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荆州中学高二元月期末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S 32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沼气是可再生能源

B.日常生活中可用纯碱溶液除厨房物体表面的油污

C.纽扣银锌电池体型小,含有害物质少,用后不用分类回收,可以随意处理

D.可用Na2S、H2S作沉淀剂,除废水中Cu2+、Hg2+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需氢氧化钠相同

C.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的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氢离子浓度也是醋酸的两倍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磷酸溶液和磷酸钠溶液中所含磷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在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C. 在25℃、101KPa,1mol S(s)和2molS(s) 的燃烧热相等

D. 一定条件,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

式为:N2(g)+3H2(g)2NH3(g) △H=-38.6 kJ·mol-1

4.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8mol/(L?min);

②v(B)=0.75mol/(L?s);③v(C)=0.6mol/(L?s);④v(D)=0.5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

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5.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表示如下: 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PbSO4在两极上除去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

C.放电时,PbSO4只在负极生成

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 4+2H 2O-2e -

= PbO 2+4H ++SO 4

2-

6.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Fe-C )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得到的图象如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表示生铁发生析氢腐蚀,Fe 被还原

B .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 .曲线②对应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O 2+2H 2O+4e -=4OH -

D .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 -=Fe 2+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含有大量Fe 3+

的溶液:Na +

、AlO 2-、Cl -、SO 42- ②pH=11的溶液中:CO 32-、Na +

、NO 3-、S 2-、K +

③水电离的H +

浓度为10-12

mol ·L -1

的溶液中:NH 4+

、Na +

、SO 42-、HCO 3- ④加入Mg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Mg 2+

、NO 3-、NH 4+

、K +

、SO 42- ⑤PH=2的溶液中:Fe 3+

、NO 3-、Na +

、Cl -、SO 42-

⑥c (H +

)/c (OH -)=l ×10-12

的溶液中:K +

、Na +

、CO 32-、NO 3- ⑦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u 2+

、SO 42-、NH 4+

、NO 3-、Cl - A. ①③⑤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②⑤⑥⑦

8.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 ?L -1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3COOH CH c H c 减小

B.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 -+2H 20电解H 2↑+Cl 2↑+2OH -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 (NH 4+

)/c (Cl -

)>1

D.将AgCl 与AgBr 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AgNO 3溶液,生成的沉淀AgCl 多

9. 298K 时,将20mL3x mol·L -1

Na 3AsO 3、20mL3x mol·L -1

I 2和20mL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 3-

3(aq)+I 2(aq)+2OH -

(aq)

AsO 3-4(aq)+2I -(aq)+H 2O(l),溶液中c (AsO 3-

4)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不

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溶液的pH 不再变化

B.2v 正(I -

)=v 逆(AsO 3-

3) C.c (AsO 3-

4)/c (AsO 3-

3)不再变化 D.c (I -

)=2y mol·L -1

10.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

生化

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H<0

B.若状态A、B的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逆(A)、v逆(B),

则v逆(A)>v逆(B)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 B、P C、P D,则 P C>P D=P B

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前者生成气泡的速率催化效果:

12.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A.一定条件下,X和Y反应生成Z,由图①推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X + 3Y Z

B.图②表示用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某一元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常温下),该实验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C.图③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等浓度的A-、B-、C-的混合溶液(均可以与Ag+反应生成沉

淀),由图④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

13.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水中含Na+、Cl-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则淡水的出口为()

A.甲B.乙

C.丙D.丁

14. 将少量V2O5及一定量Ag2SO4固体置于恒容真空密闭容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2SO4(s)

Ag2O(s)+SO3(g) 2SO3(g)2SO2(g)+O2(g) 10min后反应达平衡,此时c(SO3)=0.4mol/L,

c(SO2)=0.1mol/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密度为40g/L

B.10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1

C.若再加入少量Ag2SO4固体,则氧气的浓度不变

D.该温度下,2Ag2SO4(s)2Ag2O(s)+2SO2(g)+O2(g)的平衡常数为5×10-4

15.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

(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16.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极是正极

B.(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

D.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 说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2分)

17.填空(6分)

(1)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1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

①三种溶液的浓度依次为a mol·L-1,b mol·L-1,c mol·L-1,其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②等体积的三种酸分别与NaOH溶液中和生成正盐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是n1、n2、n3,其大小关系

_______________。

(2)将以下几种溶液在空气中蒸干,能得到原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MgCl2溶液②Na2SO3溶液③NaClO溶液④CuSO4溶液⑤NaAlO2溶液

(3)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Br)=5.4×10-13,现有0.1mol AgBr沉淀,每次用1L 2mol/L的NaCl 溶液处理(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如需AgBr中的Br - 完全转到溶液中,至少需反复处理_______次。

18.(12分)在容积一定、温度一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2和B2,发生如下反应:

A2(?) + 2B2(g) 2AB2(g)

(1)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对于A2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气体

C.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固体

(2)若假设A2为气体,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P2________P1(填

“>”或“<”)。

②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1 A2气体和30mo1 B2气体,当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容积为20L。

如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1 A2和30mo1 B2,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容积为____________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在一定温度,容积固定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A2及2n molB2,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

K,此时A的转化率为x。K和x的关系满足K=_____________(化为最简表达式),在保证A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④若改变反应条件后,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

在t2、t4时都只改变一个条件,请判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t2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4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2分)已知25℃时草酸(H2C2O4)的电离常数为K1=5.0×10-2,K2=5.4×10-5,草酸钙的K sp=4.0×10-8,碳

酸钙的K sp=2.5×10-9。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见下表:

(1)25℃,将20 mL 0.2 mol/L的KOH溶液与20 mL 0.2 mol/L的草酸溶液混合后溶液显____ __ (选填“酸”、“碱”、“中”)性,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硫酸酸化)褪色,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锥形瓶中放入20.00mL未知浓度的草酸,用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进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会使计算的结果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3)90℃时,将0.005 mol/L的氢氧化钙溶液20 mL与0.0012 mol/L的草酸溶液20 mL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

(4)25℃时若向20 mL草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8.0×10-4mol/L的碳酸钾溶液10 mL,能否产生沉淀,___________(填“能”或“否”)。

20.(12分)

(1)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极的Fe发

生__________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装置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时的装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2)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原料。如LiFePO4电池中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已知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

“负”),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 mol/L CuSO4和0.1 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1 mole-,

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L。

21. (10分)

(1)在1800K时,2Fe(s)+3/2O2(g)=Fe2O3(s) ?H= -354.2kJ/mol;

3Fe(s)+2O2(g)=Fe3O4(s) ?H= -550.9kJ/mol

则反应:2Fe3O4(s)+1/2O2(g) === 3Fe2O3(s)的?H =_____ kJ·mol?1,四氧化三铁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Fe2O3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为:1/2N2(g)+3/2H2(g) NH3(g)△H(298K)= - 46.2KJ?mol-1,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下(*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 H* NH*;NH*+ H* NH2*;NH2* + H*NH3*

脱附:NH3* NH3(g)

其中, 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请回答:

①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②实际生产中,常用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 ×105Pa,原料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

2.8。

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两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和△S都小于零

B.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C.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分离空气可得N2,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

参考答案

CBCBC ADDBB CBBBC D 17.(6分)

(1) c>a>b (1分) n 3>n 1=n 2 (1分)

(2)④⑤(2分,写对一个得1分) (3) 17(2分) 18.(12分)

(1)C (2分)

(2)① 放(1分); > (1分) ② 1.5 (2分)

③(x 2V )/[n(1-x)3] (2分) C (2分)

④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升高温度 (写一个即可,1分) 使用催化剂 (1分) 19. (12分)

(1)酸(1分) c (OH —)<c (C 2O 42—) <c (H +)<c (HC 2O 4—)<c(K +)(2分) (2)5H 2C 2O 4 + 2MnO 4- + 6H += 10CO 2↑ + 2Mn 2+ + 8H 2O (2分)

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1分) 无影响(2分) (3)10 (2分) (4)能 (2分) 20.(12分)

(1)① O 2+2H 2O +4e -===4OH - (2分) 吸氧 (1分)

② 2Cl -+2H 2O 2OH -+H 2↑+Cl 2↑(2分,条件和气体符号漏写扣1分) b (2

分)

(2) ① 正 (1分) FePO 4+e -+Li +=LiFePO 4 (2分) ② 0.168(2分) 21.(10分)

(1)+39.2 (2分) 不能(2分) (2)① AD (2分)

② 原料气中N 2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 2的转化率;(1分)N 2在Fe 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决速步骤,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1分)。 ③ ACD (2分)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一)

高二上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或中和热的是() mol–1 A.2H+(aq) +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 mol–1 B.KOH(aq)+ HAc(aq) =KAc (aq)+H2O(l);△H=-57.3 kJ· mol–1 C.C8H18(l)+ 12.5O2 (g) =8CO2 (g)+ 9H2O(l);△H=-5518 kJ· D.CH4(g) + 2O2(g) == C O2(g) + 2H2O(g);ΔH== -533KJ·mol—1 2.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溶解的氢氧化钙全部电离,所以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3.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 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 NH3·H2O+H3O+B.HCO3–+ H2O H3O+ + CO32– C.NH3 +H2O NH4+ +OH–D.Cl2+H2O H++Cl–+HClO NH)分别5.在25℃时,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各溶液的c(4 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c>b D.c>a>b 6.下列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A.NaClO的ClO–B.碳酸氢钡溶液中的CO32– C.氯化钡溶液中的Ba2+D.氟化钠溶液中的F– 7.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室温时,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7 B.25度时测得0.1mol/L的稀醋酸PH值大于 1 C.10mL 1mol/L的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 D.将Vml pH=4的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所需加入的水量大于10Vml 8.反应m A(固)+n B(气) e C(气)+f 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后,加催化剂,C%不变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化学方程式中m+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9.已知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

荆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荆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荆州某日夜晚最低温度比白天最高温度下降了10℃.若这一天白天最高温度为8℃,则夜晚最低温度为( ) A.2℃ B. -2℃ C. 0℃ D. 18℃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3=a 6 B.632= + C. 2a 2+4a 2=6a 4 D.(-1)0-(- 2 1)-1 =-3 3.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8o,则∠2的度数是( ) A.22o B.32o C.42o D. 52o 4.“直角”在初中几何学习中无处不在.问题:如图①,已知∠AOB ,判断∠AOB 是否为直角(仅限用直尺和圆规).方法:如图②,在OA ,OB 上分别取点C ,D ,以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OB 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 ,若OE =OD ,则∠AOB =90o,其中判断∠AOB =90o的依据为( ) A.同圆的半径相等 B.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C.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D.角平分线的性质 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6.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x +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反比例函数y = x 1 m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m 的值为( ) A. -4 B.-3 C. 4 D. -5 7.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截面图,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 轴,对称轴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 ,则图中转折点P 的坐标是( ) A. (5,30) B.(8,10) C. (9,10) D. (10,10) 8.某校有31名同学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6名参加决赛,小红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31名同学的( ) A.最高分 B.平均数 C.方差 D.中位数 9.如图,当k 取不同的值时,y 关于x 的函数y =kx +b (k≠0)的图象总是经过点(0,1)的直线,我们把所有这样的直线合起来,称为经过点(0,1)的直线束.那么,下面是经过点(-1,1)的直线束的函数式是( ) A.y =kx -1(k≠0) B. y =kx +k +1(k≠0) C.y =kx -k +1(k≠0) D. y =kx +k -1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是AB 边上的一点,将△BCE 沿着CE 折叠到△FCE.若CF 、CE 恰好与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圆心的⊙O 相切,则折痕CE 的长为( ) A .25 B. 33 2 C. 33 8 D. 33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用配方法解方程 21x 2+x -25=0时,可配方为2 1 [(x +1)2+k]=0,其中k =______________ 12.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3,点M 、N 分别在CD 、HE 上,CM =2 1 DM ,HN =2HE ,HC 与NM 的延长线交 于点P ,则tan ∠NPH 的值为____________ 13.数学家们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时发现: 12 1101151121-=-,就将具有这样性质的三个数称之为“调和数”,如6,3,2也是一组调和数.现有一组调和数x -1,5,3(x >6),则x 的值是_________ 14.如图,一个钢结构支柱AB 被钢缆CD 固定于地面,已知AD =2米,DC =5米,sin ∠DCB =5 3 ,钢结构的顶端E 距离A 处2.6米,且∠EAB =120o,则钢结构的顶端E 距离地面__________米. 15如图,把抛物线y = 2 1x 2 平移得到抛物线m ,抛物线m 经过点A (-6,0)和原点O (0,0),它的顶点为P ,它的对称轴与抛物线y =2 1 x 2交于点Q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 5题图 单位 mm 第7第10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② 第4题图① 2 1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二)

荆州中学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8.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X2-

1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元素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氢键 C.IA族与VIIA族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D.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 mol/L Na2CO3溶液中:c(Na+) = 2[c(CO32-)+c(HCO3-)+c(H2CO3) ] B.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 + c(OH-) = c(H+) + c(Na+)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 c(Na+) > c(HX) > c(X-) > c(H+) > c(OH-) 13.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1中,白烟是NH4Cl 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 D..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26.(14分)氯化镁是重要的无机材料,在常温下易吸湿,可溶于水和乙醇。某兴趣小组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镁。 实验一制备MgCl2·6H2O晶体 以海水为原料,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晶体。 (1)除去海水中不溶性杂质常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 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化学反应只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⑤盐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 2.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国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 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铜铸国宝在二百多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有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因此不易被氧化 D.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 3.已知当△H-T·△S<0时化学反应能自发进行。下列化学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的是()A.N2(g)+3H2(g)?2NH3(g) B.2K(s)+2H2O(l)=2K+(aq)+2OH-(aq)+H2↑ C.2Mg(s)+O2(g)=2MgO(s) D.CaCO3(s)=CaO(s)+CO2(g) 4.下列事实不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5.一定温度下,反应N 2(g)+3H2(g)2NH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 1.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① 电离 ② 电解 ③ 电镀 ④ 电化学腐蚀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2.在蒸发皿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 .Fe 2(SO 4)3 B .MgCl 2 C .K 2CO 3 D .NaCl 3.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HCl ,这种试剂是: A .NH 3·H 2O B .NaOH C .Na 2CO 3 D .MgCO 3 4.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而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_ A .将水加热到100℃时,水的pH=6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晶体 C .向水中滴加少量NaHCO 3 D .向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5.A 、B 、C 、D 4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 盐溶液里,有金属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6.下列各图的水槽中盛装的是海水,其中铁被腐蚀的得最慢的是: 7.25℃时,某NH 3·H 2O 与HCl 溶液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 (NH 4+ )>c (Cl ˉ) B .c (NH 4+ )=c (Cl ˉ) C .c (NH 4+ )

荆州市实验中学文综试题

荆州市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页,五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 答题前将考生所在乡镇、学校、姓名和考号等项目清晰地填写在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 第Ⅰ卷的答案选出后,用2B 铅笔将第II 卷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下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在试卷上答题 无效;第Ⅱ卷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 祝考试顺利 ? 本科目考试时间2011年5月29日上午9:35---11:35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题卡中正确答案代号涂黑。) 1. 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是 ①在赤道上相等 ②在任何地方都相等 ③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④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 学校作息时间表在不同季节往往会根据当地白昼时间的长短作相应调整。下列节日中荆州市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A. 国际儿童节 B. 教师节 C. 国庆节 D. 元旦节 3. 山脉往往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下列示意图中错误的一组是 4. 下图中,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分配图,在乙图中属于此气候类型的地点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5. 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 亚洲、非洲、北美洲 B. 亚洲、欧洲、南美洲 C. 亚洲、欧洲、北美洲 D. 亚洲、非洲、大洋洲 6. 下列亚洲地理特点的形成,与“亚洲面积广大、跨纬度广、距海远近不一”这三个因素无关的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长河众多 C. 地域文化多样 D. 每年净增人口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7. 关于以下国家和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A. 俄罗斯人的母亲河由北向南注入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B. 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是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因素。 C.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南向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D.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 8 西方列强在沙市出现了帝国主义开办的工厂,你觉得这出现在()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略战争后 9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A 、北洋军阀 B 、 封建迷信思想 C 、帝国主义 D 、 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10 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从哪个悲惨的时刻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个悲惨的时刻”指的是 A 、七 七事变 B 、 一 二八事变 C 、九 一八事变 D 、 八 一三事变 11 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 、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B 、 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的命运 D 、 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12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联合国章程发生变化 B 、 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 、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3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 实验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正确的是 A 、现成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 B 、 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 、古代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 、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 文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8页) 文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8页)

2018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一)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一)理综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支原体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细胞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染色体,只能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 有核糖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C. 有细胞膜,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 无细胞核,核区DNA能复制并可产生基因突变 2.下图是某生物体(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若①中有基因A,则④中一定有等位基因a C. 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可能为Y染色体 D.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基因数量加倍3.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菠菜叶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利用叶绿体色素在提取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可将色素层析分离 C.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 将C18O2通入小球藻培养液后可探测到18O2,说明氧气可来源于CO2的分解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寒冷环境中,细胞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度加快 B. 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利于机体散热 C.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HCO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增加 D. 紧张焦虑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下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 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 B. 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 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D. 丙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6.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己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有放射性 B. 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合成氨用的H2可以CH4为原料制得:CH4(g)+H2O(g)===CO(g)+3H2(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 ΔS<0 B.ΔH>0 ΔS<0 C.ΔH<0 ΔS>0 D.ΔH>0 ΔS>0 2SO3是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SO2+O2催化剂 加热 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限度 B.减小SO2的浓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升高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1 mol SO2和足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 mol SO3 3.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1 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I2(g)2HI(g) ΔH<0;5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0.9 mol·L-1,则下列结论中,不能成立的是 A.平衡时H2、I2的转化率相等 B.若将容器温度提高,其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H2,I2的转化率提高 D.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的过程中,v(HI)=0.04 mol·L-1·min-1 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4.下列性质中,不能 .. ①醋酸钠溶液的pH 大于7

②常温时,0.1mol/L 乙酸溶液的pH 约为3 ③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 2 ④10 mL 1mol/L 乙酸溶液与10 mL 1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⑤同pH 的盐酸和乙酸分别与足量铁片反应,乙酸产生H 2多 ⑥pH=1的醋酸溶液用水稀释1000倍后,pH <4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5.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OH -)=10-12mol/L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 A .HCl B .NaOH C .H 2SO 4 D .NH 4Cl 6.已知25 ℃, 四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 K a =1.75×10- 5 K a =4.2×10-8 K a1=4.30×10 -7 K a2=5.61×10-11 K a1=1.54×10 -2 K a2=1.02 ×10-7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酸溶液中,pH 最大的是亚硫酸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 3COONa 、NaClO 、Na 2CO 3和Na 2SO 3 四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Na 2CO 3 C .少量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 2+H 2O+2ClO - 23 CO +2HClO D .醋酸与NaHS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 3COOH +HSO 3-=SO 2+H 2O+CH 3COO - 7.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0.1 mol/L Na 2CO 3溶液:c (OH -)=c (HCO 3-)+c (H +)+2c (H 2CO 3)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等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 c (Na +)>c (CH 3COO -)>c (H +)>c (OH -)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H 4Cl 溶液 ②(NH 4)2SO 4 溶液 ③NH 4HSO 4 溶液 ④ (NH 4)2

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2019~2020年度(上)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骊龙 审题人:陈焕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 .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 .“碳海绵”吸收泄露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纤维素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硝化纤维 2.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乙醇、苯酚中都有羟基,推测两种有机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B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推测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 .Cl 2与NaOH 常温下反应得到NaClO ,推测F 2与NaOH 常温下反应得到NaFO 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反应可以生成乙烯,推测溴丙烷可以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能生成丙烯。 3.有机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均属于苯的同系物 B .a 和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 和b 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D .1mol a 物质与足量氢气加成,消耗的氢气为5mol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将3.4g H 2S 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 -和S 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B .常温下1LpH=2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0.01N A C .将含有0.1molFeCl 3的饱和溶液制成Fe (OH )3胶体,胶粒的数目小于0.1N A D .400℃,1.01×105Pa ,密闭容器中64gSO 2与16g O 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N 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AlO 2-+2H 2O B .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2222445SO 2H O 2MnO 2Mn 5SO 4H -+-+++=++ C .223Na S O 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32S O 6H 2S 3H O -++=↓+ D .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233Cu 2Fe 2Fe 3Cu +++=+ 6. 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 —与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Y 与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W 的单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氧气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元月23日上午8:00~ 9:30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 间90分钟 2. 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对应位置上,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卷 3.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写清楚 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Fe : 56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其单质的化学性质也很活泼 B .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因此二氧化氮是硝酸的酸酐 C .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变化属于氮的固定 D .氨气可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2.下列的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23,,HCO Ca CI -+-Na + B .2224 ,,,S Cu K SO -++- C .33,,,HCO K CI Al -+-+ D .2243,,,SO Na NO Ba -+-+ 3.下列措施对水的电离无影响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入稀醋酸 C ..加入醋酸钠 D .加入食盐 4. 将0.2mol/L 的某一元酸HA 溶液和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大于7,则混 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 (HA )

(完整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命题钱承之审核陈雪泥考试时间120分钟共8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Cu)=64 Ar(Al)=27 Ar(Fe)=56 Ar(Mg)=24 Ar(K)=39 Ar(H)=1 Ar(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且“铁片”质量减少的是 A. CuSO4溶液 B. H2SO4溶液 C. AgNO3溶液 D. FeCl3溶液 2.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O+H23O++OH-. A.H -+H22CO3+OH- B.HCO 2-+H3O+ C.HS-+H D.H CO3-+H+ 3.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的原因可描述为 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 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是由铝经导线流向铜 D.铝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达到平衡时,测得Y的转化率为20%, X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 A.1∶5 B.1∶4 C.1∶3 D.1∶2 5.某无色溶液pH=1,投入铝片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Al3+、SO42—、Br— B.K+、Na+、Cl—、NO3— C.Mg2+、Na+、OH-、Cl— D.K+、NH4+、SO42—、HCO3— 6.在含0.01mol的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0.02mol的Ba(OH)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先出现沉淀,后来全部溶解 B、最终得到的沉淀只有硫酸钡 C、当Al3+、SO42-全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质量最大 D、当SO42-完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g)+5O2+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 7.反应4NH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0.010 mol·L-1·s-1 B.v(O2)=0.0010 mol·L-1·s-1 C.v(NO)=0.0010 mol·L-1·s-1 D.v(H2O)=0.045 mol·L-1·s-1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碘酸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HI+Ag+=AgI↓+H+ B.氨气通入氢氟酸溶液中:NH3+H+=NH4+ C.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Mg2++2HCO3-+4OH-=Mg(OH)2↓+2CO32-+

湖北省第八届督学名单

附件 湖北省第八届督学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海燕女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万玉霞女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校长 万玲女荆州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万莉女潜江市机关幼儿园园长 马向东男十堰市实验中学校长 马新银男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校长王忠男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书记王涛女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校长 王雅男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校长 王义清女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 王先乐男随州市教育局督导办负责人 王佑军男荆州市教科院副院长 王英姿女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校长 王忠诚男荆州市教育体育局督导办主任 王育仁男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院长 王贵元男宜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家才男咸宁市教育局督导办主任 计成群男黄冈市黄梅县实验中学校长

尹佩弦男咸宁市教育局基教科长 左红女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副园长 龙善寰男武汉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 叶红梅女襄州区中心幼儿园园长 叶国品男随州市曾都区教育局督导办主任 卢鸿雁男荆门市沙洋县教育督导室主任 田咏荭女黄冈市蕲春县幼儿园园长 冯发柱男宜昌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 冯建民男黄冈市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吕晓涛女黄石市教育局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长 朱正国男黄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 朱红梅女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书记 朱圣芳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朱启龙男襄阳市第四中学书记 朱道兴男仙桃市教育局基教科长 向英女恩施州来凤县民族幼儿园园长 向艳女仙桃实验幼儿园园长 向斌兵女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 齐光伟男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刘新洪男荆州市洪湖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 杨波男武汉市江岸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杨超男恩施州教科院副院长 杨元业男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天津市部分区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S-32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包括20个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可以和苯酚反应制备酚醛树脂的物质是 A.甲醛 B.溴水溶液 D.浓硝酸 2、下列物质属于功能高分子化合物且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A.牛油 B.淀粉 C.羊毛 D.棉花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的结构简式: B.葡萄糖的实验式:C6H12O6 C.甲醛的电子式: D.乙酸的结构式:C2H4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保鲜膜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B.可以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保鲜 C.制作血豆腐是利用了蛋白质的盐析 D.钾肥皂指的是由高级脂肪酸钾制成的肥皂 5、下列各组表达式意义相同的是 A. 和-OH B. HCOOCH3和HOOCCH3 C. 和和NO2 6、下列物质提纯方法中属于重结晶法的是 A.除去工业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 B.粗苯甲酸的提纯 C.从碘水中提纯碘 D.除去硝基苯中含有的少量Br2 7、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溴乙烷 B.乙酸乙酯 C.苯酚 D.甘油 8、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式分别如下 和 在下列哪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 B.红外光谱仪

C.核磁共振仪 D.质谱仪 9、甲、乙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均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机物乙存在顺反异构 C.乙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甲和乙均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 10、某学生将2-溴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浅黄色沉淀 生成,却出现黑褐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 A.加热时间太短 B.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硝酸酸化 C.应该趁热加入AgNO3溶液,以增加反应速率 D.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溴离子 11、下列对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氧化反应 B.聚合反应 C.取代反应 D.消去反应 12、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6O3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最多能与含1 moLNaOH的溶液反应 D.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带答案)

请同学们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上,收卷时只收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 -24 Al -27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2、NO2、CO、烟尘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2.下列各项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C.甲醛的结构简式:HCHO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为: 3.分子式为C5H11OH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 B.7种 C.8种D.9种 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NA

B.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C.标况下,11.2 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D.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察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合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6.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Na+、I-、NH4+ B.强碱性溶液中:K+、Na+、ClO-、S2- C.0.1 mol?L-1 NaAlO2溶液中:H+、Na+、Cl-、SO42-D.由H2O电离出的c(H+)=10-11mol/L溶液中:Na+、HCO3-、AlO2-、SO42- 7.对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可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5H22O4 B.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NaOH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8.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教育】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高二化学试卷 说明: 1、本份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请写到答题卷的相 应位置,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共20题:Ⅰ卷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Ⅱ卷共4大题,共52分。 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S-32 Ag-108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杀菌消毒,可用于水的净化 B.镀锡的铁制品比镀锌的铁制品耐腐蚀 C.pH=6的某溶液一定呈酸性 D.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 相连 2.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B.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S2-+H3O+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H2OHCO3-+OH- D.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CO32- ===Al2(CO3)3↓

3.由反应物 X 分别转化为 Y 和 Z 的能量变 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 X→Z 反应的ΔH > 0 B.由 X→Y 反应的ΔH=E5 -E2 C.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 Z 的产率 D.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 Y 的产率 4.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1 mol·L-1食盐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键K与N连接,铁被保护不会腐蚀 B.若电键K与N连接,正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C.若电键K与M连接,铁棒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D.若电键K与M连接,当两极共产生28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生 成了 1 mol NaOH 5.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 2NH3(g) 在t0时刻充入了 一定量的NH3, 平衡逆向移动 B.对于反应2A(g)+B(g)C(g)+D(g) ΔH < 0, p2 > p1,T1 > T2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i—59 S—32 P—31 Cu—64 C—12 Fe—56 Cr—52 卷Ⅰ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硬币制作时,钢芯应该做 A. 正极 B. 负极 C. 阳极 D. 阴极 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规律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用亚硫酸溶液无法制取硫酸溶液 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升高温度,Na2O的生成速率加快 C 金属越活泼,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弱Fe3+的氧化性弱于Cu2+ D K sp小的沉淀易向K sp更小的沉淀转化CaSO4悬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aCO3沉淀 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 C. 硫酸亚铁 D. 碳酸钠 4. 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 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4(s)+5O2(g)=P4O10(s) ΔH=-745.8kJ·mol-1 B. 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 红磷比白磷稳定 D. 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已知HF、CH3COOH均为弱酸,酸性强弱顺序为HF>CH3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F、CH3COONa溶液相比较,CH3COONa溶液碱性较强 B. 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 NaF溶液中含有Na+、F-、H+、OH-、H2O、HF六种微粒 D. NaF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F-)变大 6.工业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