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18-11-16T12:20:58.907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0期作者:李海涛[导读] 对现场已经运行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再与厂家进行沟通核实,才能制定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铁供电用的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的设计,通过对现场已有二次系统的分析,给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可以为类似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李海涛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摘要:随着标准化设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进步,110kV变电站的设计基本上已经标准化。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旧站改造工程,则无法参考标准化设计来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要进行现场收资,对现场已经运行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再与厂家进行沟通核实,才能制定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铁供电用的110kV变电站二次改造方案的设计,通过对现场已有二次系统的分析,

给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可以为类似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次改造;地铁;110kV变电站 1变电站改造项目背景 1.1项目介绍

该项目为广州地区地铁A线的110kV主变电站改造工程,该110kV变电站前期投产两台110kV主变,变高110kV侧采用内桥接线,两回出线分别接至系统侧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变低33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段母线上分别馈出多条33kV线路,为地铁A线车辆段及车站等负荷供电。本期改造工程需原33kV母线上增加四回馈线为地铁B线供电,需在每段母线上各增加两回馈线。

1.2二次改造方案及特殊性

对于新增四面馈线开关柜,二次需考虑在四回馈线开柜内配置一套纵联差动保护装置及一套后备过流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后者设置电压闭锁两段相间过流及两段零序过流保护,带重合闸功能。同时在每面馈线柜内需配置一台三相四线制多功能电度表。新增二次设备需上送到站内已有的综自自动化系统,还需对已有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扩容改造。

本站作为广州地铁专用变电站,需要考虑地铁用户的特殊性。首先,地铁的主变电站招标要求开关柜自带保护测控装置和计量装置,即保护测控装置和计量装置都是由开关柜厂家供货。对于扩建工程,新增开关柜需要与旧柜拼柜,需采用原有开关柜厂家的设备,二次保护测控装置及计量装置也需要采用原有厂家的设备。其次,本次改造新增的开关柜是为地铁B线供电的,根据地铁调度规则,新增二次相关信息除送给原有A线综合监控系统外,还需送给B线的综合监控系统,A线的综合监控调度端是既监视又控制,B线的综合监控调度端是仅仅监视。因此在综合自动化系统扩容时还需要考虑新增至B线综合监控的通道及接口。再次,地铁作为公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交通设备,其运营安全要求很高,停电施工条件十分苛刻,基本上每天只能在凌晨1点至4点之间完成施工,如果无法调试完成,还需要及时恢复,到第二天再实施,因此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施工的难度,提供最方便可行、风险最低的设计方案。 2变电二次改造方案 2.1开关柜内二次改造方案

本期改造新增的四面33kV馈线开关柜,每面柜内需新增一台光纤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一台综合保护测控装置,一台计量电能表,各装置与开关柜本体的接线由开关柜厂家负责完成。装置与后台的通讯需参考前期的模式。经现场核实,前期33kV配电装置室内开关柜的电能表和保护装置均采用屏蔽双绞线,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接入智能接口转换装置,转成光口输出,然后通过光缆接入主控室远动柜内远动装置,从而完成与后台的通讯。现场智能接口转换装置还有部分串接口备用,可以接入本期新增的电能表及综合保护测控装置,但光纤纵联差动保护装置则没有多余的接口接入,需新增智能接口转换装置并新敷设光缆,由光缆接入已有远动装置。如果采用此方案,则施工比较难实施。设计分析接线原理后,采用了优化方案,即考虑光纤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上送信号仅为保护动作和装置故障信号,可采用控制电缆将信号由硬接点接入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的遥信开入回路,再由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统一上送所有信息,这样则可借用原有设备和光缆,大大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

2.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

设计现场收资时发现,该110kV变电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仅具备两个调度端接口,一个接入了广州中调调度端,另一个接入了地铁A线综合监控系统调度端。本期扩建还需将新增设备信息接入地铁B线综合监控系统调度端,因此需考虑新增一套远动系统,采用双机配置。为了满足上述通信需求,在新增远动屏内配置了四台交换机,新增远动设备通过两台交换机与B线综合监控相连接,通过另外两台交换机与既有远动设备相连,由既有远动设备通过交换机将变电站的全部数据接入新增远动设备,然后将相关数据传输至B线综合监控系统。改造后系统接口如下图所示。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1变电站的概述 纵观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电力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而变电站更是电力工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不一样。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短路电流不断增大,对电气设备、系统内大量信息的实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材料行业,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技术也有了新的飞跃。对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知识应用水平。 结合我国现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提供充足.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因此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在此我为满某地区重点需要,提高电能的质量。我拟建一座110KV变电站。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内容 通过查阅书籍,了解了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技术规程等方面的知识,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清楚设计任务,如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的选择,防雷接地等,涉及以下内容: 1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二次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110KV 降压变电所电气一、二次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声明:本作品用以交差之用无实

际理论意义不确保准确性与实践性 2012 年10 月10 日 、八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场所。 110KV 变电站属于高压网络,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直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来选择。根据主变容量选择适合的变压器,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形式的选择是很重要,它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技术经济影响大。 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 )总体方案的确定(2)短路电流的计算(3 )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4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5)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

最后,本设计根据典型的110kV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根据厂、所继 电保护、自动装置、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及测量表计的要求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设备选择,而后进行校验

第1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 .1 短路的基本知识 所谓短路,就是供电系统中一相或多相载流导体接地或相互接触并产生超出规定值的大电流。 短路电流的大小也是比较主接线方案,分析运行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系统短路时还会出现电压降低,靠近短路点处尤为严重,这将直接危害用户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二.A方案 2.4.1 发电机参数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 A,本期1×31.5MV 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二)设计范围 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 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 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10kV 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 2.4.1 发电机参数 1)所址自然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设计风速:30m/s 覆冰厚度:5mm 海拔高度:<1000m 地震烈度:6度 污秽等级:II级 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 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 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完成日期 2013年 6 月 5 日

摘要 本次设计任务旨在把大学所学各科专业知识的结合到一起,整体的了解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相关资料,分析负荷发展趋势。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况以及出线方面来考虑,并对负荷资料的分析,以及从安全、经济及可靠性等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输电线路及母线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及型号。 最后,根据短路计算结果,确定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防雷保护的保护方案,根据保护方案对保护进行整定计算,确定设计之后再对保护的总体进行分析论证,检验二次回路的设计是否合格,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 继电保护, 保护整定

目录 摘要.................................................................... - 1 - 1 原始资料分析........................................................... - 4 - 2 一次部分的相关设计..................................................... - 6 -2.1主变压器的选择极其参数 (6) 2.2电气主接线设计 (7) 3 短路电流计算........................................................... - 8 -3.1概述 (8) 3.1.1 短路的原因....................................................... - 8 - 3.1.2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 8 -3.2短路计算.. (8) 3.2.1 计算系统电抗..................................................... - 8 - 4 线路保护.............................................................. - 11 -4.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11) 4.2输配电线保护 (12) 4.3线路末端短路电流 (13) 4.4线路保护整定 (14) 4.4.1 35kv侧线路保护整定........................................... - 14 - 4.4.2 10kv侧线路保护整定........................................... - 15 - 5 变压器的保护.......................................................... - 16 -5.1变压器装设的保护.. (16) 5.2变压器保护的整定方法 (16)

(推荐)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例 传统的110kV变电站主要以户外设计和安装为主,占地面积大,且设备容易被腐蚀,尤其在高污秽地区,还极易造成污闪事故的发生。为了建设坚强电网,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在2005年提出“推广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典型设计坚持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手段,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先进行、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海阳市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的号召,积极推广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本文就海阳市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应用实例予以阐述,以说明推广典型设计的重要意义。 1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列 海阳市供电公司2006年开始采用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3座110kV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工作。从实际效果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以110kV望石变电站为例对典型设计进行分析。 110kV望石变电站位于海阳市新建的临港产业区,该区域规划面积较小,但是电力负荷较为集中。该区域包括以莱福士造船厂在内的多个用电大户正在兴建中,而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已经投产。根据该区域负荷预测及用电负荷性质,海阳市供电公司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运行高效的原则,结合该站用电负荷集中、土地昂贵、临近海边(Ⅳ级污秽区)、电缆出线多等客观事实,对110kV望石变电站作了如下设计。 该站为半户内无人值班变电站(半户内布置方式即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的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变电站主体是生产综合楼,除主变压器外所有配电装置均安装在综合楼内。以生产综合楼和主变压器为中心,四周布置环形道路,大门入口位于站区东南角,正对生产综合楼主入口。综合楼共两层,一层为10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压器室及主控室,二层为110kV GIS室。 1.1 电气主接线 变电站设计规模及主接线。通过负荷资料的分析,考虑到安全、经济及可靠性,确定110kV变电站主接线。电气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通过负荷分析和供电范围,确定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该设计中主变压器总容量为2×50MVA(110/10.5kV),一期(共两期)设计为1×31.5MVA(110/10.5kV),采用双绕组油浸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110kV出线共2回,一期1回,采用内桥接线方式。10kV出线共24回,一期24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无功补偿电容器为2×6000(3000+3000)kvar,分别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

110kv变电站二次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工业,其发展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这就要求变电所的一次部分经济合理,二次部分安全可靠,只有这样变电所才能正常的运行工作,为国民经济服务。变电站内的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等都装设有各种保护装置,这些保护装置是根据下级负荷地短路、最大负荷等情况来整定配置的,因此,在发生类似故障是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系统自动做出判断应跳闸保护,并且,现在的跳闸保护整定时间已经很短,在故障解除后,系统内的自动重合闸装置会迅速和闸恢复供电。这对于保护下级各负荷是十分有利的。这样不仅保护了各负荷设备的安全利于延长是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投资,而且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这对于提高工农业生产效率是十分有效的。工业产品的效率提高也就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大,进而可以使企业效益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生活用电等领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等。可见,变电站的设计是工业效率提高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通过网络及杂志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不是很丰富,进而导致电力资源不是充足。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减少在网路中的损耗,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变电设计理论。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是真正的做到了节约型,集约型,高效型。发达国家通过改善优化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的功率损耗,尽可能地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尽可能地使变电站的灵活性提高,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性。 然而在国内,变电站的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可靠性还欠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电力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城市和农村用电量和密度越来越来高,需要更多的深入市区农村的变电站,以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等,然而这些变电站占地面积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是城区地价昂贵,环境要求严格,在稠密的市区选择变电站址相当困难。在农村,农田的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课题的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城网和农网110kV变电所的建设迅猛发展。在城市人口集中、高楼大厦林立、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城市的高低压线路走廊受到限制,给城市高低压网络的发展和变电所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农村自身的特点也给农网和变电所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如何设计城网和农网110kV变电所,是城网和农网建设、改造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毕业设计为邵阳学院二○○三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设计题目为: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学习四年以来的学习结果,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在大学几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目的意义: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城镇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110kV变电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简析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

简析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提高电气二次设计的质量,可以保证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标签: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 1、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 随着电网结构的不断升级,目前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正在不断的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需要将新型的计算机网络计算应用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之中,并且对变电站的整体功能进行重新组合和规定,在这样的过程中,各个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变电站中的监控设备通过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且根据这些数据的实际情况和变化情况来对设备进行控制,这样看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能够将保护、控制和通信等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电气设备的智能化运行和数据资料的统一管理,这样就能够对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的情况进行控制,并且减少电力系统的整体占地面积;另外,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为变电站的调试、运行和整体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电气二次设计相关内容概述 对于变电站中的综合自动化来说,主要是利用一些新型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控,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通过这些计算机的应用,除了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控之外,还能够使电气设备之间实现信息交换,从而使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和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作比较,电气二次部分实现了对电气一次设备的保护,同时对电气一次设备有监控作用,使电气一次设备当中的等级交换得到有效调节,使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更加安全。 3、设计要点分析 3.1继电保护设计要点分析 从继电保护的角度上来说,其作为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核心所在,一旦没有了继电保护,也就无法确保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因此,变电站所对应的继电保护单元需要与监控系统保持独立运行的状态。换句话来说,在整个系统软件、硬件发生故障并退出运行的情况下,要求继电保护单元仍然能够稳定且持续的运行。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对于110kV变电站而言,在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的背景下,对于变电站内的包括进出线线路、母线线路、电容器装置、接地变配电装置、以及变压器在内的相关一次性设备均配置,有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测控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应用,能够完成对间隔层部分的电流数据、以及电压数据的实时且动态采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保护测控装置内部中央处理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初设计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初设计 A方案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A,本期1×31.5MV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二)设计范围 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 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 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10kV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 2.4.1 发电机参数 1)所址自然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设计风速:30m/s

覆冰厚度:5mm 海拔高度:<1000m 地震烈度:6度 污秽等级:II级 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 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 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1 发电机参数 1)投资: 静态投资: 1367.45 万元,单位投资: 434 元/kVA; 动态投资: 1398.96 万元,单位投资: 444 元/kVA; 2)占地面积 所区围墙内占地面积:7695.96m2 所区围墙内建筑面积: 560m2 主控制楼面积: 422.5m2 (五)电气主接线 变电所主接线110kV、35kV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详见图“W851A02-A02-001”。 (六)电气设备布置 35kV 及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软母线布置方式,35kV配电装置与110kV配电装置成垂直布置。 两台主变位于110kV配电装置和10kV配电装置室之间。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成套高压开关柜,单列布置,采用架空或电缆出线。 10kV电容补偿装置为户外型,布置在10kV配电装置室左侧户外空地上,本期布置二组。变电所纵向长度为108.7m,横向宽度为70.8m,占地面积为7695.96m2。 电气总平面布置详见图“W951A02-A02-002”。 (七) 配电装置 1) 35kV及110kV配电装置 35kV及110kV断路器选用单断口瓷柱SF6断路器。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

2009年第10期沿海企业与科技NO.10,2009f!望箜!!兰塑2£Q△鲤△坠星盟!垦基£壁!曼垦曼△奠坠曼£g盟g量鱼堡£旦盟Q圣Q£疆!g坠翌坚!垒丛!曼!!塑Q:!!兰2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 张新辉 [摘要]文章对市区110kVGIS变电站主接线、平面布置、主变参数、无功补偿、中性点接地方式、灾灾报警、交直流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原则进行论述。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技术 [作者简介]张新辉,广东电网公司惠州大亚湾供电局电气工程师,研究方向:输变电工程施工管理,广东惠州,516081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10-0158-0003 一、电网结线 城网由送电线路、高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以及联络各级电压线路的变、配电站组成。电网结线的要点如下: (1)各级电压电网结线应标准化; (2)高压配电网结线力求简化; (3)下一级电网应能支持上一级电网。 按国家标准,电网的标称电压为送电电压220kV,高压配电电压110(63,35)kV,中压配电电压10kV,低压配电电压380/220V。 根据采用架空线或电缆及变电站中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选择结线。变电站结线要尽量简化,采用架空线路时,以两回路为宜,采用电缆线路时可为多回路。不论采用架空线还是电缆,当线路上T接或环入3个及以上变电站时,线路宜在两侧有电源,但正常运行时两侧电源不并列。高压配电变电站中压出线开关停用时,应能通过中压电网转移负荷,对用户不停电;高压配电变电站之间的中压电网应有足够的联络容量,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转移负荷;严格控制专用线和不带负荷的联络线,以节约走廊和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主变参数 (一j主变台数和容量 变电站配置2台或以上变压器,当一台故障停运时,其负荷自动转移至正常运行的变压器,此时变压器的负荷不应超过其短时容许的过载容量,以后再通过电网操作将变压器的过载部分转移至中压电网。符合这种要求的变压器运行率可用下式计算: T=(K×P(N—1),N×P)×100% 158 式中:T=变压器运行率; K=变压器短时的容许过载率; N=变压器台数; P=单台变压器额定容量。 其中变压器短时允许的过载率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参照该变压器预计的全年实际负荷曲线,以过载而不影响变压器的寿命为原则来确定,一般可取过载率为1.3,过载时间为2h,计算结果为:当N=2时,T=65%;N=3时,T=87%(近似值)。 长期以来市区变电站一般设置2台主变压器,随着城区负荷密度的增加,出现3台主变设计方式。变电站主变台数应根据供电区域负荷密度而定,市区内110kV供电半径宜取2kin,供电范围为4km2,当负荷密度为20MW/km2及以上时,3台主变设计方式是合理的,此时主变利用率为86%,大大减少了变电站布点。 (二)短路阻抗值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各级电网的规划短路容量为:’110kV20kA 10kV16kA 变压器阻抗值的选择,与系统短路容量、变压器额定容量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110kV电网短路容量距20kA尚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110kV主变容量的不断增大,10kV短路容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16kA,因此高阻抗变压器开始得到应用。 (三)分接头选择 主变分接头应根据电网电压水平选择,根据《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110kV电源最高电压取110(1+7%)kV,最低电压取110 万方数据

110kV变电站工程典型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的部分 1.1设计依据 1.2建设规模 1.3设计内容和范围 1.4主要设计原则 1.5设计方案概述 第二章:电力系统部分 2.1供电现状及负荷预测 2.2无功补偿及电压调整 2.3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电气部分 3.1电气主接线 3.2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3电气总平面布臵 3.4各级配电装臵 3.5综合自动化系统 3.6所用电及直流系统 3.7通讯系统 3.8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3.9电气照明 3.10电缆敷设 第四章:土建部分

4、土建部分 4.1 概述 4.2 站区总布臵与交通运输 4.3 建筑 4.4 结构 4.5 暖通 5、水工部分 5.1 给水系统 5.2 排水系统 5.3 排油系统 6、消防部分 7、劳动安全卫生 7.1 概述 7.2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7.3 综合评价 8、环境保护 附件: 1.福建省厦门电业局计划部文件“关于下达110kV西柯输变电工程初设任 务的通知”(计划【2004】6号)。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05】厦规同选址第0031号) 3.西柯变土壤电阻率试验报告(2005.0 4.19)

第一章总的部分 1-1.设计依据 1.福建省厦门电业局计划部文件“关于下达110kV西柯输变电工程初设任 务的通知”(计划【2004】6号)。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05】厦规同选址第0031号) 1-2.建设规模 变电站终期规模为3〓40MVA,两回110kV进线,24回10kV出线。 本期工程:两台主变(容量均为40MVA),电压等级为110〒8〓1.25%/10.5kV,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自冷式、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两回110kV架空进线,每台主变10kV侧配八回馈线。每台主变设4800kvar 及5400kvar并联电容器组无功补偿装臵各一组,本期工程共4组并联电容器组。 终期工程:增加一台40MVA主变,增加八回10kV馈线柜及2组并联电容器组。 1-3. 设计内容和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按最终建设规模考虑进行总体布臵,主设备选型、布臵设计及相应的主辅生产建筑物构筑物及辅助生产设施,110kV部分设计至出线门型架,10kV部分设计至10kV高压开关柜底部接线铜排,站内的相关建筑物,构筑物一次建成。 因本变电站主要供电对象为同安西柯工业区内的工厂企业,用电需求大,供电可靠性高,规划均采用电缆出线供电,按工业区目前发展速度,变电站送电后短期内出线电缆数量将大量增加,参考周边变电站近年电容电流测量结果,预计本站电容电流很快超过10A。故本

110kV变电所的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课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城网和农网110kV变电所的建设迅猛发展。在城市人口集中、高楼大厦林立、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城市的高低压线路走廊受到限制,给城市高低压网络的发展和变电所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农村自身的特点也给农网和变电所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如何设计城网和农网110kV变电所,是城网和农网建设、改造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毕业设计为邵阳学院二○○三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设计题目为: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学习四年以来的学习结果,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在大学几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目的意义: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城镇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110kV变电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

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与应用

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22T10:18:42.5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符振成[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加大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这也使变电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变电站作为发电厂与用户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是电流汇集和分配及电压分配的场所,因此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则需要合理对变电站进行电气二次设计,确保变电站供电安全。基于此,本文对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 (海南威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海口市 570203)摘要:随着我国加大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这也使变电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变电站作为发电厂与用户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是电流汇集和分配及电压分配的场所,因此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则需要合理对变电站进行电气二次设计,确保变电站供电安全。基于此,本文对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 1、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 1.1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目的就是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以便及时的发现设备故障,对设备进行修复,降低损失,提高供电的可靠性。110kV变电站的监控系统组成,包括:站控层、间隔层,参见图1。监控系统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控,反应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可达到无人值班的要求。其主要目的为降低造价,保证电网安全高效地运行。其总体的原则是:(1)监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对于强规必须要满足。(2)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了:主变压器、线路、所有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公用设备、UPS、直流电源系统等节点。(3)网络分布结构。间隔层与站控层采用冗余配置的以太网方式组网;站控层设备包括主机、操作员工作站、五防工作站、远动装置、网络通信设备、打印设备、音响报警设备以及其它智能接口设备等。间隔层测控单元按间隔配置,实现就地监控功能,连接各间隔单元的智能I/O设备等,站控层和间隔层设备均布置于主控通信楼的主控制室、继电器及通信室内。(4)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对设备进行监控。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处理。不同的信号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同时监控系统还可以防误锁及和其他网线相接的智能接口。 1.2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二次设备分布与UPS电源系统 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二次设备主要有: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微机五防系统、远动通信设备、二次安防设备、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器、变压器及线路保护、电能质量监测柜、电能计量表计、UPS电源、直流电源系统、同步时钟、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交流不间断电源选用两套3kVA逆变电源,采用双机双母线带母联运行接线方式。由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及交换机设备、远动设备、火灾报警系统主机、调度数据网交换机及二次安全防护设备、五防工作站等不能中断供电电源的重要生产设备。 110kV变电站共设一个继电器及通信室、两个蓄电池室。 继电器及通信室:用于放置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主站、操作员工作站、微机五防工作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后台、测控、保护、故障录波、计量、直流屏、远动工作站、保信子站屏、视频及环境监测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屏、交流不间断电源屏、二次安全防护屏、电能采集系统等二次屏柜以及通信屏柜。 1.3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安全系统 在110kV变电站中,当有人看守时,安全系统的作用相对较小,因为其工作内容被人为取代,但当无人看守时,其安全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系统可通过图像监视和安全预警系统来实现。这两部分可对变电站进行远程操控,一旦变电站或其周围出现紧急情况时,图像监控和安全预警系统都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找出事故的原因,工作人员通过图像监控和安全预警系统反馈的相关信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1.4直流系统 变电站配置1套直流电源系统,采用220V直流电源系统,用于继电保护、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照明等的供电,如果变电站出现电源故障导致停电,直流系统可以充当备用电源,直流系统中的蓄电池个数和容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容量按照2h事故放电的时间进行考虑。蓄电池独立放于蓄电池室。 2、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应用 2.1控制二次设备的安装工艺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1技术原则概述 1.1 依据性的规程、规范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 5103-1999)、《35~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16-2005)等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110kV变电站设计、通信设计和调度自动化设计的标准、规程、规范及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等有关企业标准和规定。 1.2 设计对象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设计方案暂定为国网公司系统内110kV常规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包括户外、户内和半地下变电站。 1.3 运行管理模式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按无人值班远方监控设计。 1.4 设计范围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设计范围是:变电站围墙以内,设计标高零米以上(半地下变电站除外)。 受外部条件影响的项目,如系统通信、保护通道、进站道路、站外给排水、地基处理等不列入设计范围,但概算按假定条件列入单项估算费用。 1.5 设计深度 按《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94)有关内容深度要求开展工作。 1.6 假定条件 海拔高度≤1000m; 环境温度-20℃~+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覆冰厚度10mm; 设计风速30m/s(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污秽等级Ⅲ级; 日照强度: 0.1W/cm2; 最大冻土层厚度:≤0.5m; 地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为0.1g,地震特征周期为 0.35s; 洪涝水位:站址标高高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和历史最高 内涝水位,不考虑防洪措施; 设计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Ω·m; 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150kPa,无地下水影响;腐蚀:地基土及地下水对钢材、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110kv变电站开题报告课件

一、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 二、设计(论文)要求: 编制图纸一份、说明书及计算书一份,并提供主要设备的清单、选用新技术、新设备、采用典型设备得情况介绍。 三、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1)前期准备 1)原始材料分析 2)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3)设计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理位置 (2)变压器的选择(含容量、电压、阻抗、接线组别、相数、分接头及台数等) (3)电气主接线设计 1)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2)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 3)主接线的设计步骤 4) 本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 1)短路电流计算 2) 短路类型及其计算方法 3)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5)高压电器的选择 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 隔离开关的选择 3) 互感器的选择 4)母线的选择 (6)配电装置设计 (7)负荷计算 1)主变压器负荷计算 2)站用变压器负荷计算 (8)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短路电流标幺值的计算 2)短路电流有名值的计算 (9)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计算 1)高压断路器选择及校验计算 2)隔离开关选择及校验计算

重庆邮电大学高教自考毕业设计(论文) 3)互感器选择与校验 4)支持绝缘子的选择与校验 5)母线选择及校验计算 (10)防雷保护计算 四、主要参考资料: [1]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1993:139-141. [2] 黄纯华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出版社.1987. [3] 刘继春主编:《发电厂电气设计与CAD应用》.四川大学.2003. [4]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5] 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6]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南京电力学校徐正亚编.水利电力出社.1993 [7] 电气设备设计计算手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8]《电力系统运行操作和计算》.东北电业管理局编.水利电力出社.1997. [9] 杨宛辉.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参考图册.郑州大学出版社.1996. [10]《电力经济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11] 浙江大学赵智大《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问题研究

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9T10:35:03.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罗艳 [导读] 摘要:在现如今的电力发展阶段,110kv规模的变电站在如今的电力行业中应用最广泛。 身份证号码:65310119870727XXXX 摘要:在现如今的电力发展阶段,110kv规模的变电站在如今的电力行业中应用最广泛。因此要想整体上提高我国电网的管理制度和设备水平,要从变电站的基础结构入手,不断改进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文对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电气二次之间的关系,希望为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 110kV变电站作为主要工程,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质量,因此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有着必要性。电气二次部分是变电站功能实现的重要部分,需要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做好质量把控,以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1电气二次设计概述 在自动化技术的辅助下,综合型的变电站可以运用遥控技术、微机控制以及通信控制等各项技术措施,对于实时性的变电运行开展全方位的系统监测。由此可见,自动化的综合变电站设计了电力计量、设备监测以及设备运行等多项基础功能,在此前提下构建了综合性较强的变电站系统。经过自动化的改进之后,新型变电站就具备了无人值守的性能,因此也优化了整个系统的节能。 处于运行状态中的综合性变电站需要借助电气设备来输送信号并且调控电压。在变电设计中,针对二次部分开展的电气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这是由于,二次设计包含了电能输送、转换电压等级、分配电压等各项性能,因此有利于提供更稳定的电能。从基本内容的角度来讲,自动化的综合变电站一般都会涉及到跳闸与合闸、继电保护、综合管理等基础性的功能。最近几年,建立于微机操控基础上的通信技术正在获得显著改进,这种现状也在客观上突显了电气二次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2继电保护设计要点分析 从继电保护的角度上来说,其作为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核心所在,一旦没有了继电保护,也就无法确保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因此,变电站所对应的继电保护单元需要与监控系统保持独立运行的状态。换句话来说,在整个系统软件、硬件发生故障并退出运行的情况下,要求继电保护单元仍然能够稳定且持续的运行。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对于110kV变电站而言,在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的背景下,对于变电站内,包括进出线线路、母线线路、电容器装置、接地变配电装置、以及变压器在内的相关一次性设备均配置有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测控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应用,能够完成对间隔层部分的电流数据、以及电压数据的实时且动态采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保护测控装置内部中央处理器的应用,建立在逻辑判断的基础之上,完成相对于整个间隔层的保护功能。 3跳合闸操作设计要点分析 从跳合闸操作的角度上来说,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背景下,110kV变电站所对应的隔离开关、插座、断路器操作、以及接地刀闸操作均实现了其远程摇控性,最终建立在二次回路的基础之上,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可靠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跳合闸操作状态下,电气二次设计的核心目的在于:如何可靠且合理的设计操作机构,确保在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下,所发送跳合闸弱电信号能够实现与跳合闸线圈强电回路之间的对立性电平转换。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对于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而言,要求面向断路器配置与之相对应的操作箱,并独立运行。 4防误闭锁设计要点分析 电气防误闭锁回路是一种现场电气联锁技术,主要通过相关设备的辅助接点连接来实现闭锁,这种方式需要接入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方式复杂,运行维护较为困难,且辅助接点可靠性差;其防误功能随二次接线而定,不宜增加和修改。微机、防误闭锁是通过用软件编写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问的操作闭锁规则,将现场大量的二次闭锁回路变为电脑中的“五防”闭锁规则库,实现了防误闭锁的数字化,并可以实现以往电气闭锁不能完成或者难以实现的防误功能,所以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扩充方便等优点。在防误闭锁的设计中,还可采用嵌套的方式,并将此功能与后台监控软件相融合,进而取代独立的微机防误闭锁,可降低造价成本。 5备自投设计要点分析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对于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变电站备自投所采取的供电方式可以在以下两种方案当中加以选取:方案一是母联分段供电方式。此种备自投方案的核心思路在于:在分段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前提条件下,由工作电源分别面向设备进行供电。在整个供电作业过程当中,两个电源相互属于备用关系状态;方案二是双进线向单母线进行供电的方式。此种备自投方案的核心思路在于:1#线路进行进线作业,2#线路则作为备用线路。实践工作当中,多将方案一称之为暗备用方式,而将方案二称之为明备用方式。对于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而言,在充分考虑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特性的基础条件下,变电站备自投装置设计方案的选取需要结合电压、电流、断路器位置信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各自投装置和备投方式,设计装置与PT、CT、断路器辅助接点的电缆连接。 6后台监控设计要点分析 从后台监控的角度上来说,对于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较常规意义上变电站在后台监控方面的运行特性来看,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取消了中央控制屏装置,同时以监控器的方式加以替代。后台监控器的主要组成为计算机。在该计算机装置当中,支持安装并运行相应的监督控制系统软件,集成包括定期传送、五防、以及操作票操作在内的相关功能,使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更加的一体化与集成化。同时,在有人值班模式下,人机联系功能可应用于后台监督控制系统,并面向相关操作人员,提供通过对计算机外置装置(包括键盘、鼠标在内)的运用,使运行人员对整个后台监控系统进行可靠的调度。而,在无人值班模式运行状态下,人机联系功能则能够自动在当地的监控系统后台机上持续运行。更加关键的一点是:后台监控系统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仅通过通信线的方式加以实现。因此,在二次设计当中,可以不需要再做考量。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计算机对于电源的需求为交流模式,供电的可靠性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在二次设计过程当中,为其配置专门性的交直流供电,从而确保供电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结语 从基本设计内容的角度来讲,针对自动化变电站有必要运用特定的技术措施来完成电气设计,其中的核心为继电保护、防误闭锁及其他相关性能。截至目前,多数设计人员都已经认识到了电气二次设计在整个变电站结构中占据的关键地位,在此前提下也开始尝试着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