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完整版)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完整版)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完整版)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1、你不是新闻发言人

2、面对电话采访技巧

3、面对突发采访技巧

4、谈论万科的原则

1、时刻记住你不是公司新闻发言人:你有公司的授权发言吗?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线公司总经理、一线公司新闻发言人具有接受采访的资格;如特殊事件发生时,就该事件另指定新闻发言人。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请永远牢记,你不是新闻发言人。

2、电话采访技巧:如遇媒体,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公司媒体专员

错误:在接到媒体电话问询,提出采访要求时,请不要以“没空、不知道”等语言挂断对方电话,请记住电话这边的你,代表万科。

在接到媒体电话问询,提出采访要求时,应礼貌回复对方自己并不是公司新闻发言人,请对方留下姓名、媒体名称、联系电话,告知对方将联系媒体工作人员回复,同时请在第一时间告知媒体专员相关信息。如果对方有谈及主要采访事项、以及对方谈话中的态度倾向,可一并告知媒体专员。

你知道公司的媒体对接人是谁吗?

如何查询所在公司媒体专员的联系方式?

在邮箱通讯录中,查询集团“品牌管理部”,双击媒体事务对接人全体,即可找到你所在公司的媒体专员

3、突发采访应对技巧

媒体有时希望进行负面的报道,如果你组织或者明显的逃避会成为很好的新闻素材。这时不要把媒体当敌人,突然遇到媒体时不要紧张,要落落大方,最好的表情是微笑。请记者到适合的场所休息,安抚情绪激动的记者,等待媒体专员或者相关人士到场,不要放任记者进行采访。如果记者和摄像师执意继续拍摄,不要阻拦,应迅速联系媒体专员,继续自己的正常工作。因为在摄像机前你面对的不仅是镜头,而可能是成千上万的观众。

9个场景,看媒体专员怎么说。

不要拍——不要用手阻挡镜头拍摄

你给我停下——不要抢夺摄像机

不要躲避镜头或者让摄像机追着你跑

我拍!我拍!我拍!——不要反拍采访人员

不许采访!你给我出去!——不要与采访人员有任何肢体碰撞

不要对着镜头发脾气、做怪脸,脸部表情不要过于丰富

不要对记者“反唇相讥”

不要评论他人或竞争对手

如无媒体工作人员在场,应请记者到适合的场所休息,等待媒体专员或者相关人士到场,不要放任记者进行采访。如果记者执意进行采访,不要阻拦,应迅速联系媒体专员,时刻关注媒体的行为,并及时与媒体工作人员沟通。

正确:

“你好。我是大新闻电视台记者,是应邀前来采访的。”

“对不起,我不是新闻发言人,我会马上联系公司的媒体代表来和您沟通,请您到接待室稍等。谢谢!”

如果对方继续拍摄,员工迅速联系媒体专员告知情况,继续自己的正常工作,同时要关注媒体人员的行动。但不要阻拦拍摄或出语攻击。如果对方一直追问你问题并跟拍:

“我想问一下美丽家园项目是不是真的停工了?你能否确认这条消息?你们公司的资金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对不起,我本人没有接受采访的权限,我们的媒体专员很快就来。”

“你可否先谈谈你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社会上都在讨论,你平时有没有听到什么?”“抱歉,对于这件事,我不希望你采访我个人,谢谢。”

在对话的过程中要保持落落大方的职业形象。再次提示:接待媒体过程中,请避免谈论相关的话题,因为你不是新闻发言人。

4、谈论万科的原则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任何场合与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政府部门等行业内人士沟通时要格外注意,即使是你很熟悉的朋友,你可请对方上网查询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如果你确定自己的信息可以谈及,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1、应回避的敏感话题:

遇重大事件已指定专门新闻发言人的问题;

公司内部尚未形成统一对外说法的问题;

容易引发政府、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问题;

公司未公开的经营目标;

对公司股价走势的评价;

公司内部的策略调整及管理措施;

政治、民主、宗教等问题;

其他对公司业务经营、品牌形象或竞争态势构成显著影响的话题。

2、需要谨慎谈论的话题:

国家重大事件;政策话题;行业走势;房价话题;对行业调整阶段企业应对策略或过冬措施;对竞争对手及媒体的评价;与其他公司的合资、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重要业务信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或人事变动;未决的诉讼或其他法律事件爱你、尚未解决的重大突发事件;业务拓展及变更计划。

请牢记上面的原则,也许你参加某个专业论坛或者行业聚会时候的发言,明天就刊登在报纸上了,可能你并不知道媒体在场。记住,未经授权,你不是新闻发言人。

作为万科的员工,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维护公司的形象,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责任。在任何公开场合发表不恰当的言论,都可能对公司的企业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些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同行、合作方、股东大会、媒体活动等公开场合,言论方式包括语言、图象、文字等形式。

面对媒体的时候,我们要注意:

在未得到授权的时候,你不是公司的新闻发言人。不要试图阻止摄像机,工作中要落落大方并保持良好的形象、保持微笑,从容应对。一定要留下记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媒体工作人员即时联系对方。

课程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技巧,大家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在实践中积累媒体应对的经验。

请牢记:未经授权,你不是公司的新闻发言人。

从员工守则看万科企业文化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现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它是中国内地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万科把品牌的利益点集中在“展现自我的理想生活”,以“以您的生活为本”为品牌核心,提出“建筑无限生活,健康丰盛人生”这一创新理念。万科的良好业绩,企业活力及盈利增长潜力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凭着一贯的创新精神,专业开发优势,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万科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万科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导向,但企业文化的发展遵循着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的路径:创新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高层次创新导向,以此来进行企业文化的不断演进,推动企业管理一步一步迈向更高层次,并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在万科员工守则开篇写道:“我们的宗旨——建筑无限生活 我们的愿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这正体现了公司的理念,即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人才是万科的资本;“阳光照亮的体制”——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员工守则分成六个部分,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万科的规章制度、员工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和员工所拥有的权利,还可以从中解读到万科的工作氛围、作风和所涵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一点一滴就可以形成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万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在行业还有待成熟的时候,建立和守住了自己的价值观,在任何利益诱惑面前,一直坚持着职业化的底线:对人永远尊重、追求公平回报和开放透明的体制。这也是董事长王石所精心经营的成果体现。 万科的企业文化无处不在,本文将从员工守则中四个部分来挖掘,究竟是什么促使万科在业界成功。 一、前言 “万科是一个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团队,充满着追求创新的进取精神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公司致力于培养职业经理阶层,为职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公司提倡个性发挥、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通过对公司发展历程、品牌建设和公司理念的介绍,即将踏入万科工作的人可以初步的了解万科,同时可以很好的憧憬着自己的职业发展,在新员工心中树立信念和自豪感。 “万科过去的每一点成就,都有赖于万科职员的努力。万科明天的每一个进步,从今天开始,都与你的努力密切相关。这是鼓舞人心的话,尤其对新员工来说,这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信任,信任是一个好工作的开始。对每个人来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归属感也就是从你踏入公司的那一刻起生根的。

工作心得:融媒体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与媒介沟通技巧(最新)

工作心得:融媒体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与媒介沟通技巧(最新)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无处不在的媒介平台,让企事业单位的媒体公关结果充满了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此,如何与媒介进行有效沟通,对企事业单位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危机迅速反应 在这个24小时新闻借助不同媒介平台滚动传播的时代,单位必须对危机做出即刻反应。在危机萌芽刚出现前,能够预防甚至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是单位应对危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免疫机制。企事业单位可视情况,建立危机预防机制,并形成稳定的管理制度保障,尤其需要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危机处理意识。 任何迟滞的反馈,都可能对单位带来名誉甚至是业务方面的损失,造成信任危机。所以,在危机爆发最初的24小时,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危机公关的成败就在此时间段内。

2004年7月,西安杨森公司在“息斯敏”事件中回避事实,对媒体报道不作任何评价的应对方式,让公众觉得公司确实有问题。研究显示,超过65%的公众听到“无可奉告”这句话时,会视为行为者默认有罪。 因此,单位面对危机时,不仅不应该心存侥幸,反而应在危机刚开始、还没有大规模扩散之时,就主动占领先机。此外,应密切关注企事业单位同行,以及上下链和政府等可能会对企事业单位产生影响的组织和公众所发生的事件,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媒体的关注,尽量在危机萌芽状态将其扼杀。 成立危机处理中心提前预防 危机的预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该化为企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其间,培养建立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和媒体信息发布中心是关键性环节。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可以按照单列科室或划归宣传部门的方式建立,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公众提供信息。一旦发生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

(完整版)《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试行)》实施办法

1.目的 确保万科物业优良传统和企业价值观得到继承和发扬,规定和落实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执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范围 集团物业管理全体职员工,外包单位员工参照此标准要求。 3.职责 3.1 集团物业管理部负责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的制定、修改,以及对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 3.2各地物业公司负责本公司员工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实施,并制定相关的检查制度。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万科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万科人一切行为的标准源,“持续超越我们的顾客不断增长 的期望”和“全心全意全为您”是指导万科物业员工行为标准的基本理念。万科物业员工应在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上都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要求。 4.2 万科物业员工必须以《职员职务行为准则》为首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4.3 《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以下简称BI手册)按照不同性质分为禁止行为和基准行为,其中禁止行为按照处罚的不同程度分为红线标准、黄线标准;基准行为即绿线标准。 4.4禁止行为处罚标准 4.4.1若违反红线标准项内容中任何一条,即撤职或除名处理。 4.4.2若违反黄线标准,每次按对应分值扣分。扣1分者,下发警告通知书;年累计扣3分者,降薪至少一级以上;年累计扣5分者,除名处理。 4.4.3对违反红、黄线标准的行为需要事实清楚,在扣分时需要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对界定模糊的行为由物业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部门判定。 4.5 基准行为的执行 4.5.1各公司须按照绿线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确保标准的落实。最终责任人由物业公司总经理担当。

4.5.2绿线标准是一种基本的行为标准,每一个万科物业员工都应表现出更高标准的职业素养。 4.6 BI手册落实原则和基本要求: 4.6.1 全体职员工须在BI手册生效后接受普及培训,之后新入职的职员工必须参加BI手册的培训,每年各公司全体职员工须接受至少一次BI手册强化培训。 4.6.2 对外包单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各公司应积极引导和培训,确保满足服务品质要求。 4.6.3 各公司必须配备合格讲师,且确保满足公司内部培训需要,讲师资格须经集团物业管理部培训并确认。 4.6.4各公司至少每季度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一次检查,并评估检查状况。 4.6.5各公司在对员工进行评优和业绩考核时,须与每位职员工行为表现情况相结合;各公司在对部门进行评优和业绩考核时,需要将涉及此方面的投诉和整体BI执行状况相结合。 4.6.6集团物业管理部每年通过VPS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评估各公司BI执行状况。4.7万科物业员工行为规范

《应对媒体采访的核心技巧》

《应对媒体采访的核心技巧》课程大纲 一、当前社会的媒体舆论环境 1、社会环境的变化 2、思维方式的变化 3、新媒体的突出作用 二、媒体通过几种方式接近你(案例分析) 1、新闻发布会 2、电话沟通 3、媒体专访 4、机构文字介绍 5、谣言的捕捉 6、特定事件现场 7、机构主要领导人的社会行为 8、竞争对手的恶意炒作 9、合作伙伴的牵连 10、媒体派驻人员到企业卧底 三、工作中如何处理媒体关系并科学应对采访(案例分析) 1、如何筛选组建自己的媒体团队 2、如何开展媒体关系日常维护 3、如何巧妙传递机构价值观 4、如何培养身边的铁杆儿记者朋友 5、如何区别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媒体关系 6、如何提供媒体感兴趣的选题 7、正确了解媒体报道的初衷 8、正确把握你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9、充分准备每次采访所需信息 10、细节可以挽救一次采访,也能挽救一个机构 11、如何有效控制个人情绪 12、如何识别记者的采访陷阱 13、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采访 14、如何得到记者的有效认同 15、如何控制采访现场的气场 16、正确了解中外媒体的报道方式 17、如何做好媒体刊发后期监测报告 18、如何删除网络负面新闻稿件

四、采访过程中回答问题的相关技巧(案例分析) 1、如何回答假设及推测问题 2、如何应对多个问题的记者 3、如何掌握回答问题的节奏 4、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敏感问题 5、如何处理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五、如何做好媒体采访的准备和现场协调工作(案例分析) 1、如何筹备一场媒体发布会 2、如何选择参与采访的媒体名单 3、如何预埋想回答的问题 4、如何应对突然到场的记者 5、如何帮助发言人零时间找到应对方案 6、如何选择新闻发布会的场地 7、如何调整采访现场节奏 8、如何有效传播突发事件对外口径 9、工作人员在发布会现场的正确位置

万科职员职务行为准则

万科职业经理核心素质 一、工作观念 1、勇于承担工作责任,有进取意识。 2、集团利益至上,具有全局观念。 3、以积极的态度和角度对待困难和遗留问题。 4、接纳差异,用人所长的领导心胸。 5、善待客户,一切从市场出发。 6、尊重规范,不断改进。 7、具开放心态,善用、整合资源,善于创新突破,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不回避矛盾,大胆管理。 9、思维严谨,工作计划性强。 10、客观敏感把握,控制到位。 二、管理技能 1、善于激励,有号召力。 2、能营造有效沟通的氛围,让沟通成为习惯。 3、有效授权,控制得当。 4、培养指导下属,鼓励别人学习。 5、科学决策。

6、压力管理。 7、组织管理。 8、时间和会议管理。 三、专业技能 1、精通本行业的实践的专业技能。 2、知道如何应用。 3、有系统的理解能力。 4、专业创造力。 万科愿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跑者 要实现这个愿景,我们需要做到: * 不断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国人的居住水平 * 永远向客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住宅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展现“追求完美”之人文精神,成为实现理想生活的代表* 快速稳健发展我们的业务,实现规模效应 * 提高效率,实现业内一流的盈利水准

* 树立品牌,成为房地产行业最知名和最受信赖的企业 * 拥有业内最出色的专业和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最富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 以诚信理性的经营行为树立优秀新兴企业的形象 * 为投资者提供理想的回报 万科宗旨:建筑无限生活 这个宗旨有几方面的含义: * 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 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一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 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一个成就自我的理想平台。* 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一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 万科核心价值观

万科公司行为准则

1.总则 1.1本准则体现了万科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职员应当熟知并遵守。 1.2公司尊重职员的正当权益,通过本准则界定公司利益与职员个人利益,避免二者发生冲突。 1.3职员违反本准则可能导致公司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职员违反本准则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职员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公司将报告司法机关处理。 2.职务权责 2.1经营活动 2.1.1职员应守法、诚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的动机。 2.1.2维护公司利益是职员的义务。职员不得从事、参与、支持、纵容对公司有现实或潜在危害的行为。发现公司利益受到损害,职员应向公司汇报,不得拖延或隐瞒。 2.1.3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职员不得超越本职业务和职权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2.1.4除本职日常业务外,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职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1)以公司名义进行考察、谈判、签约、招投标、竞拍等; (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 (3)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介发表意见、消息; (4)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2.1.5职员须严格执行公司颁布的各项制度。职员认为公司制度明显不适用,应及时向上司或制定和解释该制度的部门反映。公司鼓励职员就工作充分发表意见或提出合理化建议。2.1.6遵循管理流程接受上司的领导是职员的职责。职员应服从上司的指示。职员如认为上司的指示有违法律及商业道德,或危害公司利益,有权越级汇报。 2.1.7 遇到工作职责交叉或模糊的事项,公司鼓励勇于承担责任和以公司利益为重的行为,倡导主动积极地行动,推动工作完成。在工作紧急和重要的情况下,职员不得以分工不明为由推诿。 2.1.8严禁职员超出公司授权范围或业务指引的要求,对客户和业务关联单位做出书面或口头承诺。在公司内部,职员应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做出承诺,并努力兑现。 2.1.9职员有贪污、受贿或作假欺骗公司的行为,无论给公司造成损失与否,公司均可无条件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2.2资源使用 2.2.1职员未经批准,不得将公司资产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它单位或者个人。 2.2.2职员对公司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及网络系统或其他资产,不得违反使用规定,做任何不适当的用途。 2.2.3公司的一切书面和电子教材、培训资料等,均有知识产权,职员未经授权,不得对外传播。 2.2.4职员因职务取得的商业和技术信息、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等,权益归公司所有。 2.2.5职员对任何公司财产,包括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办公桌、保险柜、橱柜,乃至储存在公司设备内的电子资料,不具有隐私权。公司有权进行检查和调配。 2.3保密义务 2.3.1公司一切未经公开披露的业务信息、财务资料、人事信息、招投标资料、合同文件、

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万科员工媒体应对技巧: 1、你不是新闻发言人 2、面对电话采访技巧 3、面对突发采访技巧 4、谈论万科的原则 1、时刻记住你不是公司新闻发言人:你有公司的授权发言吗?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线公司总经理、一线公司新闻发言人具有接受采访的资格;如特殊事件发生时,就该事件另指定新闻发言人。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请永远牢记,你不是新闻发言人。 2、电话采访技巧:如遇媒体,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公司媒体专员 错误:在接到媒体电话问询,提出采访要求时,请不要以“没空、不知道”等语言挂断对方电话,请记住电话这边的你,代表万科。 在接到媒体电话问询,提出采访要求时,应礼貌回复对方自己并不是公司新闻发言人,请对方留下姓名、媒体名称、联系电话,告知对方将联系媒体工作人员回复,同时请在第一时间告知媒体专员相关信息。如果对方有谈及主要采访事项、以及对方谈话中的态度倾向,可一并告知媒体专员。 你知道公司的媒体对接人是谁吗? 如何查询所在公司媒体专员的联系方式? 在邮箱通讯录中,查询集团“品牌管理部”,双击媒体事务对接人全体,即可找到你所在公司的媒体专员 3、突发采访应对技巧 媒体有时希望进行负面的报道,如果你组织或者明显的逃避会成为很好的新闻素材。这时不要把媒体当敌人,突然遇到媒体时不要紧张,要落落大方,最好的表情是微笑。请记者到适合的场所休息,安抚情绪激动的记者,等待媒体专员或者相关人士到场,不要放任记者进行采访。如果记者和摄像师执意继续拍摄,不要阻拦,应迅速联系媒体专员,继续自己的正常工作。因为在摄像机前你面对的不仅是镜头,而可能是成千上万的观众。 9个场景,看媒体专员怎么说。 不要拍——不要用手阻挡镜头拍摄 你给我停下——不要抢夺摄像机 不要躲避镜头或者让摄像机追着你跑 我拍!我拍!我拍!——不要反拍采访人员 不许采访!你给我出去!——不要与采访人员有任何肢体碰撞 不要对着镜头发脾气、做怪脸,脸部表情不要过于丰富 不要对记者“反唇相讥” 不要评论他人或竞争对手 如无媒体工作人员在场,应请记者到适合的场所休息,等待媒体专员或者相关人士到场,不要放任记者进行采访。如果记者执意进行采访,不要阻拦,应迅速联系媒体专员,时刻关注媒体的行为,并及时与媒体工作人员沟通。 正确: “你好。我是大新闻电视台记者,是应邀前来采访的。”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9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2004年2月15号,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大火,死亡了多少人? A.23人 B.33人 C.43人 D.53人 2. 下列哪项不是突发事件具的特点? A.不可预知性 B.危及公共利益 C.易引发媒体关注 D.容易采访 3.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领导干部在接受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采访时,要坚持下列哪项原则? A.内外有别原则 B.一律平等原则 C.超国民待遇原则 D.国外优先原则 4. 在汶川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候后,温家宝总理就赶到了灾区? A.2个小时 B.5个小时 C.8个小时 D.12个小时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采访结束后需要做好下列哪些工作? A.感谢记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B.核对采访中的关键问题 C.补充或者修改所采访内容 D.及时查看记者刊发的稿件或播出的节目 2.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下列哪些属于常规报道? A.各行各业阶段性成就报道 B.重大节日的报道 C.领导干部基层考察、慰问报道 D.地震状况报道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崔艳博士指出,一些批评报道播发之后,多多少少会对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干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不要抱怨,而应该更加努力改进工作,同时给媒体相应的反馈,必要的时候通过媒体挽回形象。 正确 错误 2.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信息发布过程中,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出现前后矛盾。否则,会引发媒体质疑。 正确 错误 3. 崔艳博士认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的信息,政府部门切不可进行纠正。 正确 错误 勤劳的蜜

新闻及媒体危机应对方法

新闻及媒体危机应对方法 一、认真梳理风险点,抓好风险源管理,按国家及集团相关要求做好整改 (一)建议密切关注国家政治导向及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保持政治敏感性; (二)重点关注本单位员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四风建设方面的行为,加强规范管理、施工安全和市场营销领域风险源管控;(三)加强内部矛盾协调和疏导。 二、做好辅助管理 (一)加强办公场所、工地安保和出入管理,防止陌生人员进入;(二)工地等场所可安排来访接待人员,面对陌生来访者要礼貌尊重,让其出示证件,问清来访事由后汇报相关负责人; (三)对于陌生人员提出的与企业有关的一切问题要委婉拒绝;(四)加强单位内部资料管理,防止资料泄密成为媒体炒作的素材;(五)加强舆情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处理。备注:暗访者的一般特征——比普通人问得更仔细、问法更巧妙,问题较多;关注企业执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四风整治”方面的信息,对企业领导或业务比较关注;可能带有明显的北方口音;可能会用手机拍照;通常会携带录音、录像等隐蔽性器材,注意观察其随身携带的物品。 三、关于接受采访的指引 (一)加强敏感性,密切留意,切忌与采访人员发生冲突,树立敬畏纪检和舆论的观念,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危机意识,依法、认真、规范、文明地开展工作; (二)尊重纪检人员的监督权和记者的采访权,切忌粗暴拒绝而激发矛盾,引发负面效应; (三)接待采访人员要文明礼貌,首先查验对方职业证件,沉着冷静对待,积极巧妙处理对方提问,做到既配合对方工作又维护企业利益,做到严守单位机密;

(四)各单位工作人员如发现采访人员应做好跟进,并马上告知单位领导,同时迅速与上级单位办公室取得联系,由办公室人员负责与采访人员沟通; (五)如果媒体出现负面报道,损害集团公司及各单位的形象,应按照“汇源通公司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的办法处理;(六)对于假冒记者或者违反国家保密工作规定的采访人员,从事暗访、秘拍、秘录活动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各单位的整个操作过程要文明规范,不可采取极端手段。 四、关于应答采访提问的措施 (一)未经单位领导授权,所有工作人员不得接受采访。如遇采访,要认真对待,统一口径,慎重回答,不得随意推诿,敷衍了事,要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媒体采访机会,宣传企业正面信息。同时在第一时间请示单位领导,听从领导安排。 (二)被问及敏感问题时,要严守口径,不要发挥。被问及非单位/部门业务范围内的问题时,应礼貌委婉地予以回绝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三)被问及刁钻、敌意或有圈套的问题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干扰,要懂得适当回避与拖延,以换取主动时间。如对方是电话采访,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核实信息后再予以回复。 (四)如果对方是当面采访,可以工作忙为由,寻机向领导汇报,统一口径后再回答。 (五)面对假设性问题,坚决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以免落入话语圈套,建议不要正面回答,可以说“对不起,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不能准确回答。” (六)对于自己不知道或不太清楚的问题最好不要回答,可以采用这些口径:“对不起,对这个问题,请容许我深入了解详情后再回复您。”或者“对不起,对这个问题,请容许我请专业人士稍后回答您。”同时立即知会相关人员,以便保持一致口径。 (七)对于没有提到或不了解的情况,不要主动提及。不要让采访人员牵制思维,如发现对方有误导言论或对公司不利、不正确的消息时,要立即礼貌并客观地予以纠正。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职务行为准则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职务行为准则 1.总则 1.1本准则表达了万科价值观的差不多要求,职员应当熟知并遵守。 1.2公司尊重职员的正当权益,通过本准则界定公司利益与职员个人利益,幸免二者发生冲突。 1.3职员违反本准则可能导致公司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职员违反本准则给公司造成经济缺失,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职员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公司将报告司法机关处理。 2.职务权责 2.1经营活动 2.1.1职员应守法、诚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的动机。 2.1.2爱护公司利益是职员的义务。职员不得从事、参与、支持、纵容对公司有现实或潜在危害的行为。发觉公司利益受到损害,职员应向公司汇报,不得拖延或隐瞒。 2.1.3在未经授权的情形下,职员不得超越本职业务和职权范畴从事经营活动。 2.1.4除本职日常业务外,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职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1)以公司名义进行考察、谈判、签约、招投标、竞拍等; (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 (3)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介发表意见、消息; (4)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2.1.5职员须严格执行公司颁布的各项制度。职员认为公司制度明显不适用,应及时向上司或制定和讲明该制度的部门反映。公司鼓舞职员就工作充分发表意见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2.1.6遵循治理流程同意上司的领导是职员的职责。职员应服从上司的指示。职员如认为上司的指示有违法律及商业道德,或危害公司利益,有权越级汇报。

2.1.7 遇到工作职责交叉或模糊的事项,公司鼓舞勇于承担责任和以公司利益为重的行为,倡导主动积极地行动,推动工作完成。在工作紧急和重要的情形下,职员不得以分工不明为由推诿。 2.1.8严禁职员超出公司授权范畴或业务指引的要求,对客户和业务关联单位做出书面或口头承诺。在公司内部,职员应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做出承诺,并努力兑现。 2.1.9职员有贪污、受贿或作假欺诈公司的行为,不管给公司造成缺失与否,公司均可无条件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2.2资源使用 2.2.1职员未经批准,不得将公司资产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它单位或者个人。 2.2.2职员对公司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及网络系统或其他资产,不得违反使用规定,做任何不适当的用途。 2.2.3公司的一切书面和电子教材、培训资料等,均有知识产权,职员未经授权,不得对外传播。 2.2.4职员因职务取得的商业和技术信息、发明制造和研究成果等,权益归公司所有。 2.2.5职员对任何公司财产,包括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办公桌、保险柜、橱柜,乃至储存在公司设备内的电子资料,不具有隐私权。公司有权进行检查和调配。 2.3保密义务 2.3.1公司一切未经公布披露的业务信息、财务资料、人事信息、招投标资料、合同文件、客户资料、调研和统计信息、技术文件(含设计方案等)、企划营销方案、治理文件、会议内容等,均属企业隐秘,职员有保守该隐秘的义务。当不确定某些具体内容是否为企业隐秘时,应由公司鉴定其性质。 2.3.2职员薪酬属于个人隐私,任何职员不得公布或私下询咨询、议论。把握此信息的职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 2.3.3职员同意外部邀请进行演讲、交流或授课,应事先征得上司批准,并就可能涉及的有关公司业务的重要内容征求上司意见。 2.3.4职员应对各种工作密码保密,不对外提供和泄露。严禁盗用他人密码。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与应对媒体技巧.

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应对媒体技巧 突发事件其实是每天都在发生,危机是难以避免的,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国家与社会内部,甚至包括人与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危机矛盾的。作为一个政府、一个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是在其本职工作范围之内。今天之所以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如今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在这一环节可能还有不到之处,引发媒体的过分关注,从而导致舆论对政府形成较大压力,这样根本不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其中,汶川地震、马航坠机事件、2003年非典、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等就可以算是典型的突发事件。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改变了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原来的参与意愿强,但限于途径、渠道的问题参与是有限的;现在的民众参与政府执政社会管理的意愿越来越强,很多事情变得零容忍,一旦出事,我一定要表达我的意思,我一定要通过渠道让别人知道,所以现在的民众特点是民众开始变得认真,甚至变得较真,一个事情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搞它个水落石出,通过法律进行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一旦事情发生以后,特别是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民意,对政府往往是“有错推定”,一旦发生事情以后,如果政 府不及时应对,不有效应对,不迅速应对的话,网民就会认为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是有错的,政府会面临信任危机。 案列一 2014年3月8日,载有227名乘客及12名机组人员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MH370号航班,由马拉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上乘客包括154名中国公民,于当天凌晨时在马来西亚与越南的雷达覆盖边界失联。客机失踪

万科物业礼仪通用行为守则

仪容仪表: 部位 男性 女性 整体 自然大方得体,符合工作需要及安全规则。精神奕奕,充满活力,整齐清洁。 头发 头发要经常梳洗,保持整齐清洁、自然色泽,切勿标新立异。 发型 前发不过眉,侧发不盖耳,后发不触后衣领,无烫发。 女员工发长不过肩,如留长发须束起或使用发髻。 面容 脸、颈及耳朵绝对干净,每日剃刮胡须。脸、颈及耳朵绝对干净,上班要化淡妆,但不得浓妆艳抹和在办公室内化妆 身体 注意个人卫生,身体、面部、手部保持清洁。勤洗澡,无体味。上班前不吃异味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上班时不在工作场所内吸烟,不饮酒,以免散发烟味或酒气。饰物 领带平整、端正,长度一定要盖过皮带扣。领带夹夹在衬衣自上而下第四个扣子处。注意各部细节,头巾是否围好,内衣不能外露等上班时间不佩带夸张的首饰及饰物。

衣服 1.工作时间内着本岗位规定制服,非因工作需要,外出时不得穿着制服。制服应干净、平整,无明显污迹、破损。 2.制服穿着按照公司内务管理规定执行,不可擅自改变制服的穿着形式,私自增减饰物,不敞开外衣、卷起裤脚、衣袖。 3.制服外不得显露个人物品,衣、裤口袋整理平整,勿显鼓起。 4.西装制服按规范扣好,衬衣领、袖整洁,钮扣扣好,衬衣袖口可长出西装外套袖口的0.5-1cm。 裤子 裤子要烫直,折痕清晰,长及鞋面。 擅自改变制服的穿着形式,私自增减饰物,不敞开外衣、卷起裤脚、衣袖。 3.制服外不得显露个人物品,衣、裤口袋整理平整,勿显鼓起。 4.西装制服按规范扣好,衬衣领、袖整洁,钮扣扣好,衬衣袖口可长出西装外套袖口的0.5-1cm。 裤子 裤子要烫直,折痕清晰,长及鞋面。 手保持指甲干净,不留长指甲及涂有色指甲油。 鞋鞋底、鞋面、鞋侧保持清洁,鞋面要擦亮,以黑色为宜,无破损,勿钉金属掌,禁止着露趾凉鞋上班。 袜 男员工应穿黑色或深蓝色、不透明的短中筒袜。 女员工着裙装须着肉色袜,禁止穿着带花边、通花的袜子,无破洞,袜筒根不可露在外。 工牌

应对媒体采访的相关要求及技巧 2

应对媒体采访的相关要求及技巧 一、核实身份,迅速上报 各项目第一负责人为本项目新闻发言人,不可让下属替代。面对媒体,要简要问明采访的内容,并不失礼貌地查验《记者证》,详细记录下来访媒体的单位名称、栏目频道、记者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区域公司总经理、公司行政总监。 二、从容自如,有礼有节 面对媒体不惧怕,不回避。如不能拒绝,则接待要彬彬有礼,对有些不良记者的有意挑衅行为要不卑不亢。 镜头面前要泰然自若,当记者的话筒摆在面前时,切不可转过身去拒绝采访,更不可用手遮挡镜头,这种举动更会激起记者和电视观众的好奇心,造成“此地无银三百两”。 三、介绍身份,态度积极 媒体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应对态度,因此,无论责任在谁方,接受采访的人员都应该担当起此次投诉的处理责任,可以先介绍自己的身份,比如说“我是鑫苑物业的xx项目的经理,这件事情我会负责沟通、调查,直至处理完毕。同时表现出“企业一定会对业主负责”的态度。 四、不直接解释事故原因,不直接赔偿事故原则 投诉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业主没有得到预期的服务:可能是未获得预先承诺的兑现,可能是房屋出现了质量问题,可能是不满意物业的服务态度,此时无论是业主还是记者,都会要求公司“给予一个说法”。面对记者采访,任何的解释都会被认为是“逃避责任”,因此不要急于解释事件原因和责任,可以简单描述事实,并说“对于您所反映的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第一时间告知业主,并向您反馈”。

关于“赔偿原则”,可用模棱两可的回复“我们会按照相关规定来积极妥善处理,给业主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假设性的问题”,可礼貌回答:“对不起,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不予回答。”因为将来发生的不是新闻。 五、应答有术,有技巧地重复已说过的话 不原话复述记者的提问,但可以说:“您刚才提的问题,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然,在你这样理解的时候,一定要让所谓“理解”的内容,有利于自己。可以故意曲解记者的立场、条件,当记者不厌其烦地复述你已知的立场、条件时,就在无形中赢得了宝贵的反应时间,把问题想得更加周全。 如果记者对“事件原因”和“赔偿原则”不依不饶,为避免被误解,可以采用简短的回答,并不断重复之前已经说过的话,避免别有用心的记者“掐头去尾”、“断章取义”。 坚决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因为这样会使自己落入圈套。 六、应对媒体容易犯的错误 1、缺乏及时的后续的措施。要有舆情监测敏感性,一旦发现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要及时做出反应,及时报告领导。同时,对那些发表过负面报道的记者,不要采取不理的态度,要及时跟进,比如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都要及时和记者沟通,不要觉得记者报道了我们负面的东西,就心存忌恨,要能够“化敌为友”。 2、角色错位,行为任意。面对媒体,想接待就接待,不想接待就拒之于千里之外,电话不接,敲门不应,甚至强行驱逐记者,这都是要杜绝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能“不懂装懂”或“强词夺理”,此时个人言行就代表公司,就是组织行为,所以说每一句话都要小心谨慎,因为有可能“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成堂证供。”

《发言人媒体应对技巧》

发言人媒体应对技巧 课程背景: 海底捞的老鼠门、Facebook的泄密门、中兴的芯片事件……互联网时代,无论对企业还是政府,任何一个经营漏洞带来的危机影响都变得空前重要,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将组织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危机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的危机管理体系、危机应对团队职责和分工不明确且专业技能欠缺、预案制定和演练不足,或者即便有书面方案落地性太差,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中国企业在预防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等方面严重欠缺,只能在危机发生之后被动应对,而缺少发言人制度、领导人和关键负责人面对媒体的经验和技巧不足,又导致面对危机的处理不能及时止损和有效沟通。 因此,相对国际企业的“危机管理和应对”,中国企业建立危机管控意识,做好危机预警和管控,当危机发生时,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应对,及时止损甚至“转危为机”应当成为所有组织管理者的必修课。 课程目标: ●帮助管理者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情况,掌握正确的媒体应对策略; ●帮助发言人学会面对媒体的有效沟通技巧,建立有效的媒体沟通机制,提升媒体沟通效果; ●帮助发言人学会面对记者采访时的专业应对; ●帮助发言人学会召集一个成功的新闻发布会的技巧。 授课对象: 政府机构的部门负责人; 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者,如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总经理助理; 中小企业的最高负责人。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人数:100人以内 授课方式:案例法、讲练结合、教练式、引导式。

课程大纲 (本课程相关案例和练习仅供参考,将根据学员群体、行业、时效性等及时调整。) 第一讲:哪些关联方会关注和影响组织? 一、“公关”,认清一个组织的9大利益关联方 1. 什么是“公关”? 2. 一个组织的内部利益关联方: 1)员工 2)投资人/总部 3. 一个组织的外部利益关联方 1)合作伙伴/兄弟单位 2)受害方和家属 3)群众/意见领袖 4)媒体 5)专业人士——律师、专家等 6)行业协会 7)监管部门 二、怎样确立危机的核心管理部门? 案例:在中国,为什么管理者总是危机的第一发声人? 1. 谁应该来做第一“发言人”? 2. 发言人的团队设计 3. 公关部门的角色与职责 4. 最高领导人的角色与职责 三、杜绝“猪队友”——怎样搭建给力的危机管理团队? 1. 内部各部门的角色 2. 专业人士团队 3. 第三方专业机构 4. 专业公关公司 案例:Facebook的危机应对团队 【练习1】梳理本组织的危机应对团队,包括(分级)危机的第一负责人、核心管理部门、危机的应对团队、危机的外部应对团队、发言人、媒体应对团队、受害者应对团队……,要有具体的名称、联系人、负责事务、联络方式。

万科房地产员工关系管理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万科房地产员工关系管理 办法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1693万科房地产员工关系管理办法 Vanke Real Estate 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Meas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员工关系篇 第一章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制管理 1.1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你的所在单位会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如所在单位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则由所在单位的上级单位或集团总部与你签订劳动合同。 1.2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依国家、各地方相关劳动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2.完备调离手续 2.1与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你须在离职前妥善处理完工作交接事宜,完备离职手续,包括: (1)交还所有公司资料、文件、办公用品及其它公物; (2)向指定的同事交接经手过的工作事项;

(3)报销公司帐目,归还公司欠款; (4)租住公司宿舍的应退还公司宿舍及房内公物,办理退房手续; (5)户口及人事档案关系在公司的,应在离职日将户口、档案及人事关系转离公司,不能马上转离的,需与公司签订委托管理协议; (6)职员违约或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职员应按合同规定,支付有关费用; (7)如与公司签订有其它合同(如培训协议、保密协议),按其约定办理; (8)完备所在单位规定的其他调离手续。 2.2待所有离职手续完备后,领取离职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薪金。 2.3未按公司规定完备调离手续即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公司将按旷工处理。 2.4一线公司第一负责人或重要岗位管理人员离职,公司将安排离职审计。 2.5在集团内部调动人员,应比照上述条款完备调离手

万科公司《职员职务行为准则》

万科公司《职员职务行为准则》 1.总则 1.1本准则体现了万科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职员应当熟知并遵守。 1.2公司尊重职员的正当权益,通过本准则界定公司利益与职员个人利益,避免二者发生冲突。 1.3职员违反本准则可能导致公司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职员违反本准则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职员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公司将报告司法机关处理。 2.职务权责 2.1经营活动 2.1.1职员应守法、诚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的动机。 2.1.2维护公司利益是职员的义务。职员不得从事、参与、支持、纵容对公司有现实或潜在危害的行为。发现公司利益受到损害,职员应向公司汇报,不得拖延或隐瞒。 2.1.3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职员不得超越本职业务和职权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2.1.4除本职日常业务外,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职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1)以公司名义进行考察、谈判、签约、招投标、竞拍等; (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 (3)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介发表意见、消息;

(4)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2.1.5职员须严格执行公司颁布的各项制度。职员认为公司制度明显不适用,应及时向上司或制定和解释该制度的部门反映。公司鼓励职员就工作充分发表意见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2.1.6遵循管理流程接受上司的领导是职员的职责。职员应服从上司的指示。职员如认为上司的指示有违法律及商业道德,或危害公司利益,有权越级汇报。 2.1.7遇到工作职责交叉或模糊的事项,公司鼓励勇于承担责任和以公司利益为重的行为,倡导主动积极地行动,推动工作完成。在工作紧急和重要的情况下,职员不得以分工不明为由推诿。 2.1.8严禁职员超出公司授权范围或业务指引的要求,对客户和业务关联单位做出书面或口头承诺。在公司内部,职员应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做出承诺,并努力兑现。 2.1.9职员有贪污、受贿或作假欺骗公司的行为,无论给公司造成损失与否,公司均可无条件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2.2资源使用 2.2.1职员未经批准,不得将公司资产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它单位或者个人。 2.2.2职员对公司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及网络系统或其他资产,不得违反使用规定,做任何不适当的用途。 2.2.3公司的一切书面和电子教材、培训资料等,均有知识产权,职员未经授权,不得对外传播。 2.2.4职员因职务取得的商业和技术信息、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等,权益归公司所有。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策略分析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策略 一、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关系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是个多元复杂、需要领导艺术的重要法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团队员工必须了解危机公关及危机事件处理中的若干法则,才能成功地进行危机管理。 1.公共关系的正确认知 公共关系的涵与定义 哈罗博士的解释。公共关系学者哈罗博士对公关关系做出如下的解释: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离不开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它是在管理功能之上的一种特殊管理功能。公共关系的功能是协助建立并维持机构与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哈罗博士的这一概念基本包含了企业以及政府公共关系的全部精神。 管理职能说。任何公共关系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是企业管理基础所附加的一种能量,也即借由评估公众的态度及公众利益,来解释一个组织的政策及措施。其中,被沟通者、群众客户市场的利益,通常作为双向传播的一个基础,其目的在于运用双向的传播,赢得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接纳,并且协助组织获得并维持有利的形象。为达成互利双赢的境界,组织必须进行长期资源的投入,而非短期的目标及规划。 可以说,管理职能说的这一解读补充了哈罗博士的不足之处。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关系的最大功能,将是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关键点。 公共关系的功能 根据美国公共关系通讯,公共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报道。任何企业、政府的新闻报道,都要通过公共关系的运作来完成。 行销。严格来讲,行销部门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分支机构。 广告。公共关系能起到广告的作用,其既可以使某一单位更加有名,也可以使事件得到放大、缩小或消灭。 新闻代理。企业要想让事件公之于众,一般都需要公共关系部门跟媒体打交道。 游说及官说。常出现于西方政治体制国家中,用在法案的推动、立法的执行等方面。 公共议题的管理。例如反烟运动、环境保护等公共议题管理。 危机管理。例如消费者通过危机管理公共议题,保护自身的利益。 业务发展。公共关系作为战略部门,在整个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公共关系操作过程

万科房地产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伴随我国现代商品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我国的房地行业发展水平也逐渐的开始步入正轨,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也是快速进行中,这更加的让房地产业得到相应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对房屋建设方面的要求也是慢慢的变高。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变化,有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出现资金断裂问题从而申请破产。随着各大城市限购政策的不断收紧,要想在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赢得客户的认可,增加市场份额,品牌营销就成为了各大房地产企业必须依靠的销售手段。 本文从品牌营销策略研究角度出发,选取万科房地产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现状进行阐述,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在进行房地产关于其销售方面的调查,得出相关结论。同时以万科房地产在对品牌方面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对企业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一些万科房地产品牌营销策略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得出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房地产;万科;品牌营销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oditi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gradually started to get on the right track.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ization has also been proceeding rapidly, which makes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get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trend.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housing construction are also slowly getting higher. At present, the state regulates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With the constant introduction and changes of regulatory policies, some enterprises will suffer from capital shortag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file for bankruptcy. With the continuous tightening of purchase restriction policies in major cities, brand marketing has become a sales method that major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must rely on in order to gain a place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real estate market, win the recognition of customers and increase market sh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research, this paper selects vanke real esta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exploratory research method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sales of real estate, and draws relevant conclusion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nke real estate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the enterprise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for in-depth research, put forward some vanke real estate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of som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draw conclusions and enlightenment. Keywords: Real Estate; Marketing Strategy; brand market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