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渊明隐逸诗人形象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隐逸诗人形象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隐逸诗人形象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隐逸诗人形象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隐逸诗人形象的典型意义

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士大夫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诗题材的分类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发展行役诗中表现的苦闷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

二、陶渊明隐逸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一)陶渊明在隐逸诗中大量地抒写了自己以告别官场隐居田园为最佳归宿的思想感情陶渊明用诗歌真实坦率地记载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不尽相同的心态,以及植根于心灵深处的那种远离官场的告别意识的逐渐增强,即便是在出仕期间他也总是“慷慨思南归”,怀恋家乡的山水和生活。(二)与官场的丑恶、黑暗相对照,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自然便凸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绝美状态。他在摆脱了“樊笼”、“尘网”回到田园后,颇有一种“矰缴奚施,已卷安劳”(《归鸟》)的感觉,如飞鸟离网归林,游鱼脱钩入水。他以轻松、愉悦的目光去观察、欣赏着这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倍感惬意。《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三)陶渊明把自己辛勤的劳作经历和对劳动的清醒的认识如实地写到了他的诗歌中。躬耕生活告诉了他劳动是最真实的付出,在《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中他这样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晨兴夜归辛勤地种豆锄草,道狭难行,夕露沾衣,这些都不能动摇他归隐田园、躬耕自给的初衷。如果说这首诗中还带着诗人初归田园时那份欣喜和新鲜的感情色彩的话,(四)陶渊明在作品中真实地记叙自己饥寒交加的贫困境况。他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经应阳”(《杂诗十二首》其八)(五)陶渊明在隐逸诗中歌咏了很多隐士、穷人喜贫乐贱。如诗人在《咏贫士七首》中的第三首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总起来看,陶渊明的隐逸诗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体现了诗人的生命情结:鄙弃功名利禄,忘掉对社会的关怀意向,热爱自然、美好的田园环境,眷恋安宁、质朴的躬耕生活,他在自己真实的贫穷生活的基础上,肯定了劳动的价值,赞扬固穷的精神境界和顺天任情的达观的生活状态。这些内容大大冲破了传统的农事诗的范畴,丰富了隐逸诗的题材,提高了隐逸诗的思想价值。陶渊明是第一个集中力量从事隐逸诗创作的人,所以钟嵘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在于,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则是追求自由与自然的陶渊明在历经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终于成功地实现了其人生的重要转换,在形体上和精神上都释然了,获得了退守后的个体自由。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且看陶渊明一生大致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从这些诗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归隐。陶渊明非神也,即使身在山林、躬耕于田园,也绝冲淡不了他心中的哀世之悲,徜徉于东篱之下的陶渊明心系着尘世,却并未再次出仕,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厌倦了政治也看透了政治。陶渊明在诗里一再地描写着隐居的快乐,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他的追求是自由和谐人生的象征,对当代人或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人生启示。

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童年母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而通过张爱玲绝望而极端的书写方式来透视她乖戾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同时为我们敞开那个繁华而糜烂的社会一隅。

1.总起:对于母亲,张爱玲却有着一段童年无母的缺失性体验

2.出走与变异:真实童年中的母亲

3.缺席与重构:文本中的母亲塑造

4.思考与迷惘:从母亲到女性的总结

5.童年生活中母亲的出走,母亲的困窘以及与母亲之间的不愉快经历给予张爱玲的印象实在太深刻,这些缺失性的童年经验过早地促使她开始思索女性的命运。并因此在以后的创作中将关注的目光一直聚焦于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她清醒地认识到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制度对女性精神、肉体的戕害。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找到安放自我的所在,社会只允许女性作为男性的依附而存在,女性的命运只能是悲剧地活着,悲剧地死去。

论父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王亚平)(咸宁学院)

摘要:童年是人生旅程的第一站,它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某种底色。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童年父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1.传奇:

女作家张爱玲便是通过对丑陋父亲这一有缺陷的男性的书写来寄予自己不幸福童年中对于父亲的回忆的。

2.童年记忆:父亲沉沦的注脚

3.文本书写:告别丑陋的父亲

4.群体悲观:父亲形象的扩大

5.总结:

这些男人在“形体残障、精神残障或两者兼备的去势模拟中被铭刻为猥琐无能、贼头贼脑、狂嫖烂赌、玩世不恭等隐喻。这些毫无责任感的去势男人充斥在她的大部分小说里,几乎无一幸免。”[ 4 ]通过这双重层面上的贬压和丑化,张爱玲彻底消解了传统宗法父权社会中赋予男性的父者风范,英雄气概和男儿本色等重重光环,她借此再三强调,男性不是英雄,男性只是人、凡人、庸人、有缺陷的人。

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最初阶段,尽管短暂,却总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尤其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来说,童年经验

往往是难以磨灭的印痕。所谓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包括幼年和少年)的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童年经验分为丰富性经验和缺失性经验两种:丰富性经验是指一个人童年时期生活幸福,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生活充实而绚丽多彩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感;缺失性经验是指一个人童年时期生活不幸福,物质需求馈乏,精神需求受到摧残、压抑,更甚者是受到心灵无法承受的强烈刺激而引起极度失衡,并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因为童年经验是

一种无法替代的审美体验,会对作家文学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作家在文学题材的选择、文学创作的动因及人物形象的建构等多方面受到童年经验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所以在研究作家创作心理时,都非常重视童年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试图通过研究作家的童年经验来探索文学创作的奥秘。童年经验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动因,这种动因又主要表现在童年时期的缺失性经验上。童年时期的缺失性经验对作家来说,其作用和意义要大于童年经验中其他部分。缺失性经验往往非常深刻地留在心灵深处,永久性地扰乱作家的心理活动,作为作家的铁凝也不例外。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e16522245.html,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汪红艳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4期 摘要: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一直是我国古代诗坛最重要的体裁之一。陶渊明的一生是由三仕三隐组成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经常在诗文中映射自己的人生经历。本文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代表作的解读,分析陶渊明诗中的自我形象,并总结陶渊明作为一个田园诗人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自我形象 东晋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出生在一个衰败的家庭,生活在刘裕篡晋,典午大乱之后的时代。那个时代门第观念深入人心,由于祖父做过官,因此陶渊明对自己的门第是颇为自豪的,这在他的《曾长沙公》和《命子》中可以看出来。由于他在中年的时候遭遇了几次丧事,家庭负担很不轻,可以算是穷其一生了。以辞掉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辞彭泽令之前,他不断地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着痛苦的挣扎,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是心情仍然很不平静。自钟嵘推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们都看重陶诗的隐逸的一面。从颜真卿作诗表现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人们又开始看重渊明忠贞的一面。陶渊明是隐士,却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是忠臣,却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或者张良那样的忠臣。陶渊明的特色在于处处都是平易近人,胸襟尽管高超却不高调,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正如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所认为的理想人生“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陶渊明算是实现了这个理想。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一)陶渊明田园诗概况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界开创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田园诗歌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而他是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主要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独步古今,这已经是无可动摇的事实,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沿袭了魏晋古朴之风并进入了更成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蕴极为醇厚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陶渊明诗与隐逸文化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东晋至南朝结束应当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代表人物非陶渊明莫属。他生活在一个“乱”与“篡”的时代,抱负和理想尽皆付诸东流。陶渊明不断出仕,即又旋即辞官,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陶渊明屡次去职的根本原因,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更从生活情调的深处说出了这一点: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耜。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心为形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痛苦,他决心要摆脱自身躯体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高蹈。他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把“良辰孤往”、“植杖耘耜”、“东皋舒啸”、“清流赋诗”看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放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这位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大诗人本人就是一大隐士,对于隐逸,他有着最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一)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 既不是冷漠的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怒,而是摆脱樊笼后获得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并将这种独立和自由积极地指向对无道现实的批判和矫正。陶渊明的这种独立、自由、深情而又刚劲的生命情调是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由两汉经西晋终于在陶渊明这里找到了较为确切的定位:怀道而隐,以隐彰道。 魏晋名士和隐士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肯定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然而,鲁迅先生也说:“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至于他们(孔融、嵇康等)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过执得多了。”言外之意是批评孔融、嵇康坚持礼教,而实际上,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具有永恒合理性的文化理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否定了,那我们就更失去了维系精神的力量,鲁迅所说的魏晋时期的“乱”与“篡”必将愈演愈烈,整个民族也许会就此毁灭。 “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与“使气”便是直抒胸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激。应当说,林泉之隐大都是些胸怀大志甚至是“志深轩冕”的人。他们生逢无道之世,文化的发展把他们推向了怀疑君主专制、实现文化理想的阶段,所以他们处于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尴尬境地,他们的心灵忍受着撕裂磨啮的巨大痛苦,即使平和如陶渊明,也还是写出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足见其人格的分裂。所以说,魏晋士人欲做直臣而不得,欲做隐士而不能,他们在这特殊的历史文化境遇中,如病蚌生珠一样,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能量。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

最新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

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 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为我们写出了许多恬淡清新的田园诗歌。陶渊明辞官归家,每日荷锄,种豆南山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陶渊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家,有时候不应该将人生的得与失看得过分重要,我们应该淡然看待生活中的荣辱。关于陶渊明的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适用于一些人生态度的作为话题。下面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陶渊明,供大家参考。 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二、相关事迹 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现在我们心目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这大体上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二,与亲老家贫有关。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他出仕到江陵,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占据长江中上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恶,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三年。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

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在魏晋时期出现的“竹林七贤”、谢灵运等名士便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诞生了中国田园隐逸的一座高峰——陶渊明。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一)陶渊明对于仕途的向往 陶渊明总是以一个隐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也是以隐逸文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美陶渊明为真的隐士,殊不知陶渊明在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鲁迅先生曾在《隐士》中指出“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传统文化与文人理想的符号_历代陶渊明人物形象画

。在台北故宫藏传为赵孟 传统文化与文人理想的符号 ——历代陶渊明人物形象画 文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7级博士生ˉ罗 洁 美术大观ˉ艺术理论 ˉ

ˉArt Pan 键人物。他作品中的陶渊明形象确立了陶渊明形象的标准像。袁行霈在他的文章《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中分析:“这种定型化的陶渊明形象,很可能是源自李公麟。”从元代以后,绘画中的陶渊明从外貌、着装到姿势都趋于一致。元代,陶渊明成为人们心中顶礼膜拜的圣人和偶像。这种地位的上升也使得后辈艺术家在创作陶渊明形象时更加谨慎,大多借鉴前辈大师已经成熟的图式,这也与元代以后各家陶渊明画像趋同现象相一致。元代以后,陶渊明的形象更加定型化,基本上画面上出现的陶渊明形象都是头戴葛巾,身着宽袍,微胖,细目长髯,持杖的左侧形象。正如张叔厚的《陶渊明小像》上大痴道人题跋曰:“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明代的陶渊明形象虽然没有完全打破元代定型化的模式,但却初步显露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今藏故宫博物院王仲玉的《靖节先生像轴》,纸本墨笔。图中陶渊明从整体形象上来说还是和元代定型化的陶渊明形象近似,只是手上的犁杖被“版”所替代,用来表现陶渊明辞官前的情形。但从明周位的《渊明逸致》图和唐寅所绘的《采菊图轴》中,我们看到画家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明周位的《渊明逸致》纸本白描,画中陶渊明衣带松解,醉态悠然,被人搀扶行进,与传统中侧身执杖的定型化形象有变化,表现出了人物的动感和节奏张力。 清代文人画创作进入门槛更低,各种阶层、各种背景的文人都广泛地参与了绘画创作,极大地丰富了绘画创作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清代的陶渊明像让我们关注到了一批遗民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们少了许多创作上的束缚,笔下的陶渊明形象更趋自由和个性化。而陶渊明形象也更多地从《归去来辞图》这样场景再现的作品转到追求浪漫意境的诗意画中。 2.艺术表现手法从写实到写意 从写实到写意,这一发展趋势也和中国画内在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几个画科发展的兴衰来看,明清画家更加偏向于选择山水题材的“桃花源”和花鸟题材的“菊花”。相比较而言陶渊明人物像数量减少,画法也更加粗简。清初石涛所画《陶渊明诗意图》笔墨粗率,妙趣横生。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一幅图中,只有几椽茅屋坐落在荒野之中,陶渊明拱手立于屋内,脸部的五官都省略了,却悠然地表现了陶渊明田园生活之闲适。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这一幅图中,陶渊明坐于屋前,看着正在玩耍的孩子,脸部的五官和其他细节也统统省略了。同藏故宫博物院清代原济的《陶潜诗意图册》中人物形象更加粗简,人物的辨认更多的来自画面中的文字、意境和其他的形象符号。如果把这两幅画和任何一幅元代作品放到一起比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变迁。 3.画面的气息从神圣化到浪漫化 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的形象是从一个隐者到圣人再到一位高尚的普通人这样的轨迹在发展。从整体上来说陶渊明题材,他形象的定型化正好反映出了社会集体意识的一致性。 从画家个体上来看,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画家个人 情感和独特的理解,又使得这个形象在同一的大前 提下丰富而有变化。同样,从历史发展来看,陶渊 明形象也具有一致性;从不同时代来看,每一个时 代的时代特征同样在陶渊明形象上有所反映、有所 区别。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品德 高尚的隐士;而在唐代他又是一位嗜酒拔俗的风流 隐士。在宋代文化的笼罩下,陶渊明的形象又转变 为圣贤和顶尖诗人的结合体。而到了元代,文人们 开始重视在一书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寻求寄托,在 陶渊明的身上开始寄托一种诗意化的人生。到了明 清时期,随着刻版技术的发展,陶渊明被越来越多 不同阶层的人所熟悉,在普通民众中的认同度不断 提高,也不得不面对伴随而来的凡俗化,面对着精 英文化的消解。因此,我们从明清画家笔下看到了 陶渊明形象的浪漫化和趣味性。 四、陶渊明的真实形象和文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一千五百多年的时光让陶渊明的真实相貌已 经无从考证。现在的我们也仅仅只能从文字及流 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中揣测陶渊明的真实容貌。虽 然历代不同的画家表现手法各异,但画面中陶渊 明形象却十分一致:葛巾、宽袍、兽皮、犁杖。这 种绘画中定型化了的陶渊明形象是否接近真实的 陶渊明形象呢?在被认为是陶渊明的自传散文 《五柳先生传》中,“短褐穿结”的描绘就与绘画中 陶渊明“宽袍大袖”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最有可 能了解陶渊明真实形象的人,他的好友颜延之在 《陶征士诔》中形容他外貌的文字非常少,而且把 重点放在了描绘陶渊明的品格上;萧统也只在他 的《陶渊明集序》文中,更多地涉及陶渊明事迹和 品德。《宋书》本传中说陶渊明辞州祭酒之后的生 活状况是“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说明他以自己 的劳作为生,身体状况不佳,并常常染疾。这一点, 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文字“年在中身, 疾”就已指出。陶渊明在其诗文中也有多次透露: “闻君当先迈,负病不获俱”(《赠羊长史》)、“负病 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吾抱疾多年,不 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答庞参军序(五 言)》)。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对陶渊明的想象更加接 近于一个瘦弱的老农形象。陶渊明自己亲自下田 耕作,自给自足,宽袖长袍也显然不适合日常生活 中的田间劳作。加上前面对他身体状况的分析,呈 现在观者面前的应该是一位面黄瘦弱的老农形象。 而画面中出现的陶渊明形象常常是微胖、长袍的 闲适长者,还常常有僮仆相伴。这显然是一位文雅 儒士的常态生活,与现实有所偏差。这种现实与创 作上的偏差也许来自于几个方面: 其真实形象无考。后人们对陶渊明的形象想象 多来自于他的四部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和《饮酒》。这些已经经过陶渊明本 人艺术加工后的自我形象必然和真实形象有所距 离。既然“去”就是要远离黑暗和压迫,既然“归” 就是要寻找净土与乐土。那么这归处一定是一个与 世无争的世界,又是一个丰衣足食的“桃源”, 在这 样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当然没有饥饿、疾病和辛苦的 艺术理论ˉ

陶渊明的隐逸

陶渊明的隐逸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所处的东晋末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奢靡,石崇、王恺斗富使侈浊之风登峰造极。东晋的司马王朝就像一驾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蒙的荒野上。 据陶渊明在《命子》诗中自述:先祖源于上古的陶唐,累世名德,功臣迭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名将,戎马倥偬而官至八州都督(不知相当于今天来说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封长沙郡公。可到了他父亲一辈,家境急剧败落。到陶渊明这一代,已经是很贫寒了。 在“回崖叠嶂凌苍苍”的庐山脚下的小村庄,是陶渊明

的摇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启迪着他的聪慧,塑造着他的风骨。依高山流泉,他从小就苦读诗书。 陶渊明原本是想做官的,少时就有济世之大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他也曾做过几次官。29岁开始踏上仕途,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还经常要违心地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得他对仕途前程有些灰心丧气。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几次的仕而归、归而仕。 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陶渊明被封为彭泽县令,因受不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奴颜卑膝,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陶渊明就愤而辞官归隐。他对自己曾经的大济苍生之望冷齿了。官场的腐败与骄奢淫逸,令陶渊明深恶痛绝,又不愿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他只好选择逃避,选择从此隐居不仕。 他的脊椎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在彭泽县衙,

陶渊明最后一次冷眼打量着公堂,把大印放在了彭泽县衙的堂桌上,发出了几声讥笑。然后有点悲壮地大步走了出来,走到阳光和清风中,走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土地上,他要回归山野的怀抱。看着迎风摇曳的凄凄芳草,看着林中的数株寒梅,他的心襟慢慢旷达了,这时候,一篇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辞赋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山由〕,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提到陶渊明 , 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洒脱自然率真和不失赤子之心。 而这种放浪情怀的寄 托便是他的隐逸。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 禄,追求自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 孔圣人谓“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 ( 《论语·述而》 )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 庄逸士“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海。”(《庄子·逍遥游》)一直到汉代商周 四皓,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隐逸高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承 接前人达到空前的高峰。 而陶渊明的隐逸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 钟 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确实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 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在草木虫鱼之间寻找到自己心灵中的“桃花 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和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处 境岌岌可危,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弥衡和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例子。文 人们纷纷远离政治的漩涡、急流勇退回归自然。陶渊明也不例外,在他四十一岁 那年彻底的与仕途断绝。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世俗权贵低下他那颗高贵的头颅, 挂印飘然而去。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村田园。 在这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里田园才是他唯一的乐土与精神寄托。 桀骜不驯的陶公 自此之后心志于田园,未曾出仕,直到他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后人在其死后 赞他为“靖节先生”,的确陶公当之无愧。 陶渊明的归隐既不像王子猷式的“以手版拄颊”对远山行注目礼。 这是一种 精神的形而上者, 王子猷访友可以在月夜带着仆人乘舟顺流直下百里, 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 因为他是贵族有物质的支撑可以潇洒自然不食人间烟火, 飘飘似神仙。 陶渊明则不行,他的财产也不过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算不上殷实人 家, 也需要操劳生机,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这便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也不像谢安式的回到庄园别墅。 対谢安来讲他是朝廷的权贵, 只因为是一时的 不得意而暂时回归。 他并没有放弃仕途经济只不过是暂避风浪蓄势待发。 他隐逸 的心不诚, 因此他的隐是半隐带有附庸的意味。 而陶渊明则真真正正的把自己的 心和灵魂交给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充分表 现了他回归田园的急切心情。因此他是真隐、是大隐士。陶公更不像那种高僧式 的进入高山幽谷,不见天日与世隔绝。他活跃于乡间邻里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农。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多么和谐的邻里情。还有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 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
1/6

《走进陶渊明》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九南)人。私谥靖节。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渊明集》。 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渊明。 一、渊明的诗歌 1、思想容: 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咏怀诗和咏史诗: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其它: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2、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陶渊明人格分析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 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 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 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 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 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 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 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 ;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 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摘要】: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没错,自古陶渊明就被誉为“千古隐逸之宗”。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一生如江上雪浪几遭起伏,几番出士入士后归隐田居。本文主要通过对其隐逸思想的形成以及出仕与隐退的辩证来浅析他的隐逸思想。 【关键词】:隐逸自然价值观反俗 【正文】: 历史的洪水冲刷掉无数才子名士,然而陶渊明那一派怡然自得的形象却越显光辉,他以固穷守节的的志向,恬淡平和的性情和笃意真古的诗作为后世文人建筑了一座精神家园,开创了隐逸之风。他始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可以说,陶渊明就是徘徊在出仕与退隐两者中不断冲击证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 一、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 环境因素塑造了陶渊明心性恬淡,娴静少言的性格。他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郡——柴桑,其北有庐山,那巍峨高峻的气势和云雾缭绕仿佛天人接壤的神奇景色,曾对诗人产生巨大吸引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如此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境长大的陶渊明汲取了天地精华,未沾染俗世尘埃。而从小习惯并熟悉山水田园生活,较之于生长于市井城镇中的世家子弟,更善于发现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与意蕴,也更能忍受田园生活的平淡与清苦。壮志凌云的年纪,诗人却徜徉于自然之间,所以不管远离多久,多远,终究会回到田园。只要等到那一个契机就有义无反顾的冲动回到自然。 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了陶渊明一种超然悠然的心境。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这使他卓然于一般诗人之上。陶渊明以“自然”作为化解人生苦恼的良药,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在创作《归鸟》、《形影神》等诗篇中,他都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和漫不经心的口吻咏他的诗句的。他着迷于庄子的“物化自然”,他在老庄哲学里,看到了与自然的契合点,看到了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读《陶渊明集笺注》有感 最先接触到陶渊明的就是语文教材中的《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田园居》等作品。这些作品中,字字都散发出那种清新平实的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可以直接间接的看出陶渊明渴望隐居和热爱隐居的心情。现在大多数人对陶渊明的第一感觉都是“隐居在世外桃源的五柳先生”。 在古代,很多文人都把成为隐士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我在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浑浊不堪的官场没有操守和良心的生存之地?是世俗社会容不下他们的清高和骄傲?他们这么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还是一种无言的抗争?那五柳先生呢?作为一名隐居之士,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隐居呢? 关于陶渊明的性格爱好,在他的著名作品《五柳先生传》中作了自我介绍。文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并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由此可见,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三国归魏,司马氏专权,曾经的宏谋远图、血撒沙场化作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没有了乱世枭雄,取而代之的是将权术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小人。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无数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而将宝贵的生命耗费于空谈玄学、追求虚幻中的长生不老之上。陶渊明这等隐逸之士的诞生似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同时代、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与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而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他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这年冬因母亲病逝,便回寻阳举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至于这次辞去县令的原因,《归去来兮辞》说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