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

2018年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及参考译

5 言阅读及参考译

【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

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

【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进提拔

B 谓先寤所以存亡寤明白

c 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诘问罪

D 御谢曰“臣之言过也。” 谢推辞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

B.若吾生者,何以食为为禽兽食

c.吾被服而立枕御膝而卧

D.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御以块自易

11.下列对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

12.下列用描述宋昭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痛改前非

B 革故鼎新 c 迷途知返 D 幡然悔悟

1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

②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14 虢君是昏君,其御者竟然称之为“大贤”,对此你怎么看?请从下列《论语》选中提取你需要的信息,结合内容谈谈认识。(5分)

(1)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①之。”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②;邦无道,免于刑戮。”

【注】①犯(当面)触犯。②不废不被废弃,指有官做。

9(3分)D 10(3分)c 11(3分)D 12(3分)B

13(6分)

【答案示例】

①我斋戒后准备的食物非常干净,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饭。

②天下的国君都没有才德的,(人们)嫉妒(嫉恨)您一个人贤明,所以您才会流亡在外(或亡了国)。

【评分参考】①句中“斋”“具”“日中”三个要点各1分,②句中“不肖”“疾”“亡”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错误酌情扣分。

14 (5分)

【答案示例1】

我认为御者的做法错误。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孔子认为臣子不能欺骗君主,若君主有错要敢于当面冒犯。御者明知虢君国破流亡的原因是喜欢谄媚、拒绝谏言,却称之为“大贤”,这是欺骗;其目的是为了自保,这是自私。可见,御者的做法不是正直的臣子所为。

【答案示例2】

我认为御者的做法正确。孔子曾说,“邦无道,免于刑戮”。如果国家(君主)无道,就要保护自己,使自己远离刑戮。御者一开始直言指出“君好谄媚”,引得虢君大怒,此时御者明白虢君已经无药可救,因此假意夸赞虢君是大贤,目的是取得其信任,自己能伺机逃走。御者明白应该放弃执迷不悟的无道之君,保存自己,这是一种智慧。

【评分参考】

观点明确1分,结合相关内容分析2分,结合《论语》选中的信息分析2分。

附言参考译

世上的君主有先醒悟的,有后醒悟的,有不醒悟的。

当年楚庄王即位,马上就清退奸佞,提拔忠诚正直的人,(让)有才能的人主掌楚国的事务。在这个时候,宋国、郑国无道,楚庄王包围讨伐郑宋两国,诸侯们都心悦诚服。在返程途中,经过申侯的属地。申侯进献饭食,但是到了中午楚庄王还是不吃,申侯很害怕,请罪说“我斋戒之后准备的饭食已经非常清洁了,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我特请罪。”楚庄王长叹道“这不是你的罪过。我听说一个国君是贤德的君主,还有开导教诲他的人,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一个国君是中等的君主,还有教导他的人,就可以称霸于诸侯;一个国君是下等愚昧的君主,他手下的臣子又没有比得上他的人,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现在我就是愚钝的下等国君,手下的群臣没有人比得上我,我担心楚国没有多久就不复存在了。我还听说,世上的贤者不会断绝。(既然)天下有贤人在,但是我偏偏得不到贤人(辅佐)。像我这样活着,凭什么吃饭呀?”所以楚庄王因为思虑着得到贤人辅佐,到了中午都忘了吃饭。这就是所说先(于他人)明白(国家)存亡的原因的人,这就是先醒的人。

当年宋昭出逃,到了边境,长叹道“哎,我知道我流亡的原因了。我穿着美服站在朝堂之上,数百名侍奉者,没有一个人不说我英俊潇洒的;我发布命令裁决政事,数千朝臣没有一个不说我英明正确的。我在朝廷内外没有听到过有人说我的过失,因此我才到了这一步。我陷入困境真是理所应当的。”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白天学习正道,晚上讲给他人听,二年后,美名在宋国境内传颂,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他,让他重新担任国君,他也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等到已经逃亡在外,然后才明白存国保位的道理,这就是后醒的人。

以前虢君骄傲放纵,喜好自夸,让阿谀奉承之人成为亲信和权贵,进谏的大臣被问罪驱逐,晋国军队进攻虢国。虢君逃亡,到了大泽,对手下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于是进献上了清酒。虢君又说“我饿了要吃东西。”车夫又进献了干肉干粮。虢君非常高兴地问“为何准备得这么充分?”车夫说“我好久之前就储存了。”虢君问“为什么储存?”车夫回答说“就是为了您逃亡时路上饥渴准备的。”虢君问“你知道我会逃亡?”车夫回答说“知道呀。”虢君问“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劝谏我?”车夫说“您喜欢那些谄媚之言,讨厌真诚的话,我想进谏,却担心我会比虢国先灭亡。”虢君(听后)改变了脸色非常生气,车夫赶紧谢罪说“我说的话错了。”等到歇息的时候,虢君又说“我亡国(逃亡)的原因真的是什么?”车夫说“您不知道吗?您亡国的原因,就是因为您太贤明。”虢君说“贤君是国家赖以存在的条呀,如今却亡了国,是为什么呀?”车夫回答说“天下的国君都没有才德,(他们)都嫉恨您一个人贤明,所以您才亡了虢国。”虢君大喜,扶着车厢上的横木笑着说“哎,贤者原本就是像这样痛苦吗?”于是下车步行到中休息,又饿又累,枕着车夫的腿就睡着了,车夫用土块换出了自己的腿,逃跑离开了虢君,虢君于是就饿死了,尸体被禽兽吃了。这就是已经亡国了,还不能醒悟自己亡国的原因,这就是不醒悟的人。

【海淀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14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或云乃天阁待制杜杞也。

盛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曰

“盛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曰“元未曾发封。”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自书,极严谨。”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往见肃而问之“夏有今日献诗何如?”曰“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始待有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元时为参政,与有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卒于京师。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上颔之。异日复进讞,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知院官对“任满,已出外官。”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上指宋仁宗。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刁绎亦不谕其由谕告诉,告知

B.明年除馆阁校勘除任命授职

c.乃越次对日等次职位次

D.上颔之颔点头,指同意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令可知其孰能讥之乎

B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c.或云乃天阁待制杜杞也今乃不读其诗

D.乃往见肃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对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为之延誉

于是为他传扬声誉

B.简重少所许可

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肯定

c.诗中得无激触否

诗中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激发、触动他吧

D.盖以“霸”次“王”也

大概是因为把严苛的执法放在宽仁的王道之后了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②有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13.根据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4分)

14.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盛肃对夏有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5分)

9.(3分)A10.(3分)B 11.(3分)c

12.(7分)

①不是这样,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让属下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评分标准】共3分。“不然”“健”“慢”翻译正确,各1分。

②有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拜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

【评分标准】共4分。“殊”“不意”“具”“所以”翻译正确,各1分。

13.(4分)参考答案

蒋堂通过一个仆从的表现,推测他的上级是个能干的人。(2分)宋仁宗通过庞庄敏的言行,判断出他是一个有才干的人。(2分)

14.(5分)参考答案

(2分)第一问盛肃起初特别欣赏夏有,后转为冷淡、拒绝相见(对他感到失望)。

(3分)第二问略

【评分标准】可赞成,可反对。阐释理由,视合理程度分“上、中、下”三档赋分。

【言参考译】

蒋堂侍郎任淮南转运使时,下属各县按惯例送祝贺冬至的书信,都是递交贺信后就回去。只有一个县令派的人不肯离去,一定要索取回信,属员要他走一概不听,以致呵斥驱赶也不走,说“宁可冒犯大人,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城。”当时苏舜钦在座,感到特别吃惊和奇怪,就说“做仆从的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不是这样的,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答复他,那差役才离去。舜钦回到吴中一个多月后,收到蒋堂的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能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扬声誉,后终于成为名臣。有人说那位县令就是(后的)天阁待制杜杞。

盛肃以尚书右丞之职任扬州知州,简静持重而对人少有称许、肯定。当时夏有从建州司户参军升任郑州推官,路过扬州,肃忽然称赞他有才能风度,第二天备酒招待他。有人对有说“盛未曾宴请过路过的客人,特别器重的人才款待一顿饭。”有感激盛的情意,另一天作了一首诗感谢他,到旅店住下后,先让人拿着他封好的诗笺进门递交。盛肃拿到诗函没有开封,当即还给了人,让人回复有说“我(盛度)已衰老无用,不用看这诗了。”(夏有)不再有能见到盛肃的机会。夏有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刁绎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说“盛性格不那么随和,诗里该不会有什么地方触怒他了吧?”有曰”(他)原本就没开封。”刁绎又说“恐怕是信封写得不讲究吧?”有说“是我亲笔写的,非常严谨。”刁绎说“这样看,一定是奉命给你办事的人对盛有所冒犯了。”于是

(刁绎)去见肃并问他“夏有今天献的诗怎么样啊?”盛说“没有看,已经退还给他了。”刁绎说“您先前十分厚待有,现在却连他献的诗都不看,为什么呢?”盛说“起初见他风度不俗,以为必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才。今天见他诗封上竟自称‘新圃田从事’,当个幕僚就如此不稳重。你只管看吧,必定就当到这个职位了,他已志得意满。千万记住我的话,今后可以验证。”贾元当时任参知政事,与夏有有故旧关系,就荐举他做馆职。有诏令,等到任一年后参加考试,第二年被授为馆阁校勘。御史揭发了他以往的过失,于是取消对他的任命,改任国子监主簿,仍兼带郑州推官的职名。没过多久,(有)就在京城去世。肃观察人物多像这样,不再依仗其它什么方法。

景佑年间,审刑院判案,有使臣何次整理上报的案卷,主判官刚呈上去,皇帝忽然问道“此人名次是什么意思?”主判官答不上,当时庞庄敏正担任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跟随长官上殿,就越级应答说“臣曾经读过《前汉书》,黄霸字次,大概是因为把霸道严苛放在宽仁王道之后了。这位何次一定是仰慕黄霸的为人。”皇帝点头称是。另一天又递呈案卷,皇帝对审刑院主判官说“前些日子那个姓庞的详议官,今天为什么没?”主判官回答说“他在京中任期满了,已经外派做官去了。”皇帝急忙命令中书省给(庞庄敏)安排京城的职务,(先是)任命他为三司检法官,不久又提升为三司判官,庆历年间,当上了宰相。

【东城二模】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14题。

(一)

尝谓诗有工拙,而无今古。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者,不徒汉、晋、唐、宋也。今人诗有极工极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至于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今之莺花,岂古之莺花乎?然而不得谓今无莺花也;今之丝竹,岂古之丝竹乎?然而不得谓今无丝竹也。天籁一日不断,则人籁一日不绝。孟子曰“今之乐,

犹古之乐。”乐即诗也。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也,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则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1】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

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再变,至皮、陆【2】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3】。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子【4】。何也?当变而变,其相传者心也;当变而不变,其拘守者迹也。鹦鹉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夫非以迹乎哉!

(取材于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

(二)

乃近代论诗者,则曰三百篇尚矣;五言必建安、黄初;其馀诸体,必唐之初、盛而后可。非是者,必斥焉。既不能知诗之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盖自有天地以,古今世运气数,递变迁以相禅。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

(取材于叶燮《原诗》)

注释【1】先生指沈德潜,与袁枚同时的诗人、学者,即题目中的沈大宗伯。【2】皮、陆指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3】燕哙战国时燕国国君。他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自己为臣,结果国家大乱。【4】明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代表的后七子。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谓诗有工拙工精巧

B.至于性情遭际遭际相逢

c.与宋人无与乎无与无关

D.孰为流弊而衰流弊相沿下的弊端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则人籁一日不绝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B.非有心于变也青取之于蓝

c.其馀诸体其孰能讥之乎

D.互为循环君为我呼入

11.下列对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格律莫备于古

但是诗歌格律没有比古代更齐备的了

B.则虽造物有所不能

那么即使是创造万物的上天也没有办法

c.有不期其然而然者

有原本没有想到这样而变成这样的

D.兼综而条贯之

概括综合使之条理通达

12.用斜线(/)给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

13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一个恰当的属于或成语,用评价材料(一)中沈德潜和明七子的诗歌主张。(4分)

① ②

14叶燮和袁枚分别是清代前、中期杰出的诗论家和诗人,面对当时“尊唐抑宋”“诗必汉唐”的论调,二人提出了相似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结合内容解说。(6分)

9(3分)B 10(3分)A 11(3分)c

12 (5分)

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

(一处1分)

13.(4分)

答案示例

①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②鹦鹉学舌(邯郸学步)

14 (6分)

答案示例

二人都反对盲目崇古,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变化革新。叶燮提出“、流、正、变”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出“变”即发展,变革、创新,但也要沿袭、继承。袁枚也不完全否定学习古人的格律,但认为“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如果袭古人之貌,拘古人之变,就会湮没性灵,扼杀个性,成为“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的鹦鹉。

【言参考译】

我曾说过诗有好坏之分,但没有古今之分。从葛天氏的歌谣到今天,都有好有坏,不见得古人的都好,今人的都坏。即使《诗经》中间,也很有些写得不好而不必学的,不仅是汉代、晋代、唐代、宋代如此。今人的诗也有很好很适宜于学的,同样也不仅是汉、晋、唐、宋才有这种好诗。但是诗歌格律没有比古代更齐备的了,学习的人以古代为师,自有他们的流。至于个人的性情遭遇,人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描摹古人而照抄,因为敬畏古人而受古人束缚。今天的莺花,难道是古代的莺花吗?但是不能说今天就没有莺花;今天的音乐,难道是古代的音乐吗?但是不能说今天就没有音乐。大自然的声音一天不断,那么人类的声音也就一天不会断绝。孟子说“今天的音乐,就像古代的音乐。”音乐就是诗歌。唐代人学习汉、魏诗歌就变化汉、魏的诗歌风格,宋代人学唐诗就变化唐诗的风格。这种变化,不是有意要变,而是不得不变。假如不变,那么就不足以成为唐诗,不足以成为宋诗了。子孙的面貌,无不自于祖父、父亲,但是有变得漂亮的,也有变得丑陋的,如果一定要禁止让他们不变,那么即使是

创造万物的上天也没有办法。先生允许唐代人变化汉、魏风格,而独独不允许宋代人变化唐代风格,真令人不解。

而且先生也知道唐代人自己也变化诗的风格,这和宋代人无关吧?初唐、盛唐风格一变,中唐、晚唐风格再一变,到皮日休、陆龟蒙两人,已几乎变得接近宋人风格了。时代风格发展的趋势,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原本并不希望它这样而自然变成这样的。所以我常说改变唐尧、虞舜的,是成汤、武王,最善于学习尧、舜的也是汤、武,最不善于学习尧、舜的是燕王哙;改变唐诗风格的是宋代、元代,最善于学习唐诗的也是宋代、元代,最不善于学习唐诗的是明代七子。为什么呢?应当变化就变化,其传授是靠心的领会;应当变化却不变化,墨守的只是外部的形式。鹦鹉能说话,却得不到真正会自己讲话的本领,这不是因为光学表面的形式吗?

至于近代论诗的人,则说三百篇高明;五言诗一定首推建安、黄初体诗歌;其他诗歌,一定首推初唐盛唐的诗体。不是这样,一定排斥。既不能了解诗歌的与流、本与末、正与变、盛与衰,都是相互循环的;并且也不能分辨古今的心思和才力的深浅、高下与长短,谁是沿袭谁是变革,谁是创新谁是继承,谁是沿袭弊端而衰落,谁是挽救衰落而兴盛,一一剖析而条分缕析,概括综合使之条理通达。只知道自夸矜持张扬,作浮浅空洞隔靴搔痒的言论,用欺骗别人,自己也被欺骗了。

自有天地以,古今世事的气运命数,顺次变换而相互承续。古人说天道十年一变。这是万物的道理,也是万物的趋势,没有一事物不是如此。难道只有诗歌一道凝固而不能改变吗?

【丰台二模】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15题。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而黄干适知其县事,伯熭见二子而师事焉。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

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基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辨者十八卷。

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抗、杨栋相继以请,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几,同被命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长,力辞未竟,理宗崩,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杨仲请于朝,谥定。

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

(取材于《宋史》)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黄千适知其县事适恰好

B于是随事诱掖掖扶持

c王柏既执贽为弟子贽礼物

D延聘请讲延延长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未尝参以已意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

B立异以为高有欲为后学言者

c学者众而与柏向辨者十八卷

D虽一本于熹国子祭酒杨仲请于朝

11下列对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基悚惕受命

何基敬畏地接受了黄干的教诲

B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

研习经书应当谨慎持守精心玩味,不必多发疑论

c又率名从官列荐

又率领一名下属反复推荐

D兼丽泽书院长,力辞未竞,理宗崩

(何基被推荐)兼任丽泽书院长,坚辞未成时,理宗去世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13下列对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基拜临川知县黄干为师,遵从师命,刻苦努力,精研深思,深得儒家经典精髓。

B杨与立是朱熹的弟子,见到何基后非常佩服他的才华;向何基求学的人也非常多。

c王柏拜何基为师,质疑问难,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王柏总是等待何基决定。

D何基为人淳厚笃实,潜心研究学问,教授门生,不遗余力,赢得当时人的尊敬。

14何基治学有方,成果颇丰,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哪些治学之道? 请你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5分)

15何基谈论读《诗》时,强调能感悟兴发才算有效果。《论语》

中多处也谈论读《诗》,与之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者。”

B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D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D (2分)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独无一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2①产业标准体系逐步健全②经济性不断提高。(4分)

3c (2分) 4c(3分) 5B(3分) 6B(3分) 7D(2分)

8答案要点

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

②对化石能,节能优先、控制总量,促使高碳能低碳利用。

③在我国一次能结构中,逐步提升非化石能的占比。④进一步提高核电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核电安全。

⑤积极参与未清洁能“核聚变”的研究。(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亲伯熭为临川县丞时,黄干正好主持县事,伯熭让两个儿子拜见并师从读书。黄干告诉他们一定要真心实地刻苦下功夫才能行,何基敬畏受命,于是黄干随时随地地引导扶持,何基深得学术精髓。对于微言典义,他精研深思,平心静气,以待通解,未曾参以己意,标新立异,依从他人而稍加改变。凡是他读过的书无不加以标注断句,意义显明,有时不需论说而自现。

朱熹的门人杨与立一见而佩服。向他从学的人很多,他曾经说“为学立志贵在坚定,格局贵在宏大,践履服行,死而后已。读《诗》的方法,必须尽扫胸中杂念,而后吟哦讽咏,意态从容,使人感悟兴发,这才算得有功。”他说”用《洪范》参验《大学》《中庸》,有的

地方不约而同。”他说“读《易》,应当尽去固执闭塞支离破碎的见解,使自己的心恢复洁净,玩味精微的义理,潜入其中深入研究,得其根,能渐观爻象。”因为他坚守师训,所以才能精通义理达到简约。

王柏执弟子礼后,何基谦抑自守不以师道自处。王柏高明绝伦,序正诸经,弘论英辩,质疑问难,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何基终究不加改变等待他决定。曾经说“研治经书应当谨慎持守精心玩味,不必多发疑论。有句要对后学说的话,那就是谨慎再谨慎。”何基淳厚笃实,绝似汉儒。虽然他自朱熹,然而对朱熹的议论进行阐明时,精义新意层出不穷。著有集三十卷,与王柏的问难辩论有十八卷。

太守赵汝腾任婺州太守时,曾聘请他讲学,他辞而不去;又首先向朝廷推荐,再率领知名部下共同推荐,通判郑土懿、太守蔡抗杨栋相继请他出仕,都辞却。景定五年,诏令举贤,特荐何基与建州人徐几,一同受命添差婺州学教授,何基兼任丽泽书院长,坚辞未成时,理宗去世。咸淳初年,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次辞却,改为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究没有受任。后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国子祭酒杨仲请示朝廷,赐谥定。

著作有《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

【朝阳二模】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下面小题。

槐里先生传

戚澜

先生姓王,名杰,字世杰,居图湖之后。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自号槐里子,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始祖为晋右将军羲之。曾祖性常与其弟秉常、敬常俱以学显名国初,而性常以广东参议死于苗之难。父遁石翁,以德学为世隐儒。先生自为童子,即有志圣贤之学。年十四,尽通《四书》《五经》及宋诸大儒之说。时朝廷方督有司求遗逸,部使者闻遁石翁之名,及门迫起之,不可得。见先生,奇焉,谓遁石翁曰“足下不屑就,罪且及身,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乃遣先

生备邑庠弟子员。时教谕程晶负才倨傲,奴视诸生,见先生,辄敬服,语人曰“此今之黄叔度【1】也。”岁当大比,邑有司首以先生应荐。比入试,众皆散发袒衣,先生叹曰“吾宁曳履衡门矣。”遂归,不复应试。

宣德间,诏中外举异才堪风宪者,破常调任使之。时先生次当贡,邑令黄维雅重先生,为之具行李,戒仆从,强之应诏。先生固以亲老辞,乃让其友汪生叔昂。既而遁石翁殁,又当贡,复以母老辞,让其友李生昭。而躬耕受徒,以养其母。母且殁,谓先生曰“尔贫日益甚,吾死,尔必仕。毋忘吾言!”已终丧,先生乃应贡,入南雍【2】。祭酒陈敬宗闻先生至,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明年,荐先生于朝。未报,而先生殁。

先生仪观玉立,秀目修髯,望之以为神人。无贤愚戚疏,皆知敬而爱之。言行一以古圣贤为法。尝谓其门人曰“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哂然无入而不自得【3】,爵禄之无动于衷,不足言也。”

先生与先君冷川先生友,先君每称先生所著《易、春秋说》《周礼考正》,以为近世儒者皆所不及;与人论人物,必以先生为称首。澜时为童子,窃志之。然从先君宦游于外,无因及门也。今兹之归,先生殁已久矣。就其家求所著述,仅存《槐里杂稿》数卷;而所谓《易、春秋说》《周礼考正》者,则先生之殁于南雍,其二子皆不在侍,为其同舍生所取,已尽亡之矣,呜呼惜哉!先君幼时,尝闻乡父老相传,谓王氏自东晋盛江左,中微且数百年,元时有隐士善筮者,与其先世游,尝言其后当有大儒名世者出,意其在先生。而先生亦竟不及用,岂尚在其子孙耶?

(取材于《王阳明全集》)

注【1】黄叔度东汉著名贤士。【2】南雍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为“南雍”。【3】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什么境地都没有不自在的。

9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门迫起之起起用

B 比入试比等到

c 无贤愚戚疏戚亲近

D 已尽亡之矣亡死亡

10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然从先君宦游于外

B 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无因及门也

c 为之具行李为其同舍生所取

D 强之应诏则先生之殁于南雍

11 下列对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宁能以子代行乎

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前去呢

B 吾宁曳履衡门矣

我宁愿拖着鞋子在草房呆着啊

c 破常调任使之

打破常规调任和使用他们

D 中微且数百年

中道衰落将近数百年

12 下列对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程晶恃才傲物,看见槐里先生却非常尊敬佩服,并极力赞扬先生为贤士。

B 槐里先生有多次机会可以入仕,但是都推让了,后因母亲遗愿应举入仕。

c 国子监祭酒陈敬宗,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槐里先生,并向朝廷推荐他。

D 中善筮者认为,王氏家族会出现的大儒者,就是已被任用的槐里先生。

1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生固以亲老辞,乃让其友汪生叔昂。

②言行一以古圣贤为法。

14 中第三段槐里先生表达了对曾点之志的认同,请结合槐里先

生所说和《子路、曾皙、冉有、西华侍坐》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槐里先生认同的原因。

【答案】9 D 10 A 11 A 12 D

13 ①先生以双亲年老为由坚决地推辞,就推让给朋友汪叔昂。

②言行一贯(或言行一致)把古代圣贤之人作为榜样。

14 《子路、曾皙、冉有、西华侍坐》中曾点之志是在春天,穿着春服,长幼相携,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享受春风,表现出他对融入自然、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槐里先生认为领悟“曾点之志”就可以做到淡泊功名,微笑地面对任何处境,洒脱自得,所以他认同。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言词语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中去,依据上下的语意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D项,“亡”,结合“其二子皆不在侍,为其同舍生所取”“呜呼惜哉”等内容分析,应该译为散失。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在。B项,副词,于是,就;名词,缘由。c项,介词,替;“为……所”表被动。D项,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言语句翻译。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的也可以“省略”。A项,结合前后内容“足下不屑就,罪且及身”“不得已”等分析可知,应该是愿意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前去吗。

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的理解和分析。放回原,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D项,结合本内容“元时有隐士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上颔之。异日复进讞,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官对:“任满,已出外官。”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上:指宋仁宗。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刁绎亦不谕其由谕:告诉,告知 B.明年除馆阁校勘除:任命授职 C.乃越次对日等次职位次:等次,职位 D.上颔之颔:点头,指同意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令可知其孰能讥之乎 B.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C.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今乃不读其诗 D.乃往见文肃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为之延誉 于是为他传扬声誉 B.简重少所许可 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肯定 C.诗中得无激触否 诗中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激发、触动他吧 D.盖以“霸”次“王”也 大概是因为把严苛的执法放在宽仁的王道之后了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②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13.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4分) 14.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盛文肃对夏有章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5分) 2018朝阳二模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槐里先生传 戚澜 先生姓王,名杰,字世杰,居秘图湖之后。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自号槐里子,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始祖为晋右将军羲之。曾祖性常与其弟秉常、敬常俱以文学显名国初,而性常以广东参议死于苗之难。父遁石翁,以德学为世隐儒。先生自为童子,即有志圣贤之学。年十四,尽通《四书》《五经》及宋诸大儒之说。时朝廷方督有司求遗逸,部使者闻遁石翁之名,及门迫起之,不可得。见先生,奇焉,谓遁石翁曰:“足下不屑就,罪且及身,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乃遣先生备邑庠弟子员。时教谕程晶负才倨傲,奴视诸生,见先生,辄敬服,语人曰:“此今之黄叔度【1】也。”岁当大比,邑有司首以先生应荐。比入试,众皆散发袒衣,先生叹曰:“吾宁曳履衡门矣。”遂归,不复应试。 宣德间,诏中外举异才堪风宪者,破常调任使之。时先生次当贡,邑令黄维雅重先生,为之具行李,戒仆从,强之应诏。先生固以亲老辞,乃让其友汪生叔昂。既而遁石翁殁,又当贡,复以母老辞,让其友李生文昭。而躬耕受徒,以养其母。母且殁,谓先生曰:“尔贫日益甚,吾死,尔必仕。毋忘吾言!”已终丧,先生乃应贡,入南雍【2】。祭酒陈公敬宗闻先生至,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明年,荐先生于朝。未报,而先生殁。 先生仪观玉立,秀目修髯,望之以为神人。无贤愚戚疏,皆知敬而爱之。言行一以古圣贤为法。尝谓其门人曰:“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哂然无入而不自得【3】,爵禄之无动于衷,不足言也。” 先生与先君冷川先生友,先君每称先生所著《易、春秋说》《周礼考正》,以为近世儒者皆所不及;与人论人物,必以先生为称首。澜时为童子,窃志之。然从先君宦游于外,无因及门也。今兹之归,先生殁已久矣。就其家求所著述,仅存《槐里杂稿》数卷;而所谓《易、春秋说》《周礼考正》者,则先生之殁于南雍,其二子皆不在侍,为其同舍生所取,已尽亡之矣,呜呼惜哉!先君幼时,尝闻乡父老相传,谓王氏自东晋来盛江左,中微且数百年,元时有隐士善筮者,与其先世游,尝言其后当有大儒名世者出,意其在先生。而先生亦竟不及用,岂尚在其子孙耶? (取材于《王阳明全集》)注:【1】黄叔度:东汉著名贤士。【2】南雍: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为“南雍”。【3】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什么境地都没有不自在的。 9.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门迫起之起:起用 B.比入试比:等到 C.无贤愚戚疏戚:亲近 D.已尽亡之矣亡:死亡 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 然从先君宦游于外 B.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 无因及门也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8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刹.那(shà)颤.抖( chàn )鲜.为人知(xiǎn)B.诘.责(ji?)称.职(chang )舍本逐.末(zhú) C. 脑髓.(suǐ)调.解(tiáo)脍.炙人口(kuài) D. 衣冠.(guān)惘.然(wǎng)谆谆教诲.(huǐ)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阅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总能在他描绘的景致中感受到他那份豁达的情怀。 B.那么难的数学题,这位新同学几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C.世界公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纷纷前来观看休闲。 D.火车站前的服务点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温暖驿站?。 3.考试结束后,初三(1)班杨晓舟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李凡却很不服气。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 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您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 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朝夕相

2018北京市各区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现代文阅读

2018北京市各区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1 【2018 东城二模】 (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9分) 山里有座榨油坊 周华诚 ○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 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粗犷.(kuàng)耳濡.目染(rú)B.脂.肪(zhī)颠簸.(bǒ)随声附和.(hé) C. 自诩.(yǔ)涨.红(zhǎng)杳.无消息(yǎo) D. 修葺.(qì)参.差(cēn)迥.然不同(jiǒ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恻隐敞亮各行其是

B.犀利琐屑既往不咎 C.隔阂急躁谈笑风声 D.映衬蒙蔽一筹莫展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期.盼不期.而遇 B.云霄.气冲霄.汉C.鉴.赏前车之鉴. D.负载.载.歌载舞4.初三(1)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参加学校优秀黑板报的评选。宣传委员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积极响应。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十分巧妙的想法,有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构思。根据这些建议,班委会出了黑板报,效果出色。同学们请你为这期黑板报的参评说出一句推荐的话。最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同学们的精雕细刻,没有人不夸这期黑板报是优秀的。 B.同学们别具匠心的设计,使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你说呢? C.在同学们的精雕细刻下,这期黑板报的效果太棒了! D.同学们的设计别具匠心,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苇塘的秋天到了,苇顶的穗子由绿变黄继而变白,①。一些带着绒毛的草籽在风中②,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A.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B.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

北京市各城区2018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 【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进:提拔 B. 谓先寤.所以存亡寤:明白 C. 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诘:问罪 D. 御谢.曰:“臣之言过也。”谢:推辞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 B.若吾生者,何以食为.为.禽兽食 C.吾被服而.立枕御膝而.卧 D.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御以.块自易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基础·运用 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注意“淹”字要写正确。2.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 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 【答案】 (1) D (2) A 【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摹”只有一个读音“mó”,“巨”字笔画顺序:横、竖折、横折、横。“迭”指交换,轮流;屡次,连着。“叠”指重复,累积。根据“清溪”“桃花”应与“世外桃源”对应。 3.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甲】分号【乙】冒号 B.【甲】分号【乙】破折号 C.【甲】逗号【乙】冒号 D.【甲】逗号【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的行为,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解析】考查对表达符号和句子语病的辨析。“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与“实在运不走的”是两个方面,故而用分号隔开。此句成分残缺,在“连抢带砸”后加上“的行为”,另外“毁灭性的破”应改为“毁灭性的破坏”。4.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学生版 2018海淀二模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4题。 桃花流水鳜鱼肥 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 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 “当然不是。走,跟我捕鱼去。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 渐渐地,这条小河日益丰腴起来。

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初中三年是一首难忘的歌,那悦耳动听的歌声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纯洁真挚的友情。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难忘的时刻。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Array 1.(1)书法课上,我们欣赏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右图就是 这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它属于______ (字体)。(1分) (2)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波三折,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感。 B.肥硕丰润,内紧外松,于平正中见险绝之势。 C.气势奔腾,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 D.行笔流畅,变化微妙,整齐而不显得呆板。 2.激烈的篮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听到校广播台报道稿中连用 5个“战胜”时,你不禁皱眉:行文太单调了!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战胜”的近义词替 代文中画线的词语,使之用词恰当又富有变化。(4分) 在今天我校进行的初三男篮预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5班,八班以28:6战胜①4班, 二班以28:22战胜②十班,三班以38:37战胜③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④上届冠军九 班。 A.力挫 B.轻取 C.险胜 D.击败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3.央视《天下足球》栏目曾将世界足坛巨星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一对应,请你根 据他们的特点,判断以下选项对应的人物。(4分) 4.去年,小王同学因身体不好,没能参加中考。今年,随着中考临近,他精神压力很大,

还写下一幅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情:“年年失望年年望,时时难熬时时熬。”请你保留上联,巧改下联,以达到劝勉的目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日日更新日日新 B.天天悲伤天天伤 C.事事难成事事成 D.月月难过月月过 5.同窗三年,情深难舍,临近毕业,同学们互赠留言。请你在横线处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写一句话。(2分) 亲爱的朋友,毕业是友谊的起点,愿未来彼此挂牵,互相惦念。 让我们肩并肩站成勇敢,心贴心生出温暖,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6分) 6.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8.你们班准备编辑一本古诗文集,编写组请你推荐:两句写月的古诗文,两句表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古诗文。(同一作品连续的两句或不同作品的两句均可)(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1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有人对这首元曲所配插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与本曲内容不符。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模) 语文(2012.6)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guǎng) 哺.育(bǔ) 呜咽.(yè) 牵强.附会(qiǎng) B.暂.时(zàn) 细菌.(jǔn) 琐屑.(xiè) 厚此薄.彼(bó) C.广袤.(mào) 炫.耀(xuàn) 狭隘.(ài) 轩然大波.(pō) D.恣.意(zì) 脸颊.(xiá) 嗤.笑(chī) 断壁残垣.(yuán)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蔼——心平气和. 解释:“和”有“平和、和缓”的意思。 判断:“和蔼”指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B.举.措——举.一反三 解释:“举”有“举动;提出”的意思。 判断:“举措”指举动、措施;“举一反三”指举出一件事情就可类推而知其他许多事理。 C.当.之无愧——锐不可当. 解释:“当”有“承当、承受;阻挡、抵挡”的意思。 判断:“当之无愧”指承当某种称号或荣誉,能够当得起,不用感到惭愧;“锐不可当”指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D.左顾.右盼——三顾.茅庐 解释:“顾”有“拜访;转过头看、看”的意思。 判断:“左顾右盼”指拜访朋友时,盼望早点见到;“三顾茅庐”指三次到草庐中去看望他,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年轻人,因为生活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作品难免幼稚,可能会贻笑大方 ....;但其中蕴涵的朝气却是最宝贵的。 B.端午节,我国南方盛行赛龙舟。竞赛时,各个竞赛队在浪花里随波逐流 ....,奋勇前进。 C.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激励优秀青年要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D.刚参加工作的李明,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 .......,因此,他积极参加了单位的业务学习。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B.本市今年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传来捷报:截至5月1日,全市植树突破万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74%,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C.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2018 东城二模】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1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有人对这首元曲所配插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与本曲内容不符。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 9.(1分) C 10.(3分) 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太符合。这首元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的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可画中之马很剽悍,毫无长途跋涉的疲乏,道路也无苍凉之感。答案示例二:我觉得是符合的。这首元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的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画面中的游子苍老憔悴、满脸愁容,很好的表现了他的乡愁。 【2018 西城二模】 (二)古诗词阅读(共5分) 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1分) 1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3分) 13.下面是电视栏目《经典咏流传》的主题曲歌词(节选),其中涉及到很多古诗词,请你写出一句。(1分)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2分) ,。(写出连续两句) 答案: 11.答案示例: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豪迈的气概或远大的志向(1分) 12.答案示例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这联诗句让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力量,令人震撼。 答案示例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写望见泰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为了把这一切看个够,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就像开裂一样。这联诗句让我觉得泰山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共3分,写出本联诗句的大意2分,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1分) 13. 答案示例:朱雀桥边野草花 /好雨知时节/醉里挑灯看剑(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2018 海淀二模】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5—6题。(共7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答案示例:(大海)汹涌澎湃,(山岛)高耸挺拔,(草木)丰盛繁茂(3分。每点1分) 6.答案示例:诗人想象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

北京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1 【2018 东城二模】 (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9分) 山里有座榨油坊 周华诚 ○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可人家说,要不拆它只能花五万五买下来。于是他跟新婚妻子商量,一咬牙,把刚收的几万元彩礼钱拿了出来,又找朋友同学借了一点,把这钱给凑齐了。 ○6榨油坊是保住了,黑孩却被一村人笑话。那榨油坊拆了一半,透风漏雨不说,一面土墙眼看就要倒了,角角落落都是蛛网,蜘蛛精都能爬出来。村民说,黑孩是念书念傻了吧。 ○7村民们一户户搬走了,留下古老民居二十来幢。青砖,黛瓦,高墙,木梁,有的还有大天井。可惜了,大多数风雨飘摇,破败不堪。按照政策,村民搬走异地安置了,住过的房子就得拆呀。黑孩念过美院,觉得这些老房子有历史价值,有文化价值;再说了,祖祖辈辈都住过,那是整个村庄的记忆。就这么一拆了之,简单是简单,多可惜呀! ○8黑孩去找村里,找乡里。没用。于是跑到县里,找了县领导。县领导答应他暂时不拆,看看能干什么。这时候二十多幢老房子,只留下四五幢。最好的这栋房子有二百多年了,本来卖给了外地老板,老板要把这房子拆了整个儿搬走。黑孩去找屋主交涉,让他别卖了。几番交涉下来,拆是不拆了,卖也不卖了,违约金你得付吧?十五万元,最后也是黑孩掏的腰包。 ○9黑孩和妻子,本来玩玩琴棋书画,开开网店卖卖东西,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如今跟老房子较上了劲后,不仅茶饭不思,还把过日子的老本都掏空了。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之名著阅读(含答案)

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答案版 朝阳区 6、古典小说中,人物的绰号往往能体现其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鼓上蚤时迁……他们都出自《》,作者是。(2分) 6.答案:水浒传施耐庵 三、名著阅读(共6分) 16. 孝,是一种传统美德。请结合下面几则语录中的任意一则,说说你在生活中如何尽孝。(3分) 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②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③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⑤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答: 17.小说中人物间的矛盾和冲突最能突显人物性格。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选择相关情节, 说说其中体现的人物性格。(3分) 答: 16.答案示例: 选择③句。孔子认为孝最难得的是对父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我总是能够和颜悦色地和父母沟通交流,从不对父母发脾气,这就是我对父母的孝。(评分标准:共3分。选择并理解2分,做法1分) 17.答案示例: 鲁达听闻金氏父女被郑屠欺侮,感到愤愤不平。他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表现出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性格特点。(评分标准:共3分。情节2分,性格1分) 丰台区 4.关山难越,更衬托出人的信念坚定,意志坚强。①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羽为了追寻兄长,②,成为千古佳话。无论古今中外,攻坚克

难、勇闯难关,都是精神力量的体现。《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在海底航行时多次遇险,他都能沉着机变地应对,比如③;《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员不畏敌人的酷刑,在狱中坚持斗争,体现了④的“红岩精神”。(4分) 4.(4分)①花木兰②过五关斩六将③潜艇在去往南极途中被困冰下,艇内缺氧,船 长指挥大家砸冰自救,最终脱险④英勇无畏评分说明: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下面几则语录出自《论语》,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3分) ①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⑦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 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 语·八佾》) 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他会因弟子对《诗经》的领悟而由衷欣喜,选文的第【甲】则就记录了他的赞许;他也会因鲁国贵族季氏僭越礼制而疾言厉色,我们从第【乙】则选文中可以读到夫子的怒气。第③④则表现了孔子的诚实好学,第①⑤则又可见他反躬自省的君子风范。这种风范通过孔子的言传身教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弟子,第⑥则曾子的话,就凝练为“【丙】”这一成语,成为君子自律修身的功课。 15.有人说,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往往才智出众、勇武过人,但他们身上也有普通人的弱点,这样的形象才更真实。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案 14.(3分)【甲】⑦ 【乙】② 【丙】三省吾身(一日三省)评分说明:每空1分 15.(2分)示例:《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忠义神勇,他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义释曹 操,是“忠义”的化身。但他又刚愎自用,导致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这样的关 羽没有被神化,显得更加真实立体。评分说明:人物特点1分,结合具体情节 1分。 海淀区 3.在学生会的号召下,各学生社团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请你走进话剧社、文学社参与 他们的活动。(4分) (1)话剧社的同学针对“知礼守信”这一活动主题,精心编排了一场话剧《曾子避席》。 下面是该话剧剧本中的一个选段,台词中有一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 孔子和众弟子坐于席上论道,曾子坐在孔子身边。

2018年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昌平区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 语文试卷 . 一、基础·运用(共分) .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分) 《自叙帖》 《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①(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②,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③,书风狂放烂漫。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共分) 材料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 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 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 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 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 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 东移动了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立中 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 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 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 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此在 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的城市之一。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分) . 对称(è)脊梁(ǐ)“区”字的第二笔是“丿” .对称(è)脊梁(í)“区”字的第二笔是“” .对称(è)脊梁(í)“区”字的第二笔是“丿” .对称(è)脊梁(ǐ)“区”字的第二笔是“” ()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分) . 最辉煌最杰出最突出 .最突出最辉煌最杰出 .最杰出最突出最辉煌 .最突出最杰出最辉煌 ()假如你站在正阳门前,请借助材料的知识,向同学们说出示意图上一个景点的准确位置。(从天安门、故宫、景山选其一)(分) 答: 材料二 老北京人眼中的钟鼓楼有着前朝的余绪①:“①鼓楼像是一个穿红袍、戴红帽、矮胖身材的贵族;钟楼像是一个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两人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度过了多年悠悠的岁月。”在来自乡下的杏儿眼中,钟鼓楼有着俗世的幸福:“鼓楼比她想象的还大,这让她高兴。……她看见了钟楼。她觉得钟楼真秀气。②不知为什么,她觉得可以把钟鼓楼比作一对夫妻,鼓楼是夫,钟楼就是妻。他们永远那么紧挨着,不分离。”作家刘心武眼中的钟鼓楼意味着建筑的凝固和时间的流逝,他在小说《钟鼓楼》中写到:“尽管

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市平谷区2018年中考统一练习(二)语文试卷2018.5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名亭文化、名楼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此初三(2)班开展了以“走近中国的名亭与名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并撰写的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7题。(共15分) ①中国古建筑,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 磅礴。 ②亭者,()也,意为旅途休息之所,迎宾送客之地。亭,四面临风,轻巧玲 珑。许多名山好水、园林胜迹,都离不开亭的点缀,故有“园林之眼”的美称。在高处筑亭,;在山脚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在临水处筑亭,;在林木深处筑亭,。“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一座空亭,就是盛放在天地间的一眼空灵、通透的泉。 ③楼者,重屋也。滕王阁、黄鹤楼、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尽管 其高度,还是面积,都居于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令人叹为观止。楼是三大名楼中唯一的纯木结构建筑,所有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早已赋予这“三大名楼”以非凡的品格和神韵。 黄鹤楼仙风道骨,旷放飘逸,多有“仙气”;滕王阁瑰伟绝特,神采飞扬,颇具“灵气”; 楼堂堂正正,典重端方,最称“浩气”。这仙气、灵气、浩气充塞.于天地,棉亘于古今,相互融汇,交相辉映,凝成三大名楼的风神气韵。 ④一隅翩然若飞的古亭,一处巧夺天工的楼阁,它们既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 建筑文化,也饱含了中国文化对自然、对人生、对自我的叩问与思索。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充塞.(sè)“瓦”字的第四笔是 B.充塞.(sāi)“瓦”字的第四笔是 C.充塞.(sāi)“瓦”字的第四笔是 D.充塞.(sè)“瓦”字的第四笔是 2.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亭”字。有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判断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 A. 第一幅是草书,其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B. 第二幅是楷书,其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C. 第三幅是篆书,其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尤其突出。

【中考模拟】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学校开展“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征集班训,有同学提出以“jìng”为训,并写出一段解说词。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以“jìng”为训,我们能联想到“静”,它提醒我们保持安静,内心沉静;我们能联想到“敬”,它提醒我们尊敬师长,敬重知识;我们还能联想到“径”,“书山有路勤为径”提醒我们以勤为径,肯于登攀……总之,以“jìng”为训,可以想到不同的字,留给人以联想的空间,能在多方面给同学们以教益。希望这个班训能够zhāng()显出我们的班级文化,把我们凝聚成一支团结奋进的劲.旅。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彰)显劲.旅(jìng) B.(张)显劲.旅(jìng) C.(彰)显劲.旅(jìn) D.(张)显劲. 旅(jìn) 2.在解说词的横线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只要就 B.如果那么 C.不仅而且 D.虽然但是 3.以“jìng”为训,你还能联想到哪个字?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个字写在田字格内,并进行解说。(2分)我还能联想到:解说: 4.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甲图是清华校园碑刻作品,乙图是书法作品。请你从书体和内容两方面,任选一幅进行点评。(2分) 甲图乙图 选: 点评: 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载”与“厚德载物”的“载”,意思最接近的是(2分) A.千载.难逢 B.风雪载.途 C.满载.而归 D.载.歌载舞 6.对“载”字的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4笔是B.第6笔是 C.第7笔是D.第9笔是 7. 谜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解谜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方法是根据谜面中的提示,减去有关字的偏旁、部首或笔画,从而解开谜题。请运用这种方法猜谜语,并作出解析。(2分) 例: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谜底:雨水 解析:“雾”字散去下半部分,剩下“雨”;“冰”消融之后即为“水”。 人离其位心别愁(打一节气)谜底: 解析: 8.请从下列诗歌题目中选取一个,与上联相对,写出下联。(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