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2、酸碱反应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2、酸碱反应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2、酸碱反应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2、酸碱反应

二、酸-碱反应

1.根据Pauling规则,估计下列各酸的p K1值:

(1) H2CrO4(2) HBrO4(3) HClO (4) H5IO6(5) HSO3F (6) H3AsO4

2.在液态HF中,下列各物质是以酸的形式作用还是以碱的形式作用,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之。

(1) BF3(2) SbF5(3) H2O (4) CH3COOH (5) C6H6

3.已知H2SO4的自偶电离的离子积常数为2.8? 10-4,试计算纯H2SO4中各离子的浓度。4.已知反应:

HCl + HAc H2Ac+ + Cl- (在冰醋酸溶液中进行)的平衡常数为2.8 ?10-9,又知HAc 的自偶电离后的离子积常数为3.6? 10-15,试计算1.0? 10-4 mol?dm-3的HCl的HAc溶液中、H2Ac+、Cl-、Ac-的浓度。

5.氢氧化银(AgOH)不溶于水(K sp=1.0 ?10-8)。试设计一种简单的定性实验来确定AgOH 是强碱还是弱碱?

6.(1) 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的化学式:

①H3PO4②HSO4-③SH-④Cr(H2O)63+⑤H2AsO4-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的化学式:

①C2H5NH2②H4IO6-③B(OH)4-④VO(OH)+

7.指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

(1) AlCl3(2) OH-(3) Br-(4) H2O (5) NO+

(6) CO2 (7) NH3(8) Fe3+(9) (CH3)2S (10) SbF5

8.试指出NH3和NF3的路易斯碱性哪一个强?试加以解释。

9.用路易斯酸碱理论解释下列反应为什么会发生?

(1) BF3 + F-BF4-

(2) S + SO32-S2O32-

(3) AlCl3 + Cl-AlCl4-

(4) Co2+ + 6NH3Co(NH3)62+

10.己知H3PO2和H3PO3的K1值约为10-2,试根据Pauling含氧酸规则,推出H3PO2和H3PO3分子中的键连方式。

11.纯硫酸的粘度非常大,为什么纯硫酸中H3SO4+和HSO4-离子的迁移速率可以与水中的H3O+和OH-离子的迁移速度相提并论。

12.写出下列各溶剂的自偶电离式:

(1) BrF3(l) (2) SOCl2(l) (3) N2O4(l) (4) SO2(l)

13.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NH4Cl+KNH2=KCl+2NH32NH4I+PbNH=PbI2+2NH3

请写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两个反应相当的反应方程式。

14.试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 为金属)

(1) M +NH 3 ??→?(l)

NH 3 (2) M +NH 4Cl ??→?(l)NH 3

(3) M(NH 2)2 ?→?

? 15.无论是液态的BrF 5还是AsF 5都是不良的电解液,但是它们的混合物是比这两种纯化合物

16

H 2S 气体,来制备硫化物的沉淀。

17.参照水溶液化学反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液态BrF 3中,用KBrF 4滴定Br 2PbF 10的过程中,出现电导最低点。写出有关反应方程

式。

18.I 2与S 2O 6F 2之间可以进行化学计量控制反应

(1) 试写出I 2∶S 2O 6F 2=1∶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试写出I 2∶S 2O 6F 2=3∶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试写出I 2∶S 2O 6F 2=2∶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上述反应属于哪种类型反应?

19.配合物的阴离子[ FeCl 4- ]呈黄色,而[ Fe 2Cl 6 ]呈淡红色,在1L POCl 3或PO(OR)3中溶解0.1mol FeCl 3(s)得到一种淡红色溶液,该溶液稀释变为黄色,用Et 4NCl 滴定POCl 3作溶剂的红色溶液,FeCl 3/Et 4NCl 摩尔比为1∶1时颜色发生突变(由红变黄),振动光谱表明氧氯化物溶液与典型的Lewis 酸通过氧配位的方式形成加合物。用两种可能的反应方程解释上述事实。

20.写出下列在100%H 2SO 4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1) HNO 3(1mol) + H 2SO 4(2mol) υ* = 4

(2) H 3BO 3(1mol) + H 2SO 4(6mol) υ* = 6

(3) I 2(7mol) + HIO 3(1mol) + H 2SO 4(8mol) υ* = 16

υ*表示反应方程式右边的离子数(以mol 计,可由冰点测定仪确定)

高中化学竞赛-《烯烃》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竞赛-《烯烃》专题训练 1.反应CH 3CH =CH 2+CH 3OD 的产物为( C ) A . B . C . D . 2.写出下列烯烃结合一个质子后可能生成的两种碳正离子的结构式,并指出哪一种较为稳定? (1)CH 2=CHCH 2CH(CH 3)2 (2)CH 3CH =CHCH 2CH 2CH 3 (3) 解: (1)CH 3+CHCH 2CH(CH 3)2 +CH 2CH 2CH 2CH(CH 3)2 稳定性:二级碳正离子>一级碳正离子 (2)CH 3+CHCH 2CH 2CH 2CH 3 CH 3CH 2+CHCH 2CH 2CH 3 两种离子都是二级碳正离子,稳定性相近。 (3) 三级碳正离子>二级碳正离子 3.完成下列反应: 3-1 (CH 3)2CH =CH 2+ICl 3-2 C 6H 5CH =CH 2+HBr 3-3 C 6H 5CH =CH 2 3-4 Cl-CH =CH 2+HCl→ 3-5 (CH 3)3N +-CH =CH 2+HBr 3-6 3-7 +NOCl→ 3-8 CH 3CH 2CH 3 ??? 解: 3-1 (CH 3)2CHClCHI 碘的电负性比氯小,带部分正电荷;烯烃中由于甲基的推电子作用,使双键上含氯多的碳原子带上较多负电荷,碘进攻该碳原子,生成的产物在电性规律方面仍将合马氏规则。 3-2 C 6H 5CH 2CH 2Br 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HBr 加成,生成反马氏产物。 3-3 只有过氧化物,无其他亲电试剂时,过氧化物作引发剂,烯烃发生自由基加聚反应,生成加聚物。 3-4 Cl 2CHCH 3 氯原子与碳碳双键相连时,加成产物仍符合马氏规则。 3-5 (CH 3)3N +-CH 2-CH 2Br 基团(CH 3)3N + 有拉电子的诱导效应和拉电子的共轭效应,亲电加成产物符合反马氏规则。 CH 3CH CH 2CH 3CH CH 2CH 3CH CH 2H 3CO D CH 3CH CH 2OD D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初赛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生号和姓名填写在试卷头 对应位置上。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3页非选择题前面的“选择题答案”的表格中。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指定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 在原来的答案上划一横线,然后在旁边空位处重新写。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5.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 A .温室效应 B .云雾消失 C .冰川融化 D .形成酸雨 2.金星大气层存在一种二氧化三碳的气体(C 3O 2),则C 3O 2不属于...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 .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 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5.人们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 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 大米 B .酒精 C. 花生油 D. 海带 pH 试纸 水 浓硫酸 酒精 A .稀释浓硫酸 B .添加酒精 C .氧气验满 D .测溶液pH

6.右图是常见治疗胃病药品标签 的一部分。三种药片每一片中和 胃酸(过量的盐酸)的能力正确 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7.“绿色化学”要求工业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 “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零排放”的是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 转化,都能一步..完成的是 9.能将稀盐酸、BaCl 2、Na 2CO 3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 .NaCl 溶液 B .稀硫酸 C .石灰水 D .AgNO 3溶液 10.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黑色固体 C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D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集气瓶底放少量细沙 的一组是 ① ② ③

2019高中化学竞赛练习讲义专题2:氨水-硝酸-硫酸(有答案)

1.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 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 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 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______。(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 溶 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 K4[Fe(CN)6]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 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①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______性。 ②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 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 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①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 L NO 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 3的质量为 依据上表,制备NO 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 , 理由是 。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 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 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 ,从B 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 向上移动B 管,使A 管液面上升至与橡皮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 ,反应开始。 Ⅳ. 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 打开旋塞C ,向下移动B 管,使A 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 ,观察现象。 …… 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 ,从B 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 。 ③为使A 管内的NO 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 ,能确定NO 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 。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8、化学动力学

八、化学动力学 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本题用E为代号)是生命体中的“清道夫”,在它的催化作用下生命体代谢过程产生的超氧离子才致过多积存而毒害细胞:2O2-+ 2H+ ?→ ?E O2+ H2O2今在SOD的浓度为c0(E) = 0.400?10-6mol·L-1, pH = 9.1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动力学研究,在常温下测得不同超氧离子的浓度c (O2-)下的超氧化物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r如下: c (O2-)/ mol·L-1 7.69?10-6 3.33?10-5 2.00?10-4 r / mol·L-1·s-1 3.85?10-3 1.67?10-20.100 (1) 依据测定数据,确定歧化反应在常温下的速率方程r = k n ) O (2- c的反应级数 (2) 计算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 要求计算过程 (3) 在确定了上述反应的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歧化反应的机理如下: E + O2-?→ ?1k E- + O2 E-+ O2-?→ ?2k E + O22- 其中E-为中间物,可视为自由基,过氧离子的质子化是速率极快的反应,可以不予讨论。 试由上述反应机理,推导出实验得到的速率方程,请明确指出推导过程所作的假设。 1.在含有缓冲介质的水溶液中,300K时,研究某无机物A的分解反应:A (l) → B (g) + H2O (l),假定气态产物B在水中不溶,有以下实验事实: a.固定A溶液上部的体积,在不同时间t下,测定产物B气体的分压p, p与t数据满足 ln[p∞/(p∞-p)] = k’t方程,式中p∞为时间足够长时,A(l)完全分解所产生的B(g)的分压,k’为一常数。 b.改变缓冲介质,在不同的pH下进行实验,作lg(t1/2) ~ pH图,可得到一条斜率为-1, 截 距为lg (0.693/ k)的直线。k为实验速率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述实验结果出发,试求该反应的实验速率方程。 (2) 有人提出如下机理: A +O -k1 k I + H2O k2 B + OH- 式中k1、k-1分别为响应纪元反应的速率常数,你认为上述反应机理与实验事实是否相符,为什么? 3.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发热,导致所用漆包线表面漆膜发生热降解作用,绝缘性逐渐降低,并最终失效。实验表明:异氰酸酯树脂改性缩醛漆包线在恒温箱中热老化,温度分别为393.0K、111.0K和453.0K,寿命分别为20000h、5000h和307h,此时漆膜重量均减少39.0%; 假定热降解机理不变且服从一级反应规律,试推算它在348.0K的正常使用温度下漆包线的

(完整版)2019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定稿)

龙岩市2019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Cu-64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3页表格中。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2.5分,共30分。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延展性。 下列制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眼镜架B.保险丝C.医疗器械D.潜艇外壳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某位伟大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该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波义尔 3.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证实全硼富勒烯B40的存在,成为硼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新开端。研究表明,B40具有类似金属的导电性。下列关于B40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440g C.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D.由40个硼原子构成 4.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的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CO2新循环体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CO2是化学变化 C.CO2与H2催化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复合催化作用的产物共含三种元素 5.肼(N2H4)又称联氨,常用作火箭燃料。常温时肼为液体,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高压锅炉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肼,不仅能降低水中的含氧量,而且可将锅炉内壁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肼的含氮量是氨(NH3)的两倍B.肼可用敞口容器来盛装 C.肼能支持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D.用肼处理锅炉用水能减缓锅炉锈蚀6.烟气含O2、SO2、NO x,用尿素[CO(NH2)2]溶液吸收可脱硫脱硝。吸收处理后的尾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并得到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单质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烟气大量排放将会导致“酸雨”B.处理后的尾气中含有CO2 C.尾气中的单质气体为氮气D.烟气处理过程,尿素不参与反应

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有机反应历程(四)

有机反应历程(四) 【例1】芳香族化合物氯苯(Ⅰ)、硝基苯(Ⅱ)、N,N‐二甲苯胺(Ⅲ)、苯甲醚(Ⅳ)等进行硝化时,其反应速度的快慢顺序如何? A.Ⅰ>Ⅱ>Ⅲ>Ⅳ B.Ⅲ>Ⅳ>Ⅰ>Ⅱ C.Ⅳ>Ⅲ>Ⅱ>Ⅰ D.Ⅱ>Ⅰ>Ⅳ>Ⅲ 解:B。 【例2】某溴苯与Br2+FeBr3反应只得到一种三溴苯产物,该溴苯应为: 解:C。因‐Br是邻对位定位基,所以,A.和B.都有两种三溴苯产物,而D.有3种三溴苯产物。 (2)亲核取代反应 在特殊结构或特殊条件下产生。 ①加成—消除历程 芳环上有吸电子基使之活化,以‐NO2最强, 如OH‐、CN‐、‐OR、胺等。生成碳负离子络合物中间体叫Meisenheimer络合物。例如, 已被核磁和X射线所证实。 【例3】2,4‐二硝基氯苯和氨发生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胺的反应历程是什么? A.亲电取代反应 B.双分子消除—加成反应 C.双分子加成—消除反应 D.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答:C. ②苯炔历程(消除—加成历程)发生于试剂碱性很强时。 特征为亲核试剂不一定进入离去基团所在位置上,可以在它的邻位。 【例4】氯苯与氨基钠在液氨中作用生成苯胺时,其反应可能的中间体是什么? A.碳正离子 B.卡宾Carbene C.碳负离子 D.苯炔 解: 故为D.

5.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通式是:Nu‐+R-L→NuR+L‐ 其中Nu‐表示亲核试剂,可以是负离子或带未共享电子对的中性分子;R—L表示作用物、为中性分子或正离子;L表示离去基团。 反应进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速率=k1[RL];另一种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 N2,速率=k2[RL][Nu‐:]。S N2为一步反应,亲核试剂进攻与离去基团离去同时发生。例如: SN1为二步反应,先离解成碳正离子,随即快速的受试剂进攻。例如, 其势能图如图4-1所示。 判断反应按S N2或S N1进行,可从作用物结构、亲核试剂亲核性强弱、离去基团离去的难易及溶剂极性等方面分析,从产物的立体化学及改变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来判别。 作用物结构: 【例1】在加热条件下,下列化合物分别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反应最快的是哪一个? A.氯乙烷B.氯乙烯 C.3‐氯丙烯 D.氯甲烷 答:C.,S N1与S N2均最快。 凡使碳正离子稳定的因素,有利于S N1;空间障碍小,有利于S N2;α和β位有大的取代基,不利于S N2。 亲核试剂亲核性强,有利于S N2,亲核原子相同时,碱性与亲核性有平行关系,如O原

2021年高中化学 分析化学竞赛专题练习

2021年高中化学分析化学竞赛专题练习 第一题.一试样仅含NaOH和Na 2C0 3 ,一份重0.3515g试样需35.00mL 0.198 2mol·L-1HCI 溶液滴定到酚酞变色,那么还需再加人多少毫升0.1982 mol·L-1HCI溶液可达到以甲基橙 为指示剂的终点? 并分别计算试样中NaOH和Na 2C0 3 的质量分数 第二题.称取25.00g土壤试样置于玻璃钟罩的密闭空间内,同时也放人盛有100.0mLNaOH溶液的圆盘以吸收C02,48h后吸取25.00mLNaOH溶液,用13.58mL 0.115 6 mol·L-1HCl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空白试验时25.00mLNaOH溶液需25.43 mL上述酸溶液,计算在细菌作用下土壤释放C02的速度,以mg C02/[g(土壤)·h]表示。 第三题.有机化学家欲求得新合成醇的摩尔质量,取试样55.0mg,以醋酸酐法测定时,需用0.096 90mol·l-1NaOH l0.23mL。用相同量醋酸酐作空白试验时,需用同一浓度的NaOH溶液14.71 mL滴定所生成的酸,试计算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设其分子中只有一个一OH。

第四题.有一纯的(100%)未知有机酸400mg,用0.09996mol·L-1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表明该酸为一元酸,加入32.80 mLNaOH溶液时到达终点。当加入16.40 mL NaOH溶液时,pH为4.20。根据上述数据求:(1)酸的pK a;(2)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 如酸只含C、H、O,写出符合逻辑的经验式(本题中C =12.0、H =1.0、O =16.0)。 第五题.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试液。吸取25.00mL,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0.050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37.30mL。另外又吸取25.00mL试液,调至pH=10.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13.40mL。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第六题.称取含Fe2O3和Al2O3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xx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得分评卷 人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参考资料(全)

绪论 1.化学:在分子、离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的化学 性质和化学变化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 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变化的特点:原子核组成不变,发生分子组成或原子、离子等结合方式的改变; (2)认为物理变化不产生质变,不生成新物质是不准确的,如: 12H+3 1 H==42He+10n是质变,产生了新元素,但属于物理变化的范畴; (3)化学变化也有基本粒子参加,如:2AgCl==2Ag+Cl2就有光子参加; (4)物质 2.无机化学:除去碳氢化合物及其大多数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和他们的化合 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莫勒提法) 3.怎样学习无机化学? (1)你所积累的好的学习方法都适于学习无机化学。 (2)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提倡写预习笔记。 (3)课上精力集中,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眼、耳、手、脑并用。 (4)课后趁热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消化,不欠账。 (5)提高自学能力,讨论课积极发言。 (6)随时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达到书越读越薄之目的。 (7)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化学实验。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 教学目标:1.学会一个规则:斯莱特规则; 2.掌握两个效应: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3.掌握三个原理:能量最低、保里不相容、洪特规则; 4.掌握四个量子数:n、l、l、m s 5.掌握五个分区:s、p、d、ds、f 6.掌握六对概念; 7.掌握七个周期; 8.掌握八个主族八个副族。 重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理,核外电子的四个量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其及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难点: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概念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做适量练习题和作业题。 教学内容: §1-1经典物理学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1原子的核形结构 1708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认:原子是由中央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周围若干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遇到的问题:电子绕核运动,将不断辐射电磁波,不断损失能量,最终将落到核上,原子因此而消亡实际与此相反,原子是稳定存在的,急需找到理论解释。 1-2 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1光谱一束光通过分光棱镜折射后再屏幕上得到一条彩带或线形亮条前者称连续光谱后者称线形光谱太阳光电灯光为连续光谱原子光谱为线形光谱图1-1 2氢原子光谱里德堡方程 R H=1.097×10 M n1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卷(10)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卷(11)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一题(分) 1.汽车尾气易造成铅污染,其原因是汽油中溶有含铅物质(防爆剂),该防爆剂的化学式为 A PbS B Pb(NO3)2 C Pb(C2H5)4 D (CH3COO)2Pb 2.喹啉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与萘相似,将萘分子α位上的一个碳原子换成氮原子即成为喹啉,则喹啉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3.正如烯烃可以发生自身加成一样,醛类物质也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实验室所用的乙醛水溶液通常因乙醛的自身加成而在溶液的上部形成一层油状液体。关于该油状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聚合高分子化合物 B 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90 C 该油状液体可用于灭火 D 其分子内可能含有六元环 4.200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粉丝事件”,是粉丝中掺入了雕白粉。雕白粉(Sodiulnformaldelwe suifoxyfate)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其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可用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由Zn还原Na2SO3生成)、NaOH、CH2O反应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化学反应看,“漂白”是雕白粉在反应中起还原剂作用 B 从化学反应看,“漂白”是雕白粉在反应中起氧化剂作用 C 雕白粉有毒,是因为组成中含有甲醛,能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D 雕白粉有毒;是因为组成中含有甲醛,能使人体蛋白质凝聚,但不会变性

1.现代冶金工业中,金属产量最高的是、、。 2.青铜是铜与的合金,黄铜是铜与的合金。 3.含氮化合物是主要的水体污染物之一,受污水体中的“总氮”包括各种氨(铵)态氮和、、。 4.人体中占质量比重最大的6种元素是氧、碳、氢和、、。 5.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分别是、、。 第三题(4分)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品,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类“彩虹酒”是用不同颜色,不同饮料调制而成的。一杯呈现不同颜色的混合饮料,如:鸡尾酒“革命”是根据法国国旗创意的。其原料是:红色石榴糖浆(ρ=1.14g/cm3)、蓝色橙皮白酒(50%~70%)、豆奶桃味果酒(10%)(p=1.0g/cm3)各45ml。试回答: 1.法国国旗从上到下的颜色是; 2.鸡尾酒“革命”的调制方法是 。 第四题(7分) 某工厂生产中产生含Cr2O72-酸性工业废水。Cr是严重的致癌物质,绝不允许随意排放。一种治理含Cr2O72-酸性工业废水的方法是向废水中加入适当的NaCl,用Fe作电极进行电解,Cr2O72-被还原为Cr3+然后生成Cr(OH)3沉淀除去,废水则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阳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r2O72-转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 3.与Cr(OH)3沉淀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这些沉淀是怎样产生的? 5.若pH过大,会有什么现象? 第五题(5分) 将纯净的碘化物332 mg溶于稀H2SO4中,再加准确称量的0.002mol KIO3,除去反应生成的I2,然后加足量的KI于溶液中,与过量的KIO3作用,最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结果消耗的溶液中含Na2S2O3 0.0096mol。试通过计算确定原碘化物的化学式。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附答案)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 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 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一题 (17分) Cr及其化合物在现今工业上十分常用,Cr占地壳蹭的丰度为0.0083%,主要来源是铬铁矿、铬铅矿。最初Cr的提炼是用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生产的。 1.写出铬铁矿、铬铅矿的化学式,写出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其水溶液可有三2.Cr常见的价态为+3和+6,常见的Cr(Ⅲ)化合物为CrCl 3 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绿色和绿色,请分别画出这三种不同颜色的Cr (Ⅲ)化合物阳离子的立体结构。指出Cr的杂化方式 3.常见的Cr(Ⅵ)化合物是重铬酸钾,是由铬铁矿与碳酸钠混合在空气中煅烧后用水浸取过滤,然后加适量硫酸后加入氯化钾即可制得,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4.在钢铁分析中为排除Cr的干扰可加入NaCl和HClO 加热至冒烟来实现,写出 4 (CN)2被称为拟卤素,其性质与卤素单质既有相似点,也有一些不同。它可以由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一同制取得到。 1. 写出制取(CN)2的反应方程式。 2. (CN)2不稳定,它在水溶液中有2种水解方式,其中一种是生成HCN与HOCN。 请分别写出(CN)2的两种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3. HCN在加热时与O2反应,反应比为8:3,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4.液态的HCN不稳定,易聚合。其中,三聚体中包含有2种不同环境的C, 2 种不同环境的H与2种不同环境的N;而四聚体中H只有1种环境,C,N则各有2种不同环境。试画出两种聚合体的结构,并分别标明它们中所具有的 SmCo5是一种典型的AB5型金属化合物,可作为磁性材料,其结构如下 其中大球为Sm,小球为Co。而另一种永磁体材料X跟SmCo5的结构密切相关,他是将如图(a)层的1/3Sm原子用一对Co原子代替,并且这对Co原子不在(a)平面上而是出于该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其连线被(a)平面垂直平分。且相邻两(ABAB……型排列,三方晶胞则为ABCABC……型排列。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 1.将1LH2、O2,N2、Cl2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里点火,生成1g溶液,则剩下的气体可能是( ) A H2、O2、N2BH2、N2、HCl C HCl、 O2、N2 D O2、N2、Cl2 答案;B,D 2、在托盘天平两盘上,放上A、B两个烧杯,烧杯内均盛有质量不同但都含有硫酸9.8克的稀硫酸,已知A烧杯比B烧杯重,现在A、B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结束后,天平保持平衡,则反应前A、B烧杯最大质量差为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0、0027g、0、0014g 3、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与所加的铁粉质量相同,则混合溶液中盐酸和氯化铜两溶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 假设加入64g铁粉,参与反应,生成64g铜需要铁粉56g 和酸反应要铁粉8g 8x2/56:1=2:7 所以酸和氯化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2:7 答案:2:7 4、SO3溶液在浓硫酸中所形成的液体称发烟硫酸,其浓度通常以游离的SO3含量来表示,如20%的发烟硫酸即表示在硫酸中含有20%的SO3。现有20%的发烟硫酸5Kg,用水冲稀可得______Kg25%的稀硫酸.

答案:20.9 SO3 + H2O ====H2SO4 80 98 5kg*20%=1kg x=1.225kg 1.225kg+(5kg-1kg)=5.225kg 5.225kg/25%=20.9kg 5、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 g )和2LY(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 g )+3Y(g )=2Q(g)+nR( g).达到平衡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n的值是____. 答案:6 4+3<2+n n>5 6 两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A1:2B2:1 C3:2D 2:3 x/8:y/9=3:4 x:y=2:3 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m氢气 答案:D 7、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与水中的Ca2+、Mg2+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的待测溶液:①蒸馏水;②0.1% CaCl2溶液;③1% CaCl2溶液;④10% MgCl2溶液。试回答: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在溶液中滴加肥皂水溶液,看起泡的快慢。

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训练及答案

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氧化钙,澄清的泉水 (B)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 (D)红磷,空气 2.下列各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苛性钠、火碱、NaOH (B)碳铵、碳酸铵、(NH4)2CO3 (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D)食盐、氯化钠、NaCl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含游离态氢元素,后一种含化合态氢元素的是( )。 (A)氢气、碳酸钙 (B)液态氢、硝酸铵 (C)胆矾、水煤气 (D)稀硫酸、烧碱 4.下列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煤燃烧 (D)香烟燃烧 5.下列物质中,能降低血红蛋白输氧能力的是( ) (A)CO (B)CO2(C)Ar(D)N2 6.2 5℃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则2 5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30克(B)4 3克(C)23克 (D)无法确定 7.已知R2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R代表的元素可以是下列四种元素中的( )。 (A)钾 (B)氯 (C)钠 (D)硫 8.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时,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是( )。 (A)l:2:3(B)3:2:1 (C)6:3:2 (D)4:2:l 9.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比是3:1,又知A与B的原子量之比是1 2:1,则下列式子中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AB4(B)AB3(C)AB(D)A2B 1 O.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 m+1与元素Y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A)a+m+n (B)a—m—n (C)m+n—a(D)m—n—a 二、填空题 11.如果碱液流到桌面上,可以立即用适量的中和;如果酸液流到桌面上,可以立即用适量的中和;如果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完全被还原后的操作是 1 2.在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管内水面上升,上升的速度逐渐减慢,速度减慢的原因是。要使上升的速度加快,应采取的措施是。 1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慢慢地生成一层铜锈[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黄、火硝(硝酸钾)按一定比例

初中化学竞赛知识点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分类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氢(HCl)、水(H2O)等。 (二)物质的组成及结构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即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例如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在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Cl-)。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燃烧:可燃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措施)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剧的燃烧。 缓慢氧化:物质进行的缓慢氧化,不象燃烧那样剧烈,但也放出热量。例如呼吸作用,动植物的腐败等。剧烈氧化有燃烧和爆炸。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四)化学用语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 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一)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及其它成分约占1%,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稀有气体的用途很广,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它被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空气的污染和防止:煤燃烧产生的烟,(含SO2)、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出车的尾气(含NO2等)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有害燃烧的污染、空气的污染、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过高,遇水便形成了酸雨,应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注意大气环境保护,特别要注意防止居室中的空气污染,要保护臭氧层。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解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

2020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一)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2020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一)原子结构元素周期 律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系 一.〔4分〕某元素的离子R2+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R(NO3)2是它的一种常见盐。R的元素符号是,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配制澄清R(NO3)2溶液的方法是。 二.〔2分〕235 92U原子吸取一个慢中子后,分裂成136 54 Xe和90 38 Sr,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三.〔7分〕有人建议依照〝最高价阳离子〞电子排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分主副族。例如:S、Cr规定为ⅥA族;Se规定为ⅥB族。 1.写出S、Cr、Se最高价阳离子的电子构型; 2.周期数和每周期元素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3.新旧周期表中哪些族的元素是统一的〔即完全相同〕 4.不同的新的主、副族元素在原周期表的基础上做如何样的变动? 四.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10月16日宣布,他们成功制造出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118号元素。他们通过设在俄罗斯杜布纳的U400回旋加速器实验设备,两次将许多钙-48离子加速,用来轰击人造元素锎〔Cf〕-249,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118号元素原子存在时刻仅为0.9毫秒。研究人员观看到了118号元素原子的〝衰变链〞过程,证实了新元素的存在。其衰变过程中依次开释出一种相同的粒子后得到116、114、112号元素,112号元素最终裂变为两颗大小差不多的其他原子。 1.指出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合成118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 3.指出衰变过程中112号元素模样的质量数。 五.〔4分〕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和Y。 X是用高能48Ca撞击243 93Am靶得到的。通过100微秒,X发生α-衰变,得到Y。然后Y连 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的同位素。以X和Y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和Y的核反应方程式。

2017年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校)汇总

201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注意:考试时间2.5小时,满分150分。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可能存在第二形态。当水被加热到40℃~60℃之间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均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水中水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B.液态水两种形态间转化需断裂O—H键 C.纯液态水均以分子H2O形式存在,不能导电 D.导热性、折射率属于水的物理性质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做路灯 B.食品包装内放置生石灰与放置硅胶的作用相同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相同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C.16g16O2和18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 A D.42gC3H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 A 4.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pH=5的溶液中:

c (CH 3COOH))>c (CH 3COO - )>c (H +)>c (OH - ) B .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 - )+c (OH - ) C .由W 点可以求出25℃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 D .pH=4的溶液中: c (H + )+c (Na + )+c (CH 3COOH)-c (OH - )=0.1mol·L -1 5.常温下,K a (CH 3COOH)=K b (NH 3·H 2O)=1.75×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酸碱直接滴定法测定醋酸铵的含量 B .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铵固体,溶液的pH 减小 C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NH 3·H 2O)>c (Cl - )>c (NH 4+) D .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6.已知下列反应: SO 2(g)+2OH - (aq)=SO 32-(aq)+H 2O(1) ΔH 1 ClO - (aq)+SO 32-(aq)=SO 42-(aq)+Cl - (aq) ΔH 2 CaSO 4(s)=Ca 2+(aq)+SO 42-(aq) ΔH 3 则反应SO 2(g)+Ca 2+(aq)+ClO - (aq)+2OH - (aq)=CaSO 4(s)+H 2O(I)+Cl - (aq)的ΔH 为 A.ΔH 1+ΔH 2+ΔH 3 B.ΔH 1+ΔH 2-ΔH 3 C.ΔH 1-ΔH 2+ΔH 3 D.ΔH 3-ΔH 1+ΔH 2 7.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8.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A .过量的Fe 粒与稀硝酸溶液 B .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 .过量的稀硫酸与铁 D .过量的红磷与氧气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L -1NH 4HCO 3溶液中:K +、Na +、NO 3- 、Cl - B .c (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Mg 2+、Cu 2+、SO 42-、NO 3- C .K w /c (OH - )=1×10-13mol·L -1的溶液中:NH 4+、Ca 2+、Cl - 、NO 3- 0.100 0.075- 0.050- 0.025- 2.7 3.7 4.7 5.7 pH c /m o l · L -1 W

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真题练习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 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 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 Zr Nb Mo T 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 e I Hf T a W Re Os Ir Pt Au Hg T 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Cl S K Ca Sc T 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第1题 形如MeX 3Y 2 (Me = centre atom; X, Y = ligands)的配合物中的配体存在很多种空间位置。 画出上述配合物的所有异构体的空间结构,包括可能出现的光学异构体。假设X 为小配体,Y 为大配体,指出最稳定的结构。 作为提示,给出如下多面体,是从中选择你需要的配位多面体。 第2题 化合物A 、B 和C 的水溶液含有同样化学成分, 并且溶液都是强酸性的。如果它们被干燥,一开始先生成化合物A (含23.2% S), 之后是化合物B (26.7% S) 。继续加热,产生含28.9% S 的化合物C 。如果C 在高温下加热,则获得白色晶体物质D 。D 的水溶液是中性的, 它气体火焰为黄色,含22.6% S 。在所有物质中,硫显出同样的氧化态。 1.确定化合物A 、B 、C 和D 。 2.解释为什么化合物A 、B 和C 的溶液有同样化学成分。在这种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如果他们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形成, 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显示组成物质C 和D 的离子的几何形式。 姓名 学校赛场 报名号 赛区省市自治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