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

课程编号:

学分:2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我校统计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

教学目标,即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对量化研究中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缩减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掌握SPSS这种专业统计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从建立数据文件到各种统计分析的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前面所学的心理统计学知识读懂和解释SPSS输出的各种统计图表,并在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中正确而规范地使用图表中的信息来报告分析结果;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而又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完成教学任务。

基本要求:(1)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刻体会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并以统计软件SPSS作为一种实现手段,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分析和统计计算过程。试图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章SPSS15.0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的功能及其界面的设置,掌握SPSS的主要设置参数,理解其功能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SPSS的参数的设置。难点是SPSS的设置。

【教学内容】

第一节SPSS20概述

1.1SPSS简介

1.2SPSS的安装、启动和退出

1.2.1SPSS15.0的安装

1.2.2SPSS的启动

1.2.3SPSS15.0的退出

1.3SPSS15.0的界面及设置

1.3.1常用界面

1.3.2通用General功能参数

1.3.3Viewer视图窗口参数

1.3.4DraftViewer(草稿窗口)参数

1.3.5OutputLabels输出标签参数

1.3.6Charts图形参数

1.3.7Interactive交互图形窗口参数

1.3.8PivotTable枢纽表参数

1.3.9Data数据参数

1.3.10Currency数值型变量格式参数

1.3.11Scripts脚本编辑窗口

【教学建议】打开SPSS软件,按照课堂上所讲内容,自己对常用界面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2章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操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编辑器与数据文件,掌握编辑数据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输入数据的方法,难点是编辑数据文件。

【教学内容】

2.1数据编辑器与数据文件

2.1.1数据编辑器

2.1.2数据文件

2.2常量、变量、操作符和表达式

2.2.1常量与变量

2.2.2操作符与表达式

2.2.3如何定义一个变量

2.2.4概率事件

2.3输入数据

2.3.1输入数据的方法

2.3.2查看文件信息和变量信息

2.4编辑数据文件

2.4.1在单元格中编辑数据

2.4.2插入变量与删除变量

2.4.3插入观测量与删除观测量

2.4.4数据的剪切、复制和粘贴

2.4.5撤销操作

2.5对数据文件的操作

2.5.1数据文件的打开与保存

2.5.2数据库文件的转换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3章数据文件的操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文件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数据文件的一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数据文件的分组,难点是分类汇总。

【教学内容】

3.1数据文件的一般操作

3.1.1数据排序

3.1.2数据文件的分组

3.1.3数据文件的合并

3.1.4数据文件的转置

3.1.5变量取值的求秩

3.1.6变量值的重新编码

3.1.7计算新变量

3.2分类汇总

3.2.1数据描述

3.2.2分类汇总的参数设置

3.2.3分类汇总的结果

3.3观测量的加权

3.4数据文件的结构重组

3.4.1选择数据重组方式

3.4.2变量组到观测量组的重组

3.4.3观测量组到变量组的重组

3.4.4转置重组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4章基本统计分析功能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OLAP在线分析过程,掌握行和列的摘要报告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分析过程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行和列的摘要报告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分析过程等,难点是列联表分析过程。

【教学内容】

4.1OLAP在线分析过程

4.1.1数据描述

4.1.2OLAP过程的操作和设置

4.2观测的摘要报告分析

4.2.1观测摘要分析的参数设置

4.2.2输出结果

4.3行和列的摘要报告分析

4.3.1行形式摘要报告

4.3.2列形式摘要报告

4.4频数分析

4.4.1数据描述

4.4.2对分类变量的频数分析

4.4.3对连续变量的频数分析

4.5描述性统计分析

4.5.1数据描述

4.5.2Descriptives分析

4.6探索分析过程

4.6.1数据描述

4.6.2Explore实例分析

4.7列联表分析过程

4.7.1数据描述

4.7.2列联表分析的参数设置

4.7.3列联表分析的输出结果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5章均值比较和T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均值比较和T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均值比较和T检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均值比较和T检验的操作方法,难点是均值比较和T 检验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5.1Means过程

5.1.1原理与方法

5.1.2SPSS实例分析

5.2单样本T检验

5.2.1原理与方法

5.2.2SPSS实例分析

5.3两独立样本T检验

5.3.1原理与方法

5.3.2SPSS实例分析

5.4配对样本T检验

5.4.1原理与方法

5.4.2SPSS实例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6章非参数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非参数检验的原理,掌握卡方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两独立样本检验、两个相关样本的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卡方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的方法,难点是卡方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两独立样本检验、两个相关样本的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

6.1非参数检验的简介

6.1.1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

6.1.2非参数检验的优点

6.1.3非参数检验的缺点

6.2卡方检验

6.2.1原理与方法

6.2.2数据和问题描述

6.2.3卡方检验实例分析

6.3二项检验

6.3.1原理与方法

6.3.2数据和问题描述

6.3.3二项检验实例分析

6.4游程检验

6.4.1原理与方法

6.4.2数据和问题描述

6.4.3游程检验实例分析

6.5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检验

6.5.1原理与方法

6.5.2数据和问题描述

6.5.3K-S单样本检验实例分析

6.6两独立样本检验

6.6.1原理与方法

6.6.2数据和问题描述

6.6.3两独立样本检验实例分析

6.7k个独立样本的检验

6.7.1原理与方法

6.7.2数据和问题描述

6.7.3k个独立样本检验实例分析

6.8两个相关样本的检验

6.8.1原理与方法

6.8.2数据和问题描述

6.8.3两个相关样本检验的实例分析

6.9k个相关样本的检验

6.9.1原理与方法

6.9.2数据和问题描述

6.9.3k个相关样本检验的实例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7章多重响应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重响应变量集的定义,掌握多重响应变量集的交叉表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多重响应变量集的交叉表分析,难点是多重响应变量集的交叉表分析。

【教学内容】

7.1多重响应概述

7.2多重响应变量集的定义

7.2.1定义多重响应变量集的实例

7.3多重响应变量集的频数分析

7.3.1多重响应变量频数分析的实例

7.4多重响应变量集的交叉表分析

7.4.1多重响应变量交叉表分析的实例

7.5使用Tables过程研究多重响应变量集

7.5.1多重响应变量集的定义

7.5.2用Tables过程建立包含多重响应变量集的表格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8章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回归分析的各种方法,掌握回归分析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理解回归分析的原理,难点是掌握回归分析的方法。【教学内容】

8.1线性回归

8.1.1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

8.1.2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

8.1.3模型假设的其他检验

8.1.4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1.5线性回归分析的设置和操作

8.1.6案例的结果分析

8.2曲线回归

8.2.1曲线回归的基本原理

8.2.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2.3曲线回归分析的设置和操作

8.2.4案例的结果分析

8.3非线性回归

8.3.1非线性回归简介

8.3.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3.3非线性回归的参数设置

8.3.4案例的结果分析

8.4二元Logistic回归

8.4.1二元Logistic回归的数学原理

8.4.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4.3二元Logistic回归的参数设置

8.4.4案例的结果分析

8.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8.5.1多元Logistic回归的原理简介

8.5.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5.3多元Logistic回归参数设置

8.5.4案例的结果分析

8.6Ordinal回归

8.6.1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6.2Ordinal回归的参数设置

8.6.3案例的结果分析

8.7概率单位回归分析

8.7.1概率单位回归分析简介

8.7.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7.3概率单位回归的参数设置

8.7.4案例的结果分析

8.8加权回归分析

8.8.1加权回归分析简介

8.8.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8.3加权回归的参数设置

8.8.4案例的结果分析

8.9二阶段最小二乘回归

8.9.1二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原理

8.9.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9.3二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的参数设置

8.9.4案例的结果分析

8.10最优尺度回归

8.10.1最优尺度回归原理

8.10.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8.10.3最优尺度回归的参数设置

8.10.4案例的结果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9章方差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方差分析的原理,掌握方差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难点是方差分析在现实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9.1方差分析简介

9.1.1t检验与方差分析的比较

9.1.2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9.2单因素方差分析

9.2.1原理与方法

9.2.2单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9.3多因素方差分析过程

9.3.1原理与方法

9.3.2二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9.3.3协方差分析实例

9.3.4交互效应中随机因素的分析

9.4多元方差分析

9.4.1原理与方法

9.4.2多元方差分析实例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0章相关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两变量相关分析,难点是距离分析。

【教学内容】

10.1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

10.1.1相关分析的特点和应用

10.1.2相关系数的计算

10.1.3SPSS提供的相关分析功能

10.2两变量相关分析

10.2.1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0.2.2相关分析的参数设置

10.2.3案例的结果分析

10.3偏相关分析

10.3.1偏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10.3.2偏相关分析实例

10.4距离分析

10.4.1距离分析的基本概念

10.4.2距离分析的参数设置

10.4.3距离分析实例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1章因子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因子分析的原理,掌握2SPSS因子分析过程的设置。【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难点是因子分析的结果分析。

【教学内容】

11.1因子分析的原理简介

11.1.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11.1.2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联系

11.1.3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11.2SPSS因子分析的应用实例

11.2.1数据描述

11.2.2SPSS因子分析过程的设置

11.2.3结果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2章分类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聚类分析的原理,掌握聚类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聚类分析的原理,难点是聚类分析的方法的应用。【教学内容】

12.1聚类分析的原理简介

12.1.1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

12.1.2聚类分析的一般原理

12.2快速样本聚类过程

12.2.1快速聚类简介

12.2.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2.2.3SPSS快速聚类的设置

12.2.4案例的结果分析

12.3分层聚类

12.3.1分层聚类简介

12.3.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2.3.3SPSS分层聚类的设置

12.3.4案例的结果分析

12.3.5对聚类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12.4两阶段聚类分析

12.4.1两阶段聚类简介

12.4.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2.4.3SPSS两阶段聚类的设置

12.4.4案例的结果分析

12.5一般判别分析

12.5.1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

12.5.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2.5.3判别分析的参数设置

12.5.4案例的结果分析

12.6逐步判别分析实例

12.6.1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2.6.2逐步判别的参数设置

12.6.3案例的结果分析

12.7决策树分析

12.7.1决策树分类的基本原理

12.7.2决策树过程的参数设置

12.7.3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2.7.4案例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3章生存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掌握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命表分析,难点是Cox回归模型。

【教学内

13.1生存分析简介

13.1.1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

13.1.2生存分析的数据特点

13.1.3生存分析的常用方法

13.1.4SPSS中的生存分析过程

13.2生命表分析

13.2.1生命表分析简介

13.2.2生命表分析的基本步骤

13.2.3生命表实例分析

13.3Kaplan-Meier分析

13.3.1Kaplan-Meier分析的步骤

13.3.2生存曲线的比较和检验

13.3.3Kaplan-Meier分析的实例

13.4Cox回归模型

13.4.1Cox回归模型的原理简介

13.4.2Cox回归实例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4章信度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信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多维尺度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信度分析的参数设置,难点是ALSCAL过程的参数设置。

【教学内容】

14.1信度分析

14.1.1信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14.1.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4.1.3信度分析的参数设置

14.1.4案例的结果分析

14.2多维尺度分析

14.2.1多维尺度分析简介

14.2.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4.2.3ALSCAL过程的参数设置

14.2.4案例的结果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5章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15的时间序列分析,掌握ARIMA模型。【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时间序列数据的预分析,难点是ARIMA模型。

【教学内容】

15.1SPSS15的时间序列分析概览

15.1.1CreateModels的通用设置选项

15.1.2ApplyModels的通用设置选项

15.2时间序列数据的预分析

15.2.1缺失值替换

15.2.2定义时间变量

15.2.3时间序列的平稳化

15.3指数平滑模型

15.3.1指数平滑的基本原理

15.3.2指数平滑模型的参数设置

15.3.3指数平滑模型实例分析

15.4ARIMA模型

15.4.1ARIMA模型的基本原理

15.4.2ARIMA模型的参数设置

15.4.3ARIMA模型实例分析

15.5季节分解模型

15.5.1季节分解法概述

15.5.2季节分解模型实例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6章对数线性模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数线性模型概述和General过程,掌握General 过程和Logit过程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Logit过程,难点是ModelSelection过程。

【教学内容】

16.1对数线性模型概述

16.1.1简单列联表分析的不足

16.1.2对数线性模型的基本形式

16.2General过程

16.2.1General过程概述

16.2.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6.2.3General过程的参数设置

16.2.4案例的结果分析

16.3Logit过程

16.3.1Logit过程概述

16.3.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6.3.3Logit过程的参数设置

16.3.4案例的结果分析

16.4ModelSelection过程

16.4.1ModelSelection过程概述

16.4.2问题描述和数据准备

16.4.3层次对数线性模型的操作过程

16.4.4案例的结果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7章对应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对应分析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是多元对应分析。【教学内容】

17.1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17.1.1对应分析与因子分析

17.1.2SPSS中的对应分析

17.1.3使用对应分析的注意事项

17.2简单对应分析

17.2.1简单对应分析的数学原理

17.2.2SPSS简单对应分析实例

17.3多元对应分析

17.3.1多元对应分析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17.3.2多元对应分析的参数设置

17.3.3实例的结果分析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8章缺失值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缺失值的表现方式,掌握缺失值分析的参数设置。【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缺失值的表现方式,难点是缺失值分析的参数设置。【教学内容】

18.1缺失值分析的概念

18.1.1缺失值的表现方式

18.1.2SPSS中的缺失值处理方法

18.2缺失值分析的参数设置

18.3缺失值分析的实例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19章统计图形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图形构建器的基本操作,掌握各种图形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图形构建器的基本操作,难点是各种图形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9.1概述

19.1.1数据和变量的准备

19.1.2图形构建器的基本操作

19.1.3交互式作图和对话框作图

19.1.4图形的编辑

19.2条形图

19.2.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2.2用图形构建器作条形图

19.2.3交互式条形图

19.2.4用对话框创建条形图19.3线形图

19.3.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3.2用图形构建器作线形图

19.3.3交互式线形图

19.3.4用对话框创建线形图19.4面积图

19.4.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4.2用图形构建器作面积图

19.4.3交互式面积图

19.4.4用对话框创建面积图19.5饼图

19.5.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5.2用图形构建器作饼图

19.5.3交互式饼图

19.5.4用对话框创建饼图

19.6高低图

19.6.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6.2用图形构建器作高低图

19.6.3交互式高低图

19.6.4用对话框创建高低图19.7帕累托图

19.7.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7.2用对话框创建帕累托图19.8控制图

19.8.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8.2用对话框创建控制图19.9箱图

19.9.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9.2用图形构建器作箱图

19.9.3交互式箱图

19.9.4用对话框创建箱图

19.10误差条图

19.10.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10.2交互式误差条图

19.10.3用对话框创建误差条图19.11散点图

19.11.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11.2用图形构建器作高低图

19.11.3交互式散点图

19.11.4用对话框创建散点图

19.12直方图

19.12.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12.2用图形构建器作直方图

19.13P-P概率图

19.13.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13.2用对话框创建帕P-P概率图

19.14Q-Q概率图

19.14.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14.2用对话框创建Q-Q概率图

19.15时间序列图

19.15.1普通序列图

19.15.2自相关序列图

19.15.3互相关序列图

19.16双轴线图

19.16.1数据和问题描述

19.16.2用图形构建器作双轴线图

【教学建议】通过做课后习题掌握本章SPSS软件讲授的相关方法,课后习题的相关数据记录于和课本相配套的光盘。

第20章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第21章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

第22章因子分析在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第23章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聚类分析

第24章试卷信度的检验与分析

第25章多因素试验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建议】20章到25章的内容主要是案例,建议掌握每章案例的背景知识,以便分析具体在现实中应该采用哪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建议】

三、学时分配

(每一序号内容按章的内容填写,实训内容为课内实训内容;凡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学时均填写在实训学时内)

四、考核成绩分配比例(例:考试课))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杜强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出版。

2、主要参考资料:

①《SPSS与统计分析》,宇传华,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②《SPSS for Windows(第一版)》,卢岱纹,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③《SPSS11 统计分析教程(第一版)》,张文彤,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

④《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薛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 课程编号: 学分:2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我校统计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 教学目标,即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对量化研究中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缩减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掌握SPSS这种专业统计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从建立数据文件到各种统计分析的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前面所学的心理统计学知识读懂和解释SPSS输出的各种统计图表,并在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中正确而规范地使用图表中的信息来报告分析结果;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而又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完成教学任务。 基本要求:(1)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刻体会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并以统计软件SPSS作为一种实现手段,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分析和统计计算过程。试图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章SPSS15.0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的功能及其界面的设置,掌握SPSS的主要设置参数,理解其功能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SPSS的参数的设置。难点是SPSS的设置。 【教学内容】 第一节SPSS20概述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 纲 (试行) 课程编号:280020 适用专业:统计学 学时数:64 学分数: 2.5 执笔人:黄建文审核人: 系别: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 编印日期:二〇一五年七月

课程名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编码: 学分:2.5 总学时:64 课堂教学学时:16 实践学时:48 适用专业:统计学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该课程的性质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研究的是多个变量的统计总体,这使它能够一次性处理多个变量的庞杂数据,而不需要考虑异度量的问题,即它是处理多个变量的综合分析方法。它可以把多个变量对一个或多个变量的作用程度大小线性地表示出来,反映事物多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消除多个变量的共线性,将高维空间的问题降至低维空间中,在尽量保存原始信息的前提下,消除重叠信息,简化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深层次的、不可直接观测到的属性即引起事物变化的本质;也可以透过繁杂事物的某些性质,将事物进行识别、归类。 (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多元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把大量的数据简化到人们能够处理的范围之内,能够构造一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的变量,能够进行判别和分类,能够对数学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从专业背景上给予分析;能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至实际中去,为避免繁冗的数学计算,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使用SPSS、Excel和SAS软件相关功能。 二、教学进程安排 课外学习时数原则上按课堂教学时数1:1安排。

《教育统计学-教学大纲》

《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统计学/Educational Statistics 课程编码:040000702总学时数/学分数:32/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程所属部门:所有学院课程负责人: 制定日期:2014年5月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我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所有修读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专业的学生。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学习本课程须预先修完《教育学》、《心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同时,本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师范专业知识体系中,本课程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与技能渗透在《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法》等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分析、解释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从数量方面研究教育现象特征、探讨教育规律、进行有关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时,重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的方法,尤其是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如何科学解释统计计算结

果;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管理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规范要求 学生在修读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须严格遵守上课考勤制度,每次上课出勤率须在90%以上,并且每名学生缺课次数不得累计超过3次。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抽象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并注重讲练结合,通过解题操练和实践应用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更要及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边学边练、及时强化,从而保障课堂学习效果。 3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学生须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进行充分预习,从而使课堂学习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要按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1)教材: 《教育统计学》,王孝玲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四版)。 (2)参考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绍志芳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出版。《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潘玉进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育统计学》,王景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SPSS统计软件应用》教学大纲

《SPSS统计软件应用》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教学大纲的制定依据 按照经济管理学院各个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11年开始,给本科学生开设统计学实验课,故制定此《SPSS统计软件应用》教学大纲。 二、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各专业的选修课程。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是以计算机科学为支持,将统计软件为运用工具,用所学习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系统介绍对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等综合技能。 开设本门课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及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spss统计软件,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三、实验课运用的统计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实验涉及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描述性分析、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时间序列分析等。 四、实验课的培养要求 通过SPSS软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SPSS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各种统计功能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结果给出解释,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准备,课中积极接受和沟通,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好实验报告。 五、学时分配、教学文件及实验要求 1.学时分配:32学时 2. 参考教材: 1)《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杜强,贾丽艳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 2)《统计学实验》,冯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3)《SPSS18数据分析基础与实践》,李洪成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4)《统计学实验教程》,黄木春,李国柱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5)《Excel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陈伟、吴爱好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12年。 6)《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智敏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3.实验要求:明确课程实验的重要性,按照教师的讲解,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SPSS软件的应用技能。 六、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 实验的总学时数为32,其中实验模块一占2课时,实验模块二占22学时,实验模块三占8学时。 实验课学时分配

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141122 课程英文名称:Data analysis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分析和处理数据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揭示其隐含的内在规律、发掘有用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推断与决策。本课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后续开设的《大数据算法》、《数据挖掘》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1)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内容及应用领域,学会如何对已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如何解释分析的结果; 2)掌握几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的统计思想及基本步骤,且能够利用统计软件,较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分析问题。 2 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对于已获得的数据,能够通过相应的统计软件描述数据的分布及其数字特征; 2)能够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和预测; 3)能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且能够进行分类、判别; 4)能利用主成分方法处理高维数据; 5)能够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实施说明 1 本大纲主要依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7-2020版教学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规划和沈阳理工大学编写本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 2 课时分配仅供参考。 3 建议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和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通过习题课和讨论等方式强化重点,通过分散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难点。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的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习题课的要求:建议安排2次共计4学时的习题课。第一次习题课在主成分分析理论课之后安排2学时。复习内容为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及

统计分析方法教学大纲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统计学专业用 40学时 2学分 长安大学 经济管理系 2011年8月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以统计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特有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指标对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 考虑到统计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相关学科中已获得各种统计方法技术的传授,所以本课程着重于统计方法的介绍及统计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写作方法的阐述,同时应用案例分析介绍统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统计专业的学生系统了解统计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方法应用到现代企业实践工作中,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 打好数学和经济学基础,强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突出统计学专业理论研究、方法应用、 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统计信息或市场信息收集调查、加工整理、数量分析、预 测决策的基本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统计分析的目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三、四、统计分析方法。重点介绍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第五、六章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及案例分析 3、选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调查与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市场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 SPSS软件与应用。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统计分析概述. 1.1 统计分析的含义和任务 1.2 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 1. 3 统计分析的程序 第二章统计分析方法(一) 1. 1 对比分析法 1. 2 分组分析法 1. 3综合指标结合分析法 第三章统计分析方法(二) 1. 1第一节动态分析法 1. 2 因素分析法 1. 3 相关分析法 1. 4回归分析法 1. 5 平衡分析法 1, 6 图示分析法 第四章统计分析方法(三) 1. 1 盈亏平衡分析法.. 1. 2 综合分析法 1. 3 科技进步测定法 1. 4 聚类分析法 1. 5 投入产出分析法 第五章统计分析报告写作 1. 1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 1. 2 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 1. 3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程序与技巧 1. 4 统计分析报告的评价 第六章统计分析报告范例 1. 1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 1. 2 专题统计分析报告

北师大《心理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教学大纲

(二)第二章统计图表学时:4 主要内容:数据的概念与种类;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与程序;统计表;统计图。 教学要求:明确数据的概念与种类;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明确统计表与图是对数据的初步、描述处理。 重点、难点: (三)第三章集中量数学时:4 主要内容: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适用条件;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的概念及适用条件;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几何平均数。 教学要求:明确一批数据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集中趋势、离散性;明确集中量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可以作为一批数据的代表值;明确算术平均数是所有集中量数中运用最广泛、最优的量数;明确各种集中量数的含义、计算方法、使用条件、性质及优缺点。 重点、难点: (四)第四章差异量数学时:6 主要内容:标准差的概念及适用条件;标准差的计算方法;差异系数;差异系数的概念及适用条件;差异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对地位量数。 教学要求:明确差异量数是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一种量数,它与集中量数一起描述数据的全貌;明确标准差是所有差异量数中代表性最好的;掌握各种差异量数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适用条件。 重点、难点: (五)第五章相关系数学时:10 主要内容:相关的含义、种类;相关散点图;积差相关系数的概念及适用条件、计算方法;等级相关;点二列相关。 教学要求:明确相关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量数;掌握相关的种类;掌握各种相关系数的计算、适用条件;掌握相关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掌握对相关系数的解释。重点、难点: (六)第六章两种常用的概率分布学时:6 主要内容:概率的含义;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的模型、特点;正态分布表;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应用。

《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SPSS 版)》教学大纲

《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SPSS 版)》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SPSS 版)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学时:64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无 选用教材:《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SPSS版)》,李良主编,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数据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参考用书。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适合教学的7 个章节,主要包括问卷的设计与制作、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数据资料的审核与录入、数据的分析、报告的撰写等。本书介绍了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并简单介绍了SPSS 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案例。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具备数据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技能,能够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一)学习方法建议 1.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在问卷的设计与制作、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数据资料的审核与录入、数据的分析、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具体实践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不断的反思中,进一步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过程。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 《SPSS数据处理与分析(微课版)》,李良、艾旭升编著,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全书共有7 章,论述了客户需求调查人员必备知识、客户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选择方案的设计、问卷调查的实施、数据的简单整理、利用SPSS 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并且还安排了任务情境和项目展示。为了让读者能够及时地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每节都附有丰富的课堂练习。

spss教学大纲

前言 《SPSS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是国际上最流行的大型统计软件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统计、经济管理、教学科研以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掌握《SPSS统计分析软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备的工具,是经济与管理应用性研究和实践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简介: 《SPSS统计分析软件》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数理统计有关的统计分析功能,如: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 教学目的: 《SPSS统计分析软件》要求学生应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 《SPSS统计分析软件》要求学生应用市场调研、数理统计、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与分析,并结合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适用对象: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外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外专业选修课。 总课时: 54学时(各章分配见下表) 章节内容备注专选第1章SPSS综述2 1.理论课时24学时 2.实验课时30学时 3.实验项目详见实验大纲第2章数据文件的建立及整理2第3章变量计算及转换2第4章统计分析报告2第5章描述统计过程2第6章均值比较过程2第7章方差分析过程3第8章相关分析过程3第9章回归分析过程3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及整理3实验二数据文件的操作与分析3实验三描述统计分析3实验四数据文件探索3实验五多维频数分析3实验六均值比较和样本T检验6实验七配对样本T检验3实验八方差分析6期中考试 3合计 54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1.《SPSS实用统计分析软件》郝黎仁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掌握和精通SPSS10.0》马春庭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管理统计学》马庆国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4.《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5.《如何使用Excel 2000中文版》沈立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SPSS统计分析软件》 教学大纲 第1章SPSS综述 [教学目的]: 了解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0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对硬件和软件环境的要求。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统计学Statist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8/3 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概论与上机操作 五、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2.了解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应用国际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整 理、概括和表征大量的统计数据; 3.掌握各种基本统计分析的计算方法,结合工商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各类实际问题,使用SPSS作相应的定量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 主要适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各类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总论(3学时)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统计数据的搜集(课外阅读)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统计数据的整理(7学时)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频数分布 统计表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6学时)统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描述 统计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描述 统计数据分布的形态特征 ●抽样与抽样分布(2学时) 简单随机抽样的SPSS实现 抽样分布 抽样组织形式及样本分布特征 ●统计推断(6学时) 参数估计的SPSS实现 不同抽样组织形式中的参数估计 参数检验 ●相关与回归分析(6学时) 变量间的统计相关关系 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

曲线回归(课外阅读) ●动态数列(6学时) 动态数列分析基础 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 动态数列的分解分析 ●统计指数(课外阅读)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聚类分析(4学时) 聚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分层聚类分析 快速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课外阅读) ●上机实践(8学时) 八、教材及参考书 侯华玲,石林芬.现代社会经济统计学-SPS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12月. 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4 月. 九、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讨论、作业+上机实践 十、其他说明

商务智能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商务智能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63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商务智能专业 先修课程:统计学、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商务智能方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为适应信息时代对商务智能技术应用的要求而开设的。课程既重视学生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又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本课程是在专业的掌握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人才的培养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务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商务智能技术,如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使得企业或组织可以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结构化和非机构化商务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辅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采取有效商务行动、优化商务流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商务智能的主要技术,并重点掌握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尤其是SPSS的深度应用。教学会结合实际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学习商务智能相关的主要技术,重点掌握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的主要方法,尤其是SPSS软件的深度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数据分析概述,SPSS 软件介绍,数据录入与数据获取,数据管理,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常用假设检验方法,问卷调查与抽样技术等。其中,有关SPSS的使用精讲,统计学相关部分以主要依托于先前统计学课程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领会知识要点,案例教学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和具体实践。 (三)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布置相应的小作业,通过上机实践。每一章都有对应的上机内容,如SPSS环境配置、数据录入与获取、数据管理等。建议自学时安装和配置SPSS软件进行自学,完成书上案例的内容。 (四)学习要求 为有效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并掌握统计学,面向对象编程和商务智能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自学时应该熟读大纲,,随后按照大纲熟读教材,并通过课后思考和上机实践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反复学习。 (五)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商务智能技术能够辅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采取有效商务行动、优化商务流程,是当前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学习和掌握商务智能相关知识、方法和技术,不仅是当前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适应未来各种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Statistics) 制定单位:理学院 制定人:王天营 审核人:苍玉权王天营 编写时间:2015年8月30日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 08110300 (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 《统计学》是一门面向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一般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开设(注:须在学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之后);共3学分,教学时数为48或54学时。 (三)适用对象 《统计学》适用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适用专业有审计、国审、会计、财管、金融、投资、保险、信用、经济、国贸、财政、税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行政管理等。 (四)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 先修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基础》等;具备初步的统计常识。 二、课程简介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主要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从数量方面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统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科学认识事物数量规律性的入门钥匙,并为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 在日常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任何事物都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而在现代经济管理、经济决策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分析。统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数量分析工具,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统计。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搜集、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概括性度量、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统计指数等。 高等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任,这些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否熟练地利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数量分析问题,是衡量其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统计学在高等财经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As a science of methodology studying on how to collect data, how to sort out data, how to display data and how to analyze data, Statistics is aiming to make students grasp the quantitative law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things using the statistical theorie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Once students grasp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Statistics, the elementary theories of Statistics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课程教学大纲

《SPSS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 课程编号:1510394 学分:2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我校统计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 教学目标,即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对量化研究中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缩减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掌握SPSS这种专业统计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从建立数据文件到各种统计分析的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前面所学的心理统计学知识读懂和解释SPSS输出的各种统计图表,并在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中正确而规范地使用图表中的信息来报告分析结果;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而又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完成教学

任务。 基本要求:(1)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 本理论为基础,深刻体会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 基本思想,并以统计软件SPSS作为一种实现手 段,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操作步骤, 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分析和统计计算过程。试图 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 际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章SPSS15.0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的功能及其界面的设置,掌握SPSS的主要设置参数,理解其功能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SPSS的参数的设置。难点是SPSS的设置。 【教学内容】

体育统计学spss教学提纲

体育统计学s p s s

对大学体育课程中武术课的研究 体育学院 0802班周国庆230801057 武术是现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门热门课程,它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因为它的内在美。为了研究武术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本文通过通过对武术的道德观,大学武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武术的几个作用的研究,得到武术在当代的大学体育课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原因,即武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引导意义。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学校现行的武术教学在我国特别是大学校园中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为深入了解大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广泛地征求武术教学工作开展的意见、努力拓宽利用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大学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 (一)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在当代大学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教学占据内容。 教学中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正式的武术套路运动一样,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遵循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套路演练。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武术主要有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项目等。格斗项目在校园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比较少,因为格斗运动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几率比较大。现在校园体育开展的格斗运动有散打和太极推手。 (二)武术的特点 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优势 武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源于起深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以及其强身健体的显著功效,同时也可以锻炼一个人意志力,起到教人做人的作用。中国武术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使其成为国人心中神圣的行为。这正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效果。同时也因为武术神奇的强身健体的功效,也为其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1. 学好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它的思想方法、意义和用途,以及它与其他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 2. 掌握基本技能。能够根据法则、公式正确进行运算。能够根据问题的情景、寻求和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熟练运用Excel、Spss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 3. 培养思维能力。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运用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质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归纳和类比。 4.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本课程和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提出相关学科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能够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提出和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学时分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 2. 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3. 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理解古典概率的概念;了解几何概率;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特别是加法定理);会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4.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并会应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计算。 5. 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会应用事件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公理化体系;古典概率的计算;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与全概率公式;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难点:古典概率的计算;全概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随机试验 1.样本试验 第二节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1.样本空间 2.随机事件 3. 事件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第三节频率与概率 1.频率 2. 概率 第四节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 2. 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 第五节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 2. 乘法定理 3.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SPSS13.0中文教程

SPSS13.0中文教程 《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选修/专业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课程简介:(200 词的中英文简介)SPSS 13.0 提供了很多新的功能和特征,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数据,创建更漂亮的统计图表和更美观的输出文件。另外SPSS 13.0 还新增了两个模块—SPSS Classification Trees and SPSS Complex Samples,能帮助你更快速的分析各种数据类型,其他模块也相应得以增强,能使你更方便的进行统计数据的分析。SPSS Base 13.0 for Mac OS X provides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and capabilitiesto help you access and manage data create graphics and produce output. In additiontwo new add-on modules—SPSS Classification Trees and SPSS Complex Samples—enable you to more accurately work with certain data types. Enhancements to severalother modules provide you with new statistics and improve the way you create andpresent tables.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SPSS 13.0 统计软件应用教程作为一门统计分析应用工具,是统计学理论知识的一门辅助课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并且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分析的知识及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二、学时分配总理论实验章节讲授内容学教学方法学时学时时第1、2 章SPSS 概述及数据文件的建立3 讲授第3、4、5 章数据文件的整理和转换和结果报告3 讲授12 3 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卡方检第6、

统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是统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国际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与操作,是对统计理论课程教学的完善和补充。SPSS统计软件具有容易操作、输出漂亮、功能齐全的特点,在各领域和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课程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统计绘图、均值分析、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聚类与判别分析、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等主要统计分析方法。要求学生预修计算机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统计理论的认识及基础,是对统计理论课程教学的完善和补充;培养学生解决各种统计问题的能力,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SPSS软件中的实现,并且能够正确解释SPSS软件的运行结果;通过实践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日后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I.篇章目录 第一章 SPSS简介 第二章数据管理 第三章统计描述 第四章统计绘图 第五章均值比较和T检验 第六章方差分析 第七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八章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第九章因子分析 第十章非参数检验 II.教学内容与要求 (15学时) 第一章SPSS简介(1学时)知道SPSS软件的运用范围和运行方式,掌握SPSS 的启动、主界面,懂得使用SPSS的帮助系统。

第二章数据管理(1学时)熟悉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掌握变量的定义、数据的输入与保存、编辑、运算和生成新数据、排序、读入其他格式文件数 据等基本数据管理功能。 第三章统计描述(2学时)理解掌握常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频数分析、描述分析、探索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在统计学上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第四章统计绘图(2学时)了解条形图、线图、面积图、圆图、高低图、帕累托图、控制图、箱图、直方图、P-P概率图、Q-Q概率图等基本统计图的定义和类型,熟悉各 种图形如何反映统计资料的情况。 第五章均值比较和T检验(2学时)理解Means过程、单一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第六章方差分析(1学时)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知道其运用领域。 第七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1学时)理解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定义,理解其计算公式。 懂得二元定距变量和二元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知道偏相关分析的定义和作用,掌 握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含义。 第八章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2学时)理解系统聚类和快速聚类的定义和作用,了解判别分析的作用。 第九章因子分析(2学时)理解因子分析的定义和数学模型,掌握因子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懂得判断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第十章非参数检验(1学时)了解卡方检验、二项分布检验、单样本变量值随机性检验、K-S检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定义和作用。 六、教材及参考书 1.《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薛薇主编)

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教学大纲

《SPSS统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本课程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修课程。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是以计算机科学为支持,将统计软件为运用工具,用所学习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系统介绍对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等综合技能。 开设本门课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及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spss统计软件,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二)编写依据: 本课程大纲根据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编写。 (三)目的任务: 通过SPSS软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SPSS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各种统计功能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结果给出解释,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准备,课中积极接受和沟通,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好实验报告。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五)适用对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三学生。 (六)课程编码: KY1810A01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第一节SPSS使用基础 知识点:SPSS软件的基本窗口、退出。 第二节 SPSS的基本运行方式 知识点: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第二章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 第一节 SPSS数据文件 知识点:SPSS数据文件的特点、基本组织方法。 第二节 SPSS数据的结构和定义方法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SPSS入门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以多元统计为基础理论,研究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与分析受到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从而对所涉及问题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师范类心理健康专业的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一般的操作程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具备一定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并通过数据发现心理现象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这对于提升心理健康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科研素养,以及加强学生认识和分析心理事实的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教学目标 《spss入门》是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spss的基本理论,熟悉sps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进行心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统计学、心理测量学、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知识基础和能力。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 各章节教学时间分配表

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 第一章spss入门(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spss的发展历史、基本操作、窗口及功能和菜单及功能等。(二)教学内容 1、软件概述 2、SPSS操作入门 3、SPSS的窗口、菜单项和结果输出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spss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2)掌握:主要窗口及其功能;菜单(view)的功能及结果输出类型 2、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窗口及功能、菜单功能 难点:无难点 (四)教学建议 本章节主要采用讲授法。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检查spss共有几个模块,其中包含了哪些功能,并思考平时的统计分析究竟需要哪些模块。 第二章数据录入与数据获取(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对spss的数据格式、建立数据库、读取外部数据等有了解和进行实践应用。 (二)教学内容 1、数据格式概述 2、在SPSS中直接建立数据集 3、读入外部数据 4、数据的保存 5、数据编辑窗口常用操作技巧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数据的录入、数据的读写属性设置 (2)理解:数据文件的导入与导出 (3)掌握:数据文件的建立、导入与导出 2、重点、难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