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

什么是痰证?

痰证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证。历代有“痰饮”、“流饮”、“淡饮”等不同名称。一般有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之分。狭义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之可出,有形质可辨者,又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为无形之痰,表现症状纷繁,不易被查知。《诸病源候论》将痰与饮分为两

证,即后世所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这种对痰饮证的分类法,影响较大,一般教材中均列痰饮一证。张仲景所说的四饮(狭义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与痰证虽均属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的病证,但与痰证却有较大的区别,尤其与无形之痰差别甚大,故应区别。

痰证的理论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其理论奠基于《内经》,形成于汉唐,充实于宋、金、元,发展于明、清,飞跃于近代。

痰证是中医领域中许多疾病的一个带有共性病机的一类证候,涉及的病种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说法。由于其症状纷繁庞杂,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痰病证辨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症状不典型,又无明显形质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责之于痰作祟,故痰证中有相当比例的证候确属疑难。尽管如此,痰证

中大多数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而且只要积累丰富的辨痰经验和用药经验,疗效比较理想,部分病例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西医学疾病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胸膜炎、慢

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咽炎、肿瘤等,如表现有中医有形之痰或无形之痰的症状、特征及相关脉舌者,均可参考中医痰证理论和方药进行辨证论治。个别奇病、怪病、难病,凡用常法无功而临床又具有痰证的特征或症状时,也可从痰证理论中觅寻一线之光。

[病因] 痰证成因虽然复杂,但总不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波及脏腑而致津液代谢失常。

病因上,外感六淫,邪阻气化,津液积聚,可凝结为痰;内伤七情,郁结不畅,气不布津,聚而为痰;贪酒无常,膏粱厚味,湿热熏蒸,灼津为痰;体虚劳倦,房室过度,元气大伤,水谷不化,可反留为痰。故陈无择谓三因皆可为痰。

(一)六淫生痰,气阻津凝

因风生痰:风为六淫之首,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气失宣,清肃失司,水液不布,聚生痰浊,可见咳喘咯痰之症。如风夹痰浊,流窜经络,可见口眼喁斜,或肢体游走痹痛,麻木不仁。

因寒致痰:寒为阴邪,易伤人之阳气,寒盛阳虚,水液失于温运,凝结成痰,其症见咳喘、咯痰清稀色白、骨痹冷痛等症。

因湿生痰:湿邪重浊黏滞,如气候潮湿,坐卧卑湿,涉水淋雨,则湿邪侵犯人体,留而不去,久聚生痰;或湿郁化热,湿热相煎,炼液为痰;或湿困脾胃,脾失健运,遂成生痰之源。

因暑生痰:暑邪乃火热所化,伤人易耗津伤液,炼液为痰。且暑邪易夹湿,暑热蒸化湿浊而生痰邪。

因燥生痰:燥邪伤人,最易伤肺,致津液燥干为痰。临床见症常为干咳少痰,或胶结难咯,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

火热生痰:六淫之火,多指直接感受的温热邪气,或由他邪郁而化火而成。温热邪气,首传肺胃,肺居上焦为贮痰之器,火为无表之气,必附于有形之痰,方能猖獗为害,轻则致肺气受阻,宣肃失司,为咳为呕,甚则痰热久滞,蒸迫心神,灵机堵塞,为蒙为瞀,扰动肝风,为闭为厥,诸症多端,皆与痰火作祟有关。

(二)七情失调,气滞生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七情扰乱,郁而生痰。”《医学入门》云:“为痰为积,本七情。”可见内伤七情,在痰之成因中占有重要位置。如喜伤心神,心气缓散不收,心窍为痰所蒙,神明失主,见神志昏迷或恍惚,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怒伤肝,或肝气郁滞,气机不利,三焦不畅,水液代谢失常,聚生痰浊;或肝郁进而乘脾,脾土失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或气郁化热,灼津成痰,痰热为风,痰挟风阳,上逆清窍。所以《景岳全书》谓:“木郁生风,本肝家之痰。”忧作肺,气机不舒,清肃宣降失职,易聚湿生痰,或子病及母,影响脾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更易致痰,故《医门法律》谓:“多忧者伤脾气内郁,而食亦不化,气食痰饮,互结成癖”。思伤心脾,气机升降不利,水液停滞而生痰。悲则气消,易耗肺气,肺气虚损,宣降失常,水道不利,致生痰浊。惊恐伤肾,肾气不固,肾虚不能制水,水

不归源,泛而成痰;或惊则气乱,心神不安,舍空神不守则痰生,朱丹溪谓:“惊则神出于舍,舍空得液则成痰,血气入舍,则痰拒其神不得归焉。”

因此,情志失调,可引起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生痰,且痰之为病,又常易引起情志异常,如痫证的反复发作、癫狂之失态及中风之昏迷,皆多为痰证所致。

(三)饮食失宜,生痰阻气饮食自倍,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皆可致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而生痰浊。饮食自倍,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食滞过久,郁而化热生痰,所以《医学入门》谓:“食痰因饮食不化,结成痞块。”饮食生冷不洁之物,脾胃受伤,或劳役过度,暴食饮冷,脾胃力衰,均致水饮痰浊内停。饮食偏嗜肥甘厚味,助湿生痰,嗜酒好烟,积热酿痰。如《河间六书》之谓:“酒性大热而引饮,令口热凝于胸中,不散而成湿,故痰作矣。”

(四)脏腑失调,化生痰浊

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外邪袭肺,或肺气本虚,则失于宣肃,治节无权,津液可聚而生痰。所谓“肺为贮痰之器”,此既指肺脏本身之疾致肺内生痰(如肺系疾病的咳喘多痰等有表之痰),又指肺不能输布津液停聚变生的痰及阴虚火旺灼液为痰,还涉及他脏之病及于肺而生痰的广义之痰,如脾肾功能失常,生痰上壅于肺。

因此肺生痰与西医学的痰是肺部渗出和呼吸道分泌物的认

识有同有异。肺病生痰,实者易治,多为外邪袭肺,化热灼津为痰,痰热蕴肺,或寒邪袭肺,津液不化,凝结成痰,痰浊阻肺;肺虚生痰,则难辨治,如肺气不足,不但影响脾肾俱虚,日久每多影响及心,故津失肾阳蒸化,水谷失于运化,肺气失宣,均可导致痰阻肺络,若遇心阳衰惫,搏运血液无力,血行瘀滞,导致痰瘀交阻,会出现喘咳大汗、面紫唇青等亡阴亡阳之危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湿水谷,散津于周身。若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转化失其正,输布失其常,则聚湿生痰。脾胃功能失调是痰证发生发展的根源之一。

肾阳虚衰,火不制水,阳不化阴,水反乘脾,脾失运化,可湿聚生痰。或肾精不足,阴虚阳偏盛而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肝主疏泄,为气机之枢,津液之输布赖肝正常疏泄,但肝气易郁、易亢、易横逆犯土。若肝气郁结,则津滞为痰;若肝阳亢逆,则阳热灼津为痰;如肝木乘土,致脾失健运,聚湿为痰。另外,肝又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贯阴阳,握升降之枢。一旦肝失常度,则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是气滞、血瘀、生痰、生火、生风诸证蜂起。因此,肝生痰,往往见气、血、风、火、痰、瘀互相搏结,凝结蒸变,形成气痰、风痰、火痰、痰瘀等顽固胶结之痰。且又因“风者,善行数变”,故肝经之痰,随气运行,泛于肌肤,留滞肝经,或蕴结胸胁,或上窜脑窍,下注阴器,或潜伏筋骨,其性流动不测,变幻多端,多为疑难怪症之因,即所谓“怪病多痰”。

心主血脉,心之阳气不能推动血液、津液运行,津血迟滞可生痰瘀之症。或由于心之气血不足,他脏之痰乘虚人心,变生痰证,如常见的痰阻心窍、痰蒙心神等证,均是心之功能失调而痰证遂生。

三焦为津液通降之道路,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正是指水液代谢之方式和道路。如果三焦功能失常,水道不通,聚而为痰。

另外,瘀血亦可生痰,痰又可致瘀。因生理上津血同源,一源二歧,相倚而行。如血行不及或失常,而致血瘀于络,脉络不利,津液运行受阻,或脉络之血津,渗出于脉外,聚而为痰,挟脉内之瘀,相互交阻,故《金匮要略》有云:“血不利则为水”;或痰浊停滞压抑脉络,致津血互渗交换之道被阻,又致血停为瘀,痰瘀交夹,遂成巢囊,多为临床顽症。《诸病源候论》说:“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因此,痰瘀互夹,是痰证或血证病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之,痰之生成和发展变化,虽因于三因,然变生于五脏,是源于脾,本于肾,根于肝,贮于肺,凌于心,以三焦为通道,以气化失常为主要形式。

[辨疑思路]

狭义痰证易辨,而广义痰证难辨。由于后者在发病方面广泛地涉及到五脏,因而可凝聚、盘踞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留伏不去,“变幻百端”,可产生各式各样的病症。根据前人对痰致病性质

的论述,结合临床辨痰经验,痰证的辨证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辨析:

一、辨痰的致病特性

1.痰性属阴,易遏阳气。痰属阴邪,其致病多以病变部位闷胀困重、麻木、冷痛为主,遇寒则剧,得温则舒,或见肿块不红不痛,根脚散漫,或见冷痛不红。故《金匮要略》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论,提示痰乃阴冷之邪,得温则:散。阴性之物,易伤人阳气,以致清阳不升,而见嗜睡、困顿、体倦乏力、病位恶寒。然临床上也有痰之热化证,应注意其之变。

2.痰证凝滞,易阻气机。

痰属阴邪,质性黏稠,滞涩不散,其为病表现有二:一是指病情缠绵,不易速效;二是指症状多见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结于腹腔、内脏,中医学的“瘰疬”、“瘿瘤”、“瘤块”、“癥瘕”、“乳癖”、“流痰”,大都由于痰证所致。痰性黏凝,滞着不去,阻碍气机,是痰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如痰阻胸痹证、痰热结胸证、湿痰中阻的脘痞证、气痰阻咽的梅核气等,无不与痰阻气机有关。因此有谓“治痰调气为先”,“气行则痰自消”。

3.痰性流动,变化百端。

痰性流动,是言其致病的广泛性,如《杂病源流犀烛》谓:“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因此由痰而导致的痰病也就多种多样,变化百端。或贮于肺,或停之于胃,或上蒙脑窍,下扰肝胆,或泛溢于肌肤,或流窜于经络,无所不至。且易随风

动,表现为头目晕眩,或中风痰厥,口眼喁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等。古人因于痰邪致病的多样性,谓有“百病皆由痰作祟”。

4.痰多兼杂,痰瘀交夹。痰形成之后,随着致病因子的性质或素体禀赋而有寒热虚实之异。临床上常有寒痰、热痰、虚痰、实痰之别。外感寒邪,或素体阳气不足,易为寒痰;外感热邪,或热极生风,可为风痰。寒痰、热痰多有虚实之分,实痰易治,虚痰难医。《景岳全书》谓:“天下之实痰无几,而痰之宜伐者亦无几,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这是因为“实痰其来也骤,其去也速”,病本不深,而虚痰“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故病难医。所谓虚痰者,是指肾阳虚衰,水湿津液难于气化所聚而生成的痰,又易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如攻伐之,则伤其正气,致正气更虚,痰益凝固,如培补正气,则又易助痰为患,可见肾阳不足是生痰和痰病难愈之关键。

西医学的淋巴结核、肿瘤、脑血管意外、冠心病、肺心病以及精神病,多是由痰生瘀,或由瘀致痰,痰瘀交夹。

痰证辨证虽不易,但可从以上痰的致病特性上去逐一分析,寻求痰的共性和规律,以求作为析疑解惑的参考。

二、辨痰之证候

“有诸内,必形诸外”。痰病虽然变化莫测,然形之于外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兹按中医病历书写格式归纳如下:

(一)通过问诊辨别痰证问得患者恶寒或背冷伴有胸闷呕

恶,身困重而疼,多为痰浊阻遏,阴阳格拒,阳气不展的痰格恶寒证。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体温并不明显升高者,为痰浊或湿浊阻遏,阳气格拒于外的痰阻发热证。寒热交作,发热定时,呕吐痰涎,胸闷不渴,为痰邪扰于少阳之证。头面出汗,或肢体一侧发汗,或手足心汗出,伴有痰多脘闷,为痰阻营卫,郁伏局部,津液外泄所致的痰阻汗症。面部疼痛,烧灼如刀割样难忍,有时鼻旁或唇旁有引痛点,偶有触犯则激发,伴有头晕、胸闷、发热、口干、肢麻,为痰火阻络。头痛呈反复发作,抽掣样疼痛,剧烈难忍,遇冷则重,得热则减,面虚浮,首如裹,为寒痰头痛。头胀痛难支,或昏晕如冒,或沉重如裹,为痰湿头痛。胸痛胸闷或自感憋气,痛连肩部,为痰浊流滞胸胁之痰癖证。心下硬满,疼痛而拒按,甚则从心下至少腹不可按,胸闷便秘,为痰热结胸证。臂痛肢重,肤胀微肿,并见寒冷呕恶,为痰湿流注,阻遏气血运行所致。失眠心悸,嗜睡健忘,喉中痰鸣,为痰浊扰心。多梦易醒,胸闷多痰,口苦而黏,为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食后欲睡,精神困惫,形体肥胖,为痰湿困脾,脾阳不升。厌油腻厚味,或口黏、口腻、口甜、口干不饮水,均为痰湿内阻之象。如朝食暮吐,吐出饮食痰涎,为痰气交阻反胃证。吞咽食物梗咽不利,甚至饮食难下,胸膈痞满引痛,为痰膈证。咽喉似有物阻塞,吞吐不利,时消时散,为肝郁痰聚。临床上可从症状表现上细分详辨,或可解疑惑之证。

(二)从望、闻、切诊方面辨痰

从神色形态辨别:久病不衰,精神如常人,但痰气壅滞时,可暂时地表现出精神困顿,而痰气稍有疏散,精神即如常人。由于痰浊壅滞,有的人外形还较病前肥胖,故有“肥人多痰”之说。又由于痰气时聚时散,故痰证常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痫证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中年以上之人,体内阳气渐衰,情志易变,运化精微、水湿功能亦衰,痰浊易于内停。亦可见有脾胃阳虚之体,喘息多痰,形寒畏冷,形体虚衰及伴有一些阳虚体征。

然也有见神志恍惚,表情淡漠,闷闷不乐,甚则发痴,哭笑无常,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证;烦躁不安,登高而歌,弃衣而行,呼号怒骂,表情多变,为痰火扰心的狂证;突然昏仆,痰涌气促,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喉中痰鸣,为痰气郁阻的厥证;精神抑郁,表情呆钝,默默无言,脘腹胀满,为湿痰阻窍的痴呆证。面赤光亮如涂油为痰热外透;面色黯晦或眼眶周围晦黯,为痰浊壅塞,气血不荣。形肥而食少,掌厚指短,手足作胀,属于痰湿肥胖。

从声息气味辨别:症见发声重浊,登高而歌,骂詈不避亲疏,为痰火扰心;语言错乱,或喃喃自语,而狂笑不休,或哭笑无常,常见于痰湿内阻清窍,神明为痰所阻扰;谵语妄动,气急呕恶,痰涎壅塞,为痰火扰乱神明;言语謇涩,伴有

上扰经络;声音嘶哑,日久不愈,声带息肉或肥厚,为痰浊凝聚,阻塞咽喉所致。鼾声不息,喉间痰鸣,声如拽锯,为痰热阻肺,

壅塞气道。咳喘咯痰有声且洪亮,为外感痰咳;咳喘咯痰无力,为久病虚痰。咳喘痰涎,长吁短叹,胸胁痞满,情志不舒,为痰郁交阻,气机不畅。咳吐痰浊脓血有腥臭味,为痰火壅肺,伤灼肺络之肺痈。呃逆吐酸,嗳腐食臭,为食痰积滞。恶心呕吐,泛吐涎水清稀,为痰湿中阻。

从皮肤毛发方面辨别:肌肤疏松、光滑,头发油腻,加之形体肥胖,多为痰湿中阻;按之皮下有结节或肿块,皮肤表面无变化,或微有凉感,或肤色黯晦,为常见的瘿瘤、瘰疬;皮肤溃疡、糜烂,或渗流黏稠痰液,久不收口,或局部皮肤增厚流水者,为痰湿留伏或热痰凝聚。

从舌象方面辨别:舌苔白而黏腻者,为湿痰;白厚黄腻者,为湿痰兼有郁热;白而厚如豆腐铺舌,为痰热秽浊;黄厚而干,为痰热壅盛,或顽痰化火。舌质淡红,舌体萎软无力转动,苔白厚滑腻,为痰浊阻络;舌淡而肥大,苔滑腻,为阳虚痰浊内停;舌红绛,舌麻木,苔黄腻或黄厚而燥,为痰火上壅;舌绛,上浮黏腻之苔,发于夏日,为暑蒸湿浊成痰;舌紫苔腻而干,为痰火扰心;舌淡紫苔滑腻,为阳虚痰盛,或痰瘀同病;舌伸出不收,舌绛而胀满,苔黄腻,为心火夹痰之舌纵;舌强硬难收,为风痰闭阻经络之吐弄舌。从脉象方面辨析:脉浮而弦为痰饮,浮而滑者为痰热。沉而有力为痰食,沉而无力为气郁,寸脉沉为痰水停胸。迟脉多司脏病或多痰。数而滑实为热毒痰火。滑脉为主病多痰,左右关上脉滑大者,为痰在膈上;关脉滑数者,为痰

随火动;关脉弦滑者,为风痰闭阻;燥痰、郁痰、痰瘀脉多兼涩,涩兼细多燥痰,细涩不滑多郁痰、老痰、顽痰或痰瘀相结。紧脉为冷痰。促脉、结脉为痰积、痰块。

分析头面五官颈项的痰证表现:小儿头颅异常增大皮色光滑,为痰瘀颅脑的解颅。眼睑皮里内外,有核隆起,约如米粒或豆,甚则大如蚕豆,不痛不痒,推之可移,触之较硬,为痰阻经络结于胞睑的脾湿痰核。骤起目偏视,向内或向外,多发于单眼,患眼睑胞下重,睛珠运转受阻,视一为二,素有胸闷呕恶,为痰湿阻络目偏视。目不欲静,云雾遮睛,兼头蒙不爽,痰多胸闷,为痰浊停集,清阳不升。《医学纲目》谓:“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烟灰黑色,举目便知,不待切脉。眼黑而颊赤者,痰热也,面大黄色亦热痰也。眼黑而行走呻吟,举动艰难者,入骨痰也,其证遍体关节疼痛。眼黑而面带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湿痰也。眼黑而气短晦黯,惊风痰也。”眼神滞涩不利,面色晦黯,或眼眶周围略显晦黯,其形如肿,是痰浊壅塞,阳气受阻,肾精不能上注于目,以及痰气停于皮里肉间,影响营卫运行的病理反映。

从胸腹、腰脊、四肢、爪甲方面分辨痰证:乳癖及腹部按之有块,为痰瘀互结所致。腰脊久痛不愈、畸形,多为痰湿或痰瘀阻络,四肢关节肿胀或挛缩,为痰浊聚结所致,或肢体某一局部发热或发凉,或背部寒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疼痛,或肢体某些局部粗糙、感觉不一样,面神经科等检查无异常者,均为痰浊留

伏遏阻,局部营卫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手臂痿弱不能升举,或一臂麻木不仁,时复转移为一臂,为痰浊流注筋脉所致的痿证。半身不遂,伴口角流涎、口眼

上涌之中风;手指短粗,麻木或颤战,为痰浊阻络之中风先兆证。从前后二阴及排泄物方面辨析:泄下不爽,大便夹有痰液,为痰滞肠腑之证;大便滞黏,秘而不畅之便秘,多与痰有关。月经不行,或量少、色淡,或经质黏稠,或经行后期,甚至不育,兼见形体丰腴,身乏困倦,为痰浊阻滞冲任,冲任失调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痰湿阻宫的不孕症。若见带下黏稠量多,为痰浊下注带脉,带脉失约所致。

三、辨痰的性质

以八纲辨证和辨证求因为基础,把诸多痰证按性质归纳如下:

1.实痰证候特点为:咳痰声粗,多痰色黄,心烦口苦,胸腹胀闷,痞满积块,便秘,溲赤,舌苔黄腻,苔黄或白,脉滑有力

2.虚痰证候特点为:咯痰声音低微,痰多清稀如涎,气短懒言,面色虚凉胱白,或面黯清冷,形寒肢冷,关节冷痛,四肢不温,肢软便溏,体肥懒动,或咳痰黏而不爽,潮热,五心烦热,舌淡红,苔花剥,脉沉细无力。

3.寒痰证候特点为:喘咳痰白清稀,形寒肢冷,苔白润,

脉弦涩,或足膝酸冷,关节冷痛,腰背冷痛,或面黑清冷,肢软便溏,呃逆吐酸,四肢寒冷,其痰色黑,量多而稀。

4.热痰证候特点为:咳嗽气促,痰黄而稠,吐而不畅,口干唇燥,热痰扰心,心悸怔仲,失眠多梦,神昏痉抽,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5.风痰证候特点为:恶风咳喘咯痰,或肢体游走作痛皮下肿起,麻木不仁,肢颤肢痒,瘫痪失语,或神识昏乱,失语,或为眩晕头痛,或为癫狂、痉痫,喉中痰鸣,舌苔滞腻脉弦滑。

6.郁痰证候特点为:胸胁不适,脘腹痞满,闷胀,痛无定位,或喉中异物,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形如被絮,状如梅核,或为肿物作瘤,每因情志波动而加剧,妇女可见乳核胀痛,脉弦滑。其他如火痰、燥痰、湿痰、食痰等,较易辨别,不予多述。

四、辨痰之病位

痰之病位,不外脏腑经络,在临床上以五脏定位,以寒热虚实定性,二者结合起来,更便于掌握。

(一)痰浊内及脏腑痰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生,作为致病因素,又可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出现不同证候。

临床常见痰证与五脏的关系有:

1.痰火扰心心烦心悸,多梦易惊,口苦失眠,甚则神志失常,语言错乱,狂躁妄动,舌尖红,苔黄腻,脉弦。

2.痰蒙心窍神志模糊,喉中痰鸣,胸闷不舒,喃喃语,甚

则昏迷不醒,苔白腻,脉滑。

3.痰浊阻肺胸满喘促,咳嗽吐痰,痰因寒热之分又有黄白之异。

4.痰蕴脾胃少食纳呆,身重嗜卧,大便不爽。

5.胆腑痰热口苦呕涎,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心悸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6.痰郁于肝痰阻气机,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可见头痛眩晕,性急善怒,两胁闷痛,两目瞤动,咽如梗塞,或昏厥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7.痰动于肾痰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水泛,可见咳唾短气,颜面虚浮,腰膝酸痛,少腹拘急,形寒肢冷。8.痰留胸胁痰浊内停,气机不畅,可见咳唾涎沫,胸背引痛。

(二)痰浊外注关节经络

1.瘰疬痰注四肢经络,痰结成核,初如梅李,可遍及全身,久则微红,破溃不敛。

2.痰核痰流皮下,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无红无热,不热不痛,推之可移,多生于颈项、下颌、四肢、背部。3.痹证痰注经络,经气不通,可引起四肢麻木,重滞不举。

4.皮肤溃疡糜烂,痰浊伏遏,局部营卫气血不通,可见渗液黏稠,或久不收口等。

[中医治疗]

对痰证应在详审病因、细辨病机、了解痰证的病位和痰的性

质的基础上分证论治。对古代众多的治痰经验,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见痰休治痰而治其生痰之源”、“治痰先顺气,气顺痰自失”等,均应加以运用。还应注意痰证所涉及的脏腑,常用宣肺、健脾、舒肝、清心、益肾等法,使五脏恢复正常功能,津液代谢有序,输布正常,则痰即自消。

一、有形之痰

1.湿痰犯肺证候: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而润,脉多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2.痰热阻肺证候:发热,汗出热不退,咳嗽气喘气急,痰黄而黏稠;喉间痰鸣,胸闷胸痛,烦躁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痰,宣肺利气。

3.寒痰留肺证候:恶寒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色白,或痰多呈白沫状,胸膈不快,干呕,口不渴,或兼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心悸,苔白,脉弦紧。治法:温肺化痰,寒饮壅肺者泻肺逐饮。

4.燥痰袭肺证候:痰少而黏,咯之不爽,咽喉干燥,甚则呛咳,或声音嘶哑,或痰中带血,口鼻唇干燥,舌苔干燥少津,脉浮弦而细等。

治法:润燥化痰,理气养阴。

二、无形之痰

1.风痰眩晕证候:眩晕而头重如蒙,胸闷泛恶,甚则目视昏暗,不能站立,呕吐痰涎,食少嗜睡,舌苔白腻,脉滑。治法:祛风化痰,平肝定眩。

2.痰气郁阻证候:咽部不适,似有物梗阻,胸胁不舒,隐隐作痛,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善叹息或急躁易怒,嗳气,苔薄白微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3.痰火扰心证候:头痛失眠,面红目赤,性情急躁,喧扰不宁,或歌或笑,哭骂无常,不避亲疏,伤人毁物,气力超常,不眠少食,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弦大。治法:涤痰清心,清火安神。

4.痰迷心窍证候: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或四肢痿废不用,或呕吐恶心,舌质淡紫苔白腻或灰腻,脉弦滑等。治法:豁痰开窍醒神。

5.痰流经络证候:以痰流注部位不同,常有肢体麻木、冷痛,面瘫,关节肿大、变形、功能障碍,乳房肿块,瘿瘤,瘰疬等等。治法:化痰通络,软坚散结。

[病例]

例1:马某某,男,40岁。

患者素性急躁刚直,与别人争吵生气后,即觉头昏脑胀,头木发麻,语言不利,尔后即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坐卧不宁。经用镇静剂后稍安,但过后依然如故。诊时见面色黯红,目赤睛呆,语无伦次,狂乱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脉象弦数,舌质红赤,舌下有瘀点。

辨证:肝郁气滞,痰瘀交夹。

治法:疏肝解郁,涤痰化瘀。

服秘方3剂后大便已通,神志爽静,继服3剂诸症大减,

遂改为理气化痰安神之剂以善后,至今未曾复发。

按:《证治要诀》云:“癫狂由七情所郁。”“狂之为病,多因痰火结聚而得”(《医家四要》)。此证除以上两因外,舌红见有瘀点,热瘀内阻之症显然。因其素体阳气偏亢,加以情志不遂,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升而不降,聚而为瘀,且气郁不疏,郁火内生,炼津为痰,痰火、瘀血交结不解,阻于心脑,故狂症发作。处方以舒肝解郁、清火涤痰、活血化瘀为治,药投病机,法顺病情,故能获愈。

例2:代某某,52岁。6月13日初诊。

近一年来,颈及锁骨上、腋下等处淋巴结肿大如枣核,疼痛不适,抬肩扭头即著。且周身疼痛,以两肩为甚。伴有疲倦无力、下肢浮肿、食欲不振等。曾在西藏某医院检查,见白细胞3000/mm3,淋巴细胞80%,有异形白细胞。以淋巴结炎收住入院,治疗40余天,经用西药多种,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暂降,但停药3天即复回升。遂转咸阳、四川、南京、上海等地被确诊为“淋巴反应增生”,迭经治疗而症状如故,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未降,即转中医诊治。

见舌质黯淡,舌底布有瘀点,苔白略腻,脉沉细略数。

辨证:气虚血少,血凝痰聚,且有瘀久化热成毒之势。

治法:益气生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佐以燥湿。

用秘方治疗,复诊(6月29日):服用9剂,诸症大减,惟觉双肩及右膝疼痛依然,咽喉有辛辣感,脉舌已见起色。属气血初复,瘀血初去,痰浊之象初露,然药温燥,转以活血化瘀,化痰解毒,佐以开结润喉之方。

三诊:上方服10剂后,肿大的淋巴结全消,不再疼痛,下肢浮肿已无,诸症基本痊愈,惟右膝疼痛不止。血常规化验:白细胞69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1%,淋巴细胞30%,单核细胞5%,红细胞37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11克%,血小板16.8万/立方毫米。各项正常,遂拟调理方继服以巩固疗效。

四诊:肿消,精神好转,诸症消失,血化验各项正常。

按:此案非一般之痰核可比,其颈核肿大以疼痛为甚,且见舌黯、舌底有瘀点等,则知瘀血凝结为其主因。再据周身疲倦、下肢虚浮等症,可知气虚血损也存在。苔白而腻,湿阻显然。脉象兼数,瘀渐化热,瘀毒内生。故以补血汤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及健脾燥湿之品治疗。据病机而拟处方,不见痰治痰去寻求降“淋巴增生”之对症药,而诸症痊愈,说明对于疑难怪病的治疗,更当遵守辨证施治的原则。

例3:黄某某,男,52岁。6月10日初诊。

患者既往体健,1966年起患神经衰弱。2年前患腹泻治愈后常大便溏泄,胸脘痞闷,继之发现两臂外侧有大小不等的硬核数枚,未加注意。上年11月到某医院治疗3个月,神经衰弱诸症好转,而硬核却遍及全身,并逐渐增大增多。经手术摘除2枚,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因瘤体较多,难以尽摘,故请中医诊治。

检查,面色晦黯,精神疲倦,神志恍惚,舌胖,脉沉着骨,四肢肌肉松软,掌厚指短,其表如肿,全身皮肤有约300多个大小不等之硬核,色较晦黯。

辨证:脾虚生痰,痰气壅滞,结聚为核。

治法:健运脾气,涤痰散结。

中医体质之痰湿体质

中医体质之痰湿体质 成因: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品。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善于忍耐。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而粘,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暗,易困倦,舌体胖大,苔白腻。 口中粘腻,眼睑微浮肿,口中发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便稀,小便不多微浑浊。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感邪。 患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养生法则 养生重点:健脾补气、祛湿化痰,畅达气血。 重点脏腑:脾、肺、肾。 痰湿体质,最受富贵病青睐,民谚便有“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之说,近代更是有人以腰臀比值代替血压、血脂,作为预测心脏功能的指标。 “肥人多湿”、“胖人多痰”,痰湿内蕴,化热伤阴是形成富贵病的一个重要病机。 所以平日里“富贵病”患者及有发福倾向的痰湿体质者都应该以健脾补气、祛痰除湿为养生重点。 饮食调养 多选用除湿利痰的食物:健脾除湿,化痰的食物,饮食宜清淡。 “管住嘴”:痰湿体质的人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平时应多吃性质温燥及有去湿,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海蜇、胖头鱼、鲫鱼、鲤鱼、鲈鱼、羊肉、橄榄、萝卜、山药、洋葱、豆角、冬瓜、紫菜、荸荠、竹笋、辣椒、咖喱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 饮食禁忌: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限制食盐的摄入,应少吃寒冷、肥甘、油腻、滋补、酸涩及苦寒之品。 谨慎用食:各种高糖饮料. 如油炸食品、肥肉,冰淇淋、肥猪肉、龟鳖、燕窝、银耳、芝麻、核桃、百合、燕窝、芝麻、核桃、百合、银耳、燕窝、黄瓜、苦瓜、菠菜、西瓜、板栗、番石榴、橘子、香蕉、枇杷、马蹄、甘蔗、猪肉、桂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选修课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精气,乃气中之精辟,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都属于阴。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的说理工具。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当然会联系到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症,热症;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成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寒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和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所以治疗热症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症的药物是温热的。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看了有帮助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看了有帮助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运行、转化失调,体内津液聚积而形成内湿,水湿停留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久则凝聚成痰,这个痰就是会使人生病的坏东西,所以中医讲“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证”。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多发于生活富足、缺乏运动的人,常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大腹便便、满面油光、行动笨拙的人,按中医体质学的说法,这种胖人多属于痰湿体质。 一、您是痰湿体质吗?简单测测就知道。 1、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2、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 3、您腹部肥满松软吗? 4、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 5、您上眼睑比别人肿吗? 6、您嘴里有黏黏的感觉吗? 7、您平时痰多,特别是咽喉部总感到有痰堵着吗? 8、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 符合五条以上为痰湿体质。 如果以上问题您的回答都为“是”,则为典型痰湿体质。 二、现代人的痰湿体质是怎样现成的? 1、先天禀赋偏向痰湿体质,父母遗传。 2、寒湿侵袭,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3、饮食不节,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4、缺乏运动,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5、年老久病,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三、痰湿体质气血不足有哪些表现? 痰湿质者多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饮食水谷精微运化障碍,以致湿浊留滞,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粘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痰湿阻滞血脉,容易形成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一旦闭经则加重痰湿体质,促生肥胖;而痰湿肥胖者也容易月经不调。痰湿体质、肥胖、月经不调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密切相关,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发不孕。男性肥胖会有不育。 另外,经常性的白带过多,色、质、味异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不论感染与否,在中医看来都属于带下病。痰湿体质的女性最容易患带下病。

罗大伦痰湿体质的人千万不能进补

痰湿体质的人千万不能进补! | 生活妙方 原创 2016-09-18 罗大伦罗大伦频道 文章| 罗大伦图片| 网络编辑| 云少 经常有朋友认为自己身体虚,一遇到我,就问:“罗博士,我们家里有别人送的补品,有人参、海参,虫草、燕窝,您说我该吃哪个进补呢?”(云少不禁吐槽:真土豪哇(*@ο@*) ~) 现在,秋天来了,很多人开始准备冬天进补的事情了,这在南方是风俗,是好事,对身体的保护很重要。 但是,这事儿,还真要看体质,首先是不要补反了!比如这人参,是养生佳品。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爵士活了一百多岁,在生前,他曾经长期服用野山参,每天服用一根价值两万港币的山参,后来学习了气功,才慢慢不服那么多了。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而有的人,服用后就会流鼻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参补气,气虚之人,服用了身体会越来越好,可是,如果阴虚,或者有实热之人,服用后就会越来越热,您看,流鼻血也是必然的结果啦! 所以,进补必须要考虑体质,不要把方向搞反了。 另外,还有的体质,是根本就不能进补的,而是要清,比如,今天我们讲的痰湿体质。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我们摄入的水分,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全部运化,无法排出,结果潴留在体内,成为了影响气血运行的障碍,这叫内生的湿邪。 外面天气潮湿,那是外部的湿邪。两者结合,那就更严重了。 那么,“痰湿”的“痰”,又是什么东西呢? 中医说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所谓有形之痰,指的是我们咳嗽出来的痰。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比如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或者整天肥甘厚味地吃,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 这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而痰湿结合,则雪上加霜。 那么,痰湿体质的舌象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来看看这个舌头照片吧!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

痰湿体质的特征及药膳食疗方法

痰湿体质的特征及药膳食疗方法 中医提醒,痰湿体质特征的人在饮食上宜清淡,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具有痰湿体质特征的人应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枇杷、砂糖,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油腻、酸涩,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还应少食或忌食田螺、螺蛳、鸭肉、蚌肉、牡蛎肉、梨子、山楂、甜菜、枸杞子,忌食海鲜、甜饮料、砂糖、饴糖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中医认为,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可选用以下药膳调理: 1.黄芪山药薏苡仁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材料:黄芪、山药、麦冬、薏苡仁、竹茹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黄芪、麦冬、白术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2.菊花苡仁粥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除湿软坚。 材料:枇杷叶9克,菊花6克,薏苡仁30克,大米50克。 制作:将前2味药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薏苡仁、大米和适量水,煮粥服用。 3.菖蒲薏苡仁粥 功效:清热化痰、祛湿解暑之功效。 材料:菖蒲15克,佛手10克,云苓30克,薏苡仁6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薏苡仁、大米洗净,将浸泡好的陈皮、菖蒲、云苓入净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保健粥。 4.化痰袪湿消暑汤 功效:清热化痰、祛暑利湿。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佛手、菖蒲、莲子各等分适量。 制作:将上述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用盐调味食用。 最后,中医提醒痰湿体质特征的人日常生活中应尽力合理安排休闲、休假,疏解不愉快的心情,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态。居室应保持干燥,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衣着要透湿散气,经常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 .

痰湿体质的中医判定标准

痰湿体质的中医判定标准 【体质的概念】 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中医体质】 “体质”是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概念。查《辞海》无“体质”一词,但对“体”、“质”分别解释为:“体”,指身体,“质”为性质、本质。所谓体质,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讲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痰湿体质】 1.定义由于津液运化失司, 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1)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常见表现: 主项: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 多汗且粘 , 胸闷 , 痰多。副项: 面色淡 黄而暗 , 眼胞微浮 , 容易困倦 , 平素舌体胖大 , 舌苔白腻 , 口粘腻或甜 , 身重不爽 , 脉滑 , 喜食肥甘甜粘 , 大便正常或不实 , 小便不多或微混。 (3)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4)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 (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3.古代文献依据 (1)《黄帝内经》中有“肥人”、“肥贵人”、“脂人”之说 , 即指体内痰湿较盛 之质。 (2)《格致余论》:“肥人多痰”, “肥人湿多”。 (3)《丹溪治法心要》:“肥白人多痰湿。” (4)《张聿青医案》:“第体丰者多湿多痰。” (5)《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 , 甘者令人中满 , 其气上溢 , 传为消渴。” (6)《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 , 偏枯痿厥 , 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7)《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 ,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 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 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 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 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 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4.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 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痰湿体质如何中药调理呢

痰湿体质如何中药调理呢 痰湿体质是一种很常见的体质,这种体质多数是身体的痰湿之气过重而引起的,多数都被肥胖,面部生油和身体过于沉重而困扰,体质的患者,主要的典型症状就是身体疲劳,乏力,肠胃消化功能不良,面对这些症状,痰湿体质的患者可用中药调理,那么痰湿体质如何用中药调理呢?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体质特点 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此外,还可以采用膏方进行调理,如除湿膏等。 针灸调理: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痰湿体质常常兼杂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两虚型等四种类型。我馆采用电针、刮痧、耳穴贴敷等方法辩证施治,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痰湿体质是什么意思呢

痰湿体质是什么意思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体当中因为寒气侵入的过重,加上现在的天气一天天变冷,许多朋友们身体无法排汗,寒气进入到自身而形成了痰湿体质,痰湿体质一般分为两种,先天性的原因和后天造成的,这一类体质的患者需要很好的调理方可达到治愈的目的,那么痰湿体质是什么意思呢!如何调理呢! 饮食调养 宜吃: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海带、冬瓜,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蚕豆、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 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石榴、槟榔、佛手、栗子等。

粳米、小米、薏苡仁、玉米、芡实、红小豆、蚕豆,白萝卜、豇豆、紫菜、香菇、海蜇、鹌鹑、洋葱、枇杷、扁豆、包菜、韭菜、蚕豆、木瓜、白萝卜、荸荠、洋葱、白果、包菜、山药、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佛手、栗子、辣椒、大蒜、葱、生姜等,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 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枇杷、砂糖,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油腻、酸涩,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限制食盐的摄入。 李子其味甘酸,酸性能收敛。《随息居饮食谱》:“多食生痰。” 石榴味酸,《日用本草》:“其汁恋膈成痰,损肺气,病人忌食。”《医林纂要》:“多食生痰。 柿子《本草经疏》云:“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皆忌之。” 大枣性温味甘,能补气养血,但易助痰湿,敛外邪,故风热感冒者忌食之。

痰湿型体质的调养方法

痰湿型体质的调养方法 由于气血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引起的 一、总体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二、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三、常见表现: 1体型肥胖(皮肤肌肉往下坠,松弛)倦怠无力,多汗且黏。颜面轻度浮肿(捏 上去无坑,若有若无)皮肤油脂较多。口中粘腻,甜腻(脾主甘,脾气虚,痰 湿太盛容易往返至口中所以反甘)喜食肥甘甜腻的食物舌苔白腻,脉滑。胸闷、痰多。 四、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五、发病倾向: 1.糖尿病三多吃的多(痰热消耗体质)喝的多(痰热消耗肺经)尿的多 (消耗肾经)一少 22.体重减轻(消耗阴津)3.脑中风(睡着了运动少了天冷的时候)4.冠心病或心肌梗塞5.痛风症(特别是肢体疼痛,离心脏越远的地方 血管细痰湿越容易堵住)6.多卵巢综合症(内分泌紊乱,多毛,闭经,发胖) 容易出现脱发(痰湿阻住毛孔,营养缺乏滋润)7.胸痹 六、痰湿体质的饮食调理原则: 少食肥腻,甜腻之品多吃化湿之物:薏米、荷叶、扁豆、冬瓜、海藻、海带、 丝瓜、茯苓佐以温阳、活血之品:干姜、肉桂、陈皮、白芥子(中医化痰的药物)食宜清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 海带、冬瓜等。 七、痰湿体质的药膳指导: 1.山药冬瓜粥 2.薏米扁豆粥 3.健脾,益气,利湿:山药冬瓜汤:山药50克, 冬瓜150克至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4.健脾除湿化痰赤豆鲤鱼汤:将活鲤鱼1尾(约800克)去鳞、鳃、内脏;将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

辣椒6克、草果6克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 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5.荷叶山楂茶 八、具有神奇功效的祛痰利湿之物: 1.荷叶(有很好的盛水湿,生阳气的功能)用鲜荷叶熬粥,每日30克左右干荷叶泡茶、入药每日15克左右荷叶灰用米粥冲服,每日10克左右 2.薏苡仁具有 祛痰利湿作用的食品:健脾化湿(恶心、腹胀,腹泻,不愿意吃饭)薏米仁粥 补肺清热(肺脓肿,臃肿,里面长仓)美白皮肤:可以治疗扁平疣(麻黄、杏仁、炙甘草、薏苡仁)3.薏苡仁的食用方法:薏苡仁熬粥:用米糯米一起熬粥,用量30克—50克之间薏苡仁研粉:拌到蜂蜜或鸡蛋清里,涂上脸可以治疗雀斑,扁平疣,老年斑。牛奶薏苡仁将牛奶煮好之后,拌入薏苡仁粉服用有去脂服用的作用。 九、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十、起居忌潮湿: 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 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 不要过于安逸。运动宜渐进 十一、运动锻炼: 因形体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坚持运动锻炼,如 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练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此种体质类型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 如何调节 痰湿体质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显著高于非痰湿 体质者,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多痰,浮肿,睡时鼾声如雷等. 在养生方法上应多注意: 1,加强运动,强健身体机能,健康脾胃功能. 2,不宜在潮湿的环境里久留,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的侵袭.这类体质的人平时还应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 3,嗜睡者应逐渐减少睡眠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让日光使得身体机能活跃起来; 4,洗澡应洗热水澡,适当出汗为宜;穿衣尽量保持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这样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5,注意保暖.湿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寒凉的天气不利水湿在体内运化,常伤及脾胃,因此痰湿体质在寒凉的天气症状较为明显. 饮食调养 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量大。食疗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 适宜痰湿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 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 [韭菜炒虾仁]

我对中医哲学的认识

因为自己的哲学知识不多,所以我在动笔之前,先在网上下载了一本叫《医学哲学》的电子书,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了解了医学哲学的内容。而我在另一门课——“医学史”中对中外医学发展也有一些了解,所以我就想写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也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就是我对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 我对中医哲学的认识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哲学要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为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哲学的思想指导者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所以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对中医学本身的发展影响深远。 早在原始社会,自然科学根本还没有发展,人们都有崇拜神灵的迷信观念。这导致了当时巫医盛行,巫医用祈祷、占卜、念咒等巫术治病,偶尔用药物或者手术。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春秋后期奴隶制的崩溃。 这时人们的哲学观念开始转变,这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上也提到过,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神话和宗教的自然观过渡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这在中医哲学上表现为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医和的“六气致病说”。阴阳的哲学思想是在《周易》中提出来的,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被分为阴阳两大类,哲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的变化都是阴阳消长的结果。因为阴阳为占卜所用,而治病也用占卜,因而很容易用阴阳来解释医学现象。可以说没有阴阳思想,就没有《黄帝内经》,也就没有中医学,没有两千多年中医实践。五行学说也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中医学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医学就是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来的医学模式,它们与中医学的具体关系我就才疏学浅,不了解了。关于六气致病说,其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是大自然的现象,大自然变化过剧,使人发生疾病。可见当时已用朴素唯物思想解释病因,认为人体是小宇宙,而大宇宙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小宇宙,也就是说外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体内生理变化。这种整体观构成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受此影响产生的伤风、上火、中暑等词汇几千年流传下来,时至今日大家仍在使用。 到了秦汉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这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体现。要谈中医哲学就不能不谈《黄帝内经》,它是中国哲学的一章,它对世界的医学发展至今还有影响,我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最近发表的关于《黄帝内经》哲学思想探讨的论文。《黄帝内经》更加强调整体观念,阐述了人体的体表与脏腑之间、脏腑彼此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天人合一”、“阴阳离合”、“五行生克”、“经络循环”等思想。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想观念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潜方用药”的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此外,他还在“四诊”的基础上总结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理论原则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可见这一思想秦汉时期就已形成。 综上看来,中医学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哲学思想的发展也就是医学的发展,中医哲学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此后,中医学逐渐发展兴盛,虽有近代“扬西抑中”的逆潮,但现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医学理论。虽然现在对中西医的争

浅谈痰湿体质

浅谈痰湿体质 徐晓娟 专业:酒店管理班级:102 学号:10531217 摘要:《中医体质养生》把人群分为八种不同的体质,逐一讲述每种体质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易感疾病,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并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要因人而异、体现个体差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体质养生 何为痰湿体质 中医体质学认为,痰湿体质是由津液运化失司而导致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的体质状态。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 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 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 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二、痰湿体质的典型特征 痰湿体质: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

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归纳下来,就有如下几点: ◆形体可胖可不胖,虚胖者时可见到; ◆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夏天好过,冬天加重; ◆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 ◆舌质淡而胖嫩,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 ◆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易出现耳鸣,年过60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妇女白带过多. ◆不能喝凉水,一喝冷饮就胃痛,腹痛或腹泻,喝热水后全身舒坦; ◆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发病倾向. 三、古人对于痰湿体质的认识 溪明确提出,痰湿体质与中风具有相关性:“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并且主张用利湿化痰方药改善体质:“肥人中风,口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中风非风”的观点,并指出:“肥人多湿多滞,故气道多有不利,若果痰气壅,则不得不先为清利。”除此之外,戴思恭、孙一奎、虞天民、楼英等医家对于痰湿体质与中风的关系,也都有所论述。清代,这一认识更趋完善,清末医家张聿清指出“体丰者多湿多痰”,“气虚多湿之体……体丰于外,气弱于内”易患中风。可见肥胖之人,痰湿内蕴,与中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和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

痰湿体质的判定和调理

痰湿体质的判定和调理 什么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此种体质类型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 为什么会产生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原因是比较让人担忧的体质,了解痰湿体质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很好的调节,另外分析痰湿体质原因也是找到适合的养生办法的需要,那么究竟痰湿体质原因是什么呢? 痰湿又是怎么来的

呢? 正常情况下,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后,都会经过脾胃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化到全身。如果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地运化吸收,就变成了中医上常说的“水湿”。当然,吃进体内的食物和水能否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微,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是否强健,因为是脾胃是后天之本,并且“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出现疲软的现象,水谷进入人体后不能转化成对人体有用的精微,而是转化为病理产物,也就是水湿。中医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湿积聚过多就会变成饮,饮聚集久了,慢慢会变化成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是产生痰的源头,因为脾出现虚弱,水谷精微无法得到及时的运化,才滞留下来,凝结成痰。脾主升清,它要将精微物质上输给肺,当脾虚生了痰之后,这些痰也会随着精微物质一起上输到肺中。当肺中的痰越积越多,我们就会感觉到,并且本能地通过咳嗽的方式将痰吐出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脾胃虚弱的话,痰会接二连三地产生,哪怕你一直在吐痰,终究也无法将所有的痰吐干净。打个比方,上游的水不干净,下游就没有干净的水喝。 痰湿体质的基本表现、判定痰湿体质的基本方法: (1)你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是) (2)你感觉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是) (3)你腹部肥满松软吗?(是) (4)你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是)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病因如下: 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痰湿体质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方: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常用药: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特别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应以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与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与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与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与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与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就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与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就是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就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与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与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就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与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就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 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就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就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就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就是寒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