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页眉

第三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经济法的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

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包括制定新的经济法律规范和修改或废止原有的经济法律规范。这里说的“国家机关”,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狭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广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的活动;从广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我们认为,考虑到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上述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可以说,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而不是经济法律的总称,也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此,严格来说,应该认为,狭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

法律规范的活动。本书是从广义上使用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的。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法理学告诉我们:“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点在于: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形式。”我们认为,创制法即立法,立法包括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根据同样的理由,可以认为,经济法的立法,包括经济法的制定和经济法的认可。可见,经济法的制定不能等同于经济法的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13

/ 1

页眉

法的立法之中。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还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的关系。什么是经济立法呢?经济立法,是指最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

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即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不仅包括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即经济法律规范,而且包括调整其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例如,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范不是经济法律规范,而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经济立法不仅包括经济法的立法,而且包括其他经济立法。可见,经济法的立法不等于经济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立法包含于经济立法之中。联系到以上说的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是双重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法的立法之中,经济法的立法又包含于经济立法之中。

二、经济法制定的现状

在对经济法制定的现状进行评价时,应该实事求是地肯定中国经济立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防止主观片面性。夸大成绩,无视差距,粑经济立法工作说得十全十美,从而放松未来的工作,不利于继续把中国的经济立法工作以至整个经济法制建设推向前进;夸大差距,无视成绩,把经济立法工作说得一无是处,从而否定逐步走向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立法工作以至整个经济法制建设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中国的经济立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知道,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关于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监管、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立法,在上述几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表明了经济法制定的现状和经济法的新发展。关于近几年来,我国制定有关经济法律、法规的情况,我们已经在本书第二章中作了阐述,这里不再重复。

应该肯定,我国在经济法的制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是:一是有不少急需的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出来,应该抓紧制定;有的还没有列入国家立法规划,应该尽快列入。二是有些经济法律、法规的内容简单、笼统,可操作性差;或者有关问题规定互不一致,相互抵触,使人无所适从;或者片面突出部门、地区利益,体现整体利益不13 / 2

页眉

够;或者对于行为的法律后果、执法机关及其职责、执法机关不执法的后果未作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等等。这些质量问题,需要通过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补充修改予以解决。三是有些经济法律、法规制定的时候是好的,但是,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已经部分地不适应实际需要了。这就有必要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改,使其得到完善。

三、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

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立法的经验包括了经济法制定的经验。下面,对七个方面的基本经验作一些阐述:

(一)要以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从中央到地方各项立法工作的基本依据,任何违反宪法的精神和内容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都是无效的。我国经济法的制定也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贯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求我国经济法的制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法的制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或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要贯彻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

主义法制的统一集中体现了国是规范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家的立法制度。经济法的制定,必须贯彻我国《立法法》正程序进行,防止越权立法和无序立法。应该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防止通过立法不适当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整体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等利益关系,保地保护或扩大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倾向。这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证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三)以实现经济立法的系统化和科有步骤地进行,为了使经济立法工作有计划、这种立法学化,中央和地方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编制各自的立法规划。也可以是属于专门立法规划范规划可以是以经济立法为重点的综合性立法规划,围的经济立法规划。这种立法规划一般应当包括短期立法规划和中期立法规划:确定立法有条件的还应当编制长期立法规划。立法项目是立法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立法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立耍深入调查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和现状,项目前,法预测。在确定立法项目时,要着重处理好立与改、废的关系。对于尚未制定而及时制久于过去制定的有必要和可能制定的经济法律、法规,应列入立法规划,尽快修改法规也应列入法规划,已经不适应或部分不适应实践需要的经济法律、13

/ 3

页眉

或废止。要把修改原有经济法律、法规与制定新的经济法律法规,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关于经济法的制定的步骤,要与国家总的立法步骤相适应。在中国,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分下列步骤:在八届人大任期(1993—1998年)内,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在九届人大任期(1998—2003年)内,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十届人大任期(2003—2008年)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此后,要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四)要加快步伐,提高质量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这些论断,对我们当前的经济立法也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强调要“加快经济立法”。为什么要加快制定新的和修改原有的经济法律、法规,才能适应客观需要呢?加快经济立法,除了处理好立与改、废的关系以外,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有与无的关系。目前,有的门类经济法律、法规尚处于空白状

态,无法可依。因此,在条件成熟时,应该抓紧制定新的经济法律、法规,尽快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二是多与少的关系。目前,有的门类经济法律、法规虽然有了,但数量少,供不应求。因此,应该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抓紧制定一些新的经济法律、法规,尽快解决由少到多的问题,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三是粗与细的关系。要加快经济立法,就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规范性文件的条文越细越好。当然,我们也不主张越粗越好。应该说,有必要、有可能细的时候,细比粗好;有必要细但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先粗一点,然后逐步完善,由粗到细。实践表明,有些经济法律、法规即使条文粗一点,也比没有好。

在继续加快经济立法进程的同时,必须提高立法质量,以进一步解决由于某些经济法律、法规质量不高而出现的“有法难依”的问题。快与慢是一个速度问题。加快立法,必然带来新制定的和经过修改的经济法律、法规数量的迅速增加。因此,立法的速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数量问题。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既不能片面强调经济立法的数量而忽视经济立法的质量;也不能片面强调经济立法的质量而忽视经济立法的数量。当前,要更加强调质量问题。经济立法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立法的科学性问题,其根本标准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应特别强调的是,使我国制定的经济法律、法规,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13

/ 4

页眉

(五)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优化经济法律、法规起草班子的结构

我们的国家机关行使人民赋予的职权,进行立法工作,是为群众立法,立群众需要的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公布法律草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代表人民的利益。

多年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经济主管部门进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部门了解情况,熟悉业务。其弊端是,容易产生片面强调局部利益,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影响经济立法的速度和质量。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济法律起草工作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国务院法制办在经济法律、法规起草工作中的作用。比较多的经济法律、法规草案,应该由上述机构牵头组织拟定,吸收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法学院校、研究单位的专家参加;有些草案可以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拟定,吸收法学院校、研究单位的专家参加;有些草案也可以委托法学院校、研究单位拟定。此外,还可以积极试行这样一种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来确定拟定法律、法规草案的班子。

(六)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进行经济立法,要立足现实,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深入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经济法制建设的实际,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修改、废止什么经济法律、法规,涉及哪些内容,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是否具备条件为转移,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进行经济立法,要面向未来,而不能囿于现状。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经济

法律、法规中提出奋斗的目标,指明前进的道路,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规范化、法律化,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于立法的方式问题,同步立法虽然是基本的、主要的,但超前立法也是需要的。所谓超前立法,是指对将要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预先作出调整规定的立法方式。那么,在某种社会关系尚未形成时就超前对其调整作出规定是否就不符合实际呢?离开了经验谈超前立法是否科学呢?我们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的超前立法是符合实际的,可行的。超前进行经济立法,对于立法者来说固然尚无直接经验,但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如果在他人为直接经验的知识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可靠的。所以,立法者离开了任何经验谈超前进行经济立法是不科学的;立法者从实际出发,借鉴他人经验(如果是属于可靠知识的话)超前进行经济立法是科学

13

/ 5

页眉

(七)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要走向世界,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参加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把中国的市场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适应实施WTO 规则的需要,我国的经济立法工作要更加注意与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相衔接。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立法时,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果与经验。但是,又要避免盲目性。不能以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模式作为评价我国经济立法状况的标准。

为此,有必要对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凡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共同成果的、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我国进行市场经济立法时要注意与其必要的衔接;凡是外国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果和经验,对于该国是比较好的,应该以是否适合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决定我们要不要吸收和借鉴;凡是外国市场经济立法走过的弯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总之,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果和经验。

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

的活动。它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经济守法,是指经济法主体遵守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经济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执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经济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案件的活动。

上述经济执法的定义是从狭义上讲的;从广义上讲的经济执法,还包括经济司法在内。

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是经济法实施的三个重要环节,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法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法的制定是经济法实施的前提,十分重

要。但是,制定经济法是为了实施经济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的实施更为重要。只有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证经济法伪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制定了经济法而不能实施,即使经济法制定13

/ 6

页眉

得再好也毫无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说明重视法的实施多么必要。

二、经济法实施的现状

我国经济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主要表现:一是在规范市场主体方面,对于使企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健全市场监管方面,对于打破市场封锁,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对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来说,经济法实施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必须肯定。

但是,我们又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法律、法规包括经济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相当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违法办案等恶劣行为也屡有发生。这种状况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败坏了国家的声誉,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把经济立法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立法质量,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定后,如何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于法律实施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随着法律实施的力度逐步加大,经济法实施的状况必将日趋改善。三、强化经济法实施的对策要使经济法实施好,首先要制定好。过去,经济法的实施之所以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制定经济法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施成本的高低和实施效果的好坏,立法的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我们强调经济法实施的时候,必须同时强调提高立法质量。那么,对于已经制定的、现行的经济法律规范怎样强化其实施呢?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一)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法制教育

自从1986年以来,我国已经实施了三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于2005年结束。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指出:“全体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教育。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深入学习、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自觉维护法制的统一与权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多年来所进行的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缺乏神圣感、权威感,不学法、不懂法甚至不知法的现象还到处可见。

经济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经济法制教育,增强广13

/ 7

页眉

大干部和群众的经济法制观念,有助于他们自觉遵守经济法,运用经济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同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进行经济法制教育,既要面向广大群众,继续深入开展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提高全民的经济法律意识,增强经济法制观念,又要以提高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以及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照经济法办事的能力作为重点;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要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

(二)加强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的建设

我国的经济执法、司法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没有他们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我国经济法制硅设取得巨大成就是不可想像的。同时,也要看到,在这绝大多数好的和比较好的经济执法、司法干部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政治水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要求相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此外,在我们的经济执法、司法干部中,还有绝少数严重违法乱纪的人,他们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和恶劣影响,必须依法处理。

为了从干部队伍建设上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法律关于公务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任免、培训、权利和义务、考核、奖惩等有关规定,选择合格的人员担任经济执法、司法干部,加强对他们政治与业务的教育培训,加强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

(三)健全经济执法、司法机构

为了解决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和发展经济法实施的成果,积极推进政府机构和司法机构的改革至关重要。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严格控制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在建立少数新的经济执法、司法机构的同时,着重健全已有的经济执法、司法机构,为强化经济法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前几年在人民法院系统所采取的撤销经济审判庭的举措值得商榷。我国现行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9、24、27、31条明确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经济审判庭;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设经济审判庭。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审判机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产生的新生事物。20年

的司法实践表明,经济审判庭的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健全经济法制,保障与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同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经济审判庭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缺点,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此,我们的态度不应该全盘否定它,明令撤销它,而要爱护它,帮助它克服缺点,促进它的成长,使它从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充分发挥13

/ 8

页眉

其优越性。大家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于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看法还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不仅中国的法学界普遍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且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也充分肯定了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正是由于经济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就使违反经济法的案件与违反其他法的案件有了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又数量众多,因此设立经济审判庭分工审理违反经济法的经济纠纷案件,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与办案质量,为经济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章节练习与答案解析

2020 年《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章节练习与答案解析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3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某支票的出票日期为2019 年10 月20 日,下列选项中,填写正确的是()。 A.贰零壹玖年拾月贰拾日 B.贰零壹玖年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C.贰零壹玖年壹拾月零贰拾日 D.贰零壹玖年壹拾月贰拾日 2.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下列关于基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异地常设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B.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C.可以办理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付 D.工资、奖金的发放禁止从基本存款账户中支取 3.下列银行结算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的是()。 A.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Ⅰ类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基本存款账户 D.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账户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信用卡持卡人通过ATM等自助机具办理现金提取业务,每卡每日累计不得超过人民币 1 万元 B.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 0.8 倍 C.信用卡溢缴款是否计息及其利率标准,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 D.发卡机构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超过授信额度用卡的,不得收取超限费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预付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预付卡以人民币计价,不具有透支功能 B.记名预付卡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 C.不记名预付卡有效期不得低于5 年 D.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000 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 额不得超过1000 元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 A A.正确 B.错误 4. 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 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 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 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 称。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 是( 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 A. 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 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 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 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 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 C )。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B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 英国 3. 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ABCD )。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正确 B.错误 4.CEPA 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 正确 B. 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 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 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A A. 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的是(D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2.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A )中

经济法基础第四章

消费税考点总结与习题练习

【例题·单选题】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委托加工收回的用于下列用途的应税消费品中,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的是()。 A.直接出售 B.发给职工 C.对外捐赠 D.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销售 【例题·单选题】某啤酒厂为一般纳税人,

2012年8月份销售乙类啤酒400吨,每吨出厂价格2800元(不含增值税),本月啤酒包装物押金逾期收入6000元。8月该啤酒厂应纳的增值税及消费税税额合计为()元。(乙类啤酒定额税率220元/吨) A.88000 B.190400 C.279271.8 D.279420 【例题·单选题】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2年4月销售粮食白酒4000斤,取得销售收入14040元(含增值税)。已知粮食白酒消费税定额税率为0.5元/斤,比例税率为20%。该酒厂4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元。 A.6229.92 B.5510 C.4400 D.4000

【例题·单选题】A化妆品厂3月份委托B 化妆品厂加工香水5吨,提供原料的成本为57000元,一次性支付加工费9500元(均不含增值税)。已知A化妆品厂同类产品销售价格为100000元,香水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则加工该批香水A化妆品厂应缴纳的消费税是()元。 A.19950 B.24428 C.28500 D.30000 【例题·单选题】某白酒生产企业,某月初库存外购已税酒精金额20万元,当月又外购已税酒精金额50万元(不含增值税),月末库存酒精金额10万元,其余被当月生产白酒领用。已知:酒精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则酒厂当月准许扣除的外购酒精已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万元。 A.0

2020《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他人支付给存款人的资金,应当收入存款人的银行账户;存款人在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其所有权归存款人所有,由其自主支配,其他任何一方都无权擅自动用、处理和任意转移,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上述内容体现了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 A.银行不垫款 B.合约必须遵守,合同必须履行 C.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D.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2.国庆节期间,大学生张某到某会计师培训机构实习,在学习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时,涉及到出票日期10月1日的填写,正确的是()。 A.十月零壹日 B.壹拾月零壹日 C.零壹十月壹日 D.零壹拾月零壹日 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办理支付结算基本要求的说法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仍然有效,银行不予受理 B.变造是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行为 C.票据的收款人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直接填写“银监会” D.票据的出票日期不得为阿拉伯数码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票据签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个人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或盖章 B.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名和盖章 C.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该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 D.个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个人本人的签名或盖章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情形中,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变更申请的是()。 A.存款人更改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 B.单位地址变更 C.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 D.开户银行的账号变更 6.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存款人撤销基本存款账户后,需要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应在撤销其原基本存款账户后10日内申请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情形是()。 A.被宣告破产或关闭的 B.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C.注销营业执照的 D.因迁址需要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的 7.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专用存款账户使用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基本建设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B.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经济法的主体问题探究(一)

经济法的主体问题探究(一) 摘要]本文剖析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性质和特征,反思了学术界研究经济法主体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目前经济法理论研究“范式”化的危害,并从抽象和具体两个层次、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方法做出了新的尝试。 关键词]经济主体,主体价值、主体分类,抽象与具体层面,静态与动态角度 一、正确认识经济法主体的价值和意义 从动态的角度看,法通过调控一定主体的行为,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建立和维护一定社会秩序、实现其价值理念的目的。就某一部门法而言,对主体行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确定主体范围和设定行为模式两方面完成的,具体地说,就是该部门法明确调整哪些主体的行为,并运用哪些权利义务的组合来规范主体的法律行为。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建立具体的法律关系,并最终将这种法律关系转化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现实行为,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 对于新兴的现代部门法——经济法来说,其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的实现,当然有赖于经济法主体制度的正确建立和发展。正确认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一方面,经济法主体理论是构建成熟、完备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环节,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本质属性(与其他部门法有何根本区别)和理念原则(如何指导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着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经济法主体又是衔接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环节性要素:就经济法的制定过程而言,经济法主体的层级理论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经济法律体系和区分具体经济法律部门层级的基础;就经济法的实施过程而言,经济法主体的动态角色研究,能够使经济法理念原则得以正确适用,并改善经济法在法律实践中功能受限等问题,注1]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的经济法学作为研究经济法现象的新兴法律学科,是在大胆借鉴国内外法学和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别国市场经济未曾面临的新情况。譬如,怎样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需要我们经济法学者针对新问题摆脱旧有思维的束缚,加强法律理论的创新研究。 然而不论从经济法的发展历史还是价值功能来看,由于国内不少经济法学者成长和长成于标准化、模式化应试教育下,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呈现出天然的“贫困”,导致对经济法的本质与现代性认识不足,注2]表现在经济法主体研究领域,就是不自觉地止步于静态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一些学者固守或依赖于民法、行政法既有的主体研究成果,采用“范式”(模式化)的方法论将之迁移到经济法理论中,而没有考虑到经济法的自身特色,造成了迁移来的经济法主体理论水土不服。 比如在民法领域中,民事主体包括平等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三大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主体凭借意思自治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并根据法律承担以过错责任为主的民事责任。但是对经济法而言,如果从形式上照搬民法这种主体——行为——责任的研究路径,而不加以具体分析,就容易让人产生无法对经济法主体准确定位和分类的困惑,并纠缠于经济法是否应当像民法一样规定法人制度注3]但又与其相区别,经济法是否应当建立一种不同于民法和行政法的责任制度等枝节性的问题。 我们认为,经济法可以设立自己的法人制度,但一定要脱离民法抽象的、形式化的、带有拟人色彩的“法人”窠臼。经济法人制度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主体如何以其社会责任为准则进行经济行为、如何具体合理分担社会责任等问题。经济法人制度的问题不应当也不能够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经济法主体的性质、行为和责任的障碍,否则还不如换一个角度来观察问题。譬如,思考如何建立主体的“经济责任制”就更有实践价值。注4]同时,与经济法综合系统的调整方法相适应,经济法的责任制度体系是一种包含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社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科目 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经济法基础的重点章之一,2010年教材将原有的所得税法律制度内容去掉了企业所得 税法律制度,改为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最近三年考试中,个人所得税所占的分值如下表所示。 估计年考试中个人所得税所占分值应该能够达到分左右。本章存在较大的出不定项 选择题的可能性。 本章框架: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概述(了解)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掌握)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掌握) 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税率(熟悉) 第五节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掌握) 第六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 第七节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熟悉) 第八节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熟悉) 知识点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 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我国既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又行使居民管辖权,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划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两个部分3?我国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代表属于征税范围,要征税;代表不属于征税范围,不征税) 注意: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5年,是指个人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5年,即在连续5年中的每一个纳税年度内均居住满1年。 【例题?单选题】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人员中,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是( )。 A. 外籍个人甲2007年9月1日入境,2008年10月1日离境 B. 外籍个人乙来华学习180天 C. 外籍个人丙2008年1月1日入境,2008年12月31日离境 D. 外籍个人丁2008年1月1日入境,2008年11月20日离境至12月31日 「正确答案」C 「中华会计网校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判定。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才可以认定为居民纳税人。 知识点三、个人所得税税目

漆多俊-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责任制度与实施机制

第一编总论 第五章经济法的责任制度和实施机制 第一节经济法责任制度 一、经济法的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 (一)经济法的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结构体系中既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又规定法律后果。人们遵守法律导致肯定 式法律后果,包括一般肯定和具体肯定。 人们违反法律义务导致否定式法律后果。其中违反强行性规范的一般会导致具体形式的 否定。这种否定式后果的构成包括两个相关联的环节,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法律制裁则是由国家机关强制违法行为人履行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即强制其付出代价。 (二)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 经济法责任的特征: 鲜明的经济性 它是国家经济调节中发生的法律责任,是由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调节管理活动而引起的。 鲜明的社会性 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 二、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与制裁方式 (一)经济法责任的形式 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的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给他人造成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损 害,而应当予以补偿的承担责任的方式。 经济行为方面的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作为代价承担责任 的方式。 经济信誉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 经济调节管理行为责任:违反经济法所规定的经济调节管理义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以其经济调节管理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 (二)经济法制裁 定义:有关国家机关强制经济法义务违反人对其所造成的危害付出代价,以履行其经济 法责任。 中国现行经济法的责任形式和法律制裁方式体系对于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经济调节管理行为责任和经济调节管理行为制裁。制裁方式包括:责令调整原所下达的计划指标;撤销摊派;限制或剥夺经济管理资格(经济管理职权)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给予 经济制裁。如赔偿损失。 对于被管理主体: 经济(财产)责任和经济制裁。制裁方式包括:罚款,交滞纳金,罚息,征购、征用、减少 或停止计划物资供应、没收等;如强制许可使用等。 经济行为责任和经济行为制裁。制裁方式包括:强制整顿,强制停业,吊销生产 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强制解散等。 经济信誉责任和经济信誉制裁。制裁方式包括:通报批评,撤销荣誉称号等。第二节经济法实施机制 一、经济法实施体制 (一)经济法的遵守

(完整版)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存款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下列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A.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出具的政府人事部门或编制委员会的批文或登记证书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的,也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B.对于已经取消对外地常设机构审批的省(市),应出具派出地政府部门的证明文件 C.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食堂、招待所、幼儿园,应出具其主管部门的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和批文 D.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成立的业主委员会、村民小组等组织,应出具政府主管部门的批文或证明 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出票日期10月20日的填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拾月贰拾日 B.壹拾月贰拾日 C.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D.零壹拾月贰拾日

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存款人,不得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是()。 A.临时机构 B.非法人企业 C.异地常设机构 D.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预算单位应向()申请开立零余额账户。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社保部门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款项不可以转入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是()。 A.工资、奖金收入 B.个人投资股票所得 C.持有的外币 D.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 6.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银行卡按照发行对象不同,分为()。 A.人民币卡、外币卡 B.单位卡、个人卡 C.磁条卡、芯片(IC)卡 D.信用卡、借记卡 7.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银行卡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人,不得存取现金 B.可以将销货收入存入单位卡账户 C.严禁将单位的款项转入个人银行卡账户存储

2016年经济法基础第四章练习题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四章强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建筑公司承包一项建筑工程,竣工当月取得工程结算款120万元、工程抢工费8万元、提前竣工奖5万元;当月购买水泥、钢材等工程材料支出46万元、支付员工工资28万元。已知建筑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万元。 A、120×30%=3.6 B、(120 8)×3%=3.84 C、(120 8 5)×3%=3.99 D、(120 8 5-49-28)×3%=1.77 2、某公司2010年8月,以500万元购入一幢办公楼(不考虑其他税费),2013年6月因公司迁移,遂将该办公楼出售,收入为650万,则该公司应当缴纳的营业税为()万元。 A、7.5 B、15 C、25 D、32.5 3、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服务业”税目征税的是()。 A、旅游公司从事景区内索道运输业务 B、金融企业从事贷款业务 C、电信局提供的电传业务 D、文化公司组织的文艺表演 4、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业务中,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是()。 A、汽修厂修理汽车 B、百货商店销售日用品 C、建材商店销售装修材料 D、电信公司提供电信服务 5、酒厂2013年10月生产销售乙类啤酒400吨,每吨售价2800元。另外,该厂生产一种新研制的粮食白酒,广告样品使用0.2吨,已知该种白酒无同类产品出厂价,生产成本每吨不含税35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厂当月应纳消费税为()元。 A、90175 B、86166.60 C、2175 D、88000.00 6、我国消费税对不同应税消费品采用了不同的税率形式。下列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复合计税方法计征消费税的是()。 A、粮食白酒 B、酒精 C、成品油 D、摩托车 7、根据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应缴纳消费税的是()。 A、进口游艇 B、生产销售小汽车 C、零售化妆品 D、批发卷烟 8、某公司专门从事认证服务,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发生如下业务:10月16日,取得某项认证服务收入106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整理(1)

第三章知识点: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考情分析(参考2017年) 考点解读

支付结算概况(★) (一)主要支付工具 1.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民币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三票一卡”和结算方式。“三票一卡”是指三种票据(汇票、本票和支票)和银行卡。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 2.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 (二)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 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诚实守信就是要做到按照合同规定及时付款,不得无故拖延或者拒绝支付。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无权在未经存款人授权或委托的情况下,擅自动用存款人在银行账户里的资金。

3.银行不垫款原则 (1)银行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中介机构,应按照付款人的委托,将资金支付给付款人指定的收款人,或者按照收款人的委托,将归收款人所有的资金转账收入到收款人的账户中。 (2)付款人账户内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或者收款人应收的款项由于付款人的原因不能收回时,银行的中介职责可以不履行,因为银行没有为存款人垫付资金的义务,另有约定除外。 (三)结算纪律 1.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应遵守的结算纪律 (1)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 (2)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 (3)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4)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 2.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应遵守的纪律 (1)不准以任何理由压票、任意退票、截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

(2)不准无理拒绝支付应由银行支付的票据款项; (3)不准无理拒付、不扣少扣滞纳金; (4)不准违章签发、承兑、贴现票据,套取银行资金; (5)不准签发空头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办理空头汇款; (6)不准在支付结算制度之外规定附加条件,影响汇路畅通; (7)不准违反规定为单位和个人开立账户; (8)不准拒绝受理、代理他行正常结算业务。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经济法的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包括制定新的经济法律规范和修改或废止原有的经济法律规范。这里说的“国家机关”,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狭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广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的活动;从广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我们认为,考虑到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上述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可以说,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而不是经济法律的总称,也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此,严格来说,应该认为,狭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本书是从广义上使用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的。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法理学告诉我们:“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点在于: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形式。”我们认为,创制法即立法,立法包括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根据同样的理由,可以认为,经济法的立法,包括经济法的制定和经济法的认可。可见,经济法的制定不能等同于经济法的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法的立法之中。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还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的关系。什么是经济立法呢?经济立法,是指最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

2020年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基础章节试题及答案(4)

2020年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基础章节试题及答案(4)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非居民纳税人的是( )。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时间超过2年的个人 B.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且在境内居住时间不满1年的个人 C.在我国境内有住所,且在境内长期居住的个人 D.在我国境内有住所,因留学原因出国的个人 2.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针对所得来源地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劳务报酬支付地的地点作为所得的来源地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C.财产租赁所得,以承租方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 D.不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3.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是( )。 A.出租车属于企业所有,出租车司机采取单车承租方式运营取得的所得 B.劳动分红 C.差旅费津贴

D.企业组织雇员以研讨会的名义组织旅游,免收的旅游费 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在校学生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取得的所得 B.演员“走穴”演出取得的所得 C.审稿收入 D.编剧从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5.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理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个人转让境内上市公司的股票所得 B.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C.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的属于家庭生活用房的所得 D.个人因任职、受雇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 6.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有应纳税额减征30%优惠的是( )。 A.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收入 B.现场作画收入 C.拍卖文字作品原件取得的所得 D.外国文献翻译取得的收入

2020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20190325e

2019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于( C )内对开户银行报送的核准类账户的开户资料的合规性予以审核,符合开户条件的,予以核准。 A.2日 B.5日 C.2个工作日 D.5个工作日 2.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下列关于基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异地常设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B.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C.可以办理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付 D.工资、奖金的发放禁止从基本存款账户中支取 3.下列银行结算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的是( B )。 A.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Ⅰ类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基本存款账户 D.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账户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信用卡持卡人通过ATM等自助机具办理现金提取业务,每卡每日累计不得超过人民币1万元 B.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8倍 C.信用卡溢缴款是否计息及其利率标准,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 D.发卡机构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超过授信额度用卡的,不得收取超限费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预付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预付卡以人民币计价,不具有透支功能 B.记名预付卡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 C.不记名预付卡有效期不得低于5年 D.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6.开证行、保兑行、议付行未在信用证有效期内收到单据的,开证行可在信用证逾有效期( A )后予以注销。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7.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托收承付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收付双方使用托收承付结算必须签有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上明确约定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B.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累计3次收不回货款的,收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收款人向该付款人办理托收 C.付款人累计3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D.只有验单付款的付款人可以在承付期内提前向银行表示承付,并通知银行提前付款,银行应立即办理划款 8.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委托收款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委托收款只能在同城使用 B.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为付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C.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或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为收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收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D.委托收款以未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为收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被委托银行名称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网上银行子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的是( C )。 A.人民币转账业务 B.B2C网上支付

基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研究经济法范文.doc

基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 化研究,经济法- 摘要:经济法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带来一定的收益,而这些收益就称之为经济法的外部性,一般情况下,经济法的外部性都是来自于经济法中的本位利益。经济法的外部性带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方面是经济活动外部性中,很难会受到外部的影响,同时,经济法的外部性的内在化需要用类一种明显的方式来界定中央和地方中的经济立法权,进而不断的完善经济立法的程序和制度。 关键词:经济法;外部性;内在化;研究;制定 一、经济法与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负外部性,一种是正外部性。也就是说,在不计回报的情况下,为别人带来一些预想不到的利益被称之为正外部性,另外一种是在没有经过别人主管意识同意的前提下,强行给别人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称之为负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让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失去了有效性,所以,如果让外部性不断的内在化,将是未来整个经济学界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经济法的外部性还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侵权行为法受到外部性的影响。在侵权法中,外部性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原来的责任原则转变为了严格责任原则。在侵权行为法过去的规则原则中,明确规定了有加害行为并且是加害行为十分明显的,并且给单一

的对方或者多方带来实质性伤害的,才能归结为责任原则,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如果实施侵权一方没有主观上的恶意过失,则不需要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在正常情况下,过失责任原则的主体是较为固定的,就是指社会中市场的经济条件之间互相联系的,在判定责任界限时,是十分公正和合理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工业发展或者企业的发展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容易污染空气和水源,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严重伤害,按照原有的经济法中的责任原则,要想准确的判定责任权限,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追求到个人的加害行为,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国家都对侵权进行进行了完善和修改,让其转变为严格责任原则。 (二)经济法和外部性的产生。在完善和修改了侵权行为的责任原则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原来外部性的责任原来的漏洞,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充分的地方。因此,严格责任严责的作用依然受到局限,基本上只能在负外部性上发挥作用,对于正外部性中发生的问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在部分公共场所中,有些损害的产生是由一些无法确定的人群所产生的,因此,无法确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加害者,该向谁追求加害责任。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完善和修改紧急领域内的外部性。 二、经济法中的外部性 (一)经济法领域中的外部性。什么是经济法中的外部性,实际上就是在立法主体的范围之内,制定出关于经济法的过程中出现的外部性。在当今社会环境当中,一个国家的立法权通常是由地方和中央进行共同分享的,但是,中央立法权责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这二者来共同分享的,所以,经济法中的立

2019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三章复习题

第三章:支付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 )。 A.自出票日起1个月 B.自出票日起2个月 C.自到期日起1个月 D.自到期日起2个月 2、依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票据中,需要提示承兑的是( )。 A.支票 B.本票 C.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D.银行汇票 3、甲公司从异地乙公司购进彩电一批,于2009年4月20日开出了10万元的见票后3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该笔货款,乙公司于4月28日提示承兑,则乙公司最迟于2009年( )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A.5月20日 B.6月20日 C.7月30日 D.8月8日 4、根据《票据法》的规定,背书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出票行为无效 B.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C.票据无效 D.背书无效

5、2010年6月5日,A公司向B公司签发一张金额为5万元的支票,B公司将支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6月12日,C公司请求付款银行付款时,银行以A公司账户内只有5000元为由拒绝付款。C公司遂要求B公司付款,B公司于6月15日向C公司付清了全部款项。根据《票据法》的规定,B公司向A公司行使再追索权的期限为( )。 A.2010年6月25日之前 B.2010年8月15日之前 C.2010年9月15日之前 D.2010年12月5日之前 6、下列有关票据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票据必须由持有人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后才取得票据权利 B.票据上体现的权利性质是财产权而不是其他权利 C.票据上的一切票据权利义务必须严格依照票据记载的文义而定,文义之外的任何理由、事项均不得作为根据 D.票据权利的产生必须通过作成票据,是一种“设权证券” 7、关于国内信用证特征的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国内信用证可以用于转账结算,也可以支取现金 B.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 C.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只适用于国内企业商品交易的货款结算 D.国内信用申请人交存的保证金和其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开证行仍应在规定的付款时间内进行付款 8、下列关于委托收款的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为付款人的,凭证上必须记载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经济法试题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国家干预 2、市场失灵 3、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4、市场主体规制 5、产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此种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的理解是由()首先提出的。 A.摩莱里B.蒲鲁东C.德萨米D.赫德曼 2、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 A 市场失效 B.市场失灵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E.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4、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 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 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 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5、李昌麒关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包括()。 A.公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B.私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C.提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规制市场主体的法律规范包括()。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经济法律规范 D.宪法规范 7、在法律上,最早定义不正当竞争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不正当竞争”一词是1850年首先出现在哪国()? A.德国 B.法国 C.美国D英国 8、下列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对象的是()。 A.自然垄断 B.国家垄断 C.特定组织和人员 D.知识产权的实施行为 9、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得()。 A.从事商品经营 B.从事咨询服务 C.从事营利服务 D.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E.提供消费信息 10、某张女士面容奇丑,去某酒家消费,被酒店保安阻拦不让入内,该酒家侵犯了张女士的下列哪些权利()。 A.自主选择权 B.保障安全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得尊重权 11、《产品质量法》所指的商品的范围包括()。 A.不动产 B.建筑构配件 C.初级农产品 D.天然产品 12、下列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 A.经理国库 B.向企业发放贷款 C.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D.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3、外资金融机构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下列金融机构()。 A.外资银行及其分行 B.合资银行 C.合资财务公司 D.外资财务公司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价格法》所指价格的是()。 A.期货价格 B.股票价格 C.电费 D.汇率 15、财政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保障稳定 B.配置资源 C.管理资财 D.分配收入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我国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产生的不同观点。 2、简述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3、简述价格监督检查的机构及其职责。 四、论述题(共11分) 试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 五、材料分析题(共10分)

经济法考试试题一及答案

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国家干预 2、市场失灵 3、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4、市场主体规制 5、产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此种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的理解是由()首先提出的。 A.? 摩莱里B.蒲鲁东C.德萨米D.赫德曼 2、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 A 市场失效 B.市场失灵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E.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4、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 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 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 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5、李昌麒关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包括()。 A.公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B.私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C.提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规制市场主体的法律规范包括()。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经济法律规范 D.宪法规范 7、在法律上,最早定义不正当竞争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不正当竞争”一词是1850年首先出现在哪国()? A.德国 B.法国 C.美国D英国 8、下列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对象的是()。 A.自然垄断 B.国家垄断 C.特定组织和人员 D.知识产权的实施行为 9、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得()。 A.从事商品经营 B.从事咨询服务 C.从事营利服务 D.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E.提供消费信息 10、某张女士面容奇丑,去某酒家消费,被酒店保安阻拦不让入内,该酒家侵犯了张女士的下列哪些权利()。 A.自主选择权 B.保障安全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得尊重权 11、《产品质量法》所指的商品的范围包括()。 A.不动产 B.建筑构配件 C.初级农产品 D.天然产品 12、下列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 A.经理国库 B.向企业发放贷款 C.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D.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3、外资金融机构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下列金融机构()。 A.外资银行及其分行 B.合资银行 C.合资财务公司 D.外资财务公司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价格法》所指价格的是()。

《经济法基础》第四章总结

《经济法基础》第四章总结《经济法基础》主要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下是《经济法基础》第四章总结内容,欢迎阅览! 本章是《经济法基础》的重点章节之一,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3个税种,其中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为新增内容。在以往考试中分值为17分左右(每年均涉及不定项选择题),预计在XX年考试中为20-30分。 (一)纳税人的分类:50万元、80万元。 (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1.一般规定:销售或进口的货物;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提示】包括电力、热力、气体,不包括不动产和无形资产。 2.视同销售货物(8种) (1)代销中的委托方、受托方;(2)自产、外购货物的异同。 3.混合销售与兼营非应税行为 4.增值税特殊应税项目:13项(注意选择题) 如:货物期货;银行销售金银;死当物品销售;缝纫业务等。 (三)增值税税率与征收率:1.税率:一般纳税人适用(17%、13%) 营改增缴纳增值税税率:17%、11%、6% 2.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2%);一般纳税人适

用(4%、6%) 3.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规则。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税款抵扣的方法 (1)销售额的范围:向购买方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如手续费、违约金、包装费、包装物租金、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等)。①价款和价外费用均应换算为不含增值税的金额。价外费用应视同含税,换算为不含税的金额计入到销售额中。②(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 ③特殊业务的销售额:折扣、包装物押金。 (2)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①以票抵税:“增值税专用发票”、进口增值税缴款书。②计算抵税: A.外购免税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13%,B.购进或者销售货物支付运输费用:进项税额=(运输费用+建设基金)×7%,运输费用: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3)不予抵扣进项税额项目:已经抵扣的作进项转出处理。 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提示】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④国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