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教学反思

附课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18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美,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六年级备课组在第二课时设计了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安排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带入情境 出示居里夫人的图片,导读:一百多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当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他们的一项惊人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时候,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然而,居里夫人的远远不只是她的形象,更重要的还在于她的品格。 二、细读课文,体会科学精神 1、学习居里夫人“发现和提炼镭的精神”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写出主要内容,找出感动的地方,并说出原因。 ②学生自由读书。 ③交流自读效果,随机板书。 2、学以致用,自读自悟,交流汇报。 ①学生自读第4、5、6自然段,体会居里夫人的品格。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③集体交流,随机板书。

三、拓展回题,深化整体理解。 1、启发理解课题: ①作者写这篇纪念文章时,正是居里夫人发现镭一百周年。 ②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以及科学的贡献超越时空,永垂不朽。 2、总结全文。 第一位上课的老师是邵健炜老师,邵老师第一个环节采用复习生字,听写生字的进行引入,这个复习环节用的时间较多,那么后面的时间抓得较紧。于是我们对这个环节进行修改。第二位上课的老师是叶丽嫦老师在引入方面这个环节做得比较好,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导语用得较自然,能吸引学生,只是个别词语指导得不到位,第三位是我上,在叶老师的基础上我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指导,理解词句意思,第四位上课的老师是叶丽芳老师,叶老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双基落实到位。最后陈伟飞老师向全校展示这个一节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课,能达教学效果。如果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人教版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埃、伦”等14个生字,并会写,而且能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5.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的意识,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卡片。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中“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的生字的书写,本课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等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6.问题预设:关于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收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 丽》课文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 稿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那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奠定这一“美丽”的底色调。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供大家参阅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还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她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

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让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三)、说教学目标: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刻内涵,因此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个初步的认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五)、说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课。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3、联系上下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美丽”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走进居里。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丽,面对岁月的洗礼,它们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却可以历久弥新。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美丽、令人仰慕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居里夫人的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课题)。 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居里夫人是如此的美丽,可是她的美丽怎么会持续百年之久呢?这篇课文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共同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学生结合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并弄懂不了解的词语的意思。 出示图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寻藤酸碱侵蚀卓有成效浑身乏力 名誉头衔捐赠人声鼎沸里程碑 三、听音默读,感悟美丽。 边听朗读边思考:

1、居里夫人的美丽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外表美,内在美(心灵美)。外表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除了美丽的容貌,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等会我们来交流分享,并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3、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 4、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四、汇报交流,解读美丽。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追求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读书) “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是,别人为什么没有研究下去呢?我觉得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特别让我佩服。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最能体现她的坚定、刚毅和顽强的精神。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可能”的意思就是也许能从这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也许还提炼不出。从“可能”这个词语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从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从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我体会到虽然工作环境这样艰苦,可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练习 一、请在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立即(jí jì) 卓越(zhuó zhuō) 淡泊(b ó bé) 尽管(jǐn jìn) 二、比一比再组词 伦()埃()衔()蚀()论()挨()街()浊()析()效()伦()绰()折()效()论()卓()捐()泛()誉()碱()涓()乏()誊()减()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人声()沸()有成效()满全球 钟()鼎食()天立地 ()壮成长犹()不决发()图强 一言()鼎革()鼎新三()鼎立视 名利如()土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再选用其中一个造句。 1.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 人声嘈杂喧闹。() 2.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3.(对名利等)超脱,不追逐。() 4.逐渐地破坏或腐蚀。() 5.刚强、坚毅。() 6.佛教指对某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泛 指坚持某一信念而不肯改变。() 7.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8.很大的名声。()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意思相对的词语。 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 院(),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 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 ()。 2.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她() 六、根据意思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 坚定、刚毅 ..、顽强 ..,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 2.在工作卓有成效 ....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 侵蚀 ..着她的肌体。……()()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坚定()刚毅()隐退()侵蚀()歧视()庄重()八、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庄重()疲倦()偶然()顽强() 九、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既然……就……是……还是……宁可……也不…… 无论……都……只有……才…… 1.()刻苦学习的人,()能取得优异 的成绩。 2.雨来()牺牲自己,()泄漏机密。 3.()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 要热爱老师。 4.你()喜欢看这本书,()喜欢看那 本书? 5.()刮风下雨,解放军战士()坚守 在自己的岗位上 十、课内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 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 ..物理学的一个 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 ..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比一比,给下面的字组词。 蓝()荧()逝()蚀() 篮()莹()世()食()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刚毅——( ) 乏力——( )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 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 (2)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要求: 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个初步的认识。 重点难点: 感受居里夫人的理性美,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孩子们,看到你们美丽的双眸流露着光华,闪烁着激情,老师不禁想知道:你们认为身边什么是美丽的? (预设:学生如果沉默得比较多,可以联系实际感染学生——在老师眼里,你们小手林立的一幕就是美丽的。) 是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丽,面对岁月的洗礼,它们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却可以历久弥新。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穿越百年的风尘,领略居里夫人身上的美丽,好吗?看谁的慧眼能够发现它。 二、学文——初读课文,发现美。 1.轻轻读文,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美貌的句子,注意:不要惊扰百年的岁月。 居里夫人给你的最初印象是什么,概括为形象如何?美丽。 (请同学读读相应句子) 2.人们常说,美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是居里夫人的美却可以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又是为什么呢? 细读课文——体会美(3-) 勾出能打动你的词句,写下自己的感受,跟同伴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自由读,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预设: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

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这么差的环境中工作,可见,居里夫人在困难面前___________。 孩子们,读出你的理解,好吗? 朗读。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劳动状况:劳动繁重,工作危险 她知道危险吗?劳动如此繁重,工作如此危险,她仍然坚持工作,可见她对科学事业_________________。 读出你的感悟。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零点一克()镭。 工作时间:时间漫长,悬殊对比,——非凡信念。 孩子们,快速心算,1吨是0.1克的多少倍? 从这组数字中,可见她对科学事业的信念。 读出咱们的敬意好吗? 录像,孩子们,咱们一起走进那个年代,目睹居里夫人的工作状况,好吗? 师配解说词 老师再提供一组数字:458和5677。458是在进行完一系列繁琐程序后,对钡和镭两种元素进行分离,5677是对结晶体的实验次数。 如果你是采访居里夫人的小记者,请联系自己,谈谈感受。先说给同伴听一听。 指导说出:献身科学 (回顾学习方法:即勾重点词句,从中体会言中之情,言外之意。) 其余部分:淡泊名利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在她眼中,完全献身于科学,甚至不惜用生命的损耗做代价,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把我们的敬意带到我们的朗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好吗? 淡泊名利一处可以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别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荣誉的? (当你通过刻苦和努力,拿到钢笔字比赛的优秀成绩单时;当你用一学期的汗水换来一张三好生奖状时;当你手捧参加竞赛而获得的奖杯时;当你获得进步奖章、表扬卡时……你会怎么办?) 所以,爱因斯坦用他睿智的语言,评价居里夫人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相关资料)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相关资料)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相关资料)人教版 18.跨越一个世纪的美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镭一百周年。本文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美丽”是本文的主线,这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端庄的形象,更是她所体 现的坚定执著,淡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本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不顾镭射 线以及化学药品的侵蚀,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 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首先描述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发表学术报告的场景,在读 者面前突出了居里夫人美丽优雅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然后描述了居里夫人在镭被发现之 前为探索“其他物质是否具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研究。然后写下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 的态度和做法。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肯定居里夫人的个性。他赞扬居里夫人对真理 的追求和她在科学研究中的毅力。 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科学家,也是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 奖的科学家。自从1897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80多年来,称颂他们的文章、书籍从未间断,可见她所建立的勋业和她所具有的品质深深地留在后人的印象中,成为科 学家和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李和他的妻子是一对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无私地献身于科学事业。然而,法国有关部 门对他们的工作给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对他们的科研成果反应缓慢。是瑞士政府首先承 认居里夫妇的才能,并提议给他们分配一个相应的职位。1900,当居里只能在实验室里工作,每月缺少500法郎的设备时,瑞士日内瓦大学 学愿以年薪1万法郎和教授的待遇聘请他开设物理学讲座。但是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 而从不考虑金钱和待遇的居里夫妇谢绝了。他们的第一枚奖章是英国赠与的,由于他们发 现了放射性新元素钋和镭,开辟了放射化学这一新领域,1903年英国皇家学会邀请他们夫妇到伦敦讲学,并授予皇家学会最高的荣誉――戴维奖章。1903年底,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了解居里夫人光辉的一生之后,我们从中得到了深刻而广泛的教训和启示。首先, 只要被压迫和处于困境的人们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勇于攀登,胜利和成 功的道路是可以通过的,即使它是曲折的道路。第二,要接受和支持新事物,以创新精神 从事科学研究和各项工作,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完成它,从而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更 多的事情。第三,在科学的道路上,你有时可能会遇到不适当的压制和歧视,但只要你有 信心和脚踏实地的无私工作精神,保守的桎梏和禁锢是可以打破的,因为它不会永远困扰你。第四,要努力工作,为科研自力更生创造一定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要始终为努力工作 自力更生创造一定条件。因此,居里夫人的一生有八个字:高调的工作和低调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埃、伦”等14个生字,并会写,而且能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5.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的意识,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卡片。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中“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的生字的书写,本课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等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 [学习难点] 体会课题中“美丽”的深层含义。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揭题,围绕题目质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和美丽有关的课文。板书课

题。 2.质疑: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寻找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吧。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3、交流主要事件。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美丽。 1.课题中的美丽指的是什么?(不仅指居里夫人外表的美丽,更重要的还在于她的品格之美。) 2.体会形象之美。 ①自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体现居里夫人外表美的语句。 ②交流感悟。 3.体会品格之美。 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能表现居里夫人品格美的相关语句,看看从中能感受什么。 ②交流感悟。

a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索的的精神;关注作者采用对比的表达方法,衬托居里夫人伟大的科学精神。 b.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和科学研究的艰辛。 c.“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感受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 d.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e.“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以上两处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f.“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体会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品质。 四、回归整体,升华美丽 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吗?

【精品】18.跨越百年的美丽(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

【精品】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 人教新课标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ùn ténɡ mō ɡuāfēn xī wán qiánɡrén shēng dǐng fèi ()()()() zhuó yǒu chénɡ xiào qīn shírónɡ yùshén sè zhuāng zhòng ()()()() 参考答案:顺藤摸瓜、分析、顽强、人声鼎沸 卓有成效、侵蚀、荣誉、神色庄重 (解析:考察学生对于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宿夹提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sù宿舍 jiā夹子tí提高 xiǔ一宿 jiá夹衣dī提防 (xiù星宿)(gā夹肢窝) (解析:多音字积累的考查。多音字,可通过组词加深记忆。其中“宿”“夹”两个字有三个读音,答出任意两个即可。) 三、辨字组词。 侵()伦()捐()衔()蚀() 浸()论()绢()街()浊() 参考答案:侵入、伦敦、捐赠、衔入、侵蚀 浸润、讨论、手绢、街道、浑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形近字并组词的能力。由于形近字它们在笔画上有细微的差别,所以读音和意思就不同,辨析时要注意它们的结构,有时还要结合它们的意思。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读写。) 四、选词填空。

担当担负负担担任 1. 青年一代()建设祖国的重任。 2. 自信的人一般都勇于()。 3. 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行政 工作。 4. 这儿的责任就由你来()了。 参考答案:担负担当担任负担 (解析:对近义词和同音词辨析的考查。一是注意词义、感情色彩、程度、范围等细微的差别,结合语境意思来选择答案。二是注意语意的衔接和词语的搭配。 担负:承当(责任、工作、费用)。担当:接受并负起责任。担任:担当某种职 务或工作。负担:(物质上、精神上)承受压力或担当的责任。) 五、写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呀!() 3.狂风巨浪把船儿颠簸得像一片树叶,在湖面上到处漂荡。() 4.桂林的山千奇百怪,各有千秋,再加上碧水环绕,青山映照在碧水间,真是“江作 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5.这株松树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在微风中轻轻吟唱。() 参考答案:1.夸张 2.排比 3.比喻 4.引用 5.拟人 (解析:修辞手法辨析的考查。明确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 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叫夸张。(2)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的修辞方式。(3)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 似的等。(4)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 的文章里。(5)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 六、句子乐园。 1.那是一个快乐至极的天堂!(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1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镭的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过程,表现了她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视名利如粪土的伟大人格魅力。文章字里行间含着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满腔赞誉、钦佩之情。我在备课时想力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深刻含义,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上完《跨越百年的美丽》后,从目标达成认真反思本课教学,有成功,也有遗憾。 1、朗读充满课堂。语文课是朗读的艺术。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感悟朗读,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使学生的朗读提升了对课文的理解,对居里夫人美丽内涵的感受。

2、感悟深刻。课文篇幅比较长,如果处处精雕细琢,词句训练遍地开花,一节课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围绕“美丽”,直入重点,以文章课后第一题为线索,统领全文,从外表美丽、精神魅力两方面重点学习挖掘内涵。通过文章重点句子,以点带面,上线串联,内外结合,举一反三,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如“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我们抓住了“从......变成......”这个词组,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深刻体会。 3、展开想象。居里夫人的伟大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文章有限的语言文字无法充分表达的。所以,在重点语句,如“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冲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盐酸的点点烧痕。” 我们运用了展开想象的学习方法,通过情境的渲染烘托,让学生充分领悟居里夫人的科学品质。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 跨越百年的美丽|人教新课标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冶炼、溶解、沉淀、头衔、里程碑、卓有成效”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深刻的含义,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出示课件) 二、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每句话。 2.课文写了居里夫人科学生涯中哪几个重要阶段?她的美丽体现在哪儿?

(出示课件) 3.交流反馈。 (1)生字读音,词语理解。(出示课件) (2)课文写了居里夫人科学生涯中哪几个重要阶段?(出示课件) (3)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儿?(容貌、品格) 三、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的内涵。 1.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出示课件)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出示课件) ①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漂亮、庄重”写出了她的美丽与稳重。) ②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这句话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的容貌美,从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朴素、美丽、严肃和庄重。) ③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美丽纯洁的容貌美。) (2)内在美。(出示课件)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刨根问底、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几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成”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④她本来可以……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漂亮》优秀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探讨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漂亮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打算: 1、老师打算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激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美丽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 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信任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沟通,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假如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准备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举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沟通。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洁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漂亮》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订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临沧市凤庆县象贤中心学校董天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述。《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自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以“美丽”为主线,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淡泊名利的人格和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设计理念】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尤其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单元的学习重点,加强学生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居里夫人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引发学生读、思、议、品,领悟居里夫人的美丽人格和科学精神,并从中领悟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1)设计教学预案、制作PPT课件。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要清晰,实物投影。 2、学生准备如下: (1)借助本组“导语”和课后思考题预习课文。 (2)针对自习提出问题。 (3)读课文,自主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很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请同学们说说,成功的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敢于坚持科学精神的勇气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意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学习一开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导学案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由表及里,应用多种手法对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灵、精神进行了盛赞,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熠熠生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

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