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现状及趋势。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深度解读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核心指标从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指标分析 (3)

一、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3)

三、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占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比重统计 (3)

四、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4

五、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4

六、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同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分析 (7)

一、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

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分析 (9)

七、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分析 (9)

八、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量和平均工资情况现状统计表 (1)

表2: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占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表 (4)

表6: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表 (5)

表8: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同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统计表 (7)

表12: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重统计表 (7)

表13: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表 (8)

表14: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表 (9)

表16: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山东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即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一、统一性 (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 自威尔逊以来, 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 经历了从传统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的形式变革,公共管理学是70 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是 对公共行政的继承和扬弃, 是对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 (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 在广义上,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 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就是说, 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 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方面, 理论界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活动, 在国内也被称为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 二、差别性 (一)学科设置: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在管理科学门类中,把公共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行政管理被定为公共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这是从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出的二级 学科。 (二)内涵区分: 公共行政的内涵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学界存有较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 一种观点是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 (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内涵—经济价值观; 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 (1)综合性; (2)层次性; (3)可测定性; (4)相对性; (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1)正效率(2)负效率 主体:(1)个体效率(2)群体效率 层次:(1)决策效率(2)管理效率(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2)实际效率 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2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3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4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行政组织 1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 3)职权划分 4)职位配置 5)人员结构 6)管理方式 7)运行程序 8)法律规范 2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2)服务性3)层级性4)适应性5)合法性6)强制性 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 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 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 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全省历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览表

全省历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览表 年度平均工资 1996 367 1997 427 1998 467 1999 467 2000 482 2001 582 2002 659 2003 775 2004 881 2005 1077 2006 1278 2007 1496 2008 1848 寿县统计局 (2010年3月28日)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双向融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6.3%;第二产

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6850元(折合1003美元),比上年增加69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41:29.5:29.5调整为2009年的38.6:32.6:28.8。 从业人员收入平稳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6.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51.5万人;第二产业11.8万人;第三产业12.9万人。2009年末在岗职工2.7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242元,同比增长8.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工业项目投资规模不大,高新企业和高附加值企业较少,主导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财政收入总量低,收支矛盾仍然突出。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1 〕 n 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方向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走出规范发展的路子,促进我省新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坚持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民间化、自治化;坚持宽进严管,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中加强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15 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数量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每年增长1 。%以上,到2015 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 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 个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每万人8 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格局。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更加完善。到2015 年,8 。%以上的社会组织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明显发挥。到2015 年,大部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促进社会慈善、扶贫救助、经济服务、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服务更加健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专业服务标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推进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建设,社会服务层次全面提升。监管逐步规范。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 年,基本形成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党建保障有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领先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 二、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2012 年7 月1 日起,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均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审查登记。指导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 (二)分类登记办法改革。 1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允许一业多会,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

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

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 篇一: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内容摘要: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公共管理学的问题引起了行政管理学界的关注。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两者的差别是由于翻译的不同而造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但这种差别何在?后者没有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笔者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探讨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不能仅仅以西方学者的观点为依据,而主要应依据中国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来探讨。本文试图首先通过对公共部门的科学界定来确定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关键词:行政管理,管理体系,协调,服务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已成为一个独立,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 发展。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是一门比较广的学科,作为初学者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公共政策的本质:一,公共政策集中反映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愿望。二,公共政策作为政党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手段,服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公共政策的目标:政策目标的价值前提。政策目标涉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既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一方面,确立政策目标要以社会的事实或客观条件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即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实由社会现实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干预措施或解决问题的手段,该达到何种理想状态,关建取决于全社会及社会成员个人价值判断或价值观。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

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92年~2008年) 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92年~2008年)_樂樂_新浪博客 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932元,是1978年的40.5倍,年均增长13.6%。 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001元,比上年增长1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7%; 2005年,全国城镇单位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64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8%; 2004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24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 2003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040元,比上年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 2002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422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 2001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870元,比上年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 2000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371元,比上年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 1999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346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 1998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7479元,比上年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1997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6470元,比上年增长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 1996年,全国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6210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区别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区别 在西方,公共行政学本身大体经过了早期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以后的新公共行政学两大阶段。早期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持续到60年代。其主要特点:①多采用法理式或旧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并以政府组织结构或官僚体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②坚持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只强调行政本身的原理性研究,忽视政治过程或政策过程的作用;③强调以“效率”为核心。 发端于40年代、流行于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提出诸多挑战,主要表现:①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②抛弃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的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③由仅仅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公共管理学是70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特点:①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②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它涉及的对象,除了政府组织管理外,还包括一般的社会公共组织、公益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管理问题;它涉及的主题众多,如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公共政治管理、公共(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管理等等。

S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S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30 9300 中国共产党机关 ◇包括: —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中国共产党所属各级办事机构。 94国家机构 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活动和国家武装力量。本类别不包括国 家机关中不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下属单位(如研究所、后勤服务 中心、计算中心、、印刷厂、协会、研究会、检 测中心等)的活动,该类单位分别列入相应的行业类别中,单位 分不开的除外。 941 9410 国家权力机构 指宪法规定的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机关的活 动。 ◇包括: —各级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及办事机构的活动。942国家行政机构 指国务院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及所属各工作部门的活动;

乡(镇)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活动;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监督、检 查机构的活动。 9421 综合事务管理机构 指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活动,以及依法管理全国或地方综合事 务的政府主管部门的活动。 ◇包括: —各级人民政府的活动;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科技等行政事务 活动;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税务、海关、外汇、统计、XX等行政事务 活动;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港、澳、台行政事务的活动; —各级政府所属部门从事政策、法制研究及参事等活动; —各级政府批准的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等)管理机构的活动; —各级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如政府办事处); —其他未列明的综合行政事务活动。 ◆不包括: —社科院、科学院及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列入75(研究与试 验发展)的相关行业类别中; —政府派驻到开发区等地的各类机构(国土局、公安局等),列 入942(国家行政机构)的相关行业类别中;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区别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的 区别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公共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 2、行政管理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3、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A.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及其研究规律问题,还应包括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行政管理的研究领域包括政府组织的管理机器规律,前者范围明显大于后者。 B.公共管理学的援救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工友的管理方式和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仅是政府组织所持有的管理方式和规律。 C.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提高效率的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的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更强带哦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D.公共管理更强调责任及其义务,是为了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行政管理侧重于组织的管理体系和政策的结果。 E.行政管理由于其主题是政府,往往束缚于政府体制和意识形态,缺乏变通性和自主性,而公共管理由于其主体的广泛性以及研究客体的普遍性,能有更高的创新思维和变通能力。 F.公共管理强调了“公共性”,即侧重于管理的公共意义曾面的研究,突出了公共管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行政管理由于其行政主体的唯一性决定了其研究的范围,只能对主体负责。 G.公共管理体现了公民的参与性,监督意识,更好的反映出公共管理学研究所服务的对象及其目的。而行政管理学体现不出其目的,只能体现出其手段和技术层面。 H.二者在适用的法律上的区别在于,行政管理侧重于《行政法》等的法律规范和监督,而公共管理则在适用于普适法律的前提下,权衡于社会舆论及公民监督。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陈庆云 北京大学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很高兴参加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研讨会。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中的管理和规划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刚才发言的诸位学者的认识很深刻。这些作为城市研究外行人是认识不到的。 现在,一方面大楼林立,道路越来越宽、广场越来越大,绿地越来越多,这是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现象,如烂尾楼、拉链路、补丁桥等,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城市发展中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很难用简单话语下结论,在中国城市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这值得去研究。比方说,人们对城市的建设很关注,但是建设好了以后怎么进行管理,值得做理论上讨论。社会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认为很重要。 因为城市管理问题也是公共管理问题。我本人是研究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因此就公共管理或城市中的公共管理问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第一个问题,公共管理应当社会化。前几年开始了一个专项的研究生项目,也就是MPA,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恢复行政学、政治学和法学的时候,当时“Public Administration”这个词应该如何译,就是行政管理和行政学怎么翻译、怎么定位,是有争议的。由于方方面面原因,最后确定译成“行政管理”。所以我们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行政管理杂志等等。总体上讲,多数翻译成“行政管理”,少数译成“公共行政”。但是90年代中后期,实施MAP项目以后,同样一个英文单词怎么翻译,按照以前的翻译,应当翻译“行政管理硕士”,或者说“公共行政硕士”。专家学者讨论认为,针对国际行政学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实情,不再翻译成“行政管理硕士”,而翻译成“公共管理硕士”,因此,“公共管理”这个词在最近几年成了比较热门的词,很多问题应运而生。 从实践来看,过去讲行政管理的时候,我们是把立足点放在政府管理,我们过去的强调的是政府管理的理念。今天翻译成公共管理,不仅是理念的变化,从政府管理转向公共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即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一、统一性 (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 自威尔逊以来, 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 经 历了从传统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的形式变革,公共管理学是70 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是 对公共行政的继承和扬弃, 是对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 (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 在广义上,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 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就是说, 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 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方面, 理论界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活动, 在国内也被称为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 二、差别性 (一)学科设置: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在管理科学门类中,把公共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行政管理被定为公共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这是从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出的二级 学科。 (二)内涵区分: 公共行政的内涵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学界存有较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 一种观点是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 从广义上看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两者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在狭义上可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模式。 其三是将公共管理视为与公共行政相竞争的新范式和新途径。主要是以波兹曼和斯特劳斯曼、雷尼、休斯为重要代表人物。 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区别不大,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名称。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内涵界定出发,发掘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实现与作用,从而促进公共政策学科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廓析 (一)公共政策 从学科属性上讲,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之一。从实践层面上看,公共政策是公共部门为有效实现社会目标,推动社会发展,将社会资源及社会价值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政策及途径。从主体的角度看,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公共权威作为依据,对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以促进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功能上看,公共政策能对政治、经济及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来看,公共政策是以多种政策方针及措施方案来协调和分配社会价值和资源,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资源和价值的有效利用。从规范意义的角度来看,科学合理的政策能够将国家、社会及公民之间的利益实现有效的制衡与分配,能够通过政治、行政和管理的方法途径,对地方和社区的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为公共部门高质量决策提供保障。 当今,公共政策已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概念,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焦点。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的重点、运用不同的知识框架,对公共政策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理解。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具体的界定并不相同,但离不开对公共政策本质的定义。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部门以多种方式方法,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直接体现的是政府部门对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管理对象是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范畴较大,包含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行政管理、图书资源与情报管理等多个方面。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一方面,它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履行公共职能,即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它强调科学运用公共权力,并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制约,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S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S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30 9300 中国共产党机关 ◇包括: —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中国共产党所属各级办事机构。 94 国家机构 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活动和国家武装力量。本类别不包括国家机关中不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下属单位(如研究所、后勤服务中心、计算中心、出版社、印刷厂、协会、研究会、检测中心等)的活动,该类单位分别列入相应的行业类别中,单位分不开的除外。 941 9410 国家权力机构 指宪法规定的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机关的活动。 ◇包括: —各级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及办事机构的活动。 942 国家行政机构 指国务院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各工作部门的活动;乡(镇)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活动;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监督、检查机构的活动。 9421 综合事务管理机构 指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活动,以及依法管理全国或地方综合事务的政府主管部门的活动。 ◇包括: —各级人民政府的活动;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科技等行政事务活动;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税务、海关、外汇、统计、保密等行政事务活动; —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港、澳、台行政事务的活动; —各级政府所属部门从事政策、法制研究及参事等活动; —各级政府批准的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管理机构的活动; —各级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如政府办事处); —其他未列明的综合行政事务活动。 ◆不包括: —社科院、科学院及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列入75(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相关行业类别中; —政府派驻到开发区等地的各类机构(国土局、公安局等),列入942(国家行政机构)的相关行业类别中;—开发区管理机构下属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列入7412(投资与资产管理); —开发区管理机构下属的实业投资公司,按实际投资去向列入相应的行业类别中; —开发区管理机构下属的科技服务机构(孵化器等),列入7720(科技中介服务); —海关缉私警察,列入9423(公共安全管理活动);

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

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 (摘自《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操纵》公共行政评论?2000年11/12月版,60卷第6号,549 -552页) 作者:Robert B. Denhardt 和Janet Vinzant Denhardt 单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模式横扫全国甚至世界说的毫不夸张(此外包括再造运动和新管理主义)。这同一的旋律在这些想法的无数应用中一直利用市场机制和专业术语,其中公共机构和他们的客户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个体利益之上的,类似于那些在市场上出现的交易现象。公共管理者被怂恿着“操纵,而非归顺”他们的组织,而他们面临的挑战是找到新的创新方法来实现这一结果或者是使政府以前提供的功能私有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公共司法管辖区和机构已经开始努力提高生产力,并基于公共选择的假设和视角去寻找替代投递服务的机制。公共管理者都集中在责任义务和高效能方面,并寻求重组官僚机构,重新定义组织任务,精简机构流程和分散决策制定流程。政府公共职能私有化之前,政府和政府机构在许多情况下已经成功的担任了公共职能,要求高管为性能目标负责,建立衡量生产力和效率的新工艺,重建部门系统,反映强化责任义务的问责制(Aristigueta 1999; Barzelay 1992; Boston et al.1996; Kearns 1996)。这种有效的改革议程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许多其他国家,已经让各个政府注意到正在寻求的新标准和正在建立完成的新角色。 这些观点已经通过Osborne和Gaebler的书《创新政府》得到升华并取得推广,(1992; see also Osborne and Plastrik 1997)。奥斯邦和盖布勒提供了许多当今熟悉的原则,通过这些原则公共承包商可能带来大量的政府改革观点,这就保存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准备用这些观点作为一个概念或规范框架来为公共管理服务,用一个检查分析表去转换政府行为,“我们描述的是美国政府所用的基本模式的不折不扣的转换。这个转换正在我们身边进行,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寻找它,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所有的政府都是宏伟的、集权的官僚机构,却很少审视它。我们盲目新的现实,因为它们不符合我们的偏见”(1992, 321).。 当然对新公共管理的辩解也包括其他一些理智的辩护理由,正如Lynn(1996) 所指出的,这些辩护理由主要来自“公共政策”流派,这个流派是20世纪70年代从全球“经理主义”拥护者运动发展而来的(Pollitt 1990)。Kaboolian 指出,新公共管理基于“市场化倾向的安排,像与政府单位竞争,跨越政府边界到非盈利和

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

课程论文 题目 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年级:2015级 专业: 行政管理 学号:81520444 姓名: 张伟 课程老师:陈文成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角色定位 摘要 精准扶贫,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的关键举措。不可否认,政府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力量,实现了大规模的减贫,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也要看到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扶贫模式已不适于当前形势。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中,引入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特别是慈善组织的参与,构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和合作型扶贫模式,是创新社会扶贫的需要和趋势。本文从三个层次来说明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定位,首先社会组织是精准扶贫的新生力量,然后说明了精准扶贫在社会组织的参与下拥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最后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困境和解决路径,从而给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做出了角色定位。 精准扶贫社会组织角色定位 精准扶贫,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的关键举措。我国城乡差距明显,贫困主要是农村的贫困。因此,精准扶贫重点在农村。不可否认,政府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力量,实现了大规模的减贫,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也要看到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扶贫模式已不适于当前形势。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中,引入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特别是慈善组织的参与,构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和合作型扶贫模式,是创新社会扶贫的需要和趋势。实践中,慈善组织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在农村扶贫领域的社会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弥补了政府的不足,但是慈善组织参与农村扶贫仍存在着现实困境。目前,学术界对于探讨政府与慈善组织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关系研究还不足,这与精准扶贫的战略地位重要性不相符合。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政府与慈善组织在农村扶贫中关系模式的演变,尝试构建两者的新型合作关系,探索其适合的行动路径,以期为我国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一精准扶贫,社会组织是新生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介绍说,在中国扶贫工 作的进程中,不乏社会组织的身影,他们很早就投入减贫领域,而且诞生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项目,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地球村等开展的“爱心包裹”“希望工程”“母亲水窖”“乐和家园”等项目。同时,出现了一批扎根基层多年,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模式的社会组织,如海惠小母牛、爱德基金会等。这些社会组织在消除贫困的努力中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边缘落后地区的扶贫工作之中,为减贫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6 年‘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时有一句话‘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我建议,加上‘动员’‘鼓励’四个字,改为‘动员、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理由是:一、脱贫攻坚是全社会的责任,仅靠政府是不够的;二、政府有动员社会力量的责任义务;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有这样的责任和积极性; 四、群众团体和很多社会组织的多年实践证明有能力参与脱贫攻坚工程;五、贫困群众有需求;六、有没有‘动员’二字,政府的姿态不一样,社会力量的感觉不一样,最终的效果不一样。”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与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般说来都可以在以下两种含义上使用:一是,知识探索的一个领域或一种研究;二是,一种过程或一种行为——管理公共事务。西方及我国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关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公认的定义。 公共行政的基本含义最初来源于威尔逊的解释。政治——行政二分法使行政研究集中于政府的效率,效率价值取向孕育了行政学中管理主义的思想。效率价值与韦伯官僚制组织模型实现了最好的结合。宪政主义则关心行政学中的价值问题,提出行政学不能排除规范性价值。“公共管理”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下,在英、美等国开始成为比较流行的术语。一些学者把公共管理看成是一种新的活动,它具有现代化的一些特征而显示出与“公共行政”的不同。 理论界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在这一前提下,不同学者又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区别不大,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名称。张成福教授将公共管理的目标定位于治理能力、绩效和服务品质以及公共利益之上,这正是与公共行政的目标相同。他认为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名称,充其量前者不过是后者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学者王乐夫认为,就广义来看,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两者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在狭义上可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模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两者有明显区别,或认为公共行政包含公共管理,或认为公共管理包含公共行政。许多学者认为,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二者区别的认识上,又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行政包含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外延大于公共管理。以奥特、海德和沙夫利兹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分支,甚至是一种技术。格雷姆和海斯将公共管理视为公共行政的一个较低层次的技术性领域。另一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包含公共行政。以陈振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可以把公共行政看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范式。以季明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可以把公共行政视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手段,与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的三种研究途径。另一类观点则通过界定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的主体差别来区分二者,认为公共行政就是狭义的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公共管理的主体要超出了政府。 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以张康之教授为代表的持该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在内涵上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二者是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基础上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 在理论界试图厘清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关系的众多观点之中,有一种理念显得比较突出——公

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xx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座现代化、崭新的新城拔地而起。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四年来,围绕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服务主题,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确立了“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使街道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发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辖区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鼓楼街道把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XX年3月,辖区社会组织总量已近300个,其中社会团体26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4

个。二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如社区居民文体组织,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挖掘、培养特长人员923名,全街道县级文体品牌队伍发展到38支。三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组织在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汶川特大地震、XX奥运会中,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XX年,鼓楼街道围绕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以社区商管协会建设为试点,开始了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1、辖区基本情况和问题:鼓楼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区,辖区面积13.06平方公里。下辖24个社区居委会,设有基层党总支11个,党支部52个,党员2365名。辖区实住居民43164户,125297口人,有驻区行政事业单位169个,中小学校11所,二、三产业活动单位4598个,从业人员25333

(完整word版)试比较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三种理论模式的异同

试比较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三种理论模式的异同。 一、传统公共行政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各国工业化的推进,为适应工业时代的政府管理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重视行政组织的改进,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完整与统一,并以行政效率的实现作为最高目标。其基本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1、强调行政管理的一般性或普遍性原则。该学派认为,在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着一整套与其他科学相类似的普遍性或一般性原理。传统公共行政学者们一方面要使行政管理的研究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另一方面由于受科学管理学派追求管理的一般原理的示范性影响,所以大都愿意致力于一般行政管理原理的研究。 2、行政官僚价值中立原则。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行政官僚应恪守价值中立原则,公务员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务员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政治领导者的蕨裁决,并且相信这些裁决的正确性,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之下,由常任的、中立的官员任职,不偏不倚的为任何政党服务,并执行政治官员制定的政策。 3、强调以效率原则作为公共行政的最高标准。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者来说,效率不仅仅是手段,而是一种目的,一种价值观,是评价政府行为的最高准则,公共行政应该围绕“促进政府管理变得合理化合高效率”而展开。 二、新公共行政的观点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公众关于社会公平与人权的价值观,1968年明诺布鲁克会议主张,以参与、一致同意、共同理念、互信、甚至“人类的爱”等思想为基础,开创美国行政学的新时代,竖起了新公共行政的旗帜。 新公共行政理论以政府及其官员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核心内容和关键性问题。不仅认为公共行政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从而把社会公平加入到传统的目标和基本原理中。新公共行政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批判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1、新公共行政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框架。他们认为这一跨分不可能实现,现实的政治与行政总是高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行政体系有利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因此,新公共行政主张跳出研究行政程序的狭窄圈子,致力于相关问题的公共行政研究,注重公共行政的政策研究及其政治性。 2、新公共行政学派提出了民主行政的思想,认为政治民主与行政民主并重,注重行政过程的价值和伦理因素。 3、新公共行政学批判把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的头号公理,强调应该把社会公平放在首位,同时也强调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