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民素质

浅谈农民素质

浅谈农民素质
浅谈农民素质

浅谈农民素质与收入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只有不断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养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就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造成当前农民收入增速不快的原因既有一些外部因素,也有一些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政府有关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更新不快,行为跟进力度不够,制度创新的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措施未完全到位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不快,农民心理品质一般,农民文化素质缺乏“后继补氧”,与现代生产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影响文化补氧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取决于当地的村风和民风。村风和民风就是指当地农民做事的意识和方式,实际上这就是文化。

当前,由于各镇、村文化建设水平的不均衡也导致了部分中青年农民接受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坚持性水平的差异。比如,有些村打麻将、打牌之风盛行,无业青年整天沉溺于赌博,上班职工下班后的主要业余生活也是在麻桌、牌桌上度过,他们根本无心、无暇来读读书,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其次,发达的网络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虽然每个镇都有数量不等的网吧,但都是作为赢利实体,网络技术没有和现代生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不少农村青年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再次,我市的文化教育机构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开放力度还不够,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

农民心理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农民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心态。心态是一个人综合的心理品质的体现,它融一个人的知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价值观、性格、能力于一体。当代大部分农民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普遍。再次是缺乏“危机感”。这部分人往往对自己的工作缺乏一个长远的计划,工作做到那儿就算那儿,认为现在学不学新知识并不重要,三是缺乏工作的“耐挫力”。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打退堂鼓,不愿吃苦,四是盲目的“攀比心理”在部分人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其实质是一种虚荣心,反映了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以正确的参照点来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形成了一种迷茫的人生态度,无所事事,甚至是惹是生非,制造事端。

当前及以后增加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条。

1、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

现代新农民素质结构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农民的信息素养,它是指农民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分析与自身所从事工作有关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相关文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

首先,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文件作为指导。其次,整合地方教育资源,确保培训场所、培训人员、培训经费、培训师资落实到位。再次是分阶段推进。可以采用先培训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再滚动推进的培训方式。最后,可组织多种形式的参观、比赛活动,营造信息技术学习的浓厚氛围。

2、重视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需要多部门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灵活实施。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工作母机,是开展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主阵地。建设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具有一定权威的技术培训网站。网站建设要立足于我市经济发展的实情,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实施。另外,要本着资源整合的意识,把各单位优秀的培训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他们的整体优势,为广大农民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典型引路,普及推广先进知识和技术。有关部门要抓住培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及时进行宣传推广。让其他人汲取他们可贵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品质,促进自身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工作动机,把个人理

想和现实岗位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致富本领。

政府和企业要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比如,可实施劳动技能免费培训,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得用心、开心、安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要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要坚持贴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要求,充分利用节日和集市,广泛开展花会、灯会、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农民自娱自乐。要开展好“三下乡”等活动,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宣传文化部门要同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密切协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共建、区域共建、工农共建活动,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小型化、经常化文化活动,支援农村文化建设。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可以孕育农民自己的情操,还可以增进与别人的情谊,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和关怀,真正达到文化化人的目的,提高农民素质。

总而言之,生产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物质产品质量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少,最终也决定了人收入的多少。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围绕提高农民素质这一课题,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农民素质提升交流材料

农民素质提升交流材料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xx年以来,镇将大规模培训农民,教给农民致富技能,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经过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仅供参考。 一、培训前农民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农民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关注度不高,主动接受科技知识的意识不强。求温饱、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对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认识不够,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单一。从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来看,通过看电视获取信息的约占80%,通过书本报纸获取信息的约占10%,而通过电视关注农技知识的比例更小。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实用技术,发展经济产业底气不足,怕冒风险。 2、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的需求强烈,但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途径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农民需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培训技能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手段,现有最主要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乡镇农业农村干部、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地传授,而这种方式更多地受到村落农户及所处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的制约,还受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人员能力素质的约

束,在面上缺乏广度。根据镇政府对农民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看,90%的农民希望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多数为种养殖业培训,其次是外出打工实用技能培训,再次是农产品经营知识培训,需要法律维权知识和文化知识培训较少。 3、农民对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甚至不予关心,维权意识淡薄。通过调查,从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来看,对《农村土地承包法》、惠农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大部分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对于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有的农民明确表示不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78%的农民不知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什么。60%的农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想到要诉求的是政府,只有10%的农民表示会去找“派出所”。 4、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依然存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80%的农民平常的唯一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还有15%的农民基本没有娱乐活动。农村生存环境的好坏、地理位置的优劣、农民经济水平的高低与农民整体素质高低、科技意识的强弱成正比。越是地理位置偏远、越是经济落后的村组,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越是低下。 二、培训所取得的成效 农村人才不足特别是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实用型人才稀缺,成为了本镇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此,镇党委政府统一认识,加大投入,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为抓手,

浅谈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浅谈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文章标题:浅谈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看,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指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及职业技能的提高,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参与能力的提高。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内含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集中概括,其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实现,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乡风文明”就是在农村剔除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树立健康向上、重视科学的风尚。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农村地区教育状况相对较差,在广大农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有的甚至成为影响农村安定的诱因。通过在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养农民健康向上的精神情趣,文明整洁的新型农村才能真正持久地建立,否则,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将是一个不完善的新型农村。“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不仅要求基层村干部增强自身民主法制意识,更需要广大农民提高参与基层民主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这只有通过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及法律知识来实现。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新农村建设的力量看,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生产,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任务的实现最终要靠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高素质的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有直接的联系。特别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是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对农民的素质必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新要求。具体来说,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城市化建设需要农民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懂市场经济规律、善于经营和运用先进科技的新型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总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不提高农民的素质就不会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来看,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按这一要求来说,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具有很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障碍。农民素质低,不仅影响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传统经济生产难以向现代生产转化,也影响农民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从社会生产对劳动者要求来讲,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而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农民健康状况较差、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较差等。据统计,在中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正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而西方发达国家都把提高国民素质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如受过大学、中学及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德国占67%,日本占50%,英国占78%,相比之下,我国农民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和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改变农民素质偏低的状况,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成功地处理好农民素质与新

略谈农民素质现状及解决方法

略谈农民素质现状及解决方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纯朴是农民思想素质的主旋律,但是小富即安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严重等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对腐朽落后的东西认识不清,甚至沉溺于封建迷信活动;部分青年农民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有所膨胀。在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普遍,讲文明、讲卫生的风气尚未形成。很多地区的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差,乱砍乱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农民素质不高,农民素质高又增加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正以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强调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1、农民素质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科学的支撑和推动,现代农业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但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才能实现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这一转化能否顺利实施是与农民素质直接相关的。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如果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农业技术,较快地接纳、消化和吸收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从而充分实现新成果、新技术的效益。 2、农民素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摆脱了短缺的局面,农业生产由受资源约束变成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时而出现了价格走低的“卖难”现象。因此,必须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与此相适应,农民应改变过去单纯种植、养殖而向农、牧、副、渔、工、商、服务等产业多方面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民素质的作用被充分地展示出来。素质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整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不是农民把握市场,而是市场主宰农民,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也就难以优化,结构调整可能变为盲目调整,结果

如何提高我的职业素养论文

如何提高我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后天学习实践培训得来的,其重要性表现在:它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它可以改变人生;它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滴培养职业理想。人的素质能在日常的生活习性中得以展现和流露,习惯也是个人素质的真实写照。所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必须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及点滴做起,看过汪中求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成败》的人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 2、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培养职业兴趣。这是一个职业素质锻炼的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及其他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大学生要把握好每次这样的机会,不要害羞,不要胆怯,不要怕丢面子,在训练中要做到“胆大、心细、脸皮厚”。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可以利用好每个假期去社会实践,无论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都是很好培养职业素质的机会。只要你树立“职业神圣”的观念,你就会从你从事的每项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业素质并加以培养。同时,你也能从实践中改进自己以前不足的职业素质理念,不断的培养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得到不断的升华。 以上都是从大学自身角度来说的。我们知道大学生毕竟是从小在学校度过的,对社会了解不多,对就业信息了解太少,刚出社会对他们来说面临着很多压

力,所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靠自身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辅助指导。 1.建立学生——学校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2.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及其影响因素也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如自信心的培养、政治素质的培养、就业观念的培养等等都是职业素质培养新增的内容! 姓名: 李剑锋 学号:09354316

新型农民培训心得体会

新型农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新型农民培训个人总结 改革的春风吹暖了祖国大地,幸福的生活普及了大江南北,在党对农村各项惠农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踊跃参加了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深感体会很多很多。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农业生产的也有很多奥妙,真是行行出状元。在农广校学习十多天来,体会很深,肩上的担子感觉很沉,强烈的责任心也觉得很浓,只恨自己来的太迟太晚,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很有大作为的”。农村是一所大学校,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很多,农业生产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年一个样,从传统的人工生产到生产操作机械化,这样的变化体现了社会发展进步。 在学习期间,我努力学习,倾听农业专家及老师们对果蔬栽培技术,科学种田方法精心的讲解,并学习施肥,防虫治病等技术。不懂不要装懂,勤思好学,学习过硬的科学种田技术,把科学种田的技术,做好传帮带的作用,带领村民科学种田,发家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村民,不辜负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希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是我们农民的好学校,感动最深、体会最好,衷心祝愿县农广校越办越红火,祝各位专家、领导技师工作顺利,身体

健康,与农民打成一片,为广大农民热情服务,做好农民的良师益友。篇二: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 心得体会 我叫XXX,通过参加本次新型职业农民“水稻班”的培训,本人心得颇多,感受甚深。特别是各位 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知识,许多都是我们平时不知 道的。在实际操作中都是似是而非的。老师的讲 课通俗易懂。 刘赋华书记讲的新兴职业农民素养与农业 发展新理念,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型农民 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及要求,还有其他老师的 精彩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新型农民,我们要关心人民身体健康,种植绿色环保食品及蔬菜,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要注重环境污染与农药的安全使用。在 关心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要学习发达 国家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所 学知识,用到现实工作中来,依靠科学发展农业。 同学们,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 精品文档推荐精选文档推荐 十行,行行出状元,让我们在党的光辉普照下,

浅析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村发展

浅析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村发展 调研背景: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与农民素质教育的思路,其中我国农民六大核心素质状况是重要考察内容,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理解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分析并理解我国现行农民科技培训的方式和存在问题,掌握进一步提升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法,参与式调查 主要内容: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农民素质教育的思路;农民基础教育与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民素质提高 第一节—农民素质提高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农民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农民素质提高 一.农民素质提高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民素质的基本构成,农民素质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一般包括农民的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农民的身体素质是指农民的健康水平,身体机能,卫生习惯,营养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从事农业或非农业生产的劳动技能以及职业转换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是指农民在农业或非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所具备的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调查能力,经营决策能力,产品销售能力以及集团化管理能力: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农民的思想意识状态。农民由于深受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和熏陶,其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法制观念,婚育观念,环境观念,宗族观念等于城市居民相异。这四个素质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农民的身体素质是基础,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前提条件,经营管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 新型农民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文化,指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写会算,具有辨别是非能力;懂技术,指农民掌握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掌握至

关于农民技能培训及素质提升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技能培训及素质提升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全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分析问题,探讨对策,促进农民就业,按照区组织部、区大村办、区团委的工作安排及精神指示,对我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乡镇党委、政府、区人劳局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基本摸清了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把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劳务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务工作,建立了劳务管理机构,市、县(区)、乡(镇)三级劳务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把劳务输出建成我市的一大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的共识正在形成。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技术、就业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普及培训和其它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农村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如不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将极大地制约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情况 劳动力由体力和智力构成。体力有先天的体力(优生的结果)和后天的体力(优育和锻炼的结果);智力有传统的经验和现代科技知识(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从我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看,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劳动力智力因素的作用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在不断下降,智力因素中,现代科技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经验成规的作用不断下降。通过调查分析,在我区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困难户)中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农民文化素质高同农民收入程度显著正相关,也同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正相关。 1、从每亩耕地提供的产品产量看,经济作物的收益大于粮食生产收益。文化程度高、生产技能强的农户生产收益比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农户生产收益强。这是由于各种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敢于大胆试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因而经营效果好。 2、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文化程度高、生产技术能强的农户致富门路广,这是因为他们有经济头脑,会经营,敢于扩大生产规模。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农户经营项目少,经营规模也较小,因此,收入很低或较低。 通过对这两种农户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靠科学种田,后者凭经验办事;前者勇于探索,后者墨守成规;前者讲究效益算着干,后者不计成本懵得走。

职业素质养成论文有关职业素质的论文

职业素质养成论文有关职业素质的论文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第一篇:拓展训练对职业素质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教学实验法 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由同一个教师对14个班(前半学期7个班,后半学期7个班)进行拓展模块课程的授课,时间为20XX年9月 20XX年12月一个学期9次课,共18个课时。 1.2问卷调查法 在对授课的14个班级学生上完拓展训练课程后,对团队协作等十个维度能力素质是否有提升的认可度调查。 共发放问卷602份,回收问卷589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517份,有效率87.8%。 1.3数理统计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根据企业需求的角度提出来的,是员工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和企业之间要无缝衔接,而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就是无缝连接的接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大会主题工作文指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 2.2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培训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载体(项目),对受训者进行体验式的一种培训。 这个培训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复杂,过程中受训者会遇到设定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会感觉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因此会暴露出隐藏在受训者身上的一些问题(如胆小恐惧、团队协作意识差、缺乏责任心等等),然后受训者会在培训师或者教练的引导、控制以及队友的帮助和鼓励下顺利完成挑战,克服困难和挫折。 最后培训师通过对活动的评价和总结让受训者有深刻的体会和难忘的经历。 2.2.1拓展训练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 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的精神、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力;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建设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群众文化;三农问题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但随着农业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的钱包是越来越鼓了,生活是越来越富有了,但那些值得回忆和研究的农村文化却消失殆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毫无疑问,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的科

学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力的高低。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机会,让农民不但接受基础教育,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发达国家农业发达,关键就是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这些国家的农民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较普遍地接受了农业职业教育。建设新农村,我们不仅要在加强农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重视上布局,也应在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教育、强化农民科学致富本领上着力。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会不断地有农民从土地脱离出来,要使丧失土地的农民不失去最后的生活屏障,就必须使他们有稳定的职业、稳定的生活来源,实现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就必须进行就业教育,进行转岗培训。 农民也需要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应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就业创业的重要基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还必须注重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开放观、市场观和竞争意识,让农民尊重科学、懂得科学,用科学的手段发展经济,同时培养农民的法制观念、平等观念及契约观念,使得农民渴望致富且懂得如何致富。

论提高农民素质

论提高农民素质 一、农民素质的含义 农民素质主要包括农民的体质、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体质主要指劳动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而知识则是指农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技术和能力,而品德则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的知识技能应包括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应用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能力。高素质农民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从一些农村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几年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一大批农民经过市场经济的锻炼,逐渐成为会经营、懂管理的人才。高素质农民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市场意识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具有信息意识,能充分搜集和利用信息,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二)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把新科技及时应用到生产经营实践中去。能够不断创新进取,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重视质量,讲信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行事。 二、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素质决定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在人类社会日益走近知识经济时代之际,则更是如此。(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高素质的农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除了价格方面的竞争外,质量、花色品种、品牌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也会加剧,这些都对生产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需要高素质的农民我国的的农业和农村,正面临着重大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开辟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领域。要进行这

IT职业素养论文

IT职业素养论文——学习《IT职业素养的》收获 姓名:王岩 学号:201042209107 2011年12月16日

专业的技能能够从专业学习中获取,工作经验能够从实践中得到,然而并不是具有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宫锁经验就能够处理好工作,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非常重要。 时光荏苒,转眼间即将毕业,面临从业的压力,职业素养成了我们去正面思考的问题。择业、就业、从业,伴随着这些问题,个人的素养,职业的道德,人生的观念,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的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IT职业素养”课程,使得我对个人素养的提高,职业道德的规范,有了较为深刻地认识。 熟话说,态度决定事态发展的方向。处理任何的事情,都应当把握好自己的态度,有了一个好的态度,难事也会变得容易起来。而我觉得,在单位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待上下级的态度,把握好这样的态度,在单位中,就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对待上级的态度,我们一定要学会恭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同样是人,往往也会犯一些错误,然而,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提出领导的错误,或许会是的领导很没面子,接下来,领导当然也不会给你好果子。因此,纠正领导的错误意见、见解,应当把握好分寸。对待下级,同样要把握好态度,应当显得平易近人,消除等级观念,虚心接受下级提出的合理建议意见,这样,下级才会更有工作的动力。对于员工来说,遇到一个态度平易近人,虚心接受意见建议的领导,那是一件很快乐,舒心的事。其次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中国有句熟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说的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当一个人拥有了积极的工作态度的时候,这个人的工作效率同样会得到显著地提高。因此,拥有一腔的热血,积极的投入工作之中,使我们IT行业的工作潜规则。 在上文中,提到了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那么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呢?通过这个学期对IT职业素养的学习,让我认识到积极的工作态度只是提高中作效率的其中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在做什么。在很多软件开发过程中,无限制的增加一些要求或者是功能使得编程人员百般无奈,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常常被打乱,使得在开发过程中,费用一再追加,工期一再拖延。因此,一个有效的工作计划,合理的安排开发进程成为了编程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合理的计划表可以使得工作效率成倍的提升,同客户达成了有关软件的开发合同,成为了约束双方的有力保障,开发商不用为无限制的修改已经成型的软件而痛苦,客户也不用为无休止的追加经费而痛疼。因此,对于IT从业者来说,工作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训示,然而在今天,诚信渐渐被人们淡忘。对于IT职业者来说,诚信尤为重要。诚信最为基础的,应当是守时。守时,是对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更高一个层次的就是敢于承诺,承诺,现在已经成为考察个人工作实力,考核人才的执行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每个领导,都想要自己的员工有着超强的工作能力,执行力。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承担这份责任,跟好的贯彻企业的中心思想,才会得到上司的赏识。因此,在IT行业中,诚信也是很重要的。 IT行业是一个灵活多变的行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尤为广泛,在这其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方面,不墨守成规,不被经验所束缚。才能够激发出新的灵感,创造出新的东西。然而,当新的事物出现时,又出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知识产权。如今,IT行业成为世界主流行业之一,对于自己的创新,知识产权显得尤为重要。一项新的创造发明,一个新的算法,框架,可能是一个公司的支柱。如果没有及时的申请知识产权,或许这个创新将付诸东流,对一个公司来说,损失是无可挽回的。所以在IT行业中,知识产权显得十分突出。同样的,在我们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同时,应当做到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这样才不会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另外,IT行业有些时候会接触一些较为机密的信息和事物,保密,

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周训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又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工作、建设文明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紧迫性 从目前农村的实际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埋头经济工作,不注重研究社会思想政治动向,一些基层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存在着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以及方法手段滞后的问题,致使农村局部地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新情况:一些地方农民文化生活缺乏,思想空虚,信念动摇,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族、宗派势力死灰复燃;一些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把集体财产据为己有,只讲权利,不行义务现象经常发生;少数农民政策法纪意识薄弱,聚众闹事,越级上访,甚至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农民排外、挤外、卡外思想严重,狭隘自私、保守落后的小农意识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攀比摆阔,逞强斗富,厚葬薄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在一些地方并非个别;特别是一些农民的道德标准扭曲,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各个层面均有越轨现象,“耍钱赌博”曾被视为“伤风败俗”的罪孽,如今却在一部分农民中大行其道;架桥修路一向为世风所崇尚,但现在不少农民门前的路烂得一踏糊涂也熟视无睹;过去农民是“老实纯朴”、“勤劳苦干”的代名词,而今天某些农民搞的掺杂使假、坑蒙拐骗活动却频频发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点低、基础差,但是,我国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口是农民,这又决定了农村、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倘若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继续下滑,其后果不仅仅是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会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困难。因此,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需要,也是有效协调和正确处理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更是进一步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有效防止封建迷信、黄赌毒、邪教在农村传播蔓延,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需要,同时,还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深化和拓展。

教师素质论文教师职业素养论文

教师素质论文教师职业素养论文 提升自身品位服务全体学生 “品位”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教师的品位有着特定的含义,是教师的气质形象、生活情趣、人品修养、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教师的品位能把学生深深吸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教师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品位呢? 一、增强业务素养 首先,要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可以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的愿望与追求,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否则,在孩子眼里,我们就显得老土了。例如,湖北省阳新县组织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学习后,笔者在工作中都主动地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觉得学生同自己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师生关系极为和谐。 其次,要巩固提高学识水平。这几年,社会上招聘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求应聘者完成一份相应层次的试卷,以检测应聘者的知识水平。事实上,许多在职教师也难以完成。不少教师上课必带教师教学用书,批改练习必带参考答案就

是很好的证明。要对学生负责,不让学生囫囵吞枣,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再次,要吸收积累名师的教学经验、经典教学案例。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把学生教得昏昏欲睡,有的老师把学生教得生龙活虎,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艺术的差距。一名教师,倘能经常研究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如李镇西、魏书生等名师教学经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其结果一定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写三年反思一定会成为有名气的老师”。 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就会对所从事的工作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放得开,收得拢”,学生能在既定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少走弯路,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率,这样高品位的老师是每一位学生都拍手欢迎的。 二、完善自身人格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就良好。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

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农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农民这个职业在过去的语境下一直被妖魔化、丑化,跟文化水平低、贫困等联系在一起,如何让这个职业恢复其应有尊重,重新定义极为重要.比如在美国,一提农民,一般叫农场主,基本上都有数百、上千公顷地,是富有的象征。未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扩大,也应该不再跟贫困、落后捆绑在一起,应该是新词新含义。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未来谁来种地问题,它涉及到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返乡务农。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需要养活的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压倒一切的“三农"政策底线。设想二十年之后,目前在我国粮食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随着年龄变老干不动农活时,他们的子女又不愿意返乡务农,我国的粮食安全又将各以为继?城市居民消费的肉、蛋、奶又将来自何方? 为了破解此难题,培养新一代的职业农民就提到议事日程。新型职业农民与国家提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有很大的重合,那就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来满足未来我国发展的需要。 新型职业农民也能解决未来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未来随着更多的人口转移到城市,留守农村需要经营更大规模的土地,要求管理技能也比较高,传统的农民很难胜任这些要求。我国传统农户户均8亩多地,如果单纯种粮食,规模大小一般差异不大。但如果规模扩大到百亩甚至千亩,目前传统的农民就面临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根据对现行家庭农场的实地调查,不少农民感到力不从心,急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来经营。最近看一份对国际不同国家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论文,结论也是如此.当农场规模扩大后,农场主的经营管理能力就变成十分重要,农场主经营管理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农场的生产率与收益,也决定着本国农民的国际竞争力.未来产品质量的提升、新技术的采纳等都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来承担。 要赋予职业农民新含义。 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按照职业特色给予应有的荣誉,让他们有奋斗的动力。学校教师有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通过一定的标准,让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农民其实也是一种职业,当然还是一种最古老的职业.但这个职业在我国目前成了没有任何准入门槛,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金量的代名词。而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按照现代职业要求,打造一套其职业技术规范,让符合这些规范与条件的农民,通过获得应有的职业荣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并真正地喜欢这个行业。记得曾到浙江调研时,发现一个地方在不少农民大门旁挂上职称头衔,包括高级园艺师、高级养殖师等,这种土法职称评审体系激发了当地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潮。术业有专攻,就是种花,养猪,技术有许多差异。如何建立起一套符合农业特点的职业认证体系,即要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的条件来制定。在国家层面上也应该出台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以引导、规范职业农民的标准与提升。 要改变过去单纯以考试或者文化来定职称的旧观念。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升,要破除单纯唯知识或者文化课论,应该以其技术熟练程度或者达到的水平为主要度量。在人才的选拔上也应

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方案

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方案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颁布的《关于开展贵州省公民科学数值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威宁自治县创建“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选进县”工作细化方案》,我校特制定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实施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科学素质的提高仍然是国家大政方针的附属品,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任务,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主要任务是: 1.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意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管理意识;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2.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生产和生活能力。提高农村公众了解科学文化常识、(提出了农民科学素质的基线,但没有讲明什么是农民应该了解的科学文化常识)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3.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符合我国“三农”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体系和机制;搭建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 二、组织实施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的安排,东风镇教育管理中心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团委为责任单位,东风镇文明小学为完成单位。 为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成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 组长:方呈松 副组长:韦成银 成员:朱斌徐秀平王荣新沈小平及各班班主任 三、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由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共同开展以下工作: 1.9月初,制定工作措施,推进工作实施,并于今年底完成各自工作任务。 2.10月份,举办农民科学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交流经验,探讨思路,提出下一步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意见。 3.12月份.总结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成功做法,向社会推荐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民科学生产和文明生活的有效模式。

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前沿》2005年第11期 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Z魔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提要]我国是农业国家,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民的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且其本身也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在 深入探讨农民文化素质内涵及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化素质的几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民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5]11-_0228-_03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在我国的l2,95亿 人口中,农业人口达到了8.07亿.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迄今为止,我国基本上还是农业国家和农业 社会.实践证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农村的进步.而在影响农村进步的渚多因素 中,农民素质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同农业 现代化发展阶段对农民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在目前 农业现代化初始阶段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民的整体 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积极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研究农民文化素质现状,成因及 其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 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的农 民文化素质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社会心理 素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反映在农民掌握文化科 技知识教育的程度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 程度.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越多,接受和掌握先 进技术的意愿,能力就越强,劳动能力,劳动效率 和劳动收入就越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就越强.农民的社会心理素质则反映在农民的心理 承受能力以及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调适好农民 的社会心理素质才能使农民从旧观念,习俗和思维 定势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树立新观念,新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 提高,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着种种不 相适应的地方,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科技水平普遍偏低.据不完全统计,

职业素质训练论文

第一次看到职业素质提升训练营的海报是在第四周,对于一个即将步入毕业年的大三学生,任何有关职业的信息都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犹豫了一会还是报名了。一方面因为涉及到自己即将去面对的职业问题,更多的出于爱好,比较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又时时刻刻叮嘱自己别说太过了。一直梦想着功成名就之后能有一个很大的演讲台。 第一堂课如期而至,十个陌生人,十个新朋友。这样随机的团队比较好,性格种类丰富事先也不认识。没有按照惯例轮流自我介绍,而是先两两互相介绍,然后互相把对方介绍给小组。第一个认识的是凌敏,一个很乖、想法相对比较单纯的女孩。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比较侧重于生活的精神满足感,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生活幸福家庭温馨。希望能在银行之类的事业单位寻求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之后分别听取了大家的想法,有想创业的,有想做财务的,有想成为高管的;唯独自己说不出个很明确的概念,我一直遵循的“是金子总会发光;有多少含金量就发多少光”,却一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个领域发光。有时我一直笑称职业规划是“先填饱肚子,再谋求发展”。 因为对这类型的活动了解的太少,在报名之前我很怀疑这长达八周的课会不会太乏味,没什么实质性内容。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几乎每节课我们都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比较匆忙的结束。老师总是能想出一些“奇怪”的事情让我们做,并一直强调让我们注重感受。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解手链”互动游戏了。我想得会稍微多一点,在进行老师布置的游戏时我都会思考游戏的目的是什么、老师会观察些什么、并以此来谨慎自己的言行,观察身边人的言行。但是我也不知道别人心里是不是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在我倾向于刻意收敛的同时,也许有些同学觉得应该刻意张扬些比较好。彩云同学的表现比较突出,积极带着大家解决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给我感觉少了几分领袖该有的稳重。倒是蔡青同学,虽然说话比较少,沉默之中我总能感觉到一种不温不火的坚韧。 除了感受之外,也有涨知识的一面。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让我们从更专业更理论的角度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行了分析。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些名人的伟大,既然理论能被大众认可,自然是有它纯在的道理。分析结论和我本身比较贴切,艺术型分数较低,其他五种类型不相上下。就像不太顺心时对自己的暗讽一样——全才。 最后两次的创业游戏比较符合我的胃口,男生说对创业没兴趣,多半是假的。在其他领域要想混个出人头地对天赋的依赖性可能会大一些,如今的全民创业时代正是一般人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两次游戏中我分别担任的是质量监控和销售,因为团队人数原因,虽然有分职位,但分工并不是特别的明确。这反而和创业初期的情况比较贴切,领导和员工的责任一起扛。整个游戏过程中,我比较重视的团队的合作,因为自己对事过于有主见,有时显得比较固执甚至对上级领导的不尊重,所以在游戏中我一直尽量的把姿态摆端正。 要说整个课程下来,并不至于有什么大悟大彻。或许给一片迷茫的人稍微点了些方向;或许为默默无声的人增添了几分自信;或是让本就心中有未来的人更加明确了自己要走的路。反正我是明白了,我的“不知道走哪”开发一下或许就是“哪儿都可走”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