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皮起搏、经静脉起搏、经食管心脏起搏和经胸心脏起搏。临时起搏方式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如情况紧急,需要进行临时起搏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多不稳定(或可能变得不稳定),常需要迅速对心血管系统的衰竭进行预防和干预治疗。通常对同一个病人需要几种不同的临时起搏方法,比如极严重的心动过缓患者在抢救室内,应首选经皮起搏,一旦稳定则改用经静脉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95%以上采用经静脉途径。通常采用单腔按需起搏器,即VVI,在体表心电图指引下应用漂浮导管电极,不需X线指导。

(一)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心电图、除颤器、急救药品。

2、插管器械:无菌敷料包、穿刺针、导引钢丝、扩张管、静脉鞘管、起搏电极。

(二)静脉途径

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外静脉,股静脉及肱静脉。以动脉为标志很易定位,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右侧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的静脉入路,该入路是进右室最直接的路径,并能稳定固定导线的位置。

(三)穿刺方法

16G或18G穿刺针穿刺静脉,进入静脉后回血通畅,将导引钢丝送入血管腔内,撤除穿刺针。经导引钢丝送入扩张管和静脉鞘管,退出扩张管和导引钢丝后,起搏电极导管经鞘管推送,进入15~20cm或右心房后,气囊充气1.0~1.5ml,电极导管可顺血流导向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四)电极导管定位与固定

心腔内心电图可指导电极导管的定位。导管到达右房时呈现巨大P波,记录到巨大QRS波时表示导管穿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导管接触到心内膜时显示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1.5~3.0mv是重要的电极定位指标。依起搏图形QRS波方向调整电极位置直至出现稳定的起搏图型。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体表心电图上产生类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及左前分支阻滞的QRS-T波群,心电轴显著左偏(LAD) -30°~-90°,V5—V6的QRS形态可表现为以S波为主的宽阔波(图3)。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起搏的QRS波群呈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型,Ⅱ、Ⅲ、aVF导联的主波向上,心电轴正常或右偏(图4)。

图3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心电图

图4 右室流出道起搏12导联心电图

右室心尖部是最稳固的部位,通常起搏与感知阈值较为满意。右室流出道起搏作为心尖部起搏的一种替代选择及补充是可行的及安全的,从理论上讲,其血液动力学优于心尖部起搏。一般要求起搏阈值应小于1mA(0.5v),在深呼吸和咳嗽时导管顶端位置应固定不变。电极导管安置到位后,应将导管和鞘管缝合固定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处。酒精消毒后局部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五)起搏电参数调节

1、起搏频率

起搏器连续发放脉冲的频率。一般为40~120次/分,通常取60次/分~80次/分为基本频率。

2、起搏阈值

引起心脏有效收缩的最低电脉冲强度。心室起搏要求电流3~5mA,电压3~6V。

3、感知灵敏度

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心室感知灵敏度值一般为1~3mV。

六、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技术水平、起搏器导管保留时间的长短及术后起搏

系统护理状况等密切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20%。

(一)导管移位

为临时起搏最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率2%~8%。心电图表现为不起搏或间歇性起搏。需要重新调整电极。

(二)心肌穿孔

由于导管质地较硬,若病人心脏大,心肌薄,置入过程中可能导致右室游离壁穿孔,该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大约为0.1%。心肌穿孔的发生与静脉入路无关,而与导线插入技术相关的并发症。

(三)导管断裂

因导管质地硬,柔韧性差,反复使用,如放置时间长和体位活动,可能发生导管不完全性断裂。

(四)膈肌刺激

因导管电极插入位置过深,电极靠近膈神经所致。患者可觉腹部跳动感或引起顽固性呃逆(打嗝),可将导管退出少许,症状消失即可。

(五)心律失常

心腔内放置任何导管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室性异位心律,应静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治疗。

(六)穿刺并发症

此类并发症直接与术者的经验有关。常见于:动脉撕裂、皮下血肿、气胸、血胸、气栓等。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气胸、血气胸发生率较高(1%~5%)。而选择颈内静脉入路,气胸的发生率为1%,误穿刺动脉略为常见一些,约3%。股静脉穿刺则多伴发静脉血栓(25%~35%)及感染(5%~10%)。

(七)感染

穿刺局部处理不妥或电极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一般程度轻,应用抗生素或拔除导管后感染即可控制。临时起搏导管一般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周。

七、注意事项

对于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在围术期中应注意:

1、搬动病人要小心,防止电极脱开或刺破右心室。

2、琥珀胆碱、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可提高心肌起搏阈值,从而减弱起搏效果;另一方面,缺氧和低钾血症可降低心肌起搏阈值,从而可诱发心室颤动。

3、手术中应尽量不用电灼,以免干扰起搏器。

4、如必须使用电灼,应注意:

⑴使用非同步心脏起搏VOO或VVI;

⑵接地板尽量远离发生器;

⑶缩短每次使用电刀时间;

⑷尽可能降低电刀的电流强度;

⑸发生器不能位于作用电极和电刀接地板之间;

⑹心脏和胸腔手术使用电刀危险性较大,而远离心脏部位使用电刀危性较小;

⑺备好异丙肾上腺素,以防起搏器失效。

总之,在体表心电图指引下应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简单而适用的方法,具有省时、迅速、简单易行的特点,为具有心律失常潜在危险的患者施行手术提供了安全、保护性的措施,麻醉医师应该熟悉临时起搏器

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在围术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按心脏起搏器病人的麻醉

按心脏起搏器病人的麻醉 麻醉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遇到心脏起搏器问题:①病人已带有起搏器;②手术病人急需安装起搏器; ③带临时起搏器病人需要更换永久性起搏器;④急救复苏需临时胸外起搏。 【起搏器基本知识】 一。安装起搏器的适应症 临床上起搏器主要有临时性和永久性两大类,各有其适应症: ㈠临时起搏的适应症:主要用作治疗性起搏,包括: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失常,伴严重心动过缓合并晕厥;②急性心肌梗塞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合并严重心动过缓伴晕厥;③心肌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④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致严重心动过缓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⑤外伤或手术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⑥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⑦为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作准备。 ㈡永久性起搏的适应症:①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②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③三束支传导阻滞;④双束支传导阻滞伴晕厥;⑤病窦综合症伴长间歇(3秒),或伴晕厥、意识障碍、心力衰竭;⑥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⑦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⑧其它心动过缓伴心功能不全等。 二。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围术期有许多因素可影响起搏器的起搏阈值,而阈值的变化又可直接影响起搏效果。起搏阈值升高,可致起搏失效;而降低则易诱发心律失常,尤其当R波落在T波(R-on-T )时可致心室纤颤。影响起搏器阈值的常见因素有: ㈠升高起搏阈值的因素:①硫喷妥钠;②琥珀胆碱;③血钾升高至4.0~7.1 mmol/ L ;④剩余碱≤ -15 或≥ +15 ;⑤睡眠;⑥钾-胰岛素-糖输注。 ㈡降低起搏阈值的因素:①运动;②交感胺;③缺氧;④缺血;⑤心肌梗塞;⑥肾上腺素;⑦麻黄碱; ⑧皮质激素。 ㈢不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①普鲁卡因胺;②阿托品;③吗啡;④洋地黄;⑤钙剂;⑥利多卡因。【麻醉前准备】 一。对带起搏器的病人,麻醉前应了解:①病人心脏病的诊断和现状;②带起搏器前后的血流动力和心律情况;③起搏器的种类和性能;④手术中需准备的急救特殊药物;⑤麻醉手术对起搏器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带起搏器病人术前可能存在的问题: ㈠洋地黄:许多带起搏器的病人已用洋地黄治疗,如果心功能尚可者,术前以停用洋地黄为妥;如果心功能不良,则可继续洋地黄治疗。 ㈡心得安等b - 肾上腺素能阻断药:是否适用,目前尚未统一。有人主张术前24小时停用心得安;有人认为麻醉手术中存在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继续应用心得安可能产生一定的有利作用。 ㈢颠茄类药:有人认为阿托品引起自发心率增快,可能与起搏器频率产生竞争而导致心律失常。但作为麻醉前用药仍有使用的必要,为避免心率增快,可用东莨菪碱。 ㈣对需要带临时起搏器的病人,静脉起搏导线最好在两天前插入,以期使导线与皮下等组织之间形成一定的粘连,从而使导线不易从心室壁脱落。此外,在搬运病人,或安置麻醉和手术体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对导线有任何牵拉动作。 ㈤带永久性起搏器者,在安装后两周至三个月期间,起搏阈值尚未稳定,因此最好在阈值稳定以后再手术。 ㈥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循环功能等情况而定,以不使呼吸、循环抑制为准,可用安定和东莨菪碱。 【麻醉选择】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皮起搏、经静脉起搏、经食管心脏起搏和经胸心脏起搏。临时起搏方式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如情况紧急,需要进行临时起搏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多不稳定(或可能变得不稳定),常需要迅速对心血管系统的衰竭进行预防和干预治疗。通常对同一个病人需要几种不同的临时起搏方法,比如极严重的心动过缓患者在抢救室内,应首选经皮起搏,一旦稳定则改用经静脉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95%以上采用经静脉途径。通常采用单腔按需起搏器,即VVI,在体表心电图指引下应用漂浮导管电极,不需X线指导。 (一)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心电图、除颤器、急救药品。 2、插管器械:无菌敷料包、穿刺针、导引钢丝、扩张管、静脉鞘管、起搏电极。 (二)静脉途径 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外静脉,股静脉及肱静脉。以动脉为标志很易定位,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右侧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的静脉入路,该入路是进右室最直接的路径,并能稳定固定导线的位置。 (三)穿刺方法 16G或18G穿刺针穿刺静脉,进入静脉后回血通畅,将导引钢丝送入血管腔内,撤除穿刺针。经导引钢丝送入扩张管和静脉鞘管,退出扩张管和导引钢丝后,起搏电极导管经鞘管推送,进入15~20cm或右心房后,气囊充气1.0~1.5ml,电极导管可顺血流导向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四)电极导管定位与固定 心腔内心电图可指导电极导管的定位。导管到达右房时呈现巨大P波,记录到巨大QRS波时表示导管穿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导管接触到心内膜时显示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1.5~3.0mv是重要的电极定位指标。依起搏图形QRS波方向调整电极位置直至出现稳定的起搏图型。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体表心电图上产生类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及左前分支阻滞的QRS-T波群,心电轴显著左偏(LAD) -30°~-90°,V5—V6的QRS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流程 【适应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 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一快综合征,心脏停搏>3s,或在快慢交替时产生症状者,或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4.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5.莫氏Ⅱ型房室阻滞或文氏型房室阻滞经电生理检查属希氏束内或以下阻 滞者。 6.有症状的任何水平的永久性或间歇性高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有晕厥发作史,心脏停搏>3s。 【禁忌证】 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术前准备】 1.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作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必要性和术中、术后须与医生配合的事项,也 须说明可能的并发症,须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备皮,建立静脉通路。 4.心导管室准备手术所需物品。 (1)药品:消毒用碘伏或碘酒、70%乙醇,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或1%普鲁 卡因。 (2)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导线,备用与起搏导线相匹配的可撕性静脉导引鞘管。 (3)行植入手术用相应手术器械。 (4)心脏监护仪和除颤器,氧气、气管插管和必备抢救药品。 【治疗操作】 1.1%利多卡因局麻下操作,单心腔(心房起搏或心室)起搏者,首选左或右头 静脉切开法插入电极导线,若不成功改锁骨下静脉穿刺。双心腔起搏者电极导线 可直接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也可试用头静脉途径插入相应电极导线。 2.在X影像下将电极导线定位于右心窒尖部(心室起搏)和(或)右心房心耳 部(心房起搏),定位后测定电极起搏阈值,心腔内R波(心房内A波)振幅、斜率, 心肌阻抗。导线定位后,让患者咳嗽并做深呼吸动作,以保证导管电极在心腔内位 置稳定,最后结扎血管,固定导线。 3.测定起搏器的各类参数并记录。要求:心室起搏阈值≤1.0V,R波幅度≥ 5mV。心房起搏阀值≤1.5V,P波幅度≥1.0mV。分别做心房10.0V、心室5.0V 高压输出起搏,测试是否有膈肌刺激。 4.在左或右上胸按起搏器大小在胸大肌筋膜前做一皮下囊袋,充分止血后, 将起搏器与导管固定连接,置于囊袋内,逐层缝合。 【术后处理】 1.沙袋局部压迫止血6~8h。 2.术后平卧24h。 3.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3d,密切观察伤口,1~3d换药1次,7d拆线。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简称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射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及患者心理状况。 (二)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情况、常规备皮。 (三)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疼痛,起搏器感知功能是否良好。 二、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手术前夜给予辅助睡眠。 (2)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型、及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等。 (3)术区备皮,备皮范围上及下颌,下至肋缘,两侧至腋下,手术部位应彻底清洁。 (4)术前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不良。 (5)遵医嘱用药,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试验,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好普鲁卡因试验。 (6)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出现排便困难。 (7)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范围内。 2. 术中护理 (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关注病人感受,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3. 术后护理 (1)术后嘱患者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术侧肢体制动24h,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术后第1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2)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护24h,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及病人自觉症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h,且每间隔2h解除压迫5min。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7天拆线,观察伤口及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局部有无疼痛等;监测体温变化,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注意保持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减少摩擦,避免撞击。 三、健康教育 1. 告诉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 告知患者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如核磁、激光、理疗等),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应立即离开此物或不再用该种电器。 3. 教会患者每天自测脉搏2次,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及时就医,不要随意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 4. 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侧的上肢避免用力过度或大幅度的动作(如打网球、负重),洗澡时勿用力揉搓起搏器植入处皮肤,以免影响起搏功能或使用电极脱落。 5. 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有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安置日期、品牌等),外出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过程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 一、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适应症】 1、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 2、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症或类似晕厥发作。 3、保护性起搏,用于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须做大手术或分娩者。 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协同药物治疗。 【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传染病检查、床边心电图、床边胸片、床边心脏彩超等。 2、术前查房,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做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6、术前小结。 8、建立静脉通道。 【操作方法】 1、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 2、确认电极导管接触右心尖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小于1V,将导管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3倍阈值电压行按需起搏。 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穿刺处缝一针或以消毒胶布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 1、患肢制动,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2、心电图监测起搏和按需功能。 3、临时起搏器放置一般不超过7天。 【并发症及处理】 1、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和血肿,予加压包扎。

2、近期阈值增高或感知不足,可提高输出电压,调整感知灵敏度。 3、导管移位,应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必要时行手术修补。 4、穿刺部位局部或经导管引起全身感染,使用合适抗生素,尽早撤出电极导管。 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基本原理】 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秘电极导线)植入羁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皿功能。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 【适应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目的通过健康指导让患者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知识有正确认识,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设立宣传栏、开展讲座、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个别讲解等方式。结果患者接受健康指导后,对心脏起搏器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掌握了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结论健康指导适应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认真做好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健康指导成为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标签: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健康指导;体会 每年全球约有60万人接收心脏起搏器治疗,起搏器的广泛运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对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的迅速发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当今国内外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房衰竭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成功的人工心脏起搏能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其中做好健康指导对于出院后工作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1],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擬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人工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认为的”司令部”,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传到心肌,局部心肌被兴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整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自身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 1健康指导的对象 健康指导的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使他们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有所认识,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 2健康指导的形式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积极宣传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2举办学习班定期举办学习班,由专业人员授课,讲解安装起搏器的注意事项,并给予心理生活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心脏起搏器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 2.3召开座谈会定期召开座谈会,义务为患者及家属解答疑难问题,并请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也请身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切身体会和感受。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作者:王彩凤解丽慧刘双王丽杰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护理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不但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拯救了许多生命。通过安装永久式人工心脏起搏器678例, 通过术前良好准备,术中常规测试起搏器相关心内参数,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78例。男420例,女258例;年龄36-77岁。诊断心律失常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53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42例, 病程15d至11年,起搏器均为国产VVI型。 1.2 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系统。消

毒右侧胸壁、铺巾,2%^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 下组织,形成囊腔,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插入指引钢丝,沿指引钢丝送入扩张管和外套管,拔出指引钢丝,插入电极,定位于右室。拔出并撕裂外套管,接临时起搏器,测定起搏器阈值等指标,证实起搏良好,将永久起搏器植入右侧囊腔,逐层缝合,用纱布包扎。 2 常见并发症 2.1 囊袋血肿囊袋血肿2例考虑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小动脉及皮 下组织渗血有关,通过在无菌条件下抽吸积血并压迫止血后,未再出现囊袋血肿。 2.2 皮肤坏死有时覆盖起搏器的皮肤坏死,起搏器外露,需切除坏死组织,重新埋置。皮肤坏死的原因可能由于皮肤薄,皮下组织少, 囊袋紧,局部压迫和机械摩擦而导致坏死[1]。发生上述情况时要争取在皮肤没有破溃以前处理,术前通过对埋置起搏器的局部组织正确评估后,没有出现此类现象。 2.3 起搏阈值升高术后因电极导管刺激右心室的心内膜,使局部充血、水肿、损伤,因而起搏阈值升高,一般2周后随着切口愈合,阈值随之下降。如平时起搏阈值突然升高,可能是电极移位,电池耗竭或穿孔等现象,应及时处理[2]。 2.4 电极脱位术后心内膜电极发生脱位者较多,因此在安装心内膜电极时,让患者做咳嗽、深呼吸、翻身等动作,考验电极是否嵌顿牢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讲解安装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意义, 手术的安全性,基本过程及配合,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定剂。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乙肝表面 抗原,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等。并做抗生素皮试 3.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是剑突上及双侧颈部和腋下,备皮时动作要 轻柔,勿损伤皮肤,备皮完毕清洗干净并穿上手术衣。 4.术前准备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h,因术后患者需在床上平 卧24h,所以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在术前1~2天练习床上大小便 术中护理 将病人带入导管室向病人介绍导管室环境,帮病人摆好手术体位,连接心电监护,静脉通道以备急救。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多与病人沟通,询问是否舒适,转移病人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 1.心电监护术后给予24h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情况及心率心律, 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2.术后体位指导患者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术后用1kg 沙袋压迫囊袋局部6—8h。起搏期,由于电机刺激心内膜导致组织细胞水肿,如活动过早,可导致电机脱位。而24h后心内膜组织水肿液及纤维蛋白渗出液逐渐形成纤维包绕而包牢电极,电极不易脱落。所以24h内要绝对平卧,为帮助患者可在患者腰部垫一软枕头,并给与肢体按摩。48h可将床头抬高15—45度,72h 后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告知患者肢体不要外展,上抬,提重物,以防电极脱落 3.皮肤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术后第二天 起每日换药一次,如切口部位有渗液给与安普贴薄膜覆盖,有消炎,消肿作用 4.饮食指导术后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促进 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最好不要引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心脏起搏器术后注意要点: 1.植入后活动注意事项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床上,术侧肩关节避免活动。1-3天后可增加活动量,要适当注意活动量或活动方式。逐渐适量活动肩关节,可以防止肩关节僵硬等不适。埋入起搏器术侧手臂早期要严格避免快速地、突然地移动或用力高举等动作,日常活动基本不受限制。一般1-2月后电极导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作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 作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作 节目导视:人工心脏起搏是用脉冲发生器发放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的方法,它是治疗心动过缓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需要的治疗时间不同,人工心脏起搏分为临时心脏起搏和永久心脏起搏。本片主要介绍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起搏器植入手术必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专门的心导管室,并配备紫外线和溴氧消毒装置最为理想。植入手术应由专门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技术队伍完成,包括受过专门训练的专科医生、工程技术员和护士。相对固定人员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心导管室的仪器也是成功手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C型BX相机、带影响增强器、电视屏幕及摄像等功能。二,起搏分析仪,用于起搏导线定位时,参数测试。三,心电监护记录仪。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五,除颤器、麻醉机及急救药品。 心内膜起搏大多采用经外围静脉系统将导线植入心内膜,目前常用的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和近头静脉切开植入。我们先介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行心内膜起搏技术。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嘱患者头部转向对侧,连接好心电监护及血压血氧检测,由助手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单,准备手术器械。脉冲发生器放置位置一般在胸前皮下囊带内,左侧及右侧均可,脉冲发生器离锁骨应有足够距离,这样肩部可以自由活动,有的术者先切开皮肤再穿刺锁骨下静脉,有的术者先穿刺锁骨下静脉,再切开皮肤,本片采用第一种方法。 暴露手术视野右锁骨下缘约1到2厘米处,用%到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对儿童和少数老年人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可加用静脉麻醉。于麻醉位置切开皮肤约5厘米,用撑开器撑开皮肤,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准备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采取肩

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临时性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心脏起搏方式。为非永久性置入起搏电极的一种起搏方法。通常使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起搏器放置在体外,起搏电极放置时间常规为7天,最长不超过4周。 二、适应证 1、可逆性因素(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钾血症、药物中毒等)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频率缓慢的心室逸搏、有症状的二度AVB或三度AVB。 2、反复出现阿-斯综合征,有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但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安置永久起搏器的过渡治疗。 3、已置入的永久起搏器失灵、电池耗竭等原因需要更换永久起搏器,又存在起搏器依赖的患者。 4、心脏手术后留置临时起搏导线,可处理手术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5、具有心律失常潜在危险的患者,在施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时作为保护性措施。 三、临时起搏器常见安置位置和途径 心外膜临时起搏法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 四、临时起搏器常见设置参数和心电图特点 1 起搏频率(次/分) 2 输出电流(MA) 3 感知电压(MV) 单腔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 五、接诊置入临时起搏器患者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前准备好导线、电池;打开电源开关,起搏和感知指示灯亮、无低电量指示灯闪烁;遵医嘱预调起搏频率、电压和电流并连接导线。 六、术后护理: (一)置入起搏器患者返回病房时,交接班的重点内容: 起搏器设置参数和起搏效果,置入途径、穿刺部位情况及其他特殊问题。 (二)术后护理要点: 1、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2、起搏器应固定在合适位置,起搏导线及起搏器要连接紧,防止脱开发生意外。 3、经常观察临时起搏器的工作状况如:电池电量是否不足,起搏、感知功能是否良好等。注1:电池电量的判断: 使用中观察低电压(LOW BATT)是否报警,如红灯闪烁说明电量不足,需更换电池。 注2:起搏功能正常的判断: 1)起搏器有起搏信号。 2) ECG显示有起搏信号,并与起搏器所示起搏信号相一致。 注3:常见起搏器工作指标异常包括: 1)起搏器电池信号灯报警。 2)心电图或监测显示患者心率低于设定的频率。 3)有起搏信号不起搏。

心脏起搏器适应症

哪些人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植入型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主要是“症状型心动过缓”。所谓症状型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重要器官及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特别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晕厥发作,近似晕厥,黑蒙等,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体力活动耐量下降及频发室性早搏。以下情况是心脏起搏器的适应征: 1、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朦,头晕,活动耐量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及由于心动过缓而引起的明显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3、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永久性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伴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重度疲乏无力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被明确证明与心动过缓有关。 6、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又不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7、虽无症状但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搏间歇大于秒者。 8、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终止时有大于秒的心室停搏者。 9、双束支阻滞伴有间歇性完全性阻滞或晕厥发作者。 , 10、双束支及三分支阻滞伴有Ⅱ度Ⅱ型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者。 11、急性心肌梗塞后出现持续的不可恢复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者。 12、心内手术及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经临时起搏持续3-4周的无恢复迹象者。 13、原位心脏移植后,供心出现明显窦房结功能低下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 14、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的心脏抑制型反应具有临床症状起搏有效。但对血管抑制型引 起的症状起搏治疗无效。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26例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和思考,总结介绍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各种护理方法,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术后出院的指导。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观察临床医学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1]。随着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因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所以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病人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2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2年6月至2007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共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63~83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胸闷、黑朦等症状。其中3例有阿斯综合征发作,6例有晕厥病史。26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经密切观察、正确处理和治疗后,1例出现急性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恢复良好。 2.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胸闷、黑朦等症状,有的甚至发生晕厥,因此存在着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此时护士应耐心对病人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认真讲解有关起搏器的知识,安装起搏器的目的和作用,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和需要配合的内容,以消病人的思想顾虑,稳定病人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术后进行持续心电监护3~5d,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和伤口情况。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4h,术侧肢体制动,禁止用力、外展和上举。禁止术侧卧位,2~3d后可指导病人做主动的肢体活动4~5次/d,以促进术侧肢体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3d后可下床逐渐活动,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埋藏在患者体内,可以产生一定形式的有规律的微弱脉冲电流,通过导线与心脏组织相接触的电极作用于心脏,代替正常心脏起搏激动心肌,使心房或心室按一定频率有效收缩的治疗仪器。它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人工心脏起搏适应症 1. 临时起搏的适应症 一般适用于暂时或急需起搏的患者。治疗性起搏如:急性心机缺血,急性心机炎时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绝大部分是一过性和可逆的可安装临时起搏器渡过危险。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伴发传导阻滞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可保证病人的安全。预防性和保护性起搏如: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介入性导管治疗时可给予临时起搏,有明显的心动过缓或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而需要行大的外科手术者可安装临时起搏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局部感染。 2 .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房室传导阻滞的适应症房室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适应症a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即由于心动过缓而出现心悸气短,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头晕等重要脏器供血不全引起的症状。B窦性停搏大于4s。c 窦房结功能失调,心室率小于40/min。d 需用药物来维持和抑制心室率者。 心机梗塞的适应症急性心机梗塞病人伴发传导阻滞,多数在15天内恢复,若观察3周仍有阻滞且不能停掉临时起搏者,可改用永久性起搏器。 快速心律失常安置起搏器的适应症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常见并发症 1心律失常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电极刺激所至,故应备好急救措施。 2 心肌穿孔多发生于术后4—5天,心肌穿孔时,除起搏失效外,原症状复发,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及腹神经受刺激而引起呃逆,肌肉抽搐等,术后需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3电极移位电极移位是心内膜电极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经验及病人过早活动有关,术后几天若有起搏不良,应首先考虑电极移位。 4 感染感染也是埋植式心脏起搏器最重要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植入术后及术后数年,感染部位可在切口,皮下囊袋,心内膜。术后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绝大部分的感染是可以避免的。方法如;a 术后常规静脉应用有效的抗生素。B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C 每天观察伤口,保证伤口敷料干燥无渗血等。 术前准备 1术前让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了解手术的大体过程,减少病人存在的疑虑和恐惧心理,争取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术前一日晚如患者难以入眠,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2 协助患者完成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凝等化验检查项目。 3 胸部X线后前位及侧位摄片不仅为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各腔大小,而且也为日后随访做对照,协助患者尽快完成。 4 训练病人能在卧位情况下解大小便,熟练掌握在呼气末的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刺插入起搏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一、适应症: 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病窦综合征等心脏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缓慢型心率失常(心动过缓、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缓慢心律失常。 二、术前准备 1.药品:皮肤消毒液,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 2.临时起搏器(包括起搏器备用电池),一次性临时起搏电极,穿刺针,动脉鞘,J型导丝,一次性消毒包,无菌手套,帽子,口罩,无菌纱布。 3.抢救仪器:心脏监护仪,心脏电复律除颤器,氧气,气管插管等。 4. 急救药品:多巴胺、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5.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中需与医师配合的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6.建立静脉通路。 7.通知介入室医护人员,立即做好手术准备。 三、手术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于介入室导管床上,连接好心电监护仪作心电监护。 2.手术者术前戴帽子、口罩,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铺无菌洞巾。

3.静脉选择:可采用左或右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4.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 5. 用18号穿刺针穿刺右股静脉或左、右锁骨下静脉成功,在X线透视下沿穿刺针送J型导丝(穿刺锁骨下静脉时,将J导丝送至锁骨下静脉,再进入上腔静脉内,以确保导丝在刺锁骨下静脉,避免误穿锁骨下动脉),撤出穿刺针,在穿刺处做一2mm切口,沿J型导丝植入6F动脉鞘,沿动脉鞘送入一次性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 7.电极到位后,嘱病人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使病人增加胸内压,使起搏器电极与心室紧密连接,并确保起搏器电极不易移位。 8.调整起搏参数(VVⅠ型):电压3V~5V或电流10mA~15mA,感知灵敏度0.5mV~1.0mV,频率超过自身心率10次/分左右即可起搏(一般频率调至60次/分)。 9.通过心电图或示波器观察起搏效果,若有脉冲信号,其后有固定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和T波,说明起搏有效。 10.撤出动脉鞘,固定临时起搏电极于皮下,保护好起搏器正负极连接处,避免脱落,一次性无菌敷贴覆盖穿刺处。 四、注意事项 1. 术中应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药品。 2.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注意观察有无气胸、血胸并发症发生。

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体会

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体会 标签: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护理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不断被拓宽,起搏器适应证的进展可概括为两方面,第一方面,起搏器从治疗心电活动的衰竭(如病窦)扩展到治疗心电活动的紊乱(如心房颤动)。第二方面,起搏器从治疗心电疾病的范畴扩展到治疗非心电疾病的领域:如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这些新出现的起搏适应征常常需要心脏多腔起搏技术[1]。 心脏起搏器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永久地刺激心脏跳动,治疗某些严重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已50余年的历史,它是临床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互影响、交叉渗透、共同协作而发展的产物,是心脏病介入治疗起步最早且发展迅速、独具功效的高精技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9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科100余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患者,其中经头静脉安装14例,其余均从锁骨下静脉途径安装。诊断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顽固性心力衰竭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置入起搏器有VVI、AAI、DDD及CRT等。 1.2手术方法 1.2.1经锁骨下静脉途径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直接延续,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无名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右心房。锁骨下静脉后上方有锁骨下动脉伴行。穿刺时使患者取头低足高位,使锁骨下静脉充盈,在肩胛下垫上布或一小枕头,使肩胛骨展开,锁骨抬高,锁骨下静脉拉长伸直,容易穿刺成功,穿刺点取锁骨下缘1 cm处的锁骨中点(甚至偏外)部位。局麻浸润至锁骨骨膜,用带生理盐水注射器的18号穿刺针紧贴皮肤或呈30°角(患者体胖、胸厚,进针需稍深偏后,对胸壁薄或肺气肿者则宜浅平些)向内上方向进针,针尖指向胸骨切迹上凹或喉结,在锁骨与第一肋骨的夹缝中探找锁骨下静脉,边进针边抽吸,使针管呈负压,当针刺入静脉即可见静脉回血涌入注射器内并有压力释放感,固定好针头,取下针管,从针腔中送人指引钢丝,在X线透视下观察钢丝走行方向,顺序进入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和下腔静脉。此时退出穿刺针,用尖刀片于穿刺处皮肤切一小口,再用文式钳伸人皮下组织扩张之,分离可稍深些,可减少送扩张管时的阻力。沿指引钢丝插入鞘管,当全部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让患者暂时屏住呼吸,快速将鞘管内芯和指引钢丝拔出,只留置鞘管在静脉腔内。由鞘管腔内迅即插入起搏电极导管,一直深入到右心房,随后撕开鞘管并同时拔除。局部先压迫止血,然后在X线透视下再插送电极导管。如果置人双腔起搏器,需同时插入两根电极导管,笔者常采用一根钢丝双鞘管送两根电极导管技术。VVI起搏器电极导管送置于右心室心尖部,AAI起搏器电极导管送置于右心房心耳部,CRT 起搏器电极导管分别送置于右心房心耳部、右心室心尖部及冠状静脉窦的远端。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的护理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的护理 1、预防电极移位。术后3d平卧或半卧位,严禁下床活动或右侧卧位,或限制手术侧肢体活动,利于电极与心室壁的紧密附着。翻身时动作轻柔。 2、预防伤口渗血、感染。局部砂袋压迫6~12h。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特别注意电极埋藏处囊腔小动脉出血。术后1周内换药,1/d,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拆线后观察有无感染。 3、观察心电图变化。术后3~5 d观察全程心电图,掌握起搏器阈值的变化(正常0.5~1.5V)及起搏心电图。通常是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无R-R长间歇。如果起搏器工作异常,患者会出现头痛、胸痛、眩晕、气促、嗝逆、抽搐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加强生活护理。给予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6周内预防感冒,防止剧烈咳嗽使电极移位。 5、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排除外界环境干扰。起搏器都有感知功能,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磁共振、超短波理疗、电热疗,磁疗,局部放射治疗、碎石,用手机及靠近雷达等均可抑制或触发起搏器。 6.安装起搏器后,患者首先应该避免高磁场的场所,注意保护患侧的肢体。除微波炉外,一般的家用电器对身体是没有多大影响的。但是患者应该随身携带起搏器卡,坐飞机,或者到医院做检查,都应该先出示卡片。 7.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如受到较大的撞击,或者患侧的肢体受压太大,体内的电极导线可能断裂,此时患者会感到晕厥或者黑曚,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术侧上肢不能做牵拉动作,防止电极折坏或脱出移位。 8.使用手机时使用另一侧肢体,手机和起搏器保持15厘米以上。 9..随访和定期调试、检测是很重要的。一般要求出院后最初半年,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以测定起搏器功能。待接近起搏器限定年限时,要缩短随访时间,平时患者应该每日自测脉搏2次,若自觉心悸、胸闷、头晕、或自测脉搏缓慢,应立即就医定期随访。

浅谈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浅谈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发表时间:2012-02-01T17:03:37.2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李歆[导读] 一般应用切开头静脉或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在胸大肌上做起搏器皮囊。 李歆(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150001)【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08-02 【关键词】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1 适应证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反复晕厥发作或有阿-斯综合征。 2.有明显症状或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 3.窦房结功能障碍因心动过缓而出现症状者或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二)房室传导阻滞 1.有症状的非可逆性原因引起的持续性或间歇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2.持续性或间歇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率较慢并有症状者。 3.有症状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或希氏束水平以下的无症状的二度I型或严重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5.运动诱发的二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排除可逆性心肌缺血。 6.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者,心动过缓(非药物引起)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停搏时间≥3s、逸搏频率<40/min或药物难以控制的交替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者。 (三)急性心肌梗死后 持续或短暂的二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阻滞部位在希氏束-蒲肯野系统内,急性期后观察2~3周(可置入临时起搏器),上述情况依旧存在。 (四)慢性室内阻滞 1.束支或双束支阻滞出现伴有症状的二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束支或双束支阻滞出现伴无症状二度I型或严重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在房室结以下。 3.1:1房室传导时出现3支阻滞表现,如交替性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固定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交替性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五)颈动脉窦过敏和恶性血管迷走反射综合征 晕厥反复发作,而且明确有与颈动脉窦刺激的有关症状。未应用任何抑制窦房结或房室传导功能的药物治疗时,轻轻压迫颈动脉窦可引起超过3秒的心脏停搏。 2 禁忌证 1.急性感染期或化脓感染。 2.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患。 3.急性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 4.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3 术前准备 1.充分了解病情,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目的、益处及可能的并发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2.所需物品:①常规用消毒、局麻药品以及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抢救药品;②埋藏式起搏器及起搏导管、备用与起搏导管相匹配的静脉鞘;③心脏监护仪、心脏除颤仪、备用氧气及气管插管包等。 3.术前详细检查电极导管的导电性能,检查有无破损;测试起搏器的各项工作参数。 4 操作步骤 导线插入的静脉有浅静脉与深静脉,浅静脉有头静脉和颈外静脉,深静脉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一般应用切开头静脉或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在胸大肌上做起搏器皮囊。切开头静脉途径操作步骤如下: 1.患者仰卧位,右胸部皮肤消毒,在右胸大肌与三角肌肌缝处行局部浸润麻醉,纵行切开皮肤3~5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在两肌肉的夹缝处分离出头静脉。将其远端结扎,自近端将电极导管插入,在X线透视下经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插入右心室。少数患者因锁骨下静脉屈曲畸形,可选用颈外静脉。 电极顶端应置于右心室的尖部,即在正位透视下,应位于右心室的左下方,左膈肌顶端上下,在右侧位时管尖应指向前方。如需心房起搏可再插入一电极导管到左心房心耳部。将电极顶端嵌入肌小梁后,在心腔内留置适当长度的导管。轻轻拔出引导钢丝,观察导管位置,切勿使电极移位。 2.在固定导管以前,应做如下测试 (1)将导管电极连接测试仪(可用携带式起搏器替代)负极,皮下电极连接测试仪正极,大约以70/min频率,0.5ms宽度的脉冲,变动输出强度,观察起搏阈值,要求起搏阈值在1.0V以内。 (2)测定电压为5V和脉冲宽度为0.5ms时的电极导管阻抗。 (3)记录心腔心电图,以心内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皮下电极连接心电图机负极,记录心腔内心电图。右心腔内心电图呈rS型,振幅大于6mV。如插入左心房电极,心房内P波振幅大于1.5mV。在初置心内膜电极时,心内膜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时,说明电极与心肌接触满意。一般要求S-T段抬高0.4~0.8mV。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指征

一永久性心脏起搏器(Permanent Pacemakers) 心脏起搏器适应证主要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动过缓引起头晕、黑矇、晕厥或晕厥先兆,和有以此诱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慢频率依赖性心肌缺血等症状者。此外,虽暂时无明显症状但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潜在危险者,也是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 [适应证] 1.房室传导阻滞 具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进展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心动过缓症状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型。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表现为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持续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随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窦房结功能不全 有心动过缓症状的窦房结功能障碍,包括频发性窦性停搏。有症状的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全患者。 其他相对适应证为: (1)特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或由于必需陛药物治疗导致了窦房结功能障碍,心率<40次/分。症状和心动过缓之间有明确的关系。 (2)不能解释的晕厥,但窦房结功能不全已确诊,或在电生理检查时可被诱发。

(3)血管迷走性晕厥由颈动脉刺激引起的复发性晕厥。在无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传导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很轻的颈动脉窦压迫可导致心室停搏>3s者。 临时心脏起搏手术 临时心脏起搏手术主要适用于紧急需要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 三度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三束支阻滞或新出现的双束支阻滞。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心动过缓伴有胸痛、气促、头晕、晕厥以及低血压等循环不良症状者。 (2)急性心肌炎伴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 (3)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二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有晕厥先兆等症状者。 (4)心脏外科手术、冠状动脉造影等手术时预防性应用,或术后出现心动过缓时进行临时治疗。 (5)在需做永久心脏起搏器手术前或在更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紧急情况下做过渡起搏。 (6)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超速起搏抑制治疗。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术前准备] 停用凝血药物。摄X线胸片,检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出、凝血时间,必要时测凝血酶原时间等。与家属交代病情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由家属在术前谈话记录上签字。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需剃去双侧前胸及腋下的毛发。临时起搏应剃去会阴部毛发。患者术前3小时禁食。 二心力衰竭(Heart fail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