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珊瑚钨锡矿氧化物型尾矿As污染危险评价与治理

广西珊瑚钨锡矿氧化物型尾矿As污染危险评价与治理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V 目录...............................................................................................................VI 第一章绪论.. (1)

1.1尾矿源砷污染 (1)

1.1.1矿山开发与环境危害 (1)

1.1.2有色金属矿山尾矿源砷污染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As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毒害作用 (2)

1.2.2尾矿中As等重金属的迁移机制 (3)

1.2.3尾矿中As等重金属赋存的化学形态 (4)

1.2.4存在的主要问题 (5)

1.3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6)

1.3.1 选题依据 (6)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7)

1.3.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7)

1.3.4 研究技术路线 (8)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9)

2.1地理概况 (9)

2.2地质概况 (10)

2.2.1地层 (10)

2.2.2构造 (11)

2.2.3岩浆岩 (11)

2.2.4矿产 (12)

2.3矿区环境污染及尾矿库概况 (12)

2.3.1矿区环境污染 (12)

2.3.2尾矿库 (13)

第三章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15)

3.1样品采集与处理 (15)

3.2实验器材 (16)

3.3分析方法 (16)

3.3.1矿物成分测定 (16)

3.3.2 As元素化学形态分析 (16)

第四章珊瑚尾矿组构特征 (18)

4.1尾矿剖面特征 (18)

4.2尾矿中矿物成分分布规律 (18)

4.3尾矿中重金属分布规律 (22)

第五章尾矿源砷污染机制 (24)

5.1尾矿中砷的化学形态 (24)

5.2尾矿中砷的化学形态分量的分布规律 (25)

5.3尾矿中砷的释放机制 (27)

5.4砷与其它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27)

5.5砷与其它重金属聚类性分析 (27)

第六章珊瑚尾矿As污染评价 (30)

6.1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介绍 (30)

6.1.1地质积累指数法 (30)

6.1.2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31)

6.2珊瑚尾矿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32)

6.2.1地质积累指数法评价 (32)

6.2.2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 (33)

6.3综合评价 (34)

第七章珊瑚尾矿砷污染防治建议 (40)

7.1尾矿砷污染源的防治 (40)

7.1.1尾矿酸化的防治 (40)

7.1.2尾矿砷污染的防治 (41)

7.2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42)

7.2.1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42)

7.2.2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42)

第八章结论 (44)

参考文献 (46)

致谢 (50)

作者简介 (51)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近几十年来,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矿山开采步伐加快。

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导致我国尾矿数量逐年增长(李士彬,2011;谭宝会,201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尾矿库中有一等尾矿库27座,二等尾矿库49座,三等尾矿库291座,四等尾矿库1081座,五等尾矿库4022座,不明尾矿库146座,没有填写的尾矿库1896座(谢旭阳,2009)。其中绝大部分尾矿堆放和处理不符合国家规定,选矿废水以及尾矿沉淀后的废液经简单处理后直接外排。重金属则通过这些外排废液或扬尘进入周围环境,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候兴玉,2013)。矿山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优先关注的问题;治理矿山三废和尾矿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张文江,2013)。

1.1尾矿源砷污染

1.1.1矿山开发与环境危害

矿山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危害是长期和复杂的。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危害有地质灾害(地表坍塌、泥石流)、环境污染(水和大气污染)、生态破坏(植被和土地破坏)。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由于我国矿企大多不能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开采,矿柱系统破坏严重。加上长期井下作业,采空矿层后不能及时回填,形成很大的采空区,经雨水长期侵蚀和外力作用就容易发生地表坍塌等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矿区三废中的有害物质在雨水冲刷淋滤作用下导致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一般矿山区的地下水的硬度、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等指标均超标几倍至几十倍。此外,矿山矿石的破碎、筛分和选矿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元素,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和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矿山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植被减少、土质改变等方面。由于矿山长期的不合理开采和尾矿随意堆放造成土地、林地和草地受到严重的破坏,土质也发生贫化,影响植被和农作物生长;雨季时还会引发矿区内水土流失,冲毁大量的田地,给矿区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程峰,2012)。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及污染所造成的影响通常会延续很长时间,受其影响的土壤、水体和大气一般很难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状态(张文江,2013)。因此,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危害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矿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1.1.2有色金属矿山尾矿源砷污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