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1、 电力系统设置备用容量的目的是什么?按备用的形式分备用容量有哪几种类型?旋转备用投入速度快,有利于保证电能质量,是否电力系统中旋转备用容量设置的越多越好?为什么?

答:

电力系统设置备用容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可靠供电和良好的电能质量。 按备用形式分,系统备用容量分为热备用(又称旋转备用,指系统中运行机组所具有的备用容量)和冷备用(系统中没有运行的机组所具有可发容量)。

不是旋转备用容量设置的越多越好。因为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越大,运行机组的负载率越低,运行效率越差。

2、某发电厂有两台机组并列运行,当总负荷为0P 时,两台发电机均未达到其额定出力,且有21μμ<、21λλ>。当总负荷增大时,哪台发电机应先增加出力?为什么? 答:

2号机组先增加出力,因为21λλ>,在增加同样出力的情况下,2号机组增加的燃料消耗比1号机组少;

随着2号机组有功出力增加,其耗量微增率增大,当增大到等于1号机组的耗量微增率时,1号机组机组开始按耗量微增率相等原则与2号机组同时增加出力。

3、造成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叫作频率的一次调整、二次调整和三次调整(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

答:

造成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原因是有功负荷的变化(负荷波动),因为要维持电力系统在某一频率下运行,就必须保证该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当系统有功负荷变化时,

打破了系统的在原有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关系,所以就会引起系统频率变化(波动)。

针对第一类负荷波动所引起的频率波动所进行的调整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频率的一次调整通过发电机组调速器改变原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率,从而改变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来实现。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无差调节,负荷变化越大,调整结束后的频率偏移越大,当负荷变化较大时(如第二类负荷波动)经一次调整后的频率偏移可能超出允许范围。

针对第二类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波动所进行的调整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二次调整通过装设在调频机组上的调频器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来实现,二次调整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针对第三类负荷波动所进行的调整称为频率的三次调整,由于第三类负荷变化是可以预测的的,所以针对第三类负荷变化所进行的对发电机出力的调整是由系统调度员根据最优分配原则安排各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来实现的。

4、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有分配的目的是什么?最优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目的是在满足负荷需求的情况下使系统总的能源消耗最小。

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有分配的原则是在满足系统有功平衡功率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按各机组耗量微增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发电机的有功出力。

5、水煤换算系数γ的取值与水电厂允许耗水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水煤换算系数γ的取值与水电厂允许耗水量之间的关系是水电站允许的耗水量越

大,则水煤换算系数γ的取值越小,因为只有这样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λ

T1=λ

T2

=…

λTm=γm+1λm+1=…=γnλn)分配时,水轮发电机组分得的有功负荷才比较大,消耗的

水量才比较大。

6、对调频厂的基本要求有那些?洪水季节宜以什么样的发电厂担负调频任务?枯水季节宜以发电厂担负调频任务?

答:

对调频厂的基本要求有:①调整容量足够大;②调整速度足够快;③调整范围内经济性能应较好;④调整时不至引起系统内部或系统间联络线工作的困难。根据上述基本要求具有调节库容的大容量水电厂作为调频电厂最为适宜。

洪水季节,为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水电站一般满负荷运行,因而不能再担负调频任务,这种情况下宜采用调节性能较好的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作为调频电厂;

枯水季节宜采用调节性能好的大容量水电厂作为调频电厂。

7、某发电厂有三台机组并列运行,其耗量特性分别为:

21110015.026.08.2G G P P F ++= (h T /)

22220015.029.05.3G G P P F ++= (h T /)

23330015.017.00.4G G P P F ++= (h T /)

机组功率约束条件为:

MW P MW G 50201≤≤

MW P MW G 100202≤≤

MW P MW G 100203≤≤

求负荷功率为200MW 时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

解:由耗量特性

21110015.026.08.2G G P P F ++= (h T /)

22220015.029.05.3G G P P F ++= (h T /)

23330015.017.00.4G G P P F ++= (h T /)

求得:11

11003.026.0G G P dP dF +==λ 2222003.029.0G G P dP dF +==

λ 33

33003.017.0G G P dP dF +==λ 根据等耗量微增率准则有:

1003.026.0G P +2003.029.0G P +=

1003.026.0G P +3003.017.0G P +=

MW P P P G G G 200321=++

联立求解得:MW P G 601=、MW P G 502=、MW P G 903=

由于MW P MW P G G 5060max .11=>=,取MW P G 501=

将剩余的负荷200MW-50MW=150MW 在2#、3#机组之间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重新分配得: MW P G 552=、MW P G 953=

答:负荷功率为200MW 时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方案是:

MW P G 501=、MW P G 552=、MW P G 953=

8、某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为400MW/H Z ,系统负荷增大800MW 时,调频电

厂经二次调频增发400MW ,系统频率变化为Z H 2.0,计算系统等值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

解:

f K K P P L G G L ?+=?-?)()(00

)/(16004002

.0400800/)(00HZ MW K f P P K L G L G =--=-??-?= 答:系统等值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为1600MW/HZ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版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1 .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2 .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 关系代数语言。 关系演算语言: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和域关系演算语言。 SQL: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这些关系数据语言的共同特点是,语言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够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 3 (略) 4 . 5 . 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实体完整性规则是指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即属性F本身不是主属性,则可以取空值,否则不能取空值。 6.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SPJ))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Pno=‘P1‘(SPJ))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πSno,,Pno(σJno=‘J1‘(SPJ))∞πPno(σCOLOR=’红‘(P)))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SPJ)- πJNO(σcity=‘天津’∧Color=‘红‘(S∞SPJ∞P)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Pno(SPJ)÷πPno(σSno=‘S1‘(SPJ)) 7. 试述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和联系。 答:连接运算符是“=”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8.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如何用这些基本运算来表示其他运算? 答:并、差、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5种运算为基本的运算。其他3种运算,即交、连接和除,均可以用这5种基本运算来表达。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1 .试述sQL 语言的特点。 答: (l)综合统一。sQL 语言集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控制语言DCL

华师在线数据库应用作业及答案

作业 1.第1题 使用( )身份验证方式需要客户端应用程序连接时提供登录时需要的用户标识和密码。 A.Windows身份验证 B.SQL Server 身份验证 C.以超级用户身份登录时 D.其他方式登录时 您的答案:B 2.第2题 表达式'123’+'456’的值是()。 A.123456 B.579 C.'123456’ D.'123456” 您的答案:B

3.第3题 将多个查询结果返回一个结果集合的运算符是( )。 A.JOIN B.UNION C.INTO D.LIKE 您的答案:B 4.第4题 使用T-SQL创建视图时,不能使用的关键字是:( )。 A.ORDER BY B.WHERE https://www.doczj.com/doc/be14045576.html,PUTE D.WITH CHECK OPTION 您的答案:C 5.第5题 系统存储过程在系统安装时就已创建,这些存储过程存放在( )系统数据库中。 A.master

B.tempdb C.model D.msdb 您的答案:A 6.第6题 下面哪种文件无法与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导入和导出操作()。 A.文本文件 B.EXCEL文件 C.Word文件 D.Access文件 您的答案:C 7.第7题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功能是:( )。 A.明确用户需求,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B.建立数据库的E-R模型 C.将数据库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D.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路径

您的答案:C 8.第8题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使用( )可以很好的描述数据处理系统中信息的变换和传递过程。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E-R图 D.系统流程图 您的答案:A 9.第9题 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参照完整性控制的语句是:( )。 A.FOREIGN KEY B.PRIMARY KEY C.REFERENCES D.FOREIGNKEY和REFERENCES 您的答案:D 10.第10题 T-SQL中的全局变量以( )作前缀。

电大离散数学作业答案(图论部分)

离散数学作业5 离散数学图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二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图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8年12月5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5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 1.已知图G 中有1个1度结点,2个2度结点,3个3度结点,4个4度结点,则G 的边数是15. 2.设给定图G (如右由图所示),则图G 的点割集是 {f}. 3.设G 是一个图,结点集合为V ,边集合为E ,则 G 的结点度数之和等于边数的两倍. 4.无向图G 存在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 连通且等于出度. 5.设G=是具有n 个结点的简单图,若在G 中每一对结点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1,则在G 中存在一条汉密尔顿路. 6.若图G=中具有一条汉密尔顿回路,则对于结点集V 的每个非空子集S ,在G 中删除S 中的所有结点得到的连通分支数为W ,则S 中结点数|S|与W 满足的关系式为W(G-V1)≤∣V 1∣. 7.设完全图K n 有n 个结点(n ≥2),m 条边,当n 为奇数时,K n 中存在欧拉回路. 8.结点数v 与边数e 满足e=v-1关系的无向连通图就是树. 9.设图G 是有6个结点的连通图,结点的总度数为18,则可从G 中删去 4条边后使之变成树. 10.设正则5叉树的树叶数为17,则分支数为i =5.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如果图G 是无向图,且其结点度数均为偶数,则图G 存在一条欧拉回

最新《土力学》作业答案

《土力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 1—1根据下列颗粒分析试验结果,作出级配曲线,算出Cu 及Cv 值,并判断其级配情况是否良好。 解: 级配曲线见附图。 小于某直径之土重百分数% 土粒直径以毫米计 习题1-1 颗粒大小级配曲线 由级配曲线查得:d 60=0.45,d 10=0.055,d 30=0.2; 18.8055 .045 .01060=== d d C u 62.1055 .045.02.02 6010230=?==d d d C c C u >5,1

故,为级配良好的土。 (2)确定不均匀系数Cu 及曲率系数Cv ,并由Cu 、Cv 判断级配情况。 解: 土 粒直径 以毫米 计 小于某直径之土重百分数% 习题1-2 颗粒大小级配曲线

1—3某土样孔隙体积等于颗粒体积,求孔隙比e 为若干? 若Gs=2.66,求ρd =? 若孔隙为水所充满求其密度ρ和含水量W 。 解: 11 1 === s v V V e ; /33.12 66 .2g V M s d === ρ.121 66.2V M M w s =+=+= ρ%6.3766 .21=== s w M M ω。 1—4在某一层土中,用容积为72cm 3的环刀取样,经测定,土样质量129.1g ,烘干后质量121.5g ,土粒比重为2.70,问该土样的含水量、密度、饱和密度、浮密度、干密度各是多少? 解: 3457 .25 .121cm G M V s s s === ; 3274572cm V V V s V =-=-=; %26.60626.05 .1215 .1211.129==-== s w M M ω; 3/79.172 1.129cm g V M === ρ; 3/06.272 27 15.121cm g V V M v w s sat =?+=+= ρρ;

数据库作业答案

实验六 1、查询所有数学系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 where 系='数学系' 2、查询李老师所教的课程号、课程名 --select 课程号,课程名from c where 教师like '李%' 3、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女同学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学号,姓名from s where year(getdate())-year(出生日期)>20 and 性别='女' 4、查询学号为‘H0301’所选修的全部课程成绩。 --select 成绩from sc where 学号= 'H0301' 5、查询平均成绩都在8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及平均成绩。 --select 学号,AVG(成绩) from sc group by 学号having AVG(成绩)>80 6、查询至少有6人选修的课程号。 --select 课程号from sc group by 课程号having count(*)>=6 7、查询C02号课程得最高分的学生的学号 --select 学号from sc where 课程号='c02' and 成绩=(select max(成绩) from sc where 课程号='c02') 8、查询学号为’J0101’的学生选修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课程号,课程名from c,sc where 学号='j0101' and c.课程号=sc.课程号 9、‘李小波’所选修的全部课程名称。 --select c.课程名from s,c,sc where s.学号=sc.学号and c.课程号=sc.课程号and 姓名='李小波' 10、所有成绩都在7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及所在系。 --select 姓名,系from s,sc where s.学号=sc.学号group by 姓名, 系having min(成绩)>=70 11、英语成绩比数学成绩好的学生 select sc2.学号 from c c1,c c2,sc sc1,sc sc2 where c1.课程名='英语' and c2.课程名='数学' and sc1.成绩>sc2.成绩 and sc1.学号=sc2.学号and c1.课程号=sc1.课程号and c2.课程号=sc2.课程号 或: Select sc1.学号from sc sc1, sc sc2 where sc1.学号=sc2.学号 And (sc1.课程号in (select 课程号from c where 课程名= ‘英语’))

数据库第五次作业

1.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notlike'刘%' go 2.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沈__' go 3.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2017-Sage=1985 go 4. use student go select sno,sname,sage,sdept,ssex= case ssex when'女'then'女生' when'男'then'男生' else'条件不明' end from student go 5.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course where Cname like'&数据&'

go 6. use student go select sno,Sname,Ssex,Sage,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o like'_______[1239][1239]%' go 7.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sc where Cno=1 orderby grade asc go 8. use student go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 and sno in(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2) go 9.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course orderby cpno asc go 10. use student go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age>(select AVG(sage)from student) orderby sage desc go

土力学第五次作业答案

土力学第五次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在荷载为100kPa 作用下,非饱和土样孔隙比e=1.0,饱和度为80%,当荷载增加之200kPa 时,饱和度为90%,试问土样的压缩系数a 为多少?并求出土样的压缩模量s E 。 解:由s r G S e ω?= 可知,当w V 、s V 不变(也即 w s V V ω=不变时),r S e 为常数。 12280% 1.00.88990% r r S e e S = =?= 压缩系数61122110.889 1.1110 1.11()200100 e e a Pa MPa p p -----= ==?=-- 压缩模量111 1.801.11 s e E MPa a ++= == 2.一个饱和土样,含水率为40%,重度18kN/m 3,土粒比重G s 为2.70,在压缩试验中,荷 载从0增至150kPa ,土样含水率变为34%,试问土样的压缩量和此时的重度各位多少( 环刀高度为2cm ) 解:加荷前土体的孔隙比 330(1) 1 2.710/(140%)/18/1 1.10s w G e kN m kN m γωγ += -=?+-= 加荷后土体的孔隙比,饱和土中 e ω 为定值。 00/0.34 1.1/0.400.935e e ωω==?= 压缩量0(1.10.935) 20 1.57(1)1 1.1 e H H mm mm e ?-?= =?=++ 33(1)/(1) 2.710/(10.34)/(10.935)18.7/s w G e kN m kN m γγω=++=?++= 3.从一黏土层中取样做室内压缩试验,试样成果列于表5—9中。试求: (1)该黏土的压缩系数a 1-2及相应的压缩模量E s,1-2,并评价其压缩性; (2)设黏土层厚度为2m ,平均自重应力σc =50kPa ,试计算在大面积堆载p 0=100kPa 的作用下,黏土层的固结压缩量。 表 黏土层压缩试验资料 解:(1)11212120.7100.650 0.60.20.1 e e a MPa p p ----= ==-- 1,1212110.710 2.850.6 s e E MPa a --++= == 该土属高压缩性土。 (2)050,100,p kPa p kPa =?=

数据库作业题目及答案

实验三内容补充 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设计了许多查询,上述只介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余查询读者可依例完成。本系统包括的所有查询如下所示: 说明:同学们在进行后面的表单设计时,需要用到没有设计过的查询,则再进行对应的查询设计,没有设计到的可以不做。 1.90 以上学生信息 2.按班查不及格学生 3.按班级编号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4.按班级查教师信息 5.按班级查选课 6.按教师编号查 7.按教师姓名查看授课信息 8.按课程类别查 9.按课程名查 10.按上课地点查 11.按所选课程查 12.按系名查 13.按姓名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14.按学分查 15.按学号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16.按学号查选课 17.按职称查 18.不及格人次 19.不及格学生信息 20.低于所在班平均分学生 21.各班学生人数统计 22.各系教师人数 23.各职称教师人数 24.教师基本信息表查询 25.教师每周学时总数 26.每班不及格人次 27.每班每门课平均成绩 28.每班男女生人数 29.每班平均成绩 30.每班平均分 31.每名学生平均成绩 32.某学年某学期教师每周学时总数 33.某学期某课不及格信息 34.统计各系教师的人数 35.统计各职称教师的人数 36.统计每门课教师的人数 37.统计有课教师的人数 38.学生相关信息查询 39.学生选课情况 40.有课教师的人数

实验四数据登录窗体设计一 4.1数据登录窗体的向导创建 在Access中创建窗体有人工方式创建和使用窗体向导创建两种方法。人工方式创建窗体,需要创建窗体的每一个控件,并建立控件和数据源之间的联系。而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用户只需按照向导的提示输入有关信息,一步一步地完成。创建过程既简单、快捷,又效率高,因此,在设计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往往是先使用窗体向导建立窗体的基本轮廓,然后再切换到设计视图使用人工方式进行调整。我们在创建“登录教师档案”窗体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利用窗体向导创建“登录教师档案”,窗体的步骤如下: ①双击“窗体”对象中“使用向导创建窗体”选项,启动“窗体向导”如图2-1所示。 图2-1“窗体向导”第一个窗口 ②单击“表/查询”下拉列表框右侧的箭头,列出所有有效的表或者查询数据源,从中选择“表:教师档案表”。 ③在“可用字段”列表框中选择需要在新建窗体中显示的字段,此处,单击按钮选择所有字段。 ④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如图2-2所示的窗口。在此对话框中,选择“纵栏表

图论第二次作业

第四章 3(1).有欧拉闭迹和H圈 (2).有欧拉闭迹但没有H圈 (3).有H圈无欧拉闭迹 (4).无欧拉闭迹且没有H圈 4:证:若G不是H图,由chvatal定理知,G度弱于某个图,故: = 这与题目已知条件相矛盾,故G是H图。 8:证:不失一般性,设G是连通图,是G的2k个奇点,连接,得到,则得到图,则是欧拉图,设C是中 的欧拉闭迹,删除C中的,即可得到k条边不重复的迹,使得 . 10(1)若G不是二连通图,那么G不连通或者有割点u,则w,故G是

非H图。 (2). 若G是具有二分类的偶图,且,若假设则,故 G是非H图。 11:设R是G中的H路,则对于每个真子集S,有w,又: w w,故w. 12:设u是G外一点,将u和G中的每个点连接得到图,则G的度序列为 ,故有题意知,不存在小于的正整数m,使得 ,故由Chvatal定理知,图是H图,则G有 H路。 15:(1)由图的闭包定义可知,构作一个图的闭包,可以通过不断在度和大于等于n的非邻接顶点加边得到。故图的闭包算法如下: 第一步:令; 第二步:在中求顶点,使得: 第三步:如果,则转到第四步;否则,停止,则可得到G 的闭包。 第四步:令,转到第二步。 复杂性分析:由其算法我们可得出其总运算量为: 故该算法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被解决,故该算法是一个好算法。 (2).设计算法如下: 第一步:在闭包构造中,将加入的边依次加入次序记为 ,在中任意取出一个H圈,令k=N;

第二步:若不在中,令;否则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设,令;求中两个相邻点u和v使得, u,v依序排列在上,且有:,令: 第四步:若k=1,转到第五步;否则,令k=k-1,转第二步; 第五步:停止。为G的H圈。 算法的复杂性分析:因为该算法进行了N次循环,每次循环中找到满足要求的邻接顶点u和v至多需要n-3次判断,所以总的运算量:N(n-3)。是一个好算法。 第五章 1:(1)证:k方体有2k个顶点,每个顶点可以用长度为k的二进制码来表示,两个顶点连线当且仅当代表两个顶点的二进制码只有一位坐标不同。 若划分k方体的2k个顶点,把坐标之和为偶数的顶点归入X,否则归入Y。显然,X中顶点互不邻接,Y中顶点也如此。所以k方体是偶图。又k方体的每个顶点度数为k,所以k方体是k正则偶图。所以由推论可知:k方体存在完美匹配。 (2).解K 2n 的任意一个顶点有2n-1中不同的方法被匹配。所以K 2n 的不同完美匹 配个数等于(2n-1)K 2n-2,如此推下去,可以归纳出K 2n 的不同完美匹配个数为: (2n-1)!!。同理,K n, n 的不同完美匹配个数为:(n)!。 2:若不然,设M 1与M 2 是树T的两个不同的完美匹配,那么M 1 ΔM 2 ≠Φ,且T[M 1 ΔM 2 ] 每个顶点度数为2,即它存在圈,于是推出T中有圈,矛盾。故一棵树中最多只有一个完美匹配。 7:解:设 作如下四条路: 故其四个生成圈如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三次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 第1题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组成关系代数的完备操作集,其他操作均可以由 基本操作来表达。具体而言,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有()。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课件第七章 第2题在具有非过程性查询语言的数据库系统中,()是查询处理的核心。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概述 第3题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查询优化和()。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概述 第4题()是选择操作中的线性搜索算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启发式代数优化算法 第5题()是选择操作中的主索引搜索算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启发式代数优化算法 第6题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r和s,则(R×S)操作结果的属性个 数为()。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笛卡尔积 第7题查询处理最终可转化成基本的()代数操作。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查询处理过程 第8题计算笛卡尔乘积的最简单算法称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笛卡尔积 第9题在SQL中,表示选择操作的语句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10题在SQL中,表示连接操作的语句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连接操作 第11题投影操作中不包含主键,需要去除重复()。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投影操作 第12题关系代数的四个组合操作是:交、自然连接、连接和()。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土力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1.某地基的地质剖面图描述如下:(自上而下)耕土,厚度h=1.00m ,316.0/kN m γ=;粉质粘土,厚度h= 2.20m ,317.5/kN m γ=;粉土,厚度h=2.60m ,318.9/kN m γ=,320.0/sat kN m γ=;淤泥,厚度h= 3.20m ,317.0/sat kN m γ=;以下为不透水层。注意,水位线位于地面以下3.20m 处。 (1)计算地面以下深度为1m ,3.2m ,5.8m ,9m 处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图。 解: z=1m,cz σ=16.0kN/m 3*1m=16kPa z=3.2m,cz σ=16 kPa +17.5 kN/m 3*2.2m=54.5 kPa z=5.8m,cz σ=54.5 kPa +(20.0-10) kN/m 3*2.6m=80.5 kPa z=9m : 上部cz σ=80.5kPa +(17.0-10) kN/m 3*3.20m=102.9 kPa 下部cz σ=102.9kPa +10 kN/m 3*(2.60+3.20) m=160.9 kPa 说明:牢记浮重度与饱和重度的关系'sat w γγγ=-。一般情况下,不用根据不同土层查表得到相对土粒密度。 (2)当地下水位降至淤泥顶面时,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图。 解:z=1m,cz σ =16kPa z=3.2m,cz σ=54.5 kPa z=5.8m,cz σ=54.5 kPa +18.9 kN/m 3*2.60m=103.6 kPa z=9m,上部cz σ=103.6 kPa +(17.0-10) kN/m 3*3.20m=126.0 kPa 下部cz σ =126.0 kPa +10 kN/m 3*3.2m=158.0 kPa 说明:水面高出地面的情况,如果地面土层是透水层,则地面以上的水层不会对土自重应力造成影响 2.某地基如图4-9,地下水位因某种原因骤然下降至▽35.0高程,细砂层的重度为γ =18.2kN/m 3,问此时地基中的自重应力有何改变? 习题4-9图 解:地下水位处:17351kP c a σ=?=, 黏土层底:51(1910)160kP c a σ=+-?=, 粉质黏土层底:60(18.510)277kP c a σ=+-?=, 细砂层底:77(2010)3107kP c a σ=+-?=, 地下水位骤然下降至▽35.0高程时:

土力学第七次作业解答

1.表述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分析假设条件,实用土的种类、误差等等。 答:朗肯上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体的应力状态和土单元体(土中一点)的极限平衡理论得出的上压力计算理论。 相同点:都要求挡土墙的移动是以使墙后填土的剪力达到抗剪强度土压力。两种土压力理论都是极限平衡状态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都属于极限平衡理论。 不同点: 1)假设条件不同:郎肯假设墙背直立、光滑、填土水平面无限延伸; 库仑假定:填土为均匀,各自同性,无粘土;滑动土体看做滑动土楔,其滑裂面为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土楔视为刚体。 2)求解方法不同:郎肯是从一点的应力状态出发,先求出压力强度,再求出总压力,属于极限应力法,适用于填土表面为水平的无粘土或粘性土的土压力计算;而库仑考虑整个滑动楔体静力平衡,直接求出总土压力,需要时再求解压力强度,属于滑动楔体法,只适用于填土表面为水平的粘性土,对无粘性土只能用图解法计算。 3)适用范围不同:库仑要广。 4)计算精度不同:郎肯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墙体粗糙;库仑主动土压力接近实际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差距较大,墙体滑动面为平面。 2.某挡土墙高5m ,墙后填土为黏土,重度3 18.6/kN m γ=,饱和重度319.6/sat kN m γ=,粘聚力20c kPa =,内摩擦角0 25?=,地下水2w H m =,试计算该挡土墙后静止土压力 分布图,总静止土压力值及其作用点位置。【本题按照“水土分算”计算】

解: 21.58B kPa σ=38.28C kPa σ=30wC kPa σ=A B C 2m 3m 地下水位以上(下)的静止土压力系数001sin 1sin 250.58 K ?=-=-= B 点土压应力为 300.5818.6/221.58B K z kN m m kPa σγ==??= 水位以下,C 点土压应力()300.5819.610/338.28C B K z kN m m kPa σγσ==+?-?= C 处的水压力 3310/30wc m kN m kPa σ=?=(图中红色所示) 总的整体土压力包括地下水位上下土压力和水压力。 AB BC wBC F F F F =++∑ 0.521.58221.58/AB F kPa m kN m =??= ()21.5830.538.2821.58364.7425.0589.79BC F kPa m kPa m kN kN kN =?+?-?=+= 0.533045/wBC F m kPa kN m =??=

数据库作业答案

班级:自动化3班姓名:方超

数据库作业解答: 第二章 1、指明下列实体间联系的种类: (1)教研室和教师(假设一个教师只属于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可有多名教师)。 答:一对多 (2)商店和顾客。 答:多对多 2、指出下列关系模式的主码: (1)考试情况(课程名,考试性质,考试日期,考试地点)。假设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日期可以有多次考试,但在同一天只能考一次。多门不同的课程可以同时进行考试。 答:课程名、考试日期 (2)教师授课(教师号,课程号,授课时数,学年,学期)。假设一名教师在同一学年和

学期可以讲授多门课程,也可以在不同学年和学期多次讲授同一门课程,对每门课程的讲授都有一个授课时数。 答:课程号、学年、学期 (3)图书借阅(书号,读者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假设一个读者可以在不同的日期多次借阅同一本书,一个读者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不同的图书,一本书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借给不同的读者。但一个读者不能在同一天对同一本书借阅多次。 答:书号、读者号、借书日期 第三章 1、数据完整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数据的完整性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应用语义的数据,为了维护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机制来检查数据库中的数据,看其是否满足语义规定的条件。这些加在数据库数据之上的语义约束条件就是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2、在对数据进行什么操作时,系统检查Default约束?进行什么操作时,检查Check约束? 答:插入操作且省略了某些列的值时检查DEFAULT约束。插入和修改操作检查CHECK 约束。 3、UNIQUE约束的作用是什么? 答:限制列的取值不重复。 第六章

图论 王树禾 答案

图论第一次作业 By byh

|E(G)|,2|E(G)|2G υυ??≤ ??? ?? ??? 1.1 举出两个可以化成图论模型的实际问题 略 1.2 证明其中是单图 证明:(思路)根据单图无环无重边的特点,所以 最大的情形为任意两个顶点间有一条边相连,即极 端情况为。

?1.4 画出不同构的一切四顶单图 ?0条边:1条边: ?2条边:3条边: ?4条边:5条边:?6条边:

1.10G?H当且仅当存在可逆映射θ:V G→V H,使得uv∈E G?θuθv∈E H,其中G和H是单图。(证明充分性和必要性) ?必要性 ?若G?H,由定义可得,存在可逆映射θ:V G→V Hφ:E G→E(H)当且仅当ψ G e=uv时,ψHφe=θuθ(v),所以uv∈E G? θuθv∈E H ?充分性 ?定义?:E G→E(H),使得uv∈E G和θuθv∈E(H)一一对应,于是?可逆,且ψ e=uv的充要条件是ψHφe=θuθv,得G?H G

1.12求证(a)?K m ,n =mn,(b)G是完全二分图,则?G≤1 4 v G2 ?(a)对于K m ,n ,将顶集分为X和Y,使得X∪Y=V K m,n, X∩Y= ?,X=m,Y=n,对于X中的每一顶点,都和Y中所有顶点相连,所以?K m,n =mn ?(b)设G的顶划分为X,Y,X=m,Y=v?m,则?G≤ ??K m ,v-m =v?m m≤v2 4

?证明: ?(a)第一个序列考虑度数7,第二个序列考虑6,6,1 ?(b)将顶点v分成两部分v’和v’’ ?v’ = {v|v= v i, 1≤ i≤ k}, ?v’’ = {v|v= v i, k< i≤ n} ?以v’点为顶的原图的导出子图度数之和小于 ?然后考虑剩下的点贡献给这k个点的度数之和最大可能为

数据库第五章作业

第五、六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子模式设计是在__________阶段进行。[ B] A.物理设计B.逻辑设计C.概念设计D.程序设计 2、设有关系R(A,B,C)的值如下: A B C 2 2 3 2 3 4 3 3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函数依赖A→B在上述关系中成立B.函数依赖BC→A在上述关系中成立C.函数依赖B→A在上述关系中成立D.函数依赖A→BC在上述关系中成立 3、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D )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5、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函数依赖集,F={B→C,C→D},则属性C的闭包C+为( C ) A.BCD B.BD C.CD D.BC 6、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B )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7、下述哪一条不是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而引起的?(B) A) 数据冗余B) 丢失修改C) 插入异常D) 更新异常 8、下面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 若X→Y,X→Z,则X→YZ B) 若XY→Z,则X→Z,Y→Z C) 若X→Y,Y→Z,则X→Z D) 若X→Y,Y′ Y,则X→Y′ 9、设U是所有属性的集合,X、Y、Z都是U的子集,且Z=U-X-Y。下面关 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若X→→Y,则X→→Z B) 若X→Y,则X→→Y C) 若X→→Y,且Y′?Y,则X→→Y′ D) 若Z=Φ,则X→→Y 第(10)至(12)题基于以下的叙述:有关系模式A(C,T,H,R,S),基中各属性的含义是: C:课程T:教员H:上课时间R:教室S:学生

电子科大图论答案

图论第三次作业 一、第六章 2.证明: 根据欧拉公式的推论,有m ≦l*(n-2)/(l-2), (1)若deg(f)≧4,则m ≦4*(n-2)/2=2n-4; (2)若deg(f)≧5,则m ≦5*(n-2)/3,即:3m ≦5n-10; (3)若deg(f)≧6,则m ≦6*(n-2)/4,即:2m ≦3n-6. 3.证明: ∵G 是简单连通图,∴根据欧拉公式推论,m ≦3n-6; 又,根据欧拉公式:n-m+φ=2,∴φ=2-n+m ≦2-n+3n-6=2n-4. 4.证明: (1)∵G 是极大平面图,∴每个面的次数为3, 由次数公式:2m==3φ, 由欧拉公式:φ=2-n+m, ∴m=2-n+m,即:m=3n-6. (2)又∵m=n+φ-2,∴φ=2n-4. (3)对于3n >的极大可平面图的的每个顶点v ,有()3d v ≥,即对任一一点或者

子图,至少有三个邻点与之相连,要使这个点或子图与图G 不连通,必须把与之相连的点去掉,所以至少需要去掉三个点才能使()(H)w G w G <-,由点连通度的定义知()3G κ≥。 5.证明: 假设图G 不是极大可平面图,那么G 不然至少还有两点之间可以添加一条边e ,使G+e 仍为可平面图,由于图G 满足36m n =-,那么对图G+e 有36m n '=-,而平面图的必要条件为36m n '≤-,两者矛盾,所以图G 是极大可平面图。 6.证明: (1)由()4G δ=知5n ≥当n=5时,图G 为5K ,而5K 为不可平面图,所以6n ≥,(由()4G δ=和握手定理有24m n ≥,再由极大可平面图的性质36m n =-,即可得6n ≥)对于可平面图有()5G δ≤,而6n ≥,所以至少有6个点的度数不超过5. (2)由()5G δ=和握手定理有25m n ≥,再由极大可平面图的性质36m n =-,即可得12n ≥,对于可平面图有()5G δ≤,而12n ≥,所以至少有12个点的度数不超过5. 二、第七章 2.证明: 设n=2k+1,∵G 是Δ正则单图,且Δ>0, ∴m(G)==>k Δ,由定理5可知χˊ(G)=Δ(G)+1.

信息管理 数据库 作业答案

信息管理数据库作业答案 下载office文档附件 1. 2.视图消解 因为视图没有真实数据,所以对视图的查询要转换为对相应表的查询,这个过程叫视图消解,视图消解过程由DBMS自动完成 正确答案: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是一个虚表。将对视图的查询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查询的过程称为视图的消解。 3.函数依赖 函数依赖是从数学角度来定义的,在关系中用来刻画关系各属性之间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的情况。其类型包括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正确答案: 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 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4.事务 事务(Transaction)是用户定义的一个对数据库读写操作序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也是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有多个事务并行运行。在关系数据库中,事务可以是一条、一组SQL语句,或整个程序。 正确答案: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元数据的目录。主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程序结构进行修改时,其内容可以由 DBMS自动更新的数据字典。被动数据字典是指修改时必须手工更新其内容的数据字典。正确答案: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6. 数据库角色 对某个 Analysis Services 数据库具有相同访问权限的用户和组的集合。可以将数据库角色指派给数据库中的多个多维数据集,从而将该角色的用户访问权限授予这些多维数据集。正确答案: 对某个数据库具有相同访问权限的用户和组的集合。 7.简述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数据库恢复技术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个一致状态,它是数据库可靠性的保证。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存储在系统别处的冗余数据来重建其恢复技术的两个关键:(1)如何建立冗余数据(2)如何利用冗余数据恢复数据库正确答案: 数据转储:所谓转储即DBA定期地将整个数据库复制到磁盘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这些备用的数据文本成为后备副本或后援副本。静态转储:在系统中无运行事物时进行的转储操作。动态转储:在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即转储和用户事务可以并发执行。海量转储:每次转储全部数据库增量转储:每次只转储上一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登记日志文件: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为保证数据库是可恢复的,登记日志文件时必须

图论第二次作业

图论第二次作业 一、第四章 4.3(1)画一个有Euler闭迹和Hamilton圈的图; (2)画一个有Euler闭迹但没有Hamilton圈的图; (3)画一个有Hamilton圈但没有Euler闭迹的图; (4)画一个既没有Euler闭迹也没有Hamilton圈的图;解:(1)一个有Euler闭迹和Hamilton圈的图形如下: (2)一个有Euler闭迹但没有Hamilton圈的图形如下: (3)一个有Hamilton圈但没有Euler闭迹的图形如下: (4)一个既没有Euler闭迹也没有Hamilton圈的图形如下:

4.7 证明:若G 没有奇点,则存在边不重的圈C 1,C 1,···,C m ,使得 )()()()(21m C E C E C E G E ???=。 证明:将G 中孤立点除去后的图记为1G ,则1G 也没有奇点,且2)(1≥G δ,则1G 含圈1C ,在去掉)(11C E G -的孤立点后,得图2G ,显然2G 仍无奇度点,且2)(2≥G δ,从而2G 含圈2C ,如此重复下去,直到圈m C ,且)(m m C E G -全为孤立点为止,于是得到)()()()(21m C E C E C E G E ???=。 4.10 证明:若 (1)G 不是二连通图,或者 (2)G 是具有二分类),(Y X 的偶图,这里Y X ≠, 则G 是非Hamilton 图。 证明:(1)因为G 不是二连通图,则G 不连通或者存在割点v ,有2)(≥-v G w ,由相关定理得:若G 是Hamilton 图,则对于v(G)的任意非空顶点集S ,有:S S G w ≤-)(,则该定理得逆否命题也成立,所以可得:若G 不是二连通图,则G 是非Hamilton 图。 (2)因为G 是具有二分类),(Y X 的偶图,又因为Y X ≠,在这里假设Y X ≤,则有X Y X G w >=-)(,也就是说:对于v(G)的非空顶点集S ,有:S S G w >-)(成立,则可以得出G 是非Hamilton 图。 4.12 设G 是有度序列),,,(21n d d d ???的非平凡简单图,这里n d d d ≤???≤≤21,证明:若不存在小于 2 )1(+n 的正整数m ,使得m d m <且m n d m n -<+-1,则G 有Hamliton 路。 证明:在G 之外加上一个新点v ,把它和G 的其余各点连接,得图G 1: G 1的度序列为:),1,,1,1(21n d d d n +???++,由已知:不存在小于2 )1(+n 的正整数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

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 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 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 500 克。 ( 2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系统( DataBas 。 Sytem ,简称 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 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 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 IBM 公司的 DBZ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 Oracle 公司的 orad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s 油 ase 公司的 s 油as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 SQL Serv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等。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