供舒适卫生,符合其生理特点的生活环境;其三应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肋、的自由。这是基于前两者的基础上,尽量为动物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减少疾病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如果动物感染疾病,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动物所感受到的痛苦。而相较于生理福利,动物的心理福利难以用仪器来测量,更不用说使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评测。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与动物之间并没有有效而直接的交流沟通渠道,换句话说就是人类不可能理解动物的真实想法和确切需求,因此在动物心理福利的评判上加入了大量人类的主观评测。目前,心理福利在科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后总结认为动物应享有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同时应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 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 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 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 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影响海.病原: 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 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损伤: 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 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夺取营养:

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书

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书 导读:本文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书 各盛市野生动物保护区: 近年经常有不法分子非法猎杀,食用野生动物。大家都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更是大自然的精华,国家也颁布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可有些不法分子还是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这样会导致野生动物灭绝,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人们猎杀野生动物主要是因为人们为了美食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禁止人类使用一切野生动物,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生活。 2、各盛市野生动物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捕杀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严厉惩罚。 3、禁止人类近距离接触一切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以免爆发瘟疫,造成大量的人生损失和财产损失,以至扑杀大量野生动物。 4、医务部门要做好防御瘟疫病毒的措施,以免爆发瘟疫时扑杀太多野生动物。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请大家多考虑。 此致 敬礼

建议人:精忠报国 写于:2099年12月30日 篇二: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大熊猫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千克。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20千克左右的鲜竹。有时,它也会开一次“荤”,捕抓箭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顿,甚至大摇大摆闯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常常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春天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夏天迁到竹枝鲜嫩的阴坡处,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温暖的向阳山坡上,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同居在一起。但5月一过,便又各奔东西。雌性大熊猫怀孕4-5个月左右,就急着寻找树洞或石穴作为“产房”,它每胎产1-2仔。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1‰。可是,一个月后体重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鱼类养殖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 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 -16‰)、淡水(0.5‰以下)

动物福利的看法

20122194 唐堂通信三班 我对动物福利的看法或认识 按照现在国际上通认的说法,动物福利被普遍理解为五大自由: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保证提供动物保持良好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水;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让动物能够得到舒适的睡眠和休息;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疼痛,预防疾病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的治疗;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保证避免动物遭受精神痛苦的各种条件和处置;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被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伙伴在一起。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包括经济发展不如中国的一些非洲国家——出台了动物福利法。在英国,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有10多个,如宠物法、动物遗弃法案、动物寄宿法案、兽医法……涵盖动物从生到死。我国动物保护法体系存在明显缺陷。首先是现行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寥寥可数,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检疫法》等几部单行法外,余者只散见于《森林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若干零散条文中,没有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动物保护的总括性法律。人们对于如何保护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的意义都缺乏整体的清晰印象。最重要的,是惩处力度相对薄弱。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只有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才追究刑事责任。而对虐杀普通动物的行为,几乎不进行任何处罚。而在法国和美国的一些州,残酷对待动物的行为已被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内

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而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对待动物都是用的虐杀,因为这样更节省成本,更能赚钱。而这种方法是极其不符合人道主义标准的,而且不科学,导致生产的肉类品质下降,更有销往欧洲的部分肉类被销毁,这是多么的令人寒心。哎,只能说这个世道呀。如今的中国对动物保护也渐渐重视起来了。一些法案已出台,虽然离完善还差很远,但是总归在行动。 中国动物保护推行困难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很难被触动。这些通过对动物的残害而生产出的商品,在我们自己看来尚且惨不忍睹,别的国家就更能理直气壮地以动物福利的名义将其封杀。在动物保护和人道主义温情的背后,动物福利的贸易壁垒作用其实已经初露端倪。 希望通过宣传能让动物能享受到人道的福利。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 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 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 鱼 ;微生物;出血病 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13]。让它来为我们服务。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 1.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2]。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 7

病情会进一步恶化[3]。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4]。 2.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5]。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rIchthyo —phthirius肌峨触。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危害更大。病鱼体表、鳍条及鳃瓣上布满大小1毫米左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重症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粘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鳃上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丝端部贫血,鳃小片破坏。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不摄食,成群游池边或水面。此病发病期短,常引发暴发性死亡[6]。 3.烂鳃病 3.1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毛霉亮发菌,它生长于有机质含量丰富、偏酸性的水环境中。在鱼体受应激反应后粘液分泌增加或脱落的养殖池中易发生,因而丝状细菌为水质不良生物指标。当丝状细菌大量于鳃丝发现时,一般鳃丝分泌粘液增加,鳃丝充血后产生血窦,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本病常发生在气候交替的9月份,发病率较高,传染性不强,一般来说不会导致鱼的死亡[7]。 3.2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嗜纤维菌、恶臭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同样为条件致病菌,仅当环境条件适应其繁殖,鱼体质下降时,入侵鱼体而造成烂鳃,尤其当水温达到28℃时,或当季节更替气候突变及养殖环境剧变时易导致此病暴发

动物福利

如何设计实验评估某饲养模式的动物福利 1.动物行为学观察 行为是评价动物福利最容易理解和最通常使用的指标。从行为学角度讲,动物能无拘束地表现最正常形式的行为表明动物的福利好。如果动物的运动和动作受到限制或动物有异常行为表明动物福利差。不良的环境经常导致异常行为的发生异常行为可能对适应有帮助,但是它仍然是动物没有适应环境的标志。常见的异常行为包括: 1.1规癖行为 规癖行为是指以固定模式或频繁反复出现且没有明显目的或功能的行为。例如行走规癖、头部摇摆、卷舌、咬栏等。一些学者认为,规癖是在贫瘠环境中的一个应对机制,或对心理福利差的反应。在一些病例中显示规癖行为可能反映出一个潜在的神经官能症,表明导致无法完成弹性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变化。 随着规癖行为的发展,规癖行为可能变得更像动物在福利好的情境下完成的习性,因此较低水平的规癖并不是必然地反映出较好的福利,同时因为存在个体差异个体或群体的规癖程度与福利减少的程度并不必然一致,并且规癖和先前的经验也相关规癖,可能表现为先前贫瘠环境经历的行为伤疤。 1.2 自我伤害 动物自我伤害的程度从轻的自我伤害如过分的护理行为到严重的咬伤,这种行为似乎是可能的福利标记,因为这种行为似乎在不良环境下更多,另外这些行为显得类似于人类的强迫性行为。 1.3, 采食和饮水异常 有潜在危害地采食可能是饲料不适当的结果,但也与不适当的环境有关。异食癖经常在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下发生,食粪癖在一些动物中自然地发生,尤其是草食动物,但这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如果食粪癖严重便是福利差的一个标志。饮水多是水的过分消耗,这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集中在相对较短的1或2个小时。在限饲的一些动物中看到过分饮水超过正常摄入的2到4倍。 1.4 冷漠 对人来说,冷漠可能是长期应激抑郁和缺乏快感引起的,隔离动物引起的抑郁与其类似。动物反复攻击或反复的破坏环境都是冷漠的反映。冷漠可通过反应性来测量,这需要认真控制试验,因为反应性变化依赖于刺激出现的时间,例如饲养在限位栏里的母猪只对食物有反应,但对环境中的其它事件没有反应,而这些事件通常会引发群养母猪的探究性行为。变得无动于衷和把大多数环境刺激排斥在外的行为反应是猪难以适应环境的一个标志也是福利差的一个标志。 1.5 食仔和不良母性 产仔前后的过度兴奋和环境心理失调可能是引发食仔的主要原因,母性差也可能是继发性的,例如由母性疾病或母畜应激引起的,或不良的自然或社会环境引起。长期缺乏蛋白质营养也会导致食仔现象发生。 1.6 过度攻击 攻击是群居动物的正常行为,但导致伤害的攻击会引发福利问题。频发的无害攻击也潜在地降低福利,攻击性的恐吓对潜在的对象有不良的心理影响,减少其接近食物或休息区等资源。由于动物环境的限制,群养动物的个体为了避免同种个体的攻击其福利可能受损。过度攻击的判断依赖于对正常水平攻击的频率和强度的了解,攻击行为的频率和强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季节。判断攻击的水平异常需要做很多的研究。 2.生理指标的测定

保护濒危动物倡议书

保护濒危动物倡议书 伸出我们的手,每年在种一棵树;做一个野生动物积极主张保护动物倡议书;主没有食物的野生动物,设置新时尚饮食,说服,阻止伤害的野生动物和人,让我们这样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保护濒危动物倡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保护濒危动物倡议书篇【一】同学们: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生物生存的权利就是生物对维持生命及其生存条件拥有的权利。破坏了它们的生存条件,也就剥夺了它们存在的权利。不仅阳光、空气、水域等构成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而且不同的生物通过食物链、食物彼此构成基本的相互依存条件,任何生物一旦脱离生物种群或群落便无法存在。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却遭到了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据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种将有四分之一陷入灭绝的境地。生物链一旦断裂,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但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正同样遭受着严重破坏,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正处于濒危状态。警钟已经响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刻不容缓。为此,红岩小学向全校同学发起如下倡议:

1、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给湿地带来的污染,比如:想方设法利用二次水源、打捞废弃物等,促进“地球之肾”的良性循环; 2、争当义工,带动周边。发动身边的亲友和同事积极投身生态和环保事业,积极进行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白色垃圾拾捡、垃圾广告清洗、义务服务等多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 3、亲力亲为,深入宣传。积极参加文明生态游、生物科普考察、噪声监测、植树、护树等各种有益的生态保护活动,不定期到乡间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它们对我们这个星球的意义; 4、走进自然,保护自然。带领亲人和朋友,走进大自然,参加爱鸟护鸟活动,制止并劝阻猎杀野生动物等不文明行为。用自己所熟悉技能,去探索和实施符合科学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5、发挥优势,传播理念。关注生物多样性,尽可能多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传播生物多样性知识,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积极参与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生态环境,提倡绿色生活,保护生物多样性; 6、注重实践,积极引导。发挥队员的实践能力和示范引导作用,以身作则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承诺活动,唤起人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 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 影响海.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 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 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机械损伤: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 5.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彻底清池1) 清淤:(新池浸泡1月)旧池清淤 2) 药物消毒:水泥池:1/10000的KMnO4或含氯消毒剂等。 土池: a. 生石灰清池

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佛山市顺德区英顺兽医药械有限公司业务员姜碧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己从事水产专业工作已十几年多了,对这十多年工作,我一直是敬业乐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为水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对这十几年工作也总结不少,主要有如下: 一,认真工作,遵守自己基本做事原则 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一直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加強法制观念;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从事水产专业工作等有关活动;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倡导生态,宣扬环保,综合预防为主,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为目的。在过往的日子里,本人经常参加一些宣扬水产的活动及讲座,通过这些来加深,加强自己的水产法律法规知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中经常运用听学知识,通过面淡或海报等形式,向广大水产养殖户作宣扬,解读,其中包括有关水产法律法规,水产养殖规范及有关环保意识,力使养殖户做到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二,掌握好基本功,探索深层次在工作中我一直反复牢记以前学习过的、、、、,等学科为工作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和掌握各学科似的精华要点,平时多与广大水产专业方面工作者多进行交流,学习,探讨,有

效提高自已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深层次地冲实,增值,更新提高自己的水产专业工作水平。每逢空余时间我总是从溫过往的水产养殖有关书籍,通过反复学习,反复思考,更新提高自己的水产专业知识水平,并向养殖户推广知识,但求共养殖美好蓝图。 三,掌握好水产药物的知识,做到科学准确用药 针对水产所需要药物,本人对所用到的药物包恬消毒防腐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葯物,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饲料添加剂药物,解毒药物,与抗过敏药物,抗休克的药物等等,用法与用量,制剂,注意事项等有知识,必须强化理解,吸收,充分掌握与运用。只要充分掌握好水产药物知识,才能真真正正为广大养殖户服务,其中一些已往可用,现时禁用的药物,如何合理调整药物?如何准确运用药物及贯输有关知识,已是本人近几年重点公关项目及重点宣传工作。 四,准确判断水产养殖动物所有病害,做到零误诊平时工作中我对病害的危害和特点引起非常重视,对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以及一些综合症等病征,特点,细心区别,深入了解,掌握引起感染的水产动物原因,做到反复验证,反复对比过往病例,病征,做足充分依据,为求达到准确判断,使用药物时使用副作用小,残废低,疗效显著的特效防治药物。作为水产工作

动物福利的量化评价

动物福利的量化评价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nimal Welfare) 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樊福好 广东广州510500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近年越来越多见诸于公众媒体的一个词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加深,人类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件好事儿。但是,由于国际上对动物福利的定义过于繁杂和笼统,加之这些定义难以捉摸和理解,人们又习惯于披上“科学”的外衣,以人的自身感受一厢情愿地去猜测动物的感受,除了有越俎代庖之嫌以外,往往导致对动物福利的看法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动物福利”这个名词定义的争论之声就一直喋喋不休。 那么,什么是动物福利?是站在人的角度,还是站在动物的角度;是考虑动物个体,还是考虑动物群体;是着眼于眼前,还是着眼于未来?是基于伦理、道德和文化,还是基于经济效益?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所得出动物福利的观念将大相径庭。 动物福利,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动物的健康,而且这里所说的健康是一种长久的而不是短暂的健康。若多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动物福利,上述的矛盾和问题将迎刃而解。 动物的健康度(o H)越高,动物受到的福利就会越多,反之亦然。本文将以猪为例探讨健康度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关系问题。 【材料与检测方法】 1. 仪器设备血液生化分析仪,血液常数分析仪(日本 希森美康公司、西门子公司、爱德士公司)。 2. 试剂血液保护液(授权专利号ZL 2010 1 022606 3.0) 广东佛山正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注意:血液样本采集时,需预先取保护液至注射器内, 静脉采集猪的血液,两者的比例为1:1,混合后送至实验室。 【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皮质醇、α-酸性糖蛋白、血糖、血常规,等等。 测试所得的血液生化和生理数据经计算机模型分析得出如下指标:健康度、营养指数、毒素指数、免疫抑制指数、过敏指数、代谢指数。

动物福利对社会的影响

动物福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环资学院13地理教育黄云耀201304041036 【摘要】:畜禽养殖业以栖牲动物福利换来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我国连续出现“给活猪注水”,“毒死宠物狗”,“硫酸伤熊”等等虐待动物的事件。由此,我们对中国的动物福利与保护问题可见一斑。福利恶化对生产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引起关注。研究发现改善动物福利对降低应激水平,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满足动物行为需求,提高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及提高动物产品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动物福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动物福利贸易畜产品质量社会发展意义 【正文】:动物福利的概念 动物福利这一概念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初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体系。早期的动物福利主要针对遭受残忍对待的动物个体,而近期的动物福利概念主要针对养殖动物的饲养体系及试验动物的试验规则,福利的定义可概括为动物个体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或整个生命周期内生理和精神与所处环境的协调状况。它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内容是指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包括哲学、道德及宗教),客观内容是指福利学科的科学体系(包括动物生产、兽医防护和应用动物行为学)。福利的好坏可通过多种指标评价,如生理指标和行为观察,但目前福利的评价过多的依赖生理指标,免疫指标和行为学评价

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且在实践中又经常忽视了疾病是福利恶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动物福利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其精神福利还包括了如行为需求、心理需求等难以衡量的内容。 加强动物福利保护的意义 (一)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与动物关系密切,加强动物福利保护,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强动物福利保护,不仅仅是对动物的关注,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涵养提高的表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关怀的范围就越宽广。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残忍。”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认为有道德的存在必须对一切可以感受痛苦的存在怜悯。美国著名总统林肯也认为爱护动物是扩充仁心之道。 (二)规避贸易壁垒 我国是肉制品生产大国,然而我国却常常由于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没有动物福利标准而遭遇贸易障碍。相比传统的关税壁垒,动物福利壁垒有其合法的外衣,更加隐蔽和合法。例如我国水貂皮加工中常常采用活剥皮的方法,在芬兰的国际毛皮拍卖会上就遭到了抵制。我国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极可能在对外贸易中遭遇贸易壁垒,导致出口受阻。 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保护野生动物建议书(2篇)

保护野生动物建议书(2篇) 保护野生动物建议书(2篇) 保护野生动物建议书(范文一) XX市野生动物保护区: 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林业部门要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作为职能部门,应该长期宣传普及野保知识及国家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捕杀野生动物案件工作。林业部门联合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对我市所有集贸市场及各类餐馆进行集中检查,严肃查处非法收集、经营各类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对我市集贸市场各类捕捉器具(网、笼、钩等)进行整治收缴,发现一例查处一例。 2、宣传部门应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宣传画册等媒介,向广大市民特别是向广大农村百姓普及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政策法规。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益处,警示滥捕野生动物的危害。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使得广大市民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3、教育部门加大对我市在校学生的教育引导。各类教育机构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进课堂形式,使得保护野生动物深入人心。特别是对孩子们的熏陶感染,以此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4、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鼓励广大市民监督报告非法捕杀、贩卖、经营野生动物及产品的行为。对于举报属实的,政府应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此致敬礼建议人: XX XX年XX月XX日保护野生动物建议书(范文二) XX市野生动物保护区: 近年经常有不法分子非法猎杀,食用野生动物。大家都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更是大自然的精华,国家也颁布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可有些不法分子还是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这样会导致野生动物灭绝,还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猎杀野生动物主要是因为人们为了美食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禁止人类使用一切野生动物,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生活。 2、各盛市野生动物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捕杀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严厉惩罚。 3、禁止人类近距离接触一切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以免爆发瘟疫,造成大量的人生损失和财产损失,以至扑杀大量野生动物。 4、医务部门要做好防御瘟疫病毒的措施,以免爆发瘟疫时扑杀太多野生动物。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请大家多考虑。 此致敬礼建议人: XX XX年XX月XX日 附送: 保护长城建议书

动物保护概论期末考试

1、动物保护: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 2、应激;一些列可测定的生理变化,如心跳,体温及一些血液指标的变化。 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4、行为缺失: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5、反应性行为:是指动物在日常活动中对外界刺激或对其他动物所做出的反应。 6、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不同于动物权益,不反对动物生产及开发,不反对利用动物资源,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康乐,又保证动物生产 7、限位养殖:包括栓系和畜栏限位,通过增加饲养密度来提高畜舍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 8、动物保健:指人类为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动物保健有关的日常事务 9、检疫: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以兽医卫生行政法律规范为依据,应用法定的检验技术标准,对饲养。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的畜禽及畜禽产品进行检查 10、风险评估:是对某种致病因子某国或某地、并存在或传播的可能性及其产生的生物学与经济学后果进行评估的过程,是预防疫病引入、爆发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11、动物试验:是把动物为载体,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定的处理,以得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的过程 12、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高层次旅游,在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给自然及动物带来负面影想 13、经济动物:是指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繁殖和生产利用的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已经产生了与祖先完全不同的遗传变异。而经济动物由于驯养时间短,尚为产生根本的遗传变异。 14、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15就地保护:是指通过立法,以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栖息地保护起来,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确保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的演化和繁衍,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16、行走规癖:是动物园里食肉动物表现的最为普遍的异常行为,如虎,狼,豺等行走规癖是来回走∞字,且维持一定时间,有时达数小时,一旦行成,难以矫正 问答/论述 1.动物保护的对象。 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 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下降的家畜家禽地方品种等。主要是野生动物。 以动物康乐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那些受人们日常控制的动物,如家畜、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物。 2.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 ①传统观念:观念差异是影响动物保护的重要因素。经济基础以及生活习俗往往决定了人们对动物保护的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动物保护观念也在悄悄地变化。 ②宗教: 宗教信仰对动物保护的影响不可低估。佛教反对杀生,许多佛教的庙宇庵堂设有放生池,把捕捉的动物“放生”。

简论动物实验以及我对动物实验的看法

简论动物实验以及我对动物实验的看法 人们一直以来对于动物实验这一问题就褒贬不一,就我的观点,用动物做实验是可行的,但必须要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动物的痛苦,绝不可用十分残暴的手段对待动物!虽然用动物做实验是对动物生命的摧残,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用动物做实验是必需的。 在医学界,许多医学新知识的获得、医疗新方法的应用、探索人类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途径、评价新药效果和安全性时往往都要借助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取得了许多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哲学界,《圣经》对基督徒也是这么说的,人类处于动物之上,除了照看它们之外,也可以利用它们,动物与我们有质的差别,动物并没有我们人类才具备的意识。它们靠自己的本能和反射,而不是理性的思维。 因此,用动物做实验时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即保证能达到实验目的又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动物的痛苦呢?在我看来,有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并知道如何使用”3Rs”原则,这是由英国出的著名3R”原则——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recycling)三种原则可以作为进行动物实验的基本原则:1.Reduction(减少)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的试验数据或使用—定数量的地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2.Replacement(替代)指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试验目的。或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代替

以往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3.Refinement(优化)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等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当然,除开这些理论上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比较实际的方法,比如在给动物做实验前好好善待它们,给它们喂一些好吃的东西;做各种注射前要采用气体麻醉后进行,抓持动物要轻柔,对一只动物操作时,其他动物我们要遮挡起来避免动物心理应激,等等;实验过程中尽量下手轻一点,准一点,快一点,不要磨磨蹭蹭给动物增加慢性痛苦;对于有些实验不做也罢,比如脊髓半横切,这个觉得实验现象一点也不明显,动物痛苦又大,就可以直接看录象算了;还可以对死亡的动物合理使用,避免伤害更多的小动物。 还有就是不进行没有必要的动物实验,不能仅因为好奇等原因就用动物做实验;对清醒的动物应进行一定的安抚,以减轻它们的恐惧和不良反应;实验外科手术中应积极落实实验动物的急救措施, 对术后或需淘汰的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不能粗暴的结束动物生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真正从心底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在这个意识下,我们在进行实验时自然就会为动物们想的比较多,对它们的保护也就越到位!总之一句话,动物实验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动物! 最后让我说一句:小动物,谢谢你们!但请原谅人类的自私!

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

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 “XXXXX”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构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许许多多的生物组成了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加限制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大量物种灭绝,资源种类减少,生态环境退化,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以实际行动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建设好美丽家园、美丽中国。 娄星区林业局是我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的职能部门,长期以来在宣传普及野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和查处野保案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区内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环境得以改善,野生动物物种逐年增多。但目前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不足,滥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时有发生,区内保护野生动物的氛围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呼吁全体市民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支持野生动物保护,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全民动员,奉献爱心,保护和珍爱野生动物。 二、不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 三、不在集贸市场和其他场所非法销售野生动物及产品;

四、餐饮行业不将野生动物及产品作为菜肴进行销售、广告,餐 馆的名称不以“野味”字样冠名; 五、客货承运业主自觉拒运野生动物及产品; 六、广大市民自觉拒吃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七、广大市民积极举报非法捕杀、贩卖、食用、运输野生动物及 产品的行为。 【篇三:保护动物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 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是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以及国内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处境更加艰难。最近,我国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十分严重;滥使野生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此,我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