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人类学:人类学是研究人及与人之相近的灵长类的一门学问,或者说是多种相关学问的集合。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3.自然选择:简单地说就是保持适用环境较好的特征,抛弃不太适用的特征的过程。两个重要的基本点:

1.所谓特征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有利特征;

2.特征并不是天生的“优越”,自然选择完全依赖环境,环

境改变,那些有利的适用特征也随之改变。

4.主位观点:将焦点放在当地人的解释方式以及重要意义的判断标准。

5.客位观点:强调研究者的解释方式、概念范畴以及判断重要性的标准。

6.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

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

7.客位研究:即使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

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8.文化相对观: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的核心。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

己的特征和个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群体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对待。

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人类学家用文化相对观来反对种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9.文化的整合性:文化的所有方面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趋向称为整合。

10.族群:是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

有一种主观的信念,此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

11.原生论:也称为根基论,该理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

12.情境论:民族认同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中为了群体利益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13.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

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4.种族:传统的观点认为,种族又称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15.种族主义:是一种认为基于遗传的体质特征与人类各种族的个性、智力和道德发展能力之间存在必然

的因果关系,机种族差异决定了人类群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不同的思想。表现:种族隔离、种族灭绝、种族歧视。

16.集约农业(精耕):同一土地面积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以提高单位的产量,从而增加产量。

17.核心家庭:由一个男性、一个女性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形式,家庭中以夫妻关系为组织核心。

18.复合家庭:以一个共同的配偶,父亲或者是母亲为主线把数个核心家庭连接起来的家庭集合体。

19.扩大是家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居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的集合组成。

20.亲属关系:是指人们通过婚姻和家庭而结成的相互关系。

21.继嗣:从文化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人为社会承认的,与其祖先之间的联系。

22.继嗣规则:强调亲属之间的一部分联系而忽视另一部分联系,使每一个人只和一部分划分清楚的亲属

发生关系,这种规则即为继嗣规则。

23.单系继嗣:人们形成世系群,这是一个成员彼此有亲属关系的集团,大家根据明确的谱系追溯到一个

共同的祖先。

24.氏族:相信共有同一祖先,但缺乏明确谱系,无法理清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

25.胞族:几个氏族因某种联系可组成更大的亲属集团,但每个集团仍承认原始共同祖先。

26.半族:一个社会裂变成两个对称组织,称为半族。

27.双系(两可)继嗣:一个人的血统计算既可依父系,又可依母系。

28.双边继嗣:指个人同时从父母双方追溯其血统,而不问其性别。

29.社会性别:不同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为准则、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等。

30.婚姻:是社会认可的一个或多个男人(男性或女性)与一个或多个女人(男性或女性)在性与经济上

的结合。并使其产生的后代合法化。同时,丈夫和妻子间赋予一种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31.乱伦禁忌:是指禁止在某些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婚配行为。禁止亲属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文化准

则。

32.交表:指父或母的异性同胞子女与己身互为交表。

33.平表:指父或母的同性同胞子女与己身互为平表。

34.宗教: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的仪式行为。

35.生命仪式:是指与个人的生活周期阶段相对应的过渡仪式,主要包括:诞生仪式、青春期仪式(成年、

婚姻)和死亡仪式

36.强化仪式:是指强化共同体既已存在的秩序和价值观等,主要是指群体生命或生活危机时刻举行的仪

式。

37.萨满:是获得魔力的个人,本质上是一种宗教的中介人,受人委托而行事。文化不同,称谓不同。

38.祭司:主要角色是执行仪式,解释宗教经典和维持宗教传统,同时为神像着装、风险事物,为信众布

道和主持各种宗教活动。

39.政治:是一个团体的成员为实现公共目的而使用权力的行为过程。三要素:权力、决策、公共目的。

40.对群:占据某一特定区域,有亲缘关系的核心家庭构成的30-150各成员的集团。

41.部落:超越游群以血缘或村社纽带为媒介而构成的持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占据一小块专门地区的

一组对群或社会组织。

42.国家:伴随都市、文字和大规模水利事业而出现的政治组织。

43.社会控制:政治组织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存在的条件。政治组织通过这种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社

会动乱;另一方面,集权政治不仅没有达到社会控制的功能,反而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

44.内在控制:个体受到社会文化濡化影响而建立起来的控制。

45.外在控制:依靠外在于社会个体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如制裁、赏罚,来促进社会正常和一致。既有正

式的(法律),也有非正式的(闲话、习俗、)

46.再分配:货物从生产者那里敛集到某个中心或人物处,然后根据某种目的重新分配到全社会。

47.文化相对主义: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价值,每个文化的

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48.残存:在早期进化阶段的某些最初的习俗(仪式、习俗、观点等)仍然靠习惯的努力一代代的流传下

来,但这时它又部分或全部地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和功能。

49.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

50.变异(进化):变异是指较长时间里发生的社会文化的缓慢变迁。指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经过长时间

微弱变化的逐渐积累,最终成为本质上全新的东西。

51.发明与发现: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某个人发现某种新的事物、新的工具和新原理,逐渐为人们接受,

而为社会所共享;发现,是是某些已经存在但过去不被人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的行动。

52.传播与借用:文化传播,指的是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

和互动。文化传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有意的文化传播既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文化,也只可能模仿、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文化借用”。53.文化丧失:因接受新事物而导致旧事物的丧失,但这种取代并不定是文明的特征。某些文化虽然丧失,

但并没有被取代,这也与接受一种新事物一样构成文化的变迁。

54.涵化:意指由不同文化之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

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变迁。

55.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和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简答题

1.人类学的范式包括五个要素:田野调查、文化相对论、主位与客位、文化整体观、文化比较观

2.文化比较观中比较研究的三种形式:共时性比较、历时性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

3.什么是人类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体质人类学、考古学、人类语言学、文化人类学

4.田野调查的五个步骤:选题、调查设计、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做调查、资料分析和写作

5.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的、社会的(或制度的)、精神的(或意识形态的)

6.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一系列为一个群体内人们所共享的观念、价值和行为准则;2.文化是习得的(语

境中自行习得;社会中仿效习得);3.文化是基于象征的,文化以象征符号为基础;4.文化是整合的7.族群的界定:1.族群是人群的一种分类;2.族群的区别特征在不同时代与场合体现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

不同;3.族群成员在心理、感情和价值观念上通过感知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4.族群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群体的边界,同时排斥异己群体。

8.族群认同的要素: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历程记忆和遭遇以及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

9.种族诧异的依据:1.认为种族间存在行为上的差别;2.种族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

10.种族冲突的根源:1.偏见和歧视;2.殖民主义;3.文化殖民主义

11.畜牧和游牧的特征:1.多为父系制和从夫居,妇女地位很低下;2.游动是核心特点

12.农耕文化的特征及后果:1.游耕技术与低能量支出;2.社会组织的变化。后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导

致社会分工;出现官僚统治集团;阶层分化;城乡对立;城市和国家出现

13.工业发展:1.原始手工业;2.较发达的手工业;3.现代工业

14.家庭的功能:1.儿童的养育功能;2.经济的合作功能;3.控制性关系的功能

15.家庭种类:核心家庭、复合家庭、扩大式家庭

16.亲属关系研究:一般是以特定的个人为起点。从自我的观念上,追寻自我与其他人的关系。1.确定一

个人的辈分关系;2.明确亲属网络中人们的性别以及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3.区分亲属中的血亲和姻亲17.亲属分类八原则:辈分原则、年龄原则、直系旁系有别的原则、性别原则、称呼者本身性别的原则、

中介亲属性别差异的原则、婚姻的原则、亲属关系人的存亡。

18.摩尔根亲属称谓制度分类:类分式:用同一名称概括某一代亲戚;叙述式(描述式):从生物学角度看

有较近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其余有血缘关系的远亲,不必有专门名称,但可将基本名称组合使用。

19.默多克六型式分类:1.夏威夷式:所用称呼最少。只用辈分和性别来区分亲戚,对核心家庭内外的都

用同样的称谓;2.爱斯基摩式:直系型亲属称谓制度。为核心家庭成员提供了不同的称谓,但舍弃了家庭中父母双方亲属的任何差别;3.苏丹式:父亲和母亲的亲属都有各不相同的亲属称谓;4.奥马哈式;

5.克洛式:与母系继嗣的社会相联系。父系只分性别不分辈分;

6.易洛魁式:仅次于夏威夷式称谓制度。

把父亲的姐妹与母亲的姐妹区分开。

20.继嗣规则有哪些:单系继嗣、父系继嗣(双系继嗣、双边继嗣)

21.单系继嗣群功能: 1.确

认每一个人的亲属身份;2.社会功能:调整婚姻关系;3.经济功能:表现在土地使用和管理上;4.政治:阻止战争;5.宗教:共同的崇拜对象是维系继嗣群的重要特征。

22.婚姻的功能:1.控制性关系(性的稳定);2.为繁衍后代提供适宜的条件;3.经济互助;4.保持社会群体

的稳定;5.增进不同群体间的联合

23.配偶的选择:1.大多数社会的婚姻都是联系夫妻双方亲属群体的重要纽带,因而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对

婚姻表现出的兴趣;2.结婚双方的选择更多趋向于关注群体利益的维护

24.婚姻发展形式:乱婚制、群婚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

25.婚姻缔结形式:掠夺婚、媒妁婚、买卖婚、劳务婚、交换婚、收继婚、童婚、自主婚、试婚、同性婚

姻、网络婚姻

26.人类的特征:1.发达的脑;2.两足直立行走;3.有利于散热的皮肤;4.灵巧的手;5.独特的脸部;6.缩小

的颌部和牙齿;7.适应于说话的咽喉;8.式微的两性异型;9.幼体成熟延迟

27.物种形成的四种因素:突变、基因重组、迁徙、选择

28.宗教的类型:1.泛灵信仰:是对超自然物(神灵)最广泛的信仰之一,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灵

的;2.泛生信仰(前万物有灵论):马雷特认为在泰勒的泛灵信仰之前有一个以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为主的阶段,信仰非人的超自然力量;3.图腾崇拜:概念图腾制(和人的生命发生有关)、祖先图腾制(将人体的与历史的或神话过去连接在一起,与宇宙初创史前的存在者之活动有关);4.祖灵信仰:认为人由躯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在祖灵信仰存在的地方,人们常常认为灵魂有活动的兴趣,甚至仍是社会中的一员。同活着的人一样,祖灵可以行善作恶,但没人清楚祖灵会做什么,也不清楚祖灵会对当下的行为作何反应。

29.强化仪式的意义:1.强化秩序和价值观;2.强化认同;3.强化信仰

30.宗教的功能:1.给人生赋予意义;2.心理上的支持;3.强化与维持文化的价值体系;4.减少冲突,增强

社会控制;5.维护社会集团内部团结,增强集团成员内部的认同感;6.保存文化知识;7.促进社会变迁;

8.调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1.权利与威望:1.权力:是命令他人做某些事情和获得他人服从的能力;2.威望:源于个人的年龄、性别、

族系、成员身份、人格力量以及成功竞争,是一种认可的地位或职位;3.区别:权力是个人以一定的法令制裁为后盾的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威望是因个人有声望而经公开承认的非强行的支配力和影响力。

32.队群和部落的特点:1.互相独立,并不互属,仅存的整合及与亲属或婚姻关系;2.政治生活知识社会生

活组成部分;3.内部相当民主,没有专门政治角色或领袖。

33.酋邦与队群及部落的比较:1.更正式和稳定;2.首领是集权和恒定的职位;3.社会内部冲突最小化

34.酋邦和国家的关键区别:1.是否存在官僚政府机构;2.是否拥有合法的武力;3.社会凝聚机制的血缘关

系,关系是否被地缘关系所取代。

35.互酬(互惠性交换):1.动机不是盈利,而是为了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赢得声誉;2.是指以血缘及伙

伴关系结成的共同体中作为义务发生的一种“赠与”关系(不计算所给东西的价值,也不指明报偿时间的交换);3.形式:概化互惠、平衡互惠、负性互惠

36.人类学理论分类: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功能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法国

社会学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

37.古典进化论学派主张:与各种动物一样,人类文化经历过较长时间后也会产生变化,较“原始的”文

化阶段往往会被较“进步的”文化阶段取代。

38.泰勒习得与残存理论:习得:指出了人类生物遗传的特征与我们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文化间的差别。

39.泰勒的学术缺陷:把文化现象的发展,仅仅归结为文化现象内部因素由简至繁的演进,数量的减少和

增加,它不仅没有看到文化现象发现过程中的质变,而且也极少关心文化现象内部诸多因素间的有机的联系和彼此制约。

40.古典进化论学派的贡献与局限:1.贡献:摆脱神学教义束缚,以系统地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可以正

确地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通过学习的来的社会特征;2.局限: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19世纪末,进化理论收到了其他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

41.传播论学派要点:1.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认定文化采借多余发明;3.认为不同文化间的

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几乎就

越多;4.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42.传播论的局限和优势:局限:1.错误的假设;人类创新能力有限;种族主义假设;非西方人固有的低

劣,不能充分开创自己的文化;2.方法局限:假设地理毗邻会造成传播,而人类学家发现传播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社会可以不进行文化特质的交流而毗邻优势:对理解社会的发展具有某些有效性43.历史特殊论博厄斯观点:1.文化相对主义:调查每一种文化独特的历史,而不是试图发现文化变化的

普遍法则,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2.文化区理论:文化区域的研究,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间关系;3.资料搜集:记录分布、分类

44.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贡献与局限:1.贡献: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2局限:对于他

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致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

45.米德的文化人格理论:1.一个人的成年人格的形成,深受其所处的文化的影响;2.不同文化或社会的儿

童养育方式,对人的个性形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46.文化人格论的局限:1.把文化物质的生态条件看得太轻,好像文化是不受自然和外界影响的;2.用典型

文化概括所有成员的人格,而文化却在社会上分布不均,所以也有失准之处

47.功能学派主张:长期的田野工作,把文化视为一个整合系统进行研究

48.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有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功能,强调文化最终应该满足个体的需要,社会风俗不

应该解释为远古的遗存,而应根据其现存的功能来阐释。需要和功能是马氏思想核心,人类的任何社会现象、文化现象都是为满足某种现实需要而存在的。

49.人基本上的两类需要:基本需要(生物需要)、衍生需要(文化需要)

50.文化功能论属于经验直觉性,认为事实就是真实实体,功能就是文化真谛,把握真谛只需直接观察事

实的各个方面的功能。

51.文化功能论的评说:1.强调研究共时性的问题;2.强调文化是一个整体,反对将文化进行因素拆分;3.

是人类学真正成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缺陷:1.对共时问题的关注无法解释冲突和变迁;2.无法解释文化差异;3.共功能论的个人性无法解释整个社会。----忽视了特定社会文化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52.结构功能论要点: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

53.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主要理论观点:将社会看做是由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整合的有机整体,结构功能理

论着重于分析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如社会的主要群体及组织)和这些部分在维持社会秩序及平衡方面的功能。

54.结构功能论的贡献与局限:贡献:建立了关于文化整合的概念,并且十分强调在具体社会环境中人的

需求,而对这种需求的认识是我们了解社会不同习俗与社会组织起源的关键之所在。局限:1.往往仅仅着眼于地域性的小群体,而在对这些群体的分析,看不出有任何历史联系;2.忽视了自然环境与生物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3.忽视了文化的变迁。

55.文化的两个特性:稳定性和变异性。

56.文化变迁的机制或过程是:变异、发明与发现、传播与借用、文化制约、文化丧失、涵化、濡化与社

会化

57.发明的种类与要素:种类:1.诸如文字、语言、制度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明;2.诸如工具、机器、良种等

物质文化的发明。要素:文化环境、社会需要和人才,这三者的互动作用才能导致发明的产生。

58.文化制约因素:1.选择性的文化借用;2.强势的文化倾泻;3.目标人群的选择;4.传播的时间性。

59.涵化的情形:代换、附加、综摄、退化、创作、抗拒

60.涵化与濡化:濡化有别于涵化,是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纵向传播的过程,是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

传承机制,本质意义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代表人物与作品

古典进化论学派:泰勒《原始文化》

摩尔根美国人类学奠基人《印第安日志》《古代社会》

传播论学派:代表学派:德奥的文化圈理论、英国的埃及中心论

拉策尔传播论之父《民族学》

历史特殊论学派: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克鲁伯文化形貌理论

威斯勒:文化区理论

萨丕尔:文化与语言的研究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菊与刀》

和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来自南海》三部曲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航海者》《巫术·科学与宗教》

C.de·戈比诺《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

默多克《社会结构》

结构功能学派: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群岛岛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法国社会学学派:圣西门、孔多赛、孔德;迪尔凯姆;莫斯;列维·布昌布·赫尔兹

民法—18种时间知识点总结

1、法院指定监护:被指定人接到通知不服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2、宣告失踪: 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的次日起满2年的,战争期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公告期3个月; 宣告死亡: ①下落不明满4年; 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③战争期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意外,有关机关证明不能生还的,0,公告期①②为1年,④为3个月。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期间1年,《民通意见73》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1年,《合同法55》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 4、“狭义无权代理”、“限制行为人的民事行为”相对人的催告权1个月内予以追认,未作答复,视为否认,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有撤销的权利,“通知”。 5、诉讼时效: ①普通诉讼时效,2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②1年四种人身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毁损或被丢失的。 ③3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请求权④ 4年,国际货物买卖和技术进出口合同。 6、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3个月内未申请登记,预告登记失效。 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7、留置权人指定的宽限期不少于2个月,无约定。 8、占有人返还原物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1年内未行使,该请求权消灭。 9、遗失物的公告期6个月。 10、可撤销婚姻的撤销期间1年(登记之日,恢复自由之日)。 11、继承权诉讼时效2年,自有人否认他的继承权之日起,最长保护期20年自继承开始之日。 12、所有人向受让人主张返还遗失物,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主张。 13、保证期间6个月、2年。 14、代位权,诉讼时效2年;撤销权,诉讼时效1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除斥期间5年(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 15、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符合约定,有质量保证期的不适用2年的规定。 16、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除斥期间),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法定撤销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除斥期间)。 17、不定期租赁6个月以上,未采用书面形式。 18、出卖租赁房屋,应在出卖前3个月内通知出租人。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15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不得行使优先购买权。

文化人类学复习要点

题型: 名词解释5个,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个,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3个,共50分。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2、田野工作的特征。 3、人类学的领域。 4、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5、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6、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 7、什么是田野工作?什么是主位法,客位法。 第二章文化和文化变迁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途径或表现,文化变迁的类型。 2、什么是涵化。 第三章种族、民族与族群 1、种族的概念 2、种族主义及其表现 3、种族产生的原因。 4、种族的社会建构。 3、民族的特征 4、族群的要素有哪些。 第六章生态人类学 1、生态人类学的定义,意义。 2、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经济人类学 1、什么是经济人类学。 2、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 3、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 4、经济人类学的形式论与实质论。 5、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的词义是“散尽”(give-away)的意思。慷慨的馈赠是获取尊敬的动机。一个人举办一次夸富宴很显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声望,这种声望是与慷慨的程度成正比的。“千金散尽”的夸富宴行为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在一个缺乏统治阶级的社会中,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 “夸富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最初给以细致的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 夸求图印第安人(Kuakiutl Indians)的夸富宴(potlatch)。夸求图印第安人居住于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精讲 1、易读错的字 昆(kūn)虫建(jiàn)成大概(gài)阻(zǔ)力包括(kuò)超(chāo)过跨(kuà)进检查(chá)蜜蜂(fēng)水缸(gāng)一副(fù)腹(fù)部内(nèi)容干燥(zào)灼(zhuó)伤适(shì)宜万寿(shòu)菊展示(shì)组(zǔ)成芬(fēn)芳吻(wěn)合苏醒(xǐng)强(qiáng)烈 2、易混淆的多音字 尽背钻斗闷háo(号叫) pián(便宜) zhǒng(种子) dū(首都)号便种都hào(记号) biàn(便利) zhòng(种花) dōu(都是)3、易写错的字 建:部首是“廴”; 跨:左右结构,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醒:左右结构,部首是“酉”; 辨:左右都是“辛”,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右边“辛”最后一笔是竖; 知识点二:字形精讲 1、形近字 捡(捡东西)搏(搏斗)蜂(蜜蜂)副(一副手套)复(复习)校(学校)检(检查)博(博学)锋(锋利)幅(一幅画)腹(腹部)校(校正)芳(芬芳)密(秘密)纷(纷飞)辫(辫子)涂(涂色)组(组长)方(方正)蜜(蜜蜂)吩(吩咐)辩(争辩)途(路途)阻(阻力)

2、词语听写 温度湿度光照气温长期时钟艳丽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跨步景物陌生记号尽管迷失确确实实花粉本能听说将近亲眼能力公里几乎记忆争奇斗艳芬芳内部醒来苏醒万寿菊强大展示昆虫修建组成迷人留心笑脸开放睡莲欣然含笑 3、近义词 喜欢——喜爱激烈——剧烈舒展——展开推测——推断大致——大概适宜——适合陆续——连续娇嫩——柔嫩艳丽——亮丽快乐——快活淡雅——素雅灼伤——烧伤超常——超凡辨认——辨别包括——包含寻找——寻觅证实——证明大概——可能空隙——间隙透明——透亮安静——清静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3、反义词 减少——增加遥远——附近准确——含糊透明——浑浊安静——喧哗 细长——粗短末端——开端快乐——痛苦艳丽——素雅干燥——潮湿 怒放——凋零舒展——收缩苏醒——昏迷陆续——中断超常——一般 陌生——熟悉逆风——顺风 4、词语搭配 (1)形容词搭配: 形容词+ 名词:(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密切)的关系 (美丽)的笑脸(又大又娇嫩)的花瓣(淡雅)的花蕾(陌生)的景物 (超常)的记忆力(遥远)的家(安静)的角落(细长)的脚(圆圆)的卵(小小)的虾 形容词+ 动词:(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2)动词搭配:留心(观察)欣然(怒放)(辨认)方向(减少)阻力 (跨进)家门(检查)蜂窝(刮起)了狂风(迷失)方向 5、词语归类 (1)描写花的词语:争奇斗艳芳香四溢亭亭玉立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含苞待放(2)AABB 式词语: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教育人类学讲义整理

《教育人类学引论》 第一节课 一、人类学对教育学有什么贡献? 1.对研究方法的忽视: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你的论文有什么独特的贡献: ①方法和你的选题有什么对接?②你的选题有该法(理论)与不用又有什么不同? ③你的论题最适合用何种方法、何种理论? 2.人类学对教育学的贡献: (1)打破我族中心主义,获得一种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人类意识,进而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自我意识; 可以有民族情怀,但是不能有民族中心主义;视野和眼光的全球性——从西方看中国、从周边看中国;中国无哲学,但是有思想,中国的语言文字不适合表达哲学,在这方面印度就好于中国,表达哲学的文字需要严谨、逻辑、严密;孟子:见幼童落井而起恻隐之心,但是有人便反驳:见幼童落井,汝之子,汝友之子,汝仇家之子,救孰?冯友兰,中国哲学浑然天成。 (2)打破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 人种志研究、民族志研究、田野研究、将先前的由业余学者或其他人的研究进行实证化。 (3)引发问题意识,提供对问题的解答; 人的本质与教育的关系(陆有铨说没有什么本质,反对本质主义,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人类进化与教育的关系;人的体质与教育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4)改变提问方式,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成尚荣:尊重与倾听;①从旁观者转为具有主体色彩的我②将教育问题由“人的教育”转为“人的认识”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人的本质的情况下,教育才能真正展开和充分实现,会读人、能读人;③教育问题存在的理论基础,使教育人生活的表层进入到人的存在深层,使教育和人类存在、世界存在、宇宙存在联系起来。 (5)提供了表达思想的语言方式,重心下移,开放、互动生成,学生立场;习惯用一种学科、一个人物、一个理论来阐述你的问题。 《孩子的宇宙、最后20年、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实验时代》

民法学重点知识

一、法学复习的重点 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内容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内容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09年政法干警招录用《民法学考试大纲》(后称大纲)来看,民法学考试的内容大体包括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部分、债法部分和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部分。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为各部分的复习重点主要为以下内容: (一)总论部分 民法学总论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是深入学习民法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包括: 1。民法的本质。所谓民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原则。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民法的调整原则是贯彻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把握好民法的调整原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项民事制度。考生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应结合民法的其他内容,深入理解。特别是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被认为是民法的“帝王原则”,考生应准确把握其基本含义和该原则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体现。 3。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事实。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特别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较清楚地认识。就民事法律事实而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基本分类、各项分类的含义。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首先,应掌握公民的概念与本质;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考生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特点及比较,考生在复习时,更应当重点掌握。其他的如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及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5。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和民法学的核心内容,其知识点也比较多,考生在复习时,对这一部分内容应当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附条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 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考生应当能够准确记住它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理解它和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能够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等。 6。代理。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准确掌握代理的概念,并根据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其他如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的概念和无权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见代理制度,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7。诉讼时效。重点掌握时效和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及其性质、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的区别、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意义、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间的概念、种类病情计算等。 8。民事责任。重点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分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内因(P119)外因(P119)量变(P127)质变(P127) 【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或者叫事物发展原因原理)(P122) 原理: (1)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或者叫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P129) 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2)事物要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方法论意义: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者叫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P136) 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意义: (1)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基本观点】 1、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P119) 2、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P119) 3、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的。因此,在我国,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这是重视内因的表现)此外,在我国,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这也是重视内因的表现) 5、仅有内因,也不可能发展,这是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同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才能发展。(P120) 6、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P120) 7、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

旅游人类学

旅游前沿问题第六讲报告 ——旅游人类学 主讲人:孙九霞教授一、文献综述——旅游人类学理论 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孙九霞老师从人类学与旅游的关系切入,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在时代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普遍行为,引起的学者的注意。非西方世界旅游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在我国,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却迟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虽然在目前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当中,涌现出较多的应用性研究,但在作者来看,应用性研究其实只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不应该也不可能看作是全部内容。 迄今为止的旅游人类学的众多研究中,虽然研究的题材、范围、和对象极为广泛,但就其理论的渊源关系而论,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由根纳普、特纳等人创立的人类学仪式理论以及马康耐的“舞台真实”理论。 二、讲座内容回顾 1.关于人类学 1)概述 孙九霞在讲座的开始先概况的介绍了人类学这一门学科,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人类学(anthropology )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人类学是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并以其为基础和综合理解为目的的学科。如果把人作为动物的人和文化人来区分的话,那就不可能全面地去理解人。人类学是以综合研究人体和文化(生活状态),阐明人体和文化的关联为目的的。综上所述人类学大致可区分为:主要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人体的人体人类学,亦称自然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人类学,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 2)内部分野 如上所述,人类学是一个很广泛的学科,广义的人类学由四个组成部分: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以及文化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在考古学家与体质人类学家合作下展开对灵长

民法总结

民法讲义重要知识点总结 合同保全中的债权人撤销权和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对人的催告权都不是形成权。 物权人可直接要求第三人返还,无期限限制;占有返还请求权受一年除斥期间限制。 受除斥期间限制的权利不一定是形成权。 试用期风险—所有权主义;试用期满不购买需要明示通知。 死亡宣告被撤销后,原物存在的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补偿;如有第三人介入,要保护第三人权利。 缔约责任出现于合同未成立或者成立但未生效的阶段;违约责任出现在合同成立且生效后;无效的行为自始无效,被撤销的行为等同于无效。 重大误解的前提是必须构成意思表示。 无效合同—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无权处分人所为的买卖合同有效,但涉及所有权变动除善意取得外效力待定;擅自租赁他人之物除非法转租外,租赁合同有效。 复代理人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 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发生在六个月前,消除在六个月前,等于没发生;发生在六个月前,消除在六个月内,从发生之日起继续计算六个月;发生在六个月内,消除在六个月内,终止时剩多少剩多少继续算多少。 孳息的归属—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无约定无法定跟随原物;法定:所有权人与用益物权人并存,归用益物权人;买卖合同适用交付主义,交付前归出卖人,交付后归买受人。 有效合同+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

有效地动产抵押合同=动产抵押权+登记>第三人 债权行为+物权行为=物权变动 有效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第三人 有效合同=地役权+登记>第三人 有效合同=动产抵押权+登记>第三人 有效合同+交付=物权变动+登记>第三人 拾得遗失物+自主占有心态=无权占有(恶意) 拾得遗失物+他主占有心态=无因管理(有权占有) 有效的在途货物买卖合同+种类物特定化=风险转移 先质押后抵押,质押权优于抵押权,先抵押后质押,看是否登 记。 若留置在先,抵押或质押在后,1、留置权人设定抵押或质押,放弃留置权,则抵押或质押优先;2、所有权人设定抵押或质押,则留置权优先。 异议登记期间,权利人可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异议登记不阻止一开始物权的变动,仅阻止最后的善意取得。 预告登记阻止物权不阻止债权。 法律行为的六种:合同、处分权利、登记、婚姻、收养、遗嘱。 善意取得: 一个前提—无权处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 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 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

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 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 和洞喻)、知识论、回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 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民法分则知识点梳理

民法分则 人身权编 第十二章人格权概述 一、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的民事权利 二、人身权的法律特征 不可分离性、非财产性、绝对性、法定性、不可转让性、支配性、无意思性、专属性 三、分类 人格权、身份权 人身权属于人权的范畴 四、人身权法律关系 1、内容 权能:控制权、利用权、有限转让权、利益处分权 义务:消极义务 第十三章一般人格权 一、人格概述 1、一般概念

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②个人的道德品质 ③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2、法律概念 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的法律资格,即维持和刑事法律权利、服从法律义务和责任能力的集合 3、中国法上的人格,源于日本法,首次在《大清民律草案》 中引用 4、法律人格的含义 ①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事主体 ②指作为民事主体必备条件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人格权概述 1、概念 以主体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以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标的权利 2、人格权性质: ①自然性。A、人格权始终与民事主体相伴随而客观存在,不依其意志更无需其行为而取得;B、民事主体只能享有权利而不能转让、放弃;C、法律可剥夺某些人格权,但不能剥夺尊严 ②法定性:A、自然权利需要通过法律化(确认);B、非法定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C、应然权利如何转化为法定(实然)权利? D、人格权本质上为私权

3、客体:人格利益 A、指民事主体就其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隐私、肖像等所享有的利益的总和 B、通常分为一般人格利益与具体人格利益 C、具有无形性特征(精神利益) 三、人格权分类 1、基本分类 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 2、分类标准:人格权的客体 (1)一般人格权指民事主体基于人格独立、自由、尊严而享有的进本权利,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包容性(宪法38、民法通则101)(2)具体人格权分为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 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精神性人格权:表彰型人格权、自由型人格权、尊严型人格权 四、一般人格权 1、来源于罗马法 2、一般人格权产生并决定具体人格权,具体人格权是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化 3、一般人格权解释、产生、补充具体人格权,是一种“渊源权” 4、特征 A、主体的普遍性; B、客体的高度概括性;c、内容的抽象性 五、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关系

应用人类学 知识点整理

《应用人类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应用人类学的名称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丹尼尔布林顿(美国人类学家)1896 拉德克里夫布朗(英国功能主义)1930 实用人类学(p r a c t i c a l a n t h r o p o l o g y)马林诺夫斯基1929“科学的人类学应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它的任务不在于阐明这些和那些制度的起源史,而在于指出这些制度在某一社会中的作用。不是为了更确切的描述,而在于教会与这些民族有关的殖民当局和企业主,为了更适当地达成自己的目的,应该如何去对待这些民族。” 行动中的人类学(a n t h r o p o l o g y i n a c t i o n) 戈顿 布朗 行动人类学(a c t i o n a n t h r o p o l o g y)索尔塔克斯(美国)、1940末50末“建立为人民使用的人类学家”直接去研究人民在社会文化变迁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呼吁人类学家站在人民的一边。 发展人类学(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t h r o p o l o g y)霍姆伯格 因为他主要从事社区发展研究 人类工程学(a n t h r o p o l o g o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埃利奥特 查普尔 主要是对社会现状进行改革核对将来社会进行规划。 辩护人类学(a d v o c a c y a n t h r o p o l o g y)决策人类学(p o l i c y a n t h r o p o l o g y)过去应用人类学多为社会中没有权利的族群或人们辩护 近年来多从事政策研究有关 2、概念 在承认人类社会不断向进步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改善和改进人类社会不尽满意的地方,以促进人类社会想进步方向发展的学科。同时也从事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石奕龙课本说法) 是人类学研究领域,也被认为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的责认为是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应用人类学是一门在承认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社会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1)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纯理论研究、基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认识各种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阐明其根本原理,沉声新的理论知识的研究。 在广泛意义上认识有关的客观对象。成果以理论形式出现。有较大普遍性。目的是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总而言之,是一种知识的获得。“不带价值观念”“价值中立态度” (2)应用研究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的应用目标而进行的科学实验和技术研究。为认识和进一步改造克尔观世界,产生新知识提供新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介于基础研究和开发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 目标在于,当以基本假定、理论构成的政策态度转变为行动时,帮助吧基础研究的成果

新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烟囱.(cōng)太阳伞.(sǎn)山冈.(gāng)森.(sēn)林彩.(cǎi)色补充.(chōng)商.(shāng)量赞.(zàn)赏周围.(wéi) 一泡.(pāo)尿撞.(zhuàng)伤 大婶.(shěn)弟.(dì)弟 二、易写错的字 结:右边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补:部首是“衤”,不是“礻”。 充:千万别忘记第四笔的点。 幸:最上面是“土”,不是“士”。 三、会写词语 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 季节梦境拉着手结果一般喜欢 好像说话童话阿姨弟弟方便对岸 游戏发明字母上升太阳伞教书海边 周围补充公主句子勇士合力飞机 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抢去 屁股苍耳留神干净列车从幸运 比如使劲一泡尿屎壳郎 四、多音字 pāo(一泡尿) jìn(使劲) lè(乐呵呵)泡劲乐 pào(水泡) jìng(苍劲) yuè(乐器) fā(发现) jiào(教室) biàn(方便)教发便 fà(白发) jiāo(教书) pián(便宜)五、形近字 句(句子)结(结果)泡(一泡尿) 勾(勾引)洁(洁白)抱(抱着) 般(一般)幸(幸福)弟(兄弟) 股(屁股)辛(辛苦)剃(剃头)

充(充足)精(精神)合(合力) 允(允许)晴(晴天)舍(宿舍) 六、近义词 透明—透亮遮蔽—遮挡看望—探望 凶狠—凶恶赞赏—赞扬商量—商议 昏头昏脑—昏昏沉沉 七、反义词 遮蔽—暴露快乐—痛苦喜欢—讨厌 凶狠—善良赞赏—批评小心—粗心 昏头昏脑—精神抖擞 八、词语搭配 1. 形容词搭配: (毛茸茸)的小鸟(摇摇晃晃)的草叶 (细长)的触须(彩色)的梦 (美丽)的公主(凶狠)的魔王 (葱郁)的森林(苹果般)的太阳 2. 量词搭配: 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 一(个)鸟窝六(只)小喜鹊 九、词语归类 1. “又×又×”式的词语:又大又红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又黑又小又高又大 2. ABAC 式的词语:昏头昏脑大手大脚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独独往动手动脚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2. 拟人句: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3. 比喻句、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 硬。 十一、考点提示 《彩色的梦》第1、2 节,《枫树上的喜鹊》第5-13 自然段,《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第2、6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民法学重点

民法学知识点 1、【简述】民法的调整对象 (1)《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了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定义中,包括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和平等主体三个要素。①人身关系,是就人格、人格权和身份、身份权发生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它是大陆法系的人法的调整对象。所谓人格,是主权者赋予的主体资格。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自身要素享有的权利,是姓名生命健康婚姻自主肖像名誉荣誉等具体的人格权。②财产关系,是以财产、服务、知识产品为媒介的,具有相互性的社会关系。③平等主体问题。属于中国特色,强调民法的私法性。(2)研究民法调整对象的意义:立法的需要;是划清民法和其他部门法之间界限的需要;是加深对民法自身认识的需要。 2、【简述】民法的性质 ①民法为权利法。民法的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每个公民都有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民事权利;它的规范多为授权性规范,被授权者有完成这样或那样的积极行为的权力;是实现人权的手段。②为公私混合法,原则上为私法。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弱者,强行性规定仍有必要存在于民法之中。③为市民法。民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通过调整人的行为进行,因此,民法必须以一定的人性观点作为出发点,以此为基础规制人的行为制定规则。 3、【名解】民法基本原则 ~是其效力贯彻民法始终的民法根本原则,它是一种克服法律局限性的立法技术。 4、【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①立法准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是制定民事基本法的立法准则,是制定次级民事法律的立法准则。②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的功能。民法规范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③授权司法机关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的功能。 5、【名解】民事法律关系 ~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对其管辖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 6、【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①主要为私法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主要为私法关系。由主体的地位平等所决定,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一般是对等的。②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例如合同关系。③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在遭到破坏时,国家将进行干预,以保障它顺利运转。 7、【名解】绝对权、相对权、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绝对权: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人,义务主体为不特定的人,故称~,以其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绝对权关系。 相对权:身份权、债权、继承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皆为特定的人,故称~,以其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相对权关系。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在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构成的绝对权关系中,一方享有权利,他方负有义务,为~ 复合民事法律关系:由两个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合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就是~ 8、【名解】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支配权:~为权利标的直接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其行使不需他人配合,他人不得为同样的支配行为。物权、知识产权为支配权。 请求权:~为法律关系的一方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进行直接支配,而只能请求义务人配合进行。债权为~。 形成权:是依照权利人的单方面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撤销权、解除权、抵销权、追认权为~。 抗辩权:是权利人所享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权利。 9、【名解】特定物、种类物、可消耗物、不可消耗物 特定物:~为具有独特的属性,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

法医人类学知识点【赣医】

法医人类学概念:是以医学为基础,应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与骨骼有关的个体识别问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判提供证据的应用学科。工作对象:骨骼及骨骼残片。工作中心:对骨骼及骨骼残片进行个体识别(种属,种族,年龄性别身高的鉴定,容貌特征的识别,面貌识别)。研究方法:形态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DNA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扫描电镜技术)。 法医人类学研究任务:1.确定骨骼入土实际,从而推断死亡年月2.确定骨骼种属3.根据骨骼鉴定年龄、性别身高等4.对毁容尸体进行个体识别5.颅骨面貌复原,供亲属好友辨认6.颅相重合,确认失踪人员7.进行亲权鉴定8.确定某活体年龄,必要时鉴定性别9.根据不同时期的照片,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10.根据现场遗留毛发、查找犯罪前科和嫌疑人 骨骼实验室处理:除去软组织,骨骼的脱脂与漂白,骨骼残片的修复。检验的内容:骨骼的种属、性别、年龄鉴定,身高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原因推断,骨骼身源的推断。 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过程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分级:轻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完好,或基本完好,骨骼表面扔富有光泽感,暴露时间一般不超1年,非常完好的骨骼基本不超半年。中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有破损,骨骼表面缺乏光泽感,暴露时间应在一年以上,两年以内。重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已经完全消失,而且在骨骼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变粗糙,有些可在表面看到腐蚀现象,暴露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 法兰克福平面:将颅骨左、右侧外耳门上缘点和左侧眶下点三点确定的平面,如颅骨左眶下缘点损坏,则采用右侧眶下点替代。 人种的划分:蒙古人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北亚,南亚,东亚,东北亚,美洲)。欧罗巴人种,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在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很大比例(大西洋-波罗的海,印度地中海,中欧,白海-波罗的海,巴尔干-高加索)。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分布于旧大陆回归线以南(澳大利亚,维达,美拉尼西亚,尼格利陀,尼格罗,尼格利罗,布须曼)。过渡人种。 颅最大长:眉间点至颅后点在正中矢状面的最大直线距离。颅最大宽:通过眉间点和颅后点绕颅骨一周的水平长度。颅宽:两侧颅侧点之间的距离。颅高:前囟点至颅底点的距离。颅顶点:将颅骨位于眼耳平面时,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面宽:两个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颅底长:鼻根点至枕骨大孔前缘点之间的距离颅周长:通过眉间点和颅后点绕颅一周的水平长度。用软尺测量。 性别鉴定中,哪些人体骨骼较有价值:骨盆>单块髋骨>颅骨>下颌骨>胸骨>股骨。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表现。 地位: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含义: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表现: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1)自尊: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2)他尊: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内容: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表现:(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4、如何维护自身的肖像权?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什么是姓名权,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表现形式:(1)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