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锂电池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1.“换道超车”,全球汽车迎来电动化浪潮 (5)

1.1海外市场:发展电动车已经成为共识 (5)

1.2中国市场:多项政策落地,坚定行业高增长预期 (6)

2.CATL登陆A股,动力锂电池步入“独角兽”时代 (8)

2.1中国市场:攘外需先安内,CATL一枝独秀 (8)

2.2海外市场:CATL登顶,切入国际车企供应链 (9)

2.3有效产能不足,强势企业继续扩产 (10)

3.CATL培育的中国锂电设备供应商 (11)

3.1前段设备壁垒最高、价值量最大 (11)

3.2锂电设备投资持续增长 (13)

4.CATL产业链受益标的 (14)

4.1先导智能:卷绕机龙头,绑定CATL,切入特斯拉供应链 (14)

4.2赢合科技:整线自动化先行者,CATL潜在供应商 (16)

4.3璞泰来:CATL涂布机的供应商之一 (17)

4.4星云股份:CATL监测设备的供应商之一 (18)

4.5今天国际:工业自动化新贵 (18)

5.风险提示 (20)

图目录

图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 (5)

图2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比例预测 (5)

图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 (6)

图4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比例预测 (6)

图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产量情况 (9)

图6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2017) (12)

图7动力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及核心设备 (12)

图8动力锂电池设备价值量 (13)

图9中国锂电设备投资预测(亿元) (14)

图10先导智能收入结构(2017年) (14)

图11先导智能收入和盈利情况 (14)

图12CATL的产能规划(单位:GWh) (15)

图13赢合科技收入结构(2017年) (16)

图14赢合科技收入和盈利情况 (16)

图15赢合科技的并购之路 (16)

图16璞泰来收入结构(2017年) (17)

图17璞泰来收入和盈利情况 (17)

图18星云股份收入结构(2017年) (18)

图19星云股份收入和盈利情况 (18)

图20今天国际收入结构(2017年) (19)

图21今天国际收入和盈利情况 (19)

图22今天国际2017年订单情况(单位:亿元) (19)

表目录

表1部分海外品牌车企新能源汽车全球布局 (6)

表2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比 (7)

表3新能源“双积分”管理办法 (7)

表4自主品牌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8)

表52017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TOP 10排名情况 (9)

表62017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TOP 10排名情况 (9)

表7全球主要动力锂电池厂商下游客户 (10)

表8国内主要动力锂电池厂商累计产能规划(单位:GWh) (10)

表9动力电池需求测算表 (11)

表10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PE估值情况(倍) (11)

表11主要锂电池制造设备供应商 (13)

表12CATL产业链受益标的估值情况比较(2018年7月23日) (14)

表132015-2017年CATL前5大供应商排名情况 (15)

2017年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三元锂电池行业前景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一、全球视角:汽车电动化浪潮来袭,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 (6) (一)全球的汽车电动化浪潮正在来袭 (6) (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国 (9) 二、我国情况:政策风云发幻,产业运行砥砺前行 (11) (一)政策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砥砺前行 (12)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步恢复,下半年逐月增长 (14) 三、三元锂电池大势所趋,行业回暖高增长可持续 (15) (一)三元锂具备高能量密度,引领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17) (二)三元锂贴合政策要求,推荐目录见微知著 (19) 2.1 补贴政策——高能量密度电池车型可获得1.1~1.2倍补贴 (20) 2.2 积分政策——高能量密度电池车型获得1.2倍积分概率更大 (21) 2.3推荐目录——三元锂电池比例提升至约70% (23) (三)海外Model 3放量在即,指明三元锂方向 (26) (四)三元锂材料价格已进入上行通道,印证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28) (五)三元锂需求测算,到2020年渗透率达80%,复合增速88% (30) 四、湿法隔膜锦上添花,逐步突破海外封锁 (33) (一)隔膜决定电池安全性能,行业壁垒较高 (33) (二)湿法隔膜能够提升能量密度,干法工艺转湿法有难度 (35) (三)湿法隔膜国产化率有望稳步提升,未来三年需求持续增长 (39) 五、主要公司分析 (40) (一)当升科技 (40) (二)国轩高科 (41) (三)科恒股份 (42) (四)创新股份 (44) 六、风险提示 (45)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的意义 (8)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9) 第一节消费锂电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相似 (9) 一、消费锂电迭代发展已趋成熟 (10) 二、动力电池发展迅猛,中国市场世界争先 (11) 三、行业竞争对手渊源深厚 (12) 第二节消费锂电与动力电池行业特征对比 (13) 一、需求驱动技术迭代,客户资源决定行业格局 (13) 二、动力电池产业链地位更高、政策属性更浓 (14) 第三节需求驱动技术迭代,客户资源决定行业格局 (14) 一、下游需求是行业第一驱动力 (14) 二、技术路线紧随需求变革 (17) 三、绑定高端客户抢占市场 (20) 第四节动力电池产业链地位更高 (24) 一、动力电池成本占比高 (24) 二、动力电池技术要求高 (25) 三、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壁垒高 (27) 四、动力电池下游产品面临替代风险 (28) 第五节动力电池拥有更浓厚的政策属性 (31) 一、动力电池与大气污染治理和国家能源安全密切相关 (31) 二、动力电池下游对接汽车行业这一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32) 第六节储能电池开拓新兴市场 (33) 一、动力电池厂商布局储能领域 (33) 二、政策、技术优势助力动力电池企业拓展新市场 (34) 第七节2020-2025年我国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5) 一、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5) 二、爆款车型将引导新能源市场迅速增长 (36) 三、绑定vs 开放——日韩、欧美模式之争 (38) 第三章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41) 第一节新产品与市场择时性原理 (41) 一、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形式 (41)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1) 三、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 (42) 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注意事项 (44) 第二节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44)

2018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专题分析报告

目录 总量:电芯将成为战略级大宗商品 格局:从解放战争,到抗日战争趋势:更高、更快、更廉价前瞻之一:固态电池量产可期电池回收:从动力到储能前瞻之二:燃料电池任重道远谁是下一个壳牌?

1.1 电芯将成为下一个战略级大宗商品 图2、2014-2018年国内锂电池产量分应用终端占比(%) 图1、全球锂电池分应用场景产值演变(十亿欧元) ?汽车已成为锂电池最大的市场,但仍处在萌芽期。随着新能源汽车2014年以来的销量提升,动力电芯已经超越3C 电芯和储能电芯,成为锂电池的最广应用场景?电池将成为继石油、存储器外,下一个战略级存储市场。终极假设之下,全球年销售8000万台电动车,单车带电量40KWH ,对应总电池需求3200GWH ,0.5元/wh 电芯成本之下,对应1.6万亿RMB ; ?假设全球每天消费石油1亿桶,按70美元/桶测算,全球石油市场约2.5万亿美金(合17.5万亿RMB ); ?Gartner 测算2017年全球半导体营收4200亿美元,其中DRAM 、NAND Flash 等存储器约1300亿美金(合9100亿RMB ) 0% 10%20%30%40%50%60%70%80%90%100%14Q114Q3 15Q1 15Q3 16Q1 16Q3 17Q1 17Q3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其他数码电动工具 笔记本 平板电脑 移动电源 手机

1.2 看2020年,突破200万台 ?预计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复合增速45%,增量主要来自乘用车,双积分是主机厂的强约束 表1、新能源汽车销量及电池需求量预测预测(单位:万辆,GWh) 2014201520162017A2018E2019E2020E 新能源销量(万辆)9385179107145202 YOY299%36%54%36%36%39% 乘用车部分 6.321.531.955.778.0110.7160.6 YOY241%48%75%40%42%45% 乘用车BEV(万辆) 4.615.124.244.960.088.7134.6 平均单车带电量(KWH)25222223304045 乘用车PHEV(万辆) 1.7 6.47.710.818.022.026.0 平均单车带电量(KWH)13141618202020 客车部分 2.711.313.210.511.611.912.3 YOY319%16%-20%10%3%3% 客车BEV(万辆) 1.38.810.18.910.010.310.7 平均单车带电量(KWH)180104150150160160160 客车PHEV(万辆) 1.4 2.5 3.1 1.6 1.6 1.6 1.6 平均单车带电量(KWH)30203030303030 专用车部分0.4 4.8 6.012.317.222.429.1 YOY1100%25%105%40%30%30% 专用车BEV(万辆)0.4 4.8 6.012.317.222.429.1 平均单车带电量(KWH)38394040424446 年度总电池需求 (GWH) 4.315.725.031.045.266.796.7 总体平均带电量(KWH)45.642.048.939.542.446.047.9

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23

长城证券 23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图19:光伏行业产能退出路径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准入条件和融资能力是2013年产能退出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判断行业供需格局继续向平衡态发展的依据。 4.企业盈利改善,扭亏为盈可期 4.1企业盈利改善已得到确认 产能利用率重返高位 2012年在行业处于低谷之际,不仅中小企业停产减产,一二线企业同样降低开工率;在2012年三季度,鲜有企业开工率达到八成。 2012年12月以来,行业整体需求转暖,企业订单增加,产能利用率重返高位,英利等龙头企业目前已经满产运营,这从各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出货量以及全年出货计划中均有所反映。产品价格企稳反弹 图20:多晶硅价格(国内元/kg ,国外美元/kg ) 图21:硅片价格(元/片) 六月/12六月/12六月/12七月/12七月/12八月/12八月/12九月/12九月/12十月/12十月/12十 一月/12十一月/12十一月/12十二月/12十二月/12一月/13一月/13二月/13二月/13三月/13三月/13四月/13四月/13五月/13五月/13五月/13 110_ 120_ 130_140_150_160_170_15_18_21_ 24_ 国内(含税)国外(不含税) 六月/12六月/12六月/12七月/12七月/12八月/12八月/12九月/12九月/12十 月/12十月/12十一月/12十一月/12十一月/12十二月/12十二月/12一月/13一月/13二月/13二月/13三月/13三月/13四月/13四月/13五月/13五月/13五月/13 4_ 6_ 8_10_ 12_多晶八寸 单晶六寸半 单晶八寸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锂电池行业分析 目录 一、锂电池概述 (2) 1、锂电池构成 (2) 2、锂电池产业链 (2) 二、锂电池行业生命周期 (3) 三、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 (4) 1、3C类产品锂电池市场 (4) 2、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市场 (4) 四、锂电池主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5) 1、正极材料 (6) 2、负极材料 (8) 3、隔膜材料 (10) 4、电解液 (10) 五、锂电池材料技术特点及技术趋势 (11) 六、动力电池市场前景 (12) 1、国家对汽车动力电池的产能门槛要求 (12) 2、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线 (13) 3、纯电动汽车发展 (13) 4、锂电池的竞争格局 (14)

一、锂电池概述 1、锂电池构成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电池材料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此外还有电池外壳。 2、锂电池产业链 锂电池产业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产业链体系。 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材料厂商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为锂离子电芯厂商提供原材料。 电芯厂商使用上游电芯材料厂商提供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模组厂商根据下游客户产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不同的电源管理系统方案、不同的精密结构件、不同的制造工艺等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设计与生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09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 [简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概述: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去年批准了

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一、特斯拉引领全球电动化进程,动力电池需求爆发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新一波产品周期特斯拉引领衔 1、全球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销量6年增长近11倍。从2011年以来,以特斯拉、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3年的20.2万辆上升至2019年的221万辆,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0%。从国家来看,中国在此期间大力发展新能源车,销量从2013年的1.7万辆提升到了2019年的120.6万辆,其中2019年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的比例达到了54.6%,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Model 3 已经成为爆款电动车型,特斯拉夺 19 年销量桂冠。全球市场看,19 年销量TOP20 的车企占据了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的83.5%,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其中,自Model 3 车型发售以来,特斯拉2019 年总销量为36.8 万辆,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车企销量第一;比亚迪销量为 22.95 万辆,位居全球第二;而北汽新能源则以 16.03 万辆排名第三。从具体车型来看,特斯拉 19 年 Model 3 车型共售出 30.01 万辆,真正意义上成为爆款电动车型,尤其在美国市场,是全美中小型豪华车型的销量冠军,超过了宝马2/3/4/5 系销量

之和,超过奥迪 A3/4/5/6 销量之和,超过奔驰 C 级、CLA、CLS、E-class 销售之和,同时在国内市场,Model 3 上险数量也超过了 4600 辆,力压蔚来 ES8/6、小鹏 G3、威马 EX5 等国内造车新势力。 3、国内销量节节攀升,规模效应促使Tesla 国内建厂。Tesla 入华,整车销量不断攀升,占全球的比重也逐步提升,预测今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的20%以上。对应公司在在国内的营收也是逐步增加,营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物流和整车进口关税,预估国产化后能节省物流及关税费用约 45%(根据此部分比例进行测算)。规模体量小的时候,影响很小,可以沿用全进口模式,但是规模销量大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在当地投资建厂,对比全球一线整车,比如奔驰,宝马,奥迪等车型,在国内车型销量达到一定规模,超过 10 万以上,考虑经济性,体积大,运输成本高的商品就需要考虑经济性了;从另一方面,中国有完整的新能车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从2014 年-2019 年整个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五连降,所以 Tesla 国产化是必然趋势。工厂一期建成建筑面积15.7 万平方米,规划产能 25 万辆,Model3 一月份产量 1000 辆/周,正在进行产能爬坡,2020 年 5 月有望爬升至 3000辆/周;下半年 Model Y 正式导入,10 月份达到周产量 1000 辆/月,年底有望升至 2000 辆/月。

2017年动力锂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2017年动力锂电池市场研 究报告 2016年12月

目录 前言 (6) 1.动力锂电池产能阶段性过剩,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是发展方向 (8) 1.1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暂时领先,高性能三元电池后来居上 (8) 1.1.1 14-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维持高增长 (8) 1.1.2新能源客车和乘用车对动力电池需求量较大 (9) 1.1.3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载比例暂具优势 (10) 1.1.4三元材料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优于磷酸铁锂 (11) 1.22020国内动力锂电池需求84GW H,其中三元需求65GW H (13) 1.2.1预计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66万辆 (13) 1.2.2预计2017年国内动力锂电池需求量约30GWh (14) 1.316年底国内动力锂电池产能估算超过100GW H,其中三元产能约39GW H (17) 1.3.1动力锂电池产能主要以磷酸铁锂和三元为主 (17) 1.3.2达到8GWh产能锂电池企业目前仅3家 (17) 1.4锂电池产能过剩推动行业洗牌,高镍NCM和NCA三元电池迎来发展 .. 19 1.4.1 17-18年国内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产能均处于过剩 (19) 1.4.2三元需求仍有增长空间,看好高镍NCM和NCA三元材料电池 (20) 1.4.3 17年动力锂电池价格下调压力较大,预计毛利率可维持相对稳定 (21) 2.政策护航,引导锂电池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2.1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 (23) 2.1.1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较大,能量密度要求提升推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洗 牌 (23)

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报告20081016.doc

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报告20081016 OO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10(四)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11三、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状况 13(一)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 13(二)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情况 13(三)我国锂离子电池重点厂商 13(四)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面临的问题 14四、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材料分析................................................................... ................................... 15 (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5 (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9 (三)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 ................................... 22 (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6(五)锂离子电池粘结剂 27五、锂离子电池原料矿资源分析................................................................... ................................... 28 (一)锂资源市场分析 28(二)钴资源市场分析 32(三)镍资源市场分析 35(四)锰资源市场分析 39六、锂离子电池下游产业市场分析 43(一)手机市场 43(二)手提电脑市场 44(三)电动工具市场 45(四)电动自行车市场 47(五)电动汽车市场 48七、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51(一)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 51(二)行业发展前景总体展望 52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报告所谓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度差电池,正负两极由两种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同时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碳负极,保证负极的电荷平衡,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经电解质嵌入正极(这种循环被形象的称为摇椅式机制)。在正常的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构氧化物层间嵌入嵌出,因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CoO2、LiNiO2 中低自旋配合物多,晶格体积小,在锂离子嵌入脱嵌时,晶格膨胀收缩性小,结晶结构稳定,因此循环性能好,而且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子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过程。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 1-1 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报告锂离子电池主要由七部分材料构成:(1)电池上下盖(2)正极——活性物质如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及其复合氧化物、磷酸铁(3)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4)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或石墨(5)有机电解液(6)粘结剂(7)电池壳(分为钢壳和铝壳两种)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简称为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 lithium ion battery,简称为LIP)两大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厚度很难降低,一般做到5-6mm 的多,再想做薄就比较困难了。新一代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聚合物化的程度上已经很高,所以形状上可做到薄形化(最薄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概览 (5) 1、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特点 (5) 2、电子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 (6) 3、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7) 4、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增速超全球 (8) 5、电子化学品各子行业分化明显 (8) 二、锂电池化学品: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1、锂电池化学品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2、中国锂电材料行业下行趋势将反转,在全球价值链底部攀升 (12) 3、原材料碳酸锂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供需处于紧平衡 (13) 4、3C 领域是锂电发展主战场 (14) 5、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强力拉动锂电池尤其是聚合物锂电池大发展 (15) 6、动力电池发展缓慢而曲折 (16) 三、正极材料:高压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发展迅猛 (22) 1、高电压高压实钴酸锂(LCO) (24) 2、锰酸锂和磷酸铁锂 (25) 3、高电压镍钴锰酸锂材料(NCM 三元材料) (26) 4、富锂高锰层状固溶体(OLO)和镍锰尖晶石(LNMS) (27) 四、负极材料:石墨类量增价跌,LTO发展空间广阔 (28) 1、钛酸锂(LTO) (30) 2、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31) 3、硅合金负极材料 (32) 五、锂电隔膜:国内生产商快速成长,进口替代效应显现 (32) 六、锂电电解液:全球产能释放迅猛,中国厂商迅速崛起 (36) 七、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41)

1、新宙邦:高速成长的电子化学品巨头 (41) 2、江苏国泰:快速发展的锂电电解液龙头 (43) 3、杉杉股份:综合性锂电巨头 (44) 4、沧州明珠:迅速崛起的锂电隔膜巨头 (45)

2020年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燃料电池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国内:商业化早期阶段,长远规划可期 (4) 1、产业情况:商业化早期阶段,有望与锂电形成互补 (4) 2、政策引导:借鉴锂电池发展经验,搭建规划框架雏形 (6) (1)高层重视程度持续提升,重磅氢能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6) (2)国补维持较高水平,新补贴标准值得期待 (6) (3)地方政策顺势跟进,氢能产业蓬勃发展 (7) 二、海外:他山之石,以日本氢能发展经验为鉴 (8) 1、起因:能源自给率低,倒逼氢能革命 (8) 2、规划: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未来氢能社会可期 (9) 3、研发:产学研一体化,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10) 4、能源供应:打造海外氢能供应体系 (12) 5、应用:优先开拓车用市场,完善加氢站等配套设施 (13) 6、应用: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14) 三、地方:多点开花,培育氢能产业集群 (15) 1、长三角: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16) 2、环渤海:张家口基地“以点带面”,迎合北方商用车市场 (18) 3、珠三角:广东多城联动,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19)

政策框架初成,长远规划可期。燃料电池已初步达到产业化标准,而当前氢能基础设施短板是限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 因素之一。国家对氢能/燃料电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发改委要求在2021年前完成氢能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未来随着国家级氢能规划的出台,有望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补贴层面,纯电动汽车珠玉在前,我国已形成了“购置补贴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的补贴模式,国补与地补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借鉴日本发展经验,推动产业健康成长。日本政府首先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氢能源战略定位,随后配合推出了氢能产业战略方向和目标,并不断更新发布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图,一系列“组合拳”对氢能产业的前期培育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研发方面,大力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氢能支持方面,打造海外氢能供应体系,完善国内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应用领域,优先开拓车用市场,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全国多点开花,培育区域产业集群。近年地方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扶持也在加速推进,已有17个省/直辖市出台了针对氢燃料电池的扶持政策,从产业规划、地方补贴、技术进步等多维度全方位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产业初期投资额大、经济效益慢,政府需提供财政支持、终端运营订单、基金直投、研发平台建设等多维度支持,因此国内氢能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现已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氢能产业集群。

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新能源电池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 资产信息网 目录 第一章行业概况 (1) 第二章商业模式和发展技术 (3) 2.1锂电池产业链和价值链 (3) 2.2技术发展 (4) 第三章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7) 3.1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7) 3.2发展和价格驱动机制 (8) 3.3竞争格局 (8) 3.4中国企业排名 (9) 3.5全球重要竞争者 (10) 第四章未来行业展望 (11) 第一章行业概况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是最为关键的部件,也是近年来产业链中投资火热的领域之一。动力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可分为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由于国家政策的实行以及消费者对高续航里程、高安全性能、快充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又因为许多动力电池企业对三元材料电池研发的突破和生产工艺的优化,三元材料电池超过磷酸铁锂电池,成为装机量占比第一的动力电池类型,尤其是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较为客观。目前,动力锂电池主要为三元材料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 图动力电池产业服务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图动力电池产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

第二章商业模式和发展技术 2.1锂电池产业链和价值链 动力电池四大上游原材料: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正极(当升科技)负极(璞泰来)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其中石大胜华生产的碳酸脂又是电解液溶剂的原材料)。中游厂商负责把原材料搜集经过一系列复杂制备工艺做成电池包,代表企业有: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等。下游企业主要分为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储能这三块,其中新能源车是主要供给方向,国内代表有:北汽新能源上汽广汽吉利长安长城等等整车企业。 图锂电池产业链结构图 图锂电池产业链动态推演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 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受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带动快速增长。 GGII 预计2022 年全球电动汽车锂电池需求量将超过325GWh。其次动力电池主要由三块组成:电芯、模组、电池包,其中电芯是核心具体制备工艺。 图电芯生产工艺流程图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1)

氢燃料电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公司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氢燃料电池项目 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中,上游是氢气的制取、运输和储藏,在加氢站对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氢气的加注;中游是电堆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将电堆和配件两大部分进行集成,形成氢燃料电池系统;在下游应用层面,主要有交通运输、便携式电源和固定式电源三个方向。 (二)项目选址 xx科技园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2147.73平方米(折合约63.19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07%,建筑容积率1.1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4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7.8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2147.7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9954.39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47626.9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4311.59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608.2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6台(套),设备购置费5338.38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39456.58千瓦时,折合66.3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9035.02立方米,折合0.77吨标准煤。 3、“氢燃料电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39456.58千瓦时, 年总用水量9035.02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7.07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6.0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3.56%,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科技园发展规划,符合xx科技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 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3130.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37.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59%;流动资金1892.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1%。

2020-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调研及全域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19 2020-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 行业调研及全域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全域营销战略概述 (5) 第一节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全域营销战略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全域营销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全域营销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一、重要性 (8)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可预见性 (8) (二)有利于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9) (三)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9) (四)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资源 (9) 二、企业市场营销的意义 (9) (一)降低客户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 (9) (二)强化企业竞争手段 (9) (三)加强市场壁垒的巩固 (10) (四)有利于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10) (五)有效提高市场绩效 (10) 三、小结 (10)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2) 第一节为什么看好磷酸铁锂电池? (12) 一、市场驱动,技术路线分化 (14) 二、技术进步,体积密度提升 (14) 三、成本下降,油车平价渐近 (16) 第二节2019-2020年需求:立足商用车,渗透中低端乘用车 (18) 一、商用车:铁锂电池的主战场 (18) 二、乘用车:铁锂电池适合中低端车型 (19) 三、成本驱动磷酸铁锂电池向乘用车领域持续渗透 (21) 四、低端乘用车降本优先,铁锂电池配套比例提升 (23) 第三节2019-2020年格局:电池一超多强,材料相对分散 (24) 第四节2019-2020年中国热销MPV电动化,磷酸铁锂电池有望复苏 (26) 一、五菱宏光引领,中国热门车型创造产销奇迹 (26) 二、五菱宏光/荣光纯电版进推荐目录,有望带动铁锂电池装机回潮 (27) 三、BYD刀片电池领衔,中高端乘用车试水铁锂电池 (28) 四、多款铁锂车型即将上市,LFP动力电池增量空间广阔 (29) 第五节LFP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梳理 (30) 一、LFP产业链 (30) 二、电池环节企业 (31) (一)宁德时代:铁锂电池份额第一,发力乘用车 (31) (二)鹏辉能源:专注LFP动力电池的低成本玩家 (31) 三、正极环节企业 (31) (一)德方纳米:LFP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第一,低成本方案不可复制 (31)

2020年燃料电池行业研究度报告

2020年燃料电池行业研究 度报告

一、背景:政策、成本推动下,FCV 开启放量降本 1. 车辆电动化大势所趋,燃料电池为商用车电动化的优选方案 电动化趋势下锂电技术路线率先突围,尤其带动了乘用车的电动化浪潮。相较之下,重载运输领域的电动化进程却略显缓慢。从市场规模看,2019 年国内重卡销量 117 万辆,远不及乘用市场庞大,但其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电动化意义不亚于乘用车。2019 年国内汽车销量 2577 万辆,其中重卡仅 117 万,占比不足 5%。从保有量看,截止 2020 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保有量 2.7 亿辆,其中载货汽车不足 3000 万辆,远不及乘用车等载客车辆。然而重卡等货运车型负荷重,运营时间长,燃油消耗量大,对推动节能环保意义重大。 FCV 在重载、长续航领域优势明显,加氢更为便捷,成为商用车电动化的优选。商用场景下随续航里程增长,锂电车辆电池质量占比快速提升,造成车辆运载能力下降。相较锂电,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相同续航里程下,FCV 在自重方面的优势将增加有效荷载。

除此之外,FCV 能够在 10- 15min 内完成氢气加注,而对纯电车型,快充桩充电时长仍需 1 小时上下,慢充近十小时。由于商用运营强度更高,FCV 成为其电动化的优选方案。 2. 政策、成本交替推动下,产业分两阶段实现快速成长 ?第一阶段:政策补贴阶段(2020-2024):2020 年 9 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暂定4 年示范期,采取以奖代补、城市群申报的扶持方案,推动 FCV 产业化进程。方案契合燃料电池技术特征和国内产业现状,据补贴方案内容,测算在政策落地后的 4 年补贴期间,FCV 全周期成本可以持平或低于燃油车,调动下游整车运营方的积极性,市场化需求逐步形成带动产销放量。补贴阶段政策是主要推动,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补贴期末 FCV 产销规模达到十万辆上下,市场规模千亿,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降至 2 元/W 附近,商用车为主要放量车型。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分析(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精)

————————————————————————————————作者:————————————————————————————————日期: 2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2009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甚至更为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利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1. 政策利好镍氢电池迎来投资盛宴 产业研究中心获悉,2010年6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到2010年12 月31日前适用。根据工信部出台的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对镍氢电池产业是一大利好。 1.1. 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3

2018年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摘要 作为第三代电池技术,锂电池凭借着储能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在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锂电池发展迅速,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可充电的二次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预计到2018年锂电池产业的产值将达到约320亿美元,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产值将占50%以上,超过160亿美元。201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2011年达到了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全年锂电池产量达到29.7亿颗,同比增长28.6%。保守估计,2018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了900亿元人民币。 锂电池巨大的市场潜力除了归功于其性能优点,也离不开近年来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多次明确支持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且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措施,例如国家对锂离子电池出口退税从13%上调至17%。同时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于电动汽车发展的鼓励政策也直接刺激了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 目前全球锂电池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三国,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韩国企业发展迅速,去年三星已经取代日本三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制造企业。中国锂电池制造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主要企业有比亚迪、欣旺达电子、天津力神电池等。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极高。其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极 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关键的原材料,决 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约占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 三分之一。目前,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镍锰 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为石墨。正是因为锂电池技术门槛高,该行业存在很高的利润水平。整个行业的毛利润率水平在50%以上,其中,隔膜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利润率最高。 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普遍为业内看好,在磷酸铁 锂电池领域,国内领军企业比亚迪已经制造出了全球首款基于磷酸铁 锂电池的电动汽车F3DM。 目录 摘要 (1) 一、................ 锂电池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产业政策4 (一)行业界定 (4) (二)行业主管部门 (4) (三)相关产业政策 (4) 二、行业基本情况 (6) (一)行业概述 (6) (二)市场容量 (10) (三)行业竞争格局 (12)

锂电池行业风险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锂电池行业风险与投资策略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c99898791.html, 1

目录 锂电池行业风险与投资策略分析 (3) 第一节锂电池行业风险分析 (3) 一、行业环境风险 (3) 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风险 (3) 三、行业政策风险 (3) 四、行业市场风险 (4) 五、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4) 第二节锂电池投资策略分析 (5) 一、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5) 二、企业营销策略 (6) 三、企业投资策略 (7) 四、企业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策略建议 (8) 2

锂电池行业风险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锂电池行业风险分析 一、行业环境风险 锂离子电池中含有的六氟磷酸锂、聚丙二乙烯(醇)等化学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有机污染。其含有的钴等重金属元素,也会对环境会造成危害,尤其是钴,含量相对较高,属于稀有贵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虽然锂电池本身的污染并不严重,但锂金属在提取冶炼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不亚于汽油产生的污染。金属锂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熔盐电解法和真空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系采用氯化锂为原料,在熔融电解槽内电解时分解为金属锂和氯气,在阴极析出锂,在阳极析出氯气。电解进行时,氯化锂离解为锂离子,向阴极移动并放电,形成的金属锂通过熔盐逐渐上升到电解槽表面或到锂收集室。在阳极析出的氯气通过熔盐上升至出口排出或收集。该法的最大缺点是电解时产生氯气污染严重,且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 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风险 地壳中锂元素的比例约为0.0065%,其丰度在各种元素中居第27位。海水中锂的总储量达2600亿吨,但浓度太小,提炼困难。世界盐湖锂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中国及美国。花岗伟晶岩锂矿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中国、津巴布韦、南非和刚果。印度和法国也发现伟晶岩锂矿床,但是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可经济开发利用的锂资源。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唐有根表示,即便是锂的成本和安全性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今后用锂电池替代汽油的话,也满足不了全部需求,因为这相当于用一种紧缺的资源去替代另一种紧缺的资源。此外,上游矿产品升值预期强烈,国内矿石开采能力大幅扩张;锂电池关键材料环节“版图之争”和“供应链之争”加剧;各家厂商的功能差异化新产品数量增加。 三、行业政策风险 相关产业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下 3

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10

长城证券 10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德国、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国的品牌,其中中国大陆已 超过10家,如尚德、阿特斯、天合光能、英利、晶澳等。 当前获得日本JET 认证的中国企业可谓寥寥可数,主要还是尚德、英利、天合、 赛维LDK 、阿特斯等,其中尚德、阿特斯等都还是早年进入布局的。随着欧美市 场的趋缓,众多组件制造商寻求更多有利可图市场时,日本的相关认证就变得 越来越难。 表4:日本市场主要组件厂商 国内企业 阿特斯、晶澳太阳能、尚德电力、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海润光伏等日本企业 夏普、京瓷、三菱电机、三洋、东芝、长州产业、KANEKA 、昭和石油等其他企业LG 、LS 工业、S-Energy 、Getwatt 、Hyudai Heavy Industries 等 资料来源:PV-Tech ,长城证券研究所 不仅仅组件,逆变器产品获得JET 认证也很困难,虽然全球有众多逆变器企业, 但获得JET 认证的逆变器公司数量非常有限,如德国SMA 、韩国LS 、台湾台达。 德国SMA 虽然进入日本市场比较早,但在当地的市场拓展并不理想。 另外,日本的光伏支架需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JISC8955。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 条件,例如地震频发,日本市场在设计、用料、施工上均较其它国家更为严谨。 以结构分析为例,日本光伏支架设计规范JISC8955中引用的安全系数,比欧洲 标准Euro Code 、美国标准IBC 更为保守。 日本市场的产品存在溢价 一般而言,日本市场看重产品质量与服务甚于价格,因此国内企业在欧美市场 上的低价模式,用于日本则收效甚微。同时,由于较高的上网电价补贴,使得电 站投资收益非常可观,因此,日本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溢价空间具有相当的容 忍度。另外,日本市场较高的认证门槛,将价格低廉而无品质保证的国内中小企 业拒之门外,健康有序的供求格局避免了价格战的发生。因此,日本市场成为全 球光伏产品平均销售价格(ASP )最高的市场。 图6:日本市场产品存在溢价空间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