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郭沫若天狗作品赏析

郭沫若天狗作品赏析

郭沫若天狗作品赏析
郭沫若天狗作品赏析

郭沫若天狗作品赏析 《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这首诗写于郭沫若 新诗创作的爆发期, 以下是“郭沫若天狗作品赏析”, 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 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能量的底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赏析一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 《天 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 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 突现了“天狗”气吞 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

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全诗四节, 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 故事 , 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 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 月星辰, 囊括自然万物, 以无限膨胀的“自我”, 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把 月来吞了”, “把日来吞了”,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把全宇宙来吞了”, 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 又透射其万钧之力, 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 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 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正 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 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 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 虽仅限于我一身, 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 ”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种大胆毁 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的生动写照。 正因为如此, 第三节中, 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 烈地行动起来, 它“飞奔”、 “狂叫”、 “燃烧”, “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如 大海一样地狂叫”、 “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并且无情地“剥”、 “食”、 “吸”、 “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 质上更敏锐、 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 最后, 以“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 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 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 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 精神的基调中。 《天狗》 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 直接以“天狗”自比, 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每行诗均以“天 狗”自比, 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 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 发式的奔突, 汹涌澎湃的激情。 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 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 峻峭等特点,这些特点又都统一在诗歌 奇峭雄劲,富有力度的风格上。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 自我, 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 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 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 ——“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 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诗人紧

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扫荡一切,摧毁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 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这种雄浑的意象,高昂的格调,奇峭的 笔法,唯有在想象极度丰富的浪漫主义大师郭沫若的笔下,才显得那样生动,传 神,富有感染力。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 式排比, 层层推进, 步步强化, 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 渲染了抒情氛围。 加之, 诗句 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具 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赏析二 千百年来习惯欣赏中和之美的中国读者,最初遭遇《天狗》,无不为其惊世 骇俗的粗犷美、强悍美所震颤。然而一旦品出其独特的况味与神韵,则无不留连 忘返,连声称绝:这是一首独步诗坛的奇诗! 诗作的主体意象"天狗", 既是诗人自我的化身, 又是五四时代个 性意识觉醒了的一代知识者的象征。 它以雄强勇武一往无前的气概, 发出了彻底 破坏、毁灭一切和重新创建一切的战斗呐喊。显然,只有具有了真正的个性意识 和自由意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才会拥有如此彻底的推翻 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革命思想, 才会拥有如此浩荡的英雄救世创世的磅礴恣肆的 激情。诗人借助天狗这一意象,以雄伟激扬之势和暴躁凌厉之气,彰显出解放了 的人之情感凌驾一切、控制一切、指点一切的权利和力量,并能动地反映了自由 自主自强自立的"真人"的本质, 从而创构出一种崭新的诗美传达经验 。 《天狗》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也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它 是强烈的情感之录音。为保证激情的畅抒,《天狗》不仅采用第一人称 " 我"直抒胸臆,而且从头到尾的二十九句诗行都以"我"字开头, 自始至终的单调句式反而增强了全诗一气呵成的整体连锁性, 信口开河、 不加打 磨的粗厉语言反而凸现了诗的力度, 拒绝包装、 径直袒陈的赤裸情感反而更易于 与读者交流共鸣。 《天狗》是想象艺术的杰出范例。诗作的开头以幻觉让实我进入幻我,以飞 落天外的奇特想象创造出一条神奇的天狗, 将破坏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理性意蕴 寓托其中,使之获得了具象化、形象化、生动化的表现。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 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极力拓展想象的空间。经由这一连串的想象和夸张,诗人 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可谓已达极至, 诗情感染的魅力闪射出明亮无比的光彩, 不仅 为诗作提高了艺术品味,而且为现代人自由情绪的抒发插上了宽广的翅膀。





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

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 郭沫若 是我们中国的著名文学 家, 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 是现代文学家、 历史学家、 新诗奠基人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天狗》原文 郭沫若 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 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底总量! 三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四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赏析: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 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 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 突现了“天狗”气吞 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 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全诗四节, 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 故事

, 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 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 月星辰, 囊括自然万物, 以无限膨胀的“自我”, 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把 月来吞了”, “把日来吞了”,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把全宇宙来吞了”, 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 又透射其万钧之力, 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 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 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正 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 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 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 虽仅限于我一身, 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 ”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种大胆毁 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的生动写照。 正因为如此, 第三节中, 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 烈地行动起来, 它“飞奔”、 “狂叫”、 “燃烧”, “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如 大海一样地狂叫”、 “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并且无情地“剥”、 “食”、 “吸”、 “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 质上更敏锐、 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 最后, 以“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 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 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 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 精神的基调中。 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 直 接以“天狗”自比, 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每行诗均以“天狗” 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 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 直抒胸臆, 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 的奔突, 汹涌澎湃的激情。 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 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峭 等特征,这些特征又都统一在诗歌 奇峭雄劲,富有力度的风格上。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 自我, 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 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 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 ——“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 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诗人紧 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扫荡一切,摧毁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 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这种雄浑的意象,高昂的格调,奇峭的 笔法,唯有在想象极度丰富的浪漫主义大师郭沫若的笔下,才显得那样生动,传 神,富有感染力。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

郭沫若天狗的赏析

郭沫若天狗的赏析 《天狗》是郭沫若 的代表作之一,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郭沫若天狗的赏析,希 望大家喜欢。 原文: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 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能量的底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赏析: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这首 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当时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 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 突现了“天狗”气吞 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

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全诗四节, 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 故事 , 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 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 月星辰, 囊括自然万物, 以无限膨胀的“自我”, 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把 月来吞了”, “把日来吞了”,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把全宇宙来吞了”, 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 又透射其万钧之力, 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 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 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正 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 于是, “天狗”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 量,“天狗”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 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 这么一段话:“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 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 代那种大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的生动写照。 正因为如此, 第三节中, 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 烈地行动起来, “天狗”“飞奔”、 “狂叫”、 “燃烧”, “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 “吸”、“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 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 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 革新精神, 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 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 的“涅磐”精神的基调中。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 直接以“天狗”自比, 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每行诗均以“天 狗”自比, 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 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 发式的奔突, 汹涌澎湃的激情。 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 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 峭等特点,这些特点又都统一在诗歌 奇峭雄劲,富有力度的风格上。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 自我, 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 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 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 ——“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

郭沫若《天狗》现代诗阅读与赏析

郭沫若《天狗》现代诗阅读与赏析 《天狗》 郭沫若 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 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底总量! 三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四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赏析: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 《天 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 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 突现了“天狗”气吞 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 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全诗四节, 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 故事 , 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 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 月星辰, 囊括自然万物, 以无限膨胀的“自我”, 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把 月来吞了”, “把日来吞了”,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把全宇宙来吞了”, 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 又透射其万钧之力, 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 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 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正

天狗

《天狗》背景知识补充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曾这样评价郭沫若:“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他最厌恶形式,而以自然流露为上乘,说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说,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底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人类底欢乐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 2.时代背景:《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凤凰涅盘》、《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这样陈述:“五四运动的

郭沫若专题基础知识

郭沫若(2006.简论郭沫若的诗学主及其意义、2001.简述《女神》的思想特征、2000.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成就、简述《女神》的思想容特征、1999.比较胡适《尝试集》和郭沫若《女神》) 作品: a.《女神》:剧曲诗歌集,郭沫若的第一本新诗集。1921年8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收入 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主要作品有《鹭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棠棣之花》(戏剧)《女神之再生》(诗剧)《湘累》(诗剧)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b.《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是郭沫若诗歌的又一代表作,在艺术上是属于另一种 风格的作品。1923年10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为创造社丛书之一。主要作品有《天上的市街》《星空》《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孤竹君之二子》(诗剧)等。《星空》中多数诗篇是"五四"退潮后,郭沫若苦闷寂寞但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的反映。 c.其它诗集:《瓶》《前茅》《恢复》《战声集》《蜩螗集》 d.历史剧本:《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 《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 e.郭沫若早期的诗学主:郭沫若《论诗三扎》: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 +(适当的文字);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a.《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b.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创造,成为《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 c.《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 族的自我形象。如《凤凰涅槃》,凤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正经历着伟大的涅槃,“死灰中更生”的历史过程。如《炉中煤》,中华古国成了“我”“心爱的人儿”“年青的女郎”; 在《女神》里,处处喧嚣着自觉的呼声,如《天狗》:“我飞奔,我狂叫…我便是我呀”,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与个体)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 d.《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女神》中 的“我”不仅表现了崭新的民族魂,也袒露着诗人自己的灵魂。 e.《女神》同时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在美学追求中的在矛盾。这也是《女神》价值所在:它 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a.郭沫若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 论(即无神,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自然是我的表现)的思想基础上。 b.《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由此形成了“女神体”雄奇的艺 术风格。【壮阔性:诗人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居于中心的是地球,海洋,太阳的形象。奇异性: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如《地球,我的母亲》。飞动性: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从宇宙万物看到了“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力”。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即形式是自由的。每首诗的节数,诗节的行数,每一行 的字数都不固定,押韵不统一。但要求格律的某种统一。

有感于郭沫若的作品==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郭沫若就是凭借这本诗集震撼了整个诗坛乃至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 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质量上来说,《女神》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诗集,不仅充分显示了诗歌革命的实绩,而且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的基本内容,是对旧世界的深刻诅咒和对新世界的热烈向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对生我养我的地球于劳动人民真挚由衷的赞美讴歌,对古往今来一切革命者与先贤烈士的无比崇敬,是对自然,对科学,对近代文明,对“人”包括自我的热烈赞颂。《女神》中诗歌的形式多为打破束缚、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而其艺术风格则是狂飚突进、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浪漫主义。气势恢弘,格调雄浑、昂扬,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我们不妨把积极浪漫主义拆分为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时代精神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女神》的内容和形式与“五四精神”正相合拍。郭沫若感受到了在20世纪初,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祖国的新生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毫无疑问,诗人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中国当时的战争的状况,“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南方,想在

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表明了“光明同黑暗底战争”,发出了“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的热情呼唤,并且坚信通过斗争,一定能使“光明更生”、“宇宙更生”。在《炉中煤》中,诗人把拥有一颗火热爱国心的自己,比成炉中烧黑了的炉中煤,深爱着“年轻的女郎”——祖国。这种爱国的热情在《凤凰涅磐》中也有集中体现。它宣告着在五四开辟的新时代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华民族(凤凰)正经历着伟大的涅磐,终将在“死灰中复生”。诗中“凤歌”“凰歌”以低昂悲壮的葬歌结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凤凰更生歌”以热诚和谐的欢唱预示着“光明”“新鲜”“华美”“芬芳”的新时期的到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沫若通过《女神》喊出了当时时代变革的最强音。 《天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1919年的下半年和1920年的上半年,那时,正是他情感最炙热的时候。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一开始诗人便自称是“天狗”,可以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自我表现所带来的自豪感。《天狗》是诗人在五四精神下对自我个性解放的赞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 《女神》在表现自由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十分的反抗精神,比如《匪徒颂》中异常激进地把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中有杰出贡献的进步人士称为匪徒来赞美,正体现了这种激进的反抗精神。

郭沫若天狗的原文

郭沫若天狗的原文 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郭沫若 天狗的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天狗的原文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能量)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郭沫若先生天狗的鉴赏: 郭沫若先生的 《天狗》 一诗最初发表于 1920 年 7 月上海 《时事新报·学灯》 上。这首诗在国内发表的时候,郭沫若先生还在日本留学,正系统地接受着现代 科学思想和人文观念的洗礼与熏陶。 郭沫若先生留学日本时期, 也是他新诗创作 的高|潮期,诗人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自己对世界与自我的全新理解和感 悟写成分行的文字,源源不断地邮寄到国内,邮寄给他的知己宗白华,而宗白华 也异常赏识郭沫若先生的创作才华,他曾回忆自己在《时事新报》从事编辑生涯 时,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阅读“每天寄来的一封封字迹劲秀,稿纸明洁,行列整 齐而内容丰满壮丽的沫若的诗!”。宗白华不仅喜欢郭沫若先生的文字,还把这 些分行的文字一一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时事新报》文学 副刊《学灯》上。《天狗》就是见诸报端的其中一首,在这首诗里,作为中 国传统文化中有意义的喻指符号的“天狗”, 不再是立于我们想象尽头、 象征着 大自然神秘魔力的“自在”之物, 而是化为一种现实的“自为”之物, 是诗人自 我觉醒与青春勃发的生命情态的形象写照。 诗人借无所不能的“天狗”形象来比 喻自我生命的蓬勃绽放, 写出了面对风云际会的新的历史时代, 一个生命个体对 于现代性*的高峰体验。 在文学史家看来, 中国现代文学就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 表达现代 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因此,追求现代性*便构成了中国现代作家 文学创作中的基本的价值诉求和表达策略。所谓现代性*,一般是指一种强烈的 现代时间意识, 一种关于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征候与生命情状 的描摹,它强调现在与过去的非延续性*、断裂感,也强调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命 对于理性*、 自由与权力的占有和支配, “现代性*的开始引来了历史上独一无二 的社会形式, 而这一形式又在现代文化的多样性*中得以呈现。 现代性*本质上是 动态的,使人们能够控制自然,能积极地改变社会生活,能通过民主政治和平地 管理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据史料记载,郭沫若先生是在 1913 年离开祖国来 到日本的。 在“四书五经”滋养下成长起来的郭沫若先生, 此时心中积攒的只是 对于农业文明、 对于古老中国文化传统的丰富体认, 头脑中拥有的也只是传统的 世界观、价值观与宇宙时空观。到了日本后,他得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与代 表现代化新潮的西方科学与文化产生亲密的接触与频繁的对话, 他如饥似渴地学 习歌德,学习惠特曼,学习哥白尼,也学习达尔文,学习斯宾诺莎,在西方科学 思想与文化观念的不断冲击下, 他的生命观、 世界观与宇宙时空观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 一个崭新的极度膨胀的自我形象逐步在心灵空间壮大起来, 这形象使诗人 感到精力充盈、活力无限,感到不可遏止的兴奋和紧张,以至于随时将要爆裂开 来。这个每时每刻都在热烈灼烧着诗人情绪与神经的形象,最后被诗人命名为 ——“天狗”。

郭沫若作品天狗的读后感

郭沫若作品天狗的读后感 《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作品天狗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郭沫若作品天狗的读后感1 正因为如此,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精神的基调中。 《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的奔突,汹涌澎湃的激-情。

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峭等特点,这些特点又都统一在诗歌奇峭雄劲,富有力度的风格上。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自我,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诗人紧紧抓装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扫荡一切,摧毁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这种雄浑的意象,高昂的格调,奇峭的笔法,唯有在想象极度丰富的浪漫主义大师郭沫若的笔下,才显得那样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郭沫若作品天狗的读后感2 郭沫若,就文学领域言,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相当成就。

郭沫若的诗歌评价

郭沫若的诗歌评价 郭沫若 是现代文学 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那么关于郭沫若的诗歌 评价如何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郭沫若的诗歌评价的相关文章, 供大家阅 读! 内容提要 当今一般读者对郭沫若评价不高, 而“专业阅读”却甚表称许, 形成两极阅 读现象。本文指出两极阅读的偏误,提出对《女神》等时代性很强,而今比较隔 膜的经典作品,阅读时应尽量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三者结合,以摸 索和感触当年由作品—读者互动互涉而形成的“阅读场”, 从而达到比较有历史 感的评价。文中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物心理特征,及其“多变”的原因,认为 郭沫若毕竟是一位真实的诗人,对其天才与凡庸都应有同情的了解。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 两极阅读现象 阅读场 创作心理素质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标示着新诗初创期 的最高成就,最能体现“五四”的时代特色。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 由《女神》所奠定的。对《女神》往往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文学史的读法”, 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寻找价值,并确定其地位。当今各种现代文 学史, 几乎都是这样评价郭沫若的。 有一种学术界流行的排座次的说法是“鲁郭 茅巴老曹”,不一定准确,但也可见对郭的评价甚高。而“非专业的读法”则比 较偏重个人或行时的审美趣味,注重本文,不太顾及“历史链条”,并不看重像 《女神》这种时代性、现实性强的“经典”。当今许多青年读者对郭沫若其人其 诗不感兴趣,评价不高,用的多是“非专业读法”。两种读法本无所谓高下,然 而当今许多大学的讲台或专家的文章对郭沫若甚表称许, 而一般读者却不敢恭维, 这种两极性的阅读现象就很值得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者不能不面对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对《女神》的接受有这么大的时代反差? 一 这就牵涉到评论角度问题,以往对《女神》的评说,一般都是从两个角度进 行,一是思想内容方面,即考察《女神》如何体现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 如何代表“五四”的声音,等等。常见的对郭诗的基本主题作摘句式的归纳,以

郭沫若的代表作

郭沫若的代表作 篇一:郭沫若 郭沫若先生是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尤其是他的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的,然而学界对其作品和人格的讨论却呈现出两极现象。“两极阅读”是不是绝对的两极,“文学史读法”是否应该对“非专业读法”进行“强制性”引导,本文将试图对此进行讨论。 一、“两极阅读”现象产生及产生原因探析 “两极阅读”现象是对郭沫若先生的作品评价出现的两种对立观点的现象,年轻读者对郭沫若的作品没有很大兴趣,评价也不一定高,而文学史的评价却很高。[2]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限制的,只有正确了解这些因素,才能客观看待“两极阅读“现象。 1两极阅读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具有时代的隔膜。 (1)、郭沫若的诗具有思想的前瞻性,把握其诗歌需从思想内涵去领会。郭沫若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家,真正走向文学的舞台是由于其在诗歌上的突破和影响力。以收入《女神》的《天狗》为例,初读其作品,就有一种让人狂躁的感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一样地飞跑”。诗人在反复渲染心中的狂热,预示着一种强烈的爆发力量。而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此诗,则无法领会郭沫若在所处时代思想的爆发性。这对以前陈腐的思想造成毁灭性打击。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的,但在当时,却是很难得的。正是情感的渲染,思想的深刻,使他的诗歌在当时具有魅力,特别是在年轻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感悟郭沫若当时的诗歌,应该站在当时当时的高度去领悟。在思想上的差异性解读是形成两极阅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2)、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处于新旧诗体转型的过程中,其诗歌的创作与今天新诗存在差异,故会形成“两极阅读”现象。郭沫若说过:“我所写的一些东西,只不过飞翔我一时的冲动,随便地乱跳舞的罢了。”[3]由此可见,郭沫若的创作很多只是一时灵感激发,当时创作之际只是依靠满腔激情,并没有注重文辞修饰。如收入《女神》的《晨安》:“……晨安!万里长城呀/啊啊!雪的旷野呀/啊啊!我所敬畏的俄罗斯呀/晨安!我所敬畏的Pio呀/晨安!雪的帕米尔呀/晨安!雪的喜马拉雅呀/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这首诗作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他选取富有生命力的名词让人如临其境。但可以说没有美感而言,基本是地名的罗列。这是郭沫若有意而为之。当时新旧文体转型,郭沫若的贡献就是要改变旧诗体追寻辞藻华丽、对仗讲究的现象。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也正是因为郭沫若在这方面的探寻和贡献,从而奠定了他在20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地位。在新诗日益成熟的今天解读郭沫若的诗歌会形成隔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3)、郭沫若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中,特殊的时代造就特殊的作品,许多新的意象的使用与今天存在差距。正确解读其作品,必须设身处地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中。如在《晨安》中:“晨安!太平洋呀!太平洋上的诸岛呀!太平洋上的扶桑呀/扶桑呀!扶桑呀!还在梦里裹着的扶桑呀/醒呀!Mesame呀/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诗人就选取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定意象,尽情地召唤时代的光明使者。这在当时无疑是十分难得的。如果不能置身于当时去考虑,当然无法领悟诗歌的魅力,对其作品自然就会发生误解。 2、“两极阅读”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对郭沫若人格的怀疑,从而产生对其文格的质疑。 (1)正确看待郭沫若人格流变及其文学史地位。对郭沫若先生的文学史地位的评定主要是其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其历史剧作,但是在其人格上却历来有许多质疑。主要体现在信仰中人格问题,关键时刻脱离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对革命信仰不坚定;信用中的人格问题,他答应鲁迅和他联合起来,共同“向旧社会进攻”,但随即在其出版的《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中就出现了围攻鲁迅的文章;婚姻家庭中的人格问题,为了自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 郭沫若的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分别是《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以及《孔雀胆》。大家平时会看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吗?关于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棠棣之花》“棠棣之花”,“棠棣”出自《诗;小雅》有《常棣》一诗,代指兄弟情义。《棠棣之花》既是郭沫若五幕历史话剧,又是越剧剧目,亦名《芳草碧血》。两个剧目均根据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事迹改编。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

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屈原》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对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虎符》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写于1942年,1943年首演。该剧描写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魏安厘王二十年(纪元前二五七年),秦国侵赵,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亲自突围到魏国求援。魏王的异母弟信陵君认为赵魏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因此,他固请魏王发兵救赵。暴戾狭隘自私的魏王执意不肯,反劝赵降秦。信陵君亲率三千门下客,前往救援。侯瀛建议窃取魏王虎符,凭符调用老将晋鄙统率的十万魏兵。如姬夫人素来佩服信陵君“宽厚爱人”的品质和“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也感念他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因此冒死盗符。信陵君佩符至晋鄙军中,晋鄙疑,朱亥杀之,信陵君统兵八万解赵之围。魏王杀信陵君全家,信陵君之母魏太妃代如姬受过自杀。如姬逃出宫后,本可以逃至邯郸请信陵君保护,但为了不损害信陵君的声名,在父亲墓前自杀。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高渐离》《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

《天狗》赏析

《天狗》的艺术赏析 《天狗》是郭沫若《女神》中的名篇,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正体现着这首诗强悍、狂暴、紧张的风格。 传神、传声,是《天狗》的一明显特征,第一印象之下的品读,铿锵有力的字句,串成一串磅礴有力的字符直达脑门,为之震撼。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 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 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 痛苦历程。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是五四时期人们 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 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 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的奔突,汹涌澎湃的激情。 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峭 等特点,这些特点又都统一在诗歌奇峭雄劲,富有力度的风格上。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自我,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 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诗人紧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扫荡一切,摧毁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这种雄浑的意象,高昂的格调,奇峭的笔法,唯有在想象极度丰富的浪漫主义大 师郭沫若的笔下,才显得那样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为之神,为之韵,《天狗》集聚艺术特色,值得深究。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造史剧,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因此:他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

浅谈郭沫若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浅谈郭沫若诗歌文学创作,以《女神》为例 09文秘姚毅 2011年11月6日 【摘要】郭沫若,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在众多学术领域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同郭沫若史学题材相比,郭沫若的诗歌直抒胸臆和大胆描写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论述.我们既不能用浪漫主义去定性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也不能用表现主义去规范它,而将它视为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水乳交融的泛表现主义更符合实际。郭沫若表现主义具有对内表现心灵,对外担负社会使命的二重性格,又因它同浪漫主义与中国民族审美观念的结合,因而使它具有了全新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活力,这样,郭沫若就可以借助这种全新的表现精神,既与世界文学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步调,又紧紧应和着五四的节奏与旋律,从而使表现主义与中国的时代主潮取得了共同的方向。 【关键词】:破旧立新、精神的现代性、“五四”新时代美好想象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他的早期诗歌创作量丰富,主要有《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这些作品依照风格可分为三类:豪放类:气势宏伟,境界开阔,充满了无所畏惧的破坏精神和顶天立地的创造精神。婉约类:风格阴柔。革命类:大多写于壮怀激烈的革命运动之中,诗人以诗歌作武器,进行革命的斗争。《女神》是郭沫若诗歌的代表作。主题内容:爱国主义的主题;表现了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五四时代精神。对光明、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大胆地抒写自我;有着泛神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1破旧立新的观念贯穿始终 《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于使人创作个性的统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需要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女神》是五四时代诗的宣言。在艺术上,诗句想象大胆奇特,色彩瑰丽。大量采用历史和神话题材,境界开阔,文化韵味深厚而神奇。大胆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使诗情酣畅淋漓。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郭沫若是从布鲁诺、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西欧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及中国、印度古代哲学里吸取泛神论的思想。泛神论的思想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奇特想象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 《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

1、通过郭沫若的《天狗》在思想艺术上的特色,说明郭沫若...

1、通过郭沫若的《天狗》在思想艺术上的特色,说明郭沫若的诗歌怎样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2、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通过徐志摩诗歌与郭沫若诗歌的比较,进而说明徐志摩及新月派诗人“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努力与贡献。 3、闻一多的《发现》在艺术构思上有何特点?谈谈这首诗怎样体现了闻一多“建筑美”的追求? 4、可以把戴望舒的这首《乐园鸟》看作是现代人的“天问”,仔细琢磨诗中的“五问”,想一想:诗人对人(自己)无休止地的理想追求提出了怎样的疑问,这反映了现代人(作者)的怎样一种矛盾的心境? 5、卞之琳的《断章》只有短短四行,却可以引发出读者与评论者的多样阐释。有读者将本诗读解为人生不过是一种别人的“装饰”。也有人把《断章》看作是“一首情诗”,或者说是“想写的情诗中的片断”,请细细捉摸本诗,对前述“释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另作解读。 6、试比较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黎明的通知》的不同。谈谈《黎明的通知》中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以及历史黎明期的欢乐感是怎样表现的。 7、通过阅读《十四行集》,《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原野的小路》、《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深夜又是深山》、《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等篇,谈谈你对冯至诗歌艺术特色的认识。 8、阅读穆旦的《赞美》,在总体把握全诗的思绪、情调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本诗的语言。 9、通过阅读《赞美》、《出发》、《诗八首》或选读《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五月》、《还原作用》、《控诉》、《幻想的乘客》、《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冬》等篇。尝试写一篇《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比较》。 10、通过对北岛《走向冬天》、《古寺》、《走吧》、《红罂粟》等诗歌的阅读,谈谈北岛诗歌的风格特色。 11、阅读舒婷的《会唱歌的鸢尾花》,选择几个段落,分析诗中如何使用修饰性语词和假设、让步、转折等句式,看看这些修辞方式是怎样传达出叙述者的曲折情感。 12、翟永明的《母亲》这首诗以女儿对于母亲的认同作为基本视角,展现“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内心伤痛。这种感受世界的方式曾被理解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结合《女人》组诗,并细读《母亲》这首诗,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13、阅读海子的《麦地与诗人》,仔细体味“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分析诗句如何把单一的诗歌意象转化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