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1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1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1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1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陷入财务危机,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此时,各种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应运而生,债务重组就是真中之一。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内施行。而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是我国会计实践迈出与国际趋同的实质性一步。本篇文章从债务重组的概述、新旧准则比较、债务重组会计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债务重组。

关键字:债务重组;公允价值;损益处理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

1.2 课题研究方法 (1)

2 债务重组概述 (1)

2.1 债务重组的概念及特征 (1)

2.1.1 债务重组的概念 (1)

2.1.2 债务重组的内容特征 (2)

2.2 债务重组的方式与会计核算内容 (2)

2.2.1 债务重组的方式 (2)

2.2.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

2.3 债务重组的方式选择和会计核算特征 (3)

2.3.1 以现金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3)

2.3.2 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3)

2.3.3 以债务转为资本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3)

2.3.4 以修改债务条件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3)

2.3.5 以混合方式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4)

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及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 (4)

3.1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4)

3.1.1 定义及重组方式比较 (4)

3.1.2 重组方式比较 (4)

3.2会计处理比较 (5)

3.2.1 计税基础不同 (5)

3.2.2 损益处理不同 (5)

3.3 新债务重组实施的原因 (6)

3.3.1 公允价值计量方面 (6)

3.3.2 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7)

3.4 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利弊 (7)

3.4.1 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7)

3.4.2 不利于减少操纵利润现象 (8)

3.4.3 对债务双方财务有影响 (8)

4 债务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8)

4.1 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8)

4.2 关于重组收益的处理 (9)

4.3 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 (11)

4.4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财务监督 (11)

4.4.1 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11)

4.4.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11)

4.4.1.2 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3)

4.4.2 加强债务重组中财务监督的建议 (13)

4.4.2.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3)

4.4.2.2 建立约束、监督机制 (14)

4.4.2.3 提高人员素质 (14)

4.4.2.4 调整金融政策,回笼现金 (14)

5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世界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难的状态。于是,为了帮助债务人渡过难关,尽可能使债权人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进行债务重组,从而避免破产。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发布,仅2007年上半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就令上市公司的税前利润增加超过100亿元。而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及计量,就是其中的重要利润来源。这里将对我国企业有关债务重组的内容特征、重组的方式、会计处理以及对各方面的影响等内容详细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债务重组有关内容,并揭示现阶段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倡广大学者提出修改建议。

1.2 课题研究方法

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分析、研究以及整理,使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问题更加系统、清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让读者更加清楚以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另外还采用了调查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工作中,收集企业有关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处理情况,并对其进行调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用性材料,最后通过各种途径对本课题研究后,归纳总结出有关或有事项相关权利与义务的确认等的规范提法及有关风险防范的方法。

2、债务重组概述

2.1 债务重组的概念及特征

2.1.1 债务重组的概念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得以实行,前提

是债权人的适当让步,减少债务人的债务负担,以帮助债务人渡过难关,从而避免破产,也尽可能使债权人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1.2 债务重组的内容特征

会计准则强调债务人在债务重组时所面临的财务困难,这是判断对已存在债务重新安排的事项是否属于债务重组的显性条件。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主要是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的情况。

从定义内容看来,债务重组强调必须是债权人做出让步,这是债务重组的本质特征。债权人做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让步的结果是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重组对企业的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2.2 债务重组的方式与会计核算内容

2.2.1 债务重组的方式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方式。第一种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即债务人转让其现金、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第二种债务转为资本方式。债务转为资本是站在债务人的角度看的,就债权人而言则为债权转为股权;第三种债务重组方式是修改不包括前两种方式在内的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第四种债务重组是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因此,在企业进行债务重组过程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方式可以在以上四种方式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也就不同。

2.2.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债务重组的定义内容及重组方式,债务人发生债务重组时,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记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重组

债权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冲减减值准备,冲减后的余额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3 债务重组的方式选择和会计核算特征

2.3.1 以现金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时,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科目。债权人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2.3.2 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即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当抵债资产为存货时,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债权人应当对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2.3.3 以债务转为资本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对债务人而言,债务转为资本时,股权的公允价值一定小于债务的账面价值,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务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面值总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 ”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人——债务重组收益”科目。对债权人而言,债权转股权的投资成本包括股权的公允价值与相关税费(如印花税),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3.4 以修改债务条件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大于将来应付金额现值的,应将

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减至将来应付金额现值,按减去的金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科目。而债权人则借记“应收账款——债务重组”等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2.3.5 以混合方式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务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处理。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务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处理。

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及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

3.1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3.1.1 定义及重组方式比较

定义比较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件。新准则对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相比之下,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对重组的条件做了更明确的规定,强调必须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包括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济陷入困境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同时,新准则还强调债权人必须做出让步。即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其中,让步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利率等。这使得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的范围更加缩小。从而避免少数企业利用准则不法操纵利润。

3.1.2 重组方式比较

旧准则存在“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

债务”两种重组方式。新准则把上述两种方式合并归结为“以资产清偿债务”。其他三种方式仍然沿用。

3.2会计处理比较

3.2.1 计税基础不同

旧准则以账面价值计价,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按换出资产或清偿债务资本的账面价值金额计算;债权人按重组债权的账面金额作为受让资产或资本的入账价值。旧准则仅在债权人设计受让多项非现金资产、股权时,使用公允价值对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非现金资产、股权的入账价值。强调真实性和谨慎性,回避采用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债务人以现金、非现金资产或者资本清偿债务的,应当在符合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重组债务,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指债务人以换出的现金、非现金、资本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债权人以收到的现金、非现金、资本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现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际化的经济体系的形成,我国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

3.2.2 损益处理不同

收益确认差异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将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减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下,债权人一般不存在收益,而债务人则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转让的资产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转让资产损益,也计入损益。

损失确认差异旧准则下,债务人的重组损失只限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小于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情况。债权人的损失,只限于两种情况:一是债务人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二是修改债务条件,将来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小于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其他情况的债权人都不确认重组损失。新准则下,债权人要确认各种重组方式下的债务重组损失,而债务人要除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外,要确认资产转让损失。

减值处理的不同在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会涉及到减值准备的转回问题: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对坏账准备的转回只限于债务重组损失部分,超过部分不做处理。06年的准则规定,应当现将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减值准备,冲减后尚有余额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

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信息改变由于两次修订对于损益的确认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对于报表附注中的项目相应改变。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当披露信息为“因债务重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总额”和“或有支出”。新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当披露信息为“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和“或有应付金额”,债权人为“或有应收金额”。

3.3 新债务重组实施的原因

3.3.1 公允价值计量方面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是可靠性和相关性,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在于能有效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它却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尤其在市场程度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在缺少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市场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就有失公允,并且无法可靠估计。许多ST公司正是利用公允价值大做文章,其方法就是打着公允价值的幌子。以少量资产抵偿大量债务。拔高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来说,只是债务重组收益和资产转让收益此消彼长的问题,但是这样做有利于减少债权人账面重组损失,促进双方的重组合作,而重组行为在帮助上市公司取得大量非经营性收益的同时。也造成债权人资产大量流失,并增加债权人资产的泡沫成分。另外,一些关联方还通过豁免债务或不公允的价格输送利润,搞内幕交易。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给了这些企业包装利润的机会。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公允价值难以公允。虽然我国的资产市场、产权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有较大差距。确定公允价值的经济前提是“每一项交易资产或者与之类似的资产都存在活跃市场”。我国的交易市场还不够规范,某些领域目前仍缺乏比较规范的公开、活跃的市场.因此.要随时取得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是件困难的事。

其次,关联方交易影响公允价值。我国证券市场顶多是弱式有效市场,信息不对称,监管理力度不够,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进而操纵股价方面有很大空间,股票价格不能完全代表公司价值。魏明海、谭劲松(2000)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主要方式就

包括实行资产或债务重组。另外,我国仍存在大量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或企业,其人事权、财权等与政府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多数ST公司在地方政府和控股公司的支持与策划下进行债务重组。从2007年年报也看到许多ST公司存在大量债务重组收益.极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最后,部分会计人员尚不具备确定公允价值的能力。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市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商品的市价,采用估价技术,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例如,当某项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这就需要会计人员选择适当的折现率,估计资产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自然会使得估价缺乏可靠性。

3.3.2 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l998年我国的准则曾允许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当时引起了很多问题,每到年底,总有一批日子不怎么好过的公司开始准备债务重组.依靠相关债权人的慷慨豁免或以自身低值资产冲抵巨额欠款等方式,将大额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利润,得以维持账面盈利。甚至扭亏为盈。2000年重组愈演愈烈.各种形式、各种目的的重组方案层出不穷。于是2001年修订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将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现在似乎又回归到1998年的准则,又一次规定将重组收益计人当期损益。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我国资本市场日渐成熟、各类资产的价格信息系统达到一定程度后做出的修订,各上市公司对新准则的反映,最明显的就是ST公司大量使用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其他上市公司在使用新准则时则显得更加谨慎。

3.4 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利弊

3.4.1 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突出的一种计量属性,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客观性。但是,公允价值首先是基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也并非高度自由,获得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是很充足。

同时,公允价值的确定要求能对及时收集来的商品交易的市价,采用评估手段,经过综合分析、反复的复杂计算,最后才能确定。而我国的相关人员的技术

水平还很难达到。

3.4.2 不利于减少操纵利润现象

对旧准则的账面价值计量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使重组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使少许企业可以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3.4.3 对债务双方财务有影响

对债务人而言,负债减少,降低了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减轻了债务人的负债;对债权人而言,导致资产减少,产生债务重组损失;减轻债权人部分经济负担,盘活呆坏账,加速资金周转。

4 债务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4.1 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这次债务重组准则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即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新准则规定:当债务人以现金以外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对债务人放弃的非现金资产、债权转为股权以及修改债务条件后的重组债务都将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不再以其原有的账面价值作为记账基础。

这一变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是否会再次出现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为以前曾经出现过许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事件,并且公允价值的主观性很强,要正确合理地运用之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地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1)明确公允价值的确认原则。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存在活跃市场的,以该资产的市价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则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比照类似资产的市价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以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的现值确定。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其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债务人为股票公开上市的上市公司.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即为对应的股份的市价总额;如果债务人为其他企业,则该股权的公允价值按照评

估确认价值或者双方协议价确定。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新准则下会计人员在判断公允价值时具有很强的人为主观性,这势必给对公允价值的把握与实际操作带来很大隐患。债务重组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调节盈余的手段之一,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归结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在内、外部压力之下缺乏应有的谨慎和独立性,从而成为财务造假的工具。因此会计职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准则应该在各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做出规范,作为财务人员,应以贯彻实施新准则为契机,在注重提高业务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尽快适应新准则。

(3)加强会计监管。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如人为高估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提高资产转让收益,将债务重组收益转化为资产转让收益.从而误导报表使用者:而债权人则可能利用人为低估收到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扩大债务重组损失,达到以后转让非现金资产时提高非现金资产转让收益的目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加大会计监督的力度,建立监管部门定期检查制度.扩大稽查人员的队伍。充分发挥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国家审计部门的作用。

(4)健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和授意者、执行者进行严格监督,不断完善刑法、会计法等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法律,给违规者以刑事处罚、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以震慑他们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心理。

4.2 关于重组收益的处理

新准则规定将重组收益计人当期损益,与旧准则的做法不同。2001年的旧准则规定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资本公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利润操纵。防止某些公司假借重组之名,依靠关联债权人的慷慨豁免或以自身低值资产充抵巨额欠款等方式.将不菲的债务重组收益计人利润.得以维持账面盈利,有的甚至扭亏为盈,达到上市、进行配股和保牌等目的。但这种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区别对待,采用一方面作为“营业外支出”,另一方面又作为“资本公积”的做法明显不尽合理。新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明确规定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资产、资本或重组后债务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将重

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接受的资产、资本或重组后债务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样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从逻辑上看才有说服力。

并且,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新准则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这意味着上市公司今后难以用债务重组等方式通过显失公平的价格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另外,沪深交易所对于摘星、摘帽的条件的规定也比以前更为严密,规定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值”。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在摘星、摘帽时会被扣除。因此在新准则下,债务重组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将直接从净利润中扣除,利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

然而,将债务重组收益一次性计人当期收益的做法还是稍欠妥当。对债务人来讲,首先,将债务重组收益全部一次性计人当期损益会造成债务人当期利润出现大幅波动;其次,债务人从中受益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可能会覆盖一个或几个会计期间,只将其计人一个期间不太合适;再次,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弱化了谨慎性原则。新准则要求债务人将债务重组中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而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意味着一旦债权人做出让步,债务人将获得当期收益,从而可能极大提高其当期每股收益,即在没有经常性盈利的情况下,债务人可能出现账面盈利,达到粉饰其财务状况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将重组收益分期计入损益,这种处理方法既可以避免债务人不同期间的利润因债务重组而产生大幅波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债务人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样符合会计核算的稳健原则。

另外,债务重组并不是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它的损益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因而不会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把由于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从补充资料的净利润项目中进行扣除,这样对净利润调整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会是真实的数据,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和补充资料中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相一致。因此,建议可以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增加一项“债务重组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专门反映债务重组产生

的收益或损失。

4.3 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

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一定量的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不同时点上的相同金额是不等值的。现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早有体现.融资租人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的实际利率摊销、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等等都涉及现值的运用。现值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在判断债权人是否做出了让步时引入了现值的概念,而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企业的投资、财务管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若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鉴于此,我们在新准则中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下比较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和修改条件后的未来应收金额时,应该借鉴引入现值的方法,即在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债权人首先要比较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和修改条件后的未来应收金额的现值.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将账面价值减至未来应收金额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不做账务处理。

4.4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财务监督

4.4.1 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4.4.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就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1)财务困难的界定模糊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债权人企业对债务人企业作出让步的前提条件,因而,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界定是企业债务重组的重要环节。《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对资金周转闲难、经营陷入闲境均未做进一步说明.只是说到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在什么条件下,是资金周转困难?在什么条件下是经营陷入困境?也未规定哪类型的企业、哪些考核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是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由谁来认定?是由债务人企业的上级单位,还是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亦或是外部中介机构?出具什么样的文件?是否有标准规范的样式?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因为没有规范化标准,没有衡量尺度,没有有效的监督,势必造成实际操作的多样性,其中不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国有资产的非正常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流失。

(2) 作出让步

①作出让步的依据不完善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指南中关于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定义,让步依据是根据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的。法院裁定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作出的,无可厚非。但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是否经过一定的审查程序呢?企业各项资产损失的处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鉴定和审批制度。经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审查把关并提出意见.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审批处理。对围有企业处理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被盗、贪污等财产损失主管财政机关进行认真审查并审批。未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批的,企业不得自行处理。债务重组可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在会计处理时资产对应值虽然是公允价值,但债务重组的损失是否也是企业财产损失?是否也需建立有关制度、经一定的把关审查。最后审批。重大数额由谁行使决策权?仅仅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就可作出让步吗?这种让步是否有限制性条件?还是可以无限制的让步?最大限度的回收债权是怎样的概念?

②作出让步的原因不充分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指南中,债权人作出让步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最大限度地回收债权;第二,为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致使债权上的损失更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讲解原因第二条解释:

“债务人发生暂时财务困难并不意味着其没有改善财务状况的希望”,那么是否可以先延缓债务人偿还债务的时间,待其财务状况转好后,再要求债务人按原定条件偿还,不需要做出让步,债权人企业也不会出现债务重组损失。

“如果债权人对债务人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那么有可能列债务人造成较大的冲击,使债务人原本只是‘暂时’的财务困难,滑向‘永久’财务困难的境地”,

债权人企业作出让步,使债务人企业摆脱了“暂时”的财务困难,未滑向“永久”的财务困难的境地,但债权人企业是否因各种原因达成协议,作出让步,而使一个好企业滑向“永久”的财务困难的境地。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具有长期合作关系,那么债权人对债务人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损害的不仅是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本身”。即使债权人未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这种让步不已经损害了债权人本身吗?为什么把或有损失立即变为损害呢?是否可以债务人能还多少就还多少,既然是长期合作,应互相支持,待债务人企业财务状况转好后.再逐渐尽快偿还剩余的债务。

4.4.1.2 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企业经营者具有了很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性。

(2(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科学,监督控制职能缺失。

(3)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产品销售环节脱离财务监督。销售折扣的决定,销售资金的回笼,往往由销售人员决定和执行,资金回笼不及时,有时坐收坐支,或被挤占挪用.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上很大的漏洞。财会部门只单纯作帐,财会与销售两部门缺乏必要的配合。

4.4.2 加强债务重组中财务监督的建议

4.4.2.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财政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基本的法规、规章建设,尽快形成完善的固有资产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有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应包括:1、债务人发生财务圜难的主要表现类型,包括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主要表现类型和经营陷入困境的主要表现类型。2、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界定标准,包括条件标准及经济指标标准或两者并用。条件标准可以规定当出现怎样的情况就可认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指标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哪几个指标、达到什么标准即可认定为发生财务困难。规范口径,增加指标概念、核算原则、具体范围,使指标口径一致。由外部中介机构对债务人是否发生财务困难,即是否符合规定的界定标准进行鉴定,出具报告。3、关于作出让步的规定应包括:授权谁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让步作出审批,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审批需提供的有关资料,特别是与该经济业务相关的原始单据、合同、外部中介机构的鉴证

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

4.4.2.2 建立约束、监督机制

(1)内部监控

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应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评价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发挥内部职能部门的稽核、监督作用.加强财务分析,提高财务监督管理能力。财务人员应及时进行帐务处理,根据合同条款,对债权进行跟踪管理,对应收款项应及时回收,对超过期限尚未收回的.应将情况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领导和销售部门,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回收欠款;对应收帐款进行帐龄分析,对超过信用期间、超过规定回收率标准的客户情况及时通报销售等其他管理部门,组织各职能部门对财务分析进行会审,增加执行情况的透明度。企业也应借助专门的内部机构和人员进行日常查核和监督。

(2)外部监督

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监督手段。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后,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方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比较,必然发生一些客观变化,企业内部抓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发挥财政、税务、审计、国资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努力提高企业理财的透明度.帮助企业经营者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的理财水平。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对国有企业财务行为规范监督作用,这是实施外部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

4.4.2.3 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员,包括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在专业素质方面,会计人员要学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经济法、税法等,销售人员要学习合同法及其他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经营者要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外部监事要学习财政、银行、审计、监察和宏观调控等法规政策和具体业务。在思想道德方面,必须选拔有政治觉悟的人,并使其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不谋私利。同时,要把长期、短期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水平。

4.4.2.4 调整金融政策,回笼现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结算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单位

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结算。该办法规定:各项经济往来,除了按照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可以使用现金外,都必须办理转帐结算。但有些企业因银行帐户被封或为了用钱“方便”等诸多原因保留大量现金.使社会中流通、沉淀着大量现金。大量现金的体外循环使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收支情况不能如实反映,也使某些人的“灰色收入”成为可能。国家应进行金融改革,调整金融政策,回笼现金,大力推广信用卡、转帐等结算方式,提高企业收支及个收人的透明度,以有利于净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5 结束语

新准则施行多年以来,得到了广大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拥护和称赞.这说明我国新准则的出台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指导性、规范性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地学习、探索新准则的内容,贯彻执行新准则中的新规定,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信息的可靠性,维护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义侠.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财务监督平[J].中国外资,2009,14:33-34.

[2] 史蓉.金融危机下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对利润的影响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8:83-84.

[3] 田群.债务重组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15:382,322.

[4] 周咏梅.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09,7:187-187.

[5] 程金华.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问题原因探究及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5:33-35.

[6] 许娟.债务重组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9,7:7-8.

[7] 梁玉娟.关于“债务重组”在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对比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3:119-119.

[8] 刘雪雁.论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差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9] 尹锋.浅析新准则下的债务重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4.

[10] 袁新文.中级财务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amc危机企业救助项目法律实务研究(下)债务重组篇

amc 危机企业救助项目法律实务研究(下)债务重组篇 东方法律人实践?研究本期内容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陆紫微《AMC 危机企业救助项目法律实务研究——对不良债权收购及债务重组交易模式的法律风险控制研究》。本文以不良债权收购及债务重组模式下的危机企业救助项目的业务开展流程为线索,围绕此类项目的如下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此类项目的基本风险控制原则是什么,如何全面准确掌握债权信息,如何选取拟收购债权并做好不宜收购债权的债务解决安排,如何根据拟收购债权的情况及重组担保选择整体重组或分别重组方案,如何对诉讼中债权等特殊债权进行重组及如何做好重组的担保安排及其他风险控制安排。本期文章共分为上下两篇。下篇是债务重组篇,主要分析论述如何设计单户不良项目债务重组方案。重点分析如何选择整体重组及分别重组方案;债务重组过程中如何防范标的债权原担保脱保风险;诉讼中的债权如何通过民事调解制度或执行和解制度进行重组及相关担保安排,执行中债权重组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的救济路径选择;如何通过获取控股权并配套人、财、事控制措施对危机企业进行阶段性控制以保障单户不良项目的安全退出。 《AMC 危机企业救助项目法律实务研究(上)》已简单介绍了AMC 主导的以收购单户多笔不良债权并进行债务重组为基本交易模式的危机企业救助项目[1] (以下简称为“单户不良项目”)

的特点及所涉法律理论,论述了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法律尽职调查要点及债权收购中的重点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篇将从法律风险控制角度,重点分析单户不良项目的债务重组方案设计要点。一、债务重组及重组担保的一般性安排单户不良项目中债权性质及状况复杂多样,这一复杂多样性将对重组安排的稳定有效性造成较大影响,故在交易结构设计时应对重组债权及相关担保权利的稳定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进行审慎论证,对各债权进行分类识别并根据不同债权情况对收购重组进行差异化的安排,尤其应关注诉讼中债权重组的特殊性。 (一)整体重组与分别重组首先需要考量的是,对所拟收购的多笔债权是进行整体重组还是分别重组。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到担保办理的便利性及诉讼执行的便利性,以优先选择整体重组为宜。但整体重组要求的前提是全部拟收购债权均已取得且拟收购债权适宜一并重组。此类项目可能存在客观上仅可分步收购多笔债权的情况,也可能涉及部分或全部债权处于诉讼程序中的情况,如出现部分拟收购债权尚未取得、仅部分债权进入诉讼程序(部分债权未进入诉讼程序)或诉讼程序中的债权分布在不同法院且无法协调至同一法院管辖/执行等情形时,则将面临无法整体重组的问题。在无法整体重组的情况下,如实际情况允许,可考虑采《AMC 危机企业救助项目法律实务研究(上)》“债权的可收购性核查及不可收购债权安排”中相关建议,在AMC 债权收购、债务重组体系外解决该部分债务。如实际情况无法实现,则在分别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的考察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126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的考察报告完整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 的考察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借鉴国外企业债务重组的经验,我们赴瑞典、芬兰考察了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瑞典、芬兰两国都很重视企业的债务重组工作,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债务危机防范机制和债务重组机制,对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债务重组基本情况 (一)两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都曾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

概述企业债务重组-总结报告模板

概述企业债务重组 概述债务重组为避免债权人通过诉讼(仲裁)、强制执行等刚性手段来解决债务争端,实践中,负债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申请破产。其二就是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在理论上可以分为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上下的债务重组两种。本文中的债力重组是指前者,其目的是减轻的债务负担,成化的资本结构。在实践中比较成熟的债务重组方式有以下几种:(1)债转股。也称债务资本化。债务资本化是指债务人将所负债务转化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对的债权转化为对负债的股权的情况。目前,我国行政法规中规定的债转股仅限于金融机构与国有大型企来之间发生的债权转股权,即所谓的政策性债转股,但法律并没有明文禁止其他之间的债转股,而且,间债转股作为一种缓解资金紧缺的新手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债务转移。所谓债务转移是指负债将其对债权人的负债转给第三方承担的行为。(3)债务豁免。债务豁免是指负债以低于债务帐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即债权人豁免负债的部分债务,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债的负担。豁免部分债务带来的损失,应记入债权人当期营业外支出,但负债不宜确认债务重组收益。(4)债务抵消或债的混同。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两类。《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法定抵消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所谓约定抵消就是当事人互负债务,但标的物种类、品质甚至数量均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进行的抵销。债务抵销一方面可以免去双方交互给付的麻烦,节省清偿债务的费用;另一方面可确保债权的效力,以免先为清偿者有蒙受损害的危险,特别是在破产程序中,破产人对于债权人有反对债权时,其债权人得以抵消,免除自己的债务,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先清偿的地位。此外,《合同法》第83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因此,在债务重组实践中,债务抵销与第三方债权转让配套运用也较为常见。(5)直接融资增资减债。直接融资增资减债原则上不属于直接的债务重组的范畴,但有异曲同工之效。主要是负债在资本市场中吸引其他资金注入,改善资金紧缺的状况,使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通过赢利来偿还债务。直接融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股票市场,即通过在境内外发行股票筹得资金,从而减轻的债务负担。二是发行可转换债券。(6)修改其他债务条件。间的债务一般是根据合同产生的,当一方因故不能履行合同

202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探究论文

202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就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采用账面价值计价会产生负面效应,以及会计核算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一)债务重组准则中采用账面价值计价,会产生负面效应 1.以账面价值计价,会引起会计行为的不对称性。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可表现为现行市场价格、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等。在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很多情况使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价等。然而,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中,如在判断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却采用了不同标准,导致不同债务重组条件下,判断债权人对债务人重组的标准不同,引起会计行为的不对称性。 2.采用账面价值会削弱债务重组会计的合理性。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折算到同一时点才具有可比性。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中,准则把债务人将来应付金额直接与债务重组时的债务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未把将来应付金额进行适当的折现,导致修改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缺乏合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如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中,企业所得税的存在,使公允价值(现值)在企业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一种税收转移效应,即债权人与承担了公允价值引入条件下理应在由债务人承担的税负,这显然具有不合理性。

3.采用账面价值使现行债务重组在实务操作中陷入了窘境。以修改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为例,由于未采用公允价值对债务人将来应付金额进行适应的折现,使相同的会计处理反映性质不同的债务重组情况,其会计处理不能与性质不同的债务重组条件形成合理的对照关系,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债务重组客观实际情况,致使债务重组会计实务操作难以把握。 (二)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存在困难 1.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对解决企业间债务的拖欠问题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以物抵债”的方式,对债务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饮鸠止渴”,使企业经营资金短缺,愈加陷入困境;对债权人而言,难以确认抵债资产的价值,加长了货币的回笼期,使企业蒙受损失。 2.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重组方式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使债务人在不动用其生产经营资金的情况下,减轻债务压力,债权人可加强巩固与债务人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开拓多元化经营格局,拓宽投资渠道,分享债务方企业的未来收益。但这种方式会使债权人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给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债权人企业未来收益的高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会计上难以确认和计量。 二、对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改进建议 (一)根据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采用比较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 1.对债务重组伴随非货币性交易的事项(包括以非现金资产清偿

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 XX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XX 职称 XXXXXXXXXXXXXXX 二○一一年三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摘要 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资金周转困难的强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是各负债企业争相采取的措施。但就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一整套的规范企业债务重组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成,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债务重组现状的分析,指出企业债务重组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办法和配套措施,以使债务重组能真正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债务重组;原因;问题;措施

Abstract Debt restructur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various liabilities enterprise contends measures as the solution to enterprise debt burden and the capital turnover difficulties. But we can see from the existing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a set of standard about 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behavior of the legal system have not yet built ,and the existing regulations system have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the paper tries to point out the existing six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hat would make debt restructuring really play its positive functions and effects .Therefore it will ease burden, help enterprise keep from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Keywords: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causes; questions; measures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在现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周边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其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都要归功于国内经济发展方面上。然而,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虽然表面非常正常,但是内部竞争却非常的激烈。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企业内部财务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企业债务重组的案例也经常发生。这已经成为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企业自身债务重组最终结果如何,将会直接地对企业接下来的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标签: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应用研究 如今国内市场发展情况越来越好,这与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大企业只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步,才能够实现企业内长期发展的目标,这也就促使了国内市场不断改革进步的良性循环现象出现。但是,有一些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其竞争压力并不大,从而导致其内部财务方面逐渐出现漏洞,国有企业中出现债务重组的情况也很常见。本文针对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相关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最近几年,经济理论领域逐渐地提出了一些债务重组相关模式,根据重组主体不同一般能够分成以下三种: 1.1 将银行作为主体 将银行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中心思路主要是通过将银行在各个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应用,然后把银行中的呆账准备金以及银行自身资本金作为冲销破产企业中债务的款项。 这种将银行作为主体来进行债务重组的相关模式虽然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并且与企业以及银行的需求也相互适应,但是其实际收效却非常小。在无法保证这种模式不会再形成其他的不良债务这一前提下,这种模式还无法具备将原有债务进行解决的能力。并且,假如企业出现了借钱不还或者进一步发生了其他情况,那么双方的状况就会更糟糕。所以,在对减免不良债务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建立起新的机制。不管是全部将企业中存在的债务免除,还是只免除一部分,其共同的前提条件都是通过将债务免除来对企业内部相关的整顿和结构调整以及竞争能力进行促进和提升。同时免除债务仅能在涉及具体企业这一基础之下进行,也就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决定,并不能笼统进行。 1.2 将财政作为主体 将财政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其核心是将企业中的财务通过举

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应用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应用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前言部分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致使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生亏损,资金周转不快,出现暂时资金紧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在此情况下,虽然按我国法律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但在债务人主管部门申请整顿且经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时,破产程序应予中止。此外,即使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也可能因为相关的过程持续很长,费时费力,结果还可能难以保证债权人的债权能如数收回。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即债务重组。它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它包括削债、债务转让、债转股等方式对企业的负债进行重新组合的行为,也是企业财务运作的重要手段。 二、主体部分 (一)国外研究综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前身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2年发布的第26号意见书(APB26)《债务的提前清偿》,成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最早的一项准则,并对债务人在到期日前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做出了规定。 SFAS15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债权人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基于经济上或法律上的原因,对债务人作平常不愿考虑的让步。根据SFAS15,债权人作出让步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收到的资产或权益证券的公允价值小于该项债权的账面价值;二是在更改应付项目的某些条件并以新债清偿旧债的情况下,债务人应付新债的未来支付金额小于重组前旧债的账面价值。由此可见,美国债务重组准则引入了现值会计的计量模式,并要求用现值计算来判断债权人是否作出了让步。 澳大利亚会计指南第11号将债务重组定义为:为了改变或解除债务人对现存债务的责任而采取的行动,其中不包括债务的消除或可转换债券转为股权。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这份指南所指的债务重组基本上是广义的。 (二)国内研究综述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自身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较高,从而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现行的债务重组准则为背景出发,阐述了企业债务重组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重组会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债务重组;重组损益;公允价值 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ccounting class 092: Zhuqingshan Instructor:Zhangkai Abstract: Currently, many of our enterprise's own funds shortages, higher asset-liability ratio,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 The new debt restructuring guideline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s favorable , until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the burden of enterprises, help enterprises out of the woods ,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ackground of departure from the current debt restructuring guidelines on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porate debt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thes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debt restructuring; The profits and losses of restructuring; Fair value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让企业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迎接新挑战,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债务重组也算其中之一。本文试图在对比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主要不同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定义债务重组行为、是否引入公允价值、如何确认、处理重组损益等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不合理的资金结构,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债务重组的原因及会计处理、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所凸显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债务重组的研究来更加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债务重组。 【关键词】:债务、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正文】: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等,致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生亏损,出现暂时资金紧缺,难以按期偿还。在此情况下,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即使使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也可能难以保证债权人的债权能如数收回。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即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破产了程序费时耗资、引起社会动荡等消极因素,更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一、债务重组概述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 广义上讲,所以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包括修改债务的金额和时间)都应视作债务重组,包括:债务人处于财务

困难条件的债务重组;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债务人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的债务重组又分为2种: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的金额偿还债务;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偿还债务的金额不低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我国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 1.以资产清偿债务 是指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债务转为资本 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但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的,则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债务转资本,不能作为债务重组处理。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是指修改不包括上述第一、第二种情形在内的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如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4.混合重组 是指采用以上三种方法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形式。例如,以转让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债务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 (三)债务重组产生的意义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下文研究了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 摘要: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致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生亏损,出现暂时资金短缺,难以按时偿债,导致我国公司的债务重组活动日趋频繁,因而债务重组成为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由此引起经济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字:债务重组清偿债务公允价值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一、债务重组的背景介绍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该能够随着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善于经济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不可控制的一些因素,企业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偿还债务。按照我国法律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时向法院申请破产,而作为债务人,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企业破产以偿还债务,此时可以通过协商使债权人做出某些让步,使债务人减轻负担,因此债务重组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就应运而生了。

二、债务重组概述 1.债务重组的定义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 2.债务重组的主要方式 (1)以资金清偿债务。债务人常用于债券的资金主要有:现金、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债务转为资本。债务转为资本是站在债务人的角度看的,就债权人则为债务转为股权;就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转为股本;对其他企业而言,转为实收资本。 (3)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 (4)以上方式的组合。如以转让资产、债务转为资本等方式的组合清偿债务。 3.债务重组的原则 (1)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均不得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2)债务人以低于应付债务的现金资产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债务人受让的现金资产低于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用以低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的税费之和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10587907.html,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毕云龙 来源:《商情》2014年第03期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GDP的贡献率约占30%左右。国有企业在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宏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经济安全、推动自主创新以及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国企累计负债达到16万亿,如何化解国企债务危机,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债务重组国有企业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其发展趋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近几年,国有经济贡献水平大概维持在国民经济总值的30%左右。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公有制经济发挥在宏观经济的稳定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保障社会公平的保障方面、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国有企业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是在经营管理能力较 弱。与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许多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够理想,经济规模未形成气候,绝大多数未超过盈亏平衡点,规模效益较低。二是盈利能力不强。由于息税前盈利率太低,在实际负担的利息水平方面国有企业与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差不多相当,所以在负债率相当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可想而知。 二、三九集团债务重组案例分析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九集团债务重组的背景 三九集团从刚开始的小企业,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到重新整合,再到上市,一直到2000年,在中医药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业务的拓展,三九集团规模迅速扩张。在过去的几年中,三九着手吞并了130多家地方企业,平均每一个月就可以达到2家的并购率。在这种看似有些疯狂的并购中,同时在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中,也让三九集团的财务风险不断地呈上升趋势,并最终陷入了必须进行债务重组的困境。在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前,三九集团已经严重资产不抵足债务,已经没有流动资金来清偿对上市公司三九医药的债务。根据现代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及引进战略投资者不失为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方法,这也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通过这种改革,一定的基础上可以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经过集团决策机构股东大会的最终决定,企业最终采用混合债务重组的方式。2004年11月,在国资委和银监会联合领导下,拥有债权的多家银行都各自派代表组成三九债权人委员会,参与三九集团清产核算与重组谈判。经过多方商议,《三九集团债务重组协议》确定三九总体偿债比例60%,并放宽了政

企业债务重组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企业债务重组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一、对债务人财务的影响 1、可使债务人的负债减少,从而降低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 但资产负债率的降低,并不是正常偿债的结果,而是由于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分担了债务人的部分经济负担,并不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因为,债务重组并没有增加务人的资产总量,也没有增加资产的变现能力。 企业债务重组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可使债务人所有者权益增加。 债务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会获得以下两种收益: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处理收益。 (1)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用于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3)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奖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份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小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时,债务人应将重组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为将来应付金额,减记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大于或等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时,暂不作处理。由此可见,由于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不确认重组收益,债务重组并没有改善债务人的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经营管理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因素。 3、能够减轻债务人的未来财务负担。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可通过修改有关债务条件来实现,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负债是企业的未来经济负担,负债本金和利息的减少就是减轻了债务人未来的经济负担,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财务费用,从而降低资产使用成本。 4、导致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变化,影响未来利益分配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会导致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虚增。 由于债务重组可采取将债权转换为产权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只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转换,并没有实际新增企业资产,而新资产的注入恰恰是面临财务困境的债务人所迫切需要的。负债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导致企业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增多,使债务人的原所有者权益结构发生变化,将影响到企业未来利益分配关系,所以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转换应征得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同意。 5、可以盘活部分闲置资产。 由于债务重组可以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用闲置的资产而刚好是债权人需要的非现金资产来抵债,实现资产重组,从而盘活部分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对债权人的财务影响 1、会导致债权人的资产减少,产生债务重组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 (1)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先冲减坏账损失准备金,损失准备金不足以冲减的部分再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资产的入账价值,若涉及多项非现金资产(或多项股权),债权人应按换入各项非现金资产(或各项股权)的公允价值进行分配。 (3)债务转为资本的,债权人应将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

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 2016年,全球经济化疲软,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债务重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展开研究,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企业资产重组的会计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对策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的前提是债务人发生了债务困难,债务重组的结果是债权人做出了让步。我国自1998年首次颁布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至今,共经历2001 年和2006 年两次修订,尤其是2006 年的修订,更加规范了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债务重组的方式越来越复杂,增加了准则执行的难度。因此,对债务重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债务重组现有的方式大有四大类(1)以现金清偿债务;(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3)将债务转为资本将债务转为资本;(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一、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会计问题 (一)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缺陷 财政部2006 年颁布的关于债务重组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文件》,债务重组的确认条件模糊,并未明确指出什么是“当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同时虽然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要求涉及的资产或者负债满足要求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在会计处理实务中,许多的债务重组事项涉及的资产或者负债仍然采用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和核销,很少会按照上述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手段。 (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直接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对账面价值的影响 会计准则没有对偿还期内货币的时间价值进行考虑,在企业重组中经常会涉及到延长偿债期间的情况,由于货币是存在时间价值这一属性的,因此,账面上关于债务与资产的价值是无法真实反映其真实的价值的。 (三)债务重组成为部分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工具 部分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目的就是在短期内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便从投资人手中获取大量投资资金,谋求不正当的股价利益。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在进行债务重组的过程,将债务重组的收益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在会计期末时,都转入企业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中,造成企业的利润增加,但是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现金流,这样可能使误导部分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盲目相信利润增长,投资失误。 (四)缺乏规范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涉及到会计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和文化等综合方面。由于会计行业诚信缺失,会计执业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当受到经济利益诱惑时,可能会参与会计活动造假,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导致企业的会计债务重组严重失真。 二、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相关对策建议 (一)明确企业债务重组范围 《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发生财务困难进行没有明确的界定,应该规范债务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可以设定相关的财务指标,并由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对一些由于外部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暂时性的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是否纳入债务重组给予相应的准则要求。 (二)正确运用公允价值 在债务重组中,对需要通过估值技术来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的,为了提高操作的可行性以及防止滥用准则,应对公允价值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政府物价部门可以定期披露活

企业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企业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本文就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采用账面价值计价会产生负面效应,以及会计核算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标签: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探索 1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1.1 债务重组准则中采用账面价计价,会产生负面效应 1.1.1 以账面价值计价,会引起会计行为的不对称性。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可表现为现行市场价格、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等。在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很多情况使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价等。然而,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中,如在判断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却采用了不同标准,导致不同债务重组条件下,判断债权人对债务人重组的标准不同,引起会计行为的不对称性。 1.1.2 采用账面价值会削弱债务重组会计的合理性。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折算到同一时点才具有可比性。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中,准则把债务人将来应付金额直接与债务重组时的债务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未把将来应付金额进行适当的折现,导致修改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缺乏合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如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中,企业所得税的存在,使公允价值(现值)在企业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一种税收转移效应,即债权人承担了公允价值引入条件下理应在由债务人承担的税负,这显然具有不合理性。 1.1.3 采用账面价值使现行债务重组在实务操作中陷入了窘境。以修改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为例,由于未采用公允价值对债务人将来应付金额进行适应的折现,使相同的会计处理反映性质不同的债务重组情况,其会计处理不能与性质不同的债务重组条件形成合理的对照关系,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债务重组客观实际情况,致使债务重组会计实务操作难以把握。 1.2 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存在困难 1.2.1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对解决企业间债务的拖欠问题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以物抵债”的方式,对债务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西北轴承为例 (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以西北轴承为例 院别经济学院 专业会计学 学生姓名王佳欢 学号013131402 指导教师郭薇 职称讲师 2017 年 4 月30 日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西北轴承为例 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许多企业本身经营状况不佳、没有明确的经营规划,从而使企业出现负债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继续经营,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的局面。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双方进行协商,作出相应的退让,来保证企业的顺利进行。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从完善债务重组政策,重视债务重组,加强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完善,协调债务人、债权人相关利益的基础上就行分析研究,以西北轴承公司的债务重组问题来了解分析国内企业的债务重组状况,并以企业的角度对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从而对资本结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使得企业能够真正扭亏为盈。 关键词:负债;债务重组;偿还债务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because many enterprises poor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 clear business planning, so that the enterprise debt situation,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company's continued operation, enterprises may face the situation of bankruptcy. In the event of the debtor's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e creditors shall, without violating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negotiate with each other and make corresponding concession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enterprise.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debt restructuring policies,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debt restructuring, debt restructur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coordination for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the debtor related to debt restructuring, northwest bearing company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debt restructuring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enterprise debt reorgan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so as to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management mode, the enterprise can really turn around. Key words:Debt; Debt restructuring; Debt repayment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大学论文

电大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学生姓名:袁永琳 学号: 系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七年4月

目录 一、绪论 (3) 1、研究的背景 (3) 2、研究的意义 (4) 二、债务重组理论综述 (4) 1、企业债务的相关概念 (4) 2、债务重组的相关理论 (5) 三、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的成因及危害分析 (13) 1、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 (13) 2、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分析 (14) 3、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导致的严重危害 (16) 四、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及其选择 (18) 1、债务重组方式及其利弊 (18) 2、债务重组方式的选择 (19) 3、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20) 五、推动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对策研究 (17) 1、加大国有企业资本金的投入 (17) 2、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 (17) 3、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机制 (18) 4、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和调整 (18)

5、完善债务重组管理制度 (18) 6、制定债务重组法律制度 (19) 7、建立政策性扶持措施 (19) 8、积极为债转股企业民营化创造条件 (19) 六、结论 (23) 参考文献 (23)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内容摘要:目前,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目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据粗略统计,国有企业全国平均负债率已高达70%以上,其中有的超过80 %,有的已是资不抵债,大大超过了企业负债经营的正常水平。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实现国有企业的债务合理重组,大批国有企业将被债务困死,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均无从谈起。因此,怎么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根据债务重组的理论,首先描述了国有企业的债务状况以及过度负债的成因及其严重危害;然后提出了债务重组的四种方式即转让非现金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修改负债条件以及前三种方式的组合形式及其选择问题,并分析出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推动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债务重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债转股 一、绪论 1、研究的背景 近些年来,每一轮经济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的更新,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有企业或因历史遗留问题,或因墨守成规,没能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或因内部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等,致使其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回报率很低,甚至发生经营亏损,资金周转不灵,出现资金紧缺或财务赤字,难以按双方协定的日期偿还债务,并批量集中产生大量债务。这些债务往往成为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乃至国家和地区的沉重负担,与利税负担、冗员负担构成了“三座大山”,严重地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者中,债务负担尤为突出。如果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其它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资产存量调整、产品方向转变、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 李克强同志曾经指出:“对目前企业的资本金比较低、债务负担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清债务的性质和情况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领导、有步骤地妥善处理。”那么怎么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呢?这不但是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的实现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改组中,必须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资产重组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最好的方式达到资产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让和组合,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提高效率。通过资产重组清资划定股份,将国有企业模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