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

1.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A)

(A)重力水(B) 毛细水(C) 强结合水(D)弱结合水

2.土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C)。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C) 土

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3.毛细水上升高度决定于土粒粒度,下列哪种土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大(B )。

(A)粘性土;(B)粉土;(C)砂土。

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怎样改变?( A)

(A)γ增加,减小(B) γ不变,不变(C)γ增加,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C)

(A)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6.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C )。

(A)含水量w越大;(B)粘粒含量越高;(C) 粉粒含量越高;(D) 塑限Wp 越高。

7.下列哪一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B )

A.砂砾或粗砂

B.细砂或粉砂

C.粉质黏土

D.黏土

8. 下列因素中,与无粘性土的土坡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是(D )

(A)滑动圆弧的圆心位置(B)滑动圆弧的半径

(C)土坡的高度(D)土坡的坡角

9.评价地基土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A)

(A)压缩系数;(B)固节系数;(C)沉降影响系数;(D)参透系数

10.所谓临界荷载,就是指:(C )

(A)地基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的荷载;

(B)地基持力层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C)地基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

二、简答题

1.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相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土是由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系。固相物质分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贯穿着大量孔隙,孔隙中充填着液相的水和空气。土的三相组成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对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空气易被压缩,水能从土中流出或流进。当土只是由土粒和空气,或是土粒和水组成二相体系时,前者为干土,后者为饱和土。

2.计算自重应力时,为什么地下水位以下要用浮重度?

答:通常认为地下水位以下的砂性土是应该考虑浮力作用的,采用土的浮重y’来计算自重应力。而粘性土地基需要结合粘性土的稠度状态来确定,当It≤0,即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坚硬粘土时,土体中只存在强结合水,不能传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不受水的浮力作用,采用土的饱和重度,来计算自重应力;当It≥1,即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流动状态时,土颗粒之间存在大量自由水,能够传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采用土的浮重度y’来计算自重应力;当0

3.地基破坏类型有几种?

答:(1)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的三角压密区,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塑性区发展到地面形成连续滑动面,两侧挤出并隆起,有明显的两个拐点,如浅基下密实硬土地基的过载。

(2)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的基础下塑性区只发展到地基某一范围,滑动面不延伸到地面,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如中等密实砂土的过载。

(3)冲剪破坏(又称刺入剪切破坏)。冲剪破坏(刺入剪切)的基础下土层发生严重压缩变形,基础下沉,当荷载继续增加,土体发生竖向剪切破坏,而周围土体并不随之变形破坏,如预制桩基础的地基破坏。

4.何谓深基础?深基础有哪些类型?

答:何谓深基础就是埋深较大的基础,一般埋深大于5m。

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其作用是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而不像浅基础那样,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地基的浅层。

深基础类型包括:桩基础、墩基础、沉井和沉箱基础、地下连续墙深基础。

三、论述题

1、何谓换土垫层法?砂石垫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换填垫层法定义: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以下一定深度、宽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换土回填法按其材料分为砂地基、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

换填法适于浅层地基处理,处理深度可达2~3m,在饱和软土上换填砂垫层时,砂垫层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防止冻胀和加速软土排水固结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

(1)置换作用

(2)应力扩散作用

(3)加速固结作用

(4)防止冻胀

(5)均匀地基反力与沉降作用

2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土的抗剪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决定土的基本性质,即土的组成、土的状态和土的结构,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的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其次,还决定于他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再次,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实验和野外现场原位测试确定,实验中仪器的种类和实验方法对确定土的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3、桩有哪些分类,常用桩的特点和适用性如何。

答:按桩的分力分类:

a.端承桩:

荷载仅依靠桩端支承力来承担,而不考虑桩侧摩擦力的作用(图9.2.1a)。当桩侧土是软弱和松砂且桩端土质坚硬时,多采用此类桩。

b.摩擦桩:

荷载主要依靠桩身摩擦力来承受,有时桩端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图9.2.1b)。当桩侧土质较好,端部坚硬土层埋藏深度较深时采用此类桩。

按桩身材料分:

a.木桩:

适宜于常年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木材多用衫木、松木和橡木,桩长一般为4m~10m,直径18cm~26cm,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烂。

b.钢筋混凝土桩:

可以预制,也可以灌注现浇,桩长和截面尺寸可以任意选择,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工程中被普遍采用。

c.钢桩:

可以采用各种型钢,承载力很高,吊装,运输都较方便,但耗钢材多,造价高,目前只在重点工程中采用。

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a.高承台桩基:

承台高于地表,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

b.低承台桩基:

承台低于地表,由于受到土侧向的约束,桩的纵向挠曲和桩顶侧向位移忽略不计,多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按施工方法分:

a.预制桩:

在工厂或现场制作成桩后,用锤击,振动打入,静力压入等送入土中。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均属于预制桩。其优点是质量易保证,速度快,制作方便,缺点是存储,吊装,运输不便。

b.现浇灌注桩由于成孔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沉管灌注桩、钻孔(冲孔)灌注桩、钻扩(爆扩)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适宜于无水或少水的较密实的各类土层中,桩的直径不宜小于1.4m,孔深不宜超过20m。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为:开挖桩孔,护壁支撑,排水,吊装钢筋笼及灌注桩身混凝土。

如按桩功能分:受压桩,抗拔桩,锚桩,护坡桩等。

如按成桩方式分: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等。

4.、何谓基底压力?其分布性状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传至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又称接触压力。

基底压力分布形状与基础刚度有关

(1)关于柔性基础概念:

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基础本身无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特点:基础随地基一起变形

接触应力为均匀分布。

(2)关于刚性基础概念:

特点:基础本身无变形(无挠曲)

基底压力分布图形为非均布。

四、计算题

1、某工程地基勘察中,由原状土试验测得,土的天然密度为

,土颗粒比重ds=2.7,天然含水量W=18.0%,求该土的e,n,Sr,,,,

解:从已知条件可得:

e=[d s(1+w)]/p-1= [2.7(1+0.18)]/1.8%-1=0.77

n=e/(1+e)=0.77/(1+0.77) =0.435

Sr=w*d s/e=18%*2.7/0.77=0.631

=m d/v d=1.525g/cm3

=p*g/(1+w)=1.8*9.8/(1+1.8%)=14.945kn/m3

=1.96 g/cm3

=*9.8=19.208 kn/m3

2、某挡土墙高H=5m,墙后款款分两层,第一层为砂土,

=17kN/m3,厚度为2m。其下为粘性土,

=19kN/m3,若填土水平,墙背垂直且光滑,求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和分布。

解:

3、某饱和粘土,已知其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 '=0,028='?,孔隙水压力系数A=0.8,如将该土样在各向等压3σ=50kPa 下固结稳定,然后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偏应力31σσ-=46kPa ,问该土样是否被剪坏?

解:

13132845455922

11()()cos 22211(9650)(9650)cos11822

62.2f f kPa ?ασσσσσα?

??

?

?

=+=+==++-=?++?-= 1311()sin 246sin11820.322f kPa τσσα?=-=??=

tan 62.2tan 283320.3f c kPa kPa

τσ?τ?=+=?=>= 所以不会破坏!

4、某挡土墙高8 m ,墙后填土为两层,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图所示,试用朗肯理论计算作用在墙背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大小及其作用点。

解:因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符合朗肯土压力条件,故有:

Κa1=tan 2(45。

-Φ12 )=tan 2(45。-20。/2)=0.490 Κa2=tan 2(45。-Φ22 )= tan 2(45。-18。/2)=0.568

计算第一层填土的土压力强度:

σa0=γ1h 0Κa1=0

σa1=γ1h 1Κa1=20×3×0.49=29.3kPa

第二层:填土顶面和底面的土压力强度分别为: σa1=γ1h 1Κa2-2C 2

=20×3×0.568-2×15×

=11.47 kPa

σa2=(γ1h 1+γ2h 2)Κa2-2C 2 =(20×3+18×5)×0.568-2×15×

=62.59 kPa

临界深度0Z 的计算:

由σa1=γ1h 1Κa2-2C 2

=0

得Z 0=0

墙后总侧压力为:

E=12 ×29.3×3+11.47×5+12 (62.59-11.47) ×5 =43.95+57.35+127.8

=229.1

其作用点距离墙踵的距离x 为:

X=1229.1 [43.95×(3+33 )+57.35×52 +127.8×53 ] =2.33

大工20春《数据挖掘》课程大作业满分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 《数据挖掘》课程大作业 题目: 姓名: 学习中心: 第一大题:讲述自己在完成大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相关感想,或者对这个项目的认识,或者对Python与数据挖掘的认识等等,300-500字。 《数据挖掘》这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数据挖掘是大数据这门前沿技术的基础,拥有广阔的前景,在信息化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据挖掘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统计学、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基础差,对于Python基础不牢,尤其是在进行这次课程作业时,显得力不从心;个别算法也学习的不够透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仍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的同时联系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运用《数据挖掘》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加深巩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对于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要勤复习,多练习,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毕业生。 第二大题:完成下面一项大作业题目。

2020春《数据挖掘》课程大作业 注意:从以下5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题目一:Knn算法原理以及python实现 要求:文档用使用word撰写即可。 主要内容必须包括: (1)算法介绍。 (2)算法流程。 (3)python实现算法以及预测。 (4)整个word文件名为 [姓名奥鹏卡号学习中心](如 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作业提交: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 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作业,不准抄袭其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西南大学系统工程部分作业答案参考

当前位置:系统工程综述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霍尔的三维结构包括() A时间维、逻辑维、空间维 B时间维、空间维、知识维 C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D空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答案:C 2、系统工程应用过程中,所谓最优系统是指该系统达到() A全部最优 B局部最优 C总体效果最优 D总体和局部最优邻接矩阵中 答案:C 3、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特点有 A整体性、可行性、综合性和满意性 B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满意性 C科学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满意性 D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和完美性 答案:B 二、问答题 1、理解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对系统和系统工程的不同定义,分析这些定义的内涵和侧重点。 隐藏提示 收集几种不同的定义(三种以上),分析每一个定义的描述,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再进行比较。 2、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隐藏提示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技术部分。一方面,系统科学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为系统工程提供思想、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系统工程的广泛实施又为系统科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不断补充和完善系统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的构成要素至少有()个。 A1 B2 C3 D4 答案:A 2、系统的特征有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 A层次性 B社会性 C动态性 D实践性 答案:A 3、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框架是由()构成。 A“三个层次三个桥梁” B“一个层次一个桥梁” C“一个层次三个桥梁” D“三个层次一个桥梁” 答案:D 4、按照系统的分类,计算机系统是一个()。 A自然系统 B封闭系统

C人造系统 D实体系统 答案:C 5、系统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静态系统和()。 A动态系统 B复合系统 C人造系统 D概念系统 答案:A 二、问答题 1、列举你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件事物,思考以下问题: 它是否构成一个系统? 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它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联系的? 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整体的功能如何? 提示 它可以是一件实物(如手表),也可以是要做的一项工作(如工作计划),还可以是某些想法(如小发明)等等。 当前位置:系统分析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目标、()、模型、费用和效益和评价标准。 A替代方案 B分析人员 C管理者 D优化方法 答案:A 2、根据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和任务可以将系统目标的分为:

数据挖掘期末大作业任务

数据挖掘期末大作业 1.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大数据环境下如何进行数据挖掘。 对于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据挖掘语言的标准化描述:标准的数据 挖掘语言将有助于数据挖掘的系统化开发。改进多个数据挖掘系统和功能间的互操作,促进其在企业和社会中的使用。 (2)寻求数据挖掘过程中的可视化方法:可视 化要求已经成为数据挖掘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人机交互。数据的可视化起到了推动人们主动进行知识发现的作用。 (3)与特定数据存储类型的适应问题:根据不 同的数据存储类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是目前流行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问题。 (4)网络与分布式环境下的KDD问题:随着 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日渐丰富,这就需要分散的技术人员各自独立地处理分离数据库的工作方式应是可协作的。因此,考虑适应分布式与网络环境的工具、技术及系统将是数据挖掘中一个最为重要和繁荣的子领域。 (5)应用的探索:随着数据挖掘的日益普遍,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如生物医学、电信业、零售业等 领域。由于数据挖掘在处理特定应用问题时存在局限性,因此,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开发针对于特定应用的数据挖掘系统。 (6)数据挖掘与数据库系统和Web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数据库系统和Web数据库已经成为信息处 理系统的主流。 2. 从一个3输入、2输出的系统中获取了10条历史数据,另外,最后条数据是系统的输 入,不知道其对应的输出。请使用SQL SERVER 2005的神经网络功能预测最后两条数据的输出。 首先,打开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软件,然后在界面上右键单击树形图中的“数据库”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并命名数据库的名称为YxqDatabase,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然后,在新建的数据库YxqDatabas中,根据题目要求新建表,相应的表属性见下图所示。

数据挖掘的功能及应用作业

数据挖掘的其他基本功能介绍 一、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是挖掘数据库中和指标(项)之间有趣的关联规则或相关关系。关联规则挖掘具有很多应用领域,如一些研究者发现,超市交易记录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对超市的经营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1、 基本概念 设},,,{21m i i i I =是项组合的记录,D 为项组合的一个集合。如超市的每一张购物小票为一个项的组合(一个维数很大的记录),而超市一段时间内的购物记录就形成集合D 。我们现在关心这样一个问题,组合中项的出现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则,如A 游泳衣,B 太阳镜,B A ?,但是A B ?得不到足够支持。 在规则挖掘中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指标: ① 支持度 支持度n B A n B A )()(?= ?,显然,只有支持度较大的规则才是较有价值的规则。 ② 置信度 置信度)() ()(A n B A n B A ?=?,显然只有置信度比较高的规则才是比较可靠 的规则。 因此,只有支持度与置信度均较大的规则才是比较有价值的规则。 ③ 一般地,关联规则可以提供给我们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在关联规则挖掘时,往往需要事先指定最小支持度与最小置信度。关联规则挖掘实际上真正体现了数据中的知识发现。 如果一个规则满足最小支持度,则称这个规则是一个频繁规则; 如果一个规则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与最小置信度,则通常称这个规则是一个强规则。 关联规则挖掘的通常方法是:首先挖掘出所有的频繁规则,再从得到的频繁规则中挖掘强规则。在少量数据中进行规则挖掘我们可以采用采用简单的编程方法,而在大量数据中挖掘关联规则需要使用专门的数据挖掘软件。关联规则挖掘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原来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 应用的例子: * 日本超市对交易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发现规则:尿片→啤酒,重新安排啤酒柜台位置,销量上升75%。 * 英国超市的例子:大额消费者与某种乳酪。 那么,证券市场上、期货市场上、或者上市公司中存在存在哪些关联规则,这些关联规则究竟说明了什么? 关联规则挖掘通常比较适用与记录中的指标取离散值的情况,如果原始数据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A.均匀的? B.折线的?C.曲线的? D.直线的? 2、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3.在土中对土颗粒产生浮力作用的是????(????)? A.强结合水????B.弱结合水??C.毛细水??????D.重力水 4、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的????(????)?。 A.液化指标????B.强度提高系数????C.固结系数????D.灵敏度 5、刚性基础台阶允许宽高比的大小除了与基础材料及其强度等级有关外,还与????(????)?。 A.基底压力有关????????? ?B.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有关 ?C.基础的底面尺寸有关??? ?D.持力层的承载力有关? 6、在荷载分布范围内,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愈向下()。 A、始终不变 B、愈大 C、愈小 D、而无法确定 7、土体中一点的最危险破坏面为()度。 A、45 B、45+ψ/2 C、60 D、90 8、一般在密砂和坚硬的粘土中最有可能发生地基破坏模式是()。 A、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B、局部剪切破坏模式 C、冲切剪切破坏模式 D、延性破坏模式 9、某场地人为地被挖走了5米,则该场地为()土。 A、正常固结土 B、超固结土 C、软固结土 D、欠固结土 10、基础下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A、150 B、200 C、100 D、50 11、衡量土的颗粒级配是否良好,常用(?????)指标判定。? A、不均匀系数??????? B、含水量?????? C、标贯击数??????? D、内摩擦角? 12、中心荷载作用的条形基础底面下地基土中最易发生塑性破坏的部位是?(????)。? A、中间部位?????????????????????? B、边缘部位? C、距边缘1/4基础宽度的部位????????? D、距边缘1/3基础宽度的部位? 13、下列因素中,与无粘性土的土坡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是(?????)。? A、滑动圆弧的圆心位置????????? B、滑动圆弧的半径? C、土坡的坡高????????????????? D、土坡的坡角? 14、钢筋砼柱下条形基础的肋梁高度不可太小,一般宜为柱距的(?????)?

系统工程作业及(附答案)

第一批次 [多选题]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硬件 B:软件 C:固件 D:中间件 参考答案: [多选题]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 A:大系统理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运筹学 参考答案: [多选题]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 A:自然环境 B:人的因素 C:科学技术环境 D: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答案: [多选题]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 A:形象模型 B:概念模型 C:模拟模型 D:抽象模型 参考答案: [多选题]抽象模型是指 A:形象模型

C:数学模型 D:模拟模型 参考答案: [多选题]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是 A:现实性原则 B:简化性原则 C:适应性原则 D:借鉴性原则 参考答案: [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与型 B:或型 C:非型 D:异或型 参考答案: [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随机型 B:确定型 C:网络型 D:概率型 参考答案: [多选题]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仿真分为 A:离散型仿真 B:确定型仿真 C:连续型仿真

参考答案: [多选题]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 A:相变原理 B:耗散结构理论 C:突变原理 D:最优化原理 参考答案: [多选题]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A:计划决策子系统 B:控制协调子系统 C:执行子系统 D:信息子系统 参考答案: [多选题]()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相变理论 B:耗散结构理论 C:协同学理论 D:突变理论 参考答案: [多选题]()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突变 B:涨落 C:混沌 D:相变 参考答案:

数据挖掘作业

1、给出K D D的定义和处理过程。 KDD的定义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用的且可以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因此,KDD是一个高级的处理过程,它从数据集中识别出以模式形式表示的知识。这里的“模式”可以看成知识的雏形,经过验证、完善后形成知识:“高级的处理过程”是指一个多步骤的处理过程,多步骤之间相互影响反复调整,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KDD的全过程有五个步骤:1、数据选择:确定发现任务的操作对象,即目标数据,它是根据用户的需要从原始数据库中抽取的一组数据;2、数据预处理:一般可能包括消除噪声、推到技术却只数据、消除重复记录、完成数据类型转换等;3、数据转换:其主要目的是消减数据维数或降维,即从初始特征中找出真正有用的特征以减少数据开采时要考虑的特征或变量个数;4、数据挖掘:这一阶段包括确定挖掘任务/目的、选择挖掘方法、实施数据挖掘;5、模式解释/评价:数据挖掘阶段发现出来的模式,经过用户或机器的评价,可能存在冗余或无关的模式,需要剔除;也有可能模式不满足用户的要求,需要退回到整个发现阶段之前,重新进行KDD过程。 2、阐述数据挖掘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数据挖掘产生的背景: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以更快捷、更容易、更廉价的方式获取和存储数据,使得数据及信息量以指数方式增长。据粗略估计,一个中等规模企业每天要产生100MB以上的商业数据。而电信、银行、大型零售业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以TB来计算。人们搜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剧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人们希望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先前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高效的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与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于是人们开始提出“要学会选择、提取、抛弃信息”,并且开始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如何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如何从浩瀚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性的搜集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这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些头头疼的问题:第一是信息过量,难以消化;第二是信息真假难以辨别;第三是信息安全难以保证;第四是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3)人工地基:若地基软弱、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4)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1)土体的三相体系: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和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 (2)粒度:土粒的大小。 (3)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4)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5)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6)土中的水和气(p9)

(7)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1060d d C u = 60 102 30d d d C c ?=) ( 的粒径,称中值粒径。 占总质量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的粒径,称有效粒径;占总质量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的粒径,称限定粒径;占总质量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30%10%60301060d d d 不均匀系数u C 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曲率系数c C 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整体形态。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5>u C ,级配良好:5u C 和3~1=c C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颗粒分析实验: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土的颗粒分析实验。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粗粒土,可用筛分法。对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细粒土,则可用沉降分析法(水分法)。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三个基本实验指标 1.土的天然密度ρ 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单位为3 3 //m t cm g 或),即V m = ρ。 (2.10)

数据挖掘作业

一:用R语言编程实现P56页19题 以19(2)为例编写R语言程序,其他小题程序类似1.余弦相似度 > x=c(0,1,0,1) > y=c(1,0,1,0) > xy=sum(x*y) > x1=sqrt(sum(x^2)) > y1=sqrt(sum(y^2)) > c=xy/(x1*y1) > c [1] 0 2.相关性 > x=c(0,1,0,1) > y=c(1,0,1,0) > xbar=mean(x) > ybar=mean(y) > len=length(x) > sx=sqrt((1/(len-1))*sum((x-xbar)^2)) > sy=sqrt((1/(len-1))*sum((y-ybar)^2)) > sxy=(1/(len-1))*sum((x-xbar)*(y-ybar)) > corrxy=sxy/(sx*sy) > corrxy

3.欧几里得距离 > x=c(0,1,0,1) > y=c(1,0,1,0) > dxy=sqrt(sum((x-y)^2)) > dxy [1] 2 4.Jaccard系数 > x=c(0,1,0,1) > y=c(1,0,1,0) > f00=f01=f10=f11=0 > len=length(x) > j=1 > while(j

数据挖掘作业

第5章关联分析 5.1 列举关联规则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实例。 5.2 给出如下几种类型的关联规则的例子,并说明它们是否是有价值的。 (a)高支持度和高置信度的规则; (b)高支持度和低置信度的规则; (c)低支持度和低置信度的规则; (d)低支持度和高置信度的规则。 5.3 数据集如表5-14所示: (a) 把每一个事务作为一个购物篮,计算项集{e}, {b, d}和{b, d, e}的支持度。 (b) 利用(a)中结果计算关联规则{b, d}→{e} 和 {e}→{b, d}的置信度。置信度是一个对称的度量吗? (c) 把每一个用户购买的所有商品作为一个购物篮,计算项集{e}, {b, d}和{b, d, e}的支持度。 (d) 利用(b)中结果计算关联规则{b, d}→{e} 和 {e}→{b, d}的置信度。置信度是一个对称的度量吗? 5.4 关联规则是否满足传递性和对称性的性质?举例说明。 5.5 Apriori 算法使用先验性质剪枝,试讨论如下类似的性质 (a) 证明频繁项集的所有非空子集也是频繁的 (b) 证明项集s 的任何非空子集s ’的支持度不小于s 的支持度 (c) 给定频繁项集l 和它的子集s ,证明规则“s’→(l – s’)”的置信度不高于s →(l – s)的置信度,其中s’是s 的子集 (d) Apriori 算法的一个变形是采用划分方法将数据集D 中的事务分为n 个不相交的子数据集。证明D 中的任何一个频繁项集至少在D 的某一个子数据集中是频繁的。 5.6 考虑如下的频繁3-项集:{1, 2, 3},{1, 2, 4},{1, 2, 5}, {1, 3, 4},{1, 3, 5},{2, 3, 4},{2, 3, 5},{3, 4, 5}。 (a)根据Apriori 算法的候选项集生成方法,写出利用频繁3-项集生成的所有候选4-项集。 (b)写出经过剪枝后的所有候选4-项集 5.7 一个数据库有5个事务,如表5-15所示。设min_sup=60%,min_conf = 80%。

051008[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甲土含水量比乙土大,则甲土的饱和度也比乙土的大”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简述有效应力原理的内容。 3、影响土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5、说明土的天然容重、饱和容重、浮容重、干容重的物理概念,试比较同一种土的数值大小? 6、何谓地基土的前期固结压力?如何根据其与地基土现有上覆荷重的大小比较来确定三种应力历史类型的地基土? 7、简要介绍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8、什么是地基、基础?什么叫天然地基? 9、桩基础设计计算步骤如何 10、说明桩侧负摩阻力产生的条件和场合 11、浅基础埋深选择主要应考虑哪些条件? 12、试述地基特征变形的种类。 13、试述影响单桩轴向承载力的因素? 14、试述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5、试述三轴剪切(压缩)试验的三种方法与实际中哪些条件相近。 16、地基土的破坏类型有哪几种?什么叫临塑荷载? 17、淤泥等软土的一般工程特征有哪些?换土垫层法中垫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 “甲土含水量比乙土大,则甲土的饱和度也比乙土的大” 此种说法不正确,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含水量是质量之间的比值,而饱和度是体积之间的比值,在相同孔隙体积的情况下上述说法成立,假设在相同土粒质量的情况下甲土孔隙体积比乙土大得多的时候,孔隙水所占体积相对孔隙体积就很难确定大小关系。 2. 有效应力原理要点: (1)土中总应力σ等于有效应力'σ与孔隙压力u 之和。即:μσσ+=' (2)土中有效应力控制土的体积和强度的变化。 3. 影响土压力的因素包括:墙的位移方向和位移量,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墙体材料、高度及结构形式;墙后土体的性质,填土表面的形状,墙和地基之间的摩擦特性,地基的变形等。 4、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5.天然容重是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重量;饱和容重是土的孔隙中都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土的重量;浮容重是指扣除地下水对土的浮力以后的土体重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干容重是土的固重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大小关系依次为:饱和容重>天然容重>干容重>有效容重。 6. 前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形成历史上沉积固结过程中受到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超固结比(OCR ):先期固结压力和现在所受的固结压力之比,根据OCR 值可将土层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 OCR =1,即先期固结压力等于现有的固结压力,正常固结土 OCR 大于1,即先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的固结压力,超固结土 OCR 小于1,即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的固结压力,欠固结土。 7、莫尔认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当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材料的抗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习题答案 1.名词解释 风险——是用危险概率及危险严重度表示的可能损失;是对认识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危及势是系统功能残缺或丧失后造成的损害的总和。) 风险度——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也叫风险率。 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得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安全——是指在系统使用的周期内,应用科学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鉴别危险性并使风险减少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耗费时间和投资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的状态;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概念,是认识主体在某一限度内受到损伤和威胁的状态。 安全系统——在一个工程系统运行、维修以致废弃时都需要有各种手段(包括设施和措施)保证系统的上述工作得以安全进行,这些设施和措施的总和便构成系统中的安全分系统,也可简称安全系统。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1.系统安全分析的含义、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系统安全分析含义: 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目的: 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或事故。 系统安全分析内容:

(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2.安全检查表的作用及优点有哪些? 安全检查表的作用: 安全检查表是分析和辩识系统危险性的基本方法,也是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早在20世纪中期.安全检查表在许多发达同家的保险、军事等部门得到了应用.对系统安全性评价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安全检查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各部门和行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1.具有全面性 2.具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 3.具有直观性 4.具有职责分明的特点 5.具有监督性 6.具有应用广泛性、适于普及的特点 3.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及程序是什么?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 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一般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先查明危险因素存在方位.然后识别使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程序: 1.准备阶段 对系统进行分析之前,要收集有关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以及使用类似设备、工艺物质的

数据挖掘大作业

1.音乐分类的数据集 在这个题目中,使用了SVM分类器和贝叶斯分类器,并通过sklearn库中的GridSearchCV方法对SVM分类模型的参数进行调优,使最终的正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但仍没有文档中的论文达到的分类正确率高,因为论文中的分类器的设计使专一对音乐音调分类的,其中设计到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一些方法。而我使用的分类器使对大部分分类问题都有效的方法。下面是对数据集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数据标签 第3-14列:YES or NO 第15列:共16个取值('D', 'G#', 'D#', 'Bb', 'Db', 'F#', 'Eb', 'F', 'C#', 'Ab', 'B', 'C', 'A#', 'A', 'G', 'E') 第16列:共5个取值(1,2,3,4,5) 第17列:共102个类别('C#M', 'F_m', 'D_m', 'D_d7', 'G#m', 'D_m6', 'C_m6', 'C_d7', 'F_M', 'D_M', 'BbM7', 'F#d', 'C#d', 'E_d', 'F_d7', 'F#d7', 'G_m', 'C#d7', 'AbM', 'EbM', 'D#d', 'Bbm6', 'G_M7', 'F#m6', 'Dbd', 'B_m6', 'G#M', 'D_m7', 'B_M', 'F#M7', 'Bbm', 'A#d', 'D#d7', 'Abd', 'G_M', 'F#M4', 'E_M', 'A_M4', 'E_m7', 'D#M', 'C_M7', 'A_m6', 'Dbm', 'A#d7', 'F#M', 'C#m7', 'F_m7', 'C_M', 'C#M4', 'F_M6', 'A_M', 'G_m6', 'D_M4', 'F_M7', 'B_M7', 'E_M4', 'E_m6', 'A_m4', 'G#d', 'C_m7', 'C_M6', 'Abm', 'F_m6', 'G_m7', 'F_d', 'Bbd', 'G_M4', 'B_d', 'A_M7', 'E_m', 'C#M7', 'DbM', 'EbM7', 'C#d6', 'F#m', 'G_M6', 'G_d', 'Dbd7', 'B_m7', 'DbM7', 'D_M6', 'D#d6', 'G#d7', 'A_m7', 'B_d7', 'B_M4', 'A_d', 'A_m', 'C_d6', 'D#m', 'C_M4', 'A_M6', 'BbM', 'C#m', 'D_M7', 'E_M7', 'F_M4', 'F#m7', 'Dbm7', 'B_m', 'C_m', 'Ebd') 这是一个多分类问题 1.1数据读取与训练集和测试集分离

数据挖掘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数据挖掘》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引言 一、填空题 (1)数据库中的知识挖掘(KDD)包括以下七个步骤: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交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 (2)数据挖掘的性能问题主要包括:算法的效率、可扩展性和并行处理 (3)当前的数据挖掘研究中,最主要的三个研究方向是:统计学、数据库技术和机器学习 (4)孤立点是指:一些与数据的一般行为或模型不一致的孤立数据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挖掘? 答:数据挖掘指的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那些令人感兴趣的、有用的、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和可能有用的模式或知识。 (2)一个典型的数据挖掘系统应该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一个典型的数据挖掘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1、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2、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服务器,3、知识库,4、数据挖掘引擎,5、模式评估魔磕,6图形用户界面。 (3)Web挖掘包括哪些步骤? 答:数据清理:(这个可能要占用过程60%的工作量)、数据集成、将数据存入数据仓库、建立数据立方体、选择用来进行数据挖掘的数据、数据挖掘(选择适当的算法来找到感兴趣的模式)、展现挖掘结果、将模式或者知识应用或者存入知识库。 (4)请列举数据挖掘应用常见的数据源。 (或者说,我们都在什么样的数据上进行数据挖掘) 答:常见的数据源包括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事务数据库和高级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库。其中高级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库包括:空间数据库、时间数据库和时间序列数据库、流数据、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对象——关系数据库、异种数据库和遗产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和万维网等。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 1.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A) (A)重力水(B) 毛细水 (C) 强结合水(D)弱结合水 2.土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C)。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C) 土粒大小 不均匀,级配良好。 3.毛细水上升高度决定于土粒粒度,下列哪种土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大(B )。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怎样改变?( A) (A)γ增加,减小 (B) γ不变,不变(C)γ增加,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C) (A)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6.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C )。 (A)含水量w越大; (B)粘粒含量越高; (C) 粉粒含量越高; (D) 塑限Wp越高。 7.下列哪一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B ) A.砂砾或粗砂 B.细砂或粉砂 C.粉质黏土 D.黏土 8. 下列因素中,与无粘性土的土坡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是(D ) (A)滑动圆弧的圆心位置 (B)滑动圆弧的半径 (C)土坡的高度(D)土坡的坡角 9.评价地基土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A) (A)压缩系数;(B)固节系数;(C)沉降影响系数; (D)参透系数10.所谓临界荷载,就是指:( C ) (A)地基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的荷载; (B)地基持力层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C)地基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 二、简答题 1.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相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土是由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系。固相物质分无机

9126《系统工程》2020年春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9126 学年学季:20201 多项选择题 1、 一般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人和物资 . 资金 . 设备 . 信息 . 技术 2、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要素是 . 产品市场 . 市场规模 . 业务活动范围 . 企业的经营资源 3、战略具有( )层次性、实用性等基本特征 . 目的性 . 全局性 . 长期性 . 相对稳定性 4、 按照波克扎克等人所描述的DSS 概念结构,一个DSS 系统应由( )和用户共同组成

. 语言系统 .认知系统 .知识系统 .问题处理系统 5、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为技术手段 .计算机技术 .仿真技术 .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6、 通常情况下,可以用()作为衡量决策者对于某一决策问题的各种损益值的偏爱程度的主观尺度。 .收益 .损耗 .效用 .主观价值 7、决策过程包括()和最后决策等几个步骤。 .确定目标 .收集资料 .拟定方案 .方案择优 8、系统评价中的德尔菲法,具有以下特点

. 匿名 .循环和有控制反馈 .权重因素 .统计团体响应 9、系统价值是指系统的效果或目标的达成度,价值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相对性 .绝对性 .整体性 .可分性 10、本世纪60年代,经过对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进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 .耗散结构理论 .相变理论 .突变理论 .超循环理论 11、()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突变 .涨落 .混沌 .相变 12、()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相变理论

北邮数据挖掘作业

北京邮电大学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实验名称:文本的分类 实验完成人: 姓名:学号: 日期: 2015 年 12 月

实验一:文本的分类 1.实验目的 1. 了解一些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掌握部分算法; 2. 掌握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预处理; 3. 利用学习的文本分类器,对未知文本进行分类判别; 4. 掌握评价分类器性能的评估方法。 2.实验分工 数据准备、预处理、LDA主题模型特征提取实现、SVM算法都由范树全独立完成。 3.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7 64bit 、Ubuntu-14.04-trusty ●开发环境:java IDE eclipse 、Python IDLE 4.主要设计思想 4.1实验工具介绍 1.Scrapy 0.25 所谓网络爬虫,就是一个抓取特定网站网页的HTML数据的程序。不过由于一个网站的网页很多,而我们又不可能事先知道所有网页的URL地址,所以,如何保证我们抓取到了网站的所有HTML页面就是一个有待考究的问题了。一般的方法是,定义一个入口页面,然后一般一个页面会有其他页面的URL,于是从当前页面获取到这些URL加入到爬虫的抓取队列中,然后进入到新页面后再递归的进行上述的操作,其实说来就跟深度遍历或广度遍历一样。 Scrapy是一个基于Twisted,纯Python实现的爬虫框架,用户只需要定制开发几个模块就可以轻松的实现一个爬虫,用来抓取网页内容以及各种图片,非常之方便。Scrapy 使用Twisted这个异步网络库来处理网络通讯,架构清晰,并且包含了各种中间件接口,可以灵活的完成各种需求。 2.JGibbLDA-v.1.0 jGibbLDA是java版本的LDA实现,它使用Gibbs采样来进行快速参数估计和推断。LDA 是一种由基于概率模型的聚类算法。该算法能够对训练数据中的关键项集之于类簇的概率参数拟合模型,进而利用该参数模型实施聚类和分类等操作。 3.ICTCLAS50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耗时一年研制出了基于多层隐码模型的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该系统有中文分词,词性标注,未登录次识别等功能。 4.libSVM-3.20 libSVM是台湾大学林智仁教授等开发设计的一个简单、易用和快速有效的SVM模式识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汇总

一、绪论 1.1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1.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散粒堆 积物。 2.地基:地基是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由地层构成,但地层不一 定是地基,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 3.基础:基础是指墙、柱地面下的延伸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将结构承受的 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 础) 4.持力层:持力层是指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5.下卧层:下卧层是指卧在持力层下方的土层。(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远小 于持力层的强度)。 6.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7.土的工程性质:土的散粒性、渗透性、压缩性、整体强度(连接强度) 弱。 8.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强度条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即结构传来的荷载不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p f ≤;②变形条件:按正常使 s≤ 用极限状态设计,即控制基础沉降的范围使之不超过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二、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 土的三相组成: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简称为三相体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一)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矿物颗粒的成分有两大类:(1)原生矿物: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2)次生矿物:系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后而形成的新的矿物(如

粘土矿物)。它们的颗粒细小,呈片状,是粘性土固相的主要成分。次生矿物中粘性矿物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 亲水性。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它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的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它的亲水性特强工程性质差。伊利石它的工程性质介于蒙脱石与高岭石之间。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者两层。它的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更小于蒙脱石,遇水稳定,工程性质好。 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在工程性质中,粒度不同、矿物成分不同,土的工程性质也就不同。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而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先粗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三个统称,再细分为六个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砂粒、粉粒和黏粒。 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土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由曲线形态可评定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若曲线平缓则粒径大小相差悬殊,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 60 30u d C d = ()2301060c d C d d =? 1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3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30%的粒径,称为中值粒径; 60d —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①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 Cu 5,级配良好;5Cu ,级配不良。 ②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采用单一指标Cu 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需同时满足Cu 5和13Cu =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级配不良。

2016系统工程作业答案解析

第一次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硬件 B:软件 C:固件 D:中间件 答案:AB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 A:大系统理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运筹学 答案:ABCD 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 A:自然环境 B:人的因素 C:科学技术环境 D:社会经济环境 答案:ABCD 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 A:形象模型 B:概念模型 C:模拟模型 D:抽象模型 答案:AD 抽象模型是指 A:形象模型

C:数学模型 D:模拟模型 答案:BCD 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是 A:现实性原则 B:简化性原则 C:适应性原则 D:借鉴性原则 答案:ABCD 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与型 B:或型 C:非型 D:异或型 答案:ABD 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随机型 B:确定型 C:网络型 D:概率型 答案:BD 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仿真分为 A:离散型仿真 B:确定型仿真 C:连续型仿真

答案:AC 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 A:相变原理 B:耗散结构理论 C:突变原理 D:最优化原理 答案:AD 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A:计划决策子系统 B:控制协调子系统 C:执行子系统 D:信息子系统 答案:ABCD ()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相变理论 B:耗散结构理论 C:协同学理论 D:突变理论 答案:AC ()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突变 B:涨落 C:混沌 D:相变 答案:AD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第一章 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二、判断正误 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T )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F )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F )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T) 2.简述系统的一般属性 答: (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除此之外,很多系统还具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 3.系统工程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1. 系统工程是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内部详细设计的程序 2. 系统工程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要素的程序加以适当配置来提高整体功能,主张可 采用不太可靠的元件构成可靠的系统,其核心思想是“综合及创造” 3.系统工程属于“软科学” 二、判断正误 1. SE本质上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技术方法。( T ) 2. 改革是“系统工程(SE)”。( T ) 2.列表比较“硬”系统与“软”系统 4. 答: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动态相关性,系统的层次等级性系统的有序性 5.简述系统方法要求遵循的原则 答:整体性: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历时性(动态性):从时间轴上看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前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