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交通出行率指标简本

北京市交通出行率指标简本

北京市交通出行率指标简本
北京市交通出行率指标简本

北京市汽车出租合同书正式版

After reaching a consensus through equal consultation, the agreement stipulates the obligations that must be performed and the rights that should be enjoyed by each other.北京市汽车出租合同书正 式版

北京市汽车出租合同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合同资料适用于日常场景中,在经过平等协商而达成一致意思后订立的协议,规定了相互之间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应当享有的权利,如若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正当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公平、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在诚实守信、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为甲方提供设备齐全、车况良好、运行安全可靠、证件齐全的车辆,车辆基本情况如下: 一次性支付。 三、协议期限为1年: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止。

四、协议期内汽车所有权属于乙方,甲方只有使用权,不得转租、转借、抵押和进行客运以外的货运行为或其它任何侵犯甲方车辆所有权的行为。 五、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协议约定交付所用的车辆; (二)甲方应及时足额的交付车辆抵押金; (三)甲方应按协议约定正常使用车辆。因使用保管不妥当造成车辆损失的,如轮胎单独损坏,车辆在淹及排气管的水中启动或被水淹后操作不当致使发动机损坏等,由甲方承担赔偿责任; (四)甲方在租赁期间内配合乙方进

(2020年整理)交通出行方式统计.doc

表一:部分特大城市平均出行时耗(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大 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XXXX年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XXXX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式占2.5%。截至XX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XXXX年机动车总量将达到 380万辆。 表三:北京XXXX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XXXX年和XXXX年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情况:从XXXX年和XXXX年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现,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自行车、步行、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式分担率之和分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对比XXXX年和XXXX年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XXXX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式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XXXX年为26.85%。 表四:XXXX与XXXX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表五: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出行方式统计

交通出行调查方案

杭州下沙大学生交通出行方案调查 一、调查背景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占地面积1.5万亩,目前有14所高校,在校学生20万人,是全省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大学城。在校大学生每天都会面临到出行方案和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截止目前,区内运作的公交线路已有13条,运营公共汽车83辆;小面的200多辆;区内出租车总数达到300辆;从下沙到杭州主城共开通公交线路13条,基本覆盖了杭州主城的繁华区块,并有500多辆大巴投入运营。吃穿住行是人生活最主要的部分,出行方式自然也就成了下沙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杭州下沙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可行性方案具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将全面了解下沙大学生的日常出行习惯和出行方式、大学生对下沙交通满意状况、工作日与节假日交通差异对大学生出行方式的影响、高教东西区大学生出行方式的差别,以及对下沙公交车、小面的、出租车现存的状况及大学生需求量等问题的分析,深入研究下沙地区交通状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为进一步完善下沙交通系统提供建议。此外,我们还将经过全面调查分析在下沙高教园区设立公共自行车出租点的必要性以及对已经开工建设的经过下沙的地铁的大学生期望度及其地铁的潜在乘客群。我们希望通过最后的调查分析报告帮助政府对下沙交通的决策提供参考,以便相关部门例如杭州市公交总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为下沙的20万大学生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我们也将向报刊杂志投稿,通过媒体向大学生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为大学生更方便地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下沙高教园区的交通网络系统。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调查对象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4所大专院校的所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单位为14所大专院校的每位在校大学生。

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精心整理 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市出租汽车的管理,维护出租汽车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出租汽车正常营运秩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六条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检验合格的符合规定数量的车辆;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相应的车辆停放场地;

(三)有合格的驾驶员; (四)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本市常住户口,取得正式驾驶证3年以上; ( ( ( ( ( ( ( 备有空车待租标志和停运标志; (五)车辆整洁卫生。 第九条申请经营出租汽车的,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办理申报审批手续:

(一)申请者是单位的,持上级主管部门的证明,向出租汽车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者是个人的,持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向出租汽车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者应当填写《出租汽车经营申请表》,写明经营规模、范围、从业人员和车辆、停车场地、营业站及管理制度等情况。出租汽车管理机关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 ( ( 场地、《准( 第十条出租汽车管理机关对出租汽车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出租汽车驾驶员及营运车辆状况每年复审一次。经复审合格的,方可继续经营。 第十一条出租汽车经营者增加、减少或者更新营运车辆,应当报经出租汽车管理机关批准。出租汽车经营者歇业的,须经出租汽车管理机关批准后,再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手续。

经批准歇业或者减少营运车辆的,须向出租汽车管理机关缴销营运证件,并对不作为出租汽车使用的车辆去除车身装饰和车内的营运设施。 第三章营运管理 第十二条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营运管理制度,为乘客提供方便、及时、周到、安全的服务。 ( ( ( ( ( 证》的驾驶员从事出租汽车营运; (六)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建立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 (七)应当建立健全群众投诉受理制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群众投诉的调查处理; (八)执行市出租汽车管理局协调营运业务的措施;

北京市道路交通资源占有率分析

第25卷 第5期 2008年5月 公 路 交 通 科 技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 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 ol 125 N o 15 May 2008 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8)05Ο0140Ο04 收稿日期:2007Ο10Ο27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CZ 20040901) 作者简介:刘小明(1964-),男,江苏扬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安全、交通规划等1(liuxm @bjut 1edu 1cn ) 北京市道路交通资源占有率分析 刘小明1 ,齐彤岩1 ,刘冬梅2 ,罗 铭 1 (1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022;21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摘要:为了从宏观上了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和使用情况,引入了交通资源占有率的概念表征车辆在全天、全路网上的运行状况。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年的统计数据和交通调查数据,分别从客运交通结构、行车里程、行车时间、交通调查中核查线车型比例等角度对北京市2000年和2005年的公交车、小汽车、出租车等不同交通方式的道路资源占有率进行计算。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资源占有率;统计计算;道路交通资源;行车里程;行车时间;核查线车型比例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标识码:A An Analysis of Road Transport Re source Share Rate in Beijing LI U X iao Οming 1 ,QI T ong Οyan 1 ,LI U D ong Οmei 2 ,LUO Ming 1 (11Beiji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Beijing 100022,China ; 21Beijing Zhongjiaoguotong ITS T echnology C o 1Ltd ,Beijing 100088,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learn how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in frastructures have been utilized ,the concept of share rate of transport res ources was introduced to characterize the full Οday operation of vehicles in the whole road netw ork 1With specific study of Beijing ’s statistics and traffic survey data in the past years ,the road share rate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 odes including public transport ,cars and taxis in terms of public transport structures ,mileage ,travel time and screen line vehicle types proportion in traffic servey in 2000and 2005were calculated 1 K 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share rate of transport res ources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road traffic res ource ;mileage ;travel time ;screen line vehicle types proportion 10 引言 在研究地面运输系统中,我们关心的是货流和客流如何组织和移动。大城市的运输系统中,大家更为关心的是乘客怎样才能更方便和快捷的出行,对交通规划者的要求就是,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交通资源,满足不同出行者各种层次的出行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从资源的角度讲,我们一般研究的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两者宏观上有不同的属性:如果只研究空间尺度,交通设施主要是数量,比如道路和轨道有多长,车道数有多少,桥梁有多少座,主要是设 施的能力;而交通工具主要是运载能力,车辆的数目,种类,座位数或吨位,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所说的 运力。如果引入时间尺度,使交通资源具有的时空特性,那么交通设施主要研究是容量,交通工具主要研究其在交通设施中运行的效率和规律(包括速度、密度、间距、占有率及其之间的关系等)。在研究交通工具的运行规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某一路段车辆与基础设施的关系,但车辆在全天或者一段时间在某个路网的运行状况如何呢,特别是对大城市的市内交通而言,更关心小汽车、公交车、出租车这些共用城市路网的动态交通工具到底谁对道路设施占有的更多,那么为了更好的表征车辆在全天、全路网上的运

统计作业北京郊区县公共交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统计实验报告 北京郊区县公共交通使用情况调查 小组:魅力球小组 组员

一问卷设计 北京郊区县公共交通使用情况调查 第1题您的年龄[单选题] ?18岁以下 ?18—36岁 ?37—54岁 ?54岁以上 第2题您居住的区县是[单选题] ?门头沟 ?房山 ?大兴 ?密云 ?顺义 ?怀柔 ?昌平 ?平谷 ?延庆 ?通州 第3题您对该地区公共交通状况满意程度[单选题]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极不满意 第4题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几率[单选题] ?偶尔 ?经常 ?只有极特殊情况下不乘坐公共交通 第5题您平时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中最主要的是[单选题] ?出租车

?公交车 ?地铁 ?其他 第6题您一个月内乘坐公共交通设施的费用[单选题] ?50元以内 ?50-100元 ?100-200元 ?200元以上 第7题您对公交、地铁提价的看法[单选题] ?支持调价,可以降低人流量 ?反对调价,增加了出行费用 ?无所谓 第8题地铁涨价后,您选择地铁出行的频率[单选题] ?和以前一样 ?比以前略有减少 ?比以前减少很多 第9题您认为在学生放假期间乘车对您的影响大吗?[单选题] ?影响很大,要等半小时或以上才能乘到车 ?影响一般,等几分钟就能乘到车 ?没影响,和平时一样 第10题如果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您会放弃自驾行,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吗?[单选题] ?会 ?不会 ?根据情况定 第11题您在什么情况下不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多选题] ?路程太短 ?路程太远,路上浪费时间 ?公共交通无法到达 ?换乘次数太多,不方便 ?出于锻炼原因

第12题您认为目前郊区县公共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多选题] ?不准时 ?公交站太远 ?换乘不方便 ?票价不合理 ?拥挤 ?车速慢 第13题您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利用公共交通缓解郊区县的交通拥堵问题[多选题] ?增加公共交通的数量,提高运输能力 ?进一步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面 ?增设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车运营效率,做到高峰期公私分离 ?重点路段增设交通枢纽,方便自行车、私家车与公交车换乘和公交之间的 换乘 ?热点路段的公交车及地铁在高峰时段增设大站快车,分离疏导客流,提高 运营效率 ?其他 第14题:请问您认为造成郊区县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填空题] 第15题:请问您认为政府应着力于郊区县公共交通的哪些方面进行投资及改善呢? [填空题] 二、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私人小汽车的迅速增长,城市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国内外城市交通的发展经验来看,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条件下,优先进行公共交通建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城市交通政策。公共交通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矛盾,而且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是一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方法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多,北京的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其形成原因复杂且多样。本文将从几方面探讨拥堵的成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北京交通;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当机动车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有的道路交通道路、标志、设施等,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就会出现堵车现象。堵车只是现象和结果,原因是由于机动车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原有的道路交通设计已经不适合新的发展要求。本文尝试对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一、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不断加剧,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动车数量过多,新车增长过快 据北京市交管部门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 在现有路面及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如此多的车辆势必将让车路矛盾进一步加剧。 同时,北京新车的增长同样令人担心,大量新车涌向街头,势必造成车流量的 迅猛增加,从而降低了车辆正常行进的速度,遇有突发情况就会形成拥堵或是 变成“停车场”。在机动车急速增长的同时,北京的道路面积拓展缓慢,目前北 京市90%的道路都处于饱和状态【1】 2、道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仍显不足,公共交通供需矛盾明显 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不便,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不断恶化,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设备的运力供应不足,以及公 共停车位的供应不足的问题,致使许多家庭购买小汽车,增大了车辆的总量。 3、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交通出行效率低。 北京市热衷于修主干道,不注重次干道、支路的建设,道路密度低,交通流量过于集中,主/次干道、支路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在主/次干道过渡或衔接 路口、路段通行能力低。北京交通对主干道的依赖过度严重,每到高峰期,环 路及连接环路的干道总是堵得“天昏地暗”,而一些支线道路却相对畅通。另外, 一些立交桥,如西直门桥、航天桥、四惠桥、天宁寺桥等,在设计上不尽完善,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7-01-29 交通运输论文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公共交通所具有的个体交通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198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方针,并且先后发布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评价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定点、定线公共交通系统和非定点、定线的公共交通系统。前者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小公共汽车以及索道、缆车、登山电梯等。后者主要是出租汽车。各种交通方式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公共汽车交通问题进行研究。 评价是一些归类的指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对评判对象从其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或全面的综合状况做出优劣评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非线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非线性原则,实现指标体系的结构最优化; 实用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分析现状,认清所处阶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尽量选取日常统计指标或容易获得的指标,以便直观、简便地说明问题。 涉及公共交通的评价指标至少有几十种,精确的量化不等于评价的准确,对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应选取尽量少的指标,反映最主要和最全面的信息,每项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可量化和通用性。 城市常规公交评价涉及面广、内容多,评价指标选取考虑的因素也多,因此,用简单的`线性结构难以描述各指标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树状的关系结构,运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将目标按逻辑分类向下展开为若干目标,再把各个目标分别向下展开成分目标或准则,依此类推,直到可定量或可进行定性分析(指标层)为止。目标层次分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直接与目标相关,具有层次性,并可随着目标的增多而扩充。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要素包括流动的人、行驶的车、变化的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的指标多达数十种,对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整理,认为评价体系可以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来反映总体发展水平。

交通出行方式统计

表一:部分特大城市平均出行时耗(摘自:1980年代 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大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20xx年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2018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 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式占2.5%。截至20xx 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20xx年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 表三:北京20xx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20xx年和20xx年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情况:从20xx年和20xx年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现,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自

行车、步行、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式分担率之和分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对比20xx年和20xx年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xx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式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20xx年为26.85%。 表四:2000与20xx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表五: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出行方式统计 而在一般的现代化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较高,一般在20%左右,如杭州市20xx年占到25.2%,武汉市20xx年占到21.7%,北京市20xx 年则达到了27%。 (佛山顺德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 图一:20xx年成都市客运交通出行方式分布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 告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 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 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 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 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

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

(管理制度)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第壹章总则 第壹条为加强对本市出租汽车的管理,维护出租汽车乘客和运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出租汽车正常营运秩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运营出租汽车的企业、个人以及出租汽车驾驶员、设立出租汽车营业站的单位、出租汽车调度员,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局是本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对本市的出租汽车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工商行政、税务、物价、公安、公安交通、技术监督等管理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出租汽车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市出租汽车的发展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壹管理、鼓励竞争、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出租汽车的营运服务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资格管理 第六条出租汽车运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壹)有经检验合格的符合规定数量的车辆; (二)有固定的运营场所和相应的车辆停放场地;

(三)有合格的驾驶员; (四)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壹)有本市常住户口,取得正式驾驶证3年之上; (二)男60岁、女50岁以下,身体健康; (三)遵纪守法,解除劳动教养的、刑满释放的,须期满5年之上; (四)经出租汽车管理机关考核且取得合格证书。 第八条出租汽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壹)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检验合格; (二)符合本市规定的车型和车身装饰; (三)6座(含6座,下同)以下的车辆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安全隔离装置和准确有效的计价器; (四)于车辆前风挡玻璃右侧上方张贴营运证件,于车内张贴车辆收费标准,且备有空车待租标志和停运标志; (五)车辆整洁卫生。 第九条申请运营出租汽车的,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办理申报审批手续:

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状况的调查报告

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状况的调查报告 08614222 马国利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状况的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状况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出租车司常年超负荷工作,体力严重透支,甚至患有很多职业病。此调查意在探析出租车司机生存现状,了解出租车司机的生活满意度,收集整理数据,提出一些关于改善出租车司机生存现状的建议供相关单位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调查对象:北京市所有出租车司机 2.调查单位:北京市每一名出租车司机 三、调查内容 1.出租车司机的基本状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 2.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现状,涉及工作时间、饮食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情绪问题、受尊重情况等方面。 3.出租车司机对其生存现状的满意程度。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 调查工作期限:2010年12月24日-28日 五、调查地点 北京市出租车密集地点,如公交枢纽站、火车站、商场周边。 六、调查方式和方法 1.调查资料方式 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北京地区的出租车司机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依据样本数据,对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有效性做出推断。 2.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方法中的访问调查法:通过问卷形式对司机进行调查,直接与被调查的司机接触 七、确定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1.调查资料整理: 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2.资料分析方法 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手段,在分析时选择,如数据透视表、区间估计、描述统计等。

八、调查方案的预算 1.调查员劳务费100 2.材料费10 3.资料印刷费10 九、提交报告的方式 以调查报告书的形式进行提交,其中含有本次调查的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等附件。 十、调查的组织计划 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调查人员预定为天天向上小组成员,马国利为收集资料者,翟清清为组织者,金彦为调查者,在调查开始时,组织商讨调查计划,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等具体事宜。调查后集体集体整理数据,并各自编写调查报告。 二、问卷设计 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状况的调查 您好!我们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近年来,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状况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出租车司常年超负荷工作,体力严重透支,甚至患有很多职业病。此调查意在探析出租车司机生存现状,了解出租车司机的生活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建议。其内容涉及工作时间、身体状况等问题。 (请在您选择的选项上打√,除注明多选,其他都是单选,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30岁以下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A.初中或以下学历 B.高中学历 C.大学及以上学历 4.您从事出租车司机工作的年限 A.5年以下 B.5-10年 C.10-15年 D.15年以上 5.您每月的净收入大约是(扣除份子钱) A.2000元以内 B.2000元-3000元 C.3000元-4000元 D. 4000元以上6.您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是 A.6小时以内 B.6-8小时 C.8-10小时 D.10小时以上7.您平常通过什么途径解决午餐、晚餐问题 A.路边摊解决 B.小饭馆就餐 C.西式快餐 D.家中就餐8.您患有以下哪些职业病(可多选) A.高血压 B.高血脂 C.腰椎、颈椎病 D.肥胖症 E.前列腺炎 F.胃病 G.无任何职业病 H.其他 9.您现在感觉压力怎样 A.很大压力,很难承受 B.压力一般,可以接受 C.毫无压力

北京出租车市场现状调研分析1

目录 一、出租车市场的现状1(一)行业垄断1(二)黑车猖獗1(三)驾驶人员匮乏1(四)驾驶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2(五)出租车经营模式不合理2(六)出车陈本比较高2二、几点建议3(一)完善相关法律3(二)增加从业者相关福利3(三)改革经营体制3(四)提高从业者水平4【参考文献】5

[摘要]受到油价、物价以及人工陈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出租车行业的改革迫在眉睫。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意见,但是执行力上有所欠缺。在某些方面一些不平等的行业规定致使人们不愿从事这个行业。行业内部的一些”惯例”及其有待消除。出租车行业不健康的发展大大的影响了首都的形象,不仅是在国内,北京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应该有一张最好的名片。本文以目前存在的问题的现状为实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出租车;改革;

北京市出租车市场现状分析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要想成为世界性的大城市,交通的发达与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出租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部分,其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在2013年出租车调价以前北京打车难问题尤为突出,出租车拒载、挑活现象十分严重。加上近几年油价也在节节攀升,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出租车从业者成本上升,使得司机不断出现违背行业规定的行为。同时,各种黑车、套牌车、执法人员的不作为等行为更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一、出租车市场的现状 (一)行业垄断 北京出租车市场在1996年迎来行业兼并潮。大公司通过兼并小公司,将后者手中的出租车运营指标也一起收入囊中。此前只有几十辆出租车的公司,随即迅速膨胀为掌握着数千辆出租车的大公司。实力不断壮大的各出租车公司,在占有司机劳动成果和操纵市场之外,也在破坏着行业规则,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政府决策。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生效。本以为个人到主管部门提出个体出租车的申请的时机已到,结果无功而返。因为主管部门说总量控制,北京有67000辆出租车,市场已经饱和。经过了怎样的测算,怎么就得出了北京市只能是67000辆,这一切均未公示。主管部门也拿不出有

中国要求大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中国要求大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左右 中国网1月5日讯国务院近日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求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 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保有水平和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大城市要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 国务院:公交“一卡通”有望跨市域刷卡 根据中国政府网昨天发布的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确定机场巴士、校车、班车可走公交车道,促进实现“一卡通”跨市域刷卡。 实现公交卡异地刷卡

去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确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任务。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体系建设,全面推广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其在城市不同交通方式中的应用。加快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目前,北京的公交IC卡还只有在北京辖区范围内才可以使用,而未来,北京人到其他城市也有望刷同一张卡乘车。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广东省的珠江、中山两市的公交“一卡通”,已经实现双向的异地刷卡,另有不少省市也在研究实施当中。 提高公交车平均时速 《意见》要求,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保有水平和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大城市要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 《意见》还提到,“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广出租汽车电话约车服务,方便群众乘车,减少空驶。大力发展汽车租赁、包车客运等交通服务方式,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满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商务、旅游等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 校车班车可走公交道 《意见》要求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设置。增加公共交通优先车道,扩大信号优先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难点与对策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难点与对策 2010年11月28日 缓解交通拥堵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草案)》中提到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重点区域停车收费价格等我认为都是必要的。同时,为缓解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和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为转变北京市交通发展模式赢得时间,《草案》提出了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我认为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从中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些措施仍难以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题,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缓解交通拥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往往与城市规模及空间形态有关,世界各地规模相似的城市其交通拥堵状况也基本相同。北京现有城市人口已达2000万左右,机动车数量接近420万辆,每年还以50万辆车的速度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多年来北京市区以原紫禁城为中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从未改变,这两方面问题在时间上的累积和空间上的叠加,使北京市现阶段所面临的交通问题和解决交通拥堵的难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是大城市交通与其他城市间交通的特点不同,向心交通需求巨大。北京市主要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吸引了大量的车流和人流,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向心交通特别是小汽车交通形成了难以调和的供

需矛盾。国外曾作过伦敦中心区的模拟测算,即使把伦敦中心区所有的建筑架空,下层全变成道路,也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由此可见,北京同心圆式的摊大饼扩张模式,只会使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越来越高,而且交通资源如道路和停车场等却极其有限,单凭疏导的办法无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二是北京市小汽车发展超前于公共交通发展,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习惯已经形成。城市居民的出行习惯需要一个培育和适应的过程,欧洲、新加坡、日本公共交通发展先于小汽车的普及,市民习惯于公共交通出行,即使目前机动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仍然达到60%以上。北京自1997年以来,机动车净增300多万辆,在已经出现严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2004年以后才确立大力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的政策,再加上建设周期,要再过几年才能发挥其效用,培育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倡导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难度已明显增大。 三是小汽车发展和机动车道拓宽挤压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的空间,交通出行结构持续向小汽车转化。自行车交通对道路资源的占用远低于小汽车,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国外在缓解交通拥堵中,倡导自行车交通出行成为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当前,北京自行车道被小汽车停车大量占用,交通环境恶化,自行车出行比例由2000年的38.4%下降到2009年的18.1%。自行车交通衰退进一步诱发小汽车的增长,小汽车出行比例由2000年的23.2%上升到2009年的34.0%,交通拥堵缓解难度加大。更为危险的是,由于投入使用私人轿车的数量骤升,街道空气污染也随之加剧,这将会促使更多的市民放弃自行车而转乘私家车,从而形成交通拥堵的恶性循环。 四是北京存在大量的大街坊和大院,破坏了道路网的系统性,道路间距大,路网密度

北京市出租汽车改革方案

北京市出租汽车改革方案 北京市将实施以企业作为承担运营风险的市场主体、司机作为企业员工的新的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机制。这个新的运营机制,将使北京出租汽车行业中存在的企业“变相卖车”、只收“车份儿钱”,少承担或不承担市场风险而直接导致出租汽车行业经济关系复杂、司机权益得不到保障和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取消“车份儿钱” 取消企业收取司机的“车份儿钱”和运营风险抵押金,以合理确定的司机运营定额指标代之。过去,出租车司机受聘后,除要先向公司缴纳相当于3倍“车份儿钱”的运营风险抵押金外,还要按其驾驶的不同类型的车,按期每月交公司4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车份儿钱”。实施新的运营机制后,司机交给公司的只是其运营收入指标。运营收入指标,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每月167.36个小时的法定工时(每年扣除104天双休日、10天法定节假日后每天工作时间按8小时计算)、司机的平均业务水平、行业协会公布的上一年度行业单车每小时收入或平均公里产值确定出来的。企业确定司机运营定额指标要有工会或司机代表参加,定额指标每年要核定一次。政府主管部门不再发布指令性指标。 司机每天工作8小时 受聘司机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条款不得有双方权利和义务明显失衡的内容。企业与员工签订合同后,享受《劳动法》赋予职工的一切权利,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劳动法》及其配套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司机的工作和正常休息、休假时间。除司机执行特殊任务外,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让司机每天的运营时间超过8小时。司机休假期间和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期间的工资按《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受聘于企业的司机,企业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为其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并按时足额缴纳,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拖欠。 司机凭业绩拿工资 司机的收入由过去交完“车份儿钱”和支出运营成本后所剩部分,改为根据司机完成运营任务定额和行车安全、服务质量的情况拿工资,这样也让司机承担一部分运营风险,从而达到运营风险由企业和司机共担的目的。司机超运营定额那部分收益的分配,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决定。 运营风险由企业承担 明确定位出租汽车企业是出租车运营市场的主体,承担出租车市场运营风险。现行的运营机制导致的司机要“变相买车”、定期交足“车份儿钱”,还要承担随市场变化,如客源下降、燃料油涨价、维修的零配件涨价等带来的运营风险。实施新的运营机制后,不管运营市场如何变化,司机完成运营经济指标所需的燃料费、车辆保养维修、GPS调度车载设备、清洁燃料设备、计价器、专用发票、租价标签、运营证件及其他车辆运营设施所涉及的费用,均属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转嫁给司机。

交通出行方式统计之欧阳家百创编

表一:部分特年夜城市平均出行时耗 (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年夜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阐发)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法构成的变更(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年夜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阐发)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年夜多采取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法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法占2.5%。截至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 表三:北京城市居民出行方法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2000年和居民出行方法构成情况:从2000年和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明,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法为自行车、步行、

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法分担率之和辨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比较2000年和交通结构的变更情况可以发明,自行车出行比例年夜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法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法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为26.85%。 表四:2000与北京市居民出行方法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表五:国内部分年夜中城市出行方法统计 而在一般的现代化年夜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较高,一般在20%左右,如杭州市占到25.2%,武汉市占到21.7%,北京市则达到了27%。(佛山顺德区居民出行特征阐发及交通对策研究) 图一:成都会客运交通出行方法散布 表六:长春市居民出行全方法出行构成单位:% (居民出行方法特征阐发与公交优先政策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