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外壳造型及设计

手机外壳造型及设计

手机外壳造型及设计
手机外壳造型及设计

课题名称手机外壳造型设计

手机的造型 (2)

一. 手机造型步骤: (2)

二.手机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手机的材料: (5)

四.手机造型图: (5)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5)

一.建立一个新的模具文件 (5)

二.模具型腔 (6)

三.建立工件 (6)

四.收缩率设置 (7)

五.分型面的创建 (7)

1.第一个分型面的创建(靠破孔填补) (7)

2.第二个分型面的创建 (7)

3.将构建好的平面与前面的分型面进行合并,组成一张曲面。 (8)

六.拆分型腔、型芯体积块 (8)

七.生成模具型腔、型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生成浇注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定义开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将参考件、工件及分型面在绘图主窗口中隐藏起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义开模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保存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模具爆炸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手机外壳NC加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NC加工操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定操作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定加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定加工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置退刀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选择加工区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生成刀具路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显示刀具轨迹...........................................................................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生成后置处理、NC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手机外壳NC加工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凹模的加工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凸模加工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通过对手机及其注塑工艺的正确分析,参考了许多参考资料,以Pro/ENGINEER Wildfire的Pro/Mold及Pro/Assembly模块进行模具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过程,包括模具设计基本概念、模具设计流程、分型面的设计(破孔填充分型面),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顶出脱模机构的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排气结构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模具零部件材料的设计,导向机构得设计等。最终设计出能顺利脱模的模具和模具零件。分析和总结了使用CAD和PRO/E两种软件制图的体会。

【关键词】手机外壳分型面浇注系统型芯、型腔体积块浇注件

绪论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塑料模具是指用于成型塑料制作的模具,而我们这次设计就是手机外壳模具的设计。

手机模具属于工业类产品模具结构特点、分型面的构造方法、靠破孔的修补以及在Pro/ENGINEER Wildfire 环境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及相关基础知识。而Pro/ENGINEER Wildfire属于模具CAD/CAM类设计软件。引入模具CAD技术后,模具设计可借助计算机完成传统手工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工作,并自动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模具CAM最初应用于模具型腔等复杂形状自动加工的计算机辅助编制,后又逐步扩展为工艺准备和生产准备过程中的许多功能,例如计算机辅助模具制造工艺过程的设计、计算机辅助模具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开发模具CAM最原始的依据是模具的几何信息-----图形。

最初的模具CAD/CAM技术,尽管使用计算机代替了大量的繁重手工劳动,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从整个模具生产过程看,却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因为模具CAD仍然是从接受模具设计任务书开始,以绘制模具图完成整个过程;而模具CAD从接受图样开始,以完成模具制造告终。整个模具生产与传统模具生产类似,设计与制造环节间有着严格的分界,二个环节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只靠图样。模具CAD/CAM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紧密联系----设计制造一体化,其实质是设计和制造的综合计算机化。在模具CAD/CAM系统中,产品的几何模型(有些综合系统还要求附加工艺和组织管理方面信息)是关于产品的最基本核心数据,并作为设计、计算、分析中最原始的依据。通过模具CAD/CAM系统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而得到的大量信息,可运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将其存储并直接传送到生产制造环节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此课题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主要是运用模具CAD/CAM软件之Pro/ENGINEER 模具设计来完成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的质量、成本、上市时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CAD/CAM技术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实施先进制造和 CIMS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企业应看清应用 CAD/CAM技术带来的进步性,并以自身为基础,借鉴同行各企业应用推广的经验,灵活应用CAD/CAM技术,加快企业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发展。

手机的造型

一 . 手机造型步骤:

1.打开Pro/Engineer 系统,新建一个名为“shouji ”的零件设计环境。左键单

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工具”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

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取“ FRONT ”基准面为绘图平面,使用系统默认

的参照面,进入草图绘制环境,绘制如图(1),勾选“√”,选择单侧拉伸图标,

输入深度值“5”, 勾选“√”,生成零件如图(2)。

2.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圆角”命令,选取上表面棱线,设置圆角半

径为“R2” ,勾选“√”生零件如图(3)。

3.对刚生成的实体进行抽壳,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抽壳”命令,系

统打开“壳特征”工具条,选择底面为抽壳面,壳厚度为 1.5,勾选“√”,生

成零件如图(4)。

4.进行手机屏幕与听筒的创建。单击“拉伸工具”命令,单击“放置”—“定

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在“草绘”对话框中选取F5平面即零件的上表

面为绘图平面,选取“RIGHT ”为参照平面,方向为右,如图(5)。单击草绘进

入草绘界面,另再选取F5曲面的上圆弧作为参照,绘制屏幕与听筒,如图(6)。

绘制完之后勾选“√”,拉伸深度为“3”,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

如图(7)。

5.绘手机外屏。单击“拉伸”工具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

图(1) 图(2)

图(3)

图(9) “草绘”对话框,草绘平面选择“使用先前的”,单击“草绘”,绘制一矩形使其各边均比原来长3,勾选“√”,选择单侧拉伸,深度为“0.5”,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8)。

6.进行手机导航键、左右软件、开关机键及接听键的设计。单击“拉伸”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草绘平面选择“使用先前的”,单击“草绘”。选择内屏作为参照。绘制如图(9),勾选“√”,选择单侧拉伸,深度为“3”,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10)。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0)

7.手机数字键的设计。单击“拉伸”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草绘平面选择“使用先前的”,单击“草绘”。选择内屏及上步所画软件的下边线作为参照,绘制如图(11)所示图形,勾选“√”,选择单侧拉伸,深度为“3”,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12)。

8.继续进行按手机按键设计。在“编辑”——“特征操作”,弹出“菜单管理器”对话框,选择“复制”——“ 移动” ——“完成”,在左侧模型树中选择“拉伸6”——“完成”——“平移”——选择TOP 平面——“反向”——“正向”, 输偏距距离9,勾选“√”,“完成移动”——“完成”——“确定”——“完成”生成如图(13)。

9.选择左侧模型树中的“COPIED_GROUP ”,单击工具条中的阵列图标,选择“尺寸”阵列方式,在“方向1”中选择上一步的偏距距离,在下面输入阵列数3,如图(14),勾选“√”,生成如图(15)。

10.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圆角”命令,选取外屏、左右软件、开关机键及接听键各角,设置圆角半径为“R0.5” ,勾选“√”生成零件。

图(12)

图(11) 图(13) 图(14)

图(15)

二.手机的尺寸:

手机外壳总体参照尺寸:

122mm X 50mm X 5mm

三.手机的材料:

1、用ABS+PC合成塑料作外壳的手机.

2、凸、凹模材料采用Cr12MoV钢

3、采用银色镀铬作外壳的手机.

4、涂层漆用在手机的外壳上.

四.手机造型图: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一.建立一个新的模具文件

步骤如下:

1.单击主菜单上的“文件”—“新建”命令,在“新建”对话框的类型中勾选“制造”复选框,子类型选“模具型腔”,输入文件名shouji_mold,取消缺省模板。

2.选取公制单位“mmns_mfg_mold”,单击“确定”按钮。

图(16)

图(17)

图(17) 图(18)

二.模具型腔

1.单击“模具模型”——“定位参照零件”——“参照模型”命令,弹出“布

局”对话框,选取设计好的手机外壳零件作为参照模型。

2.在弹出的“创建参照模型”的菜单中点选“同一模型”,返回“布局”对话框,

选择“单一”——“确定”。 手机外壳零件导入如图(16)。

三.建立工件

1.单击“模具模型”——“创建”——“工件”——“手动”命令,输入工件名gongjian ,单击“确定”,弹出“创建选项”对话框,选择“创建特征” ——“确定”。

2.单击“实体”—“ 加材料”—“完成”——“拉伸”——“实体”——“完成”。

3.进入绘图界面,选取草绘平面及参照如图(17),单击“草绘”,选择必要的参照,创建工件,如图(18)。

4.单击 “√”,选择双侧拉伸,深度为“60”,选择加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19),单击“完成/返回”回到主菜单。

四.注塑孔的设计

创建一平面使其平行于MOLD_FRONT并穿过听筒的轴线,我然后依次单击“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旋转”——“完成”——“位置”,选取刚才创建的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再选一正确的参照平面,绘制上大下小的梯形,使其尺寸合适,单击“√”,完成注塑孔的创建。单击“完成/返回”,回到模具菜单管理器。

五.收缩率设置

单击“收缩”——“按尺寸”,选择“所有尺寸”,输入收缩率这0.005,单击“确认”,然后单击“完成”——“完成/返回”,此时收缩率信息已经加入。

六.分型面的创建

1.第一个分型面的创建(靠破孔填补)

(1).将工件隐藏。在特征树上,单击选择工件,按鼠标右键选择“隐藏”。(2).分析该参照零件。该零件的靠破孔如手机屏幕和按键等都是,这些靠破孔

需要填补。

(2).单击“分型面”——“创建”,单击“确定”,接受缺省的分型面名称。

(3).单击”增加”——“复制”——“完成”选取不含靠破孔的所有外表面,然后双击“曲面:复制”对话框内的“填充环”选项。

(4).单击“所有”——“增加”,先要填补的曲面。将孔进行填补。单击“确定”返回到“分型面”菜单。构建的分型面,如图(20)。(5).在特征树上选择工件,按鼠标右键“取消隐藏”,工件显示出来。

2.第二个分型面的创建

(1).创建分型面:单击“增加”—“拉伸”—“完成”命令。

(2).在弹出来的“属性”中选择“单侧”“开放终点”单击“完成”。

(3).选择一个草绘平面,点选“正向”,选取工件的上表面为顶,单击“缺省”进入草绘平面,选取零件的下表面作为参照,再选一与之垂直的平面作为参照,绘制一条略长于工件的直线。(4).勾选“√”点选“至曲面”“完成”选择一个需要拉伸到的曲面,确定之后生成如图所示图形(21)。

图(20)

图(21)

3.将构建好的平面与前面的分型面进行合并,组成一张曲面。

(1).单击“合并”命令,选择上一步做好的平面,在“合并”对话框选“侧2”,单击“确定”,该模具的分型面就全部构建完了。

(2).单击“完成/返回”如图(22)。

(3).单击“完成/返回”到“分型面”菜单,再

单击“完成/返回”到“模具”菜单。显示参照零

件和工件。选“取消隐藏”命令。

七.拆分型腔、型芯体积块

1.单击“模具体积块”——“分割”。然后单击

“两个体积块”——“所有工件”——“完成”

命令,选取前面创建好的分型面,单击“确定”,

在“分割”对话框中单击“确定”。

图(22)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

Techfaith 技术资料 手机 结构设计指南 (Design Guide Line) --- Revision T3 --- 序言 手机的结构设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设计指南的撰写,旨在总结和归纳以往我们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经验,重点阐述本公司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避免不同的工程师在设计时,重复出现以往的错误。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出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 本文的撰写,旨在抛砖引玉,我们将不断地总结设计经验,完善本设计指南,使我们的结构设计做得更好。 本文的内容不涉及从事手机结构设计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PRO/E、英语水平、模具制造等等。 2004年 9月

一. 手机的一般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五花八门,每年新上市的手机达上千款,造型各异,功能各有千秋。但从结构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如下五种: 1.直板式 Candy bar 2.折叠式 Clamshell 3.滑盖式 Slide 4.折叠旋转式 Clamshell & Rotary 5.直板旋转式 Candy bar & Rotary 本设计指南将侧重于前四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手机结构主要包含几个功能模块:外壳组件(Housing),电路板(PCBA),显示模块(LCD),天线(Antenna),键盘(keypad),电池(Battery)。但随着手机的具体功能和造型不同,这些模块又会有所不同,下面以几种常见手机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手机上的结构部件。 图1-1是一款直板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1 对于直板型手机,主要结构部件有: ?显示屏镜片LCD LENS ?前壳Front housing ?显示屏支撑架LCD Frame ?键盘和侧键Keypad/Side key ?按键弹性片Metal dome ?键盘支架Keypad frame ?后壳Rear housing ?电池Battery package ?电池盖Battery cover ?螺丝/螺帽screw/nut ?电池盖按钮Button

课程设计--手机外壳设计说明书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Pro/E技术及应用 设计课题手机外壳Pro/E设计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号 B09010803 姓名邓培 2011年01月0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姓名邓培班级B090108 学号B09010803 课程名称:Pro/E技术及应用 设计题目:手机外壳Pro/E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主要内容: 针对市面常见品牌型号的手机,从塑料原料选择,成型方法,手机外壳的构造,零部件的建模与装配,利用Pro/E来设计完整的手机外壳建模和装配流程。 2. 设计要求: (1)利用文献和网络进行调研常见手机的品牌型号和设计特色(2)综述手机外壳常用塑料及成型工艺; (3)手机外壳零件建模及零件装配; (4)二维工程图的建立。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1年12月26日指导教师郭福全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1月3日 2011年1月3日

课程设计评语第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杨海荟班级B090108 学号B09010805 课程名称:Pro/E技术及应用 设计题目:手机外壳Pro/E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邓培班级B090108 学号B09010803 课程名称:Pro/E技术及应用 设计题目:手机外壳Pro/E设计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9 张 说明书26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教师: 洛阳理工学院

手机外壳Pro/E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手机外壳Pro/E设计,系统的介绍了手机的发展趋势以及手机上下盖、键盘、功能键的制作以及主体、装配的过程及整套手机外壳的设计过程。其中,涉及到手机外壳参数的选取、按键、屏幕主体的设计方法、手机的结构及相关的计算,从而确定手机外壳设计思路及方案,设计过程中运用Pro/E4.0 软件设计,计算并绘制出外壳三维零件图、装配图、二维功能图和部分非标准图形。本设计在保证外壳质量和外形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在提高正确率的同时保证外观的漂亮。 关键词: Pro/E 手机外壳设计 关键词:塑料水杯模具设计注射机

手机外壳结构设计指引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z PCBA-LAYOUT及ID评审是否OK z标准件/共用件 z内部空间、强度校核: z根据PCBA进行高度,宽度(比较PCBA单边增加2.5~~3.0,或按键/扣位处避空)与长度分析。 z装配方式,定位与固定; z材料,表面工艺,加工方式, z成本,周期,采购便利性; 塑料壳体设计 1.材料的选取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 frame,LCD frame)等。 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 美PA-727,PA757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用GE CYCOLOY C1200HF。 PC:高强度,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 PC材料)。较常用GE LEXAN EXL1414和Samsung HF1023IM。 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模具评审Tooling 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 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上、下壳断差的设计: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 <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 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 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 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供应商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手机外壳毕业设计

手机外壳毕业设计手机充电器外壳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摘要 计算机仿真设计是制造业中的新型手段,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比较逼真的模仿。它是一种描述性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某一过程和某一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该系统,然后用一系列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刻画系统的特征,从而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这一过程或系统得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运用计算机软件对运动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从而验证、修改、优化设计方案,使得以前需要组织研究团队,进行复杂设计计算,制造物理样机验证结果的设计过程大大简化,节约成本。下面我们通过pro\E对手机充电器外壳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设计及三维建模。 关键词:三维建模仿真技术

Abstract Computer simulation design is new in manufacturing, which means to apply a computer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ehavior and participation of control system for dynamic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comparative lifelike imitation. It is a descriptive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By establishing a process and a system model, to describe this process or the system, then use a series of purpose, conditional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to depict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 thus draws quantitative index for decision makers with this process or systems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as decision theory basis.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means of movement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which testified, modify, optimizing design scheme, making that need to be organized research team, before the complex design calculation, manufacturing physical prototype design of the results of the validation process, saving cost greatly simplified. Below we through the pro \ E of cell phone charger shell structure design, parameter design and 3d modeling. Key words: 3d modeling,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手机外壳配方设计

手机外壳配方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塑料改性配方设计的基本知识; 2、了解聚乙烯塑料加工常用的设备(如高速混合机、双螺杆挤出机、塑料注射 机等)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操作方法; 3、掌握聚烯烃配方试验的混合、混炼、注射制样等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塑料基本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改性塑料配方设计实验任务、目标、提示与要求 改性塑料新材料配方设计实验任务、目标、提示与要求见下表所示。 三、设计过程 1.前言 目前,手机常用塑胶材料主要有PC、ABS和PC+ABS三大类.日本手机主要采用PC+ABS,甚至采用ABS做手机外壳;韩国几家制造商最早采用纯PC材料。GE公司原来不推荐采用PC材料做手机外壳,主张采用PC+ABS材料,但最近一两年也推出适合做子机外壳的PC材料。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采用PC材料做手机壳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表1为几种材料的一般特性表: 2.材料介绍 2.1 PC PC学名聚碳酸酯。材料的性能特点: ①强度高,抗拉伸强度69MPa、抗弯曲强度96MPa。

②耐高温,长期使用可耐130摄氏度温度环境。 ②透明性好,无毒。 ④原料配色及表面涂覆不如ABs。 ⑤Pc应选高流动性牌号。适用于翻盖机和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手 机。 2.2 ABS ABS(丙烯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料的性能特点: ①强度低,抗拉伸强度43MPa,抗弯曲强度79MPa。 ②不耐温,长期使用温度不得高于60摄氏度。 ③流动性、着色及表面喷涂和电镀性能均好。 2.3 PC+ABS PC与ABS的合成材料,取前面两者之特点,具有优良的成型 加工性能,流动性好,强度较高(抗拉伸强度56MPa,抗弯曲强度86MPa)。PC+ABS 材料主要用于直板机和一般外观、色彩要求高而对环境无特殊要求的翻盖机 3.PC与ABS比例的选择 PC 中加入ABS 制成的PC/ ABS 合金确能改善其性能并保持二者原有的性能优势。查文献得[1]50%ABS 对50% PC 的合金效果最佳, 此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呈最高值。在别的文献中又有,当PC/ ABS=75/25时,合金的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达到最大值。又,实际生产中常用的配比为60/40。本实验选择选择比例60/40。 4.相容剂的选择 相容剂也称增容剂、高分子偶联剂,是一种新颖的塑料助剂。相容剂是通过嵌段或接枝相容,以改善二种以上高分子之间共混互不相容的聚合物(通常,一种是极性聚合物,另一种是非极性聚合物)而加入的第三组分,这第三组分即系相容剂。而相容剂的作用,是增加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使之两种聚合物间粘接力增大,形成稳定的结构,使分散相和连续相均匀,即相容化。相容剂起到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层厚度、降低分散粒子尺寸的作用,使体系最终形成具有宏观均匀微观相分离特征的热力学稳定的相态结构。由于相容剂对高分子合金体系的混合性和稳定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容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高分子合金技术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相容剂的基体高分子之间的作用特征。查文献等得常用的有ABS-g-MAH,PE-g-MAH,SMA树脂,SEBS-g-MAH[2]等等。 ABS-g-MAH: ABS接枝马来酸酐,其ABS部分与PC/ABS合金中ABS具有相似结构,且酸酐基团可以与PC发生酯交换反应,因而可以更好的融入PC相中,提高两相的界面粘结力,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提高。 SMA树脂:在众多的增容体系中, 较为有效的是能在熔融共混过程中通过活性基团之间的反应而形成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的体系, 即反应型增容剂。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 是反应型增容剂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也是人们研究较多的一类增容剂, 特别是在国外有关R- SMA 增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研究报道较多。R- SMA 作为增容剂主要应用于聚酰胺共混物及其它热塑性聚合物共混物体系, 此外在热固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的共混物中也有加入R- SMA 作为增容剂的,

手机壳毕业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号: 134 学生姓名:江正华 学生学号: 1304103426 设计(论文)题目儿童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指导教师:刘军华 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起迄日期:2015.6.20—2015.11.2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134 姓名江正华 一、课题名称:儿童手机前壳注塑模具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 1.依据产品图纸UG造型设计步骤合理,曲面光顺。 2.设计结构合理,保证塑件外表面光滑、无凹痕、熔接痕等可能出现的一些缺陷 3.设计出模具的正常生产使用寿命必须达到30万次。 4.附录图纸输出视图选择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5.模具维护方便、经济性高、简单可靠。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采用CAD和UG软件对儿童手机进行初次造型,实现三维图和二维图的转换。 2.描述工件结构特,分析工件的成型原理并确定其成型方法。 3.依据工件尺寸,计算优化、合理选择模架和注塑机。 4.毕业论文组成应该有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标题,引言,摘要,正文,结束语,答谢词。 5.毕业论文在1万字以上,毕业设计报告要求0.8万字左右。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世刚,郭润兰。工程力学及设计基础。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 赖华清.李洪达。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于云程,李洪达。模具CAE技术应用机电工程学院,2014 4.叶峰,郭伟。典型模具制作机电工程学院模具教研室,2013 5.周正元,赖华清。机械制造基础,2012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手机壳的创意设计[Word文档]

手机壳的创意设计[Word文档] 手机壳的创意设计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 手机壳的创意设计 一、创意设计的体现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酒吧文化、影视文化和现今比较时尚的微博文化等的流行就是最好的例子。许多人好奇为什么有人会不惜花1000,20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来购买iPhone手机壳,它到底“美”在哪里,能使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为它痴狂?这些人到底在追求什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创意设计。iPhone手机壳的创意设计体现在意蕴、色彩和材料等各个方面,且不同创意的iPhone手机壳能体现出不同人群“美”的存在感。 1.1意蕴 手机壳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手机,避免硬物刮伤和磨损手机屏幕及机身。除此之外,它还具有美化手机,防滑、防摔、防水,增强信号等功能。在满足其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师在造型和装饰上通过运用如仿真、拟人、夸张等各种巧妙的表现手法,来增强其包装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iPhone 手机壳在造型上往往能赋予图形和素材以丰富的意蕴,同时具有夸张化、象征化的特性,有时会通过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或趣事等来形成幽默诙谐的意境。 1.2色彩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包装的“包装”。它作为商品最显著的外貌特征,能第一时间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色彩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色彩具有表达信仰、信念、愿望的情感属性。如红色代表热情、兴奋,蓝色代表稳重、忧郁,绿色代表希望,白色代表自由、纯洁等。色彩的美与否决定了设计师能否成功搭建起与消费者在视觉与思想上沟通的桥梁。通过合理的颜色搭配,产生具有“美”的色彩,才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1.3材料 21世纪称得上是一个追求健康、环保的时代。iPhone手机壳通过使用100%可回收原木浆与其他环保材料,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具有防辐射功能的iPhone手机壳上市后,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与信赖,更是缓解了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对健康问题的担忧与焦虑。总之,iPhone手机壳在细节中实践着环保与健康的理念。iPhone手机壳的热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它是集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完美商品。在过去,“具有美感的商品”一般都专属于奢侈品和高价品,是有资本和有社会地位的人享受的专利。但现在,“美”几乎成了所有商品的必备元素,从一双鞋到一个饮料罐,厂商都必须想方设法去创造“美感”。iPhone手机壳热销现象几乎让人感觉到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在疯狂追求着“美”,人人都竭尽全力想创造一个理想化、个性与美丽兼得的自我。大街上、工厂里、教室里,只要有iPhone手机的存在,就会有各式各样的iPhone手机壳。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21世纪进入了一个追求创意的美学经济时代。 二、创意设计的效果 创意元素作为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创意元素能使设计产生新奇的效果,有效传达商品信息,与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消费。在物质颇为丰富的商品新时代,人们在商品消费时遵循着构建“自

手机结构设计手册(内部资料)

精品文档 第1章绪论 (4) 1.1 手机的分类 (4) 1.2 手机的主要结构件名称 (5) 1.3 手机结构件的几大种类 (5) 1.4 手机零件命名规则 (5) 1.5 手机结构设计流程 (11) 第2章手机壳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12) 2.1 前言 (12) 2.2 手机常用材料 (12) 2.2.1 PC(学名聚碳酸酯) (12) 2.2.2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3) 2.2.3 PC+ABS(PC与ABS的合成材料) (13) 2.2.4 选材要点 (13) 2.3 手机壳体的涂装工艺 (14) 2.3.1 涂料 (14) 2.3.2 喷涂方法 (15) 2.3.3 涂层厚度 (15) 2.3.4 颜色及光亮度 (15) 2.3.5 色板签样 (15) 2.3.6 耐磨及抗剥离检测 (16) 2.3.7 涂料生产厂家 (16) 2.4 手机壳体的模具加工 (16) 2.5 塑胶件加工要求 (16) 2.5.1 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16) 2.5.2 脱模斜度的要求 (17) 2.5.3 壁厚的要求 (17) 2.5.4 加强筋 (17) 2.5.5 圆角 (18) 2.6 手机3D设计 (18) 2.6.1 手机3D建模思路 (18) 2.6.2 手机结构设计 (19) 第3章按键的设计及制造工艺 (26) 3.1 前言 (26) 可修改

精品文档 3.2 P+R按键设计与制造工艺 (26) 3.3 硅胶按键设计与制造工艺 (27) 3.4 PC(IMD)按键设计与制造工艺 (28) 3.5 Metal Dome的设计 (28) 3.5.1 概述 (28) 3.5.2 Metal Dome的设计 (29) 3.5.3 Metal Dome触点不同表面镀层性能对比 (29) 3.5.4 Metal Dome技术特性 (29) 3.6 手机按键设计要点 (30) 第4章标牌和镜片设计及其制造工艺 (33) 4.1 前言 (33) 4.2 金属标牌设计与制造工艺 (33) 4.2.1 电铸Ni标牌制造工艺 (33) 4.2.2 铝合金标牌制造工艺 (35) 4.3 塑料标牌及镜片设计与制造工艺 (36) 4.3.1 IMD工艺 (36) 4.3.2 IML工艺 (38) 4.3.3 IMD与IML工艺特点比较 (39) 4.3.4 注塑镜片工艺 (39) 4.3.5 IMD、IML、注塑工艺之比较 (42) 4.4 平板镜片设计与制造工艺 (42) 4.4.1 视窗玻璃镜片 (42) 4.4.2 塑料板材镜片 (42) 4.5 镀膜工艺介绍 (43) 4.5.1 真空镀 (43) 4.5.2 电镀俗称水镀 (44) 4.5.3 喷镀 (44) 第5章金属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 (45) 5.1 前言 (45) 5.2 镁合金成型工艺 (45) 5.2.1 镁合金压铸工艺 (45) 5.3 金属屏蔽盖设计与制造工艺 (46) 5.3.1 屏蔽盖材料 (46) 可修改

手机外壳的设计说明

一、实验性质、目的 本实验属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到《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CAD/CAM技术应用》、《数字控制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相关课程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普通的、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和现代机械加工手段,掌握以Pro/E为代表的三维CAD 系统的特征建模理论方法以及数控编程方法和CAD/CAM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意义 该实验由“手机外壳模具设计、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两个实验 1、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可以了解CAD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特征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运用典型CAD系统-ProEWildFire完成产品及其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 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数控编程和加工的学习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CAM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数控编程能力,学生通过它可以了解CAD/CAM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熟悉产品从设计建模到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 三、手机外壳设计建模 点击文件-新建—使用确省模板—mmns-part-solid—确定 点击拉伸工具—放置—定义—选择front为草绘平面---确定---绘制如下图 模具的厚度为25 点击插入---壳—输入5—对号---如下图

点击拉伸工具---放置—定义---选择front为草绘平面—确定—绘制如下图 点击拉伸工具---放置—定义---选择front为草绘平面—确定—绘制如下图

选择拉伸整列

(工艺技术)手机金属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

手机金属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 1.1 前言 金属部件在手机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某些手机的翻盖上壳采用的是铝合金冲压成形再进行阳极氧化的制造工艺而翻盖下壳则是采用镁合金射铸工艺成型,由于金属的强度较高,因此可以实现塑件无法实现的结构。本章将介绍目前手机中常用的金属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 1.2 镁合金成型工艺 在手机结构件中,镁合金由于其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已大量的被采用。镁合金零件目前主要采用压铸(die-casting)和半固态射铸法(thixomolding)进行生产。本节主要介绍镁合金压铸工艺和半固态射铸工艺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 1.2.1 镁合金压铸工艺 压铸机通常分为热室(hot-chamber)的与冷室的(cold-chamber)两类。前者的优点是:模具中积流的残料少,铸件表面平整,内部气孔、疏松少,但设备维护费较高。 镁合金熔体对钢的浸蚀并不特别严重,因此,除采用热室压铸机制造零部件外,也可选用冷室压铸机。通常,可根据零部件大小与铸件特性来选择压铸工艺。如铸造大的与较大的汽车零件;若压铸机的压力较小,则只好用冷室压铸;若压铸机较多,大中小结构搭配合理,还是宜选用热室压铸法。而铸造轻薄的3C(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机壳零部件与自动控制阀的细小零件,则可选热室压铸工艺,因其压铸速度快,成品率也较高(此处成品率=铸件质量/所消耗的熔体质量)。 1.2.2 镁合金半固态射铸工艺 半固态射铸是美国道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0)开发的一种高新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是一项成熟的工艺,在我国台湾省此项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此项技术已经开始进入生产阶段,但是模具国内仍然无法自主设计和开发。它的制造原理是将镁合金粒料吸入料管中,加热的同时通过螺杆的高速运转产生触变现象,射出时以层流的方式充填模具,形成结构致密的产品。如图5-1所示为镁合金半固态射铸系统示意图。 图5-1 镁合金半固态射铸系统示意图 镁合金半固态射铸法的优点是: 1.零件表面质量高,低气孔率,高致密性,抗腐蚀性能优良; 2.可铸造壁厚薄达0.7~0.8mm的轻薄件,尺寸精度高,稳定性好; 3.强度高,刚性好; 4.不需要熔炼炉,不但安全性高、劳动环境好而且不产生热公害; 5.不使用对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的六氟化硫气体,不会形成重金属残渣污染; 6.铸件收缩量小;

手机外壳造型设计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手机外壳造型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05数控七班 姓名陈斌斌 学号0504060718 指导教师李广坤 起讫时间:2007 年10 月15 日~ 2007 年 11月20日 (共5周)

目录 绪论 (1) 手机的造型 (2) 一. 手机造型步骤: (2) 二.手机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手机的材料: (5) 四.手机造型图: (5)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5) 一.建立一个新的模具文件 (5) 二.模具型腔 (6) 三.建立工件 (6) 四.收缩率设置 (7) 五.分型面的创建 (7) 1.第一个分型面的创建(靠破孔填补) (7) 2.第二个分型面的创建 (7) 3.将构建好的平面与前面的分型面进行合并,组成一张曲面。 (8) 六.拆分型腔、型芯体积块 (8) 七.生成模具型腔、型芯 (8) 八.生成浇注件 (8) 九.定义开模 (8) 1.将参考件、工件及分型面在绘图主窗口中隐藏起来 (8) 2.定义开模步骤 (8) 十.保存文件 (9) 十一、模具爆炸图 (9) 手机外壳NC加工 (9) 一.NC加工操作方法 (9) 1.设定操作环境 (9) 2.设定加工方法 (10) 3. 设定加工参数 (10) 4.设置退刀高度 (10) 5.选择加工区域 (10) 6.生成刀具路径 (11) 7.显示刀具轨迹 (11) 8.生成后置处理、NC文件 (11) 二.手机外壳NC加工代码 (11) 三.凹模的加工图: (14) 四、凸模加工图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17)

手机外壳(中件)塑料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前言 塑料是20实际人类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随着各种性能优越的各种工程塑料的不断开发,注塑工艺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领域成形各种性能要求的制品,,在机电、仪表、化工、汽车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塑料已成为金属的良好代用材料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化的趋势。据最近数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日本生产塑料模具和生产冲压模的企业各占40%,韩国模具专业,生产塑料模的占43.9%,新加坡全国有460家模具企业,60%生产塑料模。作为最有效的塑料成型方法之一的注塑成型技术具有一次成型各种结构复杂和尺寸精密的塑料。成型周期短、生产率高、大批生产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自动化或自动化生产等特点。因此,世界塑料模具成型中约占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选题背景:目前,手机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手机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应此,能够快速制造出结构合理、外观漂亮、能吸引大众眼球的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已成为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手机壳键盘部分注塑模具设计”,塑件为手机键盘部分外壳。

目录 前言 (1) 1.概论 (5) 1.1设计前应注意事项 (6) 1.2基本程序 (6) 1.3注射模设计审核要点 (6) 1. 塑件的成形工艺性分析 (9) 1.1塑件材料的选择及其结构分析 (9) 1.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 (10) 1.2.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10) 1.2.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10) 1.3ABS性能分析 (10) 1.3.1使用性能: (10) 1.3.2成型性能: (11) 1.4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12) 2 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13) 2.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3) 2.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3) 3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15) 3.1有关塑件的计算 (15) 3.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5) 3.3注射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 (16) 3.4注射机及参数量的校核 (16) 4.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19) 4.1分型面的形式 (19) 4.2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9) 4.3分型面的确定 (19) 5.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20) 5.1主流道的设计 (20) 5.2冷料井的设计 (23) 5.2.1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23) 5.2.2分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24)

一款完整的手机结构设计过程

手机结构设计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2.构思拆件 3.外观面的绘制 4.初步拆件 5.建模资料的输出 五,外观手板的制作和外观调整 六,结构设计 1.止口线的制作 2.螺丝柱的结构 3.主扣的布局 4.上壳装饰五金片的固定结构 5.屏的固定结构 6.听筒的固定结构 7.前摄像头的固定结构 8.省电模式镜片的固定结构 9.MIC的固定结构 10.主按键的结构设计 11.侧按键的结构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c914272517.html,B胶塞的结构设计 13.螺丝孔胶塞的结构设计 14.喇叭的固定结构 15.下壳摄像头的固定结构 16.下壳装饰件的结构设计 17.电池箱的结构设计 18.马达的结构设计 19.手写笔的结构设计 20.电池盖的结构设计 21.穿绳孔的结构设计 七.报价图的资料整理 八,结构设计优化 九,结构评审 十,结构手板的验证 十一,模具检讨 十二,投模期间的项目跟进 十三,试模及改模 十四,试产

十五、量产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 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 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 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 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 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 还要特别指出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手机设计手册

*** 目录*** 第一部总体规划及设计(Architecture Design ) 第一章. 手机结构介绍 一.翻盖机(Flip Handset) A. 翻盖部分零部件明细图示说明 B. 主机部分零部件明细图示说明 C. PCBA 介绍 二.直板机(Flat Handset) A.零部件明细图示说明 B.PCBA 介绍 三.滑盖机(Slide HS)及旋转机(Rotate HS)简介 第二章、设计进行的步聚 A.设计输入阶段 B.元器件选型及AC阶段 C.工业设计、模型阶段(与B同步进行) D.零部件可行性分析阶段,Arc设计 E.3D建模阶段,及详细零部件设计 F.正式模具开发阶段 G.外购件(杂料)开发阶段 H.试产阶段 I.量产阶段 第三章. 总体规化及设计 A.ID 检查标准及方法 B.Surface 检查标准 C.总体规化及设计 1.板级设计(layout) 2.直板机 3.折叠机 4.滑盖机 D.可行性评估及风险管理 第四章.关键部件结构设计要求 A.音腔设计 1. Speaker 2. RECEIVER音腔设计 3. SPEAKER/RECEVER音腔出音孔的设计 4. 二合一(spk+rec)音腔结构设计

5. spk/rec音腔的结构设计参数 B.天线的设计规范 1) 内置天线 2) 外置天线 3) 古河电工天线 C.视窗设计及LCD/TOUCH PANEL/lens部分的结构设计 D.导光结构设计(导光板或导光柱设计) 第五章.公差分析(TA), 零部件间隙及DFMEA,DFA, A. 公差简介 B. 公差分析及实例 C. 零部件间隙表 D.FMEA,DFMEA简介及表格 E.DFA 简介及表格 第六章.表面处理及装饰技术 A.电镀 B.喷油 C.丝印 D.IMD,IML,IMF,IMR技术 E.表面硬化处理 第七章.材料介绍及选择 A.常用手机材料性能介绍 B.各零件材料参考表 第二部零部件设计 第一章. 胶件设计 一.通用结构设计要求… A.加强肋的设计 B.壳体圆角结构的设计 C.壁厚的设计 D.壳体注塑浇口的设计原则 E.拔模角的设计 F.Bosses的设计 G.Snap的设计 H.止口设计 I. 角撑(Gusset) J. 底切(Undercut) K. Living hinges L. Bearings: M. Press Fits:

手机结构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电铸类特性; 原材料; 镍颜色; 金色. 银色. 罴色 特点: 文字轮廓清晰,体现微细纹理,典雅.高贵,半永久性,可进行腐蚀,Mirror处理,砂面,镭射效果,镀罴珍珠. 超蒲金属: 原材料: 镍颜色: 银色,金色,罴色 特点: 产品厚度可以达到0.04-0.18MM,图案和文字处理灵活,金属感强,粘贴操作方便,打样周期短. 铝腐蚀类: 原材料; 铝颜色: 颜色多样. 特点: 半永久性,一般用在名牌商标和装饰件. 亚克利: 原材料: PMMA 颜色: 颜色多样. 特点: 有良好的透光性,屈伸性,耐磨性 电铸铭牌设计注意事项: 1. 浮雕或隆起部份边缘处应留有拔模度,最小为10度,并随产品的高度增加,拔模度也相应增大.字体的拔模度在15度以上. 2. 铭牌的理想高度在3MM以下,浮雕或凸起部份在0.4~~0.7MM之间. 轮廓尺寸以2D图为准;图案或字体用CDR格式或者AI格式的文件.另外应提供产品的效果图. 10. 结构简单的产品开发周期为18—20天;若有立体弧度的产品.开发周期需要25天量产准备时间为15天;电铸件这金色银色.其它色只能通过后期喷涂达到. 铝腐蚀铭牌设计注意事项 1. 产品厚度在0.3—0.8MM,常用0.4—0.6MM.高度应控制在5MM之内.

2. 产品表面字体可采用挤压成型.腐蚀或印刷的方式.由于在挤压成型时,字体边缘受力会产生细小的裂纹,字体表面会有轻微的变形,所以挤压成形后的字体要对表面进行高光切削和接丝处理. 3. 表面效果可采用拉丝或磨沙面.拉丝效果可采用带有拉丝效果的板材;若产品表面带有腐蚀的方式加工.但是腐蚀的方式加工,但是腐蚀的效果没有拉丝板材的效果好.磨沙面是采用喷沙的效果加工. 4. 板材可根据需要进行着色处理,客户应提供机壳的正确尺寸及实样. 5. 产品表状可以作成任意的曲面,也可进行弯边或对边缘处进行高光切削. 6. 铭牌装配时为嵌入的结构.请提供机壳的正确尺寸及实样.若铭牌的尺寸过大过高.应在机壳上相应的部位加上支撑结构. 7. 客户应提供完整的资料.包括2D和3D的图档.2D使用DWG格式的文件.3D使用PRT 格式的文件.产品外观以3D图档为准;但是外型 3. 字体的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3MM.若采用镭射效果则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15MM. 4. 板材的平均厚度为0.22正负0.05,若产品超过此高度则应做成中空结核,并允许产品高度有0.05的公差;由于板材厚度是均匀结构,产品的表面的凸起或凹陷部份背面也有相应变化. 5. 产品外型轮廓使用冲床加工,为防止冲偏伤到产品其外缘切边宽度平均为0.07MM为防止产品冲切变形,尽量保证冲切部份在同一平面或尽量小的弧度,避免用力集中而造成产品变形.冲切是只能在垂直产品的方向作业. 6. 铭牌表面效果,可采用磨沙面.拉丝面,光面,镭射面相结合的方式.光面多用于图案或者产品的边缘,产品表面应该避免大面积的光面,否则易造成划伤;磨砂面的产品要比拉丝面多用于铭牌底面,粗细可进行高速;在实际的生产中,磨砂面的产品要比拉丝面的产品不良率低,镭射面多用于字体和图案,也可用于产品底面,建议镭射面采用下凹设计,因长时间磨损镭射面极易退色.另带有镭射效果的产品不能用与带有弧度的产品. 7. 若产品表面需要喷漆处理,应该提供金属漆的色样.由于工艺的限制,应允许最终成品的颜色与色样有轻微的差异. 8. 若铭牌装配时为嵌入的结构,请提供机壳的正常尺寸过大过高,应在机壳上相应的部位加上支撑结构. 9. 客户应提供完整的资料.包括2D和3D的图档.2D使用DWG格式的文件.3D使用PRT 格式的文件.产品外观以3D图档为准;但是外型

手机外壳设计

题目:手机造型设计指导老师: 作者: 学院(系): 专业及班级: 学号: 答辩日期:年月日 2011年 9 月 目录

第一章:基于模型的手机外壳设计 (4) 1.1 产品结构分析 (4) 1.2设计流程分析 (5) 1.3 OPPO A115K手机外壳效果图 (5) 第二章:手机外壳三维造型设计步骤 (6) 2.1手机上盖的造型设计步骤 (6) 2.2手机屏幕的三维造型设计步骤 (12) 2.3键盘的三维造型设计步骤 (14) 2.4手机下盖前盖三维造型设计 (19) 2.5手机下盖后盖的三维造型设计 (29) 2.6 手机外壳各部件CAD二维图 (35) 2.61 上盖CAD二维图 (35) 2.62 键盘CAD二维图 (36) 2.63 屏幕CAD二维图 (36) 2.64 下盖前盖CAD二维图 (37) 2.65 下盖后盖CAD二维图 (37) 本章小结 (38) 第三章:总结 (39) 参考文献 (39)

摘要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我们对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模型设计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三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考察、立题、收集素材、设计方案、工艺制作等过程,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掌握技艺的深度知识的综合运用。本次设计的课题是设计一款手机的主要部件造型以及零件的三维造型。 CAD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更为重要的是CAD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大大降低了设计师的劳动强度,特别是三维CAD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使其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此次设计中,主要用到所学的Pro/E软件,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利用Pro/E提供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工程图生成功能模块完成最终产品的外观造型和结构设计。 【关键词】;外部造型;结构设计;材质与色彩

课程设计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主要阐述手机壳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使用 PRO/E软件进行整个注塑模设计 的流程,以及塑件的CAE分析。 手机壳、塑料、注塑模、PRO/E模具设计 该同学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 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采 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 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 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 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 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 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 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2.材料确定 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

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资料显示:PC/ABS 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 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 用模具。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 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 4.塑件选择 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 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 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 消费者的喜爱。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 1 .产品造型设计 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 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 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见图1: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