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2011 Vol.21 No.7

518

通信作者:傅剑华 E-mail:fujh@https://www.doczj.com/doc/bf3426866.html,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

循证医学依据

傅剑华 杨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摘要] 在中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不尽人意。近30年综合治疗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望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应用经验作一综述,并就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作推荐指引。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1.07.004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1)07-0518-04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FU Jian-hua, YANG Ho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China)Correspondence to:FU Jian-hua E-mail:fujh@https://www.doczj.com/doc/bf3426866.html,

[Abstract ] Surgery is the major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 Howev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have rather poor survival rates. During the past 3 decades, various studies focused on multimodality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It was strongly indicated that neoadjuvant treatment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recommendation from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formulat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sophageal Cancer,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in 2011.

 [Key words ] Esophage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傅剑华,临床肿瘤学博士,EMBA,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食管疾病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执行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担任《癌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

床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我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尽人意,

ⅡA ~Ⅲ期的食管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6%~34.0%[1-2]

,多数患者在手术后3年内出现转移或局部复发。中晚期食管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519

癌单纯手术的不良预后促使医生们探索在治疗方案中加入放疗、化疗或放化疗,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化疗或术后放疗均未能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3-4],术前放疗也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5];而术前新辅助治疗,包括术前放化疗和术前化疗,尤其是前者,有望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因此,由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2011编辑出版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已把术前新辅助治疗提到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作一介绍。

1 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机制

新辅助治疗有以下优点[6]:⑴肿瘤血运完整,有利于保持靶病灶局部化疗药物强度和氧浓度;⑵术前患者耐受性较好;⑶可降低肿瘤病期,提高R0切除率;⑷早期消灭亚临床远处转移灶;⑸减少术中肿瘤种植转移;⑹术前放化疗还具有互相增敏的协同作用;⑺可作为肿瘤对化疗药物体内敏感性的评价。对于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有的学者归咎于新辅助治疗延误手术切除的时机,导致病情进展。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7],认为新辅助治疗的2~3个月内即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即使首先采取手术的局部治疗手段,可能预后也不佳,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可发现这部分患者,使其避免手术的创伤。

2 新辅助化疗

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以顺铂、5-FU为基础的术前联合化疗方案,之后顺铂和5-FU联合化疗方案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标准方案,有效率约40%~58%[8-12]。术前化疗一般为2~3个疗程,术前化疗与手术之间的间歇期为2~4周。 美国的INT 113试验随机纳入了Ⅰ~Ⅲ期食管癌患者452例,其中腺癌占46%,鳞癌占54%,试验组患者术前接受3个疗程的顺铂+5-FU方案化疗,术后再接受2个疗程的顺铂+5-FU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术[13]。结果显示,两组的R0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化疗组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为2.5%,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相比之下,英国的M R C研究结果显示[12],术前放化疗可以使食管癌患者获益。该研究随机纳入Ⅰ~Ⅲ期食管癌患者802例,其中腺癌占70%,鳞癌占30%,试验组患者术前接受2个疗程的顺铂+5-FU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60% vs54%,P <0.0001),术前化疗可以提高2年生存率(43% vs 34%,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高于对照组(16.8 个月vs 13.3 个月;P=0.004)。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对于腺癌与鳞癌患者,术前化疗都可以延长生存期。

日本的JCOG9907研究对比术前化疗与术后化疗的疗效,随机纳入330例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均采用顺铂+5-FU方案化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术前化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术后化疗组患者(60% vs38%;P =0.013)[15];由于之前日本的JCOG9204研究显示[16],术后化疗可以提高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结合2个试验的研究结果,日本推荐术前采用顺铂+5-FU方案化疗2个疗程,再联合手术作为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2007年,Gebski等[17]收集了8项术前化疗并手术与单纯手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1 724),并发表了Meta分析的结果:术前化疗可使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相对危险度降低10%(HR=0.90;95%CI:0.81~1.00;P=0.05),并可使食管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提高7%,即为减少1例患者的死亡而需要接受化疗的患者数为15例。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术前化疗仅能使食管腺癌患者的预后获益(HR=0.78;95%CI:0.64~0.95;P=0.014),而鳞癌患者的预后获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8;95%CI:0.75~1.03;P =0.1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紫杉醇、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及奈达铂等新一代化疗药物也应用于食管癌的新辅助化疗。Polee等[18]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应用紫杉醇+DDP(紫杉醇 18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与DDP 6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每14 d为1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50例食管癌患者(47例鳞癌,3例腺癌),ⅡA期1例,ⅡB期16例,Ⅲ期21例,12例分期不详,患者接受3个疗程化疗,有效的患者再接受3个疗程化疗,之后接受手术,结果显示,化疗有效率为5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年生存率为68%,3年生存率为30%。

3 新辅助放化疗

近年来,食管癌的术前放化疗越来越受关

520傅剑华,等.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注。以治疗后的pCR率来评价,术前放化疗的疗效优于术前化疗。目前的研究表明,术前化疗的pCR率为2.5%~5.0%[12-13,19],而术前放化疗的pCR率则可以达到20%~35%[20]。pCR 率是评价食管癌综合治疗预后的独立因子。pCR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40%~ 60%[21-22]。Berger等[21]的分析发现,术前放化疗后pCR患者的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也高于非pCR患者(62% vs 31%,P=0.02)。

Gebski等[17]报道的Meta分析收集了从1983年—2006年的比较新辅助放化疗和单纯手术的10项随机研究(n=1 209),这10项研究中的6项仅包含食管鳞癌患者,1项研究仅为食管腺癌患者,另外的3项研究入组的患者为腺癌或鳞癌,10项研究中的2项可以获得患者的个人资料。放化疗组的中位年龄(以样本大小为权重)为61岁(32~69岁),单纯手术组的中位年龄为62岁(28~83岁);患者临床分期T0-3N0-1,中位随访期为55个月。术前放化疗组中放疗的剂量为40.0~50.4 Gy(6项研究),35.0~37.0 Gy(3项研究)和20.0 Gy(1项研究);最常见的化疗方案为2周期的顺铂(80~100 mg/m2,第1天)和5-FU(1 000 mg/m2,第1~5天),在一些试验中剂量和用法有一些变动,或化疗、放疗未同期进行。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对于临床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比较术前放化疗和单纯手术的随机试验的结果不尽相同,但Meta分析的结果为术前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患者的死亡风险(HR=0.81;95%CI:0.70~0.93;P=0.002),可使其死亡相对危险度降低19%,并可使食管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提高13%。进一步的分层分析显示,术前放化疗使食管鳞癌患者(HR=0.84;95%CI:0.71~0.99;P=0.04)与腺癌患者(HR=0.75;95%CI:0.59~0.95;P=0.02)的预后均获益;而且对鳞癌患者来说,序贯放化疗并未显示出生存获益(HR=0.90;95%CI:0.72~1.03;P =0.18)。

目前对术前放化疗疗效的评价,分析依据主要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临床研究,当时的化疗药物、放疗技术及手术方式与目前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需要更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明确术前放化疗的作用,并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术前放化疗方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了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Ⅱ期临床试验[23],术前放化疗方案:去甲长春花碱 25 mg/m2,于第1、8、22、29天静脉注射,或 5-FU 2.4 g/m2,于第1~3、22~24天持续72 h静脉注射,及DDP 75 mg/m2,第1、22天静脉注射,同期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0 Gy/d,每周5 d,总量40.0 Gy。 放化疗结束4~6周后,施行食管癌切除术,重建消化道。全组患者42例,其中41例患者完成术前放化疗,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有效率83.3%;40例患者进一步接受手术,R0切除率97.5%,pCR率为23.8%。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6.9%、54.5%和44.9%,中位生存时间为43.4个月。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联合国内多个单位启动了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术前放化疗并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的最终结果值得期待。

荷兰的CROSS研究[24]于2008年启动了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比较术前放化疗并手术与单纯手术对食管癌和食管胃交界癌的疗效,于近期发表中期报告,已随机纳入了363例临床分期为T2-3N0-1M0期的患者,腺癌273例,鳞癌86例,术前放化疗组采用泰素+卡铂每周方案化疗,同期放疗,总剂量41.4 Gy。中期报告结果显示,术前放化疗组的pCR率为32.6%,R0切除率为92.3%,而单纯手术组仅为64.9%,术前放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单纯手术组(49个月 vs 26个月),术前放化疗组的1、2和3年生存率也高于单纯手术组(82%、67%、59% vs 70%、52%、48%)。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奠定了术前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

4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原则

基于以上的临床研究结果,术前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目前欧美对于食管腺癌,推荐采用术前化疗或术前放化疗,对于食管鳞癌,则推荐采用术前放化疗。而日本基于JCOG9907的结果,推荐采用术前化疗并手术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

针对我国食管鳞癌高发的实际情况,由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2011编辑出版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中提出以下建议[25]:治疗前临床分期为T3N0M0、T1-2伴淋巴结转移、T3-4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的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尤其是鳞癌患者,可采用术前放化疗,但如何在治疗前预先识别患者的治疗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521

效应,即实现个体化治疗,有待于分子生物学或相关基因的研究。鉴于术前化疗的作用尚无定论,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开展临床试验以明确其作用。

5 术前放化疗方案推荐

铂类(顺铂、奈达铂、草酸铂)、5-FU/卡培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两药联合,3周重复1次,共2个疗程;同期进行放疗, CTV剂量40.0 Gy(36.0~46.0 Gy)。

术前放化疗中治疗相关的急性毒性来自照射区内部(如食管、胃、肺、心脏)和外部(如骨髓)快速分裂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血液系统毒性是最常见的毒性,主要影响治疗的时限,基本上为可逆性毒性,同时应注意肺、食管和心脏的毒性。

[参 考 文 献]

[1] 平育敏, 张毓德, 杜喜群, 等. 食管癌和贲门癌20000例外科治疗经验[C]. 中国首届国际食管癌学术会议暨第七届

全国食管癌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 167-171.

[2] 邵令方, 高宗人, 许金良, 等.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15707例总结——附河南省食管癌的防治研究概况[C].

中国首届国际食管癌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全国食管癌学术

会议论文集, 2005: 40-45.

[3] BHANSALI M, VAIDYA J, BHATT R, et al. Chemotherapy for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 comparison of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trials and of historical

control studies[J]. Ann Oncol, 1996, 7: 355-359.

[4] FOK M, MCSHANE J, LAW S Y K,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 on 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oesophageal carcinoma[J]. Asian J Surg, 1994, 17: 223-

229.

[5] ARNOTT S J, DUNCAN W, GIGNOUX M, et al.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4: CD001799.

[6] SUTTON P, CLARK P.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oesophageal cancer[J]. GI Cancer, 2000, 3: 231-238.[7] HYNGSTROM J R, POSNER M C. Neoadjuvant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J]. J

Surg Oncol, 2010 , 101(4): 299-304.

[8] SCHLAG P. Randomized trial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J]. Arch

Surg, 1992, 127: 1446-1450.

[9] LAW S, FOK M, CHOW S, et al.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versus surgical therapy alone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7, 114: 210-217.

[10] KELSEN D, GINSBER R, PAJAK T, et al.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localized

esophageal cancer[J]. N Engl J Med, 1998, 339: 1979-

1984.

[11] ANCONA E, RUOL A, SANTI S, et al. Only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mproves

significantly 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Cancer, 2001, 91:

2165-2174.

[12]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esophageal Cancer Working Group. Surgical resection with or without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oesophageal cance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02, 359: 1727-1734.

[13] KELSEN D P, GINSBERG R, PAJAK T F, et al.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localized

esophageal cancer[J]. N Engl J Med, 1998, 339(27): 1979-

1984.

[14] KELSEN D P, WINTER K A, GUNDERSON L L,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RTOG trial 8911 (USA Intergroup 113): A

random assignment trial comparison of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esophageal cancer

[J]. J Clin Oncol, 2007, 25: 3719-3725.

[15] IGAKI H, KATO H, ANDO N,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versu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linical stage Ⅱ/Ⅲ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 (JCOG 9907) [J]. J Clin Oncol, 2008, 26(suppl):

215.

[16] ANDO N, IIZUKA T, IDE H, et al. Surgery plus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localiz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 a Japan Clinical

Oncology Group Study—JCOG9204 [J]. J Clin Oncol,

2003, 21: 4592-4596.

[17] GEBSKI V, BURMEISTER B, SMITHERS B M, et al. Survival benefits from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in oesophageal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 [J]. Lancet

Oncol, 2007, 8: 226-234.

[18] POLEE M B, TILANUS H W, ESKENS F A, et al. Phase Ⅱ stud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and

cisplatin given every 2 weeks for patients with a resectabl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J]. Ann Oncol,

2003, 14(8): 1253-1257.

[19] URSCHEL J D, VASAN H, BLEWETT C J.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compar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surgery to surgery alone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J]. Am J Surg, 2002, 183: 274-279.[20] GEH J I, CRELLIN A M, GLYNNE-JONES R.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oesophageal cancer[J].

Br J Surg, 2001, 88: 338-356.

[21] BERGER A C, FARMA J, SCOTT W J, et al. Complet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rvival

[J]. J Clin Oncol, 2005, 23: 4330-4337.

[22] FORASTIERE A A, ORRINGER M B, PEREZ-TAMAYO C, et al. Pre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followed by 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 for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Final report

[J]. J Clin Oncol , 1993, 11: 1118-1123.

[23] 杨弘, 傅剑华, 胡祎, 等. 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J]. 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45): 3128-3185.[24] VAN HEIJL M, VAN LANSCHOT J J, KOPPERT L B, et al.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followed by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CROSS) [J]. BMC Surg,

2008, 26(8): 21.

[25]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 99-104.

(收稿日期:2011-06-12)

食管癌手术过程

手术配合 器械准备:胸科包,常用胸科器械,胸科辅料,普通辅料,衣服,套碗,吻合器,闭合器,荷包钳,荷包线,高频电刀(长刀头),吸引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薄膜,灯罩,11#刀片,23#刀片,1#丝线,4#丝线,7#丝线,明胶海绵,止血纱布 麻醉方式:全麻+气管插管 体位:侧卧位+平卧位 巡回护士配合 1核对病人信息,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气管插管 2首先平卧位,腹部下放置厚度适宜的软枕,有利于暴露视野,术后变换体位,常使患者左侧卧位90°,胸下放置厚度适宜的软枕,有利于暴露视野,右臂悬吊,防止右手臂受压 3下侧下肢伸直,上侧下肢屈曲90°,有利于固定和放松腹部,两腿之间放置软垫,保护膝部隆突 4约束固定髋部 5调试电刀,无影灯 6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及麻醉医师工作

洗手护士配合: 1手术开始前30分钟整理手术台,器械台,与巡回护士点清器械、纱布、缝针等 2递有齿镊和圆头切片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肋间肌,递中弯血管钳止血或电凝止血,4号线结扎止血 3开胸器打开胸腔,湿手探查胸腔食管肿瘤的位置,探查完毕,递2块纱垫于肋缘两侧,递撑开器撑开肋缘 4递长镊、精细组织剪(或电刀)剪开纵膈胸膜,4#线结扎 5递血管钳,精细组织剪,花生米游离食管,使用4#线结扎,然后递直角钳,纱条牵引食管,游离完毕,如果食管下端肿瘤,采用右侧卧位单切口时,需要打开膈肌,应递2把直弯血管钳提起膈肌,切开膈肌,大圆针7#线缝吊膈肌 6分离胃大网膜、胃、脾、肝胃韧带,结扎胃左动脉及分支,7#线先结扎两端,再近端用小圆针4#线缝扎7切开胃吸尽胃内容物,巡回护士将胃管向外拔,用两把库克钳夹住食管和为贲门,刀或剪刀切断,胃残端用碘伏消毒,食管近端用大圆针双7#线缝扎 8制作管状胃,选好位置,4#线离断并结扎胃部血管,

食管癌诊治指南

食管癌诊治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诊断依据 4.1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体征 4.3.1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 4.4.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4.4.2 影像学检查: a)食管造影检查:是可疑食管癌患者影像学诊断的首选,应尽可能采用低张双对比方法。对隐伏型等早期食管癌无明确食管造影阳性征象者应进行食管镜检查,对食管造影提示有外侵可能者应进行胸部CT检查。 b)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后随访,增强扫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CT能够观察肿瘤外侵范围,T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帮助临床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及制订放疗计划;对有远处转移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探查术。 c)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脏器、腹部及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d)MRI和PET-CT:均不作为常规应用, 需要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MRI和PET-CT有助于鉴别放化疗后肿瘤未控、复发和瘢痕组织;PET检查还能发现胸部以外更多的远处转移。 4.4.3其它检查: 内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食管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对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需的常规检查项目。此外,内镜检查前必须充分准备,建议应用去泡剂和去粘液剂,仔细观察各部位,采集图片,对可疑部位应用碘染色和放大技术进一步观察,进行指示性活检,这是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关键。提高食管癌的发现率,是现阶段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5食管癌的分段、分类和分期 5.1食管癌的分段: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9分段标准 5.1.1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内镜检查距门齿15一<20 cm。 5.1.2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0一<25 cm。 5.1.3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一<30 cm。 5.1.4胸下段食管: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内镜检查距门齿30-40cm 5.1.5食管胃交界:凡肿瘤中心位于食管下段、食管胃交界及胃近端5cm,并已侵犯食管下段或食管胃交界者,均按食管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胃近端5 cm内发生的腺癌未侵犯食管胃交界者,可称为贲门癌,连同胃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皆按胃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患者对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耐药基因位点 的背景资料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六大原因1。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人发生食管癌,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4.6%;死亡45.6%,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4%2。根据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的癌症发病趋势,预估2015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7.4万例,食管癌死亡人数达37.5万例3。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预后较差,大多数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5年存活率仅为10%。手术切除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新的治疗模式引入临床。通过术前放疗、术前放化疗及术前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部分中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的机会,这无疑会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但新辅助化疗尤其是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预测单个EC患者治疗反应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治疗计划1。寻找可靠的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早期筛选出对化疗应答不敏感的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化疗,是重要临床课题之一。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涉及诸多肿瘤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随着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与食管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靶点正在逐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以下是食管癌多种化疗方式疗效与基因位点相关性的研究:基因与新辅助化疗 Kim 等4研究了152 例食管癌患者,发现内镜活检ERCC1 阴性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总生存期长于仅接受手术的患者,而在ERCC1 阳性组中无差别。Ge 等5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4 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中,ERCC1 表达阴性的患者较阳性患者获得更高的病理缓解率( 68. 8% vs.53. 6%,P = 0. 361) ; 而获得病理缓解者的术后3 年生存率达96. 2%,远高于未能获得病理缓解者的41. 5% ( P<0. 05) 。 Duong等1对46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组织活检,后续进行cDNA微阵列分析。在21例鳞状细胞癌(SCC)和25例腺癌(AC)患者中,11例(6)对放化疗有治疗反应。研究确定了一个32基因分类器,可以用来预测新辅助放化疗在鳞状细胞癌中的治疗反应。 Rumiato E6等选择120例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筛选与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多态性位点,最终筛选出ABCC2、ABCC3、CYP2A6、PPAR和SLC7A8等5个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SNP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通过设计遗传学模型、临床模型和遗传学+临床变量模型,研究发现,检测ABCC2、ABCC3、CYP2A6、PPAR和SLC7A8等5个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SNP较单独检测食管癌临床因素有更好的化疗预测价值。 Enrica Rumiatoa等7对143例食管癌患者中的DNA修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其中63

食管癌诊疗规范

食管癌诊疗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本规范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附录A、B、C、D、E是规范性附录,附录F、G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赫捷、牟巨伟、雷文东、邵康、黄镜、惠周光、周纯武、王铸、吕宁、王贵齐、张月明

目录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5) (三)食管癌的分类和分期 (6) (四)鉴别诊断 (8) (一)治疗原则 (9) (二)手术治疗 (9) (三)放射治疗 (11) (四)化学治疗 (12) (五)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原则 (12) (六)食管癌分期治疗模式 (13)

附录C病人状况评分 (20) 附录D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21) 附录E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急性食管炎分级标准 (23) 附录F食管癌的分期(UICC 2002) (24)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一)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1.食管鳞状细胞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二)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三)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四)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食管管型、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早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早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早期食道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按照外科的原则作彻底切除术,并在术后积极进行一系列巩固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①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EMR):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道癌,通过内镜治疗可以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通常建议在EMR术后每隔6-12个月进行内镜检查和碘液染色是必要的。 ②食管早期表浅癌的内镜激光治疗: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试验组结果显示内镜激光治疗5年存活率为97%,自然病程5年存活率为67%。 ③早期食道癌的光动力学治疗: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包括四种,即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中医治疗。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应结合使用,由于食道癌中期多未发生远端转移,治疗方法受限较少,但鉴于化疗效果有限,首先考虑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食道癌中期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22%。 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DDP和BLM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超过30%。食道癌中期进行放疗,5年生存率仅10%,要提高放疗疗效,须服用某些中医药物或抗癌增敏剂。 中期食道癌手术及放化疗后应用中医调理,可杀灭残余肿瘤细胞,增加放化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对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和防止转移复发,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食道癌治疗 晚期食道癌患者通常体质比较虚弱,而且体重较轻,不可以再进行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等创伤性治疗,运用中药治疗食道癌,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是晚期食道癌治疗比较理想的选择,同时,患者心态对于保证晚期食道癌治疗效果也有重要意义。 中医无毒抗癌治疗技术广泛运用于食管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预后,更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与食管癌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在食管癌高发区对40岁~69岁年龄段人群进行普查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行之有效的途径。内镜检查辅以食管粘膜碘染色及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食管早期表浅癌的最佳方法。内镜超声检查(EUS)、微型超声探头检查(MPS)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引活检(FNAB)提高了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效果十分满意。ep-mm2癌无淋巴结转移,通过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或氩离子束凝固术等治疗可使食管上皮原位癌和绝大多数粘膜内癌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而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食管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国内、外较广泛地应用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诊断食管早期表浅癌。常用的方法有卢戈氏碘液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和甲苯胺蓝一卢戈氏碘液双重染色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操作方便省时,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普查中较普遍的应用,常用1.2%~1.5%碘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对于指示内镜活检部位、提高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示多点病灶和设定内镜治疗癌灶的范围很有帮助。 3、内镜检查对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的判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我国把早期食管癌分成上皮内癌(ep癌)、粘膜内癌(mm癌)和粘膜下癌(sm癌)三类。日本进一步把mm癌和sm癌细分为三个亚型。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ep癌无

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

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 外三科 食管的解剖生理 食管为一肌性管道,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上连咽部,前在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后相当于第6颈椎平面,在气管后面向下进入后纵隔,在相当于第11胸椎水平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连接到胃贲门部。成人食管长约25-28㎝。 食管分段 ●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的胸廓入口处。 ●胸段:又分为上、中、下三段。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气管分叉平面; ●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度的上一半; ●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下一半。(通常将食管腹段包括在胸下 段内) 食管的三处生理狭窄 ●第一处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食管入口处。 ●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位,有主动脉和左支气管横跨食管。 ●第三处在食管下端,即食管穿过膈肌裂孔处。 ●这三处狭窄是生理性的,但常为瘢痕性狭窄、憩室、肿瘤等病变所在区域。食管癌的概念: 食管癌又叫食道Ca,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2-30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以河南省为最高,此外,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均为高发区。食管 癌死亡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 食管癌的病因: 引起食管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有些可能是主导因素,有些是促进因素,也有些或许只是相关因素。 ●化学物质:如长期进食含亚硝胺量较高的食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形成 ●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铁、锌、氟、硒等 ●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A、B2、C ●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 ●遗传易感因素 病理和分型 ●分型:按病理形态食管癌可分为四型 ●髓质型:约70%,恶性程度高,食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扩展 ●蕈伞型:约10%,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向腔内呈蘑菇样突出 ●溃疡型:约2.8%,瘤体的粘膜面呈溃疡深陷入肌层,而边缘清楚 ●缩窄型(硬化型):约4.4%,瘤体部位形成明显的环状狭窄,累及食管全周, 较早出现梗阻症状 转移途径 主要通过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1、直接扩散:癌肿先向粘膜下层扩散,继而向上、下及全层浸润,很容易穿过疏松的外膜

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53%,男性多于女性,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食管癌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 (二).吸烟食管癌和饮酒 (三)食管损伤及炎症、长期食用粗、硬食物和进食进快、过烫,易引起食管粘膜的机械性及物理性的刺激与损伤,反复损伤可以造成粘膜上皮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各种原因引起的经久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尤其是食管粘膜上皮细胞间变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的危险性更大。 (四)真菌毒素 (五)营养和微量元素缺乏。 具体临床表现是 (一)早期症状 食管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轻度胸骨后不适、食管烧灼感或疼痛,偶有局部异物感,进食时偶有梗阻感,下段食管癌可引起上腹部不适、呃逆等症状。症状间歇出现,常被忽视。(二)中晚期症状 临床上食管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硬食咽下缓慢,继而只能进半流食、流食,严重者滴水不进并频繁呕吐粘液,患者明显脱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手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高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术后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做好高龄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监护和防治术后并发症尤为 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护理体会 1.做好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护理 2.备好术后监护室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材 如备好麻醉床、氧气、吸痰器、胃肠减压器、血压计、输液架、急救车等,使患者回房后能得到及时的安置与监护。 3.体位 患者回房后,麻醉未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若有舌后坠应置口咽通气道,待患者清醒后取出,躁动不安者应设专人监护,防止损伤、坠床及身上所带管道的脱落,必要时给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待患者清醒、血压、心率稳定后,给予半卧位,抬高床头30度~45度以利呼吸及胸腔引流,及时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使肺复张,并可防止局部受压过久致褥疮发生,同时患者也因改变了体位而增加了舒适感。 4..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胸腔引流量的变化,并及时了解患者术中情况,做到护理患者心中有数。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是全球发病率第八位的癌症,我国食管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食管鳞癌约占我国食管癌的90%,其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晚期食管癌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为18.8%。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免疫抑制环境,促进肿瘤细胞逃逸。针对PD-1/PD-L1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膀胱癌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随着KEYNOTE-181研究结果的公布,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地位,抗CTLA-4及抗PD-1/PD-L1药物在食管癌中适应证为经一种及以上全身治疗、PD-L1 CPS≥10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因此,免疫治疗有望为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做一综合性描述。 0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机制 T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T细胞免疫应答受T细胞中活化信号和抑制信号之间的平衡调节。有研究显示两种免疫应答受体在T细胞上表达,分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CTLA-4是T细胞表面表达一类共刺激分子,作用是抵抗并抑制CD28,CD28是一种活化的T细胞共刺激受体,从根本上调节T细胞活化的诱导阶段。尽管CD28传导可大大增强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并导

致T细胞被激活,但CTLA-4抑制CD28的活性,导致肿瘤特异性T细胞失活。抗CTLA-4药物的作用是竞争性地结合CTLA-4受体,解除CD28的抑制,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性,进而达到抗肿瘤效果。PD-1是一种来自CD28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其在各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单核细胞和B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是目前唯一已知的PD-1配体,据报道,PD-L1配体主要在肿瘤细胞表面和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配体结合,可激活PD-1/PD-L1通路,从而阻止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达到免疫逃逸。因此,使用PD-1/PD-L1的抗体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功能,改善免疫抑制,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02食管鳞癌的抗CTLA-4治疗 2.1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它是一种抗CTLA-4单克隆IgG2抗体,已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肝癌、肠癌和恶性间皮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进行了评估,对晚期胃及食管腺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在一项单中心、非随机II期临床试验中报告了替西木单抗治疗胃及食管腺癌的数据。该研究纳入标准为至少接受了一种铂类化学疗法后失败的患者,共有18位患者参加了该研究。受试者每3个月接受一次替西木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评估疗效,直到疾病进展。结果显示,1例患者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稳定(SD),其余患者为进展,中位OS为4.8个月,客观缓解率为5%。虽然替西木单抗在具有部分缓解

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原则

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原则 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您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食管癌的类型、分期早晚、肿瘤的部位、年龄大小以及您的一般健康状况。化疗、放疗和手术这几种治疗方法可能会综合运用,不只是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比如手术前会做放疗和化疗。无论选择什么治疗方法,通常患者比较关心治疗效果,那么下面麻省医疗国际从医学角度为你解读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1、治愈:食管癌有一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特别是早期阶段的食管癌治愈的机会非常大。医生在治疗后评估治疗效果是往往用缓解这个词,如果经过治疗后,您的CT影像、内窥镜等检查已经完全看不到肿瘤存在,说明完全缓解了,也就是您可能完全治

愈了。但是,不排除少数情况下,癌症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复发或者转移。 2、控制肿瘤,延长生命。如果无法根治,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使肿瘤缩小或处于稳定期,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威胁到您的生命,以及能减轻您的症状,使您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延长。 3、缓解症状。如果您的肿瘤非常大,食道几乎无法进食,可以通过治疗缩小肿瘤,解除堵塞情况,或者通过插胃管或胃造瘘补充食品。如果癌症扩散到其他部位,引起疼痛等症状,通过止痛药或者对该部位进行放疗,可以帮助您减轻疼痛或其他症状。 食管癌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应经过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联合讨论后制定。 非颈段早期食管癌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可根据侵犯深度考虑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术后不需要进行辅助放疗或化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观念。 1、可以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目前主张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疗和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术前放化疗和术后放化疗都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但是,医生通常认为术前放化疗更加合理。因为手术对于患者是一个不小的创伤,在术前进行放化疗患者对放化疗的治疗耐受力更好;术前放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提高完整切除肿瘤的几率,同时改善患者的进食情况,患者营养状况更好,更能耐受手术;术前放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扩散。 2、不可以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应采取同期放化疗。如肿瘤位于颈段食管,或者肿瘤侵犯到心脏、大血管、气管或者肺等重要器官时,应该采用根治性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根治性指的是剂量可能更高。或者经过放化疗后再评估是否可以手术。 转移性食管癌应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可以控制局部和远处转移的病灶,适当的采用姑息性手术、放射治疗等可以加强局部肿瘤的控制,同时也应该积极给予止痛、营养及心理疏导等支持治疗。

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

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因食管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食管癌在早期往往是无明显症状的,偶有表现为胸骨后隐痛不适者。随着肿瘤增大,患者会出现进食时吞咽不适或异物感。常表现为进食速度减慢并常需汤水送饭。数月后因肿瘤进一步增大并阻塞食管腔,患者只能进食流质,当肿瘤完全阻塞管腔时,病人表现为“滴水难通”。 (一)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 1、临床病理分期 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有重要意义,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制订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 (1)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其中髓质型开发程度最高,少数中,晚期食管癌不能为归入上述各型者,称为未定型。

2、组织学分型 (1)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2)腺癌:较少见,又可分为单纯腺癌,腺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 (3)未分化癌:较少见,但恶性程度高。 食管上,中段癌肿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段癌肿则多为腺癌。 (二)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1、食管壁内扩散 食管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癌细胞还常没食管固有膜功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 2、直接浸润邻近器官 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支气管,形成支气管一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奇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而致远,下段食管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 3、淋巴转移 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下段食管癌常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2011 Vol.21 No.7 518 通信作者:傅剑华 E-mail:fujh@https://www.doczj.com/doc/bf3426866.html,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 循证医学依据 傅剑华 杨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摘要] 在中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不尽人意。近30年综合治疗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望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应用经验作一综述,并就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作推荐指引。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1.07.004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1)07-0518-04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FU Jian-hua, YANG Ho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China)Correspondence to:FU Jian-hua E-mail:fujh@https://www.doczj.com/doc/bf3426866.html, [Abstract ] Surgery is the major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 Howev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have rather poor survival rates. During the past 3 decades, various studies focused on multimodality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It was strongly indicated that neoadjuvant treatment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recommendation from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formulat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sophageal Cancer,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in 2011.  [Key words ] Esophage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傅剑华,临床肿瘤学博士,EMBA,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食管疾病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执行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担任《癌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 床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我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尽人意, ⅡA ~Ⅲ期的食管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6%~34.0%[1-2] ,多数患者在手术后3年内出现转移或局部复发。中晚期食管

食管癌诊疗规范标准

食管癌诊疗规(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本规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附录A、B、C、D、E是规性附录,附录F、G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本规主要起草人:赫捷、牟巨伟、雷文东、邵康、黄镜、惠周光、周纯武、王铸、吕宁、王贵齐、月明

目录 前言................................................... 一、围 0 二、术语和定义 0 三、缩略语 0 四、食管癌诊疗流程 (1) 五、食管癌诊断规说明 (2)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5) (三)食管癌的分类和分期 (6) (四)鉴别诊断 (8) 六、食管癌的治疗规说明 (9) (一)治疗原则 (9) (二)手术治疗 (9) (三)放射治疗 (11) (四)化学治疗 (12) (五)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原则 (12) (六)食管癌分期治疗模式 (13) 七、随访 (14) 附录A 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2000) (16) 附录B食管癌的分期(UICC/AJCC 2009) (17)

附录C病人状况评分 (20) 附录D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21) 附录E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急性食管炎分级标准 (23) 附录F食管癌的分期(UICC 2002) (24) 附录G食管癌基本情况 (24)

一、围 本规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适用于各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 (一)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1.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二)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癌和粘膜下癌。 (三)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四)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一、食管解剖分段: 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胸下段 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 (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 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 (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 (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N0:无淋巴结肿大; N1: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四)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0M0 II期:T2N1M0,T3N0~1M0 III期:T4N0-2M0 IV期:T1-4N0-2M1

卫生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011年版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 体征 4.3.1 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 4.4.1 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4.4.2 影像学检查:

早期食管癌诊疗新进展

?专家笔谈?早期食管癌诊疗新进展 张志庸 一、早期食管癌解剖定义 早期食管癌包括食管原位癌、最早浸润癌和早期浸润癌三种类型。原位癌系癌细胞位于食管黏膜上皮层内,多局限于食管上皮腺导管基底膜以内。最早浸润癌又称为黏膜内癌,系少数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呈条索状或雨滴状侵入黏膜固有膜内,或虽累及固有膜但是未穿透黏膜肌层,此型浸润范围小,肉眼难辨。早期浸润癌又称黏膜下癌,癌细胞穿透黏膜肌层,侵入黏膜下层,但尚未累及食管肌层,此型病变范围较广,浸润癌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二、食管癌发生机制和形成过程 对于食管癌是如何发生的,既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些诱发因素方面,例如亚硝胺类化合物,饮食习惯和营养失衡,饮酒和吸烟,生物因素(真菌、病毒)以及食管原有疾病等。但食管癌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长期过程,它的发生除了受上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与其本身的基因改变相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基因分子的改变与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有相应关系。与食管癌相关的基因有两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的研究发现,有许多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管内有不正常表达和扩增,有些与癌的生物学和临床行为有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唱erbB2基因、CyclinD1和HER唱1等。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繁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此类基因缺失或变异,使其功能丧失,导致肿瘤形成。目前所知的与食管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有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P16基因、P14基因和P53基因。 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对食管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已基本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观点认为,在原位癌和促癌因素长期作用下,食管黏膜上皮经历了一系列发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食管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单纯性增生,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最终发展为浸润癌。单纯性增生指食管鳞状上皮的厚度超过正常,但细胞本身无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时鳞状细胞的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Email:zhangzhiyong1941@yahoo.com.c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