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例题(3)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例题(3)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例题(3)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例题(3)

例3-1: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的化学式:

NH 4+、H 2S 、H 2SO 4、H 2PO 4-、HSO 4- 解:NH 3, HS -, HSO 4-, HPO 4-, SO 42- 例3-2: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的化学式:

SO 42-、S 2-、H 2PO 4-、HSO 4-、NH 3 解:HSO 4-, HS -, H 3PO 4, H 2SO 4, NH 4+

例3-3:根据质子理论判断下列各分子或离子在水溶液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质?

HS -、CO 32-、H 2PO 4-、NH 3、H 2S 、HAc 、OH -、H 2O 、NO 2- 解:酸:H 2S, HAc

碱:CO 32-, NH 3, OH -, NO 2- 两性物质:HS -, H 2PO 4-, H 2O

例3-4:判断下列酸碱反应进行的方向:

HAc +CO 3

2-

3

-+Ac

-

(1) (2)H 3O +

+ OH -

H 2O +

H 2O

(3)SO

4

2- +

H 2O

4

-+OH

-

(4) HCN + S 2-

HS -

+ CN

-

解:(1)K a (HAc)> K a (HCO 3-) 反应正向进行

(2) K a (H 3O +)> K a (H 2O) 反应正向进行 (3) K a (H 2O)< K a (HSO 4-) 反应逆向进行 (4) K a (HCN)> K a (HS -) 反应正向进行

例3-5.已知HCOOH 在298K 时,K a =1.77×10-4

,求其共轭碱的K b 是多少?

解: K b =K w /K a =10-14/(1.77×10-4)= 5.65×10-11

例3-6.将0.4mol ·L -1丙酸(HPr)溶液125ml 加水稀释至400ml ;求稀释后溶液的pH 值(HPr 的K a =1.38×10-5)。

解:稀释后丙酸浓度为0.4×125/400=0.125(mol ·L -1)

c /K a >500 [H +]=

c

K a ?=

3

5

10

3.1125.010

38.1--?=??(mol ·L -1)

pH=2.88

例3-7.计算下列溶液的pH 值:

(1)0.20mol ·L -1NH 3水与0.20mol ·L -1HCl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2)0.20mol ·L -1

NH 3水与0.20mol ·L -1

HAc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3)0.20mol ·L -1NaOH 与0.20mol ·L -1HAc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解:(1)混合后,全部生成浓度为0.1mol ·L -1的NH 4Cl: K a (NH 4+)= K w / K b =10-14/(1.79×10-5)=5.59×10-10 c /K a >500 [H +]=

c

K a ?=

6

10

10

48.71.010

59.5--?=??(mol ·L -1)

pH=5.13

(2) 混合后,全部生成浓度为0.1mol ·L -1的NH 4Ac: c ?K a (NH 4+)>20K w , c >20K a (HAc) ∴H +

]=

)

()(4

HAc K NH

K a a ?+=

8

5

10

10

86.910

74.110

59.5---?=???(mol ·L -1)

pH=7.01

(3) 混合后,全部生成浓度为0.1mol ·L -1的NaAc: K b (Ac -)= K w / K a (HAc)= 10-14/(1.74×10-5)=5.75×10-10

c /K b >500 [OH -]=

c

K b ?=

6

10

10

58.71.010

75.5--?=??(mol ·L -1)

pOH =5.12 pH=8.88

例3-8.在0.10mol ·L -1NH 3溶液中,加入NH 4Cl 晶体,使其溶解后浓度为0.20mol ·L -1,求加入NH 4Cl 前后,NH 3水中的[OH -]及解离度。 解:加入NH 4Cl 前

c /K b >500 [OH -]=

c

K b ?=3

51034.11.01079.1--?=??(mol ·L -1)

α=[OH -]/ c =(1.34×10-3/0.1) ×100%=1.34%

加入NH 4Cl 后,有Cl NH Cl NH 44+

设平衡时溶液中[OH -]为x mol·L -1,则 NH 3·H 2O

NH 4+ + OH -

0.1-x ≈0.1 0.2+ x ≈0.2 x

0.2x /0.1= K b =1.79×10-5 [OH -]=x =8.95×10-6(mol ·L -1)

α=[OH -]/ c =8.95×10-3%

例3-9.近似计算0.10mol ·L -1H 3PO 4溶液中的[H +]、[H 2PO 4-]、[HPO 42-]及[PO 43-],由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c /K a1>500 [H +]=

c

K a ?1=

2

3

10

63.21.010

92.6--?=??(mol ·L -1)

[H +]=[H 2PO 4-]=2.63×10-2(mol ·L -1)

=

=

-

-+

]

[]

][[42242PO H HPO

H

K a [HPO 42-]

[HPO 42-]=K a2=6.17×10-8(mol ·L -1)

]

[]

][[24

343--

+

=

HPO

PO H K a

[PO 43-]=K a3[HPO 42-]/[H +]=(4.79×10-13×6.17×10-8)/(2.63×10-2) =1.12×10-18(mol ·L -1)

例3-10.欲使H 2S 饱和溶液(浓度为0.10mol ·L -1)中[S 2-]=1.0×10-13mol ·L -1,应控制溶液的pH 值为多大?

解:K a1·K a2=[H +]2[S 2-]/[H 2S] [H +]=

)

10

0.1/(10.010

12.110

91.8]/[][13

12

8

2221----

?????=S

S H K K a a

=3.16×10-4(mol ·L -1) pH=3.50

例3-11.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氨水的解离度、解离常数、溶液的pH 值有何影响?(1)NH 4Cl (2)NaCl (3)H 2O (4)NaOH

解: 对解离常数均无影响 (1) NH 4Cl α↓ pH ↓ (2) NaCl α↑ pH ↑ (3) H 2O α↑ pH ↓ (4) NaOH α↓ pH ↑

第四章 缓冲溶液

1.下列混合溶液是否具有缓冲作用?为什么?

① ① 0.1 mol·L -1的KH 2PO 4溶液50ml 与0.1 mol·L -1Na 2HPO 4溶液50ml 混

合。

② 0.2 mol·L -1的HAc 溶液50ml 与0.2 mol·L -1的NaOH 溶液25ml 混合。 ③ 0.1 mol·L -1的NH 3·H 2O 溶液50ml 与0.2 mol·L -1的HCl 溶液25ml 混合。 ④ 0.1 mol·L -1的HCl 溶液50ml 与0.1 mol·L -1的KCl 溶液10ml 混合。 ⑤ 1×10-3mol·L -1的HAc 溶液50ml 与1×10-3mol·L -1的NaAc 溶液50ml 混合。

解:(1)(2)(4)具有缓冲作用,(3)(5)无缓冲作用。因为(1)(2)中存在着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4)是pH<3的强酸,(3)(5)中无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

2.今需配制pH 为7.40的缓冲液100ml ,问应取0.067 mol·L -1的Na 2HPO 4溶液和0.067 mol·L -1的KH 2PO 4溶液各若干ml(H 3PO 4的p K a 2=6.80)?

解:)PO H ()

HPO

(lg

p pH 42242

a -

-

+=V V K

)

HPO ()

HPO

(lg

80.64.724

24

--+=V V -100

解得:)ml (80)HPO

(24

=-V 则 )ml (2080100)PO H (42=-=-

V

3.欲配制pH 为5.00的缓冲溶液,需称取多少g的CH 3COONa·3H 2O 固体,溶解在500ml0.500 mol·L -1CH 3COOH 中?(HAc 的p K a =4.75)

解:设需NaAc ·3H 2Oxmol ,根据

)HAc (n )Ac (n lg

p pH a

-

+=K

有:

1000/500.0500)Ac (lg

75.40.5?+=-

n

解得:)mol (445.0)Ac (=-

n

∴需称取NaAc ·3H 2O 的质量为:0.445×136=60.52(g )

4.已知Tris·HCl 在37℃时的p K a 为7.85,今欲配制pH 为7.40的缓冲液,问在含有Tris 和Tris·HCl 各为0.05 mol·L -1的溶液100ml 中,需加入0.05 mol·L -1的HCl 溶液多少ml ?

解:设需加入HCl 的体积为x mol 根据

]

H Tris []Tris [lg

p pH a

+

?+=K

,有

)100/()05.005.0100()100/()05.005.0100(lg

85.74.7x x x x ++?+-?+=

解得:x =47.6(ml)

5.用0.025 mol·L -1的H 3PO 4溶液配成pH 为7.4的缓冲溶液100ml ,需加入0.025 mol·L -1的NaOH 溶液与之中和,试计算所需H 3PO 4溶液与NaOH 溶液的体积。

解:根据题意,应用--

-24

4

2HPO

PO

H 缓冲对。

设需H 3PO 4 x ml ,与H 3PO 4反应的NaOH 为 y 1

ml ,与-

24

H

P O 反应的NaOH 为

y 2ml 。

H 3PO 4 + -

OH = -42PO H + H 2O

mmol 0.025x 0.025y 1 0.025y 1

-

42PO H + -

OH = -24

HPO

+ H 2O

0.025x -0.025y 1 0.025y 2 0.025y 2 ∴ x =y 1

∵x +y 1+y 2=100,x =y 1 ∴y 2=100-2x

2

2

025.0025.0025.0lg

21.74.7y x y -+=

解得:x =38.34(ml),即需要H 3PO 438.34ml 。 NaOH 需要:100-38.34=61.66(ml)

6.用弱酸HA(p K a =5.30)和它的盐NaA 配制成pH 为5.00的缓冲溶液,在这个溶液100ml 中,加入10mmol HCl 后,若pH 值改变了0.30单位,HA 与NaA 原来的浓度必须是多少?

解:

]HA []

A [lg

30.500.5-

+=

∴50

.0]

HA []

A [=-

(1)

加+

H 后pH 降低值为4.70,则:

10]HA [10010]A [100lg

30.570.4+-+=-

∴25

.010

]HA [10010

]A [100=+--

(2)

联立(1)(2)两方程,解得:[HA]=0.50 mol·L -1

]A [-

=0.25 mol·L -1

7.今有0.20 mol·L -1的NH 3·H 2O 和2.00L 0.100 mol·L -1的HCl 溶液,若配制pH=9.60的缓冲溶液,在不加水的情况下,最多可配制多少ml 缓冲溶液?其中NH 3·H 2O 和NH 4+的浓度各为多少?

解: 设配制前NH 3·H 2O 体积V 1L 。 则 NH 3·H 2O + HCl = NH 4Cl + H 2O 起始 0.20V 1 0.20 0 平衡 0.20V 1-0.20 0 0.20

)

NH ()O H NH (lg

p pH 423a

+

?+=n n K

20

.020

.020.0lg

25.960.91-+=V

V 1=3.24(L)

缓冲溶液总体积V =3.24+2.00=5.24(L)

[NH 3·H 2O]=

)

L mol (085.020

.020.01

1-?=-V

V

[NH 4+]=)

L mol (038.020

.01

-?=V

8.试计算总浓度为0.100 mol·L -1的巴比妥缓冲溶液的最大缓冲容量和pH 为8.00时的缓冲容量(已知:巴比妥酸p K a 1=7.40)。

解:β

最大

=0.576×c 总=0.576×0.100=0.576(mmol·ml -1·pH -1)

根据

]HB ]

B [lg

a p pH -

+=K ,有:

]HB []

B [lg

40.700.8-

+=,解得:98

.3]

HB []

B [=-

又∵]B [-

+[HB ]=0.100

∴]B [-

=0.08 mol·L-1 [HB ]=0.02 mol·L-1

0.100

0.020

0.0802.303??

=β=0.037(mmol·ml -1·pH -1)

例3-2.已知Mg(OH)2的K sp 是5.7×10-12

,若溶液中Mg 2+

浓度为1.0×10-4

mol ·L -1

,OH -浓度为2.0×10-4 mol ·L -1,下列哪种判断沉淀生成的方式是正确的?

⑴ (1.0×10-4)(2.0×10-4)2 = 4.0×10-12<K sp 不沉淀 ; ⑵ (1.0×10-4)(2×2.0×10-4)2 =1.6×10-11>K sp 生成沉淀。 解:(2)正确。

例3-2.已知室温下PbI 2的溶解度为S mol ·L -1,则其K sp 为S 3还是4S 3? 解:K sp =4s 3

例3-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 两种难溶电解质,K sp 大者,溶解度必也大;

⑵ AgCl 的K sp =1.76×10-10,Ag 3PO 4的K sp =1.05×10-10,在Cl -和PO 43-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先析出 Ag 3PO 4沉淀;

⑶ 在一定温度下,AgCl 饱和溶液中Ag +及Cl -浓度的乘积是常数; ⑷ 沉淀转化的方向是由K sp 大的转化为K sp 小的。

解:(1)不正确,(2)不正确,(3)正确,(4)不正确。

例3-2.在含有Pb 2+离子浓度为0.010 mol ?dm -3的溶液中加入NaCl 使之沉淀,试通过计算说 明在1.0dm 3的该溶液中至少应加入多少克NaCl 晶体。[ 已 知K (PbCl 2)=1.6?10-5,NaCl 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解:若产生PbCl 2沉淀, 需Cl -离子的浓度为:

c (Cl -

)=

16100010

5

..?-mol ?dm -3=4.0?10-2mol ?dm

-3

需要加入的NaCl 的质量为:

58.5 g ?mol -1 ? 4.0?10-2 mol ?dm -3 ? 1.0 dm 3=2.34g

例3-2.PbCl 2在0.130 mol ·L -1

的Pb(Ac)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5.7×10-3

mol ·L -1

计算在同温度下PbCl 2的K sp 。

解:沉淀平衡时有:

PbCl 22+

+ 2Cl -

S 0.130+S 2S ≈0.130 即 [Pb 2+]≈0.130mol ·L -1

[Cl -]=2S = 2×5.7×10-3 (mol ·L -1)

∴K sp (AgCl )= [Pb 2+][ Cl -]2

= 0.130×(2×2.57×10-3)2 = 1.69×10-5

例3-2.在 0.0015 mol ·L -1的MnSO 4溶液10ml 中,加入0.15 mol ·L -1氨水5ml ,能否生成Mn(OH)2沉淀?如在上述MnSO 4溶液中先加0.49g 固体(NH 4)2SO 4,然后再加0.15 mol ·L -1氨水5ml ,是否有沉淀生成? 解:查表得 K sp (Mn(OH)2)= 2.06×10-14 K b (NH 3·H 2O) = 1.79×10-5

⑴ 混合液中 c(Mn 2+)= 0.0015×10/15 = 0.0010 (mol ·L -1) c(NH 3.H 2O)= 0.15×5/15 = 0.050(mol ·L -1) 由NH 3·H 2O 离解产生的[OH-]为:

[O H -

]≈

=

1.79×10-5

×

0.05

=9.5×10-4(m ol L -1

)

IP = c (Mn 2+)·c 2(0H -)= 0.0010×(9.5×10-4)2= 9.0×10-10

∵IP > K sp(Mn(OH)2)(2.06×10-14) ∴有Mn(OH)2沉淀生成

⑵ 由(NH 4)2SO 4离解产生的 [NH 4+]为

[N H 4+

]=

(0.49/132)×215×10

-3

=0.49(m ol L -1

)

(NH 4)2SO 4的加入对氨水的离解产生同离子效应: NH 3+ H 2O H 4+ + OH -

0.05-x 0.49+x x

≈0.05 ≈0.49

[OH -

]=

K b [NH 3][NH

4

+]

=

1.79×10-5

×

0.050.49

=1.83×10-6

(mol L -1)

IP = c (Mn 2+)·c 2(0H -)= 0.0010×(1.83×10-6)2= 3.35×10-15 ∵IP < K sp (Mn(OH)2)(2.06×10-14) ∴没有Mn(OH)2沉淀生成

2、在1.0 L 1.0 mol·L -1 NH 3·H 2O 中,加入0.010 mol AgCl(s) 后彻底搅拌,计算说明其中AgCl 是否全部溶解。(θ

sp

K (AgCl) = 1.56×10-10,

θ

f

K (Ag

(NH3)+

2)= 1.12×107)。

2、解:总反应式AgCl + 2NH 3 = [Ag(NH3)2 ]+ + C -

l

2

33]

/)([/))(()/)l ((θ

θ

θ

θ

c NH c c

NH Ag c c C c K

+

-

?=

假设AgCl 全部溶解:

1

23

L

mol 010.0)Cl ())Ag(NH

(--+?==c c

7

10

f

θ

23310

12.110

56.1010.0010.0/))((/)Cl

(/)NH (????=

??=

-+θ

K K c

NH Ag c c c c

c sp -

θ

θθ

c ( NH3 ) = 0.24 mol·L -1

需c ( NH 3 ) = 0.24 +2×0.01=0.26 mol·L -1,所以AgCl 全部溶解。

例3-2.在0.10 mol ·L -1的FeCl 2溶液中,通入H 2S 气体,制成饱和溶液,欲使Fe 2+不生成FeS 沉淀,溶液中的pH 值最大为多少?

解:查表得K sp (FeS) = 1.59×10-19

H 2S 的K a1 = 5.1×10-8, K a2 = 1.2×10-15 方法一:

要使Fe 2+不形成沉淀,[S 2-]需用小于:

[S 2-

] =

K sp (FeS)[F e

2+

]

=

1.59×10-19

0.10

1.59×10

-18

=(m ol L -1

)

而H 2S 饱和溶液的浓度为[H 2S] = 0.10mol ·L -1

H 2+ + S

2-

K=K a1K a2= 6.12×10-23

[H +]2

[S 2-

][H 2S ]

10-23

=K a1K a2=6.8×

0.10

=6.12×10

-23

解得[H +] = 1.96×10-3(mol ·L -1) pH= 2.71 即溶液中最大pH 值应为2.71 方法二:

用HCl 溶解0.10mol MS(s)所需的

[H +]计算

[H +

]=

K a1K a2[H 2S][M +

]

K sp (M S)

即溶液中最大pH 值应为2.71

例3-2.若溶液中Mg 2+和Fe 3+浓度皆为0.10 mol ·L -1,计算说明能否利用氢氧化物的分步沉淀使二者分离?

解:查表得K sp (Fe(OH)3) = 2.64×10-39 K sp (Mg(OH)2) = 5.66×10-12

根据溶度积原理,使Fe 3+完全沉淀所需OH -的最低浓度为

3 2.64×10-3910-6

1×[O H -

]=

K sp (Fe(O H )3

)

[F e

3+

]

=

3

=1.38× 10-11(mol L -1

)

pOH= 10.86 pH=3.14

Mg 2+

[O H -

= 7.5×10-6(mol ·L -1)

pOH= 5.12 pH=8.88

只要将OH -浓度控制在1.38×10-11~7.5×10-6 mol ·L -1

之间,即pH 控制在

3.14~8.88之间,即可使Fe 3+和Mg 2+分离。若用NaOH

来控制这样的条件是困难的,NH 4+~NH 3缓冲液可满足这个要求。 例3-2.解释下列现象:

⑴ CaC 2O 4溶于盐酸而不溶于醋酸;

⑵ 将H 2S 通入ZnSO 4溶液中,ZnS 沉淀不完全;但如在ZnSO 4溶液中先加

入NaAc ,再通入H 2S ,则ZnS 沉淀相当完全。

解:(1)

242O C 的酸性比盐酸弱而比醋酸强。 (2)提示:由于pH 的原因。

湖南理工学院2011年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记载分析花学中的应用 习题1 1 已知Ag 2CrO 4的溶解度为4.74g·L -1,求其溶度积K sp 解:Ag 2CrO 4的溶解度S= 4.74 / 331.74 = 0.0143 (mol/L), K sp = 4s 3 = 4×(0.0143)3 = 1.17×10-5 (题给条件有错) 2 已知Ca(OH)2的K sp =5.5×10-6,计算其饱和溶液的pH 值。 解:)L /mol (1011.1410 5.54K S 2363sp --?=?== c (OH -)= 2S = 2.22×10-2(mol/L) pOH - = 1.65 pH = 12.35 3 根据K sp 值计算下列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1)Mg(OH)2在纯水中,(2)Mg(OH)2在0.01 mol·L -1 MgCl 2 溶液中,(3)CaF 2在pH=2的溶液中。 解:(1)43123sp 1012.1410 61.54K S --?=?== (mol·L -1) (2)设Mg(OH)2在0.01 mol·L -1 Mg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OH 2Mg )OH (Mg 22 0.1+S 2S K sp =(S+0.01)(2S)2=5.61×10 -12 ∵S+0.01≈0.01 ∴S=1.18×10-5 (mol·L -1) (3) CaF 2+2H +?Ca 2++2HF K j =2a sp 22222K K )F (c )F (c ) H (c )HF (c )Ca (c =??--++ 2410222)10 53.3(10 46.1)10()s 2(s ---??=? s≈3.08×10-3(mol·L -1) 4 欲从0.002 mol·L -1Pb(NO 3)2溶液中产生Pb(OH)2沉淀,问溶液的pH 至少为多少? 解:c (Pb 2+) = 0.002 mol/L , c (Pb 2+)c 2(OH -)> K sp 才能产生Pb(OH)2沉淀。 c 2(OH -)> K sp /c(Pb 2+) c 2(OH -)> 1.42×10-20/0.002 = 7.1×10-18 c (OH -)> 2.66×10-9(mol/L) pOH < 8.58 pH > 5.42 5下列溶液中能否产生沉淀?(1)0.02 mol·L -1 Ba(OH)2溶液与0.01 mol·L -1 Na 2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2) 0.05 mol· L -1 MgCl 2溶液与0.1 mol·L -1氨水等体积混合,(3)在0.1 mol·L -1 HAc 和0.1 mol·L -1 FeCl 2混合溶液中通入H 2S 达饱和(约0.1mol·L -1)。 解: (1) 等体积混合浓度减半 c(Ba 2+)=0.01mol/L c(CO 32-)=0.005 mol/L Q B = c(Ba 2+)·c(CO 32-)=0.01×0.005=5×10-5 Q B >K sp (2.58×10-9) 故有BaCO 3沉淀生成 (2) c(OH -)==??= ?-5a 1077.105.0K c 9.41×10-4 mol/l c(Mg 2+)=0.025 mol/L Q B =c(Mg 2+)·c 2(OH -)=0.025×(9.41×10-4)2=2.21×10-8 Q B >K sp (5.61×10-12) 故有Mg(OH)2沉淀生成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选择题 A型 1.正确的酸碱概念是 A.凡带有OH-的就是碱 B.根据能释放或接受H+而判定酸与碱 C.HCO3-和HSO4-都带有H,因此都是酸 D.固态的NaOH和KOH都是真正的碱 E.蛋白质在体内不是酸也不是碱 2.血液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HCO3- B.PaCO2 C.H2CO3 D.HCO3-与H2CO3的比值 E.HPO42-与H2PO4-的比值 3.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概念,哪一个是错的? A.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体液有适宜的酸碱度

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pH是相同的 C.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和静脉血的[H+]有差异 D.体内代谢主要产生酸性产物,机体可调节维持pH恒定 E.调节酸碱平衡主要有缓冲系统、肺和肾 4.下述哪一项不是肾脏对酸碱调节作用的特点? A.作用发生较慢 B.重吸收NaHCO3主要在近曲小管 C.重吸收与再生HCO3-都需泌H+ D.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产氨而从尿排出更多的H+ E.可经过增减肾小球滤过率调节酸碱排出 5.阴离子间隙是 A.血清未测定阴离子和未测定阳离子浓度(毫当量)的差 B.HCO3-和Cl-以外的阴离子 C.血清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差 D.[Na+]-[HCO3-]-[Cl-] E.各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时重要变化指标

6.有关酸中毒的分型哪一项是错的? A.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减少型二类 B.可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型 C.可分为代谢性和呼吸性 D.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 E.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正常型 7.AG增高(血氯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严重腹泻 C.糖尿病 D.用大量利尿剂时 E.醛固酮不足时 8.各种原因引起AG增高型代酸是因血浆中 A.乳酸增多 B.酮体增多 C.磷酸增多 D.碳酸增多 E.固定酸增多 9.下列为AG正常型代酸的原因,除了 A.肠液丢失 B.肾小管性酸中毒 C.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稀释性酸中毒 10.代酸时机体可经过代偿调节,下列哪项不准确?

习题8-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 CaCO 3和PbI 2的容度积非常接近,皆约为10-8,故两者饱和溶液中,Ca 2+及Pb 2+离子的浓度近似相等。 1-2用水稀释AgCl 的饱和溶液后,AgCl 的溶度积和溶解度都不变。 1-3只要溶液中I -和Pb 2+离子的浓度满足[c(I -)/c θ]2·[c(Pb 2+)/c θ]≥K SP (PbI 2),则溶液中必定会析出PbI 2沉淀。 1-4在常温下,Ag 2CrO 4和Ba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0-12和×10-10,前者小于后者,因此Ag 2CrO 4要比BaCrO 4难溶于水。 1-5 MnS 和PbS 的溶度积分别为×10-15和×10-28,欲使Mn 2+与Pb 2+分离开,只要在酸性溶液中适当控制pH 值,通入H 2S 。 1-6为使沉淀损失减小,洗涤BaSO 4沉淀时不用蒸馏水,而用稀H 2SO 4。 1-7一定温度下,AB 型和AB 2型难溶电解质,容度积大的,溶解度也大。 1-8向B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CO 3固体,会使BaCO 3溶解度降低,容度积减小。 1-9 CaCO 3的容度积为×10-9,这意味着所有含CaCO 3的溶液中,c(Ca 2+)=c(CO 32-),且 [c(Ca 2+)/c θ][c(CO 32-)/c θ]=×10-9。 1-10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 sp θ较大者可以转化为K sp θ较小者,如二者K sp θ差别越大,转化反应就越完全。 2.选择题 2-1在NaCl 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 B.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 C.酸的存在降低了()K NaCl SP 的数值 D.()K NaCl SP 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K NaCl SP 减小 2-2对于A 、B 两种难溶盐,若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则必有 A.()()sp sp K A K B θθ> B.()()sp sp K A K B θθ< C.()()sp sp K A K B θθ≈ D.不一定 2-3已知CaSO 4的溶度积为×10-5,如果用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与等两的Na 2SO 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 2SO 4溶液的浓度(mol ·L -1)至少应为 A.5.0×10-3 -3 C AgCl 与AgI 的sp K θ 之比为2×106,若将同一浓度的Ag +(10-5 mol ·L -1)分别加到具有相同氯离子和碘离子(浓度为10-5 mol ·L -1)的溶液中,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Cl -及I -以相同量沉淀 B. I -沉淀较多 C. Cl -沉淀较多 D.不能确定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一、选择题 ()1. 下列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 HCl(1mol·dm-3 ) + NaAc(2mol·dm-3 ) (B) NaOH(1mol·dm-3 ) + NH3 (1mol·dm-3 ) (C) HCl(1mol·dm-3 ) + NaCl(1mol·dm-3 ) (D) NaOH(1mol·dm-3 ) + NaCl(1mol·dm-3 ) ()2. 已知: K sp AgCl = 1.8×10-10 ,K sp Ag2CrO4 = 2.0×10-12 。在含Cl-和CrO42-浓度均为0.3 mol·dm-3 的溶液中,加AgNO3应是 (A) 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开 (B) AgCl 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开 (C) AgCl 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开 (D) 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开 ()3.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 (A) NH4+(B) CN-(C) Ac-(D) NO2- ()4. 20 cm3 0.10 mol·dm-3 HCl 和20 cm3 0.20 mol·dm-3 NH3.H2O混合,其pH 为(NH3: K b= 1.76×10-5 ) (A) 11.25 (B) 9.25 (C) 4.75 (D) 4.25 ()5. 欲配制pH=6.50的缓冲溶液,用下列何种酸最好 (A) (CH3)2AsO2H (K a=6.40×10-7) (B) ClCH2COOH (K a=1.40×10-3) (C) CH3COOH (K a=1.76×10--5) (D) HCOOH (K a=1.77×10--4) ()6. 配制SbCl3水溶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先把SbCl3固体加入水中,再加热溶解;(B)先把SbCl3加入水中,再加HCl溶解; (C)先在水中加入适量的HCl,再加入SbCl3固体搅拌,溶解; (D)先在水中加入足量HNO3,再加入SbCl3固体溶解。 ()7. 已知K b(NH3)=1.8×10-5,则其共轭酸的K a值为 (A)1.8×10-9(B) 1.8×10-10(C) 5.6×10-5(D) 5.6×10-10 ()8. Ag2CrO4的K sp= 9.0×10-12 ,其饱和溶液中Ag+浓度为 (A) 1.3×10-4 mol·dm-3 (B) 2.6×10-4 mol·dm-3 (C) 2.1×10-4 mol·dm-3 (D) 4.2×10-4 mol·dm-3 ()9. 溶液的酸度是指 (A)酸溶液的浓度(B)酸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 (C)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D)弱酸溶液中未离解的酸浓度 ()10. 0.4 mol·dm-3 HAc溶液中H+浓度是0.1 mol·dm-3 HAc溶液中H+浓度的 (A)1倍(B) 2倍(C) 3倍(D) 4倍 ()11. Mg(OH)2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其溶解度最大的是 (A) 在纯水中(B) 在0.1 mol·dm-3的NH3·H2O溶液中 (C) 在0.1 mol·dm-3的HAc溶液中(D) 在0.1 mol·dm-3的MgCl2溶液中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第4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 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 )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 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 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 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 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 A.食物中摄入的H+ B.碳酸释出的H+ C.硫酸释出的H+ D.脂肪代谢产生的H+ 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 3.碱性物的来源有 ( )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 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 ) A.碳酸 B.硫酸 C.乳酸 D.三羧酸 E.乙酰乙酸 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 ) A.Pr-/HPr B.Hb-/HHb C.HCO3ˉ/H2CO3 D.HbO2-/HHbO2 E.HPO42-/H2PO4-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 ) A.血浆HCO3ˉ B.红细胞HCO3ˉ C.HbO2及Hb D.磷酸盐 E.血浆蛋白 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 ) 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 B.集合管上皮细胞 C.管周毛细血管 D.基侧膜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 A.[Prˉ]/[HPrˉ] B.[HCO3ˉ]/[H2CO3] C.[Hbˉ]/[HHb] D.[HbO2ˉ]/[HHbCO2] E.[HPO42ˉ]/[H2PO4ˉ]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 ( ) A.PaCO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 D.缓冲碱(BB) E.碱剩余(BE) 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 (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 )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溶度积的相关计算及溶解图像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溶度积的相关计算及溶解图像 (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1分,共22分) 1.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 3 (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 c(M),p(CO2-3)=-lg c(C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gCO 3、CaCO 3 、MnCO 3 的K 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 3 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2-3) C.b点可表示CaCO 3 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2-3) [解析] 碳酸盐MCO 3 的溶度积表达式为K sp(MCO3)=c(M2+)·c(CO2-3),将表达式两边取负对数可得新的表达式:-lg c(M2+)-lg c(CO2-3)=-lg K sp(MCO3), 即p(M2+)+p(CO2- 3 )=-lg K sp(MCO3),以p(M2+)为纵坐标,p(CO2-3)为横坐标对新的表达式作图像可得一直线,图中三条直线是三种不同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 线。当p(CO2- 3 )=0时,p(M2+)=-lg K sp(MCO3),此时-lg K sp(MCO3)是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截距越大,则-lg K sp(MCO3)越大,lg K sp(MCO3)就越小,K sp(MCO3)就越小,所以三种物质的K sp大小为MgCO3>CaCO3>MnCO3,A项错误。直线上任意 一点均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点p(Mn2+)=p(CO2- 3 ),所以c(Mn2+)=c(CO2-3), B项正确。b点p(Ca2+)c(CO2-3),C项错误。该温度下, 直线下方任意一点有p(CO2- 3 )+p(M2+)<-lg K sp(MCO3),即-lg c(M2+)-lg c(CO2- 3 )<-lg K sp(MCO3),得lg c(M2+)+lg c(CO2-3)>lg K sp(MCO3),则c(M2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浓度最大的是( )。 A 、AgCl(101056.1-?=sp k ); B .Ag 2CO 3(12101.8-?=sp k ); C .Ag 2CrO 4(12100.9-?=sp k ); D .AgBr(13100.5-?=sp k ) 2.与Na 2CO 3溶液作用全部都生成碱式盐沉淀的一组离子是( ) (A) Mg 2+,Al 3+,Co 2+,Zn 2+ (B) Fe 3+,Co 2+,Ni 2+,Cu 2+ (C) Mg 2+,Mn 2+,Ba 2+,Zn 2+ (D) Mg 2+,Mn 2+,Co 2+,Ni 2+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1.试比较AgI 在纯水中和在0.010mol ·dm -3KI 溶液中的溶解度。〔已知AgI 的溶度积=9.3 ×10-17〕 2.在下列溶液中不断通入H 2S ,计算溶液中最后残留的Cu 2+的浓度。 (1)0.10mol ·dm -3CuSO 4溶液。 (2)0.10mol ·dm -3CuSO 4与1.0 mol ·dm -3HCl 的混合溶液。 3.根据下列给定条件求溶度积常数。 (1)FeC 2O 4·2H 2O 在1dm 3水中能溶解0.10g ; (2)Ni (OH )2在pH=9.00的溶液的溶解度为1.6×10-6mol ·dm -3。 4.1gFeS 固体能否溶于100cm 3 1.0mol ·dm -3的盐酸溶液中?已知 (FeS )=6.0×10-18, (H 2S )=9.23×10-22,式量(FeS )=87.9。 5.求在0.50dm 3 1.0mol ·dm -3NH 4Cl 溶液中能溶解Mg (OH )2的质量。已知(NH 3·H 2O )=1.8×10-5,〔Mg (OH )2〕=1.8×10-11。 6.某混合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及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如下:

6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题目

酸碱和沉淀 一、判断题 1、在0.10 mol·L-1的HAc溶液中HAc的解离常数为1.76×10-5,所以在0.20 mol·L-1的HAc溶液中,HAc的解离常数为2×1.76×10-5。() 2、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稀,解离度越大,而解离常数却不变。() 3、在相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溶液中,它们的H3O+离子浓度是相同的。() 4、解离度和解离常数都可以用来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程度,因此α和K a o(或K b o)同样都不受浓度影响。() 5、将氨的水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HO-]就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6、弱酸浓度越稀,α值越大,故pH值越低。() 7、在H2S溶液中H3O+浓度是S2-离子浓度的两倍。() 8、多元酸的逐级解离常数值总是K1o>K2o>K3o。() 9、已知HAc的p K a o=4.75,柠檬酸的p K a=4.77,则同浓度醋酸的酸性强于柠檬酸。() 10、强酸的共轭碱一定很弱。() 11、强酸溶液中不存在OH-离子。() 12、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13、酸性缓冲溶液(HAc-NaAc)可以抵抗少量外来的酸对pH的影响,而不能抵抗少量外来碱的影响。() 14、将氨水和盐酸混合,不论两者比例如何,一定不可能组成缓冲溶液。() 15、在Na2CO3溶液里通入CO2气,便可得到一种缓冲溶液。() 16、pH值相等的缓冲溶液,未必具有相同的缓冲能力。() 17、Na2CO3与NaHCO3可以构成缓冲剂起缓冲作用,单独NaHCO3不起缓冲作用。() 18、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缓冲比相同的缓冲溶液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溶液浓度越小,缓冲能力越弱。() 19、AgCl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它的离子浓度也很小,说明AgCl是弱电解质。() 20、严格说,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K sp o是溶液中它的离子活度幂的乘积。() 21、严格说,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K sp o是溶液中它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22、对于难溶电解质,它的离子积和溶度积物理意义相同。() 23、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积是任意状态下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24、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的浓度降至实用要求达到微不足道的成度。() 25、根据同离子效应,沉淀剂加得越多,沉淀越完全。() 26、两难溶电解质,K sp o小的哪一种,它的溶解度一定小。() 27、K sp o,AgCl>K sp o,AgI,所以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 28、K sp o,AgCl>K sp o,Ag2CrO4,但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 29、在25℃时PbI2(s)的溶解度是1.51×10-3 mol·L-1,K sp o是1.38×10-8。() 30、难溶电解质AB2的溶解度用s mol·L-1表示,其K sp o=s3。() 31、已知难溶电解质AB的K sp o=a2,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a1/2 mol·L-1。() 32、往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33、BaSO4在BaCl2溶液中溶解度比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34、将足够的Cl-加入0.10 mol·L-1 Pb2+溶液中,使Cl-的浓度为0.010 mol·L-1(K sp o (PbCl2)=1.6×10-5)就生成沉淀。() 35、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大于它的溶度积时,就应产生沉淀。() 36、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37、混合离子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鲁科版)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海南中学萱书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进的原则 构建。首先分析单一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建立起沉淀溶解平衡的概 念,引入描述这种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在此基础上分析沉淀的生 成和溶解,最后考虑比较复杂的沉淀转化问题。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 实际例子来诠释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 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 2、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的含义, 知道溶度积是沉淀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 3、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的本质 难点:沉淀溶解平衡 四、教学方法 习题练习、讲解启发、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当我们外出旅游,沉醉于秀美的湖光山色时,一定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灰石岩层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侵蚀之后,会形成各种奇形异状的溶洞,如何形成? 小朋友吃糖不刷牙易形成蛀牙又什么原因?这都与我们要学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有一定的关系。 【图片展示】千姿百态的岩石、溶洞、蛀牙。 【老师】现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之前,我们首先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NaCl的水溶液中,再加入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学生思考讨论】分两种情况:当溶液没有达到饱和时,固体能继续溶解;当溶液达到饱和时不能继续溶解。 【老师提出质疑】达到饱和后固体真的不能溶解了吗? 【图片展示】将形状不规则的NaCl固体放在饱和食盐水中过了一昼夜后发现变成形状规则的固体且质量不变。你得到什么启示? 【老师提示】联想如何改变固定形状的积木?拆——拼。 【学生】其实有溶解也有结晶的过程。质量不变说明这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 【老师】可用NaCl(S) Na+ (aq) + Cl-表示 【老师】问题二:NaCl能不能与盐酸反应?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在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实验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老师】你认为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联系问题一)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2210sp L mol 108.1K AgCl --??=的AgCl 2210sp L mol 108.1K --??=- +Cl Ag 和sp K sp K Solubility equilibrium 1(2010-11)往含I -和Cl -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 3溶液, 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 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 -)/c(Cl -)的比值为 A. (V 2-V 1)/V 1 B. V 1/V 2 C. V 1/(V 2-V 1) D. V 2/V 1 2(2010-16)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mBn 也有离子积K sp 且Ksp =〔C (A n+)〕m ·〔C(B m-)〕 n 已知常温下BaSO 4的溶解度为2.33×10-4 g ,则其Ksp 为: A .2.33×10ˉ4 B .1×10ˉ10 C .1×10ˉ5 D .1×10ˉ12 3(201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含固体的溶液中,c (Ag +)=c (Cl –) 且它们浓度的乘积等于 B . 在一定温度下AgCl 水溶液中,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 .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 +和Cl -浓度的乘积等于时,此溶液为AgCl 饱和溶液 D.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变大 4(201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 值变大 B .在一定温度下AgCl 的水溶液中,Ag +和Cl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 .25℃ 时K sp (AgCl)=1.8×10-10,K sp (AgI)=1.0×10-16,因此 AgCl 可以转化为AgI D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 +和Cl -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 值时,此溶液为AgCl 的饱和溶液 5(2015-10)常温下,Cu(OH)2悬浊液中存在平衡:Cu(OH)2(s ) Cu 2+(aq)+2OH -(aq), K sp [Cu(OH)2]= 2.0×10-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Cu(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SO 4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配位平衡【参阅实验化学(上)的实验十三】用化学平衡的原理讨论实验中的现象。注意实验现象如何记录。 实验内容现象反应及其解释酸碱1、同离子效应: 0.1mol·dm-3HAc2cm3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摇匀,分盛在两只试管 中。 一支加少量NH4Ac(固) 一支不加NH4Ac 溶液由红色变橙色溶液保持红色 2、缓冲溶液及其性质(用pH试纸测定pH值) 在试管中加入0.1mol·dm-3HAc和0.1mol·dm-3NaAc各5cm3,配制成 HAc~NaAc缓冲溶液,加入百里酚蓝指示剂数滴,把溶液平均分装在三支试管 中 ①一支加入0.1mol·dm-3HCl 5滴 ②一支加入0.1mol·dm-3NaOH 5滴 一支加入H2O 5滴 再向上面的试管中, ①试管中0.1 mol·dm-3HCl大量过量 ②试管中0.1 mol·dm-3NaOH大量过量 3、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缓冲容量的测定 (1)两个100ml小烧杯中各取40ml水,测定溶液的pH,分别向其中个滴 加1d 0.5mol/l HCl和0.5mol/l NaOH,测定pH (2)配制pH=7的缓冲溶液,并测定缓冲容量 缓冲容量:改变一个单位pH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mol)(需要配制总浓度 不同的缓冲溶液) 自己查阅资料,什么叫缓冲容量?

【两人一组】(一排四人数据共享) A、选Na2HPO4——NaH2PO4体系,总浓度0.1mol/l(各组分浓度0.05mol/l)、0.5 mol/l(各组分浓度0.25mol/l),体积100ml。 B、分别取40ml溶液放在两个小烧杯中,用pH计测定pH值,记录数据,向烧杯 中分别滴加0.5mol/l HCl和0.5mol/l NaOH,使其pH变化1个单位 记录使用的体积,最后计算缓冲容量(mol/ml)【用小量筒减量法测定体积】 沉淀 4、沉淀的生成、溶解: 平衡 2mL1mol·dm-3MgCl2中加入2ml1 mol·dm-3NaOH(用氨水也可以)将沉 淀分盛在两个试管中, 一支中加入1mol·dm-3HCl 1ml 一支中加入1mol·dm-3NH4Cl 1ml 5、沉淀转化 2dK2CrO4溶液,滴加AgNO3溶液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 分步沉淀: 2dK2CrO4溶液和2dNaCl溶液混合,滴加AgNO3溶液 查阅资料,什么叫均相沉淀? 6、直接沉淀和均相沉淀 Zn2+ + NaOH = Zn(OH)2 Zn2+ + 尿素(s)= Zn(OH)2 (水浴加热)(时间很长,提前做上)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指标最能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A.、当AB>SB时,提示患者可能有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3、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碱性尿常提示该患者存在: A.严重低钠血症 B.严重高钠血症 C.严重低钾血症 D.严重高钾血症 E.严重高钙血症 4、发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A.血液的缓冲 B.呼吸的代偿调节 C.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D.肾的代偿调节 E.骨骼的代偿调节 5、高血钾引起的酸中毒其特征是 血浆pH血浆H+细胞内H+尿中H+ A.↓↑↓↓ B.↑↑↓↑ C.↑↑↑↓ D.↓↓↑↑ E.↓↓↓↓ 6、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A.血液的缓冲 B.呼吸的代偿调节 C.骨骼的代偿调节 D.肾的代偿调节 E.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7、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有 A.大量输入生理盐水B.腹泻 C.肾小管性酸中毒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E.糖尿病 8、碱中毒患者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手足搐搦的原因是 A.血清钾降低B.血清钙降低 C.血清钠降低D.血清镁降低 E.血清钙增高 9、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时对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影响最明显: A.心血管系统 B.泌尿系统 C.消化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E.运动系统 1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呕吐 B.腹泻 C.休克 D.缺氧 E.糖尿病 11、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常伴有低钾血症,其主要原因是 A.消化道丢钾 B.泌尿道丢钾 C.钾摄入不足 D.血钾被稀释

山东科技版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学案含答案)

年 级 高三 学 科 化学 版 本 山东科技版 内容标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选修4》第3章 第3节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选修4》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 2、容度积及其计算。 3、沉淀反应原理及应用和计算。 二. 教学目的: 1、理解物质的溶解是可逆的,能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溶解平衡。 2、从平衡的观点认识溶度积,并能用于计算。 3、理解掌握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三. 重点和难点: 1、溶度积的概念及其计算。 2、沉淀溶解平衡的认识。 3、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四. 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 1、判断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生成沉淀或沉淀能否溶解。 2、沉淀的转化。 3、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解释实验室及生活中的现象。 五. 知识要点: 1、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平衡常数叫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 (2)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______________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在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时,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2、溶度积 (1)在难溶电解质达到______________时,溶液中______________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______________常数,简称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___表示。 (2)表达式)s (B A n m )aq (nB )aq (mA m n -++ SP K ______________ (3)SP K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同类型物质,SP K 数值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在水中______________。 (4)SP K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无关。 3、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试题

试题 [A型题:单选] 1.缺钾性碱中毒时,尿液呈现:A A.酸性尿 B.碱性尿 C.酸、碱度正常 D.蛋白尿 E.血尿 2. 输入大量库存全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是:C A.氢离子经消化道丢失过多 B.氢离子经肾丢失过多 C.柠檬酸盐经代谢后生成HCO3-增多 D.碳酸根离子在血中含量过多 E.库存血中钾离子含量低A 3.经消化道丢失氢离子过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不包括:D A.胃管引流 B.高位肠梗阻 C.大量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D.氯摄入不足 E.幽门梗阻 4.高位肠梗阻出现的剧烈呕吐易引起:B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5.甘草摄入过度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C A.对用生理盐水治疗有效 B.对用生理盐水治疗后无效 C.尿液呈碱性 D.尿液酸碱度正常 E.尿中氯含量高 6.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提示:B A.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或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7.碱中毒时,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亢进,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C A.血清K+减少 B.血清CI-减少 C.血清Ca2+减少 D.血清Na+减少 E.血清H+减少 8.引起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包括:B A.老年性肺气肿 B.气道异物堵塞 C.胸廓畸形

D.重症低钾血症 E.重症肌无力 9. 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生化指标变化是:C A.血浆PH趋于降低而SB、AB、BB和PaCO2均下降 B.血浆PH趋于降低,而AB升高并大于SB C.血浆PH趋于降低,而AB升高并大于SB,PaCO2> D.血浆PH趋于降低,而AB升高并大于SB,经调节BE负值增大 E.血浆PH趋于降低,AB、P a CO2升高,SB、BB降低 10.代谢性酸中毒时,肺功能变化及调节,下列哪一种代偿意义项相对较大:E A.氢离子的作用引起呼吸深度增加 B.氢离子的作用引起呼吸频率增加 C.二氧化碳的作用引起呼吸深度增加 D.二氧化碳的作用引起呼吸频率增加 E.氢离子与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深度、频率均增加 11.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大量应用易引起:A 正常型低氯性酸中毒正常型高氯性酸中毒 增大型高氯性酸中毒增大型低氯性酸中毒 减少型低氯性酸中毒 12.摄入过量阿斯匹林的酸碱平衡紊乱的特征是:B 增大,高氯性酸中毒增大,血氯正常性酸中毒

高中化学练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课时规范练25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天津五区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等体积的蒸馏水或0.01 mol·L-1盐酸洗涤AgCl沉淀,AgCl损失量相同 B.向MgCO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得到Mg(OH)2沉淀 C.向氨水中加入NH4Cl或NaOH固体,溶液的pH均增大 D.盐溶液加水稀释时,c(H+)、c(OH-)均减小 2.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和c(OH-)均会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aq)+CaSO4(s)CaCO3(s)+S(aq) C.在盐酸中,CaCO3的溶解性大于CaSO4 D.Na2CO3溶液遇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 3.(2018河南林州一中月考)已知常温下K sp(AgCl)=1.8×10-10,K sp(AgBr)=5×10-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360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C.AgCl在水中的K sp比在NaCl溶液中的大 D.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不相同 4.(2018湖北武汉部分重点学校调研)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5.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 复习题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用佛尔哈德返滴定法测定Cl -时,试液中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银,产生氯化银沉淀,加入硝基苯等保护沉淀,然后再用硫氰酸盐进行滴定。若不加入硝基苯等试剂,分析结果会( )。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2.荧光黄的710-≈a K ,曙红的210-≈a K ,用法扬司法测定Br -时,若滴定液的pH≈5,选择哪种指示剂为宜?( ) A 、曙红 B 、荧光黄 C 、两者都可以 3.用法扬司法测定Cl -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 )。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4.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 -时,分析结果会( )。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5.化合物Ag 2CrO 4在0.001mol·dm -3的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mol·dm -3的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 )。 A 、较大 B 、较小 C 、一样 6.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CNS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 A. 酸性; B .弱酸性; C .中性;D .弱碱性; 7. 下列哪条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B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熟化; 8. 下列哪些要求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B .相对分子质量要大 C .颗粒要粗大 D .要稳定 9. 以SO 42-沉淀Ba 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 42-可以使Ba 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A .盐效应; B .酸效应; C .共同离子效应 D .溶剂化效应; 10. 以H 2SO 4作为Ba 2+的沉淀剂,其过量的适宜百分数为: A .10%; B .10~20% C.20~50%; D .50~100%; E.100~200%1-274重量 11. 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是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为: A.没有重量 B .<0.2mg ; C .>0.2mg ;D .等于2mg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5.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7.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8.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9.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0.脑死亡(brain death):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1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经典习题

沉淀溶解平衡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在100 mL 0.01 mol·L-1 KCl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L-1的AgNO3溶液,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gCl的K sp=1.8×10-10 mol2·L-2)( ) A.有AgCl沉淀析出B.无AgCl沉淀析出 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 2.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2-3+H2O===Cu(OH)2↓+CO2↑次要:Cu2++CO2-3===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CuSCu(OH)2>CuCO3 C.Cu(OH)2>CuCO3>CuS D.Cu(OH)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