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第一篇~~

植物无土培养、缺素症状观察

摘要:本综合性实验是以缺素(N)玉米苗和完全玉米苗为材料,配制完全营养液以及缺N、P、K、Ca、Mg 、Fe元素的缺素培养液进行无土培养,培养4周后,分别观察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以及SOD活性。在综合分析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明确植物必须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关键词:无土培养缺素根系活力叶绿素SOD 玉米种子引言: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4%;水资源贫乏,60%的城市主要因农业用水而淡水供应不足;设施园艺连年种植,土传病害已无法解决;目前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明显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农业出口创汇的需要。基于这种国情,无土栽培将成为改进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方向。

正文:本实验通过对缺素症植物的观察、对比、记录各种缺素植物的症状,对各种缺素症状有了清晰的认识。本文以缺N素玉米苗和完全培养液的玉米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无土栽培方向和玉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培养与处理

精选高活力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用消毒水消毒后按如图示表1配制完全与缺素培养液,用以培养实验材料。

表1完全培养液与缺N素培养液配制

贮备液每100ml 培养液中各种贮备液的用量(ml)

完全缺N

Ca(NO3)2 3.0 -

KNO3 3.0 -

MgSO4.7H2O 3.0 3.0

KH2PO4 3.0 3.0

K2SO4 - 3.0

CaCl2 - 3.0

NaH2PO4 - -

NaNO3 - -

Na2SO4 - -

EDTA-Fe 3.0 3.0

微量元素0.6 0.6

取两个陶瓷培养钵,分别装入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并标记。然后把选好的植株去除胚乳,洗净,并用棉花缠绕住茎基部小心通过圆孔固定在瓶盖上,使整个根系浸入培养液中,装好后放置阳光充足、温度适宜(20~25℃)的地方,培养4周。每周换一次营养液,换营养液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玉米苗在不同成分下培养所表现的形态特征:长势、叶色、症状表现和出现症状的部位。

2实验内容

2.1植物的无土培养和缺素症状

用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配成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可使植物长得与土壤中一样好,应用此法所用元素的种类和用量完全人为加以控制。要了解某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生理病症,可从营养液中去除该元素,以便以后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并确定缺素症状。

2.2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TTC)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是标准氧化电位为8mV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成无色溶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性质稳定不会被空气自动氧化的三苯甲腙。所以广泛用于酶实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TTC还原,可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TTC还原量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2.3叶绿素含量测定法

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是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提取液中个色素的含量[1]。取样时取新鲜玉米苗的叶片,经过处理后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5nm、649nm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并借以计算叶绿体色素含量。

2.4氮蓝四唑(NBT)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

根据超氧物岐化酶抑制氮蓝四唑(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来确定酶活性大小。取样时选取1.0g的新鲜玉米苗叶片,经过研磨、提取等处理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60nm测定其吸光度,进而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在光还原反应后反应夜蓝色愈深,说明酶活性愈低。反之酶活性愈强。

3. 结果与分析

3.1缺素N培养与完全培养液培养玉米苗现象

现象:完全( CK)6叶1心、叶片宽厚、叶色鲜绿、无斑、生长点完

好、根系茂盛发达;

缺N:4叶1心、老叶发黄、干枯2片、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很细。

生理功能: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核酸、核苷酸、磷酸、叶绿素及某些植物激素也含有氮。

结果分析及产生原因:由于植株缺氮,往往老叶中氮素会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去维持植株生长,所以整个植株先从老叶开始表现症状,即先由老叶尖端呈现倒V 字型枯黄,逐及叶中脉向叶鞘发展。叶片由下而上变成黄褐色而死去。其次, 缺氮玉米根发育与正常植株亦有明显变化,其特征是根表面洁白细长,调查表明比对照长一倍多,但根量小,根尖端5~7 cm 处无侧根和根毛[2]。由此可见,缺氮造成叶绿素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3.2缺素N培养与完全培养液培养玉米苗根系活力的分析

实验数据k=0.952

完全(CK)完全液苗处理缺素(CK)缺N苗处理吸光度458nm 0 0.502 0 0.175

计算结果

结果分析及:完全培养液苗的根系活力比缺N液苗的强很多。

3.3缺素N培养与完全培养液培养玉米苗叶绿素含量的分析

实验数据

处理光密度叶绿素含量mg/g.Fw Chla/

Chlb 类胡萝卜素mg/g.Fw

649 665 470 Chla Chlb Chl

完全0.664 1.453 1.238 1.923 0.742 2.665 0.268 缺N 0.191 0.410 0.506 0.551 0.221 0.771 0.150

计算结果

结果分析:完全培养液苗的叶绿素a、b及胡萝卜素的含量比缺N液苗的高很多。

3.4缺素N培养与完全培养液培养玉米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分析实验数据

试管 1 2 3 4 5 6

吸光度560nm 0 0.562 0.441 0.463 0.262 0.273

计算结果

结果分析及产生原因:缺N的玉米叶的酶活力明显高于正常叶片,说明逆境大。

4结论与讨论

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要从中吸收矿质营养和氮素,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本实验通过无土培养玉米幼苗进而研究玉米苗在不同成分下培养所表现的形态特征:长势、叶色、症状表现和出现症状的部位及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的测定。分析缺素对植物的各种生理形态的影响。如:氮、磷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缺氮、磷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的物质合成受阻,同时叶绿素合成受限,光合作用减弱,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缺氮玉米发育与正常植株亦有明显变化, 根系症状尤为明显,根量极少,根细长,根尖端处无侧根和根毛。缺素培养液培养植株的生理指标略低于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植株,这可能是缺素培养后,引起生物体膜脂过氧化程度增高,导致生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的平衡被迫坏,加速植株早衰。,这与缺氮处理培养液培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表现极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吴兆明. 植物缺素诊断[J ]. 植物杂志,1984,(4):61

【2】杨丽娟、李贵琴、桂明珠、等. 玉米缺素症状研究[J ]. 玉米科学.2000,(1):75-79

第二篇~~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摘要:为探求各种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本次试验采用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用配制的各种缺乏某种矿质元素的培养液进行培养,根据2周的持续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玉米、培养液配制、缺素培养、定植培养。

前言

溶液培养是德国植物生理学者Sachs和Knop在1860年试验成功的,它在阐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曾起过决定性作用,并奠定了施肥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在世界各国重新受到重视,已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生产手段,美国已把溶液培养应用在生产上,我们有些单位已将溶液培养应用到水稻育苗及蔬菜生产上,估计溶液养在生产上的应用将日益广泛,这是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在生产实践上的新发展。

绿色植物在整个生活周期中除了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外,只要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和其他条件,植物不一定非在土壤中生长不可。因此,在用蒸馏水及所需的几种元素配成的溶液中,植物同样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培养方法称作溶液培养。由于溶液培养其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控制,因此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时,可有意识地配制缺乏某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物在该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特点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一、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实验室提供的长势相当的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均正常。

2、实验仪器

⑴刻度吸管 5ml 12支;1ml 1支;⑵量筒1000ml 1个;⑶培养瓶2套;⑷海绵;⑸pH试纸(pH1-14或pH5.4-7.0);⑹镊子,⑺玻璃管,⑻吸球;⑼标签纸;⑽黑色瓶套。

3、药品

⑴Ca(NO3)2?4H2O ⑵KNO3⑶MgSO4⑷KH2PO4⑸K2SO4 ⑹CaCl2⑺

NaH2PO4 ⑻NaNO3⑼Na2SO4⑽MgCl2?6H2O ⑾FeCl3⑿EDTA-Na2

⒀FeSO4 ⒁H3BO3⒂MnCl2?4H2O ⒃CuSO4?5H2O ⒄ZnSO4?7H2O ⒅H2MoO4?H2O

二、实验方法

(一)、营养液的配制(用蒸馏水)

1大量元素贮备液的配制

2、(EDTA-Fe)=0.05mol·L-1贮备液的配制

(1)c(EDTA-Na)=0.1mol?L-1溶液:称EDTA二钠3.77克,加新煮沸刚

冷的温热的蒸馏水约20ml,搅拌使之完全溶化,冷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保存于密闭聚乙烯塑料瓶中。

(2)c(FeSO4或FeCl3)=0.1mol?L-1溶液:称2.78克FeSO4?7H2O(或2.703

克FeCl3?6H2O)用新煮沸刚冷的蒸馏水定容至100ml(亚铁易变,只能即配即用)。

(3)将(1)溶液和(2)溶液等量混合,即成c(EDTA-Fe)=0.05mol?L-1

贮备液,(其中EDTA-Fe①含FeSO4,EDTA-Fe②含FeCl3)。

3微量元素贮备液的配制

称H3BO3 2.86克; MnCl2?4H2O 1.81克;CuSO4?5H2O 0.08克; ZnSO4

?7H2O 0.22克;H2MoO4?H2O 0.09克溶于1升蒸馏水中。

(二)培养溶液的配制

先测定培养瓶的容积(ml),确定培养液的用量(ml),以此用量在培养瓶的瓶外壁贴一小标签为标记,并作处理号标志,然后在培养瓶中加入约700ml

蒸馏水,按下表各处理加入贮备液用量,注意按顺序加入,并且每加入一种贮备液后都要用玻璃管拌匀,直到加齐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线,搅拌均匀。

(三)定植培养

选取生长一致的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每个培养瓶定植一株,首先小心将幼苗根部用水冲洗干净,记录幼苗的叶片数量和鲜苗重量(克),并把幼苗通过瓶盖的中央大孔用棉花固定在盖上,盖好瓶塞,使根系浸入培养液中,(尽量勿使根系受伤)并调整根茎基部离开液面1厘米;瓶外应套上遮光袋并贴好标签。标签应包括:处理、专业、组别、培养者、培养日期。同时在瓶盖的另一个小孔中装入一支带胶圈的玻璃管,要求玻璃管的下端离瓶底1~1.5厘米,以作通气用,把定植好的培养瓶放于温室培养。

(四)培养管理及观察

实验开始后,要认真做好管理和观察记录,要求每天观察一次,及时补加蒸馏水,维持培养液水平;要及时补充空气,应用吸球通过玻璃管打入空气,每瓶打气15~20次,注意勿吸出培养液!每4~5天测定和调节培养液的pH值。(用c(NaOH)=0.1mol?L-1和c(HCl)=0.1mol?L-1调节pH值至5.5~6.5)。

实验过程要认真观察各处理玉米的生长情况,对各元素缺乏症状的表现和发

展作详细记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原始现象数据记录:

1、叶

天数完全缺N缺P缺K缺Ca缺Mg缺Fe缺S

1 新老叶尖

均先变

黄,再在

尖端部位

泛淡红,

其他部位

未有明显

异象。老叶尖端

中尖位出

现暗黄,

新叶正

常,根茎

未有明显

异常。

从老

叶的叶尖

开始,逐

渐向叶柄

较大范围

的变黄,

主根长侧

根少,茎

正常。

老叶片

尖端边缘出

现淡黄色,

新叶生长正

常,新叶较

软弱,不能

直起(ED),

茎部根部生

长正常,未

有明显异

样。

新叶教软

弱,其余

一切正

常。

主根开始

发黑,其

余正常。

从老叶

开始,叶片

很软弱,萎

蘼,整叶的

一边侧面

变灰,新叶

下垂不能

直立,茎也

较软。

老叶叶尖

叶脉附近

泛黄,其

余正常。

2 正常一叶片发

黄,另一

叶片叶尖

发黄两叶片叶

尖发黄,

叶较软

两叶片叶尖

发黄,新叶

较软。

叶片软且

黄,叶缘

叶尖黄叶片黄叶尖黄

3 第一片叶

尖变黄第一片叶

全变成黄

紫色,所

有叶尖变

黄,叶心

变紫

第一片叶

全变紫

所有叶尖变

第一片叶

全变黄,

所有叶尖

变黄

第一片叶

尖有点黄

第一片叶

全变黄,所

有叶尖有

点黄

第一片叶

和第二片

叶尖变黄

4 长势中

等,最大

的那片叶

子弯折,

新叶变黄

较重,根

系长势良

好,老叶

叶尖略黄

长势中

等,一片

新叶有明

显发黄现

象,一片

老叶叶尖

略有发

黄。根系

长势良

好。叶缘

由发黄现

长势较

好,一片

新叶出现

萎蔫。一

片老叶叶

尖有发黄

现象。根

系生长正

常。

长势良好,

一片新叶有

变黄现象。

根系长势良

好。

长势较

弱,一片

老叶和一

片新叶均

出现枯

黄,叶脉

中央出现

斑点。

长势较

好,无明

显发黄现

象。根系

长势也很

良好。

长势一般,

一片新叶

出现枯黄

现象,老叶

状态良好,

叶尖微有

变黄现象。

叶脉有发

白现象。

长势不

错,根系

生长正

常。一片

新叶略有

发黄现

象。

象。

5

长势中等,有一片叶倒了,根系主根较多,叶尖有点黄

叶片有黄斑出现,植株长势中等 长势较健壮,有一叶片有些微紫色条纹出现 长势较健壮,叶片也没倒伏,根系发达 长势瘦弱,叶片有枯斑出现 长势最强壮,根系发达,没有倒伏叶片 长势瘦弱,不过叶片没有倒伏 长势健壮,叶片较大,根系一般 6

长势一般,两叶片发黄,一叶片完全枯萎。 瘦弱,叶尾发黄,一叶片完全枯萎。 一片叶片完全枯萎,老叶叶尾枯黄,叶尖

开始发黄。

长势不好,叶子下垂,不能直立生长,叶片发黄,一叶片完全枯萎。 叶尖焦黄,叶边开始泛黄,叶尾发黄,一叶片完全枯萎。 植株长势不错,一片老叶稍微发黄,叶尖小部分开始泛黄,其他正常。

一片叶片完全枯萎,植株矮小,叶尖发黄。 植株长势不错,叶尾枯黄,新叶长势较好,叶宽,茎杆

粗壮。

7

第一片叶焦黄,第二片叶倒伏,叶尖焦黄,第三片叶叶尖焦黄。 第一片叶整片都焦黄了,第二片叶尖焦黄,往叶基部方向颜色由深变浅,颜色向叶

脉延伸。

第一片叶焦黄,第二片叶叶尖发黄 第一片叶上端焦黄,第二片叶和第三片叶叶尖发黄,第三片叶和第四片叶结合处

倒伏。

第一片叶完全焦黄,第二片叶尖焦黄延伸向叶缘。 第一片叶大部分焦黄,第二片叶叶尖发黄,第三片叶有两个折断点。 植株矮小,第一片叶焦黄,第二片叶叶尖焦黄 第一片叶焦黄,第二片叶和第三片叶叶尖焦

黄,第三

片叶中部折断,第

四片叶长势茂盛良好,但是有撕裂的痕迹且倒伏。

8

叶尖正常发黄 老叶从叶尖的叶脉开始枯了 老叶从叶边缘开始有些许枯 某叶子有一边枯了 老叶从叶边缘开始有些许枯 最下面的叶枯死 最下面的叶枯死 老叶从叶尖的叶脉

开始枯了 9

正常

老叶尖向里黄,中心叶脉变红,茎变红

正常

新叶顺叶脉有淡黄色条文 叶尖黄, 老叶黄 新叶从叶柄来事变淡黄 叶片顺叶脉有黄色

条纹

10

4片叶子,2片叶尖黄 4片叶子,一落,一呈紫色,一叶脉

5片叶,一落 5片叶,新叶软 4片叶,一败落,一黄。 4片叶子,一落 4片叶子,新野黄,2叶尖黄。 5片叶子,

新叶整片黄。

紫,叶尖紫。

11 第一片叶

全黄,第

二片叶尖

变黄,所

有叶有黄

斑点第一和第

二片叶全

变黄,第

三片叶尖

变紫,叶

心变紫

第一片叶

全黄,第

二和第三

片叶尖变

黄,叶心

变紫

第一片叶尖

变黄

第一片叶

全黄,第

二片叶的

叶尖变黄

并有斑点

第一片叶

全黄,第

二和第三

片叶尖变

黄,并有

黄斑点

第一片叶

全黄,第二

片叶尖变

黄,所有叶

片都发黄

第二片叶

尖变黄

12

13

14 叶片基本

呈绿色,

长势良

好,第一

片叶叶尖

发黄,植

株大小适

植株直

立,但十

分瘦弱,

第一片叶

焦黄,第

二片叶叶

尖焦黄,

共三片

叶。

茎杆粗

壮,第二

片叶从叶

尖向叶基

部大面积

发黄,且

是从叶缘

向叶脉延

伸,第三

片叶基部

与茎杆的

连接处倒

伏,叶尖

发黄,新

叶长得十

分茂盛。

植株看起来

很没精神,

叶片都已倒

伏,第一片

叶发黄,两

片新叶长势

良好,叶较

宽。从下到

上,叶尖发

黄程度递

减。

第一片叶

焦黄,从

下到上,

叶尖都发

黄,第三

片叶弯

折,第二、

四片叶发

黄程度较

第三片叶

茎杆粗

壮,新叶

颜色浅叶

宽。第二

片叶有少

量成长条

形的斑

点,叶尖

焦黄。第

三片叶叶

尖很小部

分黄了。

:植株矮小,

第二片叶

尖发黄,新

叶颜色很

浅,呈淡黄

绿色.

第一片叶

大部分发

黄,叶尖

已焦黄。

第二、三、

四、五片

叶都有弯

折现象。

第二三片

叶叶尖发

黄,两片

新叶长势

良好,叶

较宽,茎

杆较粗。

2、5月28日(最后一天)的根系情况

缺Mg:较长

缺Fe:很少,不发达。

缺P:发达,长且跟须多。

缺S:特别发达,大、多。

缺Ca:较细

缺N:瘦长,不发达。

缺K:一般,不是很长。

完全:一切正常。

3、茎杆情况

粗壮:P 、 S

一般:Ca 、K 、Mg

瘦弱:Fe 、N

刚好:完全

二、实验结果分析 1、缺素症状

缺N :老叶发黄,干枯两片,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但很细。 缺P :老叶发黄,干枯一片,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但较纤细。

缺Ca :全部干枯,枯叶上有褐斑,根短而少、生长点略微缺损、停止生长。 缺Mg :老叶发黄,干枯一片,二叶上有褐斑,生长点完好,根系弱小。 缺Fe :新叶呈黄绿色,边缘干枯,无斑,根系相对植株弱小。 缺S :老叶发黄,干枯一片,生长点完好,茎杆粗壮,根系茂盛。 缺K :老叶发黄,干枯零片,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

2 植物生长前后鲜重对比

由前后鲜重对比表可以看出,与完全培养相比,缺素培养的植株重量基本降低,干物质的积累明显减少。其中缺铁的植株重量减少的最多。说明铁元素对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影响较大。

四、讨论

N 、P 、K 、Ca 、Mg 、Fe 、S 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缺少N 元素,有机物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片黄化,产量降低。

缺少P 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植株矮小,分蘖、分枝少,叶色暗绿或紫红。

缺少K 元素,植物叶片缺绿,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叶片显得瘦小细长,易伏倒。

缺少Ca 元素,新生叶的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植株的特征地上部分极为明

鲜重(g ) 完全 缺S

缺Mg

缺N

缺Ca

欠K

缺P

缺Fe

初值

1.63

1.92 1.42 1.56 1.99 1.77 1.81 1.45

终值 7.25 8.33 5.93 3.22 4.10 4.96 7.82 2.50

完全

缺S 缺Mg 缺N 缺Ca 欠K 缺P 缺Fe 总叶片数 6 6 6 4 4 6 6 4 枯死叶片

1

1

1

2

1

1

1

显,表现幼嫩部分发生危害,先从幼叶变黄枯萎,生长点受到抑制或死亡,致使植株矮小丛状展开的叶尖部分产生胶质干后粘在一起。

缺少Mg元素,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体内约20%的镁元素存在与叶绿素中,这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密切的联系。(参考,本次实验缺Mg

现象观察不明显)

缺少Fe元素,铁是许多重要酶的辅基,通过Fe2+和Fe3+两种价态传递电子,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粱作用。催化叶绿素合成的酶需要Fe2+,近年来发现,铁对叶绿体构造的影响比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更大。

缺少S元素,叶片均匀缺绿、变黄,花青素的形成和植株生长受抑制。但此次实验现象不明显,缺硫的植物甚至比完全培养液下的植株生长更为茂盛,分析原因可能是空气中含硫氧化物较多,弥补了植株缺硫的不足。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研究,能简要的说明,植物缺某种矿质元素时,会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此外,同时缺乏数种元素会使病症复杂化,其他环境因素(如各种逆境、土壤PH,等等)也都可能引起植物产生和与营养缺乏类似的症状。缺素培养液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异,这差异可以控制到最少。

参考文献

陆欣,《土壤肥料学》,2002.34.39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241054 课程学分:0.8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 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 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生理学实验笔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说明:(试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本试题仅供内部交流使用 1 当植物细胞水势小于外界溶液水势时,植物细胞 A 外液浓度变 D A 吸水 B 失水 C 小 D 大 2 用红菜苔做植物组织原生质透性的观察时,学生20分钟后观察到有红色色素出现,下面那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A A 清水浸泡 B 清水煮沸1min C 30%的醋酸 D 70%酒精 3 希尔反应实验常用植物材料为新鲜菠菜,选用菠菜叶出于 B 方面考虑 A 叶绿素含量高 B 易于碾磨 C 营养丰富 D 颜色漂亮 4 植物生理实验时,在碾磨植物材料时经常会用的石英砂,其主要作用为A A 增加粗糙度 B 保护叶绿体或营养物质 C 易于过滤 D 使溶液分层 5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主要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有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某一植物的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比较大,可推断该植物处于A A 旺盛生长时期 B 衰退状态 C 病虫危害状态 D 干旱状态 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考马斯蓝G-250”方法,其主要原理:考马斯蓝G-250燃料在游离状态下称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呈青色。其结合物在光波 B 下吸光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 A 668nm B 595nm C 250nm D 320nm 7 在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实验仪器用到了离心机,其作用主要为 B A 使蛋白质与水分离 B 使残渣与浸出液分离 C 使色素与水分离 D 使蛋白质与水混合 8 叶绿素不能溶液以下哪种溶液 B A 乙醇 B 水 C 丙酮 D 氯仿 9 环形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各色素,色素种类从里向外的顺序为 B A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 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 10 红外线CO 2分析仪测环境中CO 2 的含量具有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当用同一台仪器对武 生院不同地点进行CO 2测定时,发现林下与餐厅CO 2 浓度相差不太明显,据推测主要原因

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院: 学号: 姓名:

摘要:植物在其自养生活中,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必须吸收矿质元素,并将吸收的矿质元素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加以同化利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N、P、K、Ca、Mg、Fe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用植物无土培养法,对二叶一心得玉米幼苗进行缺素培养。配制完全营养液以及缺N、P、K、Ca、Mg 、Fe元素的缺素培养液进行无土培养,培养3周后,取出对玉米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量。测定根冠比、RGB、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吸收面积、叶绿体色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六种缺素培养下的玉米幼苗,生长情况明显差于全素培养的玉米幼苗,且各缺素症状表现在不同部位。缺素培养下,植物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缺素培养缺素症状生理指标叶绿素 前言: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尽管不一样,但各种营 养元素在植物的生命代谢中各自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间是 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将植物必需元素按一定比例配成培养 液来培养植物,可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如缺少某一必需元素, 则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并影响其生长速率和根冠比。 本文以N、P、K、Ca、Mg、Fe这6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利用营养液培育方法,分析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并影响 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症状。如缺乏这些元素可产生特有的缺

素症状;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物质、积累 受影响等,进而对生理指标测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无土栽 培的技术,观察N、P、K、Ca、Mg、Fe元素的缺素症状,加 强对元素的生理功能。 本组中的实验由8人共同完成,分别为完全培养Ⅰ、完全培养Ⅱ、缺 N、缺P、缺K、缺Ca、缺Mg、缺Fe。本人做完全培养Ⅰ的工作,以 下方法和操作介绍以完全培养为对照,实验结论为本组所有实验的共 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玉米幼苗 1.2仪器设备: ①缺素培养: 烧杯移液管试剂瓶量筒棕色玻璃广口瓶胶塞 ②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甲烯蓝吸附法): 分光光度计烧杯量筒移液管试管容量瓶 ③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玻棒容量瓶小漏斗滴管小量筒 滤纸吸水纸擦镜纸 1.3 试剂:Ca(NO3)2 、KNO3 、MgSO4、KH2PO4、CaCl2 、NaH2PO4 、NaNO3 、 Na2SO4 、EDTA-Fe、微量元素、0.0002mol/L甲烯蓝溶液、10μg/ml甲烯蓝溶液、乙醇、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

植物生理学实验期末论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设计)论文 题目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 班级 2012及生物本科班 队员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指导老师胥老师 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7日

目录 摘要: (i) 引言 (1) 1. 研究材料及方法 (2) 1.1仪器药品 (2) 1.1.1研究仪器 (2) 1.1.2研究药品 (2) 1.2研究材料 (2) 1.3研究方法 (2) 2. 结果与讨论 (2) 2.1 结果记录 (2) 2.1.1 结果与讨论一 (3) 2.1.2 结果与讨论二 (4) 3. 结论 (5) 4. 结果分析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附录 (8)

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作者姓名: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 专业班级:2012级生物本科班指导教师:胥献宇 摘要:为了探讨pH是否对气孔开度有所影响,配置了柠檬酸—磷酸缓冲液pH为3 4 5 6 7 五个梯度,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在光照培养箱中25℃培养1小时显微镜测得各个pH处理的气孔开度,结果表明:气孔纵径在pH=3—4有所上升。在pH=4—5下降,pH=5—6又上升,pH=6—7时有所下降。横径在pH=3—7慢慢的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气孔的开闭随着pH的升高慢慢关闭。因此pH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关键词: pH ;气孔开度;菠菜

引言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苋科藜亚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高可达1米,根圆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叶戟形至卵形,鲜绿色,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 影响气孔开度的因素有很多。为此有学者提出气孔运动的机理有K+积累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与糖转化学说。认为影响气孔开放的渗透物质代谢有三条途径:1、伴随着K+的进入,苹果酸和Cl-也不断地进入,以维持电中性;2、淀粉水解或通过卡尔文循环形成的中间产物转变为蔗糖,同时也形成苹果酸;3、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从之外提进入保卫细胞。影响气孔的因素有蓝光、温度、CO2、脱落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气孔的开闭[1]。 以上的气孔运动机理中K+积累学说中提到pH的升高会会驱动K离子从表皮细胞经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钾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在进入液泡。脱落酸会引起胞质pH升高,激活外向钾离子通道,导致钾离子从保卫细胞流出,引起保卫细胞丧失膨压,气孔变关闭。由此可见pH会对气孔的开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较少,田秀红等[2]研究表明植物经历逆境胁迫时,木质部汁液pH常常升高。pH升高本身可诱导气孔开放,导致过度失水,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危害作用。然而,木质部汁液pH升高与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低浓度ABA交互作用,却使气孔开度减小,蒸腾速率下降。张华等[3]干旱胁迫后pH升高很可能通过改变组织和器官之间ABA含量比例,使叶片ABA达到足够浓度,从而调节气孔关闭,调控蒸腾速率。杨毅[4]以蚕豆为实验材料,运用细胞压力探针技术在不同pH值下对单个保卫细胞的弹性模量进行了直接测定,发现:(1)保卫细胞壁在相同pH(4.50)下随着气孔开度的增加(5.55μm增加到15.20μm),弹性模量发生了相同趋势的变化(20.95bar增加到87.78bar)。(2)相似的气孔开度(8.43μm与9.76μm)下随着保卫细胞壁的酸化(pH8.60到pH6.50),弹性模量有明显的下降(从70.98bar下降为56.90bar),由此可见pH会对气孔的开度有影响。王晓黎等[5],以黄瓜品种'中农203'(Cucumis sativus L.cv.Zhongnong 203)幼苗为试材,采用SA溶液根部施用和子叶表皮浸泡两种方式,显微观测了不同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处理对其子叶表皮气孔开度的影响,溶液低pH值,增强了SA对气孔开度的抑制作用,且SA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0.1 mmol/L SA处理后,pH为8、7、6溶液的气孔开度抑制率分别为90.2%、93.8%和96.3%,即SA溶液对气孔开度的抑制率随着溶液pH降低而升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实验报告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 实验目的 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

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了解刺激的种类。 [2]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 实验对象 蛙 [4] 实验药品 任氏液 [5] 仪器与器械 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6]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破坏脑、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2016植物生理学复习题(问答)

二、问答题 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逆境会对生物膜造成哪些破坏?植物如何来响应逆境?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有哪些功能?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试述将鲜的蒜头浸入蔗糖与食醋配制的浓溶液中制成糖醋蒜的原理。 试用苹果酸代谢学说解释气孔开闭的机制。 一组织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1MPa,在27℃时,将该组织放入0.3mol·L-1的蔗糖溶液中,该组织的重量增加还是减小?(R=0.0083 L·MPa·mol-1·k-1) 若室温为27℃,将洋葱鳞叶表皮放在0.4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放在0.3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的趋势;放在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试计算细胞的水势?(R=0.0083 L·MPa·mol-1·k-1) 有A、B两细胞,A细胞的Ψπ=-106Pa,Ψp=4×105Pa,B细胞的Ψπ=-6×105Pa,Ψp =3×105Pa。请问:(1) A、B两细胞接触时,水流方向如何?(2) 在28℃时,将A细胞放入0.12 mol·L -1蔗糖溶液中,B细胞放入0.2 mol·L-1蔗糖溶液中。假设平衡时两个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平衡后A、B两细胞的Ψw、Ψπ和Ψp各为多少?如果这时它们相互接触,其水流方向如何? 3个相邻细胞A、B、C的Ψs、Ψp如下图,三细胞的水势各为多少?用箭头表示出三细胞之间的水分流动方向。 A Ψs=-1Mpa Ψp=0.4Mpa B Ψs=-0.9Mpa Ψp=0.6Mpa C Ψs=-0.8Mpa Ψp=0.4Mpa 为什么不能大量施用单一肥料? 选择10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说明其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根外施肥主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哪些? 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有哪些特点? 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什么是光呼吸?为什么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总是伴随发生的? C3途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C4植物与C3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S-3307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专业年级:园林绿化13-02 姓名:雷舒淼 学号:20135812 完成日期:2014年11月28日

烯效唑(S-3307)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芽呼吸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烯效唑能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的伸长,增大根/冠比值;能够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丙二醛含量降低。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设0(CK)、5、20和40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发根数)与生理指标(发芽小麦呼吸强度的测定、幼苗根系活力测定、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 (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二、前言 1.烯效唑化学名:(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2,4-三唑-1-基)戊-1-烯-3-醇(C15H18CIN3O)

2.烯效唑(S-3307)为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被植物种子、叶片和根吸收,影响植物体内贝壳杉烯氧化酶活性,减少赤霉素前体的形成,阻抑内源赤霉素的合成,降低内源赤霉素水平。同时可降低内源生长素水平。 3.烯效唑 (S-3307)是赤霉酸生物合成的颉颃剂之一,主要抑制节间细胞的伸长,使植物生长延缓。同时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及提高作物抗逆性[1]。 4.烯效唑 (S3307)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烯效唑浸种或苗期施用可使水稻、小麦、大麦、大豆、油菜等作物增产4%~20%。近些年对S3307大量实验研究表明,S3307浸种可使小麦幼苗健壮、叶片增加、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和分蘖数增多,促进成穗,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 三、有关实验的阐述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小麦种,烯效唑 (1.2)方法: 种子的前处理 a.选种:精选小麦种子100粒(良好的未受病虫侵害,种子两端没有白、黑斑) 消毒10min[2] b.表面消毒:用0.1%HgCl 2 c.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液后,分别用0(CK)、5、20、40mg/ml的S3307溶液浸种24小时以上 d.种子栽植:倒掉浸泡液,将种子放在培养盘中,在250C-280C的恒温箱中催芽2天,待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成绩 姓名苗雪鹏班级 1班学号 1080800021 实验题目实验三植物体中N、P、K主要养分的速测 【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体内N、P、K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如何测定植物体中N、P、K的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 植物体主要由C、H、O、N、P、K、Ca、Mg、S、Fe等十几种元素组成,除 此以外还包括Ca、Zn、Mn、B、Mo,但需要量较少。 在通常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光能,从空气中获得C,从水中获得氢和氧, 而N、P、K等元素则是来源土壤肥力。在栽培过程中,能够知道植物的需要和 土壤内N、P、K变动的情况,对考虑施肥措施是有帮助的,因此测定土壤及植 物体内的N、P、K是很重要的。 硝态N测定:硝态N是硝酸的阴离子(NO 3 -),它是强氧化剂,所以鉴定N- 离子几乎都用氧化反应,用二苯胺(C 6H 5 ) 2 NH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在NO 3 - 存在时二苯胺被硝酸氧化而显蓝色。 有效P和无机P测定:P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然后以氧化亚锡作为还原剂时,使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兰”(低价钼化合物混合物)溶液呈兰色。此法能测土壤有效P,过磷酸钙中有效P和植物体内的无机磷。 速效K的测定:四苯硼钠〔NaB(C 6H 5 ) 4 〕与钾离子生成白色沉淀为四苯硼酸 钾〔KB(C 6H 5 ) 4 〕 【实验材料和试剂】 在完全培养液、缺乏N、P、K、Fe的营养液中培养四周的玉米苗 硝态氮试剂、磷试剂Ⅰ、磷试剂Ⅱ、K试剂、标准溶液1、5、10、20、40ppm 【实验方法】 1.植物组织浸提液制备 将植物剪成小块,称取1g,迅速倒入已沸腾的蒸馏水(约10ml)烧杯中,用毛细玻璃棒经常搅动,小火煮十分钟,煮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另加少量蒸馏水,继续小火煮植物材料5分钟,浸提液倒入上述容量瓶内,再以少量蒸馏水洗植物材料,使最后容量为10ml。 植物组织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因每克鲜组织稀释了10倍。 2.硝态N测定 在白瓷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的混合标准液1滴,然后将待测液(植物浸提液)分别滴入其他凹内,最后每个凹内各加5滴二苯胺硫酸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综合实验报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院: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川育20号为实验材料,分别用0、15、30、45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叶绿素含量增多,丙二醛含量减少,增强幼苗抗性。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有不同。[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15mg/l为宜,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烯效唑在大田作物上的开发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小麦幼苗;烯效唑;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长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niconazole on wheat seedling growth effects. [Methods] in wheat varieties from Sichuan Education No. 20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were treated with 0,15,30,45mg/l Uniconazol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on wheat seedling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influence. [results] and compared to controls, Uniconazole can affect wheat seed respiration and promote the root vigor, and promote root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Uniconazole can enable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increased and MDA content decreased, enhance seedling resistance. However,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niconazole on seedling also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production of Wheat , the u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15mg/l is appropriate, the study can further exp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eld in the field of crop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wheat seedling; the effect of the form index; the physiological index; the growth of the 前言: 烯效唑(S-3307)又名特效唑、高效唑,化学名(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烯效唑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

植物生理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 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5 代谢库:是能够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一、填空(每空0.5分,20分) 1、缺水时,根冠比(上升)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下降)温度降低,根冠比(上升)。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淀粉)水解为(糖)。 3、种子萌发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生色团)和(蛋白团(或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Pr)和(Pfr)。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 8、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植酸或非丁)。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ABCCB ACBCB 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A、10℃; B、35℃; C.25℃ 4、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幼叶; B.果实; C、成熟叶 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A、1; B、2; C、3 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8、()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 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 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 1. 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植物生理学实验-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植物生物学及实验 实验类型:探索、综合或验证 实验项目名称: 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学生姓名: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9年 9 月 18日 一、思考题:如何做好植物生物学实验? 1、实验前 1.1 认真预习。做好预习报告,同时明确目的,掌握原理,列出步骤,提出自己的问题。 2、实验中 2.1 认真并正确操作,不乱开仪器,仔细观察,从实记录。 2.2 确保取材的一致性。 2.3 定量时追求准确性。在称量时避免读数误差,减少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的偏差;移液时减少液体的损失;时间上尽量精确和保证一致(对比试验中)。 2.4 处理材料和样品时的同一,包括温度、抽气、加压等。 2.5 利用统计学原则进行数据处理。 3、实验后 3.1 正确处理废物。 3.2 注意安全和清洁卫生,值日时主动认真。 二、了解不同方法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1. 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植物光和CO2响应曲线。 原理:6CO 2+6H 2O → 6(CH 2O)+6O 2 装 订线

通过比较参比室和叶室CO2的数据,从而测得CO2的变化。 2. 半叶或改良半叶 原理:该植物叶片光合产率称叶片用钻孔器叶面半钻,取定面积叶片圆片,取求其干重差值。 3. o2释放量测定 原理:6CO2+6H2O → 6(CH2O)+6O2 记录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速率高则放氧量溶解氧多。用叶片光合作用放氧量作测定光合速率指标,灵敏度高。 三、对下个数据进行处理,并选择已有相关模型作出合适的图,并根据C3、C4植物的光合特点分析和讨论两者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为什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 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 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7、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 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动植物体内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酶。 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 NO3-所诱导生成。 二、填空: 1、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标准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 2、常用的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 、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紫外吸收法。 4、用滴定法测 Vc 含量时,若样品本身带有颜色,则需先将样品用草酸处理。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的作用是与还原糖显色生成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和终止酶活性。 6、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_酸_,β-淀粉酶不耐_热_。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主编张立军 参编(按姓氏汉语拚音) 樊金娟郝建军 刘延吉阮燕晔 朱延姝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2004年1 月 序 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植物生理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教改探索,认为实验课教学要注意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使学生熟悉实验工作;实验内容要有挑战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外高校和国内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写作,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编写等多个方面。本学期的实验教学是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的一部分。所有的实验都设计成研究型的,有适当的处理,并尽可能的设置重复。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解释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在本次编写的实验指导中我们给出了大量的思考题,有的涉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涉及实验技术的应用,有的涉及实验方法的应用扩展;此外,我们还要求实验报告的形式类似于正式发表的科研报告,并附有写作说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科研论文的能力。为了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对每个实验还都给出相应的记录方式。 本学期是我们教研室首次按这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组织教学,希望广大同学配合,也希望相关专业老师、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广大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使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更加完善。 张立军 2004 年1月30日 2014年12月29日 1

附:参加教学改革人员: 刘延吉郝建军樊金娟朱延姝阮燕晔康宗利付淑杰于洋 目录 Section 1(1h)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简介 1.教学目的 2.教学要求和考核 3.实验内容介绍 4.实验室安全要求 Section 2(6h) 一、植物的光合速率测定-----改良半叶法 二、植物叶绿素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Section 3(6h) 三、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 四、植物根系活力测定----甲烯蓝法 Section 4(6h) 五、植物抗逆性鉴定----电导率仪法 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Section 5(4h) 七、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Section 6(4h) 八、植物呼吸酶活性测定 2

植物生理学1、2章试题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填空 1、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方面要求根系发达,使之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蒸腾,避免失水过多导致萎蔫。 2、水分沿着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动力是根压,上端动力蒸腾拉力。 由于水分子内聚力大于水柱张力的存在,保证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这一学说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内聚力学说。 3、依据 K+泵学说,从能量的角度考察,气孔张开是一个主动过程;其 H+ /K+泵的开启需要光合磷酸化提供能量来源。 4、一般认为,植物细胞吸水时起到半透膜作用的是: 细胞质膜、细胞质(中质)和液泡膜三个部分。 5、水分经小孔扩散的速度大小与小孔(周长)成正比,而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这种现象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小孔扩散边缘效应)。 6、当细胞巴时, =4 巴时,把它置于以下不同溶液中,细胞是吸水或是失水。(1)纯水中(吸水);(2) =-6 巴溶液中(不吸水也不失水);(3)=-8 巴溶液中(排水),(4) =-10 巴溶液中(排水); (5)=-4 巴溶液中(吸水)。 7、伤流和吐水现象可以证明根质的存在。 8、水分在植物细胞内以自由水和束缚水状态存在;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时,代谢旺盛。反之,代谢降低。 9、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个系统中一偏摩尔容积的水与一偏摩尔容积纯水之间的自由能差数,叫做水势。 10、已形成液泡的细胞水势是由(渗透势)和(压力势)组成,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相对体积=1.0),压力势为零,细胞水势导于-。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相对体积=1.5),渗透势导于,水势为零,这时细胞不吸水。 11、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越小,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 12、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当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渗透性)吸水。 三、问答题 1、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 水分进入植物主要是从根毛——皮层——中柱——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或管胞——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然后到大气中去。 在导管、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在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主要靠渗透。 2、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 植物受涝后,叶子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如萎蔫或变黄,是由于土壤中充满着水,短时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根压的产生受到影响,因而阻碍吸水;长时间受涝,就会导致根部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累积较多的乙醇,致使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叶片萎蔫变质,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3、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植物生理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报告 专业:园艺(观赏方向) 年级: 2012级 姓名:郭时兴曾迪 学号:20121814 20121817 指导老师:李方安杨世民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研究不用浓度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幼苗的呼吸强度,幼苗的根系活力,以及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了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并测定了根冠比。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抑制茎的生长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多,增强幼苗抗性。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不同。关键词:小麦烯效唑生理指标形态指标 烯效唑又名高效唑(S3307),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2,4一三唑·1一基)戊-l·烯.3-醇烯,C15H18N3OCl,分子量291.78,分子式见图1。效唑的生理作用很广泛,能抑制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能减弱顶端生长优势【1】,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用于小麦时,可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发芽的形成,增强抗逆性。促进芽,叶,根生长,打破顶端优势,防止衰老【2】。提高小麦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3】。对烯效唑侵种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它在生产上的运用。 图1 烯效唑分子式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和试剂 小麦品种川育21号:由植物生理系提供 烯效唑S3307:由植物生理系提供 1.2方法 参考熊庆娥等方法【4】 1.2.1种子的处理 消毒:0.1%Hgcl2消毒10至25min 1.2.2侵种:0、10、20、40mg/L S~3307侵种24h.催芽:将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后的种子分别均匀平铺在4个盘子中后在小麦种子上盖上一层湿润的草纸,做好浓度标记放于25摄氏度恒温箱中催芽3-5天。 1.2.3栽植:取8个杯子,在杯口蒙山纱布,用橡皮筋固定。取每种以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过的小麦种子栽植到纱布上,每种浓度栽植两杯(本次试验中每一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1 叶绿素a 、b 含量的测定(乙醇)(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学会Chla 、b 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 、b 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 )、漏斗、滤纸、乙醇(95%) 三、原理 叶绿素a 、b 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 和649nm ,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 、b 的比吸收系数K 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 定律,列出浓度C 与光密度D 之间的关系式: D 665=83.31Ca+18.60C b ..................................(1) D 649=24.54Ca+44.24 C b . (2) (1)(2)式中的D 665、D 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 和649nm 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 、b 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65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49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 : C A =13.7 D 665—5.76 D 649...........................(3) C B =25.8 D 649—7.6 D 665........................... (4) G=C A +C B =6.10 D 665+20.04 D 649 (5) 此时,G 为总叶绿素浓度,C A 、C B 为叶绿素a 、b 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 、b 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 1.称取0.05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ml 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 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10ml 。 2.取一光径为1cm 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 和649nm 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 计算结果: 叶绿素a 含量(mg/g. FW )=05 .011000 10??A C 叶绿素b 含量(mg/g.FW )=05 .01 100010? ?B C 叶绿素总量(mg/g.FW )=05 .01 100010? ? G 五、实验报告 计算所测植物材料的叶绿素含量。 六、思考题 1、分光光度法与一般比色法有何异同? 2、叶绿素a 、b 在红光和蓝光区都有一最大吸收峰值,能否用蓝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叶绿素a 、b 的定量分析,为什么?

最新植物生理学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2015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海芋植物的佛焰花序比一般植物的呼吸放出的热量比一般植物高,是因 为存在抗氧呼吸的缘故。 2、与植物耐旱性有重要相关性的氨基酸是,它能增强细胞 的。 3、植物叶绿体的丙酮提取液透射光下呈,反射光下 呈。 4、根据种子的吸水量,可将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吸水阶段、停止吸水阶段,重 新吸水阶段。 5、GA和ABA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短光照下形成ABA。 6、膜脂的组成与膜脂的抗冷性有关,不饱和程度,固化温度 高,不利发生膜变相,植物的抗冷性越小。 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体部分叫外植 体。 8、保卫细胞质的膜上存在着 H+ATP 酶,在光照下,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 使保卫细胞 HP升高,驱动 H+ 进入保卫细胞,导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9、跨膜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和完成。 10、土壤缺氮时,根冠比高,水分过多时,根冠比低。 11、具有远红光和红光逆转效应的是,它的生色团与叶绿体 的 结构相似。 12、成熟的水果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成糖,未成熟的水果有涩味是因为 含有单宁。 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的部分叫外 植体。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 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次级共运转(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运转,使质 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2、细胞信号传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 3、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4、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 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 5、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抵抗能力,对不 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 不再继续增加是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的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 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 8、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之。 9、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作用. 10、水孔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 在蛋白。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计42分) 1、生物膜结构成分与抗寒性有何关系。 生物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镶嵌而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对低温敏感,其结构成分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低温下,质膜会发生相变,质膜相变温度随脂肪酸链的加长而增加,随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越耐低温。在缓慢降温时,由于膜脂的固化使得膜结构紧缩,降低了膜对水和溶质的透性;温度突然降低时,由于膜脂的不对称性,膜体紧缩不均而出现断裂,造成膜是破损渗漏,透性加大,胞内溶质外流。生物膜对结冰更为敏感,发生冻害时膜的结构被破坏,与膜结合的酶游离而失去活性。此外,低温也会使膜蛋白质大分子解体为亚基,并在分子间形成二硫键,产生不可逆的凝聚变性,使膜受到伤害。经抗寒锻炼后,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多,膜变相的温度降低,膜透性稳定,从而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同时,细胞内的NADPH/NADP的比值增高,AT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