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宝石的鉴别特征方法

红宝石的鉴别特征方法

红宝石的鉴别特征方法
红宝石的鉴别特征方法

红宝石的鉴别特征方法

1.影象法

此法适用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2.硬度法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3.荧光光性法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的区别

1.包裹体法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焰熔法,助熔剂法和水热法.不同方法合成的红宝石有不同的包裹体,区别它们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使用鉴定只需鉴别出是天然还是合成,而不需查出合成的方法.合成红宝石的共同特征是颜色鲜艳,且比较均匀,肉眼难以发现其中的包裹体.而市场上大多数天然红宝石或多或少都明显存在所谓的"棉绺",即是沿一定方向(受晶体内部结构控制)分布的包体和内裂的组合,有时可见绢丝状包体.

2.荧光法

对于难以发现明显包裹体的天然红宝石可以用长波紫外灯(普通便携式袖珍验钞机)与合成红宝石区别.实验表明,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在长波紫外灯下均发红色荧光,但合成红宝石的更亮,更艳.

在英国王室举行的加冕典礼上,人们都可以看到,那镶有灿灿宝石的英王冠的前方正中,有一颗巨大的走私约5厘米多的呈美丽艳红色的宝石。这便是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它重约170克拉。关于这颗宝石的发现年代已不可考。在有关史料中最早提到它的是1367年。当时,它是西班牙格兰纳达国王的财富。国王死后,宝石转到了卡斯蒂利亚国王杜姆皮德罗手中,后又被送给爱德华三世的儿子华尔斯王子。不久,华尔斯王子又将其转送给在西班牙北部战斗中勇猛地支持杜姆皮德罗的英雄。1415年,这颗宝石辗转落入英王手中,并被镶嵌在王冠上。在一次庆祝胜利的盛典上,头戴王冠的英王享利弗一不小心使王冠倾斜,差点把宝石打碎。1653年,英国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曾下令出售皇冠上的宝石。这颗美丽的宝石竟只标价4英镑。不久,克伦威尔失败,英国恢复帝制。1660年,这颗宝石又重新回到王冠上,直至今日。

就是这颗赫赫有名的红色宝石,几百年来,尽管几经易手,人们都一直认为它是一颗真正的红宝石。一直到控,科学检测方法的发展,才使人们发现,它原来并不是红宝石,而是一颗红色尖晶石。

除了红色尖晶石外,在自然界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红宝石的红色宝石,还有红色石榴石,

红色碧玺等等。如在我国江苏东海被人称为“苏陵红宝石”和“海莲红宝石”的,其实都是石榴石。同样的石榴石,在国外又有“亚利桑那红宝石”,“波希米亚红宝石”的称谓。而所谓的“巴西红宝石”则是红托帕石,“西伯利亚红宝石”则是红碧玺等等。

其实,要鉴别这些貌似红宝石的其他红色宝石并不困难,因为它们在各种物理性质上与真正的红宝石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参见上表),不难凭借这些特征与红宝石鉴别。如仅依赖二色性的观察,我们就可以排除其中的一大半。

除了那些天然的貌似红宝石的红色宝石外,在市场上还可见有用红玻璃来充当红宝石的,以及用人造的红色立方氧化锆来充当红宝石的。同样,要识别它们也不困难,因为它们

也不具有红宝石那样的二色性。

以下都是超级简单的辨别方法:

1、将宝石置于水中,天然宝石的色形为“∧”或“—”形或同心六边形,而人造红宝石色形为圆柱体,或同心圆形

2、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而且,合成刻面红宝石在宝石的台面方向显二色性,而天然刻面红宝石在腰围方向观察才显二色性。

3、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

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还有一些珠宝常识,也许你会用的上:

克拉:[1ct比相当200毫克]为珠宝的重要计量单位,克拉数愈高价格愈昂贵。

切割:把钻石的原石切割研磨之后的形状也很重要,由于钻石生命的美丽光辉必须由良好理想的切割才能显现,因此切割技术是否优良,也是决定宝石价值的一项重要因素。

色彩:优良的宝石清澈透明

透明度:完全没有瑕疵的宝石极为稀少,但是选择时当然是以瑕疵愈少的愈好。瑕疵愈多的话,相对地透明度便愈低。另外瑕疵也因位置,大小,数量及是否明显来区分

在珠宝市场上,还可见有红宝石二层石。书籍有半真二层石和假二层石两种。半真二层石的冠部由真的天然红宝石构成,亭部则常采用焰熔法合成红宝石,或也有用红下班来替代。后者的鉴别相对容易一些,毕竟红玻璃的物性与红宝石有着很明显的差别。而前者的鉴别则要依赖较仔细的显微镜观测。通常在显微镜(有的也可以用放大镜)的帮助下,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现亭部的合成宝石具有弯曲的弧形生长纹,并与冠部天然红宝石的直的生长纹带形成明显的反差。

红宝石的假二层石,现在多见。它大多是科学鉴定方法出现前的产物。只要用二色镜一检查,就会发现不论是石榴石顶,还是下面的红玻璃,都不会具有红宝石那样的二色性。正由于如此,一直延到边,而天然星光宝石星线常常不是很完整,没有延到边缘就已缺失。另外,为了追求重量,天然星光宝石还常常有一个白底。

真假红蓝宝石也可以区别。一般认为,红宝石和蓝宝石是仅次于钻石的珍贵宝石,也是最主要的宝石种类之一。从矿物学观点看,它们都是刚玉晶体类的矿物,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所谓红宝石是指具有红宝石质量的红色刚玉;而蓝宝石的涵义比较广泛,它包括了除红色之外的具有宝石质量的任何颜色的刚玉。

真正的红蓝宝石,属于三方晶系,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刚玉的化学成分相同。如果显示其他的化学成分,当然就不是刚玉了。天然红蓝宝石在生长过程中表面可形成大大小小的凹坑,而人工的就没这种现象,但可出现一层又一层的“圆弧形生长线”,如果在宝石表面看到这些线状构造,就可断定这不是真的宝石。此外,天然的红、蓝宝石在结晶过程中,周围有一些其它天然矿物晶体,这些矿物常被包入红、蓝宝石晶体中成为包体。这些包体有两大特点:一是呈带棱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观看时,好像红、蓝宝表面有着许多丝状物。这恰恰是真宝石的重要标志。

相反,人造红、蓝宝石中也可出现包体,它的包体不是各种矿物,而是气泡,气泡的出现通常无规律、密集成群,也可弧立出现。

在室内分析可通过光谱仪来鉴定天然和人造的红、蓝宝石。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天然红、蓝宝石在分光镜中光谱的蓝色部分可见到波长450mm的黑线。这一定是真的天然红、蓝宝石。如果没有这条吸收黑线,那一定是假货—人造红、蓝宝石。

我国在云南、安徽、青海、黑龙江等都发现有红宝石,各产地的基本情况如下:(1)云南红宝石

云南红宝石产于滇西哀牢山老变质岩分布区的金云母大理岩中,但有开采价值的则是次生砂矿,其中开采出的红宝石粒度1~10mm,颜色呈玫瑰红色和红色,浓艳且均匀。但是

裂理发育,包体和杂质含量较高,绝大多数只能用做弧面宝石,具刻面宝石质量的原石少见。云南红宝石还由于矿床的规模等原因,出产量很少,不能保持稳定的市场供应。

然后是云南省的红宝石.注意那母岩...白色的石英...而且,云南红宝石可以在紫外波段的光线下发鲜红色荧光..虽然别的红宝石我没试过,但是,云南红宝石的这个在紫外线下的荧光还比较好看...

这个就是紫外线下的云南红宝石

3楼

(2)安徽霍山红宝石

安徽霍山红宝石产于超基性岩体的内部或者其边部接触带中的黑云母斜长岩脉状体或者透镜体之中,红宝石单个晶体一般比较小,直径3-5mm,长约8mm,六方柱状,半透明,浅紫色至玫瑰红色,颜色较浅。但也发现有5cm长的红宝石大晶体。部分半透明-不透明的红宝石具有很好的星光。该地主要为原生矿,规模较小,目前已很少有红宝石投入市场。

(3)青海红宝石

青海红宝石位于青海省西部,产于侵入在变质岩地区的蚀变超基性岩中,含红宝石的刚玉云母斜长岩成大小不等的透镜体分布于蚀变超基性岩中,红宝石呈深玫瑰红,常常有蓝色

的色带或色斑。粒径5-10mm,长20-30mm,透明度较差,一般达不到刻面级宝石的质量。

(4)黑龙江红宝石

黑龙江穆龙地区的粘土质砂砾层中发现有红宝石,其原生矿系碱性玄武岩,红宝石的粒度2-6mm,最大10mm,粉红-红色,透明度较好。但矿床的规模较小,目前尚未成为有经济意义的产地。

蛇纹石玉学习资料

蛇纹石玉(岫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因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玉石名称,如广东的信宜玉、广西的陆川玉、甘肃的酒泉玉、新疆的昆仑玉,以及美国、新西兰和阿富汗的鲍文玉、朝鲜玉等等。岫玉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玉种,在1万多年前,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中有岫玉制成的砍凿器,汉代的金缕玉衣大部分也是由岫玉片制成的。 一、蛇纹石玉的基本性质 (一)矿物组成 蛇纹石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是蛇纹石(Serpentine),次要矿物有方解石、滑石、磁铁矿、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透闪石、透辉石、铬铁矿等。次要矿物的含量变化很大,对蛇纹石玉的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个别情况下次要矿物的含量可超过半数而上升为主要组成矿物。 以我国辽宁岫岩县为例。其中纯蛇纹石玉的蛇纹石含量大于95%,次要矿物有白云石、菱镁矿、水镁矿、绿泥石等共占5%;透闪石蛇纹石玉中蛇纹石含量大于70%,而次要矿物透闪石含量可达20%~30%,另有少量碳酸盐矿物等;绿泥石蛇纹石玉中蛇纹石含量大于65%,次要矿物绿泥行及少量碳酸盐矿物总含量达35%左右;蛇纹石透闪石玉中透闪石含量大于75%,次要矿物蛇纹行、透辉石约占25%。 (二)化学组成 蛇纹石是层状含水镁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Mg,Fe,Ni、Si,O,(OH),,六次配位的Mg可被Mn、A1、Ni、Fe等置换,有时还可有Cu、Cr的混入。 而对于蛇纹石玉来说,化学成分受其矿物组合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纯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组分的理论含量。当玉石中透闪石含量增加时,化学成分变成高硅、富钙、贫镁。当玉石中绿泥石含量明显增加时,化学成分相对贫镁、贫硅而富铝。 (三)结晶状态 蛇纹石属于单斜晶系,呈细粒叶片状或纤维状隐晶质集合体产出。 (四)结构构造 叶片状、纤维状交织结构,常见均匀的致密块状构造,有时可见脉状、片状、碎裂状构造。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鉴定

在自然界,和祖母绿相似的绿色透明宝石种类不少,较常见的有翡翠、碧玺、萤石、橄榄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其中外观酷似祖母绿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玺、萤石和翡翠。以肉眼观察,绿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状,往往有交织纤维斑状结构,而优质祖母绿透明晶莹。祖母绿的硬度7.5-8,而萤石硬度低,仅为4。祖母绿比重较小,而萤石、碧玺、翡翠的比重都较大。锆石则色散强并具有明显的双影。 此外,还有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的人工祖母绿、绿色玻璃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之处是天然祖母绿绝大多数有瑕疵或包体,并可见二色性。当然,要严格正确的区分最好运用折光仪、偏光镜等鉴定仪器。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欧泊的鉴定 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白欧泊、黄欧泊等,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成为“黑欧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欧泊变黑。识别的方法是,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在水中测试,其比重值变轻。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注塑欧泊能够扎进,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 碧玺的鉴定

玉石的品质鉴别

玉石的品质鉴别 目前世界上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2)透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3)匀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4)形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5)敲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6)照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 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玉的品质可分为10 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 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1)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2)听https://www.doczj.com/doc/c113048516.html,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3)测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回答人: - 2009-01-10 17:10 翡翠质地好坏简单的凭估 1.水头,就是所说的透明度,透明度越高,价值也越高,高透明度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种 2.绿色绿色是翡翠里面最珍贵的颜色可以说,绿的越火辣价值就越高以上两个因素可以说决定翡翠价值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又绿的火辣透明度又高,那他的价格肯定也高, 3.雕刻的工艺,一块好的翡翠原石,如果具备了高价值宝石的优点,用上好的雕刻工艺,那雕刻出来的成品肯定价值不菲,同样的道理在完美的原料雕刻工夫不到家,他的价值也会打很大的折扣了. 翡翠本身的完美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如果一块翡翠又绿又透明,但是又有裂痕又有很多斑点等,这些瑕疵都会影响硬玉的品质.还有他的重量,同样品质的情况下肯定是越重越大的价值越高......等等! 翡翠的价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像其它贵重宝石,容易制定统一评价标准及相近的价格标准。而翡翠则很难有个标准,它有很多制约价格的因素,因为绿色及其它条件变化无穷。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购买翡翠还是应该以实际情况来定(这些标仅A 货翡翠来恒定的) 玉器的鉴别,有三个内容,一是鉴别玉质,即玉器的玉料品种是什么;二是鉴别人工处理,即玉器的颜色及古玉的沁色或者其它特性是否人工处理所致;三是鉴别仿冒品甚至合成品,即将真品的假冒者鉴别出来。 https://www.doczj.com/doc/c113048516.html, 1.软玉鉴别软玉通常被人工处理者并不多见,因其追求的是色白,因而用不着想方设法去染色。软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玉种。因而有仿冒品出现。出现最多的仿冒品是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和方解石玉等。软玉的感观特征,一是光泽,为特征的油脂光泽,或带有油脂感的玻璃;二是结构,软玉是一种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玉石,可以见到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稀疏不等的花斑,但却没有透明的颗粒状小晶体,也就是所谓的“斑晶”;三是透明度,相对可能混淆的玉石而言,它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虽说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实际上大部分玉石是微透明的,而半透明的软玉已不容易见到。 2.硬玉鉴别翡翠的表面有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所以看颜色不仅要看色彩与色调,也要注意到颜色的组合和分布。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或者是带油脂的玻璃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撤,为其他玉石所没有。将翡翠光滑表面于脸上或唇边有凉凉的感觉。最简单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西,一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玉的分类: https://www.doczj.com/doc/c113048516.html,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

宝石学考试复习-1-2

第六章 红宝石的二色性很强 不同产地红宝石的特征: 缅甸抹谷的红宝石:流纹状色带与短针状的金红石相伴出现,方解石晶体与致密网状的金红石针共生。 泰国红宝石:具有煎蛋状包裹体。 斯里兰卡红宝石:含细长针状金红石、锆石晕圈。 缅甸蒙素红宝石:常见热处理的产物(指纹状包体)。 越南红宝石:特征包裹体是三水铝石,在愈合裂隙中包含有成指纹状排列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次生褐铁矿的浸染。 红宝石与模仿品(锆石、尖晶石、镁铝榴石、碧玺、红色玻璃)的区别: 尖晶石、镁铝榴石和红色玻璃可以根据他们没有二色性将其和红宝石区分开,红色锆石和碧玺的双折射率大,在十倍放大镜下透过台面可见底部棱边的明显双影现象,据此可以与红宝石区别。 这几个仿制品之间的区别: 尖晶石、镁铝榴石和红色玻璃三者都是均质体,据此可与红色锆石和碧玺区分开;尖晶石和镁铝榴石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都要比红色玻璃的大,据此可将红色玻璃分开,然后尖晶石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都要比镁铝榴石的小,据此可区分开两者;锆石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要比碧玺的大很多,据此可分开两者。 蓝宝石与外观相似的宝石(尖晶石、碧玺、坦桑石、堇青石、蓝晶石)的区别: 蓝色尖晶石和蓝色玻璃根据其无二色性,可以与蓝宝石区别;蓝色碧玺和蓝晶石的双折射率大,在十倍放大镜下透过台面可见底部棱边的明显双影现象,据此可与蓝宝石区别;坦桑石和堇青石具有三色性,,而蓝宝石只有二色性,据此可以区别。市场上常见的坦桑石往往经过热处理,热处理后其三色性不明显,常只有二色性。这样可根据二色性的颜色特征及其他性质如折射率等来识别。坦桑石的折射率1.69—1.70,硬度是6.5,而蓝宝石的折射率是1.76—1.78,硬度是9. 这几种仿制品之间的区别: 堇青石和坦桑石:堇青石的折射率1.53—1.56,相对密度2.59,坦桑石的折射率1.69—1.70,硬度是6.5。 红蓝宝石的评价: 1.颜色:颜色是最重要的评价因素,颜色应鲜艳纯正均匀,红宝石最好的颜色是鸽血红,蓝宝石以矢车菊蓝色或纯蓝色为最佳。 2.净度:宝石中的瑕疵会影响透明度和颜色,瑕疵越小越少、颜色与主体反差越小、位置越不明显越好。一般天然蓝宝石比较容易找到完美无瑕的,天然红宝石极少有完美无瑕的,即所谓“十红九裂”。 3.切工:定位切工类型:椭圆形较受欢迎比例及对称性抛光程度 4.粒度:红宝石的粒度一般较小而蓝宝石的粒度一般较大,自然界中红宝石完美无瑕的极少,只要颜色好质地不错琢磨的品形好,就可认为是一粒优质红宝石。 星光红蓝宝石的评价: 首先要考虑其颜色,其次是星光要完全,没有断线,并且位居宝石正中间。星光还应清晰,使人感到星光来自宝石内部。一粒优质星光红宝石或蓝宝石其售价可高过相同大小的优质刻面宝石。 成因与产地: 1.形成于地幔的高温高压条件,随岩浆喷出地表

(完整版)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 一、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段: 1) O-H、N-H伸缩振动区(3750~3000 cm-1) 2) 不饱和碳上的C-H伸缩振动区(3300~3000 cm-1) 不饱和碳(三键和双键、苯环)上的C-H的伸缩振动在3300~3000 cm-1区域中出现不同的吸收峰。 3) C-H伸缩振动区(3000~2700 cm-1) 饱和碳上的C-H伸缩振动(包括醛基上的C-H) 4) 叁键和累积双键区(2400~2100 cm-1) 波数在2400~2100 cm-1区域内的谱带较少。 5) 羰基的伸缩振动区(1900~1650 cm-1) 羰基的吸收最常见出现的区域为1755~1670 cm-1。由于羰基的电偶极矩较大,一般吸收都很强烈,常成为IR光谱中的第一强峰。 6) 双键伸缩振动区(1690~1500 cm-1) 该区主要包括C=C,C=N,N=N,N=O等的伸缩振动以及苯环的骨架振动(σC=C)。 7) X-H面内弯曲振动及X-Y伸缩振动区(1475~1000 cm-1) 这个区域主要包括C-H面内弯曲振动, C-O、C-X(卤素)等伸缩振动, 以及C-C单键骨架振动等。该区域是指纹区的一部分。 8) C-H面外弯曲振动区(1000~650 cm-1) 烯烃、芳烃的C-H面外弯曲振动(σC-H)在1000~650 cm-1区。苯环邻二取代:770~735cm-1;苯环间二取代:710~690、810~750cm-1;苯环对二取代:830~810cm-1 具体对照表如下所示: (其中:VS:很强;W:弱;S:强;VW:很弱;m:中等;w:宽) 1、O-H、

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应用简介

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应用简介 1、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在国际、国内分析领域的定位 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近红外谱区(800-2500nm)的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交叉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近红外分析复杂样品时,通常首先需要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与样品的结构、组成或性质等测量参数(用标准或认可的参比方法测得的),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加以关联,建立待测量的校正模型;然后通过对未知样品光谱的测定并应用已经建立的校正模型,来快速预测样品待测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在农业领域应用,随着化学计量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80年代以来逐步受到光谱分析学家的重视,该项技术逐渐成熟,90年代国际匹茨堡会议与我国的BCEIA等重要分析专业会议均先后把近红外光谱分析与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并列,作为一种独立的分析方法;2000年PITTCON 会议上近红外光谱方法是所有光谱法中最受重视的一类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已经成为IC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ere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国际谷物科技协会)、AOA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美国公职化学家协会)、AAC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标准;各发达国家药典如USP(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美国药典)均收入了近红外光谱方法;我国2005年版的药典也将该方法收入。在应用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扩展到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化学、烟草、纺织品等领域。发达国家已经将近红外方法做为质量控制、品质分析和在线分析等快速、无损分析的主要手段。 我国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到了90年代,石化、农业、烟草等领域开始大量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但主要是依靠国外大型分析仪器生产商的进口仪器。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完整近红外光

红宝石的鉴定与赏析

红宝石的鉴定 院系:地址与环境学院资源勘查工程1102班 姓名:宋龙龙 学号:1109030222 【摘要】珠宝玉石(Gems)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具有欣赏装饰珍藏和使用的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矿物资源。红宝石的英文名称为Ruby,源自拉丁文,意思是红色。属于刚玉族矿物,三方晶系。因其成分中含铬而呈红到粉红色,含量越高颜色越鲜艳。血红色的红宝石最受人们珍爱,俗称“鸽血红”。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赏析,探究其成因和鉴定特征。 前言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非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罗莱那州也有一点。天然红宝石非常少见珍贵,但是人造并非太难,所以工业用红宝石都是人造的。人们钟爱红宝石,把它看成爱情、热情和品德高尚的代表,光辉的象征。传说佩戴红宝石的人将会健康长寿、爱情美满、家庭和谐。相传昔日缅甸的武士在身上割开一个小口,将一粒红宝石嵌入口内,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刀枪不入的目的。国际宝石界把红宝石定为"七月生辰石",是高尚、爱情、仁爱的象征。 鉴定特征 1:矿物成分 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而成红至粉红色 2:物理性质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硬度为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 3:结构 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无解理,裂理发育。 4:鉴定方法

(1).影象法 此法适用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2).硬度法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3).荧光光性法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5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的区别 (1).包裹体法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焰熔法,助熔剂法和水热法.不同方法合成的红宝石有不同的包裹体,区别它们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使用鉴定只需鉴别出是天然还是合成,而不需查出合成的方法.合成红宝石的共同特征是颜色鲜艳,且比较均匀,肉眼难以发现其中的包裹体.而市场上大多数天然红宝石或多或少都明显存在所谓的"棉绺",即是沿一定方向(受晶体内部结构控制)分布的包体和内裂的组合,有时可见绢丝状包体. (2).荧光法 对于难以发现明显包裹体的天然 红宝石可以用长波紫外灯(普通便携式 袖珍验钞机)与合成红宝石区别.实验 表明,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在长波 紫外灯下均发红色荧光,但合成红宝石 的更亮,更艳. 被错认为红宝石近百年的红色尖 晶石 在英国王室举行的加冕典礼上,人 们都可以看到,那镶有灿灿宝石的英王 冠的前方正中,有一颗巨大的走私约5 厘米多的呈美丽艳红色的宝石。这便是 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它重约170克 拉。关于这颗宝石的发现年代已不可

玉石的鉴别之方法大全

玉的鉴别之方法大全 1。玉石的笼统坚定方法 鉴别玉石首饰,应该从硬度、透明度、颜色、光彩和有无斑点几个方面去看。真正的玉石非常坚硬耐磨,晶莹剔透,颜色纯丽,光彩熠熠。如果能看出玉石内部有裂纹、棉花纤维般的棉纹或暗伤,它就是低劣的玉石。凡是假玉石,表面有皱纹,内部有气泡,重量轻,硬度小,互敲时声音清脆。 玛瑙鉴真法 玛瑙是稀奇珍贵之物,市场上的假货也特多,大多数都是用精练松脂加入明粉同玻璃碎制成。要鉴别真伪,必须把它放在掌心中磨擦一番,其色、其形、其气味不变者即是真品。但是,有的人认为,经磨擦,易发热者是真品,这是误解,不可靠。 宝石肉眼鉴别法 宝石可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两大类,我们在选择宝石首饰时,如何用肉眼去鉴别它呢?天然宝石一般色泽柔和,自然,色彩有时很混杂,几种共处于一宝石体中,有花纹却不规则,但很细腻。用肉眼对强光看宝石,或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有时可见宝石内部有如棉絮状、网状或树根状的包裹体和小裂缝,偶尔可见明显的扁平生长线。有些宝石手感发凉、滑手,显得湿润象浸过油。好的宝石经研磨后具有“猫眼”和“星光”效果,即宝石中有一道白线,恰似猫在白天强光下眼中的一条白线;“星光”则是在阳光下转动宝石,经折射的光闪闪如月夜间星星的眨眼。而人造宝石一般颜色鲜艳、均匀、纯净。经抛光后,光泽耀眼,颜色的人工意识强,由于加入了某些稀土元素,有单色的,如黑、红、黄等;也有复合色,如玫瑰红、酱紫。但绝不会出现象天然宝石几种色彩共处于宝石体中那样的现象。另外,有些宝石中有较为明显的圆形小气泡及人工合成生长的子品痕迹;生长线呈线型较为明显;颗粒较大;同一颜色规格数量较多;较为坚硬,一般在莫氏六级

红外谱图峰位分析方法

红外谱图分析(一)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其分子结构的反映,谱图中的吸收峰,与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应。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光谱与其结构的关系,一般是通过实验手段得到的。这就是通过比较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从中总结出各种基团的吸收规律来。实验表明,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O—H、N—H、C—H、C═C、C≡C、C═O等,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分子其它部分对其吸收位置影响较小。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谱带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 根据化学键的性质,结合波数与力常数、折合质量之间的关系,可将红外4 000~400 cm-1划分为四个区:4 000~2 500 cm-1 氢键区 2 500~2 000 cm-1 产生吸收基团有O—H、C—H、N—H; 叁键区 2 000~1 500 cm-1 C≡C、C≡N、C═C═C 双键区 1 500~1 000 cm-1 C═C、C═O等 单键区 按吸收的特征,又可划分为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一、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红外光谱的整个围可分成4 000~1 300 cm-1与1 300~600 cm-1两个区域。 4 000~1 300 cm-1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带。由于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一般位于高频围,并且在 该区域,吸收峰比较稀疏,因此,它是基团鉴定工作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官能团区。 在1 300~600 cm-1区域中,除单键的伸缩振动外,还有因变形振动产生的复杂光谱。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这种情况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指纹一样,因而称为指纹区。指纹区 对于区别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 指纹区可分为两个波段 (1)1 300~900 cm-1这一区域包括C—O,C—N,C—F,C—P,C—S,P—O,Si—O等键的伸缩振 动和C═S,S═O,P═O等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

几种宝石的鉴定方法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 ①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 ③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 ④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因为天然红宝石比人造红宝石价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会“吃药”。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玉的鉴别方法

玉的种类有很多,玉分为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等很多种,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鉴别方法,下图是小便为您总结的翡翠玉的鉴别方法。 缅甸玉图片 翡翠代用品的鉴别目前市场上的翡翠代用品,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常见的翡翠代用品有83玉、硬钠玉、水沫子、不倒翁、软玉、独山玉、岫玉、青海翠玉、绿玛瑙、澳玉、东陵玉、马来玉、玻璃等,这些代用品在外观和颜色上与翡翠的某些品种相似,但有些不具有翡翠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它们的物质组成、折射率、密度和硬度等都与翡翠不同,下面雾露河翡翠网为您介绍常见的玉的鉴别方法。

83玉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约90%),次要矿物为透辉石(约10%),伴有透闪石化,结构为似斑状变晶结构,一般认为83玉为翡翠变种,属新山料。83玉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飘不鲜艳的灰蓝花;83玉水头一般都较好,多呈半透明,相对密度为3.25~ 3.31,折光率1.66,玻璃光泽,硬度略低于翡翠,紫外光下无荧光反映,分光镜下,在437nm处出现一吸收谱线。83玉可以其色形特征,飘灰蓝花水头较好,敲击声发闷,不易碎裂等特征为鉴别标志。 83玉与翡翠B货的区别是,翡翠B货是经人为处理,结构已被破坏,结构松散;83玉结构完整,不松散。B货表面有微细沙眼,翠性模糊;83玉表面光洁,翠性明显。B货绿色飘浮,呈蜡状光泽,83玉飘灰蓝花,色实在,呈明亮的玻璃光泽。红外光谱分析,83玉的谱线与翡翠A货一致,不像B货出现异物

吸收峰。要指出的是,市场上的83玉一般经过类似B货处理的方法处理,因此识别83玉是较困难的事。在业内,有人甚至称83玉就是“B货”。 染色缅甸玉

钠长石系列

鈉长石系列 钠长石是长石的一种,是常见的长石矿物,为钠的铝硅酸盐(NaAlSi3O8)。钠长石一般为玻璃状晶体,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有白、黄、红、绿或黑色。它是制造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很多岩石中都有钠长石的成分,人们称这样的矿物为造岩矿物。钠长石主要用于制造陶瓷、肥皂、瓷砖、地板砖、玻璃、磨料磨具等,在陶瓷上主要用于釉料。 生成条件 钠长石一种常见的长石矿物,为钠的铝矽酸盐(NaAlSi3O8)。在伟晶岩和长英质火成岩如花岗岩中最常见,亦见於低级变质岩中,并作为自生钠长石见於一些沉积岩中。钠长石通常形成各种颜色的脆性玻璃状晶体。可用来制造玻璃和陶瓷,但其主要意义在於是一种造岩矿物。 钠长石是斜长石固溶体系列和碱性长石系列的钠质端员矿物。具三斜架状结构,矽和铝为四面体配位,形成较大的空位(即点阵位置),主要被阳离子钠占据。虽然所有矽原子和铝原子在这一结构中都占有四面体位置,但其位置具体情况不同。低温时矽和铝原子的分布是高度有序的,高温约1100℃时,原子的分布紊乱得多。[1][2 物化性能 钠长石(图二) 钠长石的化学分子式为:Na2O·Al2O3·6SiO2 其理论化学组成为Na2O:11.8%;Al2O3:l9.4%;SiO2:68.8%,钠长石外观一般为白色、灰白色,硬度为6—6.5,密度为 2.61~2.64 g/cm3,熔点为1100℃左右。自然界的钠长石矿物很难达到其理论值,长石化学组成越接近其理论值,说明长石越纯、质量越好。钠长石在加热过程中,其理论熔点为1100℃。而天然钠长石矿,其熔点随化学组成不同而有所变化。 [3][2] 主要特点 钠长石具有下列特点: 1、在高温时对石英、粘土、莫来石的熔解快,溶解度大。 2、熔融温度低,透明度好。 3、熔融温度范围较钾长石窄,熔体高温粘度较小,随温度的变化较快。[4][5] 主要用途 钠长石矿物除了作为工业原料以外,在陶瓷工业中的用量占30%以上,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等其他行业。 1、玻璃溶剂:长石是玻璃混合料的主要成分之一,长石含氧化铝高,铁质含量低,可以减少碱的用量。此外长石融溶后变成玻璃的过程比较缓慢,结晶能力小,可

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峰特别整理版

表典型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基团频率(/cm-1) 化合物基团X-H伸缩振动区叁键区双键伸缩振动区部分单键振动和指纹区 烷烃-CH3 asCH:2962±10(s) asCH:1450±10(m) sCH:2872±10(s)sCH:1375±5(s) -CH2- asCH:2926±10(s)CH:1465±20(m) sCH:2853±10(s) CH:2890±10(s)CH:~1340(w) 烯烃 CH:3040~3010(m)C=C:1695~1540(m)CH:1310~1295(m) CH:770~665(s) CH:3040~3010(m)C=C:1695~1540(w)CH:970~960(s) 炔烃-C≡C-H CH:≈3300(m)C≡C:2270~2100(w) 芳烃 CH:3100~3000(变) 泛频:2000~1667(w) C=C :1650~1430(m) 2~4个峰 CH:1250~1000(w) CH:910~665 单取代:770~730(vs) ≈700(s) 邻双取代:770~735(vs) 间双取代:810~750(vs) 725~680(m) 900~860(m) ~对双取代:860~790(vs)

醇类 R-OH OH :3700~3200(变) OH :1410~1260(w) CO :1250~1000(s) OH :750~650(s) 酚类 Ar-OH OH :3705~3125(s) C=C :1650~1430(m) OH :1390~1315(m) CO :1335~1165(s) 脂肪醚 R-O-R ' CO :1230~1010(s) 酮 C=O :≈1715(vs) 醛 CH :≈2820,≈2720(w) 双峰 C=O :≈1725(vs) 羧酸 OH :3400~2500(m) C=O :1740~1690(m) OH :1450~1410(w) CO :1266~1205(m) 酸酐 C=O :1850~1880(s) C=O :1780~1740(s) CO :1170~1050(s) 酯 泛频C=O :≈3450(w) C=O :1770~1720(s) COC :1300~1000(s) 胺 -NH 2 NH2:3500~3300(m) 双峰 NH :1650~1590(s,m) CN (脂肪):1220~ 1020(m,w) CN ( 芳香):1340~ 1250(s) -NH NH :3500~3300(m) NH :1650~1550(vw) CN ( 脂肪):1220~ 1020(m,w) CN ( 芳香):1350~ 1280(s)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宝玉石鉴定所属系科:工艺美术系 设计时间:2009.12 设计人:张骏 批准人:周彬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课程类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核心专业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对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高职 先修课:玉石材料学 后续课:玉器制作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掌握结晶学、晶体光学、矿物学及其它地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显微镜等常用宝玉石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知识目标:掌握国家珠宝玉石标准的内容和国内外各类珠宝证书的主要内容,掌握与珠宝首饰相关的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2、课程内容设计 1、宝石鉴定仪器实习 (1)目的: 掌握各类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内容: 放大镜、宝石显微镜,电子天平、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查尔斯滤色镜、偏光仪、荧光灯、热导仪等。 (3)要求: ①放大镜: 放大观察 a、玻璃猫眼的蜂巢构造 b、染色翡翠的染色特征 c、石英岩的粒状结构 d、钻石内含物的观察等 ②宝石显微镜 表面特征及内含物观察

a、红蓝宝石的指纹包裹体,矿物包体,平直或六边形生长纹,双晶纹、裂理等; b、红宝石弧形生长纹、气泡、料渣; c、珍珠的“砂丘纹”(生长结构); d、翡翠(处理)的染色特征——丝网状绿; e、尖晶石的八面体小尖晶石矿物包体; f、橄榄石中的睡莲叶状包体、双影等; g、菱锰矿的鲕粒状结构。 ③折射仪 折射率、双折率的测定:尖晶石、石榴石、红、蓝宝石、蓝水晶、碧玺、磷灰石、翡翠等。确定轴性和光性:紫晶、方柱石、堇青石、碧玺、橄榄石。 ④电子天平 密度测定: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碧玺、翡翠、水晶、玛瑙等。 ⑤二色镜 二色性观测:红宝石、碧玺、紫晶、方柱石等。 三色性观测:堇青石、坦桑石、红柱石、蓝晶石等。 ⑥分光镜 吸收光谱观测: a、红宝石或合成红宝石; b、红色尖晶石; c、锆石 d、深蓝色合成尖晶石等。 ⑦查尔斯滤色镜 观察绿色水钙率铝榴石和绿色翡翠,蓝色黄玉和海蓝宝石,红宝石,红色尖晶石和红色石榴石等。 ⑧紫外荧光灯 荧光观察:红宝石、红色尖晶石、红色石榴石、钻石、CZ等。 ⑨偏光镜 a、光性特征观察 水晶、黄玉、尖晶石、石榴石、玻璃、翡翠、岫玉、玛瑙等。 b、干涉图观察解析 水晶牛眼干涉图、刚玉、碧玺黑十字干涉图、玻璃假二轴晶干涉图 ⑩热导仪 测试钻石、合成碳硅石、CZ、紫晶、方柱石等。 2、钻石及贵重宝石鉴定实习 ①目的: a、掌握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的性质,鉴定特征和鉴定方法; b、掌握贵重宝石的天然石与合成石及优化处理的鉴别; c、掌握钻石与仿钻石的鉴别方法以及钻石的4C评价原则。 ②内容: 钻石、合成碳硅石、CZ、YAG、玻璃、无色刚玉、无色尖晶石、红宝石、合成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合成星光红宝石、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星光蓝宝石、

蛇纹石玉的特征和鉴别

蛇纹石玉的特征和鉴别 蛇纹石玉是最广为使用的一种玉石材料,颜色多变,品种多样,而且名称也非常不统一,常以产地名等作为名称,例如陕西蓝田产的蛇纹石玉被称为蓝田玉,辽宁灿岩产的称为灿玉,新西兰产的则为鲍文玉,美国宾夕法利亚州产的称为威廉玉等。蛇纹石玉由于产地多、产量大,具有与翡翠相似的颜色,常常用来仿冒翡翠。 1.蛇纹石玉的基本特征 (1)蛇纹石玉的矿物组成特点 蛇纹石玉的矿物成分以蛇纹石为主,可含有数量不等的透闪石、滑石、方解石、磁铁矿、硫化物等次要矿物。蛇纹石是一种含水的镁质硅酸盐,化学式为Mg3Si2O5(OH)4,其中Mg 常会被Fe, Ni,Mn和Cr, Al等替代,F一则可替代结构中的OH-,当这些杂质元素含量高时,可形成不同的变种,并产生物理性质的变化,如颜色等。 蛇纹石是一种典型的热液蚀变的矿物,蛇纹石玉主要与强烈蛇纹石化的大理岩、超基性岩有关。 (2)蛇纹石玉的结构特征 蛇纹石玉由隐晶质的极细粒的纤维状、叶片状蛇纹石组成的致密块状体,抛光表面上无论是肉眼或是放大镜或是宝石显微镜均看不出纤维状的结构标志,但蛇纹石玉具有参差状的断口,反映了其结构的特点。 (3)蛇纹石玉的外观特征 蛇纹石玉一般为蜡状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颜色多样,有墨绿、绿、浅绿、黄绿、灰黄、白和黑等各种颜色,同时可含有黑色的磁铁矿或铬铁矿,以及具有强金属光泽的硫化物等,白色云雾状的团块也是蛇纹石玉重要的特征。 (4)蛇纹石玉的主要物理性质 折射率:1.56-1.57;摩氏硬度:2.5-5.5,变化较大,与矿物组成有关,纯蛇纹石玉的硬度低,为2.5-3,帕产的蛇纹石玉硬度最大,一般为5-5.5,可能与其中所含的石英或透闪石微晶有关;相对密度:2.44-2.820 (5)蛇纹石玉的特殊品种 市场有时可见到特征的蛇纹石品种有: ①含透闪石蛇纹石玉,又名甲(假)翠,是灿岩产的一种玉石,特点是透闪石呈白色的团块状与浅绿色半透明的蛇纹石组成白绿相间的斑杂状外观. ②黑色的蛇纹石玉,这种蛇纹石玉无论是在反射光或是在透射光下都呈灰黑色,颜色均匀,质地细腻,呈油脂光泽。 2.与翡翠的鉴别 蛇纹石玉虽然在颜色上与翡翠有相似之处,但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可以识别。 (1)结构特征和光泽 蛇纹石玉的结构细致,即使在显微镜下也看不出粒状结构,抛光表面上一般没有桔皮效应的现象,相当于老坑玻璃种质地的翡翠,但这种质地的翡翠为玻璃光泽,蛇纹石玉为蜡状光泽。 (2)内含物特征 蛇纹石玉常有特征的白色云雾状的团块和黑色的铬铁矿、硫铁矿和具有强烈金属光泽的硫化物。 (3)相对密度 蛇纹石玉的相对密度比翡翠小很多,手掂会感到比较轻。用静水称重或重液可以准确地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 编写李炎平 红外特征光谱峰存在一定特征规律,正确的记录了化学结 构和特征,识记特征波谱峰有助于我们解析红外光谱。下面我将一些特征波谱峰简要罗列如下,如有疏漏之处还望批评指出。 ●羟基:特征峰范围(3650~3200)c mˉ1,一般在 3600cmˉ1处有较强峰。 ●羧基:特征峰范围(3500~2500)cmˉ1,一般峰波 数小于羟基。 ●饱和烷烃—C—H :特征峰小于3000cmˉ1,一般在 (2950~2850)cm处,如有峰在(1390~1360)cmˉ1 处,则说明有— CH,如有峰在1450cmˉ1处,则说 3 明有— CH—, 2 ●不抱和烷烃:特征峰大于3000cmˉ1,对于烯烃 = C- _在3050 cmˉ1处和(1600~1330)cmˉ1 H C 处有峰,对于炔烃H ≡ -在(3360~3250)cmˉ1 C- C 处有峰,在(700~600)cmˉ1处有枪宽峰。 ●对于C C=:在(1700~1645)cmˉ1处有特征峰,不过不太明显,只具有指示作用。 ●对于- COC ,在(1900~1600)cm处有强峰。 -COOC CHO, - - - ●指纹区:- C N O C C , -C ,等,在 C, O C O - - - - - - - - - - - -

(1330~900)cm ˉ1处有中强峰, ● 对于)(2CH n :在(900~400)cm ˉ1处有中强或弱峰。 ● 对于醛类:特征范围为羰基峰+(2900~2700)cm ˉ1。 ● 对于----C O C :在(1300~900)cm ˉ1处有两强峰(可能有一个弱峰)。 ● 特征区范围(4400~1330)cm ˉ1,指纹区范围(1330~400)cm ˉ1。 ● 通常将中红外光谱区域划分为四个部分。 1)4000~2500cm-1,为含氢基团的伸缩振动区,通常称为“氢键区”。 2)2500~2000cm-1叁键和累积双键区。 3)2000~1500cm-1,双键区。 4)小于1500cm-1,单键区。

红外与近红外光谱常用数据处理算法

一、数据预处理 (1)中心化变换 (2)归一化处理 (3)正规化处理 (4)标准正态变量校正(标准化处理)(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5)数字平滑与滤波(Smooth) (6)导数处理(Derivative) (7)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 (8)正交信号校正(OSC) 二、特征的提取与压缩 (1)主成分分析(PCA) (2)马氏距离 三、模式识别(定性分类) (1)基于fisher意义下的线性判别分析(LDA) (2)K-最邻近法(KNN) (3)模型分类方法(SIMCA) (4)支持向量机(SVM) (5)自适应boosting方法(Adaboost) 四、回归分析(定量分析) (1)主成分回归(PCR) (2)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 (3)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一、数据预处理 (1) 中心化变换 中心化变换的目的是在于改变数据相对于坐标轴的位置。一般都是希望数据集的均值与坐标轴的原点重合。若x ik 表示第i 个样本的第k 个测量数据,很明显这个数据处在数据矩阵中的第i 行第k 列。中心化变换就是从数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中减去该元素所在元素所在列的均值的运算: u ik k x x x =- ,其中k x 是n 个样本的均值。 (2) 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处理的目的是是数据集中各数据向量具有相同的长度,一般为单位长度。其公式为: 'ik x = 归一化处理能有效去除由于测量值大小不同所导致的数据集的方差,但是也可能会丢失重要的方差。 (3)正规化处理 正规化处理是数据点布满数据空间,常用的正规化处理为区间正规化处理。其处理方法是以原始数据集中的各元素减去所在列的最小值,再除以该列的极差。 min() 'max()min() ik ik k k x xk x x x -= - 该方法可以将量纲不同,范围不同的各种变量表达为值均在0~1范围内的数据。但这种方法对界外值很敏感,若存在界外值,则处理后的所有数据近乎相等。 (4) 标准化处理(SNV )也称标准正态变量校正 该处理能去除由单位不同所引起的不引人注意的权重,但这种方法对界外点不像区间正规化那样的敏感。标准化处理也称方差归一化。它是将原始数据集各个元素减去该元素所在列的元素的均值再除以该列元素的标准差。 ';ik k ik k k x x x S S -==

史上最全红宝石科普干货

史上最全红宝石科普干货 1.美丽 红宝石的美首先体现在其独一无二的红色上。虽然在自然界中红色的宝石有很多种,比如红碧玺,红尖晶...但多多少少都会偏紫,偏粉,偏橘,唯有红宝石的纯正红色,能够给人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 2.耐久 红宝石的耐久性主要源于卓越的硬度和耐高温的特性。刚玉族(红、蓝宝石)的莫氏硬度9,仅次于钻石,是自然界中第二硬的物质。同时它可以承受高温而不熔化,这也是为什么红蓝宝石可以高温优化处理。因此,不管佩戴还是收藏,红宝石都可以无惧环境变迁,历久弥新。 3.稀缺 优质的红宝石是极其稀有且极难获得的。在缅甸,平均每400吨红宝石矿石,只能筛选出1克拉左右的红宝石原矿。而对这些红宝石原矿进行再次精选之后,每1000颗这种矿石仅能够挑选出一颗在颜色、净度、重量等各方面均达到宝石级的红宝石。 因为其结晶之小和生长条件的苛刻,很少有大克拉的红宝石出现,一般在5克拉及以上的红宝石就非常难得了。因此,红宝石的每克拉单价是彩色宝石中最高的,在拍卖界,也是能与大克拉彩钻并肩的顶尖拍品。

1.颜色 红宝石一直保持着彩宝界克拉单价最高的地位,多次打破拍卖纪录,顶级的红宝石令无数人追捧,并且长年以来高质量红宝石价值一直在提升,而对红宝石价值影响最大的就是颜色。 颜色可以从色调和彩度两个方面影响红宝石价值。 色调可以分为红色、紫红色、橙红色,以纯正的红色最为稀有珍贵。 彩度可分为Deep、Vivid、Intense和Moderate,Vivid 是最理想的,太深太浅都不利于红宝石的价值。 其中最好的颜色在商业上被称为“鸽血红”(Pigeon’s Blood),用于描述一种略带紫或者粉调的艳红色,并且伴有柔和且鲜艳生动的红色荧光。 2.净度 净度对于红宝石这样拥有浓郁颜色的宝石来说,要求并不苛刻,甚至有些专业人士觉得起码也得有点包体。红宝石由多种元素共同构成,生长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变质岩中,红宝石要做到像钻石那样的Flawless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内部包裹体也不能太多,否则就会影响到红宝石的透明度、火彩,并直接影响红宝石价值。一般,10倍放大镜下干净就是非常干净的,肉眼可见干净即为被广泛接受的干净。净度对于红宝石级别的影响要建立在颜色级别的基础之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