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

1、名词解释

(1)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2)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称为共晶转变。

(3)包晶转变:成分为H点的δ固相,与它周围成分为B点的液相L,在一定的温度时,δ固相与L液相相互作用转变成成分是J点的另一新相γ固溶体,这一转变叫包晶转变或包晶反应。即HJB---包晶转变线,LB+δH→rJ

(4)枝晶偏析:合金以树枝状凝固时,枝晶干中心部位与枝晶间的溶质浓度明显不同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5)晶界偏析:晶粒内杂质原子周围形成一个很强的弹性应变场,相应的化学势较高,而晶界处结构疏松,应变场弱,化学势低,所以晶粒内杂质会在晶界聚集,这种使得溶质在表面或界面上聚集的现象称为晶界偏析

(6)亚共晶合金:溶质含量低于共晶成分,凝固时初生相为基体相的共晶系合金。(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时,共晶合金可能获得亚(或过)共晶组织,非共晶合金也可能获得全部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合金所获得的全部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织。

(8)离异共晶:在共晶转变时,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个相即附着在初晶相之上,而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初晶晶粒的晶界处,从而失去共晶组织的特征,这种被分离开来的共晶组织称为离异共晶。

(9)纤维组织: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得模糊不清,晶粒已难以分辨而呈现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这称为纤维组织。

(10)胞状亚结构:经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后,晶体中的位错线通过运动与交互作用,开始呈现纷乱的不均匀分布,并形成位错缠结,进一步增加变形度时,大量位错发生聚集,并由缠结的位错组成胞状亚结构。

(11)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12)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最重要特征是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集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13)能量起伏:能量起伏是指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有的能量,会偏离体系平均能量水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

(14)垂直长大:对于粗糙界面,由于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入这些位置与晶体结合起来,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中生长,故这种长大方式为垂直生长。(15)滑移临界分切应力:晶体的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但其中许多滑移系并非同时参与滑移,而只有当外力在某一滑移系中的分切应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该滑移系方可以首先发生滑移,该分切应力称为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16)树枝状长大:当相界面处的温度由于结晶潜热的释放而升高,使液相处于过冷条件时,则可能产生负的温度梯度。此时,相界面上产生的结晶潜热即可通过固相也可通过液相而散失。相界面的推移不只由固相的传热速度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部分的相界面生长凸出到前面的液相中,则能处于温度最低(即过冷度最大)的液相中,使凸出部分的生长速度增大而进一步伸向液相中。在这种情况下,液-固界面就不可能保持平面状而会形成许多伸向液体的分枝(沿一定的晶向轴),同时在这些

晶枝上又有可能会长出二次晶枝,在二次晶枝上再长出三次晶枝,晶体的这种生长方式称为树枝生长或树枝状结晶。

2、什么是弹性形变?并用双原子分子模型来解释其物理本质。

【答】弹性变形是指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那部分变形,可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来了解它的物理本质。

原子处于平衡时,其原子间距为r0,势能U处于最低位置,相互作用力为零,这是最稳定的状态。当原子受力后将偏离其平衡位置,原子间距增大时将产生引力;原子间距减小时将产生斥力。这样,外力去除后,原子都会恢复其原来的平衡位置,所产生的变形便完全消失,这就是弹性变形。

3、为什么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往往是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

【答】这是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其面间距最大,点阵阻力最小,因而容易沿着这些面发生滑移;滑移方向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方向是由于最密排方向上的原子间距最短,即位错b最小。

4、○1简述不可形变第二相弥散强化机制。

【答】位错绕过机制是不可变形第二相弥散颗粒的强化机制,即由于不可变形颗粒对位错的斥力足够大,位错运动受阻,以弯曲形式向前移动,异号位错相互抵消,留下围绕颗粒的位错环后,位错继续向前滑移。颗粒半径或颗粒间距越小,不可形变第二相弥散强化效果越明显;当颗粒尺寸一定时,体积分数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2简述可形变第二相弥散强化机制。

【答】当第二相为可变形微粒时,滑移位错将切过粒子,并使之随同基体一起变形,即所谓切过强化机制。第二相粒子与基体保持共格或半共格、弹性模量的差异、晶体结构差异等均造成位错运动受阻。此外,增加可变形粒子的尺寸和体积分数,有利于提高强度。

5、分析纯金属生长形态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答】纯金属生长形态是指晶体宏观长大时界面的形貌。界面形貌取决于界面前沿液体的温度分布。

(1) 平面状长大:当液体具有正温度梯度时,晶体以平直界面方式推移长大。此时,界面上任何偶然的、小的凸起伸入液体时,都会使其过冷度减小,长大速率降低或停止长大,而被周围部分赶上,因而能保持平直界面的推移。长大中晶体沿平行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或沿散热的反方向生长,而其他方向的生长则受到抑制。

(2) 树枝状长大:当液体具有负温度梯度时,在界面上若形成偶然的凸起伸入前沿液体时,由于前方液体有更大的过冷度,有利于晶体长大和凝固潜热的散失,从而形成枝晶的一次轴。一个枝晶的形成,其潜热使邻近液体温度升高,过冷度降低,因此,类似的枝晶只在相邻一定间距的界面上形成,相互平行分布。在一次枝晶处的温度比

枝晶间温度要高,这种负温度梯度使一次轴上又长出二次轴分枝。同样,还会产生多次分枝。枝晶生长的最后阶段,由于凝固潜热放出,使枝晶周围的液体温度升高至熔点以上,液体中出现正温度梯度,此时晶体长大依靠平界面方式推进,直至枝晶间隙全部被填满为止。

6、分析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与第二相强化在本质上有什么异同?(讨论)

【答】相同点:都是位错运动受阻,增加了位错滑动的阻力,即提高了塑性变形的阻力,使得材料得到强化。 不同点:①加工硬化:位错密度增大,位错阻力和形成割阶消耗外力所做的功;②细晶强化:增加了晶界,增加了位错塞积的范围;③固溶强化:溶质原子沿位错聚集并钉扎位错;④第二相强化:分散的强化相颗粒迫使位错切过或绕过强化相颗粒而额外做功

7、纯金属凝固时,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大小是否相同?一般情况下两者哪一个大?为什么?什么情况下两者相同?

【答】两者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小。这是因为非均匀形核时,形核是在一定形核位置(如模壁、形核剂颗粒等)上进行的,其形核功的大小取决于晶核和形核位置之间的界面能和接触角,设晶胚的形状为球冠,则非均匀形核功与均匀形核功之比为323cos cos ()4G f G θθθ?-+==?*非*均一般情况下,所以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小于均匀形核的形核功。只有在形核位置与金属完全不润湿的情况下,此时,即非均形核功的形核功才和均匀形核的形核功相等。

8、什么叫临界晶核?它的物理意义及与过冷度的定量关系如何?

根据自由能与晶坯半径的变化关系,可以知道rr*的晶胚才有可能成核;而r=r*的晶胚既可能消失,也可能稳定长大。因此,半径为r*的晶胚称为临界晶核。其物理意义是,过冷液体中涌现出来的短程有序的原子团,当其尺寸r>r*时,这样的原子团便可成为晶核而长大。临界晶核半径r*,其大小与过冷度有关。 T

L T r m m

?=12*σ

9、胞状亚结构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答】经一定塑性变形后,变形晶体中位错线通过运动交互作用,形成位错缠结,进一步增加变形量,大量位错发生聚集,并由缠结的位错组成胞状亚结构。变形度越大,胞状亚结构数量越多,尺寸越小。

10、根据凝固理论,试述细化晶粒的基本途径。

【答】由凝固理论可知,结晶时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目Z 取决于形核率N 和晶体长大速率Vg 两个因素,即即Z ∝N/Vg 。基本途径:

(1)增加过冷度△T 。△T 增加,N 和Vg 随之增加.但是N 的增长率大于Vg 的增长率。因而,N/Vg 的值增加,即Z 增多。

(2)加入形核质,即变质处理。加入形核质后,可以促使过冷液体发生非均匀形核。即不但使非均匀形核所需要的基底增多,而且使临界晶核体积减小,这都将使品核数目增加,从而细化晶粒。

(3)振动结晶。振动,一方面提供了形核所需要的能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正在生长的晶体破断,可增加更多的结晶核心,从而使晶粒细化。

11、若在晶体中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晶核时,证明临界形核功△Gc与临界晶核

体积Vc之间的关系为

V

C

C

G

V

G?

-

=

?

2

1

12、会推导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晶核的临界形核功,临界形核半径,及临界形核功与临界晶核体积,表面能的关系。

=

13、二元合金相图分析:

○1会画相图○2会标组织组成物○3会分析凝固过程○4会画冷却曲线○5会求解合金成分以及两相的相对含量。

最新材料科学基础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总结填空 1.过冷奥氏体发生的马氏体转变属于(非扩散型相变)。 2.碳钢淬火要得到马氏体组织,其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k)。 3.珠光体型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4.工件淬火后需立即回火处理,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硬度(越低)。 5.共析成分的液态铁碳合金缓慢冷却得到的平衡组织是P(铁碳相图) 6.表征材料表面局部区域内抵抗变形能力的指标为(硬度)。 7.下列原子结合键既具有方向性又具有饱和性的是(共价键)。 8.下面哪个不属于大多数金属具有的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 9.面心立方结构晶胞中原子数个数是( 4 )。 10.如图1所示的位错环中,属于刃型位错的是()。 11.A为右螺旋位错,B为左螺旋位 错,C为正刃位错,D为负刃位错, E为混合位错。 判断方法是根据柏氏矢量与位错线 所形成的角度,图中位错环所标的 方向为位错线的规定方向,柏氏矢 量垂直于位错的是刃型位错,然后 将柏氏矢量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与位错方向相同的为正,相反的为负,叫做顺正逆负。柏氏矢量与位错方向平行的是螺型位错,方向相同的为右螺,方向相反为左螺,这叫做顺右逆左。除ABCD四点之外位错环上其他任意一点均是混合位错。 12.固体材料中物质传输的方式为(扩散)。液态是对流。 13.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 14.由一种成分的液相同时凝固生成两种不同成分固相的过程称为(共晶)。 15.共析包晶 16.碳原子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为(铁素体)。 17.钢铁材料的热加工通常需要加热到(奥氏体)相区。 18.成分三角形中标出了O材料的成分点( )。三元相图 19.白铜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20.45钢和40Cr钢比较,45钢的(淬透性低(合金),淬硬性高(含碳量))。 21.金属塑性变形方式的是(滑移)。孪生 22.高分子大分子链的柔顺性决定了高分子材料独特的性能。 23.在置换型固溶体中,两组元原子扩散速率的差异引起的标记面漂移现象称为柯肯达耳效应。 24.为减少铸造缺陷,铸造合金需要熔点低、流动性好,因此一般选择共晶点附近的合金。 25.根据相律,对于三元合金,最大的平衡相数为4个。 26.调质处理是淬火+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27.材料塑性常用断后伸长率和断后收缩率两个指标表示。

(完整版)厦大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 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和能量的描述 (1)主量子数ni: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和核间平均距离,即量子壳层,取正整数K、L、M、N、O、P、Q (2)轨道动量量子数li:给出电子在同一量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电子亚层),与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有关,s,p,d,f (3)磁量子数mi: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数或轨道数,决定原子轨道或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4)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i:表示电子自旋的方向,取值为+1/2 或-1/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占据能量最低的壳层,使体系的能量最低。而在同一电子层,电子依次按s,p,d,f的次序排列。 (2)Pauli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一样的两个电子。因此,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最多容纳2n2电子。 (3)Hund原则:在同一个亚能级中的各个能级中,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原子间的键(见作业) 第二章固体结构 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原子(或分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即存在长程有序。性能上两大特点:(1)固定的熔点;(2)各向异性 空间点阵的概念将晶体中原子或原子团抽象为纯几何点(阵点)即可得到一个由无数几何点在三维空间排列成规则的阵列—空间点阵特征:每个阵点在空间分布必须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 晶胞: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 选取晶胞的原则: Ⅰ)选取的平行六面体应与宏观晶体具有同样的对称性; Ⅱ)平行六面体内的棱和角相等的数目应最多; Ⅲ)当平行六面体的棱角存在直角时,直角的数目应最多; Ⅳ)在满足上条件,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 空间点阵是晶体中质点的几何学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由于各点阵的周围环境相同,只有14种。 晶体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 晶带 所有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或平行于此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所有的这些晶面都称为共带面。晶带轴[u v w]与该晶带的晶面(h k l)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hu+kv+lw=0 ————晶带定律 凡满足此关系的晶面都属于以[u v w]为晶带轴的晶带

2020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了,工作之中充满欢乐,但又有难言的苦衷,对于我们汝州市体育中学的学生,班主任工作真是不轻松,在面对他们调皮和聪明并存的双重情况下,我只有审慎选择合理的方法, 我的小结分以下几部分: 1、对学生情况的掌握: ①学生底子差、基础特别薄弱; 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③任性、自我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④思维活跃,反映灵敏,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快,对外界的变化反映灵敏; ⑤没有良好的习惯,前五天花钱花个够,后五天饥一顿,饱一顿,要请假。

2、对班风情况的掌握: ①学生在对事物的认同上容易达成共识; ②学生活跃,乐于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 ③学生中也有较强的自我组织活动能力; ④思想浮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 3、我的工作方法: ①腿勤、口勤、手勤,以身作则,有条有理; ②以学习为中心,形成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风; ③作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④随时同学生谈心,及时找出缺点,使学生加以改正。 ⑤在班上树立正气,对不良苗头及时制止。

4、我的工作思路: ①教会学生做人。在班级管理中,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反思自己,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学会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②正确看待基础和发展的关系。针对我们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恰当地看待基础和发展的关系。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他们。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半学期我班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风有所进步,班风有正气,学生基本上没有因班主任的工作失误而流失。 ③教育应用针对性。在班上设立了严厉的奖罚制度,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差生进行个别谈心、家访等工作,使差生迎头赶上。 二、教学工作:今年我教的科目是七年级教学,学生基础差,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我从个个环节做起,一个环节也不放松。 ①备课。备课是教学环节第一步,决定这些课的成功与失败。虽然按我的教龄可能简备,提纲式的备课,但 ___这样做。还是一节一节地认真详细的备课。细心琢磨 ___使学生接受的更快。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

材料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塑形变形: 2、滑移:晶体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着特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的平移滑动。滑移后再晶体表面留下滑移台阶,且晶体滑移是不均匀的。 3、滑移带:单晶体进行塑性变形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抛光表面有许多线条,称为滑移带。 4、滑移线:组成滑移带的相互平行的小台阶。 5、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表示晶体滑移是可能采取的一个空间方向。滑移系越多,晶体的塑形越好。 6、单滑移:当只有一组滑移系处于最有利的取向时,分切应力最大,便进行单系滑移。 7、多滑移:至少有两组滑移系的分切应力同时达到临界值,同时或交替进行滑移的过程。 8、交滑移:至少两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这种滑移叫交滑移。(会出现曲折或波纹状滑移带\最易发生交滑移的是体心立方晶体\纯螺旋位错) 9、孪生变形: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一定的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作均匀的切变所产生的变形。(相邻晶面的相对位移量相等) 10、孪晶:孪生后,均匀切变区的取向发生改变,与未切变区构成镜面对称,形成孪晶。 11、晶体的孪晶面和孪生方向:体心,{112}【111】,面心立方{111}【112-】,密排六方{101-2} 【1-011】。 12、软取向,硬取向:分切应力最大时次取向是软取向;当外力与滑移面平行或垂直时,晶体无法滑移,这种取向称为硬取向。 13、几何软化、硬化:在拉伸时,随着晶体的取向的变化,滑移面的法向与外力轴的夹角越来越远离45度时滑移变得困难的这种现象是几个硬化;当夹角越来愈接近45度,使滑移越来越容易进行的现象叫做几何软化。 14、细晶强化:晶体中,用细化晶粒来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为细晶强化。也能改善晶体的塑形和韧性。 15、固熔强化:当合金由单相固熔体构成时,随熔质原子含量的增加,其塑性变形抗力大大提高,表现为强度,硬度的不断增加,塑性、韧性的不断下降,的这种现象称为固熔强化。(单相) 16、(多相)沉淀强化、时效强化:相变热处理 17、(多相)弥散强化:粉末冶金 18、纤维组织:随变形量的增加,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扁平晶粒,变形量很大时,各晶粒一不能分辨而成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称为纤维组织。 19、带状组织:当金属中组织不均匀,如有枝晶偏析或夹杂物时,塑性变形会使这些区域伸长,在热加工后或随后的热处理中会出现带状组织。 20、变形织构:多晶体材料中,岁变形度的增加,多晶体中原先取向的各个晶粒发生转动,从而使取向趋于一致,形成择优取向。丝织构【***】平行于线轴,板织构{***}【***】平行于扎制方向。 21、制耳:用有织构的扎制板材深冲成型零件时,将会因为板材各方向变形能不同,使深冲出来工件边缘不齐,壁厚不均的现象。 22、应变硬化、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属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作用:变形均匀,均衡负载,增加安全性,提高强度 23、冷拉:试样在拉断前卸载,或因试样因被拉断二自动卸载,则拉伸中产生的大变形除少量可恢复外,大部分变形将保留下来的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2020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2020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篇一】2020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 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 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 生的创造水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这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团 员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 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我还积极参加各类 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 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一、增强学习,持续提升思想业务素质。 这个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 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 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 学生的创造水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在思想 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 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升,使自己能顺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合岗位竞聘的需要。 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间的差别,写出心得体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 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 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 有持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 更新,也催促着我持续学习。所以,本学期,除了积极参加政治理论 学习外,我还积极实行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养,

《材料科学基础》总复习(完整版)

《材料科学基础》上半学期容重点 第一章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键合类型(离子健、共价健、金属健、分子健力、混合健)及其特点;键合的本质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重点说明离子晶体的结合能的概念; 晶体的特性(5个); 晶体的结构特征(空间格子构造)、晶体的分类; 晶体的晶向和晶面指数(米勒指数)的确定和表示、十四种布拉维格子;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缺陷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离子半径、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配位数及配位多面体; 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结构,鲍林规则(第一、第二);书上表2-3下的一段话;共价健晶体结构的特点;三个键的异同点(举例); 晶体结构缺陷的定义及其分类,晶体结构缺陷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举例); 第三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相的定义 相结构 合金的概念:

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1)晶体结构 无限互溶的必要条件—晶体结构相同 比较铁(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与其它合金元素互溶情况(表3-1的说明) (2)原子尺寸:原子半径差及晶格畸变; (3)电负性定义:电负性与溶解度关系、元素的电负性及其规律;(4)原子价:电子浓度与溶解度关系、电子浓度与原子价关系;间隙固溶体 (一)间隙固溶体定义 (二)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原子尺寸因素 (三)间隙固溶体的点阵畸变性 中间相 中间相的定义 中间相的基本类型: 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表示方法 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种类 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 二元系相图: 杠杆规则的作用和应用; 匀晶型二元系、共晶(析)型二元系的共晶(析)反应、包晶(析)

型二元系的包晶(析)反应、有晶型转变的二元系相图的特征、异同点;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 了解三元相图中的直线法则、杠杆定律、重心定律的定义; 第四章材料的相变 相变的基本概念:相变定义、相变的分类(按结构和热力学以及相变方式分类); 按结构分类:重构型相变和位移型相变的异同点; 马氏体型相变:马氏体相变定义和类型、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点,金属、瓷中常见的马氏体相变(举例)(可以用许教授提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金属、瓷马氏体相变性能的不同――作为题目) 有序-无序相变的定义 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温度、玻璃态转变点及其黏度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一级相变的相变;二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二级相变的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连续型相变(spinodal相变)按原子迁动特征分类: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 铸造C081 张云龙 一、名词解释 1、空间点阵:由周围环境相同的阵点在空间排列的三维列阵称为空间点阵。 2、晶体结构:由实际原子、离子、分子或各种原子集团,按一定规律的具体排列方式称为 晶体结构,或称为晶体点阵。 3、晶格常数:(为了便于分析晶体中的粒子排列,可以从晶体的点阵中取一个具有代表性 的基本单元作为点阵的基本单元,称为晶胞。)晶格常数就是指晶胞的边长。 4、晶向指数:(在晶格中,穿过两个以上结点的任一直线,都代表晶体中一个原子阵列在 空间的位向,称为晶向。)为了确定晶向在晶体中的相对取向,需要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称为晶向指数。 5、晶面指数:(在晶格中,由结点组成的任一平面都代表晶体的原子平面,称为晶面)为 了确定晶面在晶体中的相对取向,需要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称为晶面指数。 6、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称为晶向族。 7、配位数:每个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8、致密度:计算单位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比值称为致密度。 9、各向异性:晶体的某些物理和力学性能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数值,此为晶体的各向 异性。 10、晶体缺陷:通常把晶体中原子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出现不完整性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11、点缺陷:在三维方向上尺寸都有很小的缺陷。 12、线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令一个尺寸上尺寸较大的缺陷。(指各种类型的位错, 是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13、面缺陷: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令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 14、刃型位错: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垂直的位错。 15、螺型位错: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的位错。 16、混合型位错:位错线与滑移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而成任意角度的位错。 17、位错的滑移: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位错沿滑移面的运动称为位错的滑移。 18、位错的攀移:刃型位错在正应力的作用下,位错垂直于滑移面的运动。 19、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的模等于该晶向上原子的间距的位错则为单位位错。 20、部分位错:柏氏矢量的模小于该晶向上原子的间距的位错则为部分位错。 21、扩展位错:两个肖克莱部分位错中间夹一层错,这样的位错组态称为扩展位错。 22、肖克莱部分位错:层错区与完整晶体区的交线。 23、弗克莱部分位错:层错区与右半部分完整晶体之间的边界。 24、上坡扩散:扩散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而导致成分偏析或形成第二相的扩散。 25、下坡扩散: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而导致成分均匀的扩散。 26、原子扩散:扩散中只形成固溶体而无其它新相形成的扩散。 27、反应扩散:扩散中有新相形成的扩散。 28、自扩散:在均匀的固溶体或纯金属中原子的扩散,此种扩散不伴有浓度的变化。 29、互扩散:在不均匀的固溶体中异类原子的相对扩散,此种扩散伴有浓度的变化。 30、体扩散:通过均匀介质的扩散。 31、扩散能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

2020年度小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度小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如流水,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一年的工作, 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这个年,既忙碌,又充实,在校领导和同事们 的协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各方面的工作。现将本学年的工作做一个 小结,借以促动提升。一、思想工作方面 本人思想端正,热情努力,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并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升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合 社会发展的形势。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水平全部用于学校 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 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 同提升,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作为老师我更明白,只有持续充 电,才能维持教学的活力。这学期有幸有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 学习活动,持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 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教育教学方面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 高素质的下一代。今年上半年本人担任初三(8)班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同时兼带初一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备课量大,任务繁重自不必多言。虽然很消耗脑力,每天要转换角色,转换思路上两节不同的数学课, 但是却使自己更快的再次熟悉教材,知识量也飞速增加,并融会贯通. 这对提升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协助!痛并收获着,快乐着!我想,这种跨头 的独特经历今后不会在有了! 下半年本人担任初一(7)班的班主任,担任初一4、7两个班的数学 教学工作.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本人仍以培养学生自学水平为主,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目标。通过教育,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拥有知识能够 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使自己成为一个睿智和有品位的人!本人深切 的明白,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

材料科学基础要背知识总结

2010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参考材料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 2-1 Crystalline and Non-crystalline 结晶态与非晶态 Crystalline: The state of a solid material characterized by a periodic and repeating three-dimensional array of atoms,ions,or molecules. Non-crystalline:The solid state wherein there is no long-range atomic order.sometimes the terms amorphous,glassy,and vitreous are used synonymously. 2-2 Single crystalline materials and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 单晶与多晶材料 Single crystalline materials:A crystalline solid for which the periodic and repeated atomic pattern extends throughout its entirety without interruption.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Referring to crystalline materials that are composed of more than one crystal or grain. 2-3 Crystal structure, point lattice and unit cell 晶体结构、空间点阵、单位晶胞 Crystal structure:For crystalline materials,the manner in which atoms or ions are arrayed in space.It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unit cell geometry and the atom positions within the unite cell. point lattice:The regula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points in crystal space. unit cell:The basic structural unit of a crystal structure.It is generally defined in terms of atom(or ion) positions within a parallelepiped volume. 2-4点群与空间群 点群:是指宏观晶体中对称要素的集合。它包含了宏观晶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和以及它们相互间的组合关系。 空间群:晶体内部结构中全部对称要素的集合。 2-5 Direction indices and plane indices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晶向指数:晶体点阵在任何方向上分解为相互平行的结点直线组,质点等距离地分布在直线上。位于一条直线上的质点构成一个晶向。用表示,其中u v w是晶向矢量在参考坐标系X Y Z轴上的矢量分量等比例化简而得到。 晶面指数:可将晶体点阵在任何方向上分解为相互平行的结点平面,即晶面,用表示,h l k是晶面在三个坐标轴(晶轴)上截距倒数的互质整数比。 2-6 Coordination number and coordination polyhedron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 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为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 配位多面体:由原子(或离子)与其配位原子(或异号离子)组成的多面体结构为配位多面体。

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篇

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篇 工作总结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工作总结,能寻找出工作中不足和优势,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教师个人年度 工作总结范文5篇,欢迎阅读。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在师德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 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地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 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对待学校分配的工作,在思想上 不敢有半点懈怠,积极认真的去完成,向优秀的同志看齐,用更高的标 准要求自己,不甘于平淡,不流于平庸.在与人相处中,做到谦虚谨慎,与 人为善,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二)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常规严格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 辅导工作。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 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把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 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 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班级工作: (1)本学期进行家访28次,主动电访80余次。10月获得班主任 之星。 (2)家长对班级整体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满意率比上期有一些提高,师生关系融洽。(3)班级五项评比、寝室生活两项工作呈上升的

趋势。班主任工作连续3个月为一等奖(4)庆祝国庆比赛获学校三等奖, (5)关注班级整体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协助各科任老师对 班级教育教学4、语文教研方面 以上汇报,还有许多不足,恳请领导和教师的监督、关心、帮助,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学校增光添彩,愿和全校教职工携 手并进,共创美好明天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 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 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 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 教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 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 方法,以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 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 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 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 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中学 **教育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 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 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 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充分得以自由地运用。四、 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工作上不计酬劳,任劳任怨,通过和同事们 的共同努力,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工

关于新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八篇

关于新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八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教师年度工作总结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转眼间,来到xx中学工作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一年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但是,一年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都可以用意义非凡来概括。在这近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以下是我对一年工作的总结 一、师德方面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 在教学准备上,新老师面临的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

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对此,工作之初,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课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这门课的兴趣。但是,我也坚信“万事开头难”。所以,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因为写好教案是上好课德前提。 我有幸能得到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老师梁义红老师的指导,他在教学方面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使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在从教学理论方面。我在课余时间阅读了教育学理论的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书籍,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晚上也尽量到校,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作为新教师,我唯有以最充分的准备、的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 20xx即将过去,作为一个老师,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行为上要

2019年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复习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1)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2)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称 为共晶转变。 (3)包晶转变:成分为H点的δ固相,与它周围成分为B点的液相L,在一定的温度时,δ固相与L液相相互作用转变成成分是J 点的另一新相γ固溶体,这一转变叫包晶转变或包晶反应。即HJB---包晶转变线,LB+δH→rJ (4)枝晶偏析:合金以树枝状凝固时,枝晶干中心部位与枝晶间的溶质浓度明显不同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5)晶界偏析:晶粒内杂质原子周围形成一个很强的弹性应变场,相应的化学势较高,而晶界处结构疏松,应变场弱,化学势低,所以晶粒内杂质会在晶界聚集,这种使得溶质在表面或界面上聚集的现象称为晶界偏析 (6)亚共晶合金:溶质含量低于共晶成分,凝固时初生相为基体相的共晶系合金。 (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时,共晶合金可能获得亚(或过)共晶组织,非共晶合金也可能获得全部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合金所获得的全部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织。

(8)离异共晶:在共晶转变时,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个相即附着在初晶相之上,而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初晶晶粒的晶界处,从而失去共晶组织的特征,这种被分离开来的共晶组织称为离异共晶。 (9)纤维组织: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得模糊不清,晶粒已难以分辨而呈现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这称为纤维组织。 (10)胞状亚结构:经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后,晶体中的位错线 通过运动与交互作用,开始呈现纷乱的不均匀分布,并形成位错缠结,进一步增加变形度时,大量位错发生聚集,并由缠结的位错组成胞状亚结构。 (11)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 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12)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最重要特征是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集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13)能量起伏:能量起伏是指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 有的能量,会偏离体系平均能量水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 (14)垂直长大:对于粗糙界面,由于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 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入这些位置与晶体结合起来,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中生长,故这种长大方式为垂直生长。 (15)滑移临界分切应力:晶体的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但其中许多滑移系并非同时参与滑移,而只有当外力在某一滑移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点缺陷1范围分类1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2线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位错3面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的晶体缺陷 2点缺陷的类型1空位.在晶格结点位置应有原子的地方空缺,这种缺陷称为“空位”2.间隙原子.在晶格非结点位置,往往是晶格的间隙,出现了多余的原子.它们可能是同类原子,也可能是异类原子3.异类原子.在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晶格中,不同种类的原子替换原有的原子占有其应有的位置3点缺陷的形成弗仑克耳缺陷:原子离开平衡位置进入间隙,形成等量的空位和间隙原子.肖特基缺陷:只形成空位不形成间隙原子.(构成新的晶面)金属:离子晶体:1 负离子不能到间隙2 局部电中性要求 4点缺陷的方程缺陷方程三原则: 质量守恒, 电荷平衡, 正负离子格点成比例增减. 肖特基缺陷生成:0=V M,,+ V O··弗仑克尔缺陷生成: M M=V M,,+ M i ·· 非计量氧化物:1/2O2(g)=V M,,+ 2h·+ O O不等价参杂:Li2O=2Li M,+ O O + V O··Li2O+ 1/2O2 (g) =2Li M, + 2O O + 2h· .Nb2O5=2Nb Ti ·+ 2 e, + 4O O + 1/2O2 (g) 5过饱和空位.晶体中含点缺陷的数目明显超过平衡值.如高温下停留平衡时晶体中存在一平衡空位,快速冷却到一较低的温度,晶体中的空位来不及移出晶体,就会造成晶体中的空位浓度超过这时的平衡值.过饱和空位的存在是一非平衡状态,有恢复到平衡态的热力学趋势,在动力学上要到达平衡态还要一时间过程. 6点缺陷对材料的影响.原因无论那种点缺陷的存在,都会使其附近的原子稍微偏离原结点位置才能平衡即造成小区域的晶格畸变.效果1提高材料的电阻定向流动的电子在点缺陷处受到非平衡力(陷阱),增加了阻力,加速运动提高局部温度(发热)2加快原子的扩散迁移空位可作为原子运动的周转站3形成其他晶体缺陷过饱和的空位可集中形成内部的空洞,集中一片的塌陷形成位错4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空位移动到位错处可造成刃位错的攀移,间隙原子和异类原子的存在会增加位错的运动阻力.会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 位错 7刃型位错若将上半部分向上移动一个原子间距,之间插入半个原子面,再按原子的结合方式连接起来,得到和(b)类似排列方式(转90度),这也是刃型位错. 8螺型位错若将晶体的上半部分向后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再按原子的结合方式连接起来(c),同样除分界线附近的一管形区域例外,其他部分基本也都是完好的晶体.而在分界线的区域形成一螺旋面,这就是螺型位错 9柏氏矢量.确定方法,首先在原子排列基本正常区域作一个包含位错的回路,也称为柏氏回路,这个回路包含了位错发生的畸变.然后将同样大小的回路置于理想晶体中,回路当然不可能封闭,需要一个额外的矢量连接才能封闭,这个矢量就称为该位错的柏氏矢10柏氏矢量与位错类型的关系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垂直.(依方向关系可分正刃和负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平行.(依方向关系可分左螺和右螺型位错).混合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夹角非0或90度. 柏氏矢量守恒1同一位错的柏氏矢量与柏氏回路的大小和走向无关.2位错不可能终止于晶体的内部,只能到表面,晶界和其他位错,在位错网的交汇点, 11滑移运动--刃型位错的滑移运动在晶体上施加一切应力,当应力足够大时,有使晶体上部向有发生移动的趋势.假如晶体中有一刃型位错,显然位错在晶体中发生移动比整个晶体移动要容易.因此,①位错的运动在外加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②位错移动的方向和位错线垂直;③运动位错扫过的区域晶体的两部分发生了柏氏矢量大小的相对运动(滑移);④位错移出晶体表面将在晶体的表面上产生柏氏矢量大小的台阶.螺型位错的滑移在晶体上施加一切应力,当应力足够大时,有使晶体的左右部分发生上下移动的趋势.假如晶体中有一螺型位错,显然位错在晶体中向后发生移动,移动过的区间右边晶体

XX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XX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 个人年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收集了《xx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了,工作之中充满欢乐,但又有难言的苦衷,对于我们汝州市体育中学的学生,班主任工作真是不轻松,在面对他们调皮和聪明并存的双重情况下,我只有审慎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我的小结分以下几部分: 1、对学生情况的掌握: ①学生底子差、基础特别薄弱; 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③任性、自我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④思维活跃,反映灵敏,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快,对外界的变化反映灵敏; ⑤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前五天花钱花个够,后五天饥一顿,饱一顿,要请假。2、对班风情况的掌握: ①学生在对事物的认同上容易达成共识; ②学生活跃,乐于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 ③学生中也有较强的自我组织活动能力; ④思想浮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 3、我的工作方法: ①腿勤、口勤、手勤,以身作则,有条有理; ②以学习为中心,形成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风; ③作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④随时同学生谈心,及时找出缺点,使学生加以改正。⑤在班上树立正气,对不良苗头及时制止。 4、我的工作思路: ①教会学生做人。在班级管理中,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反思自己,提升

自我的人格魅力,学会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并利用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清明节到风穴寺给烈士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平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5?12” ___对学生进行爱的奉献教育。②正确看待基础和发展的关系。针对我们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恰当地看待基础和发展的关系。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他们。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半学期我班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风有所进步,班风有正气,学生基本上没有因班主任的工作失误而流失。 ③教育应用针对性。在班上设立了严厉的奖罚制度,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差生进行个别谈心、家访等工作,使差生迎头赶上。二、教学工作:今年我教的科目是七年级教学,学生基础差,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我从个个环节做起,一个环节也不放松。①备课。备课是教学环节第一步,决定这些课的成功与失败。虽然按我的教龄可能简备,提纲式的备课,但 ___这样做。还是一节一节地认真详细的备课。细心琢磨 ___使学生接受的更快。②上课: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多发言。开学初,教委检查工作,听了我一节课,得到了好评。肯定了我对体育中学的学生讲课的独特性、创造性、发展性。③批改作业:作业是验证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试金石,也是讲好下节课的基础。是不可忽略的教学环节,所以我对每一本作业都认真批改,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2021年考研考点归纳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2021年考研考点归纳与考研 真题 第1章材料概论 1.1 考点归纳 一、材料的分类 工程材料按属性可分为四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由前三类相互组合而成复合材料; 按使用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和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能的功能材料。 1.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中包括两大类型: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有色金属主要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镍合金等; (2)在有色金属中,铝及其合金用得最多,这主要是因为铝及其合金的以下特性: ①重量轻,只有钢的1/3; ②有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远距离输送的电缆中多用铝; ③耐大气腐蚀,可用来制作容器和包装品、建筑结构材料及导电材料。 2.陶瓷材料 (1)传统的陶瓷材料是由粘土、石英、长石等成分组成,主要作为建筑材料使用;(2)新型的结构陶瓷材料,其化学组成和制造工艺都大不相同,其成分主要是 A12O3、SiC、Si3N4等; (3)新型结构陶瓷在性能上的优点: ①重量轻;

②压缩强度高,可以和金属相比,甚至超过金属; ③熔点高,耐高温; ④耐磨性能好,硬度高; ⑤化学稳定性高,有很好的耐蚀性; ⑥电与热的绝缘材料。 (4)新型结构陶瓷在性能上的缺点: ①容易脆断; ②不易加工成形。 3.高分子材料 (1)高分子材料又称聚合物; (2)按用途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三大类型; (3)塑料又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4.复合材料 (1)金属、聚合物、陶瓷自身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如把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可分为三大类型:塑料基的复合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的复合材料;5.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1)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介电功能材料和磁性材料等; (2)光电子材料; (3)超导材料。 二、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