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IEEE 802.11 Wireless LAN 网络

1.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由于可携式计算机(包含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和掌上型计算机(laptop))普及率的快速成长,无线局域网络对今日的计算机及通讯工业来讲,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观念及技术。在无线局域网络的架构中,计算机主机不需要像在传统的有线网络里,必需保持固定在网络架构中的某个节点上,而是可以在任意的时间作任何的移动,也能对网络上的资料作任意的接入。大体说来,无线网络有四项特性与传统的有线网络不同:

一、无线网络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通常不等于目的位置(Destination Location):

在有线网络里,一个地址通常就代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而在无线网络里,这件事不一定成立,因为在无线网络中,事先被给定地址的一部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会移动到不同的地方。

二、无线网络的传输媒介会影向整体网络的设计:

无线网络的实体层和有线网络的实体层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无线网络的实体层有下列特性:

点和点之间的连结范围是有限的,因为这牵涉到讯号强弱的关系。

使用了一个需要共享的传输媒介。

传送的讯号未被保护,易受外来噪声干扰。

在资料传送的可靠性来讲,较有线网络来的差。

具有动态的网络拓朴结构。

因为上述的原因,使得设计整个网络的软硬体架构,就会和传统的有线网络不同。举例而言,由于讯号传送范围的受限,使得无线局域网络硬体架构的设计,就必需考虑到只能在一个有着合理几何距离的区域内。

三、无线网络要有能力处理会移动的工作站:

对无线网络来讲,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不但能处理可携式的工作站(portable station),更要能处理移动式的工作站(mobile station),可携式的工作站也会从某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但长时间来看,它通常还是会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而移动式的工作站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不断的移动,且会在移动中仍对网络上的资料作存取。

四、无线网络和其它IEEE 802 网络层间的关系不同:

为了达到网络的透明化,无线局域网络希望做到在逻辑链接层就能和别的网络相通,这使得无线局域网络必需将处理移动性工作站及保持资料传送可靠性的能力全做在网络媒介接入层(MAC Layer) 中,这和传统有线网络在媒介接入层所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

无线局域网络正逐渐受到重视,为了使各种竞争产品之间能兼容互通,标准的制定就成了重要的工作,而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AN) 的标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IEEE 802.11 主要目的是要制定一套适合在无线局域网络环境下作业的通讯协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制定出MAC 层和实体层。

因此IEEE 802.11 的参考模式主要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是制定出适用于所有无线网络系统的MAC 规格,设计出和实体层无关的MAC 协议。第二部份则是制定出和传输媒介相关的PHY 规格。IEEE 802.11 所支持的每一种传输讯号频宽,都有不同的PHY 规格。

例如,915MHz 频宽、2.4GHz 和5.2GHz 频宽以及红外线频宽等,都有不同的PHY 规格。此外功率的管理和时限性的服务等也包括在IEEE 802.11的定义范围内。本章讨论的重点将着重在IEEE 802.11 所制订出的MAC 通讯协议上。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络的主要特性如下:

(1)多重传输速率:IEEE 802.11可以让工作站使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单位为100kbps)在网络上通讯。例如0.5 Mbps, 1 Mbps 或 2 Mbps。

(2)帧为IEEE 802.11 帧。

(3)传输媒介为无线电。

(4)基本通讯协议为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如果同时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工作站传送帧将造成冲撞,发生冲撞的帧视为无效并丢弃。IEEE 802.11所采用的CSMA/CA通讯协议虽可避免大部分不必要的冲撞,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冲撞的现象。因此只适合用来传送非实时性的资料。

(5)提供两种传送服务。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DCF) 使用CSMA/CA ,适合传输非实时信息。集中式协调功能(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PCF) 由网络协调者(Point Coordinator) 掌控并且以轮询(polling) 的方式安排工作站传送帧的时机及顺序。由于工作站传送的时间可事先安排,因此可提供保证传送延迟的服务。

非实时传输使用之频宽不保证公平分配。在DCF 部份,由于工作站利用CSMA/CA 通讯协议来互相竞争传送帧的机会,并没有轮流传送的特性,因此每个工作站实际使用的频宽量可能不同。

(6)提供认证(Authentication) 及资料保密(Privacy) 功能。无线电是一种开放性的介质,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干扰或窃听。任证是确任对方的身分,免得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因为与陌生人通讯而泄漏重要的信息。保密是利用加密(Encryption) 及解密(Decryption) 的技术来保护传送的资料,使得窃听者即使窃听到资料也无法得知其内容。

(7)较不适合多媒体信息传输。虽然网络提供保证的传送延迟服务,但目前最高的传送速率只有2 Mbps。此频宽尚不足以应付具有实时要求的多媒体信息。如果无线网络上同时存在许多工作站,则每一部工作站平均分配到的频宽将更少。

2.无线局域网络硬件架构

要了解无线局域网络硬件架构之前,要先了解无线局域网络协议的功能需求,因为IEEE 802.11 就是根据这些需求,拟订了一套无线局域网络系统的基本架构。IEEE 802.11将最低的功能频宽订为1Mbps,这对于一般性的操作,像档案传输、程序加载、交易处理等,是绝对必要的。对于需要传输实时数据的应用软件,像数字式声音、影像等,IEEE 802.11也提供了时限性(time bounded)的服务。另外,IEEE 802.11也定义了包括财务、办公室、学校以及工业大楼等各种环境中的可靠操作需求。此外,还定义了行动式的计算机系统至少必须支持每小时几哩的行人速度。而为了整合这些需求,IEEE 802.11就制订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线局域网络基本架构:

有基础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络(Infrastructure Wireless LAN)

无基础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络(Ad Hoc Wireless LAN)

所谓的基础架构通常指的就是一个现存的有线网络分布式系统(wired distribution system),在这种网络架构中,会存在一种特别的节点,称作接入点(access points),这个接入点的功能就是要将一个或多个的无线局域网络和现存的有线网络分散系统相连结,以提供某个无线局域网络中的工作站,能和较远距离的另一个无线局域网络的工作站通讯,另一方

面也促使无线局域网络中的工作站,能接入有线分布式系统中的网络资源。这一类型的无线网络通讯范围,通常是以同一栋建筑物出现,例如,商店、医院、或是同一栋楼层。

无基础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络主要是要提供不限量的用户,能实时架设起无线通信网路,在这种架构中,通常任二个用户间都可直接通讯,这一类的无线网络架构在会议室里经常用得上。IEEE 802.11所制订的架构允许「无基础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络」和「有基础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络」同时使用同一套基本接入协议。然而,一般讨论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络硬体架构,还是偏重在「有基础架构的无线网络上」。IEEE 802.11 所定义的无线网络硬体架构,主要由下列组件所组成(参考图13-1):

图13-1 无线网络硬体架构组成组件

Wireless Medium (WM):无线传输媒介,无线局域网络实体层所使用到的传输媒介。Station (STA):工作站,任何设备只要拥有IEEE 802.11 的MAC 层和PHY 层的接口,就可称为一个工作站。

Station Services (SS):工作站服务,提供工作站送收资料的服务。

Basic Service Area (BSA):在「有基础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络」中,每一个几何上的建构区块(building block) 就称为一个基本服务区域(Basic Service Area, 简称BSA) ,每一建构区块的大小依该无线工作站的环境和功率而定。

Basic Service Set (BSS):基本服务区中所有工作站的集合。

Distribute System (DS):分布式系统,通常是由有线网络所构成,可将数个BSAs 连结起来。Access Point (AP):接入点,连结BSS 和DS 的设备,不但具有工作站的功能,还提供工作站具有接入分布式系统的能力,通常在一个BSA 内会有一个接入点。

Extended Service Area (ESA):数个BSAs 经由DS 连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区域,就叫作一个扩充服务区。

Extended Service Set (ESS):数个经由分布式系统所连接的BSS 中的每一基本工作站集,形成一个扩充服务集。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s (DSS):分布式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使得资料能在不同的BSSs 间传送。

IEEE 802.11 无线网络系统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相连结是经由一个称为「埠接器」(Portal)的连结设备,如图13-2 所示。端口接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资料从有线局域网络送入无线网络系统,或将来自无线局域网络的资料送入有线局域网络中。这之间除了必须考虑通讯协议的不同外也要考虑到传输媒介的差异。

图13-2 无线局域网络与有线局域网络之相连结

3.无线局域网络软件架构

IEEE 802.11的软体架构主要可分为工作站软体和分布式系统软体二部份。标准中并无规定应如何实作此分布式系统软体,取而代之的是,它描述了这个分布式系统应提供那些服务才能满足整个系统所需。因此,无线网络的软件架构可看成是由下列二大类的服务所组成(参考图13-3):

图13-3 无线网络软体服务架构

工作站服务(Station Services, 简称SS), 由工作站所提供。此类服务提供工作站具有正确送收资料的能力,另外也考虑传送资料的安全性。包含下列两种服务:

身份确认服务(Authentication)

隐密性服务(Privacy)

分布式系统服务(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s, 简称DSS),由分布式系统所提供。此类服务使MAC 帧能在同一个ESS 中的不同BSS 间传送。无论工作站移动到那里,也都要

能收到它该收到的资料,这类服务大部份是由一个特别的工作站呼叫使用,此工作站本身也同时提供这些服务,因此也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 简称AP)。接入点是唯一同时提供SS 和DSS的无线网络组件,它也是工作站与分布式系统间的桥梁。分散系统提供下列五种服务:

联结服务(Association)

取消联结服务(Disassociation)

分送服务(Distribution)

整合服务(Integration)

重联结服务(Reassociation)

IEEE 802.11 所指定的七种服务中有五种是用来支持使「媒介接入服务资料单元」(MAC service data unit,简称MSDU) 能在不同的BSS 间传送。另外二种则是用来控制工作站对IEEE 802.11局域网络的接入,及资料的隐私性。其功能分述如下:

分送服务(Distribution):此服务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料送到该送到的地方。以图13-3 为例,假设有一笔帧要从工作站 1 送到工作站4 ,一开始这笔帧会先被送到工作站2 ( 输入接入点),接着工作站2 会透过「分送服务」将这笔帧送到工作站3 (输出接入点),而工作站3 再透过无线媒介将帧送达工作站4 。IEEE 802.11 并没有规定分散系统要如何将帧正确的送达目的位置,但它说明了在「联结」(Association)、「取消联结」(Disassociation)及「重联结」(Reassociation) 等服务中该提供那些信息,使得分散系统可以决定该笔帧该送往那个输出接入点,而将帧送达正确的目的地位置。

整合服务(Integration):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帧能在分散系统和现存的传统局域网络间传送。如果分送服务知道该笔帧的目的地位置是一个现存的IEEE 802.x 有线局域网络,则该笔帧在分散系统中的输出点将是埠接器而不是接入点。分送服务若发现该帧是要被送到埠接器将会使得分散系统在帧送达端口接器后接着驱动「整合服务」,而整合服务的任务就是将该笔帧从分散系统转送到相连的局域网络媒介。其中整合服务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不同的地址空间做一个转换。为了要了解以下所将要介绍的「联结」(Association)、「取消联结」(Disassociation)及「重联结」(Reassociation)等服务的意义,我们先介绍一个叫做「移动性」(mobility) 的观念,IEEE 802.11对工作站,定义了三种程度的「移动性」,分别描述如下:

无变动:此程度的移动性又可分为以下两种型式:静止(工作站根本就没动)及区域性的移动(工作站只在一个基本服务区内移动)。

基本服务区的变动:工作站会从一个基本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基本服务区,但仍保持在同一个扩充服务区内。

扩充服务区的变动:工作站会从某一个扩充服务区内的基本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扩充服务区内的基本服务区。

联结服务(Association):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工作站和接入点之间建立一个通讯联机。当分布式系统要将资料送给工作站时,它必需事先知道这个工作站目前是透过那个接入点来接入分布式系统,这些信息就是由联结服务来提供。一个工作站在被允许藉由某个接入点送资料给分散系统之前,它必须先和此接入点作联结,通常在一个基本服务区内有一个接入点,因此任何在这个基本服务区内的工作站想和外界作通讯,就必须先向此接入点相联结。此动作类似注册,因为当工作站作完联结的动作后,接入点就会记住此工作站目前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请注意在任一瞬间,任一个工作站只会和一个接入点作联结,这样才能使得分散系统能在任一时候知道哪一个工作站是由哪一个接入点所管辖。然而,一个接入点却可同时和多个工作站作联结。联结服务都是由工作站所激活的,通常工作站会藉由激活联结服务

来要求和接入点作一个联结。

重联结服务(Reassociation):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要将一个移动中工作站的联结,从一个接入点转移到另一个接入点。当工作站从一个基本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基本服务区时,它就会激活一个「重联结的服务」,此服务会将工作站和它所移入的基本服务区内的接入点作一个联结,使得分散系统将来能知道此工作站目前已由另一个接入点所管辖了。重联结的服务也都是由工作站所激活的。

取消联结服务(Disassociation):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取消一个联结。当一个工作站传送资料结束时,可以激活「取消联结服务」。另外,当一个工作站从一个基本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基本服务区时,它除了会对新的接入点激活「重联结服务」外,也会对旧的接入点激活「取消联结服务」。此服务可由工作站或接入点来激活。不论是哪一方激活,另一方都不能拒绝。接入点可能因为网络负荷的原因,而激活此服务对工作站取消联结。

身份确认服务(Authentication):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确认每一个工作站的身份。IEEE 802.11 支持一种叫做「盘问/响应」(Challenge/Response,简称C/R) 的身份确认方法。一般C/R 身份确认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个步骤:

声明身份(Assertion of Identity)

盘问声明(Challenge of Assertion)

响应盘问(Response to Challenge)

以下为C/R 身份确认方法的实例

声明(Assertion):我是工作站4

盘问(Challenge):证明你的身份

响应(Response):这是我的密码

结果(Result):如果密码OK ,工作站就完成身份确认

IEEE 802.11 通常要求双向式的身份确认。在任一瞬间,一个工作站能同时和多个工作站(包含接入点)作身份确认的动作。身份确认的服务是属于工作站服务。

隐密性服务(Privacy);此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传送资料的内容被窃听。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不太相同的地方,其中一点就在于无线网络的资料是在空气这开放的介质中传播,因此任何只要装有IEEE 802.11 适配卡的工作站都能接收到别人的资料,所以资料的保密性若做的不好,资料就很容易被别人所窃听。「隐密性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套「隐密性服务」的算法(privacy algorithm) 将资料做加密与解密。「隐密性服务」也是属于工作站服务。

?← ------------------------- MAC Header --------------→?

图13-4 MAC 帧格式

4.帧格式

IEEE 802.11 的MAC 帧格式如图13-4 所示,其中包含:

帧标头(Header):30字节,此部份主要包括了控制信息(control information),地址(addressing),顺序号码(sequencing number),持续时间(duration) 等字段。

资料:长度不一(0 - 2312 字节),此部份依帧型态(frame type) 有所不同。

错误检查码:4 字节,记录帧的检查码,采用CRC-32 技术。

2 2 6 6 6 2 6 0-2312 4 字节

4.1 帧控制字段

帧控制字段之格式如图13-5 所示。其中

图13-5 帧控制字段格式

Protocol Version : 802.11 标准版本,目前值为00。

Type and Subtype : 帧型态,目前定义的有三种: Data 帧, Control 帧, Management 帧。每一种型态有可分为若干次型态,如表13-1 所示。

To DS : 此旗标值为1 表示此Data 帧(包括广播或群播帧)要传送给分布式系统。若为其它种类的帧,则其值应为0。

From DS : 此旗标值为1 表示此Data 帧(包括广播或群播帧)是由分布式系统传送下来。若为其它种类的帧,则其值应为0。To DS 与From DS之组合有四种,期代表意义如表13-2 所示。

More Fragments : 此旗标值为1 表示工作站尚有其它片段(Fragments) 待传送。若为其它种类的帧,则其值应为0。

Retry : 此旗标值为1 表示此Data 帧(或Management帧)为重送之帧。接收端可依此信息来丢弃重复之帧。

Power Management : 此旗标用来显示工作站之电源管理模式。其值为1 表示此工作站处于省电模式,其值为0 表示此工作站处于正常模式。所有由AP 传送的帧上此值都必须为0。

More Data : 此旗标由AP 用来通知处于省电模式之工作站说AP 目前仍有MSDUs 欲传送给该工作站。在Data 帧上其值为 1 表示至少还有一个MSDU 待转送。若为其它种类的帧,则其值应为0。

WEP : 此旗标值为1 表示此Data 帧(或Management帧)中所携带的资料已经过WEP 算法处理过。若为其它的帧,则其值应为0。

Order : 此旗标值为1 表示此Data 帧经由严格依序服务等级(Strictly-Ordered service class) 来传送。若为其它的帧,则其值应为0。

GSM系统网络结构简介

GSM 系统网络结构简介 GSM系统的出现 GSM的全称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由于欧洲移动通信发展迅速,出现了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互相之间不兼容,带来了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欧洲各国共同制定了统一的GSM移动通信标准,GSM系统在欧洲的全面采用,使GSM移动用户可以在各国之间漫游 GSM的诸多优点也使得它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用。 使用标准开放式接口 模拟系统的接口是不公开的,也就是说如果网络运营商采用了某厂家的交换机后,也必须使用该厂家的基站。 GSM系统不同于其他模拟系统的一个重要之处是它采用标准开放式接口和统一的协议,如:C7、X.25、G.703、LAPB、LABD等。这样可以将不同厂家的设备配合起来使用,一方面增强生产厂家之间的竞争,降低设备价格,另一方面,网络运营商选用设备时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解决兼容性 RADIOCOM 2000 注:此图摘自CP02

GSM Network Components and Architecture GSM网络组成和结构概述 对面图所示的是一个简化的GSM网络结构示意图,每种组件只出现了一次,实际中很多组件可能出现多次。 图中各种组件之间通信即采用GSM规定的标准接口。 GSM系统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移动台MS(The Mobile Station) 移动用户实际看到和使用的部分,如移动电话、传真机等,它包括移动设备ME(Mobile Equipment)和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基站系统BSS(The Base Station System) 提供移动台和陆地交换设备之间的无线接口,包括XCDR(Transcoder),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和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网络交换系统(The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re)和相关的数据库实体等组成,提供话音或数据业务的交换以及信令的处理。另外提供GSM网络到PSTN的接口。 操作维护系统(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bsystem) 完成对整个网络的操作维护。

移动蜂窝网络架构说明

INFO-H-507 Mobile and Wireless Networks Cellular Systems Engineering

Cellular Concept ?Proposed by Bell Labs in 1971?Geographic Service divided into smaller cells ?Neighboring cells do not use same set of frequencies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Often approximate coverage area of a cell by an idealized hexagon ?Increase system capacity by frequency reuse Cellular Concept !?Proposed by Bell Labs in 1971 !?Geographic Service divided into smaller “cells” !?Neighboring cells do not use same set of frequencies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Often approximate coverage area of a cell by an idealized hexagon !?Increase system capacity by frequency reuse 2 Less colours as possible -> the available BW is ?xed -> BW of each div is limited modular -> extendable the capacity can be expressed: bps/cell | bps/km^2 | Erlang/cell | Erlang/km^2

LTE介绍与网络架构

L TE介绍与网络架构 1、什么是L TE?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 LTE不是一种技术标准,而是一个协议组织,现在一般常说的LTE是TD-LTE和FDD-LTE 网络制式的统称。现在的LTE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也称为3.9G。只有升级版的LTE Advaced才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的要求。 2、基本词汇 MME:Mobile Managenment Etity——移动管理实体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 P-GW:PDN GateWay,PDN网关 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PC:Ev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 是指无线资源控制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限链路控制层协议 PHY: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物理层协议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正交频分多址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路输入多路输出 3、L TE架构 相比原有的23G网络结构,主要体现在扁平化和IP化两方面。 扁平化:主要体现在没有BSC/RNC节点,原有BSC/RNC的节点功能由ENODEB

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IEEE 802.11 Wireless LAN 网络 1.网络架构及特性简介 由于可携式计算机(包含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和掌上型计算机(laptop))普及率的快速成长,无线局域网络对今日的计算机及通讯工业来讲,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观念及技术。在无线局域网络的架构中,计算机主机不需要像在传统的有线网络里,必需保持固定在网络架构中的某个节点上,而是可以在任意的时间作任何的移动,也能对网络上的资料作任意的接入。大体说来,无线网络有四项特性与传统的有线网络不同: 一、无线网络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通常不等于目的位置(Destination Location): 在有线网络里,一个地址通常就代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而在无线网络里,这件事不一定成立,因为在无线网络中,事先被给定地址的一部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会移动到不同的地方。 二、无线网络的传输媒介会影向整体网络的设计: 无线网络的实体层和有线网络的实体层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无线网络的实体层有下列特性: 点和点之间的连结范围是有限的,因为这牵涉到讯号强弱的关系。 使用了一个需要共享的传输媒介。 传送的讯号未被保护,易受外来噪声干扰。 在资料传送的可靠性来讲,较有线网络来的差。 具有动态的网络拓朴结构。 因为上述的原因,使得设计整个网络的软硬体架构,就会和传统的有线网络不同。举例而言,由于讯号传送范围的受限,使得无线局域网络硬体架构的设计,就必需考虑到只能在一个有着合理几何距离的区域内。 三、无线网络要有能力处理会移动的工作站: 对无线网络来讲,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不但能处理可携式的工作站(portable station),更要能处理移动式的工作站(mobile station),可携式的工作站也会从某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但长时间来看,它通常还是会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而移动式的工作站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不断的移动,且会在移动中仍对网络上的资料作存取。 四、无线网络和其它IEEE 802 网络层间的关系不同: 为了达到网络的透明化,无线局域网络希望做到在逻辑链接层就能和别的网络相通,这使得无线局域网络必需将处理移动性工作站及保持资料传送可靠性的能力全做在网络媒介接入层(MAC Layer) 中,这和传统有线网络在媒介接入层所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 无线局域网络正逐渐受到重视,为了使各种竞争产品之间能兼容互通,标准的制定就成了重要的工作,而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AN) 的标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IEEE 802.11 主要目的是要制定一套适合在无线局域网络环境下作业的通讯协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制定出MAC 层和实体层。 因此IEEE 802.11 的参考模式主要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是制定出适用于所有无线网络系统的MAC 规格,设计出和实体层无关的MAC 协议。第二部份则是制定出和传输媒介相关的PHY 规格。IEEE 802.11 所支持的每一种传输讯号频宽,都有不同的PHY 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