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精品文档]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精品文档]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精品文档]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精品文档]

第三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经济法的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包括制定新的经济法律规范和修改或废止原有的经济法律规范。这里说的“国家机关”,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狭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广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的活动;从广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我们认为,考虑到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上述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可以说,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而不是经济法律的总称,也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此,严格来说,应该认为,狭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本书是从广义上使用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的。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法理学告诉我们:“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点在于: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形式。”我们认为,创制法即立法,立法包括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根据同样的理由,可以认为,经济法的立法,包括经济法的制定和经济法的认可。可见,经济法的制定不能等同于经济法的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

法的立法之中。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还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的关系。什么是经济立法呢?经济立法,是指最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即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不仅包括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即经济法律规范,而且包括调整其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例如,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范不是经济法律规范,而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经济立法不仅包括经济法的立法,而且包括其他经济立法。可见,经济法的立法不等于经济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立法包含于经济立法之中。联系到以上说的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是双重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法的立法之中,经济法的立法又包含于经济立法之中。

二、经济法制定的现状

在对经济法制定的现状进行评价时,应该实事求是地肯定中国经济立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防止主观片面性。夸大成绩,无视差距,粑经济立法工作说得十全十美,从而放松未来的工作,不利于继续把中国的经济立法工作以至整个经济法制建设推向前进;夸大差距,无视成绩,把经济立法工作说得一无是处,从而否定逐步走向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立法工作以至整个经济法制建设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中国的经济立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知道,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关于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监管、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立法,在上述几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表明了经济法制定的现状和经济法的新发展。关于近几年来,我国制定有关经济法律、法规的情况,我们已经在本书第二章中作了阐述,这里不再重复。

应该肯定,我国在经济法的制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是:一是有不少急需的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出来,应该抓紧制定;有的还没有列入国家立法规划,应该尽快列入。二是有些经济法律、法规的内容简单、笼统,可操作性差;或者有关问题规定互不一

致,相互抵触,使人无所适从;或者片面突出部门、地区利益,体现整体利益不够;或者对于行为的法律后果、执法机关及其职责、执法机关不执法的后果未作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等等。这些质量问题,需要通过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补充修改予以解决。三是有些经济法律、法规制定的时候是好的,但是,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已经部分地不适应实际需要了。这就有必要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改,使其得到完善。

三、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

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立法的经验包括了经济法制定的经验。下面,对七个方面的基本经验作一些阐述:

(一)要以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从中央到地方各项立法工作的基本依据,任何违反宪法的精神和内容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都是无效的。我国经济法的制定也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贯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求我国经济法的制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法的制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或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要贯彻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规范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立法制度。经济法的制定,必须贯彻我国《立法法》。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防止越权立法和无序立法。应该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整体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等利益关系,防止通过立法不适当地保护或扩大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倾向。这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保证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为了使经济立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实现经济立法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中央和地方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编制各自的立法规划。这种立法规划可以是以经济立法为重点的综合性立法规划,也可以是属于专门立法规划范围的经济立法规划。这种立法规划一般应当包括短期立法规划和中期立法规划:有条件的还应当编制长期立法规划。立法项目是立法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立法项目前,耍深入调查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立法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立法预测。在确定立法项目时,要着重处理好立与改、废的关系。对于尚未制定而

有必要和可能制定的经济法律、法规,应列入立法规划,及时制久于过去制定的已经不适应或部分不适应实践需要的经济法律、法规也应列入法规划,尽快修改或废止。要把修改原有经济法律、法规与制定新的经济法律法规,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关于经济法的制定的步骤,要与国家总的立法步骤相适应。在中国,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分下列步骤:在八届人大任期(1993—1998年)内,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在九届人大任期(1998—2003年)内,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十届人大任期(2003—2008年)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此后,要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四)要加快步伐,提高质量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这些论断,对我们当前的经济立法也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强调要“加快经济立法”。为什么要加快制定新的和修改原有的经济法律、法规,才能适应客观需要呢?加快经济立法,除了处理好立与改、废的关系以外,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有与无的关系。目前,有的门类经济法律、法规尚处于空白状态,无法可依。因此,在条件成熟时,应该抓紧制定新的经济法律、法规,尽快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二是多与少的关系。目前,有的门类经济法律、法规虽然有了,但数量少,供不应求。因此,应该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抓紧制定一些新的经济法律、法规,尽快解决由少到多的问题,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三是粗与细的关系。要加快经济立法,就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规范性文件的条文越细越好。当然,我们也不主张越粗越好。应该说,有必要、有可能细的时候,细比粗好;有必要细但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先粗一点,然后逐步完善,由粗到细。实践表明,有些经济法律、法规即使条文粗一点,也比没有好。

在继续加快经济立法进程的同时,必须提高立法质量,以进一步解决由于某些经济法律、法规质量不高而出现的“有法难依”的问题。快与慢是一个速度问题。加快立法,必然带来新制定的和经过修改的经济法律、法规数量的迅速增加。因此,立法的速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数量问题。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既不能片面强调经济立法的数量而忽视经济立法的质量;也不能片面强调经济立法的质量而忽视经济立法的数量。当前,要更加强调质量问题。经济立法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立法的科学性问题,其根本标准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

况。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应特别强调的是,使我国制定的经济法律、法规,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五)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优化经济法律、法规起草班子的结构

我们的国家机关行使人民赋予的职权,进行立法工作,是为群众立法,立群众需要的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公布法律草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代表人民的利益。

多年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经济主管部门进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部门了解情况,熟悉业务。其弊端是,容易产生片面强调局部利益,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影响经济立法的速度和质量。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济法律起草工作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国务院法制办在经济法律、法规起草工作中的作用。比较多的经济法律、法规草案,应该由上述机构牵头组织拟定,吸收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法学院校、研究单位的专家参加;有些草案可以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拟定,吸收法学院校、研究单位的专家参加;有些草案也可以委托法学院校、研究单位拟定。此外,还可以积极试行这样一种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来确定拟定法律、法规草案的班子。

(六)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进行经济立法,要立足现实,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深入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经济法制建设的实际,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修改、废止什么经济法律、法规,涉及哪些内容,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是否具备条件为转移,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进行经济立法,要面向未来,而不能囿于现状。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经济法律、法规中提出奋斗的目标,指明前进的道路,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规范化、法律化,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于立法的方式问题,同步立法虽然是基本的、主要的,但超前立法也是需要的。所谓超前立法,是指对将要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预先作出调整规定的立法方式。那么,在某种社会关系尚未形成时就超前对其调整作出规定是否就不符合实际呢?离开了经验谈超前立法是否科学呢?我们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的超前立法是符合实际的,可行的。超前进行经济立法,对于立法者来说固然尚无直接经验,但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如果在他人为直接经验的知识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可靠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 A A.正确 B.错误 4. 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 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 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 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 称。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 是( 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 A. 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 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 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 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 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 C )。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B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 英国 3. 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ABCD )。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正确 B.错误 4.CEPA 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 正确 B. 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 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 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A A. 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的是(D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2.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A )中

经济法的主体问题探究(一)

经济法的主体问题探究(一) 摘要]本文剖析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性质和特征,反思了学术界研究经济法主体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目前经济法理论研究“范式”化的危害,并从抽象和具体两个层次、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方法做出了新的尝试。 关键词]经济主体,主体价值、主体分类,抽象与具体层面,静态与动态角度 一、正确认识经济法主体的价值和意义 从动态的角度看,法通过调控一定主体的行为,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建立和维护一定社会秩序、实现其价值理念的目的。就某一部门法而言,对主体行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确定主体范围和设定行为模式两方面完成的,具体地说,就是该部门法明确调整哪些主体的行为,并运用哪些权利义务的组合来规范主体的法律行为。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建立具体的法律关系,并最终将这种法律关系转化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现实行为,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 对于新兴的现代部门法——经济法来说,其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的实现,当然有赖于经济法主体制度的正确建立和发展。正确认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一方面,经济法主体理论是构建成熟、完备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环节,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本质属性(与其他部门法有何根本区别)和理念原则(如何指导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着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经济法主体又是衔接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环节性要素:就经济法的制定过程而言,经济法主体的层级理论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经济法律体系和区分具体经济法律部门层级的基础;就经济法的实施过程而言,经济法主体的动态角色研究,能够使经济法理念原则得以正确适用,并改善经济法在法律实践中功能受限等问题,注1]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的经济法学作为研究经济法现象的新兴法律学科,是在大胆借鉴国内外法学和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别国市场经济未曾面临的新情况。譬如,怎样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需要我们经济法学者针对新问题摆脱旧有思维的束缚,加强法律理论的创新研究。 然而不论从经济法的发展历史还是价值功能来看,由于国内不少经济法学者成长和长成于标准化、模式化应试教育下,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呈现出天然的“贫困”,导致对经济法的本质与现代性认识不足,注2]表现在经济法主体研究领域,就是不自觉地止步于静态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一些学者固守或依赖于民法、行政法既有的主体研究成果,采用“范式”(模式化)的方法论将之迁移到经济法理论中,而没有考虑到经济法的自身特色,造成了迁移来的经济法主体理论水土不服。 比如在民法领域中,民事主体包括平等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三大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主体凭借意思自治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并根据法律承担以过错责任为主的民事责任。但是对经济法而言,如果从形式上照搬民法这种主体——行为——责任的研究路径,而不加以具体分析,就容易让人产生无法对经济法主体准确定位和分类的困惑,并纠缠于经济法是否应当像民法一样规定法人制度注3]但又与其相区别,经济法是否应当建立一种不同于民法和行政法的责任制度等枝节性的问题。 我们认为,经济法可以设立自己的法人制度,但一定要脱离民法抽象的、形式化的、带有拟人色彩的“法人”窠臼。经济法人制度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主体如何以其社会责任为准则进行经济行为、如何具体合理分担社会责任等问题。经济法人制度的问题不应当也不能够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经济法主体的性质、行为和责任的障碍,否则还不如换一个角度来观察问题。譬如,思考如何建立主体的“经济责任制”就更有实践价值。注4]同时,与经济法综合系统的调整方法相适应,经济法的责任制度体系是一种包含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社

漆多俊-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责任制度与实施机制

第一编总论 第五章经济法的责任制度和实施机制 第一节经济法责任制度 一、经济法的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 (一)经济法的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结构体系中既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又规定法律后果。人们遵守法律导致肯定 式法律后果,包括一般肯定和具体肯定。 人们违反法律义务导致否定式法律后果。其中违反强行性规范的一般会导致具体形式的 否定。这种否定式后果的构成包括两个相关联的环节,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法律制裁则是由国家机关强制违法行为人履行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即强制其付出代价。 (二)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 经济法责任的特征: 鲜明的经济性 它是国家经济调节中发生的法律责任,是由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调节管理活动而引起的。 鲜明的社会性 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 二、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与制裁方式 (一)经济法责任的形式 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的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给他人造成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损 害,而应当予以补偿的承担责任的方式。 经济行为方面的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作为代价承担责任 的方式。 经济信誉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 经济调节管理行为责任:违反经济法所规定的经济调节管理义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以其经济调节管理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 (二)经济法制裁 定义:有关国家机关强制经济法义务违反人对其所造成的危害付出代价,以履行其经济 法责任。 中国现行经济法的责任形式和法律制裁方式体系对于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经济调节管理行为责任和经济调节管理行为制裁。制裁方式包括:责令调整原所下达的计划指标;撤销摊派;限制或剥夺经济管理资格(经济管理职权)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给予 经济制裁。如赔偿损失。 对于被管理主体: 经济(财产)责任和经济制裁。制裁方式包括:罚款,交滞纳金,罚息,征购、征用、减少 或停止计划物资供应、没收等;如强制许可使用等。 经济行为责任和经济行为制裁。制裁方式包括:强制整顿,强制停业,吊销生产 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强制解散等。 经济信誉责任和经济信誉制裁。制裁方式包括:通报批评,撤销荣誉称号等。第二节经济法实施机制 一、经济法实施体制 (一)经济法的遵守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经济法的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包括制定新的经济法律规范和修改或废止原有的经济法律规范。这里说的“国家机关”,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狭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广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的活动;从广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我们认为,考虑到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上述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可以说,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而不是经济法律的总称,也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此,严格来说,应该认为,狭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本书是从广义上使用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的。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法理学告诉我们:“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点在于: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形式。”我们认为,创制法即立法,立法包括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根据同样的理由,可以认为,经济法的立法,包括经济法的制定和经济法的认可。可见,经济法的制定不能等同于经济法的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法的立法之中。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还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的关系。什么是经济立法呢?经济立法,是指最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

基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研究经济法范文.doc

基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 化研究,经济法- 摘要:经济法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带来一定的收益,而这些收益就称之为经济法的外部性,一般情况下,经济法的外部性都是来自于经济法中的本位利益。经济法的外部性带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方面是经济活动外部性中,很难会受到外部的影响,同时,经济法的外部性的内在化需要用类一种明显的方式来界定中央和地方中的经济立法权,进而不断的完善经济立法的程序和制度。 关键词:经济法;外部性;内在化;研究;制定 一、经济法与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负外部性,一种是正外部性。也就是说,在不计回报的情况下,为别人带来一些预想不到的利益被称之为正外部性,另外一种是在没有经过别人主管意识同意的前提下,强行给别人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称之为负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让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失去了有效性,所以,如果让外部性不断的内在化,将是未来整个经济学界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经济法的外部性还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侵权行为法受到外部性的影响。在侵权法中,外部性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原来的责任原则转变为了严格责任原则。在侵权行为法过去的规则原则中,明确规定了有加害行为并且是加害行为十分明显的,并且给单一

的对方或者多方带来实质性伤害的,才能归结为责任原则,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如果实施侵权一方没有主观上的恶意过失,则不需要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在正常情况下,过失责任原则的主体是较为固定的,就是指社会中市场的经济条件之间互相联系的,在判定责任界限时,是十分公正和合理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工业发展或者企业的发展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容易污染空气和水源,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严重伤害,按照原有的经济法中的责任原则,要想准确的判定责任权限,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追求到个人的加害行为,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国家都对侵权进行进行了完善和修改,让其转变为严格责任原则。 (二)经济法和外部性的产生。在完善和修改了侵权行为的责任原则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原来外部性的责任原来的漏洞,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充分的地方。因此,严格责任严责的作用依然受到局限,基本上只能在负外部性上发挥作用,对于正外部性中发生的问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在部分公共场所中,有些损害的产生是由一些无法确定的人群所产生的,因此,无法确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加害者,该向谁追求加害责任。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完善和修改紧急领域内的外部性。 二、经济法中的外部性 (一)经济法领域中的外部性。什么是经济法中的外部性,实际上就是在立法主体的范围之内,制定出关于经济法的过程中出现的外部性。在当今社会环境当中,一个国家的立法权通常是由地方和中央进行共同分享的,但是,中央立法权责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这二者来共同分享的,所以,经济法中的立

经济法试题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国家干预 2、市场失灵 3、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4、市场主体规制 5、产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此种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的理解是由()首先提出的。 A.摩莱里B.蒲鲁东C.德萨米D.赫德曼 2、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 A 市场失效 B.市场失灵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E.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4、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 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 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 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5、李昌麒关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包括()。 A.公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B.私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C.提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规制市场主体的法律规范包括()。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经济法律规范 D.宪法规范 7、在法律上,最早定义不正当竞争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不正当竞争”一词是1850年首先出现在哪国()? A.德国 B.法国 C.美国D英国 8、下列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对象的是()。 A.自然垄断 B.国家垄断 C.特定组织和人员 D.知识产权的实施行为 9、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得()。 A.从事商品经营 B.从事咨询服务 C.从事营利服务 D.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E.提供消费信息 10、某张女士面容奇丑,去某酒家消费,被酒店保安阻拦不让入内,该酒家侵犯了张女士的下列哪些权利()。 A.自主选择权 B.保障安全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得尊重权 11、《产品质量法》所指的商品的范围包括()。 A.不动产 B.建筑构配件 C.初级农产品 D.天然产品 12、下列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 A.经理国库 B.向企业发放贷款 C.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D.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3、外资金融机构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下列金融机构()。 A.外资银行及其分行 B.合资银行 C.合资财务公司 D.外资财务公司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价格法》所指价格的是()。 A.期货价格 B.股票价格 C.电费 D.汇率 15、财政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保障稳定 B.配置资源 C.管理资财 D.分配收入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我国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产生的不同观点。 2、简述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3、简述价格监督检查的机构及其职责。 四、论述题(共11分) 试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 五、材料分析题(共10分)

经济法考试试题一及答案

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国家干预 2、市场失灵 3、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4、市场主体规制 5、产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此种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的理解是由()首先提出的。 A.? 摩莱里B.蒲鲁东C.德萨米D.赫德曼 2、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 A 市场失效 B.市场失灵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E.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4、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 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 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 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5、李昌麒关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包括()。 A.公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B.私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C.提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规制市场主体的法律规范包括()。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经济法律规范 D.宪法规范 7、在法律上,最早定义不正当竞争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不正当竞争”一词是1850年首先出现在哪国()? A.德国 B.法国 C.美国D英国 8、下列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对象的是()。 A.自然垄断 B.国家垄断 C.特定组织和人员 D.知识产权的实施行为 9、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得()。 A.从事商品经营 B.从事咨询服务 C.从事营利服务 D.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E.提供消费信息 10、某张女士面容奇丑,去某酒家消费,被酒店保安阻拦不让入内,该酒家侵犯了张女士的下列哪些权利()。 A.自主选择权 B.保障安全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得尊重权 11、《产品质量法》所指的商品的范围包括()。 A.不动产 B.建筑构配件 C.初级农产品 D.天然产品 12、下列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 A.经理国库 B.向企业发放贷款 C.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D.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3、外资金融机构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下列金融机构()。 A.外资银行及其分行 B.合资银行 C.合资财务公司 D.外资财务公司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价格法》所指价格的是()。

《经济法》模拟试题及答案PDF.pdf

《经济法》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经济法: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和稳定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代理: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行为。 3.物权:直接支配特定物并排他性地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4.专利权:专利主管机关依照专利法授予专利所有人或者他们的继承人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该专利制造、使用或者销售的专有权和专用权。 5.公司法:调整公司设立、组织、经营过程和解散时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物权法是指调整物和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在商标权中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3、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表和再代理。(√) 4、按照债的标的物性质划分,债可分为种类物之债和特定物之债。(√) 5、合同有效要件是指行为主体资格合法和内容合法。(√) 三、简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1.所有权的具体保护方法。 ①确认所有权②返还财产③恢复原状 ④停止侵害⑤排除妨碍、消除危险⑥赔偿损失 2.无效行为及表现形式。 ①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 ②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 ③因欺诈而为的行为 ④因胁迫而为的行为 ⑤因乘人之危而为的行为 ⑥因恶意串通而为的行为 ⑦以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⑧违反法律、法规而为的行为 ⑨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而为的行为 3.滥用代理权。 ①滥用代理权: 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行为中不履行代理责任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行为

②表现形式: A.代理人与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为自己进行法律行为 C.代理人熊被代理人名义向自己代理的另一被代理人实施行为 ③责任 A.代理人承担法律责任 B.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负连带责任 四、论述(29分) 所有权的具体保护方法。 ①确认所有 ②退还财产 ③恢复原状 ④停止侵害 ⑤排除妨碍、消除危害 ⑥赔偿损失 《经济法》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同模拟题一 经济法代理物权专利权公司法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经济法对经济行为实施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相结合。(√) 2、法人对外承担有限责任。(√) 3、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 4、所有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5、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 三、简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1、合同的一般条款。 不同的合同,由其类型与性质决定,其条款可能是不同的。比如,买卖合同中有价格条款,而在无偿合同如赠与合同中就没有此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这是每一个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二)标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三)数量。在大多数的合同中,数量是必备条款,没有数量,合同是不能成立的。 (四)质量。对有形财产来说,质量是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等性质;对于无形财产、服务、工作成果来说,也有质量高低的问题,并有衡量的特定方法。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可编辑 绪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 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A A.正确 B.错误 4.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 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 称。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 是(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A.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 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D.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 关系。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 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 果。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 是(C)。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 的法规产生于(B)。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3.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B.从平时法到战时法 C.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 (ABCD)。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 组成的整体。B A.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正确 B.错误 4.CEPA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 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 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 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A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第3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精品文档]

第三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经济法的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包括制定新的经济法律规范和修改或废止原有的经济法律规范。这里说的“国家机关”,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狭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广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的活动;从广义上讲,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我们认为,考虑到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因此,上述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可以说,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而不是经济法律的总称,也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此,严格来说,应该认为,狭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讲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本书是从广义上使用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的。 为了明确经济法的制定这一概念,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的立法的关系。法理学告诉我们:“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点在于: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形式。”我们认为,创制法即立法,立法包括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根据同样的理由,可以认为,经济法的立法,包括经济法的制定和经济法的认可。可见,经济法的制定不能等同于经济法的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制定包含于经济

经济法的课后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3.经济法律关系:是依据经济法律规范产生的,经济法主体之间在管理国家与协调发展经济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5.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也称经济权利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自己能够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8.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9.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根据法律规定,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了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10.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确定以后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引起构成要素的变化。11.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一定客观情况出现后,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归于消灭。 12.经济法律事实: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各种客观情况的总称。 二.简答题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1)国家经济管理关系 2)市场竞争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关系 3)经济组织内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4) 社会保障关系 2. 经济法律关系由哪些要素组成(具体说明) 1)经济法律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分类:国家,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社会经济组织,非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内部机构和成员,个体生产经营者和农村的承包经营户,外国自然人和社会组织。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经济权利的内容:财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管理权,经济职权,经济债权,知识产权,请求权。 经济义务的内容:(笔记不详)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也称经济权利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第二章公司法 一、名词解释 1.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2.一人公司:也叫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3.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答案

. .. 绪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A A.正确 B.错误 4.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 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 称。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 是(C)。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A.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 ABCD)。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D.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一、判断题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 关系。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 A A.正确 B. 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 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 果。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 是(C)。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 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 的法规产生于(B)。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3.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B.从平时法到战时法 C.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 (ABCD)。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 组成的整体。B A.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正确 B.错误 4.CEPA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 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 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 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A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论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论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班级:行政管理4班 姓名:张池 学号:20114659 [摘要]经济法的问世,是法在20世纪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是国家机器职能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法对经济关系调整之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正确地把握经济法的产生、发展的线索和逻辑,是进一步准确地把握经济法的概念及其性质和地位的前提条件。经济法原始于德国,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亲凤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其后出现了托斯拉的垄断形式,受托企业借助托斯拉管理参与合并其它企业,形成垄断经营经济法发展,美国联邦于1887年制定了《谢尔曼法》,后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战时经济法、危机对策经济法、自觉维护经济发展的经济法。从经济法的狭义、广义概念和分析经济整体平衡概念,论述经济法存在的基石,经济法的实质就是维护社会经济的整体平衡。经济法的前途一片光明,二十一世纪必然是经济法全面繁荣的世纪。 【关键词】经济法托斯拉谢尔曼法 一、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原始于德国,德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卡特尔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广泛发展,一些经济部门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控制,如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在一战前夕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家扶持卡特尔之法就成了德国经济法的标志之一。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以法的手段对不经意间扰乱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的垄断加以限制,这就是经济法的产生。 围绕着垄断引起社会经济和思潮的迅速变迁,国家主义至上德国也并非不重视维护市场机制的作用。它在1896年就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当时有的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之外,以专门立法的方式,对商业竞争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采取民事、行政和刑事的手段一并予以调整。 其后出现了托斯拉的垄断形式,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实行股权式联合,受托企业借助托斯拉管理参与合并其它企业,形成垄断经营。非托斯拉成员企业在市场和价格方面无力与之开展竞争,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仅美国钢铁公司一个托斯拉,被它吞并和支配的企业就有700多家,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令学者和政治家感到,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私人自由企业理念受到威胁,自由市场体系岌岌可危,应当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有鉴于此,美国联邦于1887年制定了《州际商务法》,并于1890年通过了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的《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和垄断侵害法案》,简称《谢尔曼法》。后者具有

经济法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一、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3.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CD 4.BD 5. ABC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1分析:(1)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张某应支付其余房租的时间为2008年3月1日,因此薛某应在2008年3月2日始2009年3月1日止的时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由于薛某主张权利,张某答应于2009年7月31日之前还款,因此已经过去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从2009年8月1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薛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2009年8月1日

起到2010年7月31日止。 (3)薛某向张某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2008年3月2日始2009年3月1日止,但在诉讼时效届满的最后6个月内(2008年9月2日始2009年3月1日止),,2009年1月10日薛某突然患病去世,无法确定继承人,也就无法继续行使其权利,所以其诉讼时效期间在1月10日中止,到5月10日恢复继续计算,则薛某的继承人应在7月1日之前主张支付房租的权利。 案例2分析:在本案中,在王某死后其鱼塘无人照管的情况下,李某为了王某的利益,主动为其管理,应认定为无因管理。李某提出支付2000元费用的要求应予支持,平分2.8万元余款的要求不予支持。《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可见,2000元费用属于无因管理必要费用,应得到偿付;而李某要求平分2.8万元余款的要求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第二章公司法 一、名词解释 1.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活动基本准则的公开性法律文件。 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单项选择题

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一)

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一) 论文摘要 摘要]经济法原始于德国,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亲凤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其后出现了托斯拉的垄断形式,受托企业借助托斯拉管理参与合并其它企业,形成垄断经营经济法发展,美国联邦于1887年制定了《谢尔曼法》,后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战时经济法、危机对策经济法、自觉维护经济发展的经济法。从经济法的狭义、广义概念和分析经济整体平衡概念,论述经济法存在的基石,经济法的实质就是维护社会经济的整体平衡。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共同存在,是推动市场社会发展前进的“三架马车”。经济法的前途一片光明,二十一世纪必然是经济法全面繁荣的世纪。 一、.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原始于德国,德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卡特尔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广泛发展,一些经济部门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控制,如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在一战前夕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家扶持卡特尔之法就成了德国经济法的标志之一。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以法的手段对不经意间扰乱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的垄断加以限制,这就是经济法的产生。 围绕着垄断引起社会经济和思潮的迅速变迁,国家主义至上德国也并非不重视维护市场机制的作用。它在1896年就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当时有的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之外,以专门立法的方式,对商业竞争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采取民事、行政和刑事的手段一并予以调整。 其后出现了托斯拉的垄断形式,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实行股权式联合,受托企业借助托斯拉管理参与合并其它企业,形成垄断经营。非托斯拉成员企业在市场和价格方面无力与之开展竞争,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仅美国钢铁公司一个托斯拉,被它吞并和支配的企业就有700多家,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令学者和政治家感到,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私人自由企业理念受到威胁,自由市场体系岌岌可危,应当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有鉴于此,美国联邦于1887年制定了《州际商务法》,并于1890年通过了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的《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和垄断侵害法案》,简称《谢尔曼法》。后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被认为是现代反垄断法之母,这表明美国政府已不惜采取行政干预来纠正自由放任之弊端。该法认为,任何以契约,托斯拉或其它形式的联合、垄断而限制贸易的行为是违法或犯罪行为,应受行政处罚或刑事制裁。 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人类社会在私有制达到登峰造极之后义无反顾地向社会化之因有本性回归,这固然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不幸的是,相伴而产生的以极端手段所进行的利益调整,却成了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动因之一。 二、经济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经济法问世之后,在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曾出现多次高潮。我们可以把经济法的发展过程概括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 1、战时经济法阶段 这是初级的经济法,仅是表层和以野蛮的方式回应着不期而至的社会要求,实质上则是与客观经济规律格格不入的。除德国战时经济法外,日本作为后进帝国主义国家,其战前经济具有强烈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更在战时颁布种种经济法令,较之德国有过之无不及。明冶维新时,日本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由政策特许经营,或建立公营模范工厂并将其出售给民间等,扶植了一批政商,如三井.三菱等。甲午战后,日本强迫中国赔偿军费,支付赎回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判断题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经济法学体系。A A.正确 B.错误 4.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B.错误 5.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称。B A.正确B.错误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是。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 A.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哲学方法D.统计方法三、多选题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D.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代法。A A.正确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A A.正确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

果。A A.正确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A A.正确B.错误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B A.正确 B.错误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3.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B.从平时法到战时法 C.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第二章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正确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A.正确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早。A A.正确 B.错误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代。B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正确B.错误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法的意思自治。A A.正确 B.错误二、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的是。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