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热处理作业指导书1

(完整版)热处理作业指导书1

编号:T320-HZTB--001

1目的

指导华润贺州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2机焊前预热、层间温度保持、直后热和焊后最终热处理施工。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华润贺州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2机组需做焊前预热、层间温度保持、直后热和焊后最终热处理的管道和管件。

3编制依据

3.1施工图纸、安装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册

3.2《华润贺州电厂2×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3.3《华润贺州电厂2×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3.5《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04

3.6《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GB/T 16400-1996

3.7《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

3.8《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 819-2002

3.9《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3.10《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

3.11安徽电建二公司焊接工艺评定

3.12《T/P92钢焊接指导性工艺》国电焊接信息网

3.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06年版

4作业项目概述

4.1按规范要求不允许采用火焰加热的焊接热处理(含预热、后热、最终热处理

及P91/P92焊口的全程控温)均采用电阻加热器进行加热,热电偶测温,自

动温控仪自动控温,自动记录仪记录、打印温度/时间曲线。

4.2按规范要求可以采用火焰加热或无法进行电阻加热的焊接热处理(含预热、

后热)均采用火焰加热并准确监控和记录。

5作业准备

5.1工器具配置

专用机房 5间

电源柜380V200A 5台

电脑温控仪 5台

EH100-12型自动记录仪 10台

大烘把 2只

便携式红外测温仪 2个

电阻加热器、保温棉、石棉布、热电偶、铁丝、电缆、补偿导线等若干5.2热处理施工人员配置

热处理负责人 1名

热处理技术员 1名

热处理工 6名

辅助工 8名

电工 1名

5.3其他要求

5.3.1独立从事热处理工作和评价热处理结果的热处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

核取得相应资质证书者方可担任;对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考核的人员,只能

从事热处理的辅助性工作,不能单独作业,不能对热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

价。

5.3.2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完毕,热处理工须经过技术人员的交底并拿到热处理工

艺卡后,方可施工。

5.3.3施工前应确认要进行热处理工件的材质。

5.3.4热处理设备应满足工艺要求,参数调节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稳定、

可靠,满足安全要求。设备的控温精确度应在规范之内。

5.3.5焊接热处理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3.6电阻加热器规格合适,质量可靠,数量足够,热电偶保温棉准备妥当,质量可

靠。

6作业条件

6.1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完毕。

6.2技术人员对钢种、管道及管件规格有充分的了解。

6.3热处理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4所有的参与施工的人员均需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6.5热处理设备性能良好,所用仪表、热电偶等应根据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使

整机处于直接投用状态且其它相关工器具准备充分。

6.6脚手架搭设牢固、可靠,脚手板铺设平整,绑扎牢固。

6.7做好施工现场的防风挡雨雪措施(做好突然下雨的应急措施),并经确认有效。

6.8气温应在+5℃以上。

6.9施工现场照明充足,动力电源满足施工要求。

6.10对消防设施的要求:消防部门应配备专用灭火箱,内置二氧化碳灭火机数只。

6.11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条件,并有相关人员检查确认,对危险点设专人进

行安全监护。

6.12对悬空或未固定的热处理焊口,应搭设临时支撑装置,防止管子变形或断裂。

6.13热处理操作人员经技术人员的交底并拿到热处理工艺卡后方可施工

7中间交接与施工协调

7.1施焊部门应在项目开工准备阶段以书面形式通知热处理班组焊接详细施工计

划及有关技术细节,以便做好热处理设备、人员、材料等准备工作。

7.2施焊部门应及时将热处理委托单交到热处理施工班组。

7.3施工阶段,将每天完成的焊口(含返工焊口)及时以书面形式委托热处理班组。

热处理班组收到热处理委托单后,应检查焊口编号是否已标注好,应在24小

时内进行热处理工作。

7.4热处理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委托检验部门对焊口进行检验。

7.5热处理工应及时把标识好的曲线和记录交给热处理技术员审核整理,整理完毕

后将资料移交给委托部门,并签字确认。

8作业方法与工艺要求

8.1预热

8.1.1接管座与主管焊接时,预热温度应以主管规定的预热温度为准。非承压件与承

压件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承压件选择。

8.1.2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四倍且不小于120mm。保温

宽度应大于加热宽度200mm。

8.1.3当管子外径大于219mm或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

其它可采用火焰预热。预热升温速度应按6250/壁厚(℃/h)实行,且不大于

300(℃/h)。

8.1.4焊件重新焊接时应重新预热。

8.1.5预热焊件为异种钢接头或不等厚接头时,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应按钢材强度等级较高或合金元素含量高的一侧选定预热温度。

B)当钢材有一侧不需预热时,允许只预热一侧至规定温度。

C)当仅是厚度差异时,可按厚度较大的一侧选定预热温度。

D)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均需预热,且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至大于或等于15℃。

8.2后热

8.2.1后热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

8.2.1.1管道做根层探伤前的脱氢处理。

8.2.1.2焊接后来不及做最终热处理。

8.2.1.3因特殊情况下停焊后的脱氢处理。

8.2.2后热的升降温速度与最终热处理相同,降温时必须缓冷至室温。

8.2.3在焊缝冷却至室温或尚未冷却至室温(>100℃)加热温度为350~400℃,保温

时间为1~2小时。

8.2.4加热所用设备材料与最终热处理相同。加热宽度应不小于预热时的宽度。

8.3最终热处理

8.3.1降温过程中,温度降至300℃以下可不控制。对主管与接管的焊件,升降温速

度与主管相同。

8.3.2热处理测温必须准确可靠,应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采用电阻合金热电偶。热

电偶布设于管道外侧采用捆扎式,管径大于或等于273mm的管道,应在焊缝中

心按圆周对称布置,且不少于两点。水平管道,热电偶应上下对称布置;分区

控温时,热电偶布置应与加热装置对应。当用一个热电偶同时控制多个焊件时,热电偶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焊接接头上,各焊接接头加热器的布置方式应相

同,且保温层宽度和厚度也应尽可能相同。预热、全过程控温及脱氢处理时热

电偶距焊缝坡口边缘30mm,最终热处理时热电偶设在焊缝中间。热电偶与补偿

导线的型号、极性必须相匹配。

8.3.3焊口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道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壁

厚不同的管件加热宽度应不小于较大厚度的3倍。

8.3.4加热器的缠绕圈数、缠绕密度尽可能相同,缠绕方向相反。对直径大于273mm

的水平管道热处理时,宜分区控制温度。加热器布置宽度应比加热宽度每侧多

出60mm。

8.3.5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道壁厚的5倍,且每侧应

比加热器的安装宽度增加不少于100mm,以减小温度梯度。

8.3.6保温厚度以50~75mm为宜。

8.3.7焊后热处理应力求内外壁和焊缝两侧温度均匀,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测

点间的温差应规范之内。

8.4火焰加热

8.4.1火焰焰心至工件的距离在10mm以上;喷嘴移动速度要稳定,不得在一个位置

长期停留。火焰加热时应注意控制火焰的燃烧状况,防止金属氧化或增碳。

8.4.2火焰加热宽度为焊缝两侧各外延不少于50mm。恒温时间为1min/ mm。加热完

毕,应立即使用干燥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8.4.3火焰加热必须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和渗透性。

8.5其他注意事项:

8.5.1现场焊接技术规范提供的参数为最低要求如升降温速度为最大值,恒温时间、

加热宽度及保温宽度为最小值,加热块及保温垫应裹紧并固定牢靠。

8.5.2马氏体钢焊口焊接时应用电脑温控仪全过程跟踪控温,以确保质量,层间温度

不低于200℃且不超过300℃。对P91/P92钢后热、焊后热处理,焊件应冷却

到80~100℃,并保持一段时间8mm<t≤30mm:60min;t>30mm:120min,待马

氏体转变结束后进行。

8.5.3电阻加热器及热电偶布置冷端应尽量避免受热。应防止穿堂风影响。

8.5.4安装加热器之前,应将焊件被热处理部位及其周围表面的杂物和焊接接头处的

焊渣、飞溅清理干净。

8.5.5加热装置在安装前均应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各部件无损坏、连接无松动,处于

良好状态。

8.5.6只要焊缝还未做热处理,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保护焊缝免受潮湿和撞击震

动。

8.5.7施工前热处理工应计算单根曲线长度,确定走纸速度。

8.5.8热处理时升温、恒温、降温各阶段温度均应进行记录,并及时将测量数据填写

热处理施工记录。

8.5.9焊口做好热处理后,施工人员应立即在记录曲线上记录焊口编号、曲线编号、

材质、规格、施工日期并签名,及时填写焊接热处理统计表和施工记录。

8.5.10焊接热处理参数以相应热处理工艺卡为准。

9质量控制要点

9.1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9.1.1热处理后焊缝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值HB+100,且不超过下列规定:

合金总含量<3%时,布氏硬度值≤270HB;

合金总含量3%~10%时,布氏硬度值≤300HB;

合金总含量>10%时,布氏硬度值≤250HB;

9.1.2耐热合金钢焊缝硬度不低于母材硬度。

9.1.3硬度检查结果超过规定范围时,应查找原因,应按照人、机、料、法、环五大

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措施,重新热处理。热处理后重新检验硬度。

9.1.4焊缝热处理返工工艺同原工艺,焊缝返工补焊后亦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9.1.5质量控制

9.2未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避免焊缝受潮湿和撞击震动。

9.3电阻加热时,应有两人值班,热处理工每隔半小时应到热处理现场巡查一次。

9.4焊接热处理时,焊接接头两端管道上应安装临时支撑,且不应在管线上形成

应力,待热处理区域全部冷却至300℃以下后方可撤除。

9.5加热器应根据焊口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功率值,以确保合适的热输入。

9.6不得在连成一体的同一管线上同时进行两个焊接接头的热处理施工。

9.7为防止在焊接热处理过程中,雨水沿着管壁流到焊缝或热处理区域,必须在

离焊缝或热处理保温区1000mm地方增加疏水措施。

9.8热处理人员的职责

9.8.1热处理负责人

9.8.1.1熟悉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应能制定热处理工作计划和编制实施方案。

9.8.1.2熟悉焊接和热处理的规范和基本知识,掌握热处理设备和工器具的功能和维修

技能。正确操纵和实现热处理工艺过程。

9.8.1.3了解各种热处理人员的工作动态,指导和监督全体人员的工作和质量。

9.8.1.4注重工作资料积累,经常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每阶段工作完毕后,应提供完

整的总结和工艺资料。

9.8.2热处理技术人员

9.8.2.1熟悉和掌握焊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严格执行焊接和热处理的相关规程,组

织各种热处理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学习。

9.8.2.2负责编制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

9.8.2.3遇有与规程规定不相符现象时,应制止和改善。

9.8.2.4收集、汇总、整理、审定热处理资料。

9.8.3热处理工

9.8.3.1认真按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进行操作。

9.8.3.2对热处理工艺过程的每个环节,认真操作,对不符合规定或对某个工序有怀疑

时,要真实反映,以求妥善解决。

9.8.3.3做好热处理工艺过程的记录和记事,对热处理后的焊缝应进行自检。

9.8.3.4在热处理过程中,设备,器具注意保护,正确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

具等,应拒绝使用。

9.8.3.5及时整理热处理曲线资料。

9.9热处理强制性条文

3.3.1.1 钢材材质必须符合设计选用标准的规定,进口钢材必须符合合同规定

的技术条件。钢材必须附有材质合格证书。首次使用的钢材应收集焊接性资料和焊接、焊接热处理以及其他热加工方法的指导性工艺资料,按照DL/T868确认焊接工艺。

3.3.2.7 首次使用的新型焊接材料应由供应商提供该材料熔敷金属的化学成

、指导性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分、力学性能(含常、高温)、A

C1

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4.1.6 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

区重合。必须在焊缝上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 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 mm范围内的焊缝,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b) 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c) 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5.3.11 施焊过程除工艺和检验上要求分次焊接外,应连续完成。若被迫中断

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再焊时,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继续施焊。

5.3.15 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

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耐热钢不得超过两次,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彻底清除缺陷;

b) 补焊时,应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c) 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

5.3.16 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

后方可卸载。

5.3.17 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

6.1.5 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的钢材,焊接热处理后必须进行无损检

验。

7.3.1 同种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焊缝的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值加

100HBW,且不超过下列规定:

合金总含量<3%时布氏硬度值≤27HBW

合金总含量3%~10%时布氏硬度值≤300HBW

合金总含量>10%时布氏硬度值≤350HBW

7.3.3 耐热合金钢焊缝硬度不低于母材硬度。

7.4.1 焊缝金相组织合格标准是:

a) 没有裂纹;

b) 没有过烧组织;

c) 没有淬硬的马氏体组织。

10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0.1安全管理

10.1.1危险源:电

危害:人员触电或擦伤设备

防范措施:所有热处理设备的机壳及工具房操作间都必须安全接地,各接线点

可靠、牢固。热处理设备的安装必须接线可靠。推拉开关应戴好皮手套,同时

应站在一侧,以免电弧灼伤。包扎焊口时应戴好手套,衣服潮湿时,不可靠在

焊件或接地金属件上,以免触电。狭小工作场所应有绝缘垫,保证热处理工与

焊件绝缘。热处理电缆绝缘完整,施工前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应修复或更换后方

可施工。拆装热电偶、加热器必须切断电源后进行。高温雨季加强对电源盘防

潮绝缘安全管理。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工作结束后,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关闭所有工作电源。

10.1.2危险源:高温、火

危害:火灾、烧伤、烫伤

防范措施:热处理现场必须拉设警戒线、悬挂警示标志。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应完好无破洞。热处理工作场所不应有木屑、油漆及其它易燃物。配备一定数

量的灭火器材。进行热处理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结束后必须

清理场地、消除焊件余热、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

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10.1.3危险源:高处作业

危害1:高处落物

防范措施:为防止高处落物,施焊场所必须做好隔离设施。热处理工器具应栓

有尾绳。在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严禁随身携带导线登高或从高处跨越,应

在切断电源后用绳索提吊。施工用料随用随吊,废料及杂物及时清理干净。

危害2:高处坠落

防范措施:为防止高处坠落,作业前要确认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状态良好。行

走时要走安全通道,热处理场所搭好齐全的平台和梯子。作业前,详细检查作

业环境条件,确认合格方可作业。作业时,安全带要正确佩带,高挂低用。高

处作业人员不得坐在平台或孔洞的边缘,不得站在栏杆外作业。在夜间进行高

处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0.1.4危险源:辐射

危害:辐射伤人

防范措施:避免热处理作业与探伤作业同时进行,热处理作业区域应远离射线

探伤区域。

10.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0.2.1热处理操作间周围应排水畅通、无杂物堆积,且集装箱要放置在规定区域内。

10.2.2热处理操作间内布置合理,加热块、保温材料等热处理材料堆放整齐。

10.2.3各种电缆、补偿导线和设备应布置有序,走向合理,避免杂乱无章。

10.2.4不得使用石棉制品,保护好周围环境。

10.2.5设立废物回收箱并及时清理,热处理完毕,各种电缆、加热块、保温棉、铁丝、

热电偶等应及时收回,工作场所应清理干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