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剪纸艺术带进美术课堂

把剪纸艺术带进美术课堂

把剪纸艺术带进美术课堂
把剪纸艺术带进美术课堂

把剪纸艺术带进美术课堂

摘要: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新的精神文明将逐步建立,古老的剪纸艺术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新的审美要求下剪纸艺术需要我们这代人,可以通过把剪纸带进美术课堂等一些具体手段和形式与时代接轨,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大胆尝试,在美术教育中尝试剪纸教育教学,我希望剪纸注入新的血液,有新生力量关注我们的传统艺术,传播和展示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影响中国的美术设计教育。在现行美术教育中还没有明确剪纸是美术教育大纲的必须内容,如何让剪纸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让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去,是我们新时期美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几年,我通过美术教学实践,进行了剪纸教学教法的一些尝试。

一、从理念上让学生们感知认知剪纸艺术的重要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他们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意识到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荣耀我们的祖国,让孩子们有挽救和振兴民族文化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愫。

二、培养小学生剪纸兴趣。主要措施包括:创设游戏情境;营造剪纸氛围;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生进行剪纸活动;展示作品,相互学习。剪纸对学生的强烈吸引力在于它的可塑性,它魔术般的变化,这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玩纸”的感觉。不仅给他们创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论文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 和平小学谢青平剪纸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 理解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价值,所以剪纸教学在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让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 这对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整个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现代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传承好这一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每位 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 1、因为中国剪纸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2、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 3、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二、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1、小学生喜欢剪纸。这一点不论是从老师对学生喜欢剪纸调查,还是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了。剪纸虽说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今天仍被很多人喜欢。 2、有学习剪纸的时间。现行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内容学生难以准备学具;有的因为环境不适合无法展开;有的因条件所限难以学习。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会被压缩删减,这样就有了可用来进行剪纸的学习时间。 3、纸类学具,学生易于准备。学习剪纸以纸为学具,避免了无法准备学具的不足和无奈。这就为学好美术,学好剪纸打下了物质基础。 4、小学剪纸从浅显入手,对教师要求不高,即便不很熟悉,而只是临时学习一下,也可以从事剪纸教学。当然,如果本来就是剪纸高手那就更好了。 三、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用途 1、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

剪纸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铸品

剪纸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铸品质 学习小学建校于1961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领导和干部教师为之努力奋斗、几经辉煌与低谷,如今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筑就了以文化人,以德立身的办学灵魂。201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确立了“博以治学,雅而有致”的文化主题,追求“小小学校,大雅之堂”的办学境界,把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使学校逐步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播站、教育文化的演绎场、师生成长的幸福家园。 艺术引领传承非遗文化特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已具有着六七千年的历史。一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心世界的美感。 它作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体现着中国的本源哲学,即人类对自然本身的探索,是人类运用理智和思考的力量,对宇宙本质的寻知,简单说就是思考和探求。它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它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涵和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可以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

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因而剪纸也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 基于这一点,我们本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民族文化、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理念把剪纸作为学校艺术特色建设之一,与书法、中华精品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起整合到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之中,研发校本课程,从小培养学生们对剪纸艺术的喜爱,培养对国学经典的热爱,保护我们的民间瑰宝。 找准定位确定阶段发展目标 剪纸作为学校特色的创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系统规划,经常训练,勤于操作,才能在训练中发现美、理解美、形成创造美的技能,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健全人格。 结合校情我们确定了剪纸文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一是初级阶段目标。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剪纸艺术课程的意义,知道剪纸是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欣赏剪纸精品;认识剪纸工具材料,学会剪简单的形状,培养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师生呈现崭新的精神面貌。 二是中级阶段目标,逐步较为深入的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它的特点和装饰意义,比较熟练的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会临摹刻剪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和物品,有自己的小创新。结合学校艺术、主题德育、书香校园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

剪纸教学设计

六年级剪刻纸教案 剪纸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1、欣赏《老鼠娶亲》的剪纸动画。 这些故事中的形象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剪纸 2、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剪纸? 3、介绍剪纸的概念。 4、了解剪纸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故事引入 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三)、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四)、讨论、演示过程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主要人物)。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1、“怎样剪出漂亮的细节?”“这些花纹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欣赏剪纸故事,让学生对剪纸纹样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 2、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甚至可以选择课堂中某个学生作为剪纸的原形,通过关注该生的五官、衣着、神态、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讲解,也可以征求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们认为比较好的纹样,对示范作品进行装饰,来拓宽学生的思维。 3、作品对比,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外形、同一个神态、同一个动态、在不同的纹样处理中可以取得的不同的装饰效果。) ③组合粘贴。 1、出示与故事相联系的其他人物或动物------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与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完善故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神态、外形、纹样的处理和应用。) 2、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④添加道具。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剪纸,又叫刻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剪纸的历史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 ①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 弧形装饰物。 ? 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 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在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两张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该剪纸材料为麻料纸,呈折叠状,供祭祀所用,其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 ?北朝团花剪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 ?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前156—前87)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公元618一907年)时期,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与品种的丰富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还有灯彩、茶盏的装饰。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 ?。 ?蓝印花布工艺制作中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而得的;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也采用了剪纸的技法,有阴刻、阳刻之分。 ?宋代周密(1232—约1298)撰写的《志雅堂杂钞》中,记载了一位叫俞敬之的剪纸艺人,他是中国剪纸发展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艺人。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走向成熟,并进入鼎盛时期。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

传承剪纸艺术 丰富美术课堂

传承剪纸艺术丰富美术课堂 摘要: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是土生土长的,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 土气息,表达民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意愿。我在乡镇学校教书,受一些条件的限制,艺术课程因此很难如火如荼的展开。但这几年教育系统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步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局在我市要申报一些特色学校。我学校的申报项目就是----剪纸。学校领导支持我进行剪纸实验教学,探索改革发展的路子。我于是便选定四年级其中的两个班尝试剪纸教学,并将剪纸纳入了学校美术校本教材内容。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课堂引进传承创新,推广 一剪纸艺术的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二,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 (一)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中国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二)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三)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三、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传统文化进校园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全面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二、基本内容 1、以诵读经典名篇为主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古文经典的兴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则要通过学习经典名篇,提高业务能力,加强修身养性。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专业部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 每日利用早自习时间或者周三、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师生共读。教师定期负责适当解读。每周进行一次背诵考核,每月进行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轮流上台为其他学生讲解。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电影片段等资料将国学经典形象化、故事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书目:《百家姓》(共568个字)、《千字文》(共1000字)、《三字经》(共1145字)、《弟子规》(共1080 字)、《论语》(共11705)、《道德经》(共5000字)、《孝经》(共2369字),以及部分广为传诵的古代诗词、散文名篇等。 2、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

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开展礼仪教育。 结合创建文明学校活动,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广泛开展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传统文化活动。 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歌咏、辩论、竞赛、快板、情景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开展感恩教育“百善孝为先”演讲比赛,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诵读经典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表彰活动。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三、基本要求 1、示范性原则。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修养自身为本,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2、力行性原则。如学习《弟子规》,重点落在师生“力行”,要联系学校师生实际,对应学习内容,制定出品德、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校规班规,师生共同遵守,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有趣的剪纸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有趣的剪纸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 型等。 2、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 课件、剪刀、剪纸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欣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引导幼 儿了解剪纸的种类)。 2、你最喜欢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3、这么多漂亮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欣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习、研究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 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儿操作--剪纸1、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察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折好并画 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随便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仔细观察纸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的进行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阅读答案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6.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物就是民间剪纸这一载体,承载着艺术上造型形式的传承和其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C.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虽然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着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D.蛙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保护神,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

剪纸进课堂活动方案

东街小学首届剪纸活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做到“四个结合”:剪纸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形成以剪纸为主线的特色美术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学会设计和制作剪纸的方法,并要求自主选择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内容设计剪纸图稿,完成剪纸制作。 ①通过剪纸艺术渗透,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都学会剪刻字样、花卉、鸟兽等传统图案。 ②争取出拔尖人才,创作一批既有民间传统风格又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争取在上级比赛中获奖。 ③培养学生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习惯和品质,通过正确引导、扬长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阶段性目标: ①第一阶段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人人都掌握剪纸的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会剪刻字形、花卉等简单图案,每个学生手的灵巧性和动手能力有较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做事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习惯 ②第二阶段: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剪纸知识和技能,不但会熟练地使用剪刀、刻刀等剪纸工具,而且还会无工具情况下,徒手创造剪纸

作品;通过扬长迁移,把学生在剪纸中所表现出来的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行为习惯,用到生活和学习上,提高学习效率。 三、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剪纸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纸,要在大量的剪刻实践中,反复训练,不断体验和琢磨,才能掌握剪纸技能。从最基础的直线、曲线,到对称剪纸、折叠剪纸、非对称剪纸,直至剪纸创作,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剪纸涉及到心理、力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想象、创作等多方面能力,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要求。 3、个体性原则 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掌握剪纸技能,就会有剪纸能手脱颖而出,逐步实现动作敏捷、手法娴熟、想象丰富以便出创新作品。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体验、琢磨”四个字。 四、剪纸的课程设计与操作 1、剪纸的课程设计 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将课程整体上设计为“剪纸理论渗透”、“剪纸技能深化”和“开发潜能”三个部分进行,三者紧密联系,融为一体,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让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让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近年来,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校园活动深受小学生的欢迎,而剪纸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也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浓厚。通过学习剪纸,不仅锻炼小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以及创新发展能力,而且还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赋予剪纸艺术新的活力。那么,让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如何开展剪纸教学活动才能保证学习效果,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标签:小学美术;剪纸艺术;教学策略 剪纸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艺术手法,它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让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这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声。小学生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需要手、眼、脑并用,在模仿、探索与创造中呈现一幅幅优秀的剪纸作品,掌握剪纸的知识与技能,于无形中培养美术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如何开展监制教学活动呢?以下将做详细探讨: 一、营造剪纸氛围,提升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民间剪纸艺术文化,培养学生掌握剪纸技能,有利于培育艺术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想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动手操作,那么要以营造剪纸氛围、培养剪纸兴趣为前提。例如学习剪纸吉祥图案时,笔者首先给大家展示几张带有吉祥图案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吉祥图案的文化发展背景,由此调动探究吉祥图案发展与应用的热情。其次,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问: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你能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吉祥图案吗?有的学生说过年粘贴的“福禄寿喜”,有的学生说家中装饰用的“喜上眉梢”等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作吉祥圖案剪纸作品,既可以参照自己身边熟悉的吉祥图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创作吉祥图案,并且说明自己的剪纸作品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美好心愿。在浓厚的剪纸教学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师生互动与小组交流,每个人都对剪纸艺术形成独到的见解,此时教师要注意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无论是学习剪纸的方法还是学生自主创作的过程,都不能刻意追求千篇一律,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大胆创新,学生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敢于创新实践,才能剪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提升审美情趣。 二、组织剪纸活动,体验艺术乐趣 艺术创作的特色在于创新,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剪纸基本功的前提下,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美术情感,体验艺术乐趣。例如组织有趣的剪纸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围绕“皮影戏”为主题创造剪纸作品,让各组学生拿起手中的美术工具,设计一出有趣的皮影戏,并给皮影戏的角色剪面具、剪头饰,自由地创作。完成作品后,各小组展览优秀的剪纸作品并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作为评委,点评剪纸作品。这样,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不仅

传统文化进校园

沙河二中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因此沙河二中各学科课程都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校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沙河二中,努力把沙河二中创建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 二、具体工作 (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为此开设书法、绘画、武术、太极拳、民族舞蹈、剪纸、笛子、葫芦丝、古筝、篆刻、象棋、围棋、茶艺等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去。美术、舞蹈为我校特色课程,不但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每年更是有不少同学以美术、舞蹈为特长升上大学。我校聘请国家级书法家张瑞峰老师作为书法校外辅导员,由省级著名青年书法家张乾老师开设软笔书法课,目前书法课在我校已经达到学生参与率百分之百。另外我校在初中部开设剪纸艺术兴趣班、高中部开设笛子、葫芦丝、武术、篆刻、古筝、茶艺等兴趣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使学生有条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为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我校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使校园的每个设施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优美、粗犷有力、流畅生动、拙朴古雅等不同的特点。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 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民间艺术家们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来的剪纸比划出来的剪纸要显得厚实。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手里就会失去灵活性。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在刻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剪纸造型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由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用剪流畅,自然通顺,变化多端,走剪或方或圆,或实或虚,阴去阳留,这些都需要艺人对纸性的把握,对剪的运作恰到好处,这样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三、线条与装饰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扬州著名剪纸老艺人张永寿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剪纸所用的材料,性娇柔,

易起皱,易断损,剪完后要“提得起,贴得上”,所以就形成了阳纹剪纸线线相连,阴纹剪纸线线相断的特点,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剪纸艺术的目的决定了它的装饰性。一幅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应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大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明的民间艺人很懂得这一特性。剪人物,很留意衣纹的花饰;剪黄牛,很留意牛毛的旋涡纹;剪一只小兔子,可以替·lO8·它加上一朵桃花;也可在鹿角间配一朵梅花等等。装饰的方法可谓千变万化。 四、写意与寓意剪纸的写形方式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模拟客观对象,而是凭印象中对表现对象的理解,强调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所以剪纸造型趋于传情而不在写形,重于写意而不在写实。远近人物可以等大,人与鸟可以同高,一只眼可以装饰整张脸,甚至人物鸟兽都可以摆脱原本形态,而只抽象为一帧帧点、线、面的组合结构。现实的客观对象完全服从于艺人手中的剪刀和那一方小纸片。 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然而它们却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的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龙凤吉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和神圣。《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时如意、平安幸福。《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象征“多子”。《老鼠嫁女》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论文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 堂论文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 和平小学谢青平 剪纸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价值,所以剪纸教学在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让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这对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整个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现代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传承好这一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 1、因为中国剪纸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2、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 3、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二、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1、小学生喜欢剪纸。这一点不论是从老师对学生喜欢剪纸调查,还是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了。剪纸虽说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今天仍被很多人喜欢。 2、有学习剪纸的时间。现行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内容学生难以准备学具;有的因为环境不适合无法展开;有的因条件所限难以学习。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会被压缩删减,这样就有了可用来进行剪纸的学习时间。 3、纸类学具,学生易于准备。学习剪纸以纸为学具,避免了无法准备学具的不足和无奈。这就为学好美术,学好剪纸打下了物质基础。 4、小学剪纸从浅显入手,对教师要求不高,即便不很熟悉,而只是临时学习一下,也可以从事剪纸教学。当然,如果本来就是剪纸高手那就更好了。 三、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用途 1、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让剪纸艺术走进课堂

让剪纸艺术走进课堂 让剪纸艺术走进课堂 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许燕 【摘要】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合理有效地开展剪纸教学,让学生在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中获得美感,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又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也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关键词】剪纸艺术;剪纸教学;兴趣;审美;创新 剪纸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绽放着瑰丽光芒。扬州剪纸是我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影

响深远。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剪纸教学,让学生走近剪纸艺术,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独立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也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贡献出一份力量。如何有效开展剪纸教学,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尝试: 一、播种“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剪纸艺术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于学习剪纸的境界。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剪纸教学过程中,观察、赏析是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心理活动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在网络中搜集各式各类的剪纸作品,让学生在观察赏析的同时感悟剪纸不同于绘画的神奇魅力。

农家小院中的蔬菜瓜果,晴天丽日下的花鸟虫蝶,平凡生活中的温馨细节等,无处不洋溢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美好。大红色的喜庆气氛和多色叠彩的绚丽晕染着学生们天真纯朴的心灵,令学生禁不住啧啧赞叹,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尝试,学生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师为他们开启通向剪纸艺术殿堂的大门。 成功地播种了“兴趣”这颗种子,还要适时加以培育,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如何让一张纸在剪刀下魔术般幻变为一幅独特的画,可以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探寻。如出示两幅简易的《蝶恋花》,分别为阳剪和阴剪,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会发现剪纸的技法分为两种,一种看起来“线线相连”,即为阳剪,一种仿佛“线线相短”,即为阴剪。教师适当地点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探究中收获喜悦,在喜悦中递增信心。 剪纸教学还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小学生童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人进课堂和参观及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了解绢人、绢花、绒鸟、脸谱、剪纸、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 2、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授、参观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课程内容 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选取以学校周边的东城区为讲授重心。东城一区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24项之多。课程在开课第一课时中就要将东城区历年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择取重点进行讲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特点和现状做简单介绍。学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概况上的认知,并且学生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随后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动手能力,使他们真正触摸历史,课程从绢人绢花、面人、脸谱、剪纸、说唱艺术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认知。课程可以根据这四项“非遗”的各个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讲述教学;视频教学;请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们进课堂,给学生亲自授课;学生亲自制作物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作,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由来、文化特点、当今现状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非遗文化的一个传承过程。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成果展现的动手性都是这个课的精彩之处。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运用下,学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内心保护传承

高中美术 中国民间剪纸教案

各异的风土人情 ——中国民间剪纸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湘美版)《各异的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与补充。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教学目标: 1、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2、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作品的内涵及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教师出示湘西苗族挫花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苗族挫花属于剪纸作品一种。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三)学习新课 1、感受体验: 活动一: 设置一个剪纸作品艺术展,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作品展,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充分的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魅力及作品特点。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问题:归纳出剪纸作品的题材种类有哪些? 学生回答:吉祥图案、人物、动植物、风景、故事或传说。 2、民间剪纸作品的寓意 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等等。 给出几幅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思考讨论,说出作品的寓意。 3、剪纸艺术的特点 通过照片和剪纸作品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剪纸作品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作品的特点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 4、剪纸的表现形式 设计一个连线题,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找出与图案相对应的文字。 表现形式有: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5、剪纸的派别 出示南北剪纸各一张,从形式上进行比较,问:为什么两张作品有这么大的差异? 看两个视频舞蹈:陕北的腰鼓,南方的《雨巷》。 学生思考,南北人民生活的差异,与之相应的民间艺术的差异。

剪纸艺术教学设计

《剪纸艺术》 ----美术校本课教学设计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六中学刘香红 研究背景: 我校虽在市区,但学生主要是来自周边的乡村,学校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选择材料易得、成本低廉、与学生生活贴近、效果立见、适应全面推广的内容。 我校在实施剪纸校本课时,努力传承我国民间优秀的文化艺术,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校本课的活动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设计理念 本节校本课的内容选择,从宏观上先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为独树一帜的民间剪纸艺术学习做好各方面的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现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教育。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关注学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感受剪纸艺术的精神内涵。品味艺术家的人生、作品等,感悟艺术家们运用剪纸语言以不同形式对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赞美、歌颂和生活创造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品评剪纸作品,感受中国民间古老剪纸文化艺术朴实的思想、纯真的感情,唤起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激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技能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剪纸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丰富内涵的艺术特征,认识基本的剪、刻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好剪纸阳刻“线线相连”与阴刻“剪剪相断”的关系;关注、理解剪纸文化。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剪纸作品若干,各色彩纸,剪刀、刀子、双面胶。 学具:相关图文资料,各色彩纸,剪刀、刀子,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课件配乐欣赏: 1.师生问好,以谈话的方式,问学生:今天,我们的教室布置了许多精美的作品,这些是同学们仿制民间艺人的作品,你有何感受?生: 2.小结:老师引领学生了解剪纸作品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书写板书---《剪纸艺术》进入新课内容。 .教学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欣赏音乐,创设丰富多彩的、活泼的教学气氛,领引学生初步感受剪纸艺术之美,并有感而发,畅谈对剪纸艺术的感受、联想和理解,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亲切感,明确本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师: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作品主要表现人们什么愿望?学生回答。 1.欣赏课件:(结合作品图片和课前收集的资料探究学习)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习剪纸的起源,概述最初用途和发展历史、艺术特征,深入分析作品的题材、风格形式、色彩造型、应用分类等丰富内涵和美好寓意的。 结合剪纸作品认识学习: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应用样式很多,有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3.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剪纸作品用了哪些工具、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教师展示第一组作品--学习色彩搭配的规律: 结合范例提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展示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5.教师展示第二组作口--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结合动物图例: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同学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6、教师展示第三组作品—分析剪纸构成形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