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28T10:38:15.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周涛

[导读] 由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原因,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周涛(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室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确诊的肺癌,并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然后注入化疗药物,部分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改善情况,后1—3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变化。结果肿瘤减小,咳嗽、胸痛、咯血、胸水等症状缓解。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127-02 由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原因,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女比例大约4~8:1,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目前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约7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实践表明,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可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是经病变的靶血管将有效的抗癌药集中、大量地直接注入瘤体,使瘤体受到强有力的杀伤,部分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对体内尚未发现的微小病灶也起到化疗作用,亦可随循环再次进入瘤体。肿瘤局部受药量明显大于静脉用药量[1]。

病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2~79岁,平均64.7岁。全部病例经X线胸片、CT、支气管镜检查以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鳞癌24例,腺癌9例,未分化癌2例。其中4例肺癌伴咯血。

二、设备: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数字减影机。对比剂:碘海醇。

三、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患者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其它部位活动性感染等疾患,排除介入治疗的禁忌症。术前同临床医师一起讨论介入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预估。术中,局麻下利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并经导管鞘导入5F胃左导管,在气管分叉处上下主动脉前侧壁寻找支气管动脉,并行血管造影,观察肿瘤动脉血管的分支、分布、染色浓度,探清动脉分支情况,尽量避开脊髓动脉、肋间动脉,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化疗药物,包括:顺铂60mg或卡铂400mg,氟脲嘧啶500-1000 mg,表阿霉素40—60mg,羟基喜树碱12mg。选择2—3种化疗药物联合灌注,4例咯血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治疗结束后,拔管,穿刺处压迫止血l0~15分钟,术后卧床休息,观察排尿及下肢活动情况,静脉补液水化。一般3-4周后进行相关检查,病灶不同程度缩小,遂进行第2次治疗或多次治疗。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找到肿瘤供血动脉,术中大多数患者在灌注药物的过程中,出现咳嗽,减缓药物注射速度(由单药缓慢推注10分钟延长至20一30分钟),可显著缓解症状,均不需特别处理,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经过2~3次灌注化疗后,患者的肿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

讨论

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化疗。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起病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故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不再适宜手术治疗,但常规的全身静脉化疗胃肠道、血液等毒副作用较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和对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肺癌的介入治疗也在不断发展;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具有毒副作用小、创伤小、安全等优点,从而使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成为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可提高对实质性肿瘤杀伤力,使肿瘤组织逐渐缩小,为病人提供重新手术的机会。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主要供血动脉,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可以使肺癌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增高,而全身化疗药物浓度降低,因此,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明显减小,患者容易耐受。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超过全身化疗,由于局部的显著去瘤负荷使肺或其他部位的转移灶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加;同时,显著的去瘤负荷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提升,增强了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化疗药物的疗效更加明显[2]。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不仅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疗效显著,而且对于全身化疗无效的肺转移癌也有明显疗效,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促使肺复张,肿瘤缩小,减轻气管阻塞[3]。其疗效与灌注次数、血管选择、药物选择、方法步骤及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关系。灌药次数多者疗效优于次数少者,因为药物可以进入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消除肺癌的近处转移并抑制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对于中晚期肺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比较以往的全身静脉化疗,具有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的优势。特别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老年患者,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帮助巨大。

肺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支气管动脉是肺癌主要的血供来源。一些学者研究证实,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4 5],肿瘤内部和周边都没有肺动脉的血供,即使是肺转移瘤,支气管动脉仍是主要供血动脉,灌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而外周药物浓度并不增加,从而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及肿瘤耐药性的形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各种组织类型在供血血管形态及分布上均未见明显差异[6]。支气管动脉有一定的变异,因此了解这些变异将有助于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它。大多数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3—6椎体对应的主动脉前侧壁,左右两侧各有1—4支,直径l—2mm。但仍有一小部分变异起源于主动脉弓、内乳动脉、心膈动脉、膈下动脉、甲状干、左锁骨下动脉等。因此认识这部分变异的动脉,将有助于找到肿瘤供血动脉。肺癌介入治疗除了一般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如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毒性)外,还可引起脊髓损伤、食管炎、食管气管瘘、肋间动脉损伤造成背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但随着DSA设备的不断改进,微导管的应用,基本可避开脊髓动脉、肋间动脉等正常动脉,并发症也越来越少[7]。虽然介入治疗有着许多的不足,但是从我们短期的跟踪治疗、随访来看,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痛苦小、值得推广的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涛,李茂进,胡红耀,等.中央型肺癌介入化疗栓塞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93.

肺癌介入化疗后的护理

肺癌介入化疗后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介入化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晚期肺癌患者介入化疗后的护理对策。结果在肺支气管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控制和杀伤癌细胞,延长生存时间;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深入了解肺癌介入化疗后的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术后感染及血栓的形成,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肺癌介入化疗护理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手术病例仅占全部肺癌病例的20~30%,约30~40%的病人在确诊时为局部晚期,40%的患者确诊时发现远处转移。肺癌的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治疗,即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1]肺癌介入化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新方法。我科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支气管动脉灌入化疗术治疗晚期肺癌40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平均51岁。其中鳞癌28例,腺癌12例。左肺中心型10例,左肺上叶15例,右肺中心型8例,右肺上叶7例。分期均为Ⅲ、Ⅳ期。治疗效果:症状完全缓解26例,其中4例术前肺不张,化疗后瘤体消失、肺复张;部分缓解9例、无效5例。近期有效率达83.3%,随访12个月,其中5例死亡。

2治疗方法 病人平卧手术台上,常规消毒辅巾,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后运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在X线透视下放置4F 导管,经腹主动脉逆行向上,选择性地插入左或右侧支气管动脉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或摄X线片,观察肿瘤部位、形态与肺组织的关系及血供情况。确保留置导管于支气管动脉内,将术前准备的化疗药物缓慢推注进血管内。手术完毕,拔管穿刺部位用绷带加压包扎回病房。 3护理 3.1术前准备 ①常规做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胸部摄X线或胸部CT等检查。②术前做碘、青霉素与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本组1例发生碘试验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中所用造影剂为优唯显。③腹股沟区备皮,术前6h禁食,4h禁水,女病人常规留置导尿管。④根据癌肿的性质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准备好抗癌药物;⑤向病人介绍手术方式及手术必要性,术后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以及与普通手术相比较的优点等,使病人从心理上可以接受并积极配合。 3.2术后护理 ,遵医嘱测血压、足背动脉搏动,30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稳定后改为4h测量1次,因导管在动脉血管内操作有损伤血管使血管穿孔和血管壁撕裂,引起内出血的危险。如果发现血压低于90/60mmHg (1mmHg=0.133kPa)应立即采取措施。本组30例术后生命体征均正常,无内出血。,制动24h,并在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注意观察穿

微波介入治疗肺癌的具体方法

微波介入治疗肺癌的具体方法 拔针时,嘱患者屏住呼吸,一边凝固辐射,一边拔针防止出血及针道播散,术后常规观察48小时,给予止血、抗菌治疗,一次微波凝固治疗范围呈类球型,直径3.5cm左右,肿瘤直径<3cm。一次治疗即可,如直径>3cm时,需根据肿瘤形状进行多点治疗,一般治疗间隔1周。对于肿块位于纵隔附近,靠近神经、大血管的患者,治疗应极为慎重,所有病例治疗前后测量病变大小,2周、4周、3个月、6个月CT增强扫描随访病灶变化,观察凝固治疗范围。 (3)术中及术后CT影像学变化:微波凝固即刻,CT表现为包括肿瘤在内的凝固组织为高密度软组织影,凝固灶可达3.5cm×2.5cm。术后1周凝固区域内可见气化灶,CT值降低,外围有高密度反应区,1个月后凝固区域分周围反应带区,中央为含气的凝固坏死区,肿瘤进一步缩小,3个月凝固区实变,1年后凝固芪阴影几乎消失,个别残存微小的阴影,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肺肿瘤,特别是肿瘤直径<2cm,若定位确切,一次可以达到肿瘤凝固变性、坏死乃至治愈,因此,该方法适用于<2cm周围型肺肿瘤治疗效果较理想。对直径>3cm 的肿瘤,采用两点治疗,也可行多次凝固治疗。 (4)治疗效果与疗效评价:CT常规扫描通过观察肿瘤的体积初步判断疗效,但该方法不同于手术切除,治疗肿瘤形态变化不明显,通过增强扫描可进一步判断肿瘤凝固坏死范围,增强扫描在治疗1个月后较合适,可避免将周围炎性组织强化误诊肿瘤,治疗后如果出现复发,应继续行微波凝固治疗,光镜下表现为即刻组织充血水肿,间质性肺炎,1周后纤维母细胞、原纤维增生,轻度纤维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微波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减少肿瘤负荷,使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 (5)副作用及并发症: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只要定位准确,严格掌握适应证,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微波凝固的治疗属微创治疗,除穿刺局部创伤、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肺组织的热损伤外,对机体影响不大,常见并发症有气胸、出血、一过性发热、局部疼痛,皮肤烫伤。治疗中大部分患者有热感,个别患者轻度咳嗽,术后即刻CT检查,可出现胸腔极为逸气,1周后可吸收。术后3~5天,大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低热,持续3天左右,应密切观察,若体温超过38.5℃,给予抗感染退热处理。 (6)注意事项: 1、必须选择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根据癌变大小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2、选择最佳穿刺层面、穿刺点进针路线:标准定位、命中靶点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肺脏器官的特殊性,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可能要求患者长时间屏气来完成操作,因此,应在患者呼吸动度相对一致情况下完成治疗。为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治疗前与患者谈话,争取患者配合,去除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因素,训练呼吸气,保持一致的呼吸像,CT扫描肺病采用5mm层厚、层距连续扫描,选择肿瘤最大层面,制定治疗预靶点,进针点及进针路线,后者应尽量选择为避开肋骨、叶间裂、纵隔及肺血管的最短途径,进针点于体表准确标记。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28T10:38:15.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周涛 [导读] 由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原因,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周涛(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室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确诊的肺癌,并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然后注入化疗药物,部分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改善情况,后1—3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变化。结果肿瘤减小,咳嗽、胸痛、咯血、胸水等症状缓解。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127-02 由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原因,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女比例大约4~8:1,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目前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约7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实践表明,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可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是经病变的靶血管将有效的抗癌药集中、大量地直接注入瘤体,使瘤体受到强有力的杀伤,部分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对体内尚未发现的微小病灶也起到化疗作用,亦可随循环再次进入瘤体。肿瘤局部受药量明显大于静脉用药量[1]。 病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2~79岁,平均64.7岁。全部病例经X线胸片、CT、支气管镜检查以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鳞癌24例,腺癌9例,未分化癌2例。其中4例肺癌伴咯血。 二、设备: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数字减影机。对比剂:碘海醇。 三、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患者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其它部位活动性感染等疾患,排除介入治疗的禁忌症。术前同临床医师一起讨论介入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预估。术中,局麻下利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并经导管鞘导入5F胃左导管,在气管分叉处上下主动脉前侧壁寻找支气管动脉,并行血管造影,观察肿瘤动脉血管的分支、分布、染色浓度,探清动脉分支情况,尽量避开脊髓动脉、肋间动脉,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化疗药物,包括:顺铂60mg或卡铂400mg,氟脲嘧啶500-1000 mg,表阿霉素40—60mg,羟基喜树碱12mg。选择2—3种化疗药物联合灌注,4例咯血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治疗结束后,拔管,穿刺处压迫止血l0~15分钟,术后卧床休息,观察排尿及下肢活动情况,静脉补液水化。一般3-4周后进行相关检查,病灶不同程度缩小,遂进行第2次治疗或多次治疗。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找到肿瘤供血动脉,术中大多数患者在灌注药物的过程中,出现咳嗽,减缓药物注射速度(由单药缓慢推注10分钟延长至20一30分钟),可显著缓解症状,均不需特别处理,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经过2~3次灌注化疗后,患者的肿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 讨论 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化疗。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起病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故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不再适宜手术治疗,但常规的全身静脉化疗胃肠道、血液等毒副作用较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和对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肺癌的介入治疗也在不断发展;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具有毒副作用小、创伤小、安全等优点,从而使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成为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可提高对实质性肿瘤杀伤力,使肿瘤组织逐渐缩小,为病人提供重新手术的机会。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主要供血动脉,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可以使肺癌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增高,而全身化疗药物浓度降低,因此,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明显减小,患者容易耐受。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超过全身化疗,由于局部的显著去瘤负荷使肺或其他部位的转移灶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加;同时,显著的去瘤负荷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提升,增强了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化疗药物的疗效更加明显[2]。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不仅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疗效显著,而且对于全身化疗无效的肺转移癌也有明显疗效,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促使肺复张,肿瘤缩小,减轻气管阻塞[3]。其疗效与灌注次数、血管选择、药物选择、方法步骤及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关系。灌药次数多者疗效优于次数少者,因为药物可以进入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消除肺癌的近处转移并抑制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对于中晚期肺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比较以往的全身静脉化疗,具有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的优势。特别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老年患者,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帮助巨大。 肺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支气管动脉是肺癌主要的血供来源。一些学者研究证实,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4 5],肿瘤内部和周边都没有肺动脉的血供,即使是肺转移瘤,支气管动脉仍是主要供血动脉,灌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而外周药物浓度并不增加,从而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及肿瘤耐药性的形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各种组织类型在供血血管形态及分布上均未见明显差异[6]。支气管动脉有一定的变异,因此了解这些变异将有助于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它。大多数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3—6椎体对应的主动脉前侧壁,左右两侧各有1—4支,直径l—2mm。但仍有一小部分变异起源于主动脉弓、内乳动脉、心膈动脉、膈下动脉、甲状干、左锁骨下动脉等。因此认识这部分变异的动脉,将有助于找到肿瘤供血动脉。肺癌介入治疗除了一般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如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毒性)外,还可引起脊髓损伤、食管炎、食管气管瘘、肋间动脉损伤造成背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但随着DSA设备的不断改进,微导管的应用,基本可避开脊髓动脉、肋间动脉等正常动脉,并发症也越来越少[7]。虽然介入治疗有着许多的不足,但是从我们短期的跟踪治疗、随访来看,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痛苦小、值得推广的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涛,李茂进,胡红耀,等.中央型肺癌介入化疗栓塞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93.

肺癌介入后的护理

肺癌介入治疗后护理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已有的研究证明: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几率越高。 影响因素:吸烟,职业和环境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因素,大气污染等。肺癌的播散转移 1.直接扩散 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脏层胸膜,癌细胞脱落进入胸膜腔,形成种植性转移。中央 型或靠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脏壁层胸膜、胸壁组织及纵隔器官。 2.血行转移 癌细胞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肺、骨骼系统、肾上腺、胰等器官。 3.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 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咳嗽,痰中带血和咯血,胸痛,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胸闷和气急,声音嘶 哑。 全身症状;发热,消瘦和恶病质。 外侵和转移症状:淋巴结转移,胸膜受侵和转移,肾脏转移,消化道转移,骨转移,中 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脏受侵和转移,周围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 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病人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 介入治疗的方法 1.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这是很多患者想了解的,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所以称之为支气管肺癌。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肺癌现在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下面我们看下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外科治疗,是靠手术暴露后来做的;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呢,不象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乎于二者之间,所以美国医生给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就叫介入者治疗。“介入治疗”就等于“不用开刀的手术”。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具体的讲,就是将不同的药物经血管或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内,改变病灶血供并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肿瘤是“饿

死(堵塞肿瘤血管)+杀死(高浓度的抗癌药物)”肿瘤,对于血栓则是“粉碎血栓+溶解血栓”;还可将不同的材料及器材置于血管或身体其他管道(胆管、食管、肠管、气管),恢复这些管道的正常功能,置于血管内则恢复血流、置于胆管则减轻肝内胆汁淤积、置于食管则可改善进食、置于肠管则可恢复肠道的消化功能、置于气管则能改善呼吸。 介入治疗分类:血管性、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什么是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各种经皮活检术、各种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术(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胆道等狭窄的扩张和支架)、实体瘤局部灭能术(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射频消融术)、引流术、造瘘术(胃、膀胱等)瘘栓塞术、输卵管粘堵和再通术、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椎体成形术、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慢性疼痛等什么是血管性介入技术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血管支架、溶栓治疗、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栓塞治疗、下腔静脉过滤器、TIPSS、血管再建、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 肿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肿瘤的供血栓塞与药物灌注、动脉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化疗、术前栓塞肿瘤血管、血管作用性药物及酒精等灌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