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氧保健与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浅谈氧保健与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浅谈氧保健与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浅谈氧保健与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浅谈氧保健与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文/博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健康,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并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质。记得有位健康专家提出“1+0健康定律”,意思是说:健康就是1,并且是第一位的,而财富、房产、荣誉、地位等等都是1后面的零,所以只要1在,后面的0才有千万亿的价值,同样,只有拥有健康,财富、地位才会有意义!反之,一切都等于零。

近些年,家用制氧机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氧保健及家庭氧疗已经有关医学专家认定为最有效的保健康复方式之一。

前些年有一款制氧机在市场上市非常火,但人们慢慢发现这个产品是买的起却用不起,原因是因为她是化学制剂产氧,后期“产氧耗材”成本昂贵。后来有出现了富氧膜制氧、电解水制氧,虽然各有特色和优势,但都因寿命短、产氧率低、使用不安全等因素,使其市场的发展受到瓶颈性约束。分子筛(PSA)制氧机,使用寿命长、产氧率高、性能稳定、平均使用成本低,所以逐渐收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跟大家分享分子筛(PSA)制氧机的工作原理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氧疗的发展历史

氧气治疗的历史

自从在空气中发现氧气以来,通过大量实验,人们逐渐了解了氧气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氧气逐渐被利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1887年霍尔扎普尔(Holzapple)首次给肺炎病人吸氧,后来,英国生理学家霍尔丹(John Scott Haldane)设计了吸氧用的面罩,创建了面罩吸氧方法。斯氏(Captain Stokes)首先提出鼻导管吸氧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氏(Bar)在洛克菲勒研究所修建了氧气室,在氧气室内治疗肺水肿获得成功。1920年希尔(Leonard Hill)发明了氧气账,氧气帐要比氧气室方便得多。

氧气疗法最初是用于肺炎、新生儿肺不张、肺萎缩、哮喘等病,以后逐渐使用在心脏病、脑梗塞等疾病的治疗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尔丹用氧气成功地治疗了氯气中毒,引起了医疗界的轰动。1924年霍尔丹给受伤士兵吸氧,战伤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使人们对氧疗更加重视。以后,补给氧气逐渐成为医院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此同时,医学界开始了高压氧的研究。1834年,法国人Tunod首次建立了高压舱,用高压空气治疗。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氧疗渐渐进入家庭。1987年2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家庭氧疗学术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家庭氧疗使一些疾病的死亡率成倍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氧气参与体内的代谢及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氧疗也开始从治疗发展到保健领域,并将更为人们所需要。

通过上面一段文字的讲述,大家了解到氧疗最早发展与欧美国家,而我们国家开始接受氧疗普及也就是近十来年的光景,家用制氧机在我国近几年才逐渐的产业化,所以我们有必要向大家普及制氧机的科普知识。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制氧机由医用无油空压机、沸石分子筛、气路压力控制系统、温控散热系统等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采用PSA(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技术,有两个填满分子筛的吸附塔组成气体分离系统,在常温条件下,用过无油空压机将压缩空气经过过滤,除湿干燥处理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塔中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被沸石分子筛所吸附,而使用氧气通过分子筛,解析,从出口输出贮存在氧气缓冲管中,而在另一塔体已完成吸附的分子筛迅速降

压,解析排出已吸附的氮气,两塔交替循环,即可得到纯度≥90%持续不断的氧气。

分子筛(PSA变压吸附)制氧机已成为市场产品结构的主流,目前市面上制氧机采用的分子筛有国产和美国及法国生产,价格和性能相差很大,我们会另文阐述,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

分子筛制氧机原理

分子筛制氧机设计原理 赵鑫

1.概述 分子筛式制氧机是指以变压吸附(PSA) 技术为基础,从空气 中提取氧气的新型设备。其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 在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 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 纯度的氧气。具体工作过程为压缩空气经空气纯化干燥机净 化后,通过切换阀进入吸附塔。在吸附塔内,氮气被分子筛 吸附,氧气在吸附塔顶部被聚积后进入氧气储罐,再经除异 味、除尘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过滤即获得合格的医用氧气。 2.制氧原理 2.1.吸附剂氧分子筛 分子筛是一种晶状铝硅酸盐,其原子按 一定的形状排列,基本结构单元是四个 氧阴离子围绕一个较小的硅或铝离子而 形成的四面体。钠离子或其它阳离子的 作用是补充铝氧四面体正电荷的不足。 四个氧阴离子的每一个,又都分被另一 个铝氧或硅氧四面体共用,使晶格作三 维延伸。晶格中暴露的阳离子使分子筛 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这些阳离子起着局部强正电荷格点的作用,对极性分子的阴端进行静电吸引,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被吸引和吸附得越牢。在阳离子上的局部强正电荷的影响下,分子会受到电磁感应而产生偶矩。氧和氮都具有四极矩,但氮的四极矩(0.3?)比氧(0.1?)比大得多。因此,氮原子与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强,而被优先吸附。当有压力时,分子筛会吸附较多的氮原子;当减压时,分子筛会将吸附的氮原子释放出来(称为解吸)。 家庭制氧用分子筛一般用13X(NaX)型和5A(CaA)型。13X的氧气吸收率为47%,5A的氧气吸收率为54%。还有更高吸收率的CaX型(71%)、LiX型(82%),但成本太高。

双鉴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被动红外复合的探测器,它将微波和红外探测技术集中运用在一体。在控制范围内,只有二种报警技术的探测器都产生报警信号时,才输出报警信号。它既能保持微波探测器可靠性强、与热源无关的优点又集被动红外探测器无需照明和亮度要求、可昼夜运行的特点,大大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这种复合型报警探测器的误报率则是单技术微波报警器误报率的几百分之一。简单的说,就是把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微波探测器做在了一起,主要是提高探测性能,减少误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把微波和主动红外、振动探测器、声音探测器等组合的产品,大家可参考说明书了解。 被动红外探测技术是一探测人体红外辐射与背景物体(墙、家具、树木、地形等)红外辐射相比较而产生的差异部分依据的,背景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微弱而稳定的。入侵者(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大的,可以引起警报信号。如果只用一种技术进行探测,各种动物(如狗、猫、老鼠等)及各种非动物的红外辐射源(如暖气、强灯光、太阳光等)往往也会引起警报的,这种报警是符合工作原理的,专门从事双技术探测器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微波探测技术和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组合在一个机壳里构成一种入侵探测器。组成的这种双技术探测器,都选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的两种技术组合在一起,使从工作原理上无法避免的误报警的到了抑制。因为双技术探测器要求两种技术都提供报警信息时,才提供一个触发报警信息。其中任何一种提供报警信息,都不触发报警。因此使误报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扩大了探测器的使用范围 微波红外复合探测器的内部结构 下图中是一款有线红外微波复合探测器,其中最上端部分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信号输出部分;中间为微波探测,下端为红外探测;

家用制氧机需要了解的技术参数

一:制氧机的流量。流量通俗的来讲,就是出氧口的风力的大小。这个数值越大,那么出氧口的风量就越大。我们常见的有一升机,3升机,5升机。也有的制氧机流量可以达到9升,十升。不同流量适合不同的人群。买之前应该问问医生需要用几升的,或者看在医院用的是多大流量的。大体就可以定下来了。一般稍微买大一点流量的,以备不时之需。 二:制氧机的浓度。浓度指的含氧量的大小。浓度有30%,60%,90%的几种。浓度和流量两个参数要结合起来使用。一般情况下,病人需要浓度和流量两个参数同时满足才能有效果。 三:制氧的方式。早期的制氧原理都是化学制氧,采用化学试剂制氧,因为其不能长时间连续制氧,单次制氧成本高(化学试剂贵)。而被市场淘汰。目前市场主流的制氧机制氧原理,都是物理制氧,即利用分子筛分离空气中的氧气。从之得到高纯度的氧气。 四:连续供氧时间。保健制氧机,因为体积小,散热功能相比大制氧机要差,不能长时间工作,医用制氧机能一年365天不间断工作。 五:制氧机的功率大小。不同功率的制氧机,耗电量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做选择。 六:制氧机的体积大小。便携式的制氧机,体积小。在车上和户外都可以使用。优点就是不占地方。随身携带。方便。随时随地使用。缺点就是价格贵,工作时间短。有些制氧机,体积相对来说大,重量重,占地方。优点是价格便宜,散热好,能长时间连续工作。缺点是,不方便携带。笨重。 七:制氧机在制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大小。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制氧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大小不尽相同。同学们在选择制氧机时,要根据使用者的听力敏感度来做选择。比方说,有些年纪大的同志,本来就耳背,那噪音大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有些人,对噪音非常敏感,那就要买噪音低的制氧机了,以免影响后期的睡眠和作息。 八:定时功能。具有定时功能的制氧机,让使用者操作起来很方便,比方说,使用人在睡觉前吸一个小时的氧气,先提前定好时间,到时间了,自动关机,这时候,说不定使用者已经睡着了。如果没有定时功能的机器,那就开着费电了。

氧探头测量碳势原理

氧势法控制碳势原理 氧势法是利用ZrO2固体电解质,铂金丝氧电极组成的氧浓差电池(即氧探头),在高温下输出电压与炉气氧分压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控制炉气的碳势,氮势的方法。 1。氧势法控制碳势的原理: 在可控渗碳气氛中,微量氧有以下的平衡关系: []21 2CO C O =+ (1-1) []221 2CO C O =+ (1-2) 2221 2 H O H O =+ (1-3) 平衡时, 式(1-1)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12(11)o c CO p K a P -= g (1-3) 所以:2 (11)1 2CO c o P a K p -=g (1-4) 式中 (11)K -——(1-1)式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CO P ,2O P ——炉气中的CO,O2的分压 c a ——碳在奥氏体钢中的活度,其数值可近似用/c p sat a C C =来表示。 sat C ——奥氏体钢中饱和碳浓度 p C ——炉气碳势 T ——绝对温度K 式(1-3),(1-4)有以下关系: 2 (11)1/2 CO P sat O P C K C P -= (1-5) (11)5870 lg 4.539K T --= - (1-6) 由上式公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碳势p C 可用21/2 /CO O P P 比值求得,这就是通过测试和控制21/2/CO O P P 的比值来控制碳势的理论基础。当炉气中CO P 变化不大时,可认为是一种常量时,碳势就可以通过测量炉气中的氧分压来控制碳势,这就是氧势法理论基础。

当式(1-2),(1-3)反应达到平衡时,则: 2 2 1 2(12)CO o CO p p K P -= g (1-7) 22 212(13)H o H O p p K P -= g (1-8) 所以: 22 1/2 (12)CO O CO P P K P -= (1-9) 22 2 1/2(13)H O O H P P K P -= (1-10) (12)14740 lg 4.521K T --= + (1-11) (13)12914 lg 2.871K T --=+ (1-12) 将(1-9),(1-10)两边取对数的下式: 2229480 lg 2lg 9.042CO O CO P P P T =--+ (1-13) 22225828 lg 2lg 5.742H O H O P P P T =-- + (1-14) 由式(1-13),(1-14)可见,当温度一定时,2O P 与2/CO CO P P 或22/H H O P P 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因此,用氧势法控制碳势有可能比红外线CO2法或露点法(2H O P )更为合理,更为准确。 根据氧势定义,氧势与氧分压得关系由下式表示: 22ln O O RT P μ= (1-15) 即: 222.303lg O O RT P μ= (1-16) 式中: R ——气体常数, 8.314J/(mol*K) 2O μ——氧势 当氧势单位为KJ/mol 时,其表达式为: 220.019159lg O O T P μ= (KJ/mol ) (1-17)

宽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

宽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 2010-4-29 15:52 | 编辑: 汽车乐https://www.doczj.com/doc/c17151687.html, | 查看: 1067次来源: 网络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限值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开关型氧传感器已不能满足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控制精度更高的线性宽带氧传感器(Universal Exhaust Gas Oxygen Sensor,简称UEGO)。氧传感器闭环控制调节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混合汽,以实现最佳的三元催化转换器运行,从而满足排放限值的要求。为此,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废气空燃比始终处于催化转换器的最佳工作点。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只改变所要喷射的燃油质量、燃烧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就是说汽缸充气和点火正时均不受影响,因此氧传感器是用来帮助确定废气中氧含量而反映实际工况中的空燃比。控制单元内的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必须通过所提供的信号来对混合汽的成分做出相应调整,控制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传感器的属性。 宽带氧传感器能够提供准确的空燃比反馈信号给ECU,从而ECU精确地控制喷油时间,使汽缸内混合汽浓度始终保持理论空燃比值。宽带氧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ECU的控制精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三元催化器的作用,优化了发动机的性能,并可节省大约15%的燃油消耗,更加有效地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宽带氧传感器通过检测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氧含量,并向电子控制单元(ECU)输送相应的电压信号,反映空气燃油混合比的稀浓。ECU根据氧传感器传送的实际混合汽浓稀反馈信号而相应调节喷油脉宽,使发动机运行在最佳空燃比(λ=1)状态,从而为催化转换器的尾气处理创造理想的条件。如果混合汽太浓(λ<1),必须减少喷油量,如果混合汽太稀(λ>1),则要增加喷油量。 现代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中,安装在催化转换器前的宽带氧传感器,称作控制氧传感器,安装在三元催化器的上游位置,监测尾气中氧的浓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喷油量,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根据OBD-Ⅱ规定,现代汽车必须对三元催化转换器效率进行持续监控,为此配有诊断氧传感器,安装在催化转换器的下游端。通过比较催化转换器上游和下游的传感器信号,可以确定催化转换器的效率。主要原因是由于控制氧传感器因老化,其向ECU输送的电压信号曲线会发生偏移,诊断氧传感器会检测控制氧传感器是否仍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然后ECU 就可计算出矫正偏移所需的补偿量。 由于老化而造成工作性能变差的氧传感器,也会影响燃油经济性的指标。老化的氧传感器提供给DME的混合汽浓度信号存在误差,将使DME控制单元在可燃混合汽形成的控制产生偏差,而造成燃油消耗的增加。表1是博世公司所做的氧传感器对燃油经济性影响的明细表。 一、宽带型氧传感器的分类及基本构造 根据氧传感器的制造材料不同,宽带型氧传感器可分为以ZrO2为基体的固化电解质型和利用氧化物半导体电阻变化型两大类;根据传感器的结构不同,宽带型氧传感又可分为电池型、临界电流型及泵电池型。 宽带型氧传感器的基本控制原理就是以普通氧化锆型氧传感器为基础扩展而来。氧化锆型氧传感器有一特性,即当氧离子移动时会产生电动势。反之,若将电动势加在氧化锆组件上,即会造成氧离子的移动。根据此原理即可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所想要的比例值。 构成宽带型氧传感器的组件有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感应室,另一部分是泵氧元。 感应室的一面与大气接触,而另一面是测试腔,通过扩散孔与排气接触,与普通氧化锆传感器一样,由于感应室两侧的氧含量不同而产生一个电动势。一般的氧化锆传感器将

医用制氧机原理

医用制氧机原理 医用制氧机采取的是分子筛制氧方式。结构模块化,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而正确地使用、及时有效地保养维修,是确保制氧量、制氧纯度和正常输出压力、延长制氧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本机的工作流程框图见图l。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框圈系统提供制氧机所需要的大量压缩空气,在整个拟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从2个方面做些说明。(1)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压缩机工作时,空气经进气阀进人阴阳螺杆的齿间容积,随着螺杆的不断旋转,各自的齿间容积也不断增大,当齿间容积达到最大值时与进气口断开,进气过程结束。随着阴阳螺杆的继续咬合,齿间容积不断减小,空气压力逐渐提高,当齿间容积与排气口相通时,压缩过程结束。因此从压缩机排出的是压缩空气和油的混合气体。润滑油通过油路返回到主机,压缩空气通过几级冷却器进入冷干机。(2)油路:稳定、干净的压缩空气是整台制氧机的基础,对制氧量、纯度有很大的影响。而良好的油循环是提供稳定压缩空气的有力保证。压缩空气和油的混合气从主机进人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分为2个阶段:①大部分的油被分离器旋风离心分离,经过冷却设备进人油过滤器喷人主机。被冷却的油可以冷却进人机内的空气,还可冷却压缩机主机,起到润滑轴承及密封作用,很好地延长了空压机的寿命;(委微量的油在油气分离器芯中被分离,经回油管、节流阀,随空气返回主机。12冷千机系统分子筛型制氧机制氧核心是分子筛,如果长期经过分子筛的是湿度很高的压缩空气,分子筛很快就会失效,影响给病人的正常供氧,给医院造成损失。冷干机的主要作用是除去从压缩空气中夹杂的水分,以冷凝物的形式排出,保证干燥的压缩空气进人空气储罐。正常运行的条件有以下几点:(l)环境空气温度,允许范围5℃碱兜;(2)进人口空气温度冷冻式干燥机设计进人口温度为3代礴1℃;(3)压缩机进口压力标准设计为空气压力Q62-朋MPa,低于场ZMP桧降低氧纯度。,3妞气制取系统制氧机、氧压机和氧气储罐为制氧系统。 (l)本机采取用变压吸附原理护比ssuI’e俪ngAdsorption,PSA),用分子筛从净化的压缩空气中分离氧气,这是医院目前最简易、最安全和制氧成本最低的方法。空气(制氧原料)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和冷冻式干燥机和多级精密过滤器的处理后,得到的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进人制氧主机吸附筒底部的沸石分子筛群。在制氧主机里(主机系统有主分子筛撤座),通过PLC险制系统来达到A3吸附塔交替循环工作(加压吸附、减压脱附)。根据变压吸附原理在常温低压下,利用沸石分子筛加压时对氮气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氮气的吸附容量减少的特性,形成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循环过程,使空气中的氧氮分离而制取氧气。当吸附塔氧气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进气阀关闭,冲洗阀打开,吸附塔进人冲洗阶段,过后冲洗阀关闭,解吸阀打开进人解吸再生阶段,这样即完成了一个循环周期。由职吸附塔分别进行相同的循环过程,从而实现连续供气。在交替的过程中,氧气会聚分子筛槽的顶部,经平衡电磁阀切换,氧气浓度提升至90死以上,如此循环运行,纯氧不断地输送到储氧罐里蓄积,蓄积的氧气通过管道可直接到达用氧终端,从而完成制氧及供氧

红外报警探头

红外报警探头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 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1、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内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全解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功能 测定发动机排气中氧气含量,确定汽油与空气是否完全燃烧。电子控制器根据这一信息实现以过量空气系数λ=1为目标的闭环控制,以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HC、CO和NOX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 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骨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大气中氧的含量为21%,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 特点 抗铅;较少依赖于排气温度;起动后迅速进入闭环控制。 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 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 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 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 就只能更换了。 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 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家用制氧机原理和维修常识

家用制氧机原理和常识 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是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 在家中进行氧疗时须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确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毫米汞柱的病人,每日应给予15小时以上的氧疗;对部分病人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在活动、紧张或劳累时,短时间给氧可减轻“气短”的不适感。 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般为1~2升/分钟,且应调好流量再使用。因为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阻肺病人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 3.注意用氧安全最重要。供氧装置应防震、防油、防火、防热。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因氧气能助燃,故氧气瓶应放于阴凉处,并远离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离火炉5米,距暖气1米。 4.注意氧气的湿化。从压缩瓶内放出的氧气湿度大多低于4%,低流量给氧一般应用气泡式湿化瓶,湿化瓶内应加1/2的冷开水。 5.氧气瓶内氧气不能用尽,一般需留1mPa,以防再充气时灰尘杂质进入瓶内引起爆炸。 6.鼻导管、鼻塞、湿化瓶等应定期消毒。 7.购买欧格斯制氧机的病人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使用。 欧格斯家庭制氧机使用过程中的知识问答 1:我怎么知道制氧机制出来的是氧气? 答:一般制氧机厂家都会有专门的售后人员,他们可以使用测氧仪来检测制氧机产生的氧浓度。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性,用点燃的香烟来检测氧气。不过这样的检测并不准确而且有一定的危险,不建议使用。 2:为什么我的制氧机噪音很大?而且在每10秒左右还有噗噗的声音出现? 答:首先,制氧机内有压缩机,所以会存在噪音,噪音的控制水平和制氧机生产厂家的水平以及制氧机的体积结构有关系,一般体积较大的制氧机噪音较小,因为这种制氧机有足够的空间安置隔音部件。而且比较容易设计制氧机的内部结构来减少制氧机的噪音。对于已经购买的制氧机,尽量不要将其放置在狭小的空间内,因为这样会增加回声,很多时候较空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μm。比紫光光波长更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光叫红外线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红外传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下面结合几个实例,简单介绍一下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应用介绍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一般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尼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电后续电路经检验处理后即可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尼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尼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红外线遥控鼠标器中的传感器 在机械式鼠标器底部有一个露出一部分的塑胶小球,当鼠标器在操作桌面上移动时,小球随之转动,在鼠标器内部装有三个滚轴与小球接触,其中有两个分别是X轴方向和Y轴方向滚轴,用来分别测量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移动量,另一个是空轴,仅起支撑作用。拖动鼠标器时,由于小球带动三个滚轴转动,X轴方向和Y轴方向滚轴又各带动一个转轴(称为译码轮)转动。译码轮(见图1)的两侧分别装有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传感器,组成光电耦合器。光敏传感器内部沿垂直方向排列有两个光敏晶体管A和B,如图2所示。由于译码轮有间隙,故当译码轮转动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时而照在光敏传感器上,时而被阻断,从而使光敏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光敏晶体管A和B被安放的位置使得其光照和阻断的时间有差异,从而产生的脉冲A和脉冲B有一定的相位差,利用这种方法,就能测出鼠标器的拖动方向 照相机中的红外线传感器――夜视功能 红外夜视,就是在夜视状态下,数码摄像机会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关掉红外滤光镜,不再阻挡红外线进入CCD,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索尼数码摄像机首创了红外线夜视摄影功能,能够在全黑环境下进行拍摄,甚至连肉眼也不能分辨清楚的物体,现在也可以清晰地拍摄下来。这种夜视的特点是可以在完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进行拍摄,但由于采用的是红外摄影,无法进行彩色的还原,所以拍摄出来的画面是单色的,影像会变绿。不久之后,索尼又推出了拥有超级红外线夜视摄功能的数码摄像机,红外线功能的慢速快门为2段选择,超级红外线夜摄功能的慢速快门为自动调节,可以获得更好的影像效果。举一个大家都见过的例子,在美国空袭伊拉克时,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来源:一大把汽车电子圈 氧传感器的功能 测定发动机排气中氧气含量,确定汽油与空气是否完全燃烧。电子控制器根据这一 信息实现以过量空气系数入=1为目标的闭环控制,以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H C、CO 和NOX 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 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骨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大气中氧的含量为21% ,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 特点 抗铅;较少依赖于排气温度;起动后迅速进入闭环控制。 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就只能更换了。 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 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对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就很难使传感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氧传感器内部线路断脱

被动红外探头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头工作原理特性及新技术 在电子防盗探测器领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但随着入侵者的反侦测技术手段的提高,从而对探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被动红外探头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样,新一代的被动红外探头也应运而生。因为美国的美安科技的Focus牌探头采用了很多最新技术,使用也较为广泛。所以,下面就结合该产品的技术特性来阐述被动红外探头的最新技术。 1.被动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被动红外探头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探头收集外界的红外辐射通过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面。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 1) 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辐射敏感元件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敏感。 2) 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 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 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 多视场的获得,一是多法线小镜面组成的反光聚焦,聚光到传感器上称之为反射式光学系统。另一种是透射式光学系统,是多面组合一起的透镜——菲涅尔透镜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 6) 这要指出的是被动红外的几束光表示有几个视场,并非被动红外发红外光,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2.被动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3.被动红外探测新技术说明 下面针对上述的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缺点,结合美国的美安科技的Focus牌的红外探测技术,进行详细发分析。通过对其缺点分析发现,我们实际上要解决误报和探测下降甚至失灵的问题: 3.1误报问题 为了降低误报率,只要排除误报等因素就可以大大降低误报率。 误报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外界的因素: ●外界的热光源(尤其是白光光源):如阳光、照明光源等; ●外界的射频信号。 内部因素: ●内部由于器件等的噪声和干扰,如光热释感应器的信号瞬变等。针对以上情况,枫叶公司的新一带红外探头、采用一些独特的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信号出/入分析

血氧探头的工作原理

血氧探头定义 血氧探头,全称为血氧饱与度探头(英文SpO2 Sensor/SpO2 Probe),就是指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与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与度。通过SpO2监护,可以得到SpO2、脉率、脉搏波。应用于各种病人的血氧监护,通常另一端就是接心电监护仪。 血氧饱与度定义 血氧饱与度就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最大溶解度,血液中氧气结合主要就是靠血 红蛋白。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但就是如果在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 下就会发生变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就就是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 白的亲与性很高,会优先与一氧化碳结合,从而造成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发生危险。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与度为98% 、静脉血为75%。 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有学者将 SpO2<90%定为低氧血症的标准,并认为当SpO2高于70%时准确性可达±2%,SpO2低于70%时则可有误差。临床上曾对数例病人的SpO2数值,与动脉血氧饱与度数值进行对照,认为SpO2读数可反映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脉血氧的 变化。胸外科术后病人除个别病例临床症状与数值不符需作血气分析外,常规应用脉搏血氧饱与度监测,可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指标,避免了病人 反复采血,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血氧探头工作原理 1、功能与原理 脉搏血氧饱与度SpO2指的就是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百分比值。SpO2作为一种无创的、反应快速的、安全的、可靠的连续监测指标,已经得到公认。 目前在麻醉、手术以及PACU与ICU中得以广泛使用。根据氧合血红蛋白(HbO2)与还原血红蛋白(Hb)在红光与红外光区域的光谱特性,可知在红光区(600~ 700nm)HbO2与Hb的吸收差别很大,血液的光吸收程度与光散射程度极大地依赖 于血氧饱与度;而在红外光谱区(800~1000nm),则吸收差别较大,血液的光吸收 程度与光散射程度主要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所以,HbO2与Hb的含量不同吸收光谱也不同,因此血氧饱与度仪血液导管中的血无论就是动脉血还就是静脉血饱与 度仪均能根据HbO2与Hb的含量准确地反映出血氧饱与度。 血液在波长660nm附近与900nm附近反射之比(ρ660/900)最敏感地反映出 血氧饱与度的变化,临床一般血氧饱与度仪(如泰嘉电子Taijia饱与度仪、脉搏血氧仪)也采用该比值作为变量。在光传导的途径上,除动脉血血红蛋白吸收光外,其她组织(如皮肤、软组织、静脉血与毛细血管血液)也可吸收光。但入射光经过手指或耳垂时,光可被搏动性血液与其她组织同时吸收,但两者吸收的光强度就 是不同的,搏动性动脉血吸收的光强度(AC)随着动脉压力波的变化而改变。而其

高原制氧机原理

大家都知道,氧气的含量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压的降低、空气密度的逐渐减少而减少。在高海拔的地方,制氧机的使用效果相对于正常海拔的时候有所降低,性能相差比较大。所以,有效提升制氧机的各方面性能及工作效率很有必要。高原型制氧机就是专为高海拔地区设计的。 当前,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分子筛变压吸附医用制氧机大多数分为两床和四床,在这些制氧机中均不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即时调整,总的来说,国内市场上的制氧机都功耗大、产氧率低、流程不可调节等瑕疵。我们所说的高原高效制氧机就是针对高原缺氧地区的恶劣气候,改变高原地区电力供应过程中的损耗大问题,解决高原人们的用氧难题。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原理是什么呢? 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采用PSA制氧的前沿技术,原理为:空气就是唯一的原料,5A觷分子筛做为吸附剂,在常温低压条件下,采用的是六吸附床和变压吸附技术制氧的流程,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进行分离而提取出医用氧气。我们都知道,氮占空气的78%,而氧是21%,其它成分占1%。分子筛也就是合成泡沸石呈立方晶体,其骨架中具有一些大小一致的微小空隙,它比氧更容易吸附氮,随着我们给予的压力的增大,二者吸附氮的能力也就相差变大。 当压缩空气进入吸附塔时,分子筛就优先吸附氮和水分、二氧化碳等其它杂质,氧则顺利通过。利用分子筛在加压的时候对氮的吸附能力越强的特点,采用周期性的改变吸附塔内的压力,形成常压解吸、加压吸附这样的反复循环过程,从而就可以制的高纯度的医用氧气。

此设备设计比较合理,整体性能良好,六塔制氧技术先进、流程严密、自动化控制好、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操作保养维修更为简便。 相关专家提醒: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非常切合实际意义,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全社会必然会取得很好的反响,发展潜力良好,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https://www.doczj.com/doc/c17151687.html,/gallery-176-grid.html

红外探测器原理

红外探测器原理 安防2007-10-16 10:17:07 阅读888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 被动红外探测器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而任 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 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 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 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㈠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 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 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 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 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 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 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 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 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

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氧探头工作原理 氧探头又称氧化锆浓差电池,它的工作原理(见示意图)是:以高温氧化锆作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若电解质两侧氧浓度不同时,便形成氧浓差电池。浓差电池产生的电势与两侧氧浓度有关,如一侧氧浓度固定,即可通过测量浓差电势来测量另一侧的氧含量。 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是在氧化锆(ZrO2)中掺入一定数量的氧化钙(CaO),经高温焙烧而成。在氧化锆电介质的内外壁上用高温烧结(或压紧)的方法附上不易氧化的多孔性(网状)白金电极和电极(丝)引线。经过上述掺杂和焙烧而成的氧化锆,其晶型为稳定的立方晶体,晶体中部分四价锆离子被二价钙离子所取代而形成氧离子空穴。由于氧离子空穴的存在,在600-1200℃高温下,这种氧化锆材料就成为对氧离子有良好的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在氧化锆两侧氧浓度不等时,浓度大的一侧的氧原子在该侧的表面电极上结合两个电子形成氧离子(1/2 O2+2e- - O-),然后通过氧化锆材料晶格中的氧离子空穴向氧浓度低的一侧运动,当到达低浓度一侧时,便在该侧电极上释放两个电子并结合成氧分子放出(O- -1/2 O2+2e-),于是在高氧侧和低氧侧电极上分别造成正负电荷积累,产生电势,此电势阻碍这种迁移的进一步进行,直至达到平衡为止,从而形成氧浓差电池。 氧探头在可空气氛加热炉中使用的药店及常见故障 1.在可控气氛加热炉中氧探头的使用要点 (1)氧探头属于一种高精度、高灵敏的传感器,其核心元件氧化锆头是球状或管状结构陶瓷件,很容易受冲击破碎。在新的氧探头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氧探头是否受过碰撞,氧探头是否有弯曲,氧探头外管有无裂纹,探头部位氧化锆是否有裂纹或破裂、或有陶瓷装碎片;轻轻摇动氧探头,听听氧探头内部是否有响声。如有响声,可能是氧探头的氧化锆已经破裂。 (2)氧探头在安装时要注意安装位置插入炉膛50-100mm,安装在炉气较稳定的区域内。不要靠近各种渗剂的滴注口、分扇附近;不要安装在炉内口、角落、震动大的部位。如安装在井式炉炉盖等处时,应在氧探头前端家保护套并注意气氛流通良好。 (3)注意氧探头安装座与炉壳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不要漏气。氧探头联线使用屏蔽信号线,防止信号干扰。 (4)氧探头最好在室温装入炉内,随炉升温到使用温度,避免急冷、急热。安装时注意轻拿轻放。如遇特殊情况,在高温状态下需要拔出或插入氧探头时,拔出或插入速度控制在30mm/min以内,并且在氧探头拔出加热炉时,应停供可燃气氛,降低炉压,以避免高温氧探头拔出引燃气氛被火苗烫伤。 (5)初次使用氧探头,需对氧探头进行预渗碳8-24h,建议不要在新炉刚开始预渗碳时就安装氧探头。因为在新炉预渗碳时,炉中可能还存在较多水分等杂质,气氛不稳定,会对氧探头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一般在新加热炉烘炉结束,用甲醇预渗碳24h以上再安装氧探

医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医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工作原理 DYO制氧机分离空气主要由两个填满分子筛的吸附塔组成,在常温条件下,将压缩空气经过过滤,除水干燥等净化处理后进入吸附塔,在吸附塔中空气中的氮气等被分子筛所吸附,而使氧气在气相中得到富集,从出口流出贮存在氧气缓冲罐中,而在另一塔已完成吸附的分子筛被迅速降压,解析出已吸附的成分,两塔交替循环,即可得到纯度为≥90%的廉价的氧气。整个系统的阀门自动切换均由一台电脑自动控制。 安装方便 设备结构紧凑、整体撬装,占地小无需基建投资,投资少。 优质沸石分子筛 具有吸附容量大,抗压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故障安全系统 为用户配置故障系统报警及自动启动功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比其它供氧方式更经济 PSA工艺是一种简便的制氧方法,以空气为原料,能耗仅为空压机所消耗的电能,具有运行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 机电仪一体化设计实现自动化运行

进口PLC控制全自动运行。氧气流量压力纯度可调并连续显示,可设定压力、流量、纯度报警并实现远程自动控制和检测计量,实现真正无人操作。先进的控制系统使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可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并可对各种工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证了气体纯度、流量的稳定。 高品质元器件是运行稳定可靠的保证 气动阀门、电磁先导阀门等关键部件采用进口配置,运行可靠,切换速度快,使用寿命达百万次以上,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 氧含量连续显示、超限自动报警系统 在线监控氧气纯度,确保所需氧气纯度稳定。 先进的装填技术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沸石分子筛采用“暴风雪”法装填,使分子筛分布均匀无死角,且不易粉化;吸附塔采用多级气流分布装置和平衡方式自动压紧装置;并且使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保持压紧状态,从而保证吸附过程中不产生流化现象,有效延长沸石分子筛使用寿命。 不合格氧气自动排空系统 开机初期的低纯度氧气自动排空,达到指标后送气。 理想的纯度选择范围 氧气纯度调节方便,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21%~93±2%之间任意调节。 系统独特的循环切换工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讲解学习

1 概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类防盗?保安报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主动式红外发射/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而这里所设计的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则采用了美国的传感元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用它制作的防盗报警器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许多防盗报警器材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不需要用红外线或电磁波等发射源? ●灵敏度高?控制范围大? ●隐蔽性好,可流动安装?

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电偶都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不同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热电系数远远高于热电偶,其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其极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抑制因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该传感器在工艺上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路方式,因而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该电阻阻抗高达104MΩ,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即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由于加电极化的电压是有极性的,因此极化后的探测元也是有正?负极性的? 图1是一个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 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该传感器将两个极性相反?特性一致的探测元串接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因环境和自身变化引起的干扰?它利用两个极性相反?大小相等的干扰信号在内部相互抵消的原理来使传感器得到补偿?对于辐射至传感器的红外辐射,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安装在传感器前面的菲涅尔透镜将其聚焦后加至两个探测元上,从而使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制造热释电红外探测元的高热电材料是一种广谱材料,它的探测波长范围为0.2~2 0μm?为了对某一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有较高的敏感度,该传感器在窗口上加装了一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