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期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浅析中国期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浅析中国期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浅析中国期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The Capital Luck Camp

资本运营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79

浅析中国期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王 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摘要:期权作为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为市场交易人员提供了一种选择权。在买方支付权利金后的一段时间或是一个特定的时间,享有按事先与卖方规定好的价格交易特定的商品,也可以选择放弃此次交易。期权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已经成功运营多年了,而我国的期权市场成立时间较晚,品种也比较单一,只有2015年推出的第一只ETF期权-上证50ETF期权。尽管之后也出现了场内大商豆粕期货合约,但投资者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场会将逐步推出标的为个股的期权品种,因此期权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现货市场的发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近两年的股票市场波动较大,完善期权市场,衍生更多更好的期权产品对于市场化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期权;期权历史;发展;建议一、期权基本概述

同作为金融衍生工具,期权与期货则完全不同。“期”是将指未来,“权”则代表权利,期权是作为一种行使将来买卖行为的权利。权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实实在在可以摸得见的东西,期权交易中买方有权利没有义务,而卖方则正好相反。购买期权者选择可以按照合约的规定对标的做出买入或者卖出的行为,也可以放弃,不过会损失权利金。

按照其是否为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划分的话,可以将期权分为场内期权和场外期权。按照买卖行为划分的话,期权主要有两种: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买入期权也被称作看涨期权,赋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按一定的价格买入某种资产的权力。而卖出期权也称看跌期权,赋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按一定的价格卖出某种资产的权力,投资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

二、期权的发展过程

早在《圣经》记载中,就有期权开始萌芽的痕迹。雅各布为了娶到塞班的小女儿瑞切尔,答应为塞班免费工作七年作为条件,七年结束后就可以行使与瑞切尔结婚的权利。还有荷兰的郁金香事件,也是典型的期权雏形,经销商通过与花农签订关于郁金香的合约,这样即使经济危机到来了,经销商们也可以规避郁金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由此来看,期权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是一种创新。虽然期权为人们带来了好处,但是期权市场的不规范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和风险。

于是,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于1973年统一标准化了期权,并逐渐推出一系列的股票期权,这种标准化简化了交易过程,不仅使最后的履约得到交易所的担保,使得期权合约可以方便的在交易所里转让给第三人,而且也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世界第一只股指期权于1983年推出,随后全球推出了股指期权。我国于2015年出现了第一只金融期权-上证50ETF,ETF期权是随着ETF产品的发展而推出的,它是我国首个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的标准化期权。虽然由于一些因素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但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对期权需求的不断提高,在2017年3月,第二个规范化场内期权豆粕期权在大商所挂牌。对比国外期权市场的种类繁多,我国的期权市场仅有目前这两个标准化的期权,而且正处于发展新的阶段。其实早在1995年我国就为迎接期权市场的到来做好了准备。例如之前进入国际期权市场协会的郑商就为后续期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快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我国于2002年召开了“中国国际期权研讨会”,与众多国际期权市场的相关组织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之后的两年邀请国际期权专家接连到国内作期权报告会,掀起了

一股期权的热潮。然而,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国家并没有趁机推出期权交易,因为如果贸然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品,可能不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反而会把我国的经济引致更加糟糕的处境。

三、期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只有短短一年多的发展,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速度已是飞快。从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我国市场对期权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和宽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应该明白和重视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期权品种单一

目前我国期权种类很少,只有50ETF期权和标准化场内期权豆粕期权两只期权。期权品种的单一使得投资者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不足,这样不仅会使投资者望而却步,更加的谨慎,而且期权产品种类的匮乏也无法很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虽然目前市场上模拟系统有很多品种,但这些系统的数据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交易的情况,种类的单一也是人们缺少选择的可能性。

(二)期权市场定价出现偏差

中国目前期货市场的标准化期权只有上述提到的50ETF金融期权和豆粕现货期权。世界其他国家的期权产品种类繁多,能提供的选择数目也随之上升。由于期权产品众多,期权市场的发展也会随着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成长的愈发成熟。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产品种类少,发展不够完善,而规定可以进入期货市场交易的标准高,导致交易投资人员十分稀少,专业人士匮乏,整个期权市场的交易量和流动性极低。关于期权市场的定价并没有规范性的规定,由于种类稀少,也并没有可以对应的参照物。由此种种因素,就导致了期权市场的定价出现偏差。

(三)合约交易量不高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参与市场中期权交易的投资者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投资者想进入期权交易市场往往是偏爱高风险高收益的,所以市场上越是交易活跃的合约越容易受到吸引与关注,而对于交易不活跃的远月合约,就很难吸引投资者。不活跃的合约对于期货市场的发展会更为不利。

(四)期权专业人士少

期权是期货市场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可能并不熟悉,而且期权也不像股票那样容易可以参与到,其结构之复杂需要投资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再加上我国期权出现时间很短,对其了解的客户也很少,这都对期权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五)市场准入门槛高

我国现行存在的期权上证50ETF与豆粕期权对于投资者的进入市场的要求门槛都非常的严苛。首先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上证50ETF

DOI:10.14097/https://www.doczj.com/doc/bf11760873.html,ki.5392/2019.05.040

The Capital Luck Camp | 资本运营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80

对投资者的要求是投资金额不能低于50万,豆粕期货要稍微低一点,不能低于10万。不仅如此,还要求投资者之前有过进行模拟交易的经历,这个期限也要达到交易的规定。第三,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具备关于期权的专业知识,为此交易所为投资者设立了考核标准,投资者需要通过才可以。此外,豆粕期权还对投资者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交易过程要讲诚信,必须遵法守法。相较于上述标准而言,机构投资者不仅要完全符合上述标准,而且对其还有更高的资金要求标准和其他额外的条款。从上述种种要求可以看出,期权市场对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六)引入做市商制度严苛

期权合约里初步规定,要引入市商需要遵从一系列要求。首先经过相关行业的审批,达到标准可以进入下一步;然后还要达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各项规定和检查。期权合约中还对做市商硬性规定,例如,要严格把控做市商的账户,使得其不能凭借自己的便利条件从事其他业务;单个合约可以有多个做市商提供服务等等。根据上述对市商引入的种种规定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市场对引入市商业务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市商的引入对期权市场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其方方面面加以考核衡量。但正因为如此,我国金融市场对做市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此规范做市商市场,但却极大的限制了其发挥的空间。

(七)监管模式严苛

我国现行的监管模式为中央主要掌管着金融监管权,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所组成的一行三会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监管的一线多头模式。这种监管模式更多地注重外部监管,以行政监管为主,而忽略了期权市场内部的监管;另一方面,期权市场非常灵活且活跃,过于严格的监管会对期权市场的发展形成制约,约束其发展。

四、对期权市场的建议

(一)逐步推出更多的期权品种

我国的期权市场出现的比较晚,且产品种类单一,面对中国广阔的市场需要,可以在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期权市场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出股票期权、商品期权以及股指期权等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期权市场。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需求,一般来说首先推出的产品是股票期权。对于我国而言,在推出期权之前就存在ETF产品,因此中国第一只期权产品为50ETF期权。从期权成分来看,50ETF的成分股大部分是大盘蓝筹股,股价波动较小,而这并不能满足大部分投资者的需求,所以推出更多的期权品种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建立合适的期权市场准入门槛

我国对期权投资者制定了很高的标准,要求投资者需要满足资产50万以上,并设定了期权考试和模拟交易,达到要求且具有融资资格并具备股指期货交易经历后,才可以进入期权市场交易。这些规定是为了维护期权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但如此之高的门槛也将很多对期权有浓厚兴趣的投资者拒之门外。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金融衍生品是韩国的韩国Kospi200,其自上市后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巨额的交易量以及资金的流通性震惊了国际金融市场,如此蓬勃繁荣的景象与韩国降低了投资者进入期权市场的门槛有关。Kospi200前三年让大多数投资者充分了解期权市场后,在第四年降低了资金门槛,这样可以便于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期权市场,参与期权市场的交易。由此看来,参考韩国期权市场发展的经验,期权市场的发展需要众多投资者的参与和更多的资金流入量。我国也需要加大期权市场交易人员的参与量,适当降低期权市场的准入门坎。只要期权市场先有了更多交易人员的参与和加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了解并加入期权市场,这样期权市场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加强期权知识的认知度

首先,对于从业人员要加强培训。投资者是通过期权从业人员了解新品种,并在其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购买,所以这就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之高。从业人员必须首先自己对期权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对投资者有更专业的指导。其次,要加强投资者教育。交易所、媒体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以客观的角度推广普及关于期货的作用和风险,让广大有需求的投资者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品种。最后,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向国外发达国家汲取经验和教训,还要组织科研小组加强对期权的持续研究。只有制定更加规范合理的制度和更适合期权市场的金融产品,才可以更好的解决市场交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于期权投资者应在投资之前对其有足够深刻的了解,提前意识到一些问题,以便于更好的为其所用。首先,期权具有高杠杆性。应对措施为理性控制仓位,不能为了高收益盲目冲动;其次,期权策略应多样化。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要一味的追求收益,均衡风险和收益; 再次,应把握好时间,因为期权的价值会随着到期日临近而减少,在交易日到来之前应及时换仓;最后,准确把握好期权买卖的方向和开平仓,避免因操作的失误而导致亏损。

(四)完善做市商制度

全球几乎每一笔期权交易都有做市商的参与,所以完善做市商制度对于经济良好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期权市场对于做市商的运行有很多的条件。自大商所挂牌的豆粕期权问世后,市场上多数做市商都促进了期权的交易,使成交量处在在活跃的水平,做市商规范了期权的报价,有利于期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使它们可以自觉有效与稳健的运行。如果没有政府过于严格的监管和干预,做市场可以促进市场良好的运行,平衡市场价值。所以,随着期权市场的不断发展,政府也需要逐步放开管制,使市场可以自己调价。

(五)加强政府监管,做好行业教育

目前对于期权市场的监管是需要政府出面的,因为宏观的政府监管可以维持期权市场稳定有效的运转,但不能一味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是非常必要的,行业自律能依靠自身对期权市场了解的天然特性,有效地提高期权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和积极性。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不仅可以减少政府严格监管下对市场的干预,同时可以更好地激发市场的活力。

五、结语

如今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如此之迅速超乎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也看到了新的未来,对于此我们所能做的是需要思索如何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期权市场发展的道路。除了借鉴国外成熟期权市场的发展历程,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也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还处于标准化期权市场发展的新阶段,对于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它的发展,避免重大的错误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房屋需要打好坚实的地基才能盖成高楼大厦,期权产品在我国的金融领域还属于新秀,有了好的开始,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优秀的期权衍生品出现,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彭会青.我国期权市场推行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J].金融经济,2016(22)

[2]郝佳蓓,韩珂.我国期权发展现状研究[J].时代金融,2017(30)[3]张承惠.中国需要发展金融期权[J].中国金融,2014(02)

[4]杨照东,魏振祥,陶俊.近五年世界期货和期权市场发展趋势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4)

[5]袁世冉,王永茂.浅谈期权在中国的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

作者简介:

王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期权的发展与现状

1.期权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有关期权交易的最早记载是《圣经?创世纪》中关于合同制的协议。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雅克布为同拉班的女儿瑞切尔结婚而签订了同意为拉班工作七年的协议,以获得与瑞切尔结婚的许可。在这里,雅克布7年劳作的报酬就是“权利金”,以此换来结婚的“权利”,而非义务。 关于期权的历史发展,不得不提到“郁金香期权”。早在17世纪的30年代末期,荷兰的批发商已经懂得利用期权管理郁金香交易的风险了。在当时,郁金香是身份的象征,受到了荷兰贵族的追捧,批发商们普遍出售远期交割的郁金香。由于从种植者处收购郁金香的成本价格无法事先确定,对于批发商而言,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郁金香期权应运而生。 批发商通过向种植者购买认购期权的方式在合约签订时就锁定未来郁金香的最高进货价格。收购季到来时,如果郁金香的市场价格比合约规定的价格还低,那么批发商可以放弃期权,选择以更低的市场价购买郁金香而仅损失权利金(为购买期权付出的费用);如果郁金香的市场价格高于合约规定的价格,那么批发商有权按照约定的价格从种植者处购买郁金香,控制了买入的最高价格。这是最早的商品期权。 在18世纪时,期权被引入金融市场。早期以现货市场的股票作为交易对象的股票期权交易,较为分散,属于场外(交易所外)交易。1973年,全球第一个规范化的股票期权交易场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成立,同时推出了标准化的股票期权合约(认购期权)。 2.境外交易所也都有个股期权的交易吗? 在境外,相对于场外市场,交易所内交易的个股期权作为交易所最早上市的标准化股权类衍生产品,加之有规范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作为保障,更为一般投资者所接受。 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简称CBOE)成立,推出了16只标的股票的认购期权;此后,CBOE不遗余力地从事股票期权业务的开发,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诸如,在1990年推出了长期期权LEAPS,1992年推出区域及国际股指期权,2004年VIX指数期货开始交易,2005年推出了期

最新浅析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期货市场是风险管理市场和财富管理市场,是期货产品流通的场所。没有健全有效的市场,期货产品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这是一篇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如大宗商品风险,利率、汇率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等由于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而加剧。我国相关经济活动主体对避险工具的需求激增,期货市场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便捷避险通道。但与之匹配的风险控制与监管问题将日益艰巨,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促进期货市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将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程 1.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探索阶段(1988年~1993年)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同时成立工作组着手研究。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该批发市场以现货远期合同交易起步,逐渐引入期货交易,是中国期货市场诞生和起步的标志。1992年,中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成立,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快速起步及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我国期货市场的盲目发展阶段(1993年~1994年) 1993年,我国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大批出现。交易所达40多家,期货经

纪公司有近500家,上市交易品种达50多种。1994年,期货经纪公司的境外期货、地下期货盲目泛滥,期货经纪纠纷大量出现。 3.我国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阶段(1994年~1998年) 199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1994年5月30日国务院发布69号文件,对期货业进行第一次大的清理,整顿后的期货交易所为15家。 4.我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对期货市场进行进一步规范,交易所由原来的15家变为3家,交易品种由35个减为12个。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正式成立。200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期货经纪公司属于金融机构。在此之前,期货公司属于服务行业。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10年4月,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成为中国首个金融期货。2013年9月,5月期国债期货合约上市。 二、期货市场功能的基本理论 1.套期保值功能的理论 套期保值也叫做套头交易,对冲等。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段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则套期保值理论是运用投资组合策略的套保者在期货市场上所持的头寸与现货市场所持头寸不一定相同。而且在套保期间,组合投资的套期保值率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交易者的风险偏好和对期货价格的预期而变化,所以,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动态套期保值理论,奠定了

浅谈我国的期货与期权现状及未来发展

浅谈我国的期货与期权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期货与期权定义 期货交易是商品交易发展的产物,期货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期货是一种衍生性金融商品,按现货标的物之种类,期货可分为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两大类。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指是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给予买方(或持有者)购买或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期权的持有者可以在该项期权规定的时间内选择买或不买、卖或不卖的权利,他可以实施该权利,也可以放弃该权利,而期权的出卖者则只负有期权合约规定的义务。 期货期权是对期货合约买卖权的交易,包括商品期货期权和金融期权。一般所说的期权通常是指现货期权,而期货期权则是指“期货合约的期权”,期货期权合约表示在到期日或之前,以协议价格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或资产期货合同。期货期权的基础是商品期货合同,期货期权合同实施时要求交易的不是期货合同所代表的商品,而是期货合同本身。如果执行的是一份期货看涨期权,持有者将获得该期货合约的多头头寸外加一笔数额等于当前期货价格减去执行价格的现金。如果执行的是一份期货看跌期权,持有者将获得该期货合约的空头头寸外加一笔数额等于执行价格减去期货当前价格的现金。鉴于此,期货期权在实施时也很少交割期货合同,不过是由期货期权交易双方收付期货合同与期权的协议价格之间的差额而引起的结算金额而已。具有规范的期货交易是以于1848年成立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商品期货交易为标志。在期货交易得到迅猛发展之际,于125年后,1973年4月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期权交易,也标志着统一化,标准化的期权交易的正式诞生。在随后的50年中,期货和期权交易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在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期货期权的经济功能及意义 (一)期货期权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价格发现功能、交易效能、保值和投机功能。 1、价格发现功能:价格发现是期货和期货期权的一个重要经济功能。因为有很多潜在买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

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并且在2002年12月13日成立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使证券分析师的管理趋于规范。但是,多年监管空缺造成行业总体素质偏低和短期的投机心态

期权及期权市场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期权及期权市场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期权从其原始形态的产生到19世纪末,都属于场外期权交易,在18世纪英国明确以法律形式视为非法,因而在这段漫长的时期发展缓慢,只有到了20世纪,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具有较重大意义的事件的相继发生,这些由金融界人士及政府所做的开拓性努力,期权及其交易在商品期权特别是金融期权上才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控制风险及投机的金融工具。因而有必要对这些重大事 件作一简要回顾。 一、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后金融立法及监管工作的强化,大量杜绝了期权工具的滥用。这之所以成为重大事件就是因为这以前,期权卖方的诚信是非常脆弱的,荷兰郁金香球茎期权交易的最终崩溃正是实方诚信不足之反映。到20年代,由于管制之松懈及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股票交易市场的交易量的激增,使得股票期权交易作为一种控制风险及以小搏大的役机工具时盛行于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并以纽约股票交易所为据点,期权交易迅速发展,随之期权交易的欺诈、操纵、违约等事件也就层出不穷,成为当时金融危机之一因素,使中小期权投资者损失极大。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本国的证券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设立了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这一切都为期权交易创造了一个公开、公平、公开的从业环境,如要求期权出售者要保持适当的交易保证金等,都直接加强了期权合约的诚信。将近一个多世纪来,经过逐步的完善,期权交易市场基本没有出现较大的动荡,原因之一就是经过30年代的危机,人们特别是经济金融界人士对加强金融市场包括期权市场的金融监管以保证其高效的市场经济效率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并在立法及执法的实践中对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开业。在期权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开业之重要性无论怎么描绘都不为过分。因而,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立之日也就成为划分期权交易发展上两个历史阶段的分界点。其功绩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第一次将场内期权交易引入期权世界。在这之前,期权交易都属于场外交易,有时也称为传统期权市场。引人后,其作用是立竿见影的,一方面是场外期权交易的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却是场内期权交易量的急剧膨胀。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 策 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班级:金融九班 学号: 20111811425 姓名:李宪 指导老师:李睿 成绩: 提交时间: 2014年12月25 日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做出了相应对策分析。文章开篇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阶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大致分为萌芽阶段、治理与整顿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开创金融期货时代四个阶段。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的介绍中国期货市场中的23个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主要是围绕着期货品种上市交易以来的成交状况进行分析说明。而后指出了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期货市场规模和上市交易品种有限。2期货市场投机成分过重3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4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5.期货理论研究不受重视。接下来介绍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中的显著成效期货市场布局逐渐趋于合理,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经济地位和影响明显提升。紧接着提出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对策:1加快制度创新、监管体制创新和交易所体制创新,2加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3逐渐完善以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文章最后对中国的期货市场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期货市场、期货合约、商品期货、金融期货

目录 前言 (1) 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沿革 (2) 二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期货市场规模和上市交易品种有限,影响了期货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3) (二)期货市场投机成分过重,期货市场总体效率不高 (4) (三)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机制有待完善 (6) (四)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前景 (6) (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 (6) (二)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 (8)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目录 一、引言 (1)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1) 2.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1) 2.2我国证券市场发行规模.. (2) 2.3投资队伍壮大以及交易额增加 (2) 2.4证券市场监管法制化 (3)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 (3) 3.1新股发行制度不健全 (4) 3.2市场监督力度不够 (4) 3.3证券市场缺乏诚信 (5) 3.4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5) 四、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措施 (5) 4.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 4.2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6) 4.3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6) 4.4加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7) 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7) 5.1制度创新全面推进.. .................................... (7) 5.2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8) 5.3市场机构创新发展 (8) 5.4证券市场国际化 (9)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飞跃发展 在交易品种、市场容量、交易手段、监管规则以及清算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回顾十五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起步的,经过多年努力,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轨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我国早期的股票发行制度为行政审批制。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开始正式实施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证券发行制度由此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大大加强了证券公司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责任,为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维护“三公”原则、规范股票发行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制度前提。 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逐步规范。经过15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颁布了禁止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行为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还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对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作出了规定, 等等。同时,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从网上发行技术手段、上市审批制度、交易清算制度、席位和账户管理、行情发布和通讯方式等方面对市场进行管理。所有这些,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规范。但是,像杭萧钢构、S T长运之类的,各种形式的坐庄,操纵股价的不规范行为还屡见不鲜。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市场的表现是远不如过去10年的上升走势,其中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目前证券市场的特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反过来促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的调整。现在的投资者,正处在逐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探求新的、有效的投资盈利模式过程中。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字:证券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制度债券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在政府统一监管的前提下,行政手段的过度使用,加上对证券的严格管制使得证券行业基本脱离经营体系,企业融资渠道缺失。而金融开放的现实才凸显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弱小及其难以抵挡外来的压力和竞争的状态。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期货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期货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期货市场产生与发展,存在着与现实需求的错位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不断健全期货市场的内部结构及制度规范,深入推进期货市场。 §1中国期货市场品种 世界期货市场从产生到不断发展、完善,充分说明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品种创新,上市品种是期货市场永恒的动力。本部分对我国期货市场品种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最适合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策略选择。 1中国期货市场品种现状 我国现有的期货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聚乙烯、聚氯乙烯;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黄金、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郑州商品交易所:菜子油、小麦、棉花、白砂糖、PTA、绿豆、早籼稻。 1.1中国期货市场品种特点 1现有期货交易品种太少。我国期货市场经过治理整顿,上市品种大幅减少。交易品种数量过少直接限制了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使大量的资金只集中在对几个期货品种的投资商,容易出现对市场的人为控制,使期货市场难以发挥本应起到的作用。 2我国期货品种遵循政府供给导向模式。表现为:⑴管理当局往往直接介入期货品种创新的过程,决定某种产品投入市场与否。⑵一些金融监管法规限制了期货品种创新的空间。供给导向的创新模式事实上使金融机构围于“除了监管者许可的业务,其它业务均不得开展”的被动局面。 3品种创新以吸纳型为主,原创型创新较少。目前我国上市的期货品种基本上是引进国外已有的品种,真正属于我国首次开发的期货品种较少。 1.2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制度约束 1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和不健全。我国期货市场监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和《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颁布于我国期货市场整顿时期,强调风险防范的禁止性法律规范居多,而鼓励衍生品发展和创新的授权性法律较少。 1.2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制度约束 1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和不健全。我国期货市场监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和《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颁布于我国期货市场整顿时期,强调风险防范的禁止性法律规范居多,而鼓励衍生品发展和创新的授权性法律较少。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九月上交所上市公司923家,总市值达16.2万亿。深交所上市公司1363家,总市值达到7.97万亿。 1、回顾中国证券市场二十一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刚开始,上海交易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试点作用,造就了国内证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由于股票供不应求,市场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加大股票供给,以发行股票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发行新股,沪深股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放开股价,

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历史概况和现状分析

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历史概况和现状分析 摘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新时代。而筹备多年的股指期货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挂牌上市,首批4个合约开始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并对已经上市2年多的股指期货市场进行简单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金融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 一、引言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7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应对国内经济和在汇率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影响,西方各国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以往的利率管制得以放松,由此导致了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剧烈。在这种背景下,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等金融期货衍生品应运而生。伴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及其交易方式的不断进步,股指期货也在80年代初产生。在金融期货推出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其交易迅速发展。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尽管商品期货交易量在不断增长,但其相对量却是下降的,金融期货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期货品种,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2011年,金融类衍生品交易量占全部期货期权交易量的较大比重,约为88.7%,其中排在成交量前三位的股票指数、单个股票及利率衍生品交易量合计占全部衍生品交易量的76.2%。商品类衍生品交易量占全球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010年的13.39%降至10.4%。1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推出了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票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但由于当时市场调节尚不具备,除国债期货外,另两类期货都未形成规模。虽然这些早期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我国金融环境相对于90年代初期有了显著1资料来源:期货日报https://www.doczj.com/doc/bf11760873.html,/Newspaper/Show110260.html

期权市场的历史和简介

期权交易起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 由于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期权交易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看跌/看涨期权自营商都是些职业期权交易者,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并不会连续不断地提出报价,而是仅当价格变化明显有利于他们时,才提出报价。这样的期权交易不具有普遍性,不便于转让,市场的流动性受到了很大限制,这种交易体制也因此受挫。 对于早期交易体制的责难还不止这些。以XYZ期权交易为例,完全有可能出现只有一个交易者在做市的局面,致使买卖价差过大,结果导致“价格发现”——达成一致价格的过程受阻。客户经常会问:“我怎么知道我的指令成交在最好(即公平)的价位上呢?”对市场公平性的顾虑,使得市场无法迅速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 直到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开张,进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买卖,上述问题才得到解决。期权合约的有关条款,包括合约量、到期日、敲定价等都逐渐标准化。起初,只开出16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很快,这个数字就成倍地增加,股票的看跌期权不久也挂牌交易,迄今,全美所有交易所内有2500多只股票和60余种股票指数开设相应的期权交易。之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放松了对期权交易的限制,有意识地推出商品期权交易和金融期权交易。 由于期权合约的标准化,期权合约可以方便的在交易所里转让给第三人,并且交易过程也变得非常简单,最后的履约也得到了交易所的担保,这样不但提高了交易效率,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1983年1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提出了S&P500股票指数期权,纽约期货交易所也推出了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指数期货期权交易,随着股票指数期货期权交易的成功,各交易所将期权交易迅速扩展至其它金融期货上。目前,期权交易所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其中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权柜台交易市场(或称场外交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柜台期权交易是指在交易所外进行的期权交易。期权柜台交易中的期权卖方一般是银行,而期权买方一般是银行的客户。银行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相关品种,因而柜台交易的品种在到期期限、执行价格、合约数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外汇期权出现的时间较晚,现在最主要的货币期权交易所是费城股票交易所(PHLX),它提供澳大利亚元、英镑、加拿大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几种货币的欧式和美式期权合约。目前的外汇期权交易中大部分的交易是柜台交易,中国银行部分分行已经开办的“期权宝”业务采用的是期权柜台交易方式。 钜丰金业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浅析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现状

浅析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现状

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 中国油脂期货市场和国外较成熟的期货市场相比,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缺陷。本文从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会员主体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引导农民参与期货市场、积极促进油脂生产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油脂期货交易,培育机构投资者等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油脂期货市场; 交易主体;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现状 油脂油料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是中国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三个油脂品种,作为食用植物油,其消费量占植物油总量的78%。但是,中国油脂油料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的进口,存在巨大的油脂安全问题。中国油脂生产消费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极大,植物油( 含进口油籽折油) 市场对外依存度超过60%。目前中国食用油自给率约为40%,一般认为达到60%的自给率才是安全的。油脂期货是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品种,也是近几年上市并获得较大发

展的期货新品种,中国油脂期货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规模及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油期货,棕榈油期货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菜籽油期货交易量均居世界第 1 位。中国油脂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国内油脂油料生产者还是需求者,都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外来冲击,都迫切地需要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来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探讨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中国油脂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建议,对于利用中国油脂期货市场回避价格风险、改善种植结构,获取市场信息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期货市场交易主体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实行政府、交易所和期货行业协会的三级管理体系,期货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期货市场监管部门、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业协会和交易所会员。本研究主要从中国期货市场会员主体角度来研究。中国期货交易所的会员主要由期货经纪公司、金融机构、生产流通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构成

2020年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2020年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证券公司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银行、信托下属的证券网点。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新中 国集中交易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和市场经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断健全、体系不断完善、 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我国证券公司也经历了不断规范和发展壮大的历程。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证券经营机构行 业投资趋势调查及盈利空间预测分析报告》 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初期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证券公司经营不够规范,特别是2001年以后股市持续低迷,2002-2005年证券业连 续四年亏损,行业风险集中暴露,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2004年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实施了三年 的综合治理,关闭、重组了一批高风险公司,化解了行业历史遗留 风险,推动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和 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水平明显提高,证券业由此步入 规范发展轨道。 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证券 公司120家,其中上市证券公司22家、合资证券公司11家;根据交 易所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证券营业部7,199家。2014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共有38家证券公司获得A类评级, 其中,AA级公司20家,A级公司18家;52家证券公司获得B类评级,其中BBB级公司20家,BB级公司19家,B级公司13家;6家 证券公司获得C类评级。 同时,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证券公司总资产 为4.09万亿元,净资产为9,205.19亿元,净资本为6,791.60亿元。2014年度,证券业营业收入2,602.84亿元,净利润965.54亿元。

浅析中国期货市场发展

浅析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蔡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管院 08国贸一班 085051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入,期货市场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违规事件屡屡发生。文章针对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位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合理建议。 [关键字] 交易所规避风险国十六条制度创新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简介 (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期货市场是和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并存的三大金融交易体系,在全球拥有众多的参与者。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是多种期交易关系的总和。它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度组织化和高度规范化的市场形式。既是现货市场的延伸,又是市场的又一个高级发展阶段。从组织结构上看,广义上的期货市场包括期货交易所、结算所或结算公司、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员;狭义上的期货市场仅指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是买卖期货和约的场所,是期货市场的核心。 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研究试点阶段,正在向常规发展阶段发展。在过去23年的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1987——1993年);第二阶段,治理与整顿阶段(1993年——2000年);第三阶段,过渡发展期(2000年至今)。随着《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四个管理办法的发布,我国的期货市场也进入了过渡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有关期货市场的最高法规为2007年国务院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二)我国期货交易所现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截止到2010年12月1日为止) (三)期货市场功能和作用 期货市场的功能有两大功能,一是规避风险。所谓的规避风险的功能是只借助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通过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进行方向相反的交易,从而到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建立一种盈亏冲抵机制,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两外一个市场的亏损,从而实现锁定成本、稳定收益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具有现货生产者或者是交易者买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期货商品防止以后价格的上涨而带来的损失。二是价格发现。所谓价格发现,是指利用市场公开竞价交易等交易制度,形成一个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简单来说就是期货市场上发现的价格可以为未来时间内该品种的价格波动有个走向指示。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美国期权市场的发展与趋势

美国期权市场的发展与趋势 美国衍生品的种类繁多,发展较为平衡,其中个股期权成交量最大,占有衍生品成交量的30%左右,ETF 期权和商品期货次之。美国期权市场发展成熟,产品丰富,其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 美国期权市场概况 1973年4月26日世界上第一个期权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CBOE )成立,标志着以股票交易为代表的期权交易开始进入统一、标准化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同年,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 —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被交易所采用,由于该模型很好的解决了期权的定价问题,从而使得期权交易量迅速放大,美国逐步成为期权交易中心。 (一) 市场规模 在过去的30年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期权市场的交易方式由原来的公开喊价逐步转向电子化。在此期间,美国期权市场成交规模不断扩大,由2000年的日均288万手上升至2012年的1589万手。 图1 美国期权合约日度交易量 单位:万手 数据来源:OCC 股票类期权交易一直在期权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目前大约占到90%左右。金融危机使得美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从而影响到衍生品市场。2011年开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期权交易量便开始下滑。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万手 期权日度交易量

图2 美国期权年度交易量 单位:百万手 数据来源:OCC (二) 产品种类 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可以将期权交易划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OTC )。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期权合约为场内交易期权,场外交易(OTC )期权是指不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期权合约。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是衍生品交易的两种形式,场内交易市场往往在交易量上占据优势,而场外交易市场在交易金额上占有优势。根据标的物的不同,主可以分为股票期权、货币期权、股指期权和期货期权等。 图3 美国期权种类及交易量占比 数据来源:WFE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013 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百万 股票类 指数或其他 债务 期货 53% 5% 31% 5% 1% 0% 3% 2% 美国期权类别及占比 股票期权 股指期权 ETF 期权 短期利率期权 长期利率期权 外汇期权 商品期权 奇异期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