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好动情点(教案)

写好动情点(教案)

写好动情点(教案)
写好动情点(教案)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捕捉“动情点”11

捕捉“动情点” 学习目标: 1.学会感动,用心触摸,培养学生爱生活的情怀。 2.学习捕捉“动情点”,学会选取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3.学会写作运思的技巧。 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重点:怎样抓住“动情点”。 学习难点:理清“动情点”与文章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愁苦情状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写作运思真的很难吗?这个“难”字可否去掉?让我们来看看两位法国艺术家说过的名言。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文学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学生齐读) 二、感悟:何为“动情点”? 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给妈妈洗脚》。 画面的内容: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只,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学生回答:本片带给你什么样的“点滴感动”? 明确: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宝宝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体现出了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 解析:深刻内涵——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心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爱,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宣扬了中华民族的"孝",呼吁现在的人们要常回家看看,关爱老人与儿童. 广告诉求方式——是情感诉求,情感是广告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而且广告的创意大于技术,最朴实的表现手法往往感觉上比高科技做出来的东西更能让人接受和理解,更能感动人,让人产生共鸣。 告诫——6月19号就是父亲节了,希望大家能为父母做点什么,父母把我们养这么大了,很是不容易啊,可是我们可能还在为家里增加着麻烦.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理 我希望咱们班的女生都能养成贤惠的品质同时咱们班的男生要把"贤惠"作为找女朋友的最重要的标准! 2、组织讨论,《噪音的世界》这篇文章,作者的动情点在哪里?动的是什么情?你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动情点? 明确:明确: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工地的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具体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3、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动情点”?(“动情点”:情感的触发点。) 明确:或触动你的心灵,或牵动你的情思,或引发你的思考,或启迪你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

善于捕捉动情点

紧扣动情点做好育人工作 临汾九中李文娥我们和学生的年龄上相差一个档次,再加上身份的不同,心和心之间难免有很长一段距离,那么,怎么样走近学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生活告诉我们,人和人相识、相交到相知的过程,正是人和人相互间对各自许许多多动情点的捕捉与追寻的过程,为此,在工作中,我努力捕捉和追寻动情点,来促进教学工作。 一、要充分利用动情点 我担任了很多年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不断地摸索方法,总结经验,起初,遇到学生犯错误,我自己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劈头盖脸把学生痛骂一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我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使得我的苦口婆心的教育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发现了“紧扣动情点”的威力。班里常亚勇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思想比较散漫,虽然我用粗暴的态度把他从游戏厅拉回来,但他仍不钻学习,又转入对足球的迷恋。因为他学习好,许多男同学崇拜他,使得他的散漫和踢起球来的没完没了,影响着一大批人,多次的谈心非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我有意和他过不去。在对他的处理上,由于经验的缺乏,确实让我很头疼。在一次班会上,我将一位教育家的话送给学生:“老师好比一位船夫,学生就是乘船过海的乘客,不论有多

大的风浪,船夫会不计较一切把每位乘客送往彼岸。”并同时饱含期望与真诚的对常亚勇同学及班内踢足球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渴望理解的心情。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他会在激动中承认了错误,我紧紧抓住这一动情点,适时对其他同学展开了思想工作。二、要善于捕捉动情点 有一天,上自习时,我无意之间发现了李环同学的摘抄本上有这样一首诗: 我是中学生 父母的眼睛 每时每刻都盯着我 我懂得那目光 那目光里 有一个 玫瑰色的黎明 十五、六岁的孩子。还生活在诗的海洋中,我便把这首诗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读出其中蕴藏着的一份辛苦、一份期盼和一个美丽的梦。然后把他们心中滋生出来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潜移默化为学习的动力。 物理老师、化学老师、政治老师都是一个人代多个班的课,繁忙的家务、繁重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上课情绪,他们毫无私心、毫不厌倦的工作着,这也是被捕捉到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把尊重老师的劳动潜移默化到课堂内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教学环节中。

如何抓住演讲的动情点

如何抓住演讲的动情点 在演讲活动中,演讲者应该高度重视情感的作用,有意识地抓住演讲中的一些动情点,用情感去感染听众,打动听众的心灵,给听众以激情和力量,有效地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把听众带入一个既饱含情感又充满理性的崇高精神境界之中,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鼓舞,取得演讲的最佳效果。 下面根据一些演讲成功范例,谈谈演讲者怎样抓住动情点的问题: 1、由景及情以典型情景为动情点 在演讲中,演讲者还可以对某些有助于突出主题的典型情景进行铺陈渲染,以此为动情点,并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引导听众进入演讲独特的艺术境界之中,对演讲的主题产生更深的印象。 例如,宋楚瑜先生在西安机场演讲的开场白: 当飞机飞到西安上空时,看到我们共同的老祖先中华民族发源的沃野秦川,看到我们共同的祖先在这边创造华夏文明的非常美丽的土地,内心不禁非常激动和感动。大家都晓得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却让楚瑜和万水要花上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的鸿沟,您说,内心会不激动吗?看到这么可爱的相亲同胞,用这么热切的心情欢迎来自于台湾同样是炎黄子孙的乡亲,楚瑜也不禁要说一句,我们大家都是炎黄子孙。 宋楚瑜先生以飞机飞到西安上空时,所看到的中华民族

发源地的沃野秦川的景象为演讲的动情点,诉说自己五十年来的一片深情,同时又结合现场听众抒发感慨。道出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做到了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唤起了现场听众的情感共鸣,也很好地升华了演讲的主题。 2、由物及情以典型物品为动情点 在演讲中,演讲者还可以以某些典型物品作为表达情感的契机,以此为动情点,由物及情,托物言情,形象直观,刺激强烈,能较好地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某解放军战士在题为《拼搏永恒的旋律》的演讲中,以出示一个典型物品开场,他首先说: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样礼物。说着,他举起一个小铜盒,然后指着这个小铜盒说:我珍藏它已经五年了。它不仅使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让我明白了自己肩上重担不止千斤。你们一定想知道它里面装的是什么吧?现在我就打开让大家看一看。说着,他从小铜盒中拿出一副条幅,上面有用血书写的拼搏到底四个刚劲的大字。接下来,他说:这是当年我和战友们在铺青藏公路时,为表决心用鲜血书写的誓言拼搏到底,它体现了战士们的钢铁意志,见证了战士们在茫茫雪域高原上奋力拼搏的战斗豪情,它像一面战旗,永远飘扬在战士们的心中。下面我就讲一个与它有关的真实故事在这里,演讲者以小铜盒这个典型物品为动情点,在此基础上,演讲者由物及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战士们为了铺好青藏公路,在雪域高原上奋力拼搏的战斗豪情,鲜血写成

高中文言文之动情点的挖掘与利用

高中文言文之动情点的挖掘与利用 发表时间:2016-02-26T14:50:04.90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作者:李日欢[导读]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更好地吸收文言文知识,成为了全体高中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于我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被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作为我国博大情深的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的文言文,积累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所以,文言文越来越被广泛重视,文言文的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更好地吸收文言文知识,成为了全体高中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上好高中文言文,必须要挖掘文言文的动情点,让学生在穿越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文言文的动情点,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量挖掘现有的文言文教材中的亮点,让文言文变得有趣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动情点;有效措施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缩影,学习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青少年提升人格的重要渠道,但是文言文教学却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过于追求应试策略,过于重点分析文言文当中的字、词和句式,而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没有强调文言文最重要的意义,即对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养的重要功能。并且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导致学生对其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厌恶学习。但是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文言文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用新的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重新激发学生的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受到文化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教育经验,就如何挖掘和利用文言文的动情点,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一、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在整个高中教育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两大主体,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初中挖掘文言文动情点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只有构建了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忙,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才会在心理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诲,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达到育人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不要老是摆着教师的架子,教师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加强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公平、民主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发表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挖掘文言文的动情点,感受到文言文的艺术魅力,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教育质量。二、向学生展示文言文中的趣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具备相同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们往往对一些感性的、外在的事非常兴趣,加上文言文教学本身的乏味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课外补充这方面的文言文知识,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学工具,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在古文《窦娥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朗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有感情、有动作地进行分角色朗读,使课堂成了表演的场所,学生们都会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使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内容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此外,教师可以额外加入一些相关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的趣事。比如:在教《庄子》选读时,除简介《庄子》外,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庄周化蝶、庖丁解牛、与惠施论鱼等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背景:“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他就是三苏中的苏轼。“乌台诗案”后,苏轼就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也就是这时候苏轼写下了这篇《赤壁赋》,”还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乌台诗案。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发掘其中的趣点,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艺术魅力。 三、合理利用文言文中的空白艺术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上文言文本身具有跳跃性,教师可以利用空白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文言文的动情点,合理运用文言文中的空白艺术可以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更快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讲解时可以跳跃着讲,把学生感兴趣的留空,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思考和想象。比如:在教学《勾践灭吴》时,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形容刻苦自励,立志为国报仇雪耻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学生会想到是卧薪尝胆,从而引入这篇文言文,并在讲解本文时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越军愿意为越王效死,转回勾践为雪国耻采取的措施,让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并且学生可以快速学习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探索文言文空白处时,可以形成独特的思维,实现了质量的飞跃,并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信心是学生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对一个事物拥有信心就会事半功倍,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会激励着他们进一步积极的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利用文言文的空白艺术还可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总而言之,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质量,需要全体高中语文教师想方设法挖掘和利用文言文的动情点,焕发文言文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文言文的艺术魅力需要全体教师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利用文言文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需要全体教师从多方面思考,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 535400)

《捕捉动情点》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捕捉动情点》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 料) 关于“话题探究” 话题探究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的思考状态。何谓自然的思考状态?即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原则、标准的束缚,完全从文本出发,从自身阅读感受出发,体会什么是动情点,动情点由何而来,以及怎么写才能抓住动情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说出的不一定就是成熟的观点,更多的时候是感受性的语言,老师可以把学生的感受搜集、整理、概括,最后得出完整的结论。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最后的理论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确确实实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有了这样一个思考过程,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些理论。 《噪音的世界》这篇文章,作者的动情点在哪里?动的是什么情?你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动情点?语言是有感情色彩的,作者在文中使用了“烦躁的”“噪音”“热浪”“令人窒息的”“单调”等词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干燥、炎热的憋闷感;一种嘈杂、枯燥的烦躁感;一种被困在水泥丛林里的压抑

感。在文章最后作者说“怀想”“那幽静的山林”,与前文的描写铺叙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寥寥几个字,却好像在灰暗的天空中开出一道裂缝,从裂缝中流泻下来一股难得的清凉。怀想和渴望一方面强化了前文的烦躁、厌倦情绪,同时又宕开一笔,留给读者对清静之美的想象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动情点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而情的具体内容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这篇文章能够引发学生多方面的联想。比如说: 1.现代社会高楼大厦林立,抬头只见四角天空,人的生活空间不断向纵深发展,日见狭窄、局促,连人的内心也像高楼一样封闭起来了。 2.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越来越现代化,古老的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遗忘,甚至破坏。嘈杂的工地就好像人们躁动的内心,飞扬的尘土仿佛是心灵的尘埃。 3.自己只在杂乱的工地呆了一小会儿就觉得无法忍受了,可是那些建筑工人却日日夜夜生活工作在那里,谁关注过他们的生活状况?谁又关心过他们的心理状况? 4.自然有幽静的山林,心灵也需要一片幽静的山林。

追寻人际交往动情点

---------------------------------------------------------------范文最新推荐------------------------------------------------------ 追寻人际交往动情点 生活中,常有一些日子与时候让人极容易动情---- 这是一些让人充满遐思与期盼的富有纪念性的日子。这一天,中学毕业,考入大学,开始新的人生起点了;这一天,论文答辩成功,就要走向社会,开始建树人生了:这一天,是你与心上人完美结合的良宵佳日,又带给你满是甜蜜与温馨的回忆了;这一天,是烛光摇荡的生日时辰,又令你回过头来注目你人生道路上的深浅脚印了;这一天是新年来到,这一天是中秋月圆……所有这些都令人充满激情。 这是一些在历经艰险与曲折,几经奋斗与拼搏之后,终于取得成功与欢乐的幸福日子。走过弯弯曲曲的泥泞小道,穿过布满荆棘的野岭荒山,你走向了成功的坦途。这一天,革新成功,发明问世,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了;这一天大作问世,文稿付梓,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这一天,乔迁新居,演讲成功,攻克了又一个疑难病症,考试与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拿到了金灿灿的奖牌……一切都令人充满着快意。 这是一些在伤痛疾病中有人探视、有人关注,在窘境困难中得到他人意外救助的日子。人生的天空不全是晴朗。这一天,横遭不测,使你的家庭蒙受了巨大的不幸;这一天,偶染小疾,给你的精神带来一些莫名的忧郁与惆怅;这一天,突发意外,令你在痛苦中手足无措;这 1 / 13

一天夫妻发生冲突,邻里闹开矛盾;这一天你正要因公外出,而家里却煤米告急,小孩无人照看……这一切都会令人需要一种温暖的情感。 这就是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许许多多美丽的动情点,这就是人际交往中处处时时体现了人类真善美的闪光的动情点。 生活告诉我们,人与人的相识、相交到相知的过程,正是人与人相互间对各自许许多多的动情点捕捉追寻中的那一份情愫啊,如丝丝细雨,滋润你渴求感情的荒芜心田,似煦煦和风,吹拂他人生路上匆忙跋涉的劳累疲倦。 追寻动情点不正是这样一种“情换情,心换心”的交际手段吗?它强调的不正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美好感情输出的重要,一种对美好感情输出的最佳时机把握的重要吗?伴随着你对他人动情点的无限追寻,你将款款地步入人的心灵世界,去构筑友谊,构筑爱情,构筑你五彩斑斓的辉煌前程。 不是吗?在一个家庭中,有时候,上下辈的理解,夫妻间的关心体贴,兄弟间的手足亲情,就正体现在你对亲人的某些动情点的追寻上。聪明的婆婆每一年都会记着给她的儿媳过生日的;孝顺的儿女每逢父母生病时,总是会守候在父母的病床前的;一次电话,一份电报,一张明信片,常常是身在异地的儿女在佳期将至时对他们亲人祝贺的一份薄礼。有一位丈夫,就是在妻子生日的那一个特殊性的日子,用一束鲜花,一个美丽的生日蛋糕,35支红黄蓝色的小蜡烛,创造出一个欢快祥和,充满爱的温馨的家庭气氛,来弥合他与妻子婚后数年日趋

记叙文的“动情点”

记叙文的“动情点” ——情到真处方动人(写出真情实感)教学目标: 1、明确考场作文评分标准,了解记叙文感情真挚的要求。 2、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体验与感悟是写作与生活的契合点,写作的最佳时机是自己的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 3、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学会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怎样的文章才是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如何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如何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艘横渡大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女儿去美国和妻子会合。一天,当男人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给女儿吃时,船却突然剧烈摇晃,刀子在男人摔倒时插进他的胸部。 男人慢慢站起来,在女儿不注意时用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的三天,男人照常照顾女儿,带她吹海风,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但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分钟衰弱,他看向海平线的目光是如此的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的旁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告诉她,我爱她。”说完,在女儿的额上深深地留下一个吻。 船到美国了,女儿在人潮中认出了妈妈,大喊:“妈妈!妈妈!”就在此时,男人已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子无比精确地插进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发觉。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了,使得被切开的心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要以死者的名字命名。 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先生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