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 岳麓版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 岳麓版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 岳麓版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 岳麓版

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知道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主要教义;了解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进程;了解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史实;知道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2.能力目标

识读《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示意图》,掌握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复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并复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通过学习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体会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的统一;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

难点:理解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

教学过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麦加城之所以名震寰宇,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这里。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遭到反对和迫害,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决定把礼拜的方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位于麦加城中心的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麦加朝觐礼拜的圣地。

那么麦加是如何成为穆斯林心中的圣地?伊斯兰教又是如何创立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问题导引】

学习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50-P51,进行自主学习。

1.简述创立伊斯兰教的概况。

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教规有哪些?

3.归纳整理穆罕默德的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教材,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总结:教师归纳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适度地点拨。

1.简述创立伊斯兰教的概况。

生: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教规。

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教规有哪些?

生:穆罕默德倡导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3.归纳整理穆罕默德的活动.

生:(1)穆罕默德成家立业后,认真思考社会、心生问题,否定了当时阿拉伯半岛流行的多神崇拜,阐释了独尊一神的思想

(2)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教规, 穆罕默德倡导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3)穆罕默德起初在麦加传教,由于遭到当地贵族的反对与追害,他于622年离开麦加城,带领信徒移屋麦地那,继续传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4)630年, 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展开统一战争,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麦加,阿拉伯半岛上的众多部落纷纷归附, 631年,穆罕默德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葬于麦地那。

【探究延伸】

过渡:通过问题导引和展示提升这两个环节的学习状况,道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及传播的基础知识。现在请同学们探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背景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0第一段小字,结合课前搜索整理的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组与组之间也可探究交流,形成思维碰撞,注意答案的要点化.)

教师总结:抽2-3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教师汇总梳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并点拨:

背景: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战争终年不绝,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沙漠中贫乏的物质条件使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

(2)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

(3)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

(4)传统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

(5)传统商路的改变使位于新商路上的麦加等沙漠中的绿洲城市日益繁荣。

(6)在沙漠绿洲城市中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7)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阿拉伯半岛的动荡不安使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有力地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统一后的阿拉伯半岛又是怎样发展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阿拉伯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

【梳理教材】

学生带着同题阅读教材P51-P52,带着下列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记录学习成果,整理作答。

1.请结合《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示意图》,复述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主要路线及其结果。

2.导致阿拉伯帝国走向衰落的因素有哪些,简述阿拉伯帝国灭亡的史实。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阅读教材,开展自主学习,也可以同桌交流学习成果,如何找寻关键词等,进而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总结:

1,请结合《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示意图》,复述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主要路线及其结果。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路线:(1)麦地那→巴格达→波斯→印度河。(2)巴格达→怛逻斯→中国。(3)麦地那→耶路撒冷→大马士革→拜占庭帝国。(4)麦地那→北非(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直布罗陀海峡→西班牙→法兰克王国。

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结果: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广泛传播,帝国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示意图》的观察、阅读,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与技巧,知道图例及其含义。)

2.导致阿拉伯帝国走向衰落的因素有哪些?简述阿拉伯帝国灭亡的史实。

生:(1)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阿拉伯帝国上层分裂,外敌不时入侵。

(2)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西侵的蒙古军队灭亡。(注意时间、标志事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标识关键词,运用关键词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

阿拉伯半岛在统一及其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民族文化?我们共同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问题探究】

过渡:展示问题,探究学习任务。

1.阿拉伯帝国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有哪些?

2.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具体表现有哪些?

师:关于问题探究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带着探究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52-P53,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将关键句、关键词标出,以同桌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展示。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教材,标识关键句、关键词,以同桌或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点拨:每个问题抽2-3个同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归纳、点拨:

1.阿拉伯帝国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有哪些?

(1)奉行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

(2)支持翻译工程,支持将古希腊作品翻译为阿拉伯文本,哈里发以与译著重量相等的黄金来支付稿酬。

2.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具体表现有哪些?

(1)9世纪初,哈里发下令大规模引进古希腊、印度、波斯名著,许多哲学、自然科学著作有了阿拉伯文译本,并得到妥善保存。一些在西欧失传的作品,因之得以流传下来。

(2)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缺少人物和动物形象的美术作品,但对几何图案的巧妙构思却令人叹为观止,这尤其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3)在天文学、数学、哲学、史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古代阿拉伯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解析知识要点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关键词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阿拉伯国家通过创立伊斯兰教统一了思想,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展开统一战争,占领麦加,阿拉伯半岛上的众多部落纷纷归附。

次年,穆罕默德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国家由此建立。随着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扩

张,形成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板书设计

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一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精美教案

《阿拉伯帝国》 教材分析: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结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中国等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造纸、指南针、火药等是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阿拉伯帝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阿拉伯帝国》同步练习 1.“口号”往往是为战争寻找正义的借口。“为真主安拉而战”最有可能是那场战争的口号()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征服战争 D.阿拉伯统一战争 2.8世纪中期,形成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 A.查理曼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道路各不相同。下列属于加速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主要因素是( ) A.金钱赎买 B.改革 C.伊斯兰教 D.外族征服4.《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A.雅典 B.罗马 C.开罗 D.麦加 5.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为下列何者() A.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拜占廷帝国 6.某历史著作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描述的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东正教 7.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他”是()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8.在世界古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哈里发建立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查理曼帝国 9.某班举办“阿拉伯文化”主题班会。下列素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巴格达“智慧宫”B.阿拉伯数字 C.《医学集成》 D.《查士丁尼法典》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阿拉伯帝国》同步练习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阿拉伯帝国》同 步练习 《阿拉伯帝国》培优练习 1.在中国唐朝时期,西亚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波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拜占庭帝国 2.下列属于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①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查理曼帝国④古巴比伦 A.①② B.①③.②④ D.②③ 3.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人类明的开端 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亚欧封建社会 4.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

家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5.阿拉伯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阿拉伯学者在吸收、消化外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化,阿拉伯人凭借阿拉伯帝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古代世界东西方化交流的桥梁。 (伟大的创造者) 材料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幸运者——穆罕默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宗教的三重创造者,他自己是个盲,既不能读书,也不会写字,但他却带了一部经典。既是诗篇,又是法典,也是祈祷书,直到今天,还被四分之一的人类所崇拜,被视为妙、智慧和真理的奇迹.......这是永恒的奇迹。 材料二当他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麦加时,他本可以对古莱氏人进行一次正当的报复,可以因他们.......而予以惩罚。同他的助手们的意见相反,同当时的习俗相反,他宽容了他们,只想到感化他们,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辅助者......他这个阿拉伯人坚定而又廉洁,他从未丧失过他的诚信,他是一个极有礼貌的人。 (1)材料一“穆罕默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宗教的三重创造者”中的民族、帝国和宗教分别指的是什么? (2)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和帝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半岛的古代历史,如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灿烂的伊斯兰文明。而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讲述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可以让学生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以便加深记忆。此外,注意让学生总结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绘制图示法;要点提炼法;活动与探究法。 [新课导入] 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波斯湾沿岸地区号称“世界石油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现今的阿拉伯半岛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购买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使用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把瀚海的沙漠改造成了干旱的宝地,出现了美丽的城市和绿洲。 那么,你想了解古代阿拉伯半岛的情况吗?知道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吗?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讲授新课]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展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地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以此来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通过师生讨论,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如下: (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2)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3)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2.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阿拉伯统一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 学生回答:穆罕默德。 ◆教师给学生设计阅读问题,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穆罕默德的活动,从而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进一步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穆罕默德的活动如下: 教师分组进行活动,引导学生总结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归纳后,用表格方式呈现。 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点 过渡: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导学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 难点:阿拉伯帝国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①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处于游牧时代,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②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3、统一阿拉伯半岛 ①默罕默德最初在 传教,遭到传统势力反对,于 年率信徒迁居 , 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 者穆罕默德的决定。 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②630年,默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默罕默德 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2 阿拉伯帝国 1、对外扩张 ①默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条件: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阿拉伯人空前 团结,士气高昂。 ②在亚洲: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非洲: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欧洲: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帝国形成 ①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②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知识点3 阿拉伯文化 1、哈里发重视知识: ①哈里发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②830年,在巴格达设立“ ”,集科学院、 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③为延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2、成就 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 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②代数学: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③“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上述图片,你能想到什么?你知道图片中故事的由来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说说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①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②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③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学:结合教材地图《阿拉伯帝国》,描述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 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2.问题思考:如何理解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提示: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体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目标导学三:阿拉伯文化 1.教师讲述: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宫”。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提示:数学、医学典籍、文学等。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三、课堂总结 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教义、传播以及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按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梳理基本要点,并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帝国形成中的作用。在阿拉伯文化部分,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从不同方面归纳阿拉伯文化成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 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政权、对外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直至走向衰落的基本历史进程。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迅速扩张的原因。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历史上影响。 技能: 根据要求列举同一类别的历史事实。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比较历史事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运用内因和外因的哲学范畴,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从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确立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的观念,谴责延缓或阻滞历史潮流的行为。 二、重点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2、帝国的统治 三、难点 1、奥斯曼国家的形成(没有经历奴隶社会) 2、帝国统治的影响 (1)、伊斯兰教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2)、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 (3)、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传授+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来由、西迁与立国 (1)、来由:西突厥的一支(部落),游牧于中亚地区; (2)、西迁:13世纪初,蒙古西征,迫使奥斯曼人向西进入小亚细亚; (3)、立国: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建立国家。(当时,中国是元朝,1206——1368年)

2、对外扩张与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 (1)、扩张的原因:周边地区(主要指阿拉巴帝国封建制度)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从氏族公社跃入封建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为摆脱困境,对外频频用兵。 (2)、扩张的策略:交强攻弱 A、交强:在东南两面取守势,保持与诸突厥邻国的友好关系,对蒙古汗国称臣纳贡; B、攻弱:对摇摇欲坠的拜占庭帝国,集中力量,软硬兼施,不断兼并其领土。 (3)、扩张的结果: A、充实国力; B、扩大疆域; C、伊斯兰教迅速传播。 (二)、攻占君士坦丁堡 1、原因 (1)、主观上:奥斯曼人对外扩张的需要,君士坦丁堡是矛头所向; (2)、客观上: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且内讧不断,给奥斯曼人提供可乘之机。 2、过程 (1)、攻陷:1453年5月,穆罕穆德二世率军攻陷,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阵中; (2)、迁都: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 3、直接后果: (1)帝国的建立 A、时间:16世纪后 B、疆域:横跨亚、非、欧,拜占庭和阿拉巴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圈入奥斯曼国家的版图。 C、性质: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问题:读图学史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比较本课与第10课地图,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区域,哪些不同的区域。 (提示:指导学生重点观察欧洲部分。阿拉伯帝国的欧洲部分主要在伊比利亚半岛,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主要在巴尔干半岛。) (2)、伊斯兰教更大范围的传播。 (三)、帝国的统治(影响)

《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统编)】

《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3.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师生探究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

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下统一起来,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问题思考: (1)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师生探究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 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 2.教师提问: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提示:①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师生探究三:阿拉伯文化 1.材料展示: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 第11课《阿拉伯帝国》培优练习 川教版.doc

《阿拉伯帝国》培优练习 1.在中国唐朝时期,西亚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波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拜占庭帝国2.下列属于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①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查理曼帝国④古巴比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A.人类文明的开端 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亚欧封建社会 4.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5.阿拉伯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阿拉伯学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凭借阿拉伯帝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伟大的创造者) 材料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幸运者——穆罕默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宗教的三重创造者,他自己是个文盲,既不能读书,也不会写字,但他却带来了一部经典。既是诗篇,又是法典,也是祈祷书,直到今天,还被四分之一的人类所崇拜,被视为妙文、智慧和真理的奇迹.......这是永恒的奇迹。 材料二当他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麦加时,他本可以对古莱氏人进行一次正当的报复,可以因他们.......而予以惩罚。同他的助手们的意见相反,同当时的习俗相反,他宽容了他们,只想到感化他们,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辅助者......他这个阿拉伯人坚定而又廉洁,他从未丧失过他的诚信,他是一个极有礼貌的人。 (1)材料一“穆罕默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宗教的三重创造者”中的民族、帝国和宗教分别指的是什么? (2)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和帝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学案(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熟练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通过合作探究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三.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大化改新 【学习难点】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日本统一的时间?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2)、大化革新的时间、人物? 3)、大化革新的影响? 4)、大化革新的启示? 5)、武士的职责是什么? 6)、幕府统治的实质是什么?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 1、大化改新日本的学习对象是哪国?具体内容是什么? 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得买卖;统一赋税。 2、大化改新的意义和启示?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2)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过程 (1)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 (2)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 1.形成过程 (1)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2)在西线,他们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3)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1.贡献 (1)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2)医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3)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2.东西方交流使者: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

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阿拉伯数字【常考点】 1.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2.医学:阿拉伯人著有《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3.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10课阿拉伯帝国知识点练习201810182135

第10课阿拉伯帝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背景: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各部落有着不同的信仰。为了争夺牧场,部落间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矛盾尖锐,人民渴望统一。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穆罕默德顺应历史潮流,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过程: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麦加贵 族被迫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是政治和宗教领袖。不久后,阿拉伯半岛已大体统一。 影响: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了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知识点2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创立:7世纪初期,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宣称,宇宙间唯一的神是安拉(真主),而他自己 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伊斯兰教传播: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已形成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洲的大帝国。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穆斯林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南亚和东南_ 亚等地。 知识点3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贡献 阿拉伯人广泛吸收了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为保存、传播西方古典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明。阿拉伯学者们把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这些作品的。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者,他们改进印度人从二_0”到“ 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并把它传到了欧洲,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现在已为全世界所通用。 【基础过关】 知识点1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1 .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这里的“历史条件”不包括(D) A.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 B.部落战争连绵不断 C.人民渴望统一 D.阿拉伯帝国衰落 2. 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点是(B) A.亚历山大B .麦地那 C.麦加 D .大马士革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C)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创立伊斯兰教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B .④①②③ C.②④③①D .①④③② 知识点2伊斯兰教的传播 4?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C) A.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安拉 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5.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8世纪中叶时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 是(C) A.古代波斯 B .古希腊 C.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 知识点3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贡献 6.“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A) A.阿拉伯数字 B .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 .相对论 7.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B) A.中国人B .阿拉伯人

九年级上册历史 阿拉伯帝国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教学目标】 1、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3、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上述图片,你能想到什么?你知道图片中故事的由来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说说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①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②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③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学:结合教材地图《阿拉伯帝国》,描述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 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王朝的版图已经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形成。 2.问题思考:如何理解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提示: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体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 A.皇帝 B.哈里发 C.天皇 D.总统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 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5.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7.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集团的形成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8. 日本幕府政治又叫“武家政治”,其开始于哪一事件?( ) A. 镰仓幕府的建立 B. 室町幕府的建立 C. 江户幕府的建立 D. 明智幕府的建立 9.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 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 A.杀手 B.铁血战士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 岳麓版

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知道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主要教义;了解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进程;了解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史实;知道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2.能力目标 识读《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示意图》,掌握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复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并复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通过学习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体会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的统一;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 难点:理解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 教学过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麦加城之所以名震寰宇,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这里。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遭到反对和迫害,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决定把礼拜的方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位于麦加城中心的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麦加朝觐礼拜的圣地。 那么麦加是如何成为穆斯林心中的圣地?伊斯兰教又是如何创立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问题导引】 学习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50-P51,进行自主学习。 1.简述创立伊斯兰教的概况。 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教规有哪些? 3.归纳整理穆罕默德的活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导学任务单(无答案)

《阿拉伯帝国》导学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教义、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认识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及其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作用;(重点、难点) 目标3:说出阿拉伯的文化成就,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对世界的贡献。 (重点、难点)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教义、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7世纪初,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 (2)穆罕默德最初在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建立了一个以共 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 2.阿拉伯帝国 (1)751年,阿拉伯大军击败唐朝大将的军队,控制了大部分地区。后来又陆续攻占北非,占林西班牙等。到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地块亚、非、欧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的帝国。 3.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830年,他在巴格达设立“”。(2)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完整的代数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3)阿拉伯人著的《》和《》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4)阿拉伯人担当了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观看图片,结合地理知识,归纳伊斯兰教创建的背景是什么? 2.阅读教材,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3.观察图片及阅读教材,简述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4.从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传播分析归纳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半岛统一有何关系。 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阿拉伯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 类别内容 数学 医学 建筑 文学 2.阅读教材,归纳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3.阅读材料及结合阿拉伯地理位置,归纳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特点,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帝国的创立,知道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1258年,蒙古军队的铁骑攻陷了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那么在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伊斯兰世界又将走向何方?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其享誉世界的名著《全球通史》中称:“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那么,1500年前后的伊斯兰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奥斯曼人的兴起 谈到奥斯曼土耳其人,要从他们的祖先西突厥人开始追溯。在汉代的时候,突厥人就生活在我国北部的蒙古高原。公元6世纪7世纪之间,因为继位制度混乱,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突厥人属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所以经常劫掠农耕民族,获得生产生活资料。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就和突厥民族战争不断。公元629年,唐朝终于消灭了东突厥。又经过30年的努力,打败了西突厥。西突厥人战败后,就向西迁居到现在的中亚地区。这时的奥斯曼人就是属于西突厥的一个游牧部落。到了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占领中亚,奥斯曼人也接受伊斯兰教。 到了13世纪,蒙古人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游牧部落,不仅逐步占领中国。他们还发动了一系列的西征。奥斯曼人打不过蒙古人,就在蒙古人的追赶下,不断的西迁。后来在小亚细亚半岛落脚。接受了当地罗姆苏丹国的庇护。当时罗姆苏丹国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占领的小亚细亚半岛原来是东罗马帝国的领土。后来东罗马帝国向西败退。但这两个国家之间因为领土和宗教,彼此征战不断。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罗姆苏丹国和奥斯曼人达成了协议,奥斯曼人获得一块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牧场。而奥斯曼人替罗姆苏丹国守卫边境。这块土地成为奥斯曼人的发祥地。 2、奥斯曼国家的建立 为什么这个民族被称作奥斯曼人呢?他们的名称来源于开国国王奥斯曼一世的名字。奥斯曼生于1258年,33岁时接替他父亲成为部落首领。由于他才能出众、气度不凡,并且通过联姻与贿赂不断提高自己的威望。很多穆斯林慕名投靠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一世趁机招募军队壮大军事力量,并且不断向外扩张,蚕食邻国东罗马帝国的领土,而他的宗主国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一再打压下分崩离析,无法抑制奥斯曼一世的扩张。在1299年奥斯曼人宣布独立建国,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它的国家。 大家在书上第一段最后一句划一下,1299年,奥斯曼人的首领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建国。 3、对外扩张 奥斯曼人定居小亚细亚半岛之初一直以放牧为主,社会形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社会。定居之后,受到周围先进的生产关系影响,奥斯曼人也学会耕种土地,并且最终充当地主,向农奴收取实物地租。社会形态向封建社会转化。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奥斯曼人内部各阶层斗争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满足奥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优课教学设计_0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一、课标内容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方法,思想日渐成熟,有丰富的想象世界和探求欲,时常关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但世界史知识储备较少,基础薄弱,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关注的现实事件入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展示体验中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升华情感。 (一)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本指出阿拉伯半岛的位置;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麦当和麦地那两个主要传教地方;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三大宗教中,只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起着积极的作用。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的基本史实。 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正确评价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人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形成;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难点: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灿烂的文化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清真寺等图片,问:看到这些图片,我们能想起那个宗教?

伊斯兰教。你知道伊斯兰教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吗?本课我们来学习有关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 (二)自主研学,梳理新知 自学提示:带着问题,浏览课本内容,捕捉重要信息 1、伊斯兰教创立的基本事实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发展历程 3、阿拉伯的文明成就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测预习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伊斯兰教的创立 探究与分析: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阅读教材,观看图片,结合地理知识,归纳伊斯兰教创建的背景是什么?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五海三洲之地,气候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沙漠。 存在问题: 严酷的自然环境; 争夺水源和牧场; 内部矛盾丛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