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选矿基础知识

化学选矿基础知识

化学选矿基础知识
化学选矿基础知识

《化学选矿》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焙烧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气体的扩散与吸附—化学反应两个步骤。

2、浸出方法和浸出试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浸原料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浸出目的、原料的结构构造、

浸出剂的价格、对矿物原料的反应能力及对设备材质的要求等。

3、常用的碱性浸出试剂有碳酸钠、苛性钠、氨水、硫化钠四种。

4、高价铁盐浸取铋中矿的pH值控制在2以下的原因是防止氯化铋水解呈氯氧铋和氢氧化铋沉淀析出。

5、所谓萃取过程的三相现象是指萃取过程正常时只存在两个液相,若在两相之间或水相底部出现第二个

有机相,则认为萃取过程出现了三相。

6、根据捕收剂与金属离子作用产物的形态,离子浮选可分为泡沫离子浮选和浮渣离子浮选两种类型。

7、多级萃取流程按有机相和水相的流动接触方式可分为错流萃取、逆流萃取、

和分馏萃取、回流萃取四种流程。

8、影响氧化焙烧和硫酸化焙烧的主要因素是焙烧温度和炉气成分。

9、还原焙烧常用的还原剂为固体炭、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10、所谓浸出是指浸出剂选择性地溶浸矿物原料中某矿物组分的工艺流程。

11、离子交换技术制备高纯水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阳柱、除气塔、阴柱、混合柱四个过程。

12、依被浸物料和浸出试剂运动方向的差别可分为顺流浸出、逆流浸出和错流浸出三种流程。

13、化学选矿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焙烧,浸出和固液分离,浸出液的净化,制取化学精矿等六

个主要作业。

14、浸出原料为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时,应采用常压还原酸浸。

15、按药剂配方和技术条件控制的不同,载金炭解吸的方法有常压碱-氰化物解吸法,常压碱-乙醇(甲醇)-

氰化物解吸法,高浓度碱-氰化钠水溶液预处理,去离子水或软化水洗涤解吸法,加压碱-氰化物解吸法,预先酸洗,然后碱-氰化物解吸法和非氰化物解吸法六种。

16、氰化浸金宜在pH值为 9-12 的介质中进行。

二、名词解释:

浸出率:在浸出条件下,转入浸出液中的量与在其被浸原料中的总量之比的百分数。

氯化焙烧:在一定温度和气氛条件下,用氯化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转为气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以使目的组分分离富集的工艺过程。

絮凝:固体颗粒在活性物质或高分子聚合物作用下,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凝聚成大颗粒絮团的现象

吸附净化法:从稀溶液中提取、分离和富集有用组分或者有害组分的常用方法之一。

分配系数:萃取平衡时被萃取物在不相混溶的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

分步水解法:分步水解法是分离浸出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当用碱中和或用水稀释酸性浸出液时,其中的金属阳离子将呈氢氧化物的形态沉淀出来。

离子浮选:是利用捕收剂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或不溶性沉淀物,使金属离子附着于气泡上浮为泡沫产品的工艺流程。

浸出选择性:各组分的浸出率之比,此值越接近于1,则浸出选择性越差。

还原焙烧: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过程。

凝聚:胶体颗粒在电解质作用下失去稳定性而互相凝聚

树脂中毒:离子交换树脂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其交换容量不断下降的现象。

析出电位:通常将金属、氢气(氧或氯气)等以明显速度在阴极析出的实际电极电位。

分配常数:当溶质以相同形态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时,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络合水解法:采用碱性络合剂使某些金属阳离子组分呈可溶性络合物的形态留在溶液中,而溶液中的其他金属阳离子则水解沉淀析出,从而达到浸出和分离的目的。

全容量:指单位体积(或重量)树脂所具有的交换基团的总数目(或可交换离子的总数)。

硫酸化焙烧:硫化矿物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加热,将部分硫脱除转变为相应硫酸盐的过程。

协同萃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萃取剂混合物,萃取某些被萃物的分配系数大于其在相同条件下单独使用时的分配系数之和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萃余率:萃余液中被萃物的剩余质量分数称为萃余率。

渗滤浸出:浸出剂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或在压力作用下自下而上通过固定物料层的浸出过程萃取率:萃取平衡时被萃物从水相转入有机相的质量百分数。

电极电位:当金属板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将在电极板和电解质溶液间形成双电层,双电层间的电位差称为该金属的电极电位。

电能效率:电解生产中获得一定量的金属在理论上所需的电能量与实际消耗的电能量的比值的百分数。

槽电压:电解槽内两相邻阴阳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三、简答题

1、何为氧化焙烧,何为硫酸化焙烧,控制焙烧产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判据是什么?

答:硫化矿物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加热,将全部(或部分)硫脱除转变为相应金属氧化物(或硫酸盐)的过程,称为氧化焙烧(或硫酸化焙烧)。由于各种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和分解自由能不同,控制焙烧温度和炉气成分即可控制焙烧产物。判据:当炉气中的三氧化硫分压大于金属硫酸盐的分解压时,产物为金属硫酸盐,过程为硫酸化焙烧;反之,金属硫酸盐分解,焙烧产物为金属氧化物,过程为氧化焙烧。因此,在一定温度下,硫化矿物氧化焙烧产物取决于气相组成和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及金属硫酸盐的离解压。

2、简述氰化浸金的作用机理,氰化浸金为什么要使用保护碱?

机理:①金的平衡电位较银低,金更容易被氰化物浸出。同时,金银的平衡电位皆随氰根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即溶液中游离的CN-浓度越大,金银的平衡电位下降越大,金银越易被浸出。

②在氰化液中溶解氧的氧化能力可使金银氧化而转入溶液中,同时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又可促进金

银的溶解。

③浸出矿浆经固液分离后常用锌置换法从贵液中回收金银,溶炼置换所得金泥可得合质金。

使用保护碱的原因:

①为了维持氰化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减少其水解损失加入足够量的碱。

②加入碱可中和矿物氧化及二氧化碳溶解产生的酸,以及促进一些金属矿物氧化产物水解沉淀。

③pH=9.0时氰化溶解金银的推动力最大,加入碱使溶液的pH维持在8-10,以稳定操作。

④保护碱对细粒物料的絮凝作用,于脱水作业也是有利的。

2、某氧化铋矿浸出矿浆的液固比R=3,浸液含铋10克/升,采用一次过滤三级逆流洗涤流程进行固液分离。

已知D=0.6,L=1.8,C W=0。试计算错流洗涤和逆流洗涤时洗涤液中的铋含量,洗渣液相中的铋含量,洗涤效率以及过滤洗涤铋的总回收率。

3

030023232131.80.63.00.20.63

10110.20.25/0.610 1.102/113333 1.8

(1)(13n L D K D R C C g L D C g L K K K nL C K K C φ?======--=====??=++++++?=++=+逆流洗涤 错流洗涤

2330143141403)0.25 3.25/0.2100.080/3397.5%110.299.20%131

0.60.25(1)100%(1)99.50%110.299.84%310n n n n n n g L C C g L

K K K DC RC ?ηη?εε?++++?==?=?=--====-=-=--?=-?=-==-=-=?

3、稀释剂、添加剂、盐析剂和络合剂在萃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A 稀释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有机相的密度和黏度,以改善分相性能、减少萃取剂损耗,同时可以调节有机相中萃取剂的浓度,以达到较理想的萃取效率和选择性;

B 加入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有机相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加萃取剂和萃合物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抑制稳定乳浊液的形成,防止形成三相和起协萃作用;

C 盐析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离子效应;盐析剂离子的水化减小了自由水分子浓度,抑制了被萃组分的水化或亲水性;盐析剂还可降低水相的介电常数,增加了带电质点间的作用力;可以抑制被萃组分在水相中的聚合等。

D 萃取时加入络合剂是为了提高分离系数。

4、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碱法浸出的工艺流程、原理及步骤?

原理:一般是将60%的稀土精矿与浓碱液搅匀,在高温下熔融反应,稀土精矿即被分解,稀土变为氢氧化稀土,把碱饼经水洗除去钠盐和多余的碱,然后把水洗过的氢氧化稀土再用盐酸溶解,稀土被溶解为氯化稀土溶液,调酸度除去杂质,过滤后的氯化稀土溶液经浓缩结晶即制得固体的氯化稀土。

步骤:1、酸浸(化选)除钙 2、液碱分解 3、盐酸溶解 4、盐酸溶解回调 5、硫酸全溶

5、树脂的预处理步骤如何?

①先将树脂放入水中浸泡24 h让其充分膨胀;

②再用水反复漂洗以除去色素、水溶性杂质和灰尘;

③将水排净后再用9 5%乙醇浸泡24 h以除去醇溶性杂质,将乙醇排净后用水将乙醇洗净;④经充分溶

胀并除去水溶性和醇溶性杂质后的树脂,用湿筛或沉降分级法得到所需粒级的树脂。

6、氯化离析加入炭粒的作用有哪些?

(1)炭粒与水反应产生H2。

(2)H2吸附于炭粒表面,将氯化亚铜蒸汽还原为金属铜粒。

(3)炭粒则为金属铜沉积和发育的核心。

7、固液分离流程分为哪两大类,其采用的设备分别为什么?

(1)制取清液流程:洗涤作业可在沉淀池中间断的进行,也可在浓缩机中连续逆流洗涤。浓缩可在搅拌槽,沉淀池或浓缩机中进行。

(2)粗砂分级流程:常用流态化塔或螺旋分级机进行分级和粗砂洗涤,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控制分级和进行细砂洗涤。

8、电位—pH图对于研究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具有什么意义?

它可指明反应自动进行的条件、指明组分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区域和范围。它可为浸出、分离和电解等作业提供热力学依据,成为研究浸出、分离和电解等作业热力学的常用工具。

方便地推断出反应的可能性,及生成物的稳定性,可形象直观地描述溶液中化学平衡条件,反应进行方向,反应限度及某种组分的优势区域,同时也可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理论剖析,改善完善现有生产方法,另外还有预测新方法,新工艺。

9、金的化学提取方法有哪几种,其适用场合如何?

①氰化法:收率高达90%以上,对矿石适应性强,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就地产金

②硫脲法:硫脲法浸金一般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通常用Fe3+作氧化剂。

③多硫化物法:用多硫化物浸取含金硫化精矿,金的浸出率为93%。

④硫代硫酸盐法:硫代硫酸盐可用作浸金溶剂来直接浸金

⑤氯化法⑥溴法⑦碘法⑧热酸盐提金法

10、简述氰化浸金的作用机理,如何控制氰化浸出的过程?

机理:金的平衡电位较银低,金更容易被氰化物浸出。同时,金银的平衡电位皆随氰根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即溶液中游离的CN-浓度越大,金银的平衡电位下降越大,金银越易被浸出。

影响因素:氰浓度和氧浓度、矿浆PH值、金矿物的原料组成、浸出温度、金粒大小、矿泥含量、矿浆浓度及浸出时间

①控制矿浆的pH在9-12为宜。

②控制浸出温度,一般在大于15-20℃常温下进行浸出。

③控制矿浆浓度,一般小于30%-33%。含泥多时应小于22%-25%。

④控制氰化浸出时间,一般搅拌浸出时间常大于24h。

11、提高二段浸出流程浸出率有哪些措施?

(1)难浸物料与易浸物料分开浸出;第一段浸出难浸物料,利用第一段浸出矿浆中的剩余浸出剂进行第二段易浸物料的浸出。

(2)低酸浸出和高酸浸出分开进行;第一段进行低酸浸出以浸出易浸物料,第一段浸渣制浆后进行第二段高酸浸出,浸出难浸物料,浸出液返回一段进行低酸浸出。

(3)氧化浸出和还原浸出分开进行;第一段进行氧化浸出,矿浆进行固液分离作业,一段浸出液送第二段进行还原浸出,加入被浸物料以还原第一段浸出液中的剩余氧化浸出剂。

12、请回答钨矿物原料除杂的原理及除杂的流程。

13、请简答低品位钨矿物原料的化学处理原则流程及原理。

14、何谓电解沉积法?与金属置换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电解沉积法是指在电解条件下阳极不溶,只使目的组分不断在阴极析出。直至溶液中的目的组分降至

一定值后正常电极作业无法进行为止。

特点:金属置换法可从浸出液中直接沉析出海绵状的粗金属,它需送冶炼加工才能获得纯金属。电解沉积法可直接得到供用户使用的纯金属。

15、简述细菌浸出的原理,以细菌浸出黄铜矿为例说明。

原理:利用细菌或其代谢产物使矿物组分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破坏矿物结构,使有关组分转入浸出液中的浸出过程。 ① 细菌的直接作用:硫化矿床的酸性水中生活的氧化铁硫杆菌等细菌,在氧化过程中,直接破坏了黄

铜矿矿物晶格,使矿石中的铜及其它金属组分呈硫酸盐的形态转入溶液中。

2242424322CuFeS H SO 8.5O 2 CuSO Fe (SO ) H O ++???→++细菌

②细菌的间接催化作用:在氧和硫酸的存在下,细菌可起到催化作用,黄铜矿可在细菌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

3 2243244CuFeS Fe (SO )2O 2 CuSO 3Fe(SO )S ++???→++细菌

16、按萃取机理将萃取过程分为哪几种萃取方法?

①中性萃取②离子缔合萃取③酸性配合萃取④协同萃取

17、推导分步水解法分离浸出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原理。

Me n++nOH -→Me(OH)n ↓

三氧化钨

00

00()0

ln ln lg 2.303lg lg()lg lg lg (lg lg )lg lg 11lg lg lg n N n n n n Me OH s Me OH s n s Me OH Me OH W W Me H Me s W n Me G G G n G RT K RT K G K RT

K n n K n K npH pH K K n n αααααααα+-

+-+-

++++?=?-?-?=-=?==?=+=+-=++?=--

18、影响金属置换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溶液中的氧浓度、溶液中的pH 值、被置换金属离子浓度、溶液温度、置换剂与被置换金属的电位差 置换剂的粒度、溶液流速、搅拌强度

19、写出浸出过程的四种典型化学反应方程及其平衡表达式,指出它们的受控因素。

(1)有氢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A 物质变为B 物质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aA+mH ++ne →bB+cH 2O A B 0.0591=alg mpH blg n

θααεε+--()(取决于平衡还原电位和溶液的PH 值) (2)无氢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A 物质变为B 物质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aA+ne →bB A B 0.0591=alg blg n

θααεε+-()(取决于平衡电位) (3)有氢离子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A 物质变为B 物质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aA+mH +→bB+cH 2O A B 1pH pH (alg blg )m

θαα=-- (决定于溶液的PH 值) (4)无氢离子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A 物质变为B 物质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aA →bB B A l gK blg alg αα=-(取决于反应平衡常数)

20、某铜矿浸出液含有铜15克/升,拟采用逆流萃取流程进行净化富集,已知相比R=1/3,D=9, 萃余液中含铜小于0.15克/升,求萃取理论级数是几级?

u n 110.1531=R=9=3==31531 n=4

D μ?+-?-

21、铜电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影响铜电积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在外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硫酸铜分解成铜离子和硫酸根,铜离子在阴极上获得电子还原成金属铜,并沉积在阴极上。溶液中的水,则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氢氧根则在阳极上失去

电子,析出氧气。即: CuSO 4+H 2O →Cu ↓+H 2SO 4+12

O 2↑ 影响因素: ①电解液组成 ②电解液温度 ③电解液循环速度 ④电流密度 ⑤极间距 ⑥添加剂

22、简述氰化浸金的优缺点。

优点:工艺成熟、技术经济指标稳定收率高达90%以上,对矿石适应性强,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就地产金 缺点:氰化物剧毒,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3、简述流态化塔作为浓缩分级设备的工作原理。

生产中常用流态化塔进行逆流浸出和处理浸出矿浆,以除去粗砂和进行粗砂洗涤。它是利用固体颗粒

和液体在垂直系统中逆流相对运动的广义流态化理论,以达到无级连续逆流洗涤和固液分离的目的。

24、请简答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提取的三代工艺流程。

(1)氯化钠浸取工艺(2)硫酸铵浸出工艺(3)原地浸出工艺

25、某氧化铜矿浸出矿浆的液固比R=3,浸液含铜5克/升,采用一次过滤三级逆流洗涤流程进行固液分离。

已知D=0.6,L=1.5,CW=0。试计算错流洗涤和逆流洗涤时洗涤液中的铜含量,洗渣液相中的铋含量,洗涤效率以及过滤洗涤铜的总回收率。

3

030023231 1.50.62.50.20.63

10110.20.197/0.650.661/11 2.5 2.5 2.53 1.5(n L D K D R C C g L D C g L K K K nL C φ?======--=====??=++++++?=逆流洗涤 错流洗涤

223330143141401)(1 2.5 2.5)0.197 1.921/0.250.040/2.5396.06%110.299.20%1 2.51

0.60.197(1)100%(1)99.21%110.235n n n n n n K K C g L C C g L K K K DC RC ?ηη?εε?+++++=++?==?=?=--====-=-=--?=-?=-==-=-? 99.84%=

图7.5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氯化钠池浸工艺流程图

C l 溶液)

混合稀土氧化物

图7.6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硫酸铵浸取工艺流程图

浸取剂[(NH 4)2SO 4草酸 )

晶型碳酸稀土REO

图7.7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原地浸取工艺流程图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化总结 1。蛋白质的pI: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解离为正离子和解离为负离子的过程和趋势相等,处于兼性离子状态,该溶液的pH值称蛋白质的pI。 2。模体:在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现象,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 4。试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四种类型,以氢键维持二级结构的稳定性。 (2)α-螺旋结构特点:a、单链、右手螺旋;b、氨基酸残基侧链位于螺旋的外侧;c、每一个螺旋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螺距0.54nm;d、每个残基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e、氢键方向与螺距长轴平行,链内氢键是α-螺旋的主要因素。 (3)β-折叠结构特点: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折叠成锯齿状;b、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c、维系依靠肽键间的氢键,氢键方向与肽链长轴垂直;d、肽键的N末端在同一侧---顺向平行,反之为反向平行。 (4)β-转角结构特点:a、肽链出现180转回折的“U”结构;b、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第二个氨基酸残基常为脯氨酸,由第1个氨基酸的C=O与第4个氨基酸残基的N-H形成氢键维持其稳定性。 (5)无规则卷曲:肽链中没有确定的结构。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有:两性解离;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6。核小体(nucleosome):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组成。A、B、和共同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组蛋白,长度约150bp的DNA双链在组蛋白八聚体上盘绕1.75圈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之间通过组蛋白和DNA连接形成的串珠状结构称核小体。 7。解链温度/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在DNA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或称熔融温度(Tm值)。 8。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的作用下,DNA双链间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DNA的变性作用。9。试述细胞内主要的RNA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1)核糖体RNA(rRNA),功能: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它与核蛋白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为mRNA,tRNA 及多种蛋白质因子提供相互结合的位点和相互作用的空间环境,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信使RNA(mRNA),功能:转录核内DNA遗传信息的碱基排列顺序,并携带至细胞质,指导蛋白质合成。是蛋白质合成模板。成熟mRNA的前体是核内不均一RNA(hnRNA),经剪切和编辑就成为mRNA。 (3)转运RNA(tRNA),功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为各种氨基酸的载体,将氨基酸转呈给mRNA。转运氨基酸。 (4)不均一核RNA(hnRNA),功能:成熟mRNA的前体。 (5)小核RNA(SnRNA),功能: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6)小核仁RNA(SnoRNA),功能:rRNA的加工和修饰。 (7)小胞质RNA(ScRNA/7Sh-RNA),功能: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10。试述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1)DNA是一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双链结构。两条链在空间上的走向呈反向平行,一条链的5’→3’方向从上向下,而另一条链的5’→3’是从下向上;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A与T通过两个氢键配对,C与G通过三个氢键配对,碱基平面与中心轴相垂直。 (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5碱基对,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2.37nm,螺距为3.5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小沟。(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之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碱基堆积力维持。1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2。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3。何为酶的Km值?简述Km和Vm意义。

选矿实验流程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内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内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3)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化学选矿教案

绪论 近2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矿产资源开采量翻番的周期愈来愈短。易采易选的单一富矿愈来愈少,其开采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嵌布粒度细、品位低的难选复合矿的开采量愈来愈六,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矿产品加工部门和用户对矿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对矿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也越采越高。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矿产品的需求,矿物工程学科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在完善原有的重力选矿、浮选和磁电选矿等物理选矿法的同时,急切要求发展新的分选效率、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更高的选矿方法。正因如此,近20年来,化学选矿法及化学选矿和物理选矿的联合流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传统的选矿方法存在的缺陷: 传统的选矿方法对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有价成分含量较低的矿石、冶金或化工行业的中间产品、工业生产的废料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收效甚微,而化学选矿为开发利用上述资源提供了有效的、合理的、有前途的途径。 所谓化学选矿是基于矿物和矿物组分的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方法改变矿物组成,然后用其他的方法使目的组分富集的矿物加工工艺。它是处理和综合利用某些贫、杂、细等难选矿物原料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使未利用资源资源化和解决三废处理、变废为宝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1、化学选矿与物理选矿的区别 ?重选、浮选、磁选(磁化焙烧除外)、电选等都是在没有改变矿物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进行的。 ?化学选矿改变矿物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进行的。 ?化学选矿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普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而物理选矿成本较低。 2、化学选矿与物理选矿的应用 ?都是处理矿物原料并使目的组分得到富集、分离及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物理选矿主要处理粒度相对较粗的矿物;化学选矿较物理选矿其应用范围更宽。 ?化学选矿可以处理物理选矿方法无法处理的低品位、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的矿石,并能从“三废”中回收有用组分。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原料中的有价成分。 3、化学选矿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化学选矿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工艺过程和典型应用示例。 4、化学选矿的主要过程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 掌握: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生物化学? 2.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协同效应、变构效应、蛋白质等电点、电泳、层析 2. 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本质是什么有何实际应用? 3. 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4.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各类核酸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核酸的化学组成;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异同;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主要化学键;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mRNA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特点;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变性、复性),核酸分子杂交概念。 第三章酶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同工酶;酶促反应特点;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特点及其应用;酶调节的方式;酶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的概念。 第四章糖代谢 掌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无氧分解(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及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限速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血糖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糖酵解、糖酵解途径、高血糖和糖尿病、乳酸循环、糖原、糖异生、三羧酸循环、活性葡萄糖、底物水平磷酸化。 2.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3.试述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途径。

选矿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1、重介质选矿法: (1)方法是基于矿石中不同的矿粒间存在着密度差,(或粒度差),籍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使不同物料得到分离。 重介质选矿分选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小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将在介质中上浮,大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在介质中下沉。 (2)工艺流程 矿石的重选流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部分。(1) 准备作业,包括a:为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而进行的破碎与磨矿;b:多胶性的或含黏土多的矿石进行洗矿和脱泥;c:采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对入选矿石按粒度分级。矿石分级后分别入选,有利于选择操作条件,提高分选效率。2) 选别作业,是矿石的分选的主体环节。选别流程有简有繁,简单的由单元作业组成,如重介质分选。(3)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指精矿脱水、尾矿输送和堆存。 2、跳汰选矿法 (1)原理:跳汰选矿是在垂直交变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群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 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入跳汰机内落到筛板上,便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展,这个物料层,称为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周期性的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垂直变速水流透过筛孔进入床层,物料就是在这种水流中经受跳汰的分选过程。 (2)工艺过程 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

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3、浮选 (1)原理: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分选矿物的一种选矿方法。 (2)浮选流程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及浮选的粗选、精选、扫选作业。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矿-浮选的阶段磨浮流程;精矿或中矿再磨再选流程。浮选产出粗精矿的作业称粗选;粗精矿再选作业称精选;尾矿再选作业称扫选。回收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时,不同矿物先后浮选的流程称优先浮选或选择浮选;先将有用矿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离的流程,称混合-分离浮选。工业生产时必须针对矿石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浮选流程。 浮选的原则流程即浮选的骨干流程或流程的主干结构。它一般包括段数、循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等内容。 3)浮选机:浮选机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混合式浮选机或充气搅拌式浮选机、气体析出式浮选机。

(完整版)铅锌矿选矿厂可行性报告

祁连县先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选矿厂 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00六年十二月

编制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项目编写负责人:王文娟 编写人员: 张世知(副研究员) 李明辉(注册咨询工程师) 张坤(工程师) 王成(工程师) 赵云凯(会计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 1.3、项目概况 (3) 1.4、问题与建议 (7)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7) 2.1、投资环境 (9)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第三章市场概况分析 (14) 3.1、矿石的分类 (14) 3.2、铅锌性能与应用 (14) 3.3、铅锌行业现状 (15) 3.4、铅锌行业市场分析 (18) 3.5、铜市场分析 (20) 3.6、国内部分地区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2) 第四章厂址选择 (25) 4.1、厂址地理位置现状 (25) 4.2、厂址建设条件 (28)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与工程方案 (28) 5.1、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 (28) 5.2、技术方案 (29) 第六章材料燃料供应 (37) 6.1、主要原材料供应 (37) 6.2、燃料供应 (38) 6.3、主要原材料、辅料价格 (38) 6.4、主要原材料、燃料及辅助材料年需要量 (39) 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39) 7.1、总图布置 (39) 7.2、运输 (40) 7.3、公用辅助工程 (40) 7.4、供热 (42) 7.5、通信设施 (42) 7.6、维修 (42)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及消防 (42) 8.1、环境保护 (42) 8.2、劳动保护与安全技术措施 (50)

选矿基本知识

选矿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重力选矿法(简称重选法):是在运动介质(水)中,按粒度比重和粒度的差异进行分选的分法。 浮选法:是选金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矿法。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选分矿石的一种方法。 混汞法:是一种古老而又简易的选金方法。在矿浆中,金粒被汞(水银)选择性地润湿并形成金汞齐,使它和别的矿物及脉石互相分离,这种方法称为混汞法。品位:就是矿石或选矿产物中该金属或选矿产物重量之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产率:选矿产物的重量与原矿重量之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选矿比:原矿重量与精矿重量的比值,它表示获得1吨精矿需要处理的原矿的吨位。 富矿比:精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和原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之比值。它表示精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和原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高出的倍数。 回收率:选矿的目的就是要把原矿中所含的金属,最大限度地选入到品位更高的精矿中。这个选分过程的完全程度,可以用金属回收率来评定。所谓金属回收率,就是精矿中所含的金属重量与原矿中该金属重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来表示。二、选矿指标 处理原矿品位(克/吨)=处理原矿含金量(克) / 处理原矿量(吨) 精矿品位: 是指平均每吨精矿中的含金量,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精矿品位(克/吨)=精矿含金量(克) / 精矿数量(吨) 精矿产率: 是指产出的精矿量占原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选矿厂质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精矿产率(%)=精矿数量(吨) /原矿数量(吨) ×100% 尾矿品位: 是指选矿厂排弃的尾矿中,平均每吨尾矿中的含金量。它是反映在选矿过程中金属损失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尾矿品位(克/吨)=尾矿含金量(克)/尾矿数量(吨) 尾矿量(吨)=处理原矿量(吨)-精矿量(吨) 选矿回收率: 是指采用各种选矿方法获得的最终产品含金量占处理原矿含金 量的百分比。按理论和实际回收率两种方法计算。 选矿理论回收率(%)=精矿品位×(原矿品位-尾矿品位)/(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 )×100% =理论回收的金属量(克) /处理原矿金属量(克)×100% 选矿实际回收率(%)=金精矿含金量(克)/原矿含金量(克)×100% (浮选回收率) 浸出率: 是指经浸出作业已溶解金的金属量占氰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浸出率=已溶解金的金属量(克)/氰原矿金属量(克)×100% =(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100% 洗涤率: 是指贵液中含金量占浸出溶解金的金属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洗涤率(%)= 贵液含金量(克) / 浸出已溶金的金属量(克)×100% =(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排液金属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100% 置换率: 是指通过置换沉淀而析出的金泥含金量占贵液含金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置换率(%)=金泥含金量(克) /贵液含金量(克)×100% 氰化回收率: 是指氰化金泥含金量占氰原矿含金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氰化回收率(%)=金泥含金量(克)/氰原矿含金量(克)×100% =浸出率(%)×洗涤率(%)×置换率(%) 氰化金泥冶炼回收率: 是指冶炼后合质金含量占氰化金泥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冶炼回收率=合质金含金量(克)/金泥含金量(克)×100%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重点

等电点:在某PH的溶液中,氨基解离呈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 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DNA变性:某些理化因素会导致氢键发生断裂,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称为DNA变性 解链温度(Tm):在解链过程中,紫外吸收值得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一些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同工酶: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诱导契合:在酶和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性、相互适应,这一过程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 米氏常数(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酶原的激活: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即为。。 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三羧酸循环:是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再4次脱氢,2次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 糖异生:从非糖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 脂肪动员: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被酯酸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至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酮体:是脂酸在肝细胞线粒体中β-氧化途径中正常生成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脂蛋白:血浆中脂类物质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 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可通过连锁的氧化还原将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营养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一碳单位: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因 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极,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极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的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中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生物转化: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为生物转化 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氢进入呼吸链,彻底氧化成水的同时,ADP磷酸化生成ATP,称为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由于脱氢脱水作用,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T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密码子: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这种三联体形成的核苷酸行列称为密码子 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组织中进行类似的发酵的降解反应过程,最终形成乳酸或丙酮酸,同时释放出部分能量,形成ATP供组织利用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浮选基础知识简介

浮选基础知识简介 选矿:也叫矿物加工,是采矿与冶炼加工之间的重要环节,它是从事矿物分离的科学与技术。其目的包括:1. 将矿石中的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使有价元素的品位(含量)达到冶炼或化工加工的要求,对于某些非金属矿选矿所获得的精矿,可直接用作矿物材料。2. 将相互共生的多种矿物彼此分离成单独的精矿产品,分别送后续加工。3. 消除对冶炼等后续加工过程有害的元素或杂质。进入选矿厂的矿石叫原矿,选矿产品有精矿、尾矿,有时还有中矿。 主要选矿方法有浮选法、磁选法、重选法、电选法、化学选矿以及联合流程的应用。 当今,选矿技术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推广应用到石油、环保、冶炼、化工和粮食加工等领域。 浮选:浮选是一种最主要的选矿方法。它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特性不同而进行分选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气-液-固相的性质及相界面发生的有关现象:润湿、吸附、解吸、界面电现象、化学反应等。矿粒向气泡的附着是浮选的基本行为。将矿化泡沫与矿浆分离就实现了矿物的浮选分离过程。 浮选药剂的作用是影响浮选的主要因素。浮选药剂有: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活化剂、抑制剂、PH调整剂),此外,还有助磨剂、絮凝剂、助滤剂等。

浮选厂的工艺过程包括:原矿的破碎-筛分流程、磨矿-分级流程、浮选流程、精矿浓密-脱水流程和尾矿输送与堆放。与浮选有关的因素有:磨矿细度、矿浆浓度、矿浆温度、加药制度、矿浆充气和搅拌、浮选时间、水的质量和浮选流程结构。 目前应用的浮选设备主要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搅拌式浮选机、喷射式浮选机、旋流浮选机和浮选柱等。 浮选发展的四个阶段: 1860-1902年,浮选萌芽及全油浮选形成期。 1902-1912年,全油浮选、表层浮选、泡沫浮选共存期。 1912-1925年,泡沫浮选竞争期。 1925年至今,泡沫浮选快速发展期。1924年发现黄药可作为捕收剂,1922年发现氰化物的抑制作用,1913年发现重铬酸盐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此后又发现硫酸铜对闪锌矿的活化作用,大大促进了硫化矿的浮选。 以下简要介绍浮选工艺因素(略)

矿石可选性复习-个人整理

矿石可选性研究 一、名词解释(4'×5=20') 矿石的贫化率:(采区矿石地质品位-采出矿石品位)/(采区矿石地质品位―废石品位)×100% 试样最小必需量:为保证一定粒度散粒物料试样代表性所必需取用的最小试样量。 矿石结构:是指某矿物在矿石中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及相互结合关系。 筛分分析:用筛分的方法将物料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 堆比重:堆积的矿粒(块)群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堆重度:单位体积的矿粒(块)群的重量。 液固比:用矿浆中液体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来表示,称为液固比。 单体解离度: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率。 物相分析:根据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分离,从而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的多少。 粒度分析:测定物料的粒度组成以及比表面等直接或间接了解物料粒度特性的测定工作。 优先浮选:如果在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时,将有用矿物依次一个一个地选出为单一精矿的方法。混合浮选:如果在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时,将有用矿物共同一起选出为混合精矿,随后再把混合精矿中的有用矿物一个一个地选分开来的方法叫混合浮选。 活化剂:凡能促进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从而提高矿物可浮性的药剂称为活化剂。 磁场和磁场强度:在磁铁和电流的周围磁力作用的空间叫做磁场;用来衡量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磁场强度。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使物体显示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 试样的代表性:该样品能够在规定的取样和分析的总误差范围内,反映物料所被控制的特征。 试验设计:将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安排试验的方法叫试验设计。 等降比:等降颗粒中存在有小密度的大颗粒和大密度的小颗粒之比叫做等降比。 粒级回收率:是指分粒级计算的各个粒级的有用成分(如金属)在各个产品中的回收率(即分配率) 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精确度指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或分散程度,随机误差小,重复测量的结果就密集,即重复性好。准确度指测试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四分对分法:将试样混匀并堆成圆锥后,压平成饼状,然后用专用的十字板或普通木板、铁板等将其沿中心十字线分割成四份,取其中互为对角的两份并作一份,此法称为四分对分法。 试金分析:金银等贵金属需要用类似火法冶金的方法进行分析,所以专门称之为试金分析。 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嵌布粒度特性: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粒度组成:物料中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废石的混入率:矿山开采时,混入废石量与采出矿石总量的百分比。 矿石的物相:即矿石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多少。 回收率: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的金属或有用组分的数量与原矿中金属的数量的百分比。 筛分效率:指筛分时所得到的筛下产物的重量与原矿物料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粒级重量的百分数。 选矿比:选矿比是指每选一吨精矿所需的原矿吨数,通常以倍数表示。 矿石:就是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能用工业的方法从中提取金属及其他化合物的岩石。 矿石品位: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某种金属或有用组分的多少,常用比分比表示。 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经过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后,所产生的具有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天然化合物。精矿产率:精矿重量与原矿重量的百分比。 选矿试验方案:试验中准备采用的选矿方法。包括选矿方法、选矿流程和选矿设备,根据矿石性质可采用重、磁、浮、化或联合流程。 类质同象:化学成分不同,但相互类似而结晶构造相同的物质,在结晶过程中原子、离子分子等可以相互替换但结晶构造不受破坏的现象。 浸染状构造:有用矿物颗粒或其细小脉状集合体疏散孤立地分布在脉石矿物中

化学选矿

浅述化学选矿 摘要:化学选矿作为一门新兴选矿工艺,推动了矿物加工的发展,为处理贫细杂难选矿石提供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选择方案。 关键词:化学选矿,焙烧,浸出,吸附,电解,氰化浸出 概论 化学选矿,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化学的方法对目的矿物进行分离富集提纯,生产合格产品的加工方法。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且有价成分含量较低的矿石、冶金或化工的中间产品、工业生产的废料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处理,综合回收利用,传统的选矿方法显得成效甚微,而化学选矿的发展为上述资源提供了有效合理的途径。 化学选矿主要包括对矿石或其他原料的焙烧处理和湿法化学处理两大部分。我国化学选矿在工业上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广泛地用于处理各种难选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别是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 一、基本化学选矿作业 1、焙烧 焙烧是物料在熔点以下加热的一种过程,他的目的在于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以便于下一步处理。根据焙烧在化学选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其主要化学反应性质可分为:还原焙烧、氧化焙烧、氯化焙烧、氯化离析、加盐焙烧、煅烧。焙烧是在焙烧炉中进行的[1]。焙烧在选矿中的应用很广泛,不过由于焙烧过程一般都是能耗很高、不易控制、劳动条件差、对环境有污染、投资经费很高的作业,所以应该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后才可采用。 焙烧作业往往和其他选别作业一起组成联合工艺流程,如焙烧—磁选、焙烧—浮选、煅烧—浸出等。 2、浸出 浸出是溶剂选择性溶解物料中某目的组分的工艺过程。物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药剂

使物料中的目的组分选择性溶解,使该组分进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杂质组分(或脉石)分离的目的。浸出作业所处理的物料一般为难于用物理选矿法处理的原矿、中矿、粗精矿、混合精矿、尾矿、贫矿、表外矿及冶金、化工中间产品等,依据物料特性,物料经碎磨后或直接进行浸出,或经预先焙烧后浸出。化学选矿过程中,浸出是最常用的作业。 浸出的方法较多,依据浸出药剂的种类可分为水溶剂浸出(酸浸、碱浸、盐浸等)和非水溶剂浸出(有机溶剂作浸出剂)。依据浸出过程中物料和浸出剂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矿物原料的浸出可分为渗滤浸出和搅拌浸出。渗滤浸出又可细分为就地渗滤浸出(地浸)、矿堆渗滤浸出(堆浸)和槽渗滤浸出(槽浸)。 在物料浸出工艺中,根据被浸出物料和浸出剂运动方向的差别可分为顺流浸出、错流浸出、逆流浸出三种浸出流程。(1)顺流浸出是指被浸物料和浸出剂的流动方向相同。该流程可以得到目的组分含量较高的浸出液,浸出剂耗量较低,但其浸出速度较慢,浸出时间较长才能得到较高的浸出率。(2)错流浸出是指被浸物料分别被几分新浸出剂浸出,而每次浸出所得的浸出液均匀送到后续作业处理。该流程浸出速度较快,浸出率较高,但浸出液体积较大,浸出剂耗量较高。(3)逆流浸出是指被浸物料和浸出剂的运动方向相反,即经过几次浸出贫化后的物料与新浸出液接触,而原始被浸物料则与浸出液接触。该流程可得到目的组分含量较高的浸出液,浸出剂耗量低,但浸出级数较多,浸出时间较慢。 3、浸出液处理 经浸出作业后,需要将目的组分从浸出液中分离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有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和膜分离等。 溶剂萃取分离法是利用物质在两互不相溶的液相中的分配特性的不同,通过物质由一个液相转移到另一个液相的传质过程来实现物质分离提取。实际生产中,萃取作业包括三个步骤:a、有机相和水相充分混合接触;b、萃取相和萃余相分离;c、萃取剂和目的组分的分离回收。 离子交换吸附与活性炭吸附一样,在浸出矿浆中富集金、银及稀有金属日益受到重视。其生产过程主要归结为吸附、解吸与再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活性炭吸附相比,二者各有优缺点。活性炭选择性比树脂好;树脂的交换容量相对活性炭的吸附量低;活性炭的吸附速度较快,吸附周期短;树脂交换速率小,吸附周期长;活性炭易磨损,产生粉炭几率多,因此金属回收率低,树脂的弹性较好不易磨损,金属回收率较高;树脂交换总成本低;活性炭在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_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S 特征元素:N(16%)特异元素:S 凯氏定氮法: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100g样品中蛋白质含氮量(g%)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名解)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基团共价连接并因而失去对称性的四面体碳 为L-α-氨基酸,其中脯氨酸(Pro)属于L-α-亚氨基酸 不同L-α-氨基酸,其R基侧链不同 除甘氨酸(Gly)外,都为L-α-氨基酸,有立体异构体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类 非极性氨基酸: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 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 极性中性氨基酸:丝氨酸(Ser)、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 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苏氨酸(Thr)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酪氨酸(Tyr)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其中: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 四、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①氨基酸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能与酸或碱类物质结合成盐,故它是一种两性电解质。 ②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程度取决于所处溶液的酸碱度。 ③(名解)等电点(pI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pHpI 阴离子氨基酸带净正电荷,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 ④在一定pH范围内,氨基酸溶液的pH离等电点越远,氨基酸所携带的净电荷越大 2、含共轭双键的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性质 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 nm 附近 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两种氨基酸残基,所以测定蛋白质溶液280nm的光吸收值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在pH5~7,80~100℃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此吸收峰值与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正比关系,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五、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 (一)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肽 1、(名解)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3、10个以内氨基酸连接而成多肽称为寡肽;由更多的氨基酸相连形成的肽称多肽 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为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全面介绍浮选法选矿基础知识.doc

9C YLXXMxom [导读]浮选法是选矿作业的主要方法之?,只要是利用矿物表而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来选别矿物颗粒的过程,IH称浮游选矿,是应用最广泛的选矿方法。几乎所有的矿石都可用浮选分选。 如金矿、银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辉可矿、镣黄铁矿等硫化伊物,孔雀石、门铅矿、菱锌矿、异极矿和赤铁矿、锡石、黑鸨矿、钛铁矿、绿柱石、锂辉石以及稀土金属矿物、铀矿等率I化矿物的选别。 浮选法是选矿作业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是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来选别矿物颗粒的过程,旧称浮游选矿,是应用最广泛的选矿方法。几乎所有的矿石都可用浮选分选。如金矿、银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辉钥矿、竦黄铁矿等硫化矿物,孔雀石、白铅矿、菱锌矿、异极矿和赤铁矿、锡石、黑钙矿、钛铁矿、绿柱石、锂辉石以及稀土金属矿物、铀矿等氧化矿物的选别。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英、云母、长石等非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及萤石、磷灰石、里晶石等非金属盐类矿物和钾盐、岩盐等可溶性盐类矿物的选别。 浮选的另一里要用途是降低细粒煤中的灰分和从煤中脱除细粒硫铁矿。全世界每年经浮选处理的矿石和物料有数十亿吨。大型选矿厂每天处理矿石达十万吨。浮选的生产指标和设备效率均较高,选别硫化矿石回收率在90%以上,精矿品位可接近纯矿物的理论品位。用浮选处理多金属共生矿物,如从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矿石中可分离出铜、铅、锌和硫铁矿等多种精矿,且能得到很高的选别指标。浮选适于处理细粒及微细粒物料,用其他选矿方法难以收小于10叩的微细矿粒,也能用浮选法处理。 一些专门处理极细粒的浮选技术,可PI收的粒度下限更低,超细浮选和离子浮选技术能收从胶体颗粒到呈分子、离子状态的各类物质。浮选还可选别火法冶金的中间产品,挥发物及炉渣中的有用成分,处理湿法冶金浸出渣和置换的沉淀产物,收化工产品(如纸浆,表面活性物质等)以及废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几座浮选厂,1949年以后建成了几百座处理各种矿石的现代浮选厂。在多金属矿石的分离浮选、复杂矿石的综合利用、铁矿石浮选以及非金属矿石与煤的浮选等领域内,均取得了成就。浮选工艺各种浮选工艺的理论基础大体相同,即矿粒因自身表面的疏水特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后获得的疏水(亲气或油)特性,可在液-气或水-油界面发生聚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泡沫浮选法。矿石经破碎与磨碎使各种矿物解离成单体颗粒,并使颗粒大小符合浮选工艺要求。向磨矿后的矿浆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并搅拌调和,使与矿物颗粒作用,以扩大不同矿物颗粒间的可浮性差别。调好的矿浆送入浮选槽,搅拌充气。矿浆中的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可浮性好的矿粒选择性地粘附于气泡并被携带上升成为气-液-固三相组成的矿化泡沫层,经机械刮取或从矿浆面溢出,再脱水、干燥成精矿产品。不能浮起的脉石等矿物颗粒,随矿浆从浮选槽底部作为尾矿产品排出。有时,将无用矿物颗粒浮出,有用矿物颗粒留在矿浆中,称为反浮选,如从铁矿石中浮出石英等。 常规泡沫浮选适于选别0.5mm至5pm的矿粒,具体的粒限视矿种而定。当入选的粒度小于5/m时需采用特殊的浮选方法。如絮凝一浮选是用絮凝剂使细粒的有用矿物絮凝成较大颗粒,脱出

化学选矿

化学选矿 目录 第一节化学选矿基本原理 (3) 1.什么是化学选矿? (3) 2.化学分选过程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4) 3.常见的焙烧有几种类型? (4) 4.常用的焙烧设备有哪些? (5) 5.什么是化学浸出? (6) 6.常见的化学浸出方法有哪些? (6) 7.怎样保证浸出作业有高的浸出率? (8) 第二节氰化浸出 (10) 8.氰化浸出前矿浆需进行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10) 9.如何用氰化物将金从矿石中浸出? (12) 10.怎样提高金的溶解速度? (14) 11.含金矿石氰化浸出效果差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5) 12.含铜高的金矿石应怎样处理? (16) 第三节固液分离 (17) 13.如何实现矿浆的固液分离和洗涤? (17) 14.怎样操作多层浓密机? (19) 15.置换用板框压滤机应如何操作? (20) 16.怎样选择贵液净化、脱氧设备? (21)

17.如何处理多层浓密机泥封槽常见的故障? (22) 第四节离子交换吸附净化法 (24) 18.如何测定活性炭的活性? (24) 19.怎样测定活性炭的强度? (25) 20.炭吸附提金过程中常有哪些故障? (26) 21.炭浆法提金厂怎样提高已溶银的回收率? (27) 22.工业上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载金炭解吸方法? (28) 23.提高载金炭解吸率的途径有哪些? (30) 24.如何实现解吸液循环泵一机多用? (31) 25.解吸炭酸洗时应注意什么? (32) 26.如何实现活性炭的热再生? (33) 27.金电解沉积过程的技术操作有何要求? (34) 28.含铜较高的置换金泥熔炼前应怎样处理? (35) 29.阴极金泥如何进行冶炼前的预处理? (36) 第五节堆浸和混汞提金 (37) 30.提高堆浸过程浸出速度的途径有哪些? (37) 31.进行粉矿制粒堆浸意义是什么? (39) 32.怎样进行多段筑堆和分层筑堆? (41) 33.如何实现较粗金粒的回收? (41) 34.怎样安装混汞板? (43) 35.在混汞板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4) 36.如何处理汞板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45)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考试重点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最精简重点 一、名词解释 增色效应:核酸水解为核苷酸,紫外吸收值增加30%~40%的现象。 减色效应:复性后,核酸的紫外吸收降低 一碳单位:指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 Tm值:即溶解温度,即紫外线吸收的增加量达到最大增量的一半时的温度 酶活性部位:在整个酶分子中,参与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残基 ] 氧化磷酸化: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 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化分子,并与之结合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糖酵解:1mol葡萄糖变成2mol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底物磷酸化:直接利用代谢中间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产生ATP的磷酸化类型 脂类: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β-氧化:脂肪酸氧化是发生在β原子上的,逐步将碳原子成对地从脂肪酸键上切下,即β-氧化 氨基酸代谢库:体内氨基酸的总量 从头合成途径:不经过碱基,核苷的中间阶段的途径 / 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直接合成核苷酸 半保留复制:DNA的两条链彼此分开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则合成互补链,由此产生的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则是以这条亲代为模板合成的新链 不对称转录:一、指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模板;二,指同一单链上可以交错出现模板链和编码链 前导链:复制时,DNA中按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的方向,沿5’至3”方向连续合成的一条链 后随链:在已经形成一段单链区后,先按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沿5’至3”方向合成冈崎片段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链的一条链 密码子:mRNA上所含A,,C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 反密码子:指tRNA上的一端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起始密码子:特定起始点的密码子(AUG) ] 终止密码子:mRNA中终止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UAG,UAA,UGA) 二,蛋白质 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 2,等电点(PI):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使氨基酸分子上的-NH3+,-COO-解离度完全相等,此时溶液的PH。 PI>PH时,氨基酸向阴极移动;反之,向阴极移动 3,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反应特征: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其余的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均产生蓝紫色物质 4,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生成的2,4-二硝基苯氨基酸呈黄色。通过提取后进一步鉴定,可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末端氨基酸,此法称为Sanger法 5,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Edman反应):此反应可测定出多肽链N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6,蛋白质结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多肽链有一定周期性的,由氢键维持的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