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一、选择题

()1. 下列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 HCl(1mol·dm-3 ) + NaAc(2mol·dm-3 ) (B) NaOH(1mol·dm-3 ) + NH3 (1mol·dm-3 )

(C) HCl(1mol·dm-3 ) + NaCl(1mol·dm-3 ) (D) NaOH(1mol·dm-3 ) + NaCl(1mol·dm-3 )

()2. 已知: K sp AgCl = 1.8×10-10 ,K sp Ag2CrO4 = 2.0×10-12 。在含Cl-和CrO42-浓度均为0.3 mol·dm-3 的溶液中,加AgNO3应是

(A) 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开

(B) AgCl 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开

(C) AgCl 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开

(D) 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开

()3.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

(A) NH4+(B) CN-(C) Ac-(D) NO2-

()4. 20 cm3 0.10 mol·dm-3 HCl 和20 cm3 0.20 mol·dm-3 NH3.H2O混合,其pH 为(NH3: K b= 1.76×10-5 )

(A) 11.25 (B) 9.25 (C) 4.75 (D) 4.25

()5. 欲配制pH=6.50的缓冲溶液,用下列何种酸最好

(A) (CH3)2AsO2H (K a=6.40×10-7) (B) ClCH2COOH (K a=1.40×10-3)

(C) CH3COOH (K a=1.76×10--5) (D) HCOOH (K a=1.77×10--4)

()6. 配制SbCl3水溶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先把SbCl3固体加入水中,再加热溶解;(B)先把SbCl3加入水中,再加HCl溶解;

(C)先在水中加入适量的HCl,再加入SbCl3固体搅拌,溶解;

(D)先在水中加入足量HNO3,再加入SbCl3固体溶解。

()7. 已知K b(NH3)=1.8×10-5,则其共轭酸的K a值为

(A)1.8×10-9(B) 1.8×10-10(C) 5.6×10-5(D) 5.6×10-10

()8. Ag2CrO4的K sp= 9.0×10-12 ,其饱和溶液中Ag+浓度为

(A) 1.3×10-4 mol·dm-3 (B) 2.6×10-4 mol·dm-3 (C) 2.1×10-4 mol·dm-3 (D) 4.2×10-4 mol·dm-3 ()9. 溶液的酸度是指

(A)酸溶液的浓度(B)酸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

(C)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D)弱酸溶液中未离解的酸浓度

()10. 0.4 mol·dm-3 HAc溶液中H+浓度是0.1 mol·dm-3 HAc溶液中H+浓度的

(A)1倍(B) 2倍(C) 3倍(D) 4倍

()11. Mg(OH)2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其溶解度最大的是

(A) 在纯水中(B) 在0.1 mol·dm-3的NH3·H2O溶液中

(C) 在0.1 mol·dm-3的HAc溶液中(D) 在0.1 mol·dm-3的MgCl2溶液中

()12. 混合溶液中KCl,KBr和K2CrO4浓度均为0.010 mol·dm-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dm-3的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沉淀的是

[Ksp(AgCl)=1.8×10-10,Ksp(AgBr)=5.0×10-13,Ksp(Ag2CrO4)]=2.0×10-12]

(A)AgCl,AgBr (B) AgBr,Ag2CrO4(C) Ag2CrO4,AgCl (D) 同时沉淀

()13. 为测定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将待测弱酸溶于水得50 cm3 溶液,把此溶液分成两等分。一

份用NaOH 中和,然后与另一份未被中和的弱酸混合,测得此溶液pH为 4.00,则此弱酸的K a为

(A) 5.0×10-5 (B) 2.0×10-4 (C) 1.0×10-4 (D) A,B,C均不对

()14. 把100 cm3 0.1 mol·dm-3 HCN (K a=4.9×10-10)溶液稀释到400 cm3 ,[H+]约为原来的

(A) 1/2 (B) 1/4 (C) 2倍(D) 4倍

()15. pH=2 的溶液酸度是pH=6的溶液酸度的

(A) 4倍(B) 12倍(C) 4000倍(D) 10000倍

()16. 已知: K b(NH3)= 1.8×10-5 ,K a(HAc)= 1.8×10-5 ,下列各对酸碱混合物中,能配制pH=9 的缓冲溶液的是

(A) HAc和NaAc (B) NH4Cl和HAc (C) HAc 和NH3(D) NH4Cl和NH3

()17. 推断Ag2SO4,AgCl、AgBr、AgI在Na2S2O3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已知K sp (AgCl)= 1.56×10-10 ,K sp(AgBr)= 7.7×10-13 ,K sp(AgI)= 8.3×10-17 ,K sp(Ag2SO4)= 1.2×10-5)

(A) AgCl (B) AgBr (C) AgI (D) Ag2SO4

()18.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离子中,既可做酸,又可做碱的是

(A) H3O+(B) [Fe(H2O)4(OH)2]+(C) NH4+(D) CO32-

()19. 如果0.1 mol·dm-3 HCN 溶液中0.01% 的HCN 是电离的,那么氢氰酸的电离常数是

(A) 1×10-2 (B) 1×10-3 (C) 1×10-7 (D) 1×10-9

()20. 过量AgCl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Ag+浓度最小

(A) 100 cm3 水(B) 1000 cm3 水

(C) 100cm3 0.2mol·dm-3 KCl溶液(D) 1000 cm3 0.5mol·dm-3 KNO3溶液

()21. CaF2的K sp= 3.9 ? 10-11,在氟离子浓度为3.0 mol·dm-3的溶液中Ca2+离子可能的最高浓度是

(A) 4.3 ? 10-11 mol·dm-3 (B) 4.3 ? 10-12 mol·dm-3

(C) 1.1 ? 10-13 mol·dm-3 (D) 1.1 ? 10-12 mol·dm-3

()22. 在25℃,1.0×10--2 mol·dm-3HAc溶液中,其水的离子积为

(A) 1.0×10-2(B) 2 (C) 1.0×10-14 (D) 1.0×10-12

()23. 将0.20 mol·dm-3 HAc 溶液和0.20 mol·dm-3 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4.8,若将此混合溶液再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则稀释液的pH 值是

(A) 2.4 (B) 4.8 (C) 7.0 (D) 9.6

()24. 有一弱酸HR,在0.1 mol·dm-3的溶液中有2%电离,试确定该酸在0.05 mol·dm-3溶液中的电

离度

(A) 4.1% (B) 4% (C) 2.8% (D) 3.1%

()25. 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NH3和NH4Cl (B) H2PO4-和HPO42-(C) HCl 和过量的氨水(D) 氨水和过量的HCl

()26. H2PO4-的共轭碱是

(A) H3PO4(B)PO43-(C) H2PO3-(D) HPO42-

()27. pH=1.0 和pH=3.0 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是

(A) 0.3 (B) 1.0 (C) 1.3 (D) 1.5

()28. 在0.10 dm3 0.10 mol·dm-3 HAc 溶液中,加入0.10 mol NaCl 晶体,溶液的pH 将会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无法判断

()29. 在Mg(OH)2饱和溶液中加MgCl2 ,使Mg2+浓度为0.010 mol·dm-3 ,则该溶液的pH 为

(K sp Mg(OH)2 = 1.8×10-11 )

(A) 5.26 (B) 8.75 (C) 9.63 (D) 4.37

()30. 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

(A) Cl-(B) NH4+(C) HCO3-(D) H3O+

()31. pH 为9.40 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A) 2.5×10-5 mol·dm-3(B) 2.5×10-9 mol·dm-3

(C) 4.0×10-6 mol·dm-3 (D) 4.0×10-10mol·dm-3

()32. 已知在室温下AgCl的K sp= 1.8×10-10 ,Ag2CrO4的K sp= 1.1×10-12 ,Mg(OH)2 的

K sp=7.04×10-11 ,Al(OH)3 的K sp=2×10-32.那么溶解度最大的是(不考虑水解)

(A) AgCl (B) Ag2CrO4 (C) Mg(OH)2 (D) Al(OH)3

二、填空题

1. pH=9.56 的NH4Cl 和NH3·H2O 的混合溶液中NH4Cl 和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比是__ __ 。

( NH3·H2O 的pK b= 4.74 )

2. 在

3.0 dm3 0.10 mol·dm-3 NaCl 溶液中,溶解AgCl 的物质的量是_____ ____。(已知K sp AgCl = 1.8×10-10 )

3. 25℃时,Mg(OH)2 的K sp=1.8×10-11 ,其饱和溶液的pH= 。

4. 在0.1 mol.dm-3 HAc 溶液中加入NaAc 固体后,HAc 浓度,电离度_,pH

值,电离常数。

5. 向含有固体AgI的饱和溶液中:(1)加入固体AgNO3,则[I-]变。

(2)若改加更多的AgI,则[Ag+]将。(3)若改加固体AgBr,则[I-]变,而[Ag+] 。

6. 0.4 mol·dm-3 HAc 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是0.1 mol·dm-3 HAc 溶液的氢离子的浓度的倍。(已

知K HAc=1.8×10-5 )

7. 有Ni2+,Cd2+浓度相同的两溶液,分别通入H2S至饱和,开始沉淀所需酸度大,而开

始沉淀所需酸度小。已知:NiS K sp = 3×10-21 ,CdS K sp= 3.6×10-29

8. pH=3 的HAc(K a = 1.8×10-5 )溶液其浓度为mol·dm-3 ,将此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约为。

9. Ag+,Pb2+,Ba2+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10 mol·dm-3 ,往溶液中滴加K2 CrO4试剂,各离子

开始沉淀的先后顺序为。已知PbCrO4K sp= 1.77×10-14 ,BaCrO4K sp= 1.17×10-

10,Ag

CrO4K sp= 9.0×10-12。

2

10. 由ZnS转化为CuS的平衡常数应表示为。

(已知K sp(AgCl)= 1.56×10-10 ,K sp(AgBr)= 7.7×10-13 ,K sp(Ag2C2O4)= 3.4×10-11 )

11. 已知K sp(AgCl)=1.77×10-10。若将10cm30.10 mol·dm-3BaCl2与10cm3

0.010mol·dm-3AgNO3混合,沉淀完全后溶液中[Ag+][Cl-]= 。

12. 在0.1 mol·dm-3 NH3·H2O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后,NH3·H2O浓度,电离度,pH 值,电离常数。

13.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各为0.01 mol·dm-3 的KBr,KCl 和Na2C2O4,如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dm -3 AgNO3时,最先产生的沉淀是,最后产生的沉淀是。

1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CO32-是______ ,其共轭_______是HCO3-;H2PO4-是两性物质,它的共轭酸是

______,共轭碱是______。

15. 酸碱质子理论规定:凡_ 称为酸,凡称为碱。故NH4+的共轭碱是; NH2-的共轭酸是。

16. NH4+的共轭碱是,[Fe(OH)(H2O)5]2+的共轭酸是。

17. pH = 9.0 和pH = 11.0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 ;pH = 5.0 和pH = 9.0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 。(上述溶液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18. 在M n+ +n e-M电极反应中,加入M n+的沉淀剂,则可使电极电势数值变,同类型难溶

盐的K sp值愈小,其电极电势数值愈。

19. 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_;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得多。

三、简答题

1. 硫化铝为什么不能在水中重结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 如何配制SnCl2、Bi(NO3)3、Na2S溶液?

3.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为什么?

4.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共轭酸碱形式

⑴HCNO(aq) ⑵HClO3(aq) ⑶ClNH2(aq) ⑷OBr-(aq) ⑸CH3NH3+(aq)

5.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能否说明酸物质的强弱?举例说明。

6 中和50.00 cm3,pH = 3.80的盐酸溶液与中和50.00 cm3,pH = 3.80的醋酸溶液所需的NaOH 的量是否相同?为什么?(已知K(HAc) = 1.8 ? 10-5)

四、计算题

1. 某一元弱酸HA的浓度为0.010 mol·dm-3,在常温下测得其pH=4.00,求该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2. 为使血液的酸度维持在pH=7.40 左右,血浆中的一个重要缓冲对是H2CO3~HCO3-,其平衡为H2CO3

+ H2O H3O++ HCO3-,K=4.2×10-7。

(1) 在血浆中H2CO3 和HCO3-的浓度比是多少?

(2) 若血浆中CO2 的浓度为0.0025 mol·dm-3 ,而且溶解在水中的CO2 完全转变为H2CO3 ,那时HCO3-的浓度为多少?

3. 已知草酸H2C2O4的K1=6.5×10-2 ,K2=6.3×10-5 ,欲配制pH=

4.20的溶液,0.100 mol·dm-3 的H2C2O4溶液和0.100 mol·dm-3 的NaOH 溶液需按怎样的体积比互相混合。

4. 某浓度为0. 10 mol?dm-3的一元弱酸HA溶液,其pH为2.77,求该弱酸的解离常数及该条件下的解离度。

5. 将50.0 cm3 4.20mol·dm-3 NH3·H2O与50.0cm3 4.00mol·dm-3 HCl混和,试计算在此混和溶液中

(1) [OH-] = ? (2) 溶液的pH 值? (3) 在此混合液中滴加Fe2+生成沉淀,则Fe(OH)2开始沉淀时的Fe2+

离子浓度为多少? [已知: K b(NH3·H2O)=1.8×10-5 ,K sp(Fe(OH)2)=1.0×10-15]

6. 溶液中通H2S使Cu2+沉淀,保持溶液pH = 2.00,当沉淀结束时,溶液中残存的Cu2+浓度是多少? (已

知:K sp CuS = 6.3×10-36 ; H2S:K a 1= 9.1×10-8 ,K a 2= 1.1×10-12;饱和H2S 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dm-3 ) 7. 1. 0.10 mol·dm-3 HAc 溶液50 cm3 和0.10 mol·dm-3 NaOH 溶液25cm3 混合,溶液的[H+] 是多少?

( HAc :K a= 1.8×10-5 )

8. 已知: ZnS的K sp= 1.2×10-23,H2S 的K1=5.7×10-8 ,K2=1.2×10-15,在0.10 mol·dm-3 ZnSO4的酸性溶液中通入H2S至饱和,欲使ZnS 产生沉淀,[H+]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9. 在血液中,H2CO3-NaHCO3缓冲对的功能之一是从细胞组织中,迅速地除去运动产生的乳酸( HLac :

K HLac = 8.4×10-4 )。(1)已知K1 H2CO3 = 4.3×10-7 ,求HLac + HCO3-H2CO3 + Lac-的平衡常数K;

(2)在正常血液中,[H2CO3]=1.4×10-3mol.dm-3,[HCO3-]=2.7×10-2 mol.dm-3求pH值;

(3)若1.0 dm3 血液中加入 5.0×10-3 mol HLac 后,pH 为多少?

10. 在1.0 dm3 含有2.0 mol·dm-3 NH3·H2O和1.0 mol·dm-3NH4Cl的溶液中要加入Mg(NO3)2溶液的浓度为

多少才能生成Mg(OH)2沉淀? (已知:K sp(Mg(OH)2)=1.2×10-11 ,K b= 1.8×10-5 )

11. 已知:HCOOH K a=1.8×10-4 ,HAc K a= 1.8×10-5 ,NH3·H2O K b= 1.8×10-5 。

(1) 欲配制pH = 3.00 缓冲溶液,选用哪一缓冲对最好? (2) 缓冲对的浓度比值为多少?

(3) 若有一含有 [Mn2+]=0.10 mol·dm-3 中性溶液10cm3 ,在其中加10cm3 上述缓冲液,通过计算说明是否

有Mn(OH)

沉淀。 (K sp Mn(OH)2 =4.0×10-14 )

2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一、选择题 ()1. 下列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 HCl(1mol·dm-3 ) + NaAc(2mol·dm-3 ) (B) NaOH(1mol·dm-3 ) + NH3 (1mol·dm-3 ) (C) HCl(1mol·dm-3 ) + NaCl(1mol·dm-3 ) (D) NaOH(1mol·dm-3 ) + NaCl(1mol·dm-3 ) ()2. 已知: K sp AgCl = 1.8×10-10 ,K sp Ag2CrO4 = 2.0×10-12 。在含Cl-和CrO42-浓度均为0.3 mol·dm-3 的溶液中,加AgNO3应是 (A) 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开 (B) AgCl 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开 (C) AgCl 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开 (D) 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开 ()3.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 (A) NH4+(B) CN-(C) Ac-(D) NO2- ()4. 20 cm3 0.10 mol·dm-3 HCl 和20 cm3 0.20 mol·dm-3 NH3.H2O混合,其pH 为(NH3: K b= 1.76×10-5 ) (A) 11.25 (B) 9.25 (C) 4.75 (D) 4.25 ()5. 欲配制pH=6.50的缓冲溶液,用下列何种酸最好 (A) (CH3)2AsO2H (K a=6.40×10-7) (B) ClCH2COOH (K a=1.40×10-3) (C) CH3COOH (K a=1.76×10--5) (D) HCOOH (K a=1.77×10--4) ()6. 配制SbCl3水溶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先把SbCl3固体加入水中,再加热溶解;(B)先把SbCl3加入水中,再加HCl溶解; (C)先在水中加入适量的HCl,再加入SbCl3固体搅拌,溶解; (D)先在水中加入足量HNO3,再加入SbCl3固体溶解。 ()7. 已知K b(NH3)=1.8×10-5,则其共轭酸的K a值为 (A)1.8×10-9(B) 1.8×10-10(C) 5.6×10-5(D) 5.6×10-10 ()8. Ag2CrO4的K sp= 9.0×10-12 ,其饱和溶液中Ag+浓度为 (A) 1.3×10-4 mol·dm-3 (B) 2.6×10-4 mol·dm-3 (C) 2.1×10-4 mol·dm-3 (D) 4.2×10-4 mol·dm-3 ()9. 溶液的酸度是指 (A)酸溶液的浓度(B)酸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 (C)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D)弱酸溶液中未离解的酸浓度 ()10. 0.4 mol·dm-3 HAc溶液中H+浓度是0.1 mol·dm-3 HAc溶液中H+浓度的 (A)1倍(B) 2倍(C) 3倍(D) 4倍 ()11. Mg(OH)2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其溶解度最大的是 (A) 在纯水中(B) 在0.1 mol·dm-3的NH3·H2O溶液中 (C) 在0.1 mol·dm-3的HAc溶液中(D) 在0.1 mol·dm-3的MgCl2溶液中

第3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简述题 1.简述肺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 2.简述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 3.简述反映血浆H2CO3含量的指标、其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4.简述反映血浆HCO3-含量的指标,其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5.糖尿病可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6.严重腹泻可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7.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损伤作用? 8.应用NaHCO3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应格外慎重,为什么? 9.碱中毒患者可出现手足搐搦,其机制如何? 10.某患者的血气检测结果为pH正常,SB升高,PaCO2升高。试问该患者可能存在哪些酸碱 平衡紊乱? 11.血pH值在正常范围内肯定表示酸碱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2.简述频繁呕吐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13.简述反常性碱性尿的形成机制。可见于哪些病理过程? 14.酸中毒时易导致休克,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15.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三.论述题 1.频繁呕吐可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其机制如何? 2.试分析酸中毒与血钾变化的相互关系。 3.在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时,除作血气检测外,一般应同步检测哪些电解质?为什么? 4.为什么严重代谢酸中毒的病人易并发休克、D1C、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某糖尿病患者呼吸深快,血气检测结果为pH 7.27,AB 14mmol/L,PaC02 28mmHg。 6.某休克患者的血气及电解质检测结果为pH 7.29,AB l0 mmo1/L,PaC02 24mmHg,Na+140 mmol/L,Cl- 104 mmol/L,K+6.5 mm01/L。试问:①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是什么?②该患者发生了何种电解质紊乱?其机制如何? 7.某呼吸衰竭患者呈昏睡状,血气检测结果为pH 7.00,PaCO2 10.64kPa(80mmHg),AB 40 mmol /L。试问: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是什么? 8.某频繁呕吐患者的血气及电解质检测结果为pH 7.59,AB 50 mmo1/L,PaC02 55mmHg, Na+140 mmo1/L,K+ 2.5 mmo1/L,C1-74 mmol/L。试问:①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_129002864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自测题 一. 填空题 1.在氨溶液中,加入NH4Cl则氨的解离度α,溶液的pH ,这一 作用称为。 2.对于分析浓度为0.10 mol/L的一元弱酸HA,当K1为1.0?10-5时,[A-] = 。 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H2O既是酸又是碱,其共轭酸是,其共轭碱是。 4.对于某一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其K a与K b的关系是。 5.在水溶液中,H2PO4-是两性物质,计算其氢离子浓度的最简式是。 6.NaCN水溶液被稀释4倍,溶液中[OH-] ,pH。 7.已知水溶液中CH3CH2CH2COONa的K b = 7.69?10-10,它的共轭酸是,相 应的K a值为。 8.某弱酸型指示剂HIn的K HIn = 1.0?10-6,HIn呈红色,In-为黄色。将其加入三种不同的 溶液中,颜色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这三种溶液的pH范围分别应是、和。 9.向含有NH3和NH4C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后,溶液的pH ;含 [NH4+] = [NH3] = 0.5 mol/L的溶液与[NH4+] = 0.9 mol/L,[NH3] = 0.1 mol/L的溶液相比,其缓冲能力。 10.已知HCN的pK a = 9.37,HAc的pK a = 4.75,HNO2的pK a = 3.37,它们对应的相同浓 度的钠盐水溶液的pH顺序是。 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Fe(H2O)5OH]2+的共轭酸是,共轭碱 是。 12.pH3.1~4.4是甲基橙的,向pH在此区间内的溶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溶液呈现的颜色从本质上说是指示剂的。 13.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值随其在溶液中的浓度增大而。对于可以用最简式表示溶 液中[H+]的HA型弱电解质,α与c的关系是。 14.若Na2CO3水溶液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2S溶液的碱性弱,则H2S的应比 H2CO3的更小。 15.要配制总浓度为0.2 mol/L的NH3-NH4+缓冲溶液,应向每升浓度为的 氨水中,加入mol固体NH4Cl,才能得到缓冲容量大的缓冲溶液。 1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氨在水中的解离,实际上是NH3和H2O之间发生的反 应,反应式为。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知识结构提要】 [HCO 3 +] 原发性减少 AG 增大型: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肾排酸功能障碍等AG 正常型:丢失碳酸氢根离子;含氯盐药物摄入多 缓冲系统:H ++HCO 3-→H 2CO 3→H 20+CO 2,CO 2由肺排出 代偿调节 肺的调节:H +↑或pH ↓→呼吸中枢↑→CO 2排出增多 肾的调节:排酸保碱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H +进入细胞内、细胞内K +外移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CO 3]原发性增高 呼吸性细胞内外H +与K +交换,HC03-与Cl -交换 酸中毒肾的代偿调节:泌H +、泌NH 3和重吸收HCO 3-增加 单纯性 3+]原发性升高 H +丢失过多、低氯性碱中毒 血液的缓冲作用:较小 代谢性肺的调节:抑制呼吸运动,血浆H 2CO 3升高。 碱中毒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细胞内外H +与K +交换 肾的调节:泌H +、NH 3和重吸收HCO 3-↓ 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抑制减弱 低钾血症 2CO 3]原发性降低 呼吸性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碱中毒肾的调节:泌H +、NH 3和重吸收HCO 3-减少 概念:同一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并存 混合型 类型:酸碱一致型、酸碱混合型 【目的要求】 1. 掌握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 2. 掌握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机体代偿调节和血氧指标的变化。 3. 熟悉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观察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4. 熟悉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机体代偿调节和血氧指标的变化。 5. 了解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Chap3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4酸碱缓冲溶液 教案首页

内容: 导入:坐汽车,在汽车突然加速、减速时,会产生惯性,为防止惯性,要系安全带,安全带起的是缓冲作用,由此,我们想缓冲溶液的意义,应是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那么,安全带是用来缓冲惯性,缓冲溶液则是用来缓冲pH值的。我们知道,一般的溶液,酸性的,碱性的,或两性的,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后,PH 值就会减小或增大,而往缓冲液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溶液的PH 值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一、概念 1、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能减缓因外加强酸或强碱以及稀释而引起的pH急剧变化的溶液。 解释:p H 值不因加入少量酸或少量碱以及稍加稀释而发生显著变化。 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 (2)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的酸或碱; (3) 溶液稍加稀释。 2、缓冲溶液的组成: (1) 共轭酸碱对(如: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HAc-Ac-;浓度较大的弱碱及其共轭 酸,NH3-NH4+); (2) 强酸(pH<2)强碱溶液(pH>12); (3) 两性物质。 3、分类(按用途): (1) 一般酸碱缓冲溶液(用于控制溶液的pH值); (2) 标准缓冲溶液(校正pH计用)。 二、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1、以HAc-NaAc为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HAc-NaAc缓冲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1) NaAc?Na++Ac-,(2) HAc?H++Ac- 加入少量酸,则引入的H++Ac-?HAc; 加入少量碱,则引入的OH-+H+?H20,可见pH值基本不变。 2、以NH3-NH4Cl为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 最初改变代偿性响应预期代偿 代谢性酸中毒↓cHCO3- ↓PCO2 PCO2 = 1.5(cHCO3-)+8±2 cHCO3-↓1mmol/L,PCO2↓1~1.3mmHg pH的后两位数=PCO2(如PCO2=28,pH=7.28) cHCO3-+15=pH的后两位数(cHCO3-=15,pH=7.30) 碱中毒↑cHCO3- ↑PCO2 cHCO3-↑10mmol/L,PCO2↑6mmHg cHCO3-+15=pH的后两位数(cHCO3-=35,pH=7.50) 呼吸性酸中毒 急性↑PCO2 ↑cHCO3- PCO2↑10mmHg,cHCO3-↑1mmol/L 慢性↑PCO2 ↑cHCO3- PCO2↑10mmHg,cHCO3-↑3.5mmol/L 碱中毒 急性↓PCO2 ↓cHCO3- PCO2↓10mmHg,cHCO3-↓2mmol/L 慢性↓PCO2 ↓cHCO3- PCO2↓10mmHg,cHCO3-↓5mmol/L 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

表5-2 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 指标 参考值 临床意义 酸碱度(pH ) 7.35-7.45(A )* 7.33-7.43(V )* <7.35酸中毒,>7.45碱中毒,在 7.35-7.45之间,机体可能是①正常或②代 偿型酸碱中毒 二氧化碳分压(pappen-heimer CO 2, PCO 2) 4.66-6.0kPa (A ) 5.05- 6.65kPa (V ) 反映肺泡PCO 2值,PCO 2增高示肺通气不足 (原发或继发),CO 2潴留;PCO 2降低示肺 通气过度(原发或继发),CO 2排出过多 氧分压(pappenheimerO 2,PO 2)血红蛋白(hemoglobin 9.98-13.30kPa (A )3.99-6.65kPa (V ) 120-160g/L (男) 判断缺氧程度及呼吸功能,<7.3kPa 示呼 吸功能衰竭与氧含量、氧容量有密切关系的 一项参数,Hb Hb 110-150g/L (女) 降低携O 2减少,缓冲酸碱能力降低,氧含量也降低,参与BE 、SB 及SatO 2的运算 P 50 3.19-3.72kPa (A ) P 50增高,氧解离曲线右移,Hb 与O 2亲和力 降低;P 50降低,氧解离曲线左移,Hb 与O 2亲和力增高 标准碳酸氢盐 (standardbicarbonate ,SB )实际 碳酸氢盐(actualbicarbonate ,AB ) 22.0-27.0mmol/L22.0-27.0mmol/L (AB =SB ) 表示血液HCO 3- 的储备量,SB 增高示代谢性 碱中毒;SB 降低为代谢性酸中毒血液实测 HCO 3-量,AB >SB 为呼吸性酸中毒,AB <SB 为呼吸性碱中毒,AB 增高和SB 增高为代偿型碱中毒;AB 降低和SB 降低为代偿型酸中毒 缓冲碱(buffer base ,BB Bbb 45-54mmol/L (全血)BBP 41-43mmol/L (血浆) BB 降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BB 增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BB 降低而AB 正常则提示Hb 或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碱剩余(碱超)(base xce-ss ,BE ) -3-+3mmol/L BE 为正值,表示BB 增高,为代谢性碱中毒; BE 为负值,表示BB 降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碱中毒,因代偿关系,BE 也可能升高或降低 总CO 2(total CO 2,TCO 2) 23-27mmol/L (A )24-28mmol/L (V ) 与代谢因素及呼吸因素有关,主要说明代谢 因素影响酸碱平衡,因TCO 2的95%为HCO 3 -量 阴离子隙(anion gap ,AG ) AG =[Na + ]+[K + ]-[Cl -]为 18±4mmol/L(V )AG =[Na + ]-[Cl -][HCO 3-]为12±4mmol/L(V ) AG 增高是代谢性酸中毒AG 正常的酸中毒可见于高Cl 性代谢性酸中毒 氧含量(oxygen content ,O 2 Cont ) 7.6-10.3mmol/L (A ) 判断缺氧程度和呼吸功能的指标 氧和度(O 2 saturation ,O 2 95%-98%(A ) 判断Hb 与氧亲和力的指标;H + ,2,3-DPG , Sat 60%~85%(V ) PCO 2和PO 2均影响O 2 Sat 值 *:(A )为动脉,(V )为静脉

6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题目

酸碱和沉淀 一、判断题 1、在0.10 mol·L-1的HAc溶液中HAc的解离常数为1.76×10-5,所以在0.20 mol·L-1的HAc溶液中,HAc的解离常数为2×1.76×10-5。() 2、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稀,解离度越大,而解离常数却不变。() 3、在相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溶液中,它们的H3O+离子浓度是相同的。() 4、解离度和解离常数都可以用来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程度,因此α和K a o(或K b o)同样都不受浓度影响。() 5、将氨的水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HO-]就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6、弱酸浓度越稀,α值越大,故pH值越低。() 7、在H2S溶液中H3O+浓度是S2-离子浓度的两倍。() 8、多元酸的逐级解离常数值总是K1o>K2o>K3o。() 9、已知HAc的p K a o=4.75,柠檬酸的p K a=4.77,则同浓度醋酸的酸性强于柠檬酸。() 10、强酸的共轭碱一定很弱。() 11、强酸溶液中不存在OH-离子。() 12、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13、酸性缓冲溶液(HAc-NaAc)可以抵抗少量外来的酸对pH的影响,而不能抵抗少量外来碱的影响。() 14、将氨水和盐酸混合,不论两者比例如何,一定不可能组成缓冲溶液。() 15、在Na2CO3溶液里通入CO2气,便可得到一种缓冲溶液。() 16、pH值相等的缓冲溶液,未必具有相同的缓冲能力。() 17、Na2CO3与NaHCO3可以构成缓冲剂起缓冲作用,单独NaHCO3不起缓冲作用。() 18、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缓冲比相同的缓冲溶液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溶液浓度越小,缓冲能力越弱。() 19、AgCl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它的离子浓度也很小,说明AgCl是弱电解质。() 20、严格说,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K sp o是溶液中它的离子活度幂的乘积。() 21、严格说,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K sp o是溶液中它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22、对于难溶电解质,它的离子积和溶度积物理意义相同。() 23、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积是任意状态下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24、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的浓度降至实用要求达到微不足道的成度。() 25、根据同离子效应,沉淀剂加得越多,沉淀越完全。() 26、两难溶电解质,K sp o小的哪一种,它的溶解度一定小。() 27、K sp o,AgCl>K sp o,AgI,所以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 28、K sp o,AgCl>K sp o,Ag2CrO4,但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 29、在25℃时PbI2(s)的溶解度是1.51×10-3 mol·L-1,K sp o是1.38×10-8。() 30、难溶电解质AB2的溶解度用s mol·L-1表示,其K sp o=s3。() 31、已知难溶电解质AB的K sp o=a2,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a1/2 mol·L-1。() 32、往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33、BaSO4在BaCl2溶液中溶解度比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34、将足够的Cl-加入0.10 mol·L-1 Pb2+溶液中,使Cl-的浓度为0.010 mol·L-1(K sp o (PbCl2)=1.6×10-5)就生成沉淀。() 35、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大于它的溶度积时,就应产生沉淀。() 36、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37、混合离子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的综合判断

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的综合判断 此法结合病史,血气及电解质测定,通过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以及电中与原理进行 综合分析。其判断规则为: 1、病史从病史中了解酸碱平衡紊乱的诱发原因,估计就是由于呼吸因素还就是代谢 因素引起,并以此作为判断原发紊乱的优先条件。发病时间用作选择慢性代偿公式,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与呼吸性碱中毒分别以>72h与>48h作为选择慢性代偿公式的依据。 2、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当pH、PCO2、cHCO3-以及A、G值均在参考范围内时,可认为机体尚无酸碱紊乱发生。 (1)、一般判断下列有关数据就是诊断酸碱平衡紊乱的依据之一。 PCO2<35mmHg(4、66kPa),考虑呼吸性碱中毒; PCO2>45mmHg(5、99kPa),考虑呼吸性酸中毒; cHCO3-<22mmol/L,考虑代谢性酸中毒; cHCO3->27mmol/L,考虑代谢性碱中毒; A、G>16mmol/L,考虑代谢性酸中毒。 其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可考虑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2)、评价若临床症状不明显而pH异常,则可从PCO2(mmHg)与cHCO3-(mmol/L)变化程度进行区别,其方法如下: pH<7、4,cHCO3-×PCO2>1000,考虑呼吸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代谢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代谢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3、二重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凡判断有原发酸碱平衡紊乱者均存在二重酸碱平 衡紊乱的可能性。二重酸碱平衡紊乱涉及机体代偿问题,需借助代偿预计公式判断。此处采 用Carrol公式(表7-6)。 表7-6 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 原发性类型 预计代偿计算公式

酸碱平衡三步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标准 1.呼吸性的酸碱失衡 主要根据pCO2和pH进行判断。 (1)pCO2:增高>45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减少<35mmHg,提示呼吸性碱中毒。(2)pH:与pCO2协同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是否失代偿。 pCO2增高>45mmHg 时: 7.35≤pH≤7.45 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pH<7.35 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pCO2减少<35mmHg 时: 7.35≤pH≤7.45 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pH>7.45 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2.代谢性酸碱失衡 需要如pH、HCO3std、HCO3act、BE(B)、BE(ecf)、ctCO2等较多的指标协同判断,其中以pH、HCO3act(相当于教材上的HCO3-)、BE(ecf)(相当于教材上的BE)三项指标最重要。 (1)HCO3act与BE(ecf):主要用于代谢性酸碱失衡的诊断。而酸碱失衡的程度与其减低或增高的幅度密切相关。 减低(HCO3act<22mmol/L,BE(ecf)<-3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增高(HCO3act>27mmol/L,BE(ecf)>+3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2)pH:与其他指标一起协同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是否失代偿。 代谢性酸中毒 7.35≤pH≤7.45 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pH<7.35 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7.35≤pH≤7.45 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pH>7.45 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3)HCO3act与HCO3std:二者的差值,反映呼吸对酸碱平衡影响的程度,有助于对酸碱失衡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E(ecf)与BE(B)之差值意义类似。 当HCO3act>HCO3std时,CO2潴留,提示代偿呼酸或代偿代碱。 当HCO3act<HCO3std时,CO2排出增多,提示代偿呼碱或代偿代酸。 当HCO3act=HCO3std,但均低于正常值时,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act=HCO3std,但均高于正常值时,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4)ctCO2:与HCO3act的价值相同,协助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 减低(ctCO2<24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增高(ctCO2>32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血气分析不用怕!看看三步分析法!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配位平衡【参阅实验化学(上)的实验十三】用化学平衡的原理讨论实验中的现象。注意实验现象如何记录。 实验内容现象反应及其解释酸碱1、同离子效应: 0.1mol·dm-3HAc2cm3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摇匀,分盛在两只试管 中。 一支加少量NH4Ac(固) 一支不加NH4Ac 溶液由红色变橙色溶液保持红色 2、缓冲溶液及其性质(用pH试纸测定pH值) 在试管中加入0.1mol·dm-3HAc和0.1mol·dm-3NaAc各5cm3,配制成 HAc~NaAc缓冲溶液,加入百里酚蓝指示剂数滴,把溶液平均分装在三支试管 中 ①一支加入0.1mol·dm-3HCl 5滴 ②一支加入0.1mol·dm-3NaOH 5滴 一支加入H2O 5滴 再向上面的试管中, ①试管中0.1 mol·dm-3HCl大量过量 ②试管中0.1 mol·dm-3NaOH大量过量 3、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缓冲容量的测定 (1)两个100ml小烧杯中各取40ml水,测定溶液的pH,分别向其中个滴 加1d 0.5mol/l HCl和0.5mol/l NaOH,测定pH (2)配制pH=7的缓冲溶液,并测定缓冲容量 缓冲容量:改变一个单位pH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mol)(需要配制总浓度 不同的缓冲溶液) 自己查阅资料,什么叫缓冲容量?

【两人一组】(一排四人数据共享) A、选Na2HPO4——NaH2PO4体系,总浓度0.1mol/l(各组分浓度0.05mol/l)、0.5 mol/l(各组分浓度0.25mol/l),体积100ml。 B、分别取40ml溶液放在两个小烧杯中,用pH计测定pH值,记录数据,向烧杯 中分别滴加0.5mol/l HCl和0.5mol/l NaOH,使其pH变化1个单位 记录使用的体积,最后计算缓冲容量(mol/ml)【用小量筒减量法测定体积】 沉淀 4、沉淀的生成、溶解: 平衡 2mL1mol·dm-3MgCl2中加入2ml1 mol·dm-3NaOH(用氨水也可以)将沉 淀分盛在两个试管中, 一支中加入1mol·dm-3HCl 1ml 一支中加入1mol·dm-3NH4Cl 1ml 5、沉淀转化 2dK2CrO4溶液,滴加AgNO3溶液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 分步沉淀: 2dK2CrO4溶液和2dNaCl溶液混合,滴加AgNO3溶液 查阅资料,什么叫均相沉淀? 6、直接沉淀和均相沉淀 Zn2+ + NaOH = Zn(OH)2 Zn2+ + 尿素(s)= Zn(OH)2 (水浴加热)(时间很长,提前做上)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七、简答题 1.代性酸中毒时,机体依靠哪些脏器代偿?如何代偿? [答题要点]代性酸中毒时,机体靠肺代偿来降低PaCO2 ,还靠肾代偿来增加泌H+、排出固定酸,回收NaHCO3。血液中[H+]增多时,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呼出CO2增多,使PaCO2降低,从而使HCO3-/H2CO3比值接近正常;血[H+]增多时,肾泌H+、产氨增多,HCO3-重吸收增多,使血浆[HCO3-]增加。 2.哪些原因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答题要点]①呼吸中枢抑制;②呼吸肌麻痹;③呼吸道阻塞;④胸廓病变; ⑤肺部疾患;⑥呼吸机通气量过小。 3.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有什么改变?为什么? [答题要点]呼吸性酸中毒严重时可出现肺性脑病,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机制:① PaCO2↑使脑脊液pH降低,发生脑细胞酸中毒;②PaCO2↑使脑细胞血管扩,脑血流量增加,颅压增高。 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依靠什么代偿?如何代偿? [答题要点]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主要靠肾代偿,通过泌H+、泌NH4+及回收NaHCO3来代偿,使HCO3-与H2CO3比值接近正常,因为H+可增强碳酸酐酶及谷氨酰胺酶活性。 5.简述代性碱中毒的原发性变化与继发性变化及其原因 [答题要点]HCO3-原发性升高的原因:①经消化道、经肾丢失H+;②HCO3-过量负荷;③低钾﹑低氯;④醛固酮过多。PaCO2继发性升高是由于肺代偿性调节,呼吸浅慢。 6.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发性变化与继发性变化及其原因 [答题要点]原发性PaCO2降低的原因:①低氧血症;②肺疾患:肺炎、肺水肿;③呼吸 中枢直接刺激:癔病,神经中枢疾病,水酸、氨刺激,发热;④人工呼吸机通气过大。继发性 HCO3-降低的原因是肾代偿,泌H+减少及回收HCO3-减少。 7.呼吸和代相加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几种?其血气特点是什么? [答题要点] ①呼吸性酸中毒+代性酸中毒:PaCO2↑ 、HCO3-↓,pH明显降低; ②呼吸性碱中毒+代性碱中毒:PaCO2↓、HCO3-↑,pH明显升高。 8.相消性混合型酸碱失衡紊乱的类型有几种?其血气特点是什么? [答题要点]①呼吸性酸中毒+代性碱中毒:PaCO2↑↑,HCO3-↑↑,pH变化不大;②呼吸性碱中毒+代性酸中毒:PaCO2↓↓,HCO3-↓↓,pH变化不大;③代性酸中毒+代性碱中毒:PaCO2﹑HCO3-﹑pH均变化不大。 9.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失衡有哪几种类型?测定哪项指标有助于诊断? [答题要点]①呼吸性酸中毒+代性酸中毒+代性碱中毒:PaCO2↑,AG↑,实测HCO3-超出单纯型呼吸性酸中毒预测HCO3-的最高值;②呼吸性碱中毒+代性酸中毒+代性碱中毒:PaCO2↓,AG↑,实测HCO3-低于单纯型呼吸性碱中毒预测HCO3-的最低值。测算AG值,若△AG↑>△HCO3-↓,有助于检出AG增高型代性酸中毒合并代性碱中毒。 10.仅测定血pH值来判断酸碱失衡有何局限性?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人体的酸碱平衡是通过复杂的生理调节来完成的,使血浆pH值维持在7.35-7.45范围内。如果某些致病因素使体内酸和碱发生过多或不足,超过了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此时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一、测定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1.酸碱度(pH): 是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pH=log1/H+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的共同影响。正常值:7.35-7.45;平均值7.40。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 2.PaCO2: 溶解于血浆中CO 2 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平均值40mmHg。静脉 血较动脉血高5-7 mmHg。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当PaCO 2 >45 mmHg (6kPa)时,应考虑为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当PaCO 2 <35 mmHg(4.67kPa)时,应考虑为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 3.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SB是指血标本在37℃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aCO2为40mmHg的气 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 3 -浓度。正常值:22-27 mmol/L,平均值24 mmol/L。正常情况下AB=SB;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AB↓27 mmol/L,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4.缓冲碱(BB): 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负性离子总和)HCO 3 -、、Hb-、 HPO 4 2-等。 5.剩余碱(BE): 指在标准条件下(37℃、PaCO 2为40mmHg、Hb150g/L、SaO 2 为1),将1L全血 滴定至pH为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量(mmol/L)。正常值:±3 mmol/L。 6.二氧化碳总量(TCO2): 是实际HCO 3-和溶解的CO 2 量(1.2 mmol/L)的总和。正常值:23-27 mmol/L。 7.CO2CP: 是指血浆中呈化合状态的CO 2量,理论上应与HCO 3 -大致相等,但因有NaHCO 3 等因素干扰,比HCO 3-偏高。其意义同HCO 3 -值。 8.PO2: 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 2 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80-100mmHg

无机化学练习(2)酸碱平衡,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二)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答案)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强酸性水溶液中不含OH-,强碱性水溶液中不含H+。-------------------------------------------------------------(〤)2.将pH值等于5.0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〤)3.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〤)4.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离子积不变。---------------------------------------------------------(√)5.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而增大。-----------------------------------------------------------------(√)6.在0.001 mol?L-1的稀H3P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003 mol?L-1。-------------------------------------------(〤)7.将HAc和HCl溶液各加水稀释一倍,则两种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〤)8.在H3PO4溶液中,由于第一步解离出较多的H+,抑制了第二,第三步解离,使K o a2、K o a3较小。---(〤)9.AgCl水溶液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是弱电解质。--------------------------------------------------------------(〤)10.用水稀释含BaSO4固体的水溶液时,BaSO4的溶度积不变,浓度也不变。------------------------------(√)11.分别中和pH=3.0的HCl和HAc,所用NaOH的量是不同的。---------------------------------------------(√)12.在HAc溶液中加入HCl,由于同离子效应,HAc的解离度减小,使溶液的pH值增加。-------------(〤)13.将适量的NaHCO3和Na2CO3两种盐溶液混合后组成的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14.弱酸的酸性越弱,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强。---------------- ----------------------------------------------------(√)15.两种难溶电解质,K○–sP较大者,其溶解度S也较大。-------------------------------------------------------------(〤)二.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pH=1的溶液是pH=4的溶液的[H+]的倍数是-----------------------------------------------------------------------(C )A.3倍 B.4倍 C. 1000倍 D. 300倍 2.在Na2HPO4的水解常数K h为----------------------------------------------------------------------------------------(D )A.K a2o.K w o B. K o w./ K o a1C.K o w/ K o a3 D. K o w/K o a2 3.决定HAc-NaAc缓冲体系pH值的主要因素是--------------------------------------------------------------------(B )A.弱酸的浓度 B.弱酸的电离常数 C.弱酸及其盐的总浓度 D. 弱酸盐的浓度 4.将NaAc晶体加到1L0.1mol?L-1HAc溶液中,则-----------------------------------------------------------------(C )A.K o HAc增大 B.K o HAC减小 C. pH值减小 D. pH值增大 5.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强碱时,溶液的pH值---------------------------------------------------------------(D)A.不会变化B少量增加 C.少量减小 D.基本不变 6.用电导实验测定强电解质的电离度总是达不到100%,原因是------------------------------------------------(B )A.电解质本身不全部电离 B.正负离子互相吸引 C.电解质和溶剂作用 D.电解质不纯 7.下列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的是--------------------------------------------------------------------------------------------(C )A.FeCl3 B.Na2CO3 C.KNO3 D.NH4Cl 8.0.1mol.L-1下列溶液,pH值最大的是------------------------------------------------------------------------------(D )A .H3PO4 B. H3PO4和NaH2PO4混合溶液 C. NaH2PO4和Na2HPO4混合溶液 D. Na2HPO4和Na3PO4混合溶液 9.在饱和的CaSO4溶液中,下列物质不存在的是----------------------------------------------------------------------(B )A.Ca2+ B. H2SO4 C.HSO4- D. SO42- 10.Ca2(PO4)3的溶度积K SP o与溶解度S之间的关系为(不计水解)-------------------------------------------------(C )A.K o SP=S2 B. K o SP =5S2 C.K o SP=108S5 D.K o SP=81S3 11.CaF2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10-4 mol?L-1,则K o SPCaF2为---------------------------------------------------------(C )A.2.6×10-9 B. 4×10-8 C. 3.2×10-11 D.8×10-10 12.为了使NH3的离解度增大,应采用的方法中较显著的为------------------------------------------------------(B )

知识四十八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汇总

知识四十八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 教学目的: 1、熟悉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2、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 重点: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判断方法。 难点: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课堂通过实例讨论巩固重点难点。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及组织: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一)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酸碱平衡紊乱又称酸碱平衡失调,按起因不同可分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与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两大类。由于血浆中NaHCO3含量首先减少或增加而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分别称为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由于肺部呼吸功能异常导致H2CO3含量首先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则分别称为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后,机体通过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以及肺与肾脏的调节作用,使血液中[HCO3-]/[H2CO3]比值保持在20/1,血液pH维持在7.35~7.45,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如果病情严重,超出了机体能够调节的限度,尽管机体已发挥了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仍不能使血液[HCO3-]/[H2CO3]比值保持在20/1,会使血液pH>7.45或<7.35,这种情况称为失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发生原因及其产生机制不同,可将酸碱平衡紊乱大体上分为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1.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其主要原因有:体内酸性物质增多,如缺氧时乳酸增多,饥饿或糖尿病时酮酸增多;尿毒症时肾排酸和重吸收HCO3-减少;碱性消化液丢失过多等。

病生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简答题 1. 试述pH 7.4时有否酸碱平衡紊乱?有哪些类型?为什么? 2. 某一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时呈昏睡状,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 7.26,PaCO2 8.6KPa (65.5mmHg ),HCO3ˉ 37.8 mmol/L,Clˉ 92mmol/L,Na+ 142mmol/L ,问①该患者有何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根据是什么? ②分析病人昏睡的机制。 3. 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4.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的指标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5. 试述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并说明尿液的变化 、问答题 1.pH 7.4时可以有酸碱平衡紊乱。 [][]32- 3HCO lg CO H pKa pH +=,pH 值主要取决于[HCO 3]-与[H 2CO 3 ]的比值,只要该比值维持在正常值20:1,pH 值就可维持在7.4。pH 值在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①机体的酸 碱平衡是正常的;②机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但处于代偿期,可维持[HCO 3-]∕[H 2CO 3] 的正常比值;③机体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因其中各型引起pH 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pH 7.4时可以有以下几型酸碱平衡紊乱:①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②代偿性轻度和中度慢性呼吸性酸中毒;③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④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⑤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 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⑥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 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⑦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 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2.该患者首先考虑呼吸性酸中毒,这是由于该患者患有肺心病,存在外呼吸通气障碍而致CO 2排出受阻,引起CO 2潴留,使PaCO 2升高>正常,导致pH 下降。呼吸性酸中毒发生后,机体通过血液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和肾代偿,使HCO 3ˉ浓度增高。 该患者还有低氯血症,Cl ˉ正常值为104 mmol/L ,而患者此时测得92 mmol/L 。原因在于高碳酸血症使红细胞中HCO 3ˉ生成增多,后者与细胞外Cl ˉ交换使Cl ˉ转移入细胞;以及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 3增多及NaHCO 3重吸收增多,使尿中NH 4Cl 和NaCl 的排出增加,均使血清Cl ˉ降低。 病人昏唾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肺心病患者有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①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酸中毒和缺氧使脑血管扩张,损伤脑血管内皮导致脑间质水肿,缺氧还可使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形成脑细胞水肿;②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可增加脑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使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增加磷脂酶活性,使溶酶体酶释放,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3. 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如下:①H +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I 丢失, 血浆中HC03-得不到H +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03-浓度升高;②K +丢失:剧烈呕吐, 胃液中K +大量丢失,血[K +]降低,导致细胞内K +外移、细胞内H +内移,使细胞外液[H +]降 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 +减少、泌H +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③Cl -丢失:剧烈呕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