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硕士(MT)[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第二部分 税收学原理(中)【圣才出品】

税务硕士(MT)[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第二部分 税收学原理(中)【圣才出品】

税务硕士(MT)[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第二部分 税收学原理(中)【圣才出品】
税务硕士(MT)[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第二部分 税收学原理(中)【圣才出品】

第五章税收效应

第一节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一、税收效应的概念

税收效应是指政府课税所引起的各种经济反应。

政府课税除为满足财政所需外,总是要对经济施加某种影响。但其影响的程度和效果如何,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政府的最初意愿,纳税人对政府课税所作出的反应可能和政府的意愿保持一致,但更多的情况可能是与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驰。比如课税太重或课税方式的不健全,都可能使纳税人不敢去尽心尽力地运用他的生产能力。又如政府课征某一种税,是想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优化,但执行的结果可能是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不合理。凡此种种,都可归于税收的效应。

二、税收效应的分类

税收效应在理论上常分为正效应与负效应、微观效应与宏观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等。

1.正效应与负效应

某税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是正效应;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收的这种效应就是负效应。

2.微观效应与宏观效应

税收的微观效应是指政府征税对纳税人的各种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反映在税收

对纳税人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储蓄行为、劳动投入和投资行为的影响与作用。

税收的宏观效应是指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主要包括税收的平衡效应、协调效应、调节效应、稳定效应四个方面。

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征税,不干扰相对价格,仅仅削弱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或减少其可支配收入,而不产生额外的效率损失。税收的收入效应是由于课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改变了纳税人的预算约束,从而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

当相对价格由于政府征税而发生变化时,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发生改变,这种效应就是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课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相对价格和机会成本,从而引起纳税人用一种行为代替另一种行为,即税收引起的纳税人在经济行为间选择的效应。

4.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的观点,即税收应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这种观点被称为“税收中性观点”。

与中性效应相反,非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择等。

税收中性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描述,或者说是建立完善税制的努力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税收作为国家强制和无偿占有社会产品的方式,总会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发生影响,对资源配置、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税收实际上是“非中性”的。

第二节税收的微观效应

税收的微观效应是指政府征税对纳税人的各种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反映在税收对纳税人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储蓄行为、劳动投入和私人投资行为的影响与作用。

一、税收对生产行为的影响

生产行为,是指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方面所做的各种决策。税收对生产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干扰来完成的。

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表现在政府课税之后会使课税商品出现两种价格——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税收的数额。以下分别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进行分析。

1.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替代效应

政府征税后,会引起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

2.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课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使生产处于较低水平。

二、税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税收对消费行为的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个别商品征税后,引起消费者收入预算约束和市

场上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影响纳税人对其消费行为的调整。税收对消费行为的效应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来实现的,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税收对消费行为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消费行为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个别商品征税使得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使得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

2.税收对消费行为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消费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征税导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减少商品的购买,而保持较低水平的消费。由于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大用途,个人用于消费的收入等于其总收入减去储蓄后的余额,所以,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实际上与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恰恰相反。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实现。

当然,上述分析都是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还受到商品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制约。

三、税收对储蓄行为的影响

税收对储蓄行为的影响也可体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方便起见,假定:第一,将时间划分为现实与未来两个期间,现实储蓄全部用于未来消费;第二,个人在未来期间只有储蓄利息收入,而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第三,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第四,个人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形式。

1.税收对储蓄行为的收入效应

如果仅对个人现实收入征税,对储蓄利息收入不征税,则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前提,纳税人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等比例地减少现实的消费与储蓄,从而降低个人的储蓄水平。而如果对利息收

入也征税,由于对利息的征税减少了个人未来期间的收入,纳税人对未来期间收入的预期下降,为保证未来期间的生活水平,纳税人将减少现实的消费,增加储蓄。

一般来讲,税收对储蓄行为的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

2.税收对储蓄行为的替代效应

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这时,纳税人在储蓄与现实消费的选择中更倾向于增加现实消费,而相应减少储蓄。

一般来讲,税收对储蓄行为的替代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

四、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按照福利经济学原理,个人的福利总水平包括取得的收入和享受的闲暇两部分。在研究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时,我们将劳动收入与“闲暇”作为两个可供劳动者选择的“商品”。当政府向个人的劳动收入征税时,就会直接减少劳动者劳动投入获得的收益,就会对劳动者在劳动收入与“闲暇”两种商品之间的选择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

由于征税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个人不得不增加劳动投入,以此来弥补由于征税而损失的个人收入。

2.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

政府对个人的征税不仅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而且提高了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或者说,个人将以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与未征税时相同的劳动收入。由于劳动与“闲暇”两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纳税人在两种商品的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闲暇,而减少对劳动的投入。

五、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投资可以分为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其中,私人投资是企业投资与个人投资的总和,以投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1.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收入效应是指对投资收益课税时,由于投资收入下降,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被迫牺牲当前的消费额度来保障一定的投资规模。

2.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使投资收益率下降,改变了投资和消费的相对价格,此时纳税人投资的边际效用下降,消费的边际效用上升,因此降低了纳税人对投资的偏好,纳税人因此将选择更多的消费来替代投资。对私人投资课税最终使企业增加还是减少投资,取决于总效应。

第三节税收的宏观效应

一、税收的平衡效应

税收的平衡效应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保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在封闭经济状态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分别由下列因素构成: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财政收入(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财政支出。

由总供求公式可知,政府税收是构成总供给的要素,而政府财政支出是构成总需求的一

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1、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2、税收产生的原因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三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四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3、税收产生的四个阶段 ①自由贡献时期。在奴隶时期,国家的赋税主要来自诸侯、藩属自由贡献的物品和劳力。从税收的法制观点看,这种以国家征税权和纳贡者自由纳贡相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税收,只是一种没有统一标准的自愿捐赠,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税收,只是税收的雏形阶段。 ②请求援助时期。随着国家的发展、君权的扩大,财政开支和王室费用都随之增加。单靠自由纳贡已难以维持,于是封建君主设法增加新税。特别是遇有战争等特别需要,封建君主更需要开征临时税以应急需。当时,由于领地经济仍处主导也位,王权有一定的限制,课征新税或开征临时税,需要得到由封建贵族、教士及上层市民组成的民会组织的承诺。 ③专制课征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封建国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君权扩张和政费膨胀,使得国君不得不实行专制课征。一方面笼络贵族和教士,尊重其免税特权,以减少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另一方面则废除往日的民会承诺制度,不受约束地任意增加税收。税收的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④立宪协赞时期。取消专制君主的课税特权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实行资产民主制和选举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是采取君主立宪制,还是采取议会共和制,一般都要制定宪法和法律,实行法治,国家征收任何税收,都必须经过立法程序,依据法律手续,经过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定。君主、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不得擅自决定征税,人人都有纳税义务,税收的普遍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公众有了必须依照法定标准评定课征的观念。 4.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现代社会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政府征税依托的是公共权力并借助法律形式来进行

编译原理期末复习

编译原理期末复习 鉴于编译原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我将手中集中的一些资料上的题目进行了整理归类,每种类型题目给出了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然后对每类题目中的第一道例题进行了做法进行了讲解,剩下的例题请给大家作为练习,答案也都给出,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最后由于时间很紧,整理的有些仓促,整理中难免有遗漏或错误,请大家见谅。 注:下面出现的字母中,若无特别说明,小写英文字母为终结符,大写英文字母为非终结符,希腊字母为终结符与非终结符的任意组合。 1、简答题(或者名词解释) 下面涉及到的概念中,加下划线的都是在以往一些试卷中出现的原题,务必掌握。 注:这类题目老师说答案不会超过一百个字,否则写的再多也不给分,有些点到即可,不要重复啰嗦。(1)简述编译程序的概念及其构成 答:1)编译程序:它特指把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等价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 2)构成: (2)简述词法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有可能问语法分析阶段主要任务)答:词法分析的任务是输入源程序,对源程序进行扫描,识别其中的单词符号,把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转换成单词符号形式的源程序。 语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输入的单词符号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规则进行推导或者归约),识别各类语法单位,判断输入是不是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3) 简述编译程序的构造过程(这个大家看看,是对(1)和(2)的综合) 答:1)构造词法分析器:用于输入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输出单词符号; 2)构造语法分析器:对输入的单词符号进行语法分析,识别各类语法单位,判断输入是不是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3)构造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产生器:按照语义规则对已归约出的语法单位进行语义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中间代码。 4)构造优化器: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 5) 构造目标代码生成器:把中间的代码翻译成目标程序。 6) 构造表格管理程序:登记源程序的各类信息和编译各阶段的进展情况。 7)构造错误处理程序:对出错进行处理。 (4) 说明编译和解释的区别: 1)编译要程序产生目标程序,解释程序是边解释边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 2)编译程序运行效率高而解释程序便于人机对话。 (5)文法:描述语言语法结构的形式规则,一般用一个四元式表示: G=(V T,V N,S,P),其中V T:终结符集合(非空) V N:非终结符集合(非空),且V T ?V N=? S:文法的开始符号,S?V N P:产生式集合(有限)。

税务硕士(MT)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433税务专业基础》税收学原理-一节至四节

第一部分税收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中作为国家征税依据的是()。[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 A.管理权力 B.政治权力 C.社会权力 D.财产权力 【答案】B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2.下列说法中,规定具体征税范围、体现征税广度的是()。[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 A.税率 B.纳税环节 C.税目 D.纳税对象 【答案】C 【解析】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3.我国现行税制中,下列属于中央税的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研改编] A.资源税 B.车辆购置税 C.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答案】B 【解析】我国的中央税具体包括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A项,属于地方税;CD两项,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四川大学2016、2015研] A.事权的划分 B.财权的划分 C.收入的划分 D.税权的划分 【答案】D 【解析】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故其核心是税权的划分。正确地确定税收管理体制,划分税收收入,对于恰当分配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

的财权和财力,调动各级政府管理税收的积极性,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等具有重要意义。 5.我国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与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研] A.中央 B.地方 C.中央或地方 D.中央和地方 【答案】A 【解析】税收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力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税收立法权。 6.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指出,税种的选择应考虑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这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 A.财政收入原则 B.国民经济原则 C.社会正义原则 D.税务行政原则 【答案】B 【解析】A项,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即税收的最基本的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B项,国民经济原则包括两项:①慎选税源原则,是指税源的选择应有助于保护

四川大学编译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编译程序 答:编译程序是一种将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翻译成低级语言(目标程序)的程序。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翻译成逻辑上等价的低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2.请写出文法的形式定义 答:一个文法G抽象地表示为四元组 G=(Vn,Vt,P,S) –其中Vn表示非终结符号 –Vt表示终结符号,Vn∪Vt=V(字母表),Vn∩Vt=φ –S是开始符号, –P是产生式,形如:α→β(α∈V+且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号,β∈V*) 3.语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例:程序、语句、表达式)。确定整个输入串是否构成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4.局部优化有哪些常用的技术 答:优化技术1—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优化技术2—复写传播 优化技术3—删除无用代码 优化技术4—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降低运算强度) 优化技术5—代码外提 优化技术6—强度削弱 优化技术7—删除归纳变量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代数简化)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合并已知量) 5.编译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逻辑上分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每个阶段把源程序从一种表示变换成另一种表示。 6. 什么是文法 答:文法是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形式规则。是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严格定义句子的结构; 用有穷的规则刻划无穷的集合;文法是被用来精确而无歧义地描述语言的句子的构成方式;文法描述语言的时候不考虑语言的含义。 7. 语义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对语法分析所识别出的各类语法范畴分析其含义,进行初步的翻译(翻译成中间代码); 并对静态语义进行审查。 8.代码优化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等价原则:不改变运行结果 有效原则:优化后时间更短,占用空间更少 合算原则:应用较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9.词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

编译原理知识点

1.解释程序:不生成目标代码 编译程序:生成目标代码 2.编译程序组成:8个 分析< 前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 综合< 后端>:(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 贯穿始末:表格管理程序、出错处理程序 3.文法四元组: 终结符号集合Vt 、非终结符号集合Vn、产生式集合P、识别符号(开始符号)S V T∩V N=Φ 文法-> 语言(推导、规约)唯一;语言-> 文法(凑规则)不唯一。 4.文法分类: 0型文法(短语结构文法):左侧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 1型文法(上下文有关文法):左侧长度<= 右侧长度S->ε除外,S不能出现在右侧2型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左侧只能有一个非终结符( 语法分析) 3型文法(正规文法):A-> aB A->a 右线性;( 词法分析) A->Ba 或A->a 左线性(看非终结符位置) 5.A*=A0 ∪A+ A0 ={ε} !={ } =Φ空集 A+ =AA* =A*A 6.句型:符号串x是从识别符号S推导出来的,x称为一个句型 句子:x仅由终结符号组成,仅含终结符号的句型是一个句子 短语:子树的末端(叶子)从左至右连成的串(包括整棵语法树) 简单子树:只含有单层分枝的子树 直接短语( 简单短语):由简单子树的叶子组成 句柄:最左边的直接短语(不一定含终结符) 素短语:至少含有一个终结符的短语,并且除它自身之外不再含任何更小的素短语最左素短语:最左边的素短语 短语:P(相对于T、E)、P+T(相对于E)、i(相对于P、F)、P+T+i(相对于E)直接短语:P、i 句柄:P (最左边的直接短语) 素短语:P+T 、i (至少含有一个终结符的短语)最左素短语:P+T 7.二义性文法:有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或有两个不同的最右推导或能产生两棵语法树 8.文法产生式正规式 规则1 A→xB B→y A = xy

编译原理复习整理(重点含答案)

1、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L1={a n b n c i|n≥1,i≥0} 从n,i的不同取值来把L1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anbn:A→aAb|ab后半部分是ci:B→Bc|ε所以整个文法G1[S]可以写为:G1(S):S→AB;A→aAb|ab;B→cB|ε 3、构造一个DFA,它接受 ={a,b}上所有包含ab的字符串。 (要求:先将正规式转化为NFA,再将NFA确定化,最小化)

4、对下面的文法G: E →TE ’ E ’→+E|ε T →FT ’ T ’→T|ε F →PF ’ F ’ →*F ’|ε P →(E)|a|b|∧ (1)证明这个文法是LL(1)的。 (2)构造它的预测分析表。 (1)FIRST(E)={(,a,b,^}FIRST(E')={+, ε}FIRST(T)={(,a,b,^}FIRST(T')={(,a,b,^,ε} FIRST(F)={(,a,b,^}FIRST(F')={*,ε}FIRST(P)={(,a,b,^}FOLLOW(E)={#,)} FOLLOW(E')={#,)}FOLLOW(T)={+,),#}FOLLOW(T')={+,),#}FOLLOW(F)={(,a,b,^,+,),#} FOLLOW(F')={(,a,b,^,+,),#}FOLLOW(P)={*,(,a,b,^,+,),#} (2)考虑下列产生式: '→+'→'→'→E E T T F F P E a b ||*|()|^||εεε FIRST(+E)∩FIRST(ε)={+}∩{ε}=φ FIRST(+E)∩FOLLOW(E')={+}∩{#,)}=φ FIRST(T)∩FIRST(ε)={(,a,b,^}∩{ε}=φ FIRST(T)∩FOLLOW(T')={(,a,b,^}∩{+,),#}=φ FIRST(*F')∩FIRST(ε)={*}∩{ε}=φ FIRST(*F')∩FOLLOW(F')={*}∩{(,a,b,^,+,),#}=φ

税收学原理税收学原理思考题参考答案

《税收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税收概念和中国税收概况 1.税收有那些主要特征? 答案提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确定性、均一性4个基本特征 2.税收包括那些基本要素? 答案提示:按照税收概念,税收涉及征收主体、纳税主体、征收客体、征收程度等内容,相应地其基本要素包括税收管辖权、纳税人、税基和税率等。 3.税收有那些主要类别? 答案提示: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3大类,一是流转税类(turnover taxes),二是所得税类(income taxes),三是财产税类(property taxes)。 4.为什么说“在法制社会中,强调税收的法律强制性不会导致征纳关系的紧张,反而有利于征纳关系的协调和民众纳税意识的培养”? 答案提示:因为征税方按税法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纳税方就有安全感,产生被迫感、重负感的只是不按税法办事的偷漏抗税者。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下,否定税收的强制性、过分宣传自愿纳税只会使偷漏抗税更加严重。为了使征税成本降低,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愿报税、纳税,但西方国家的税务管理实践证明,自愿报税的前提是对偷漏抗税的严厉惩处,是法律威慑和强制的结果,基于法治文化;也基于将偷漏税视为偷盗公共利益,将诚信纳税视为美德的信任文化。要做到纳税人自愿上门报税,还必须建立公平明确的税法体系,形成严格执行税法的执法、司法及中介代理组织,构造疏而不漏的税收信息系统,推行普遍的源泉控制办法,使纳税人的一切经营、收入情况都处于征收机关控制之下,同时征收机关的一切行为、政府对税款使用行为也在人民代表机构及法律、行政监督机关监督之下。这就是说自愿报税的税收文化环境的形成仍然有赖于强制性。强制性是税收的固有特征。5.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这个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不正确。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公共产品无法定价,政府以税款建立行政机关、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公共需要到底给每一个纳税人提供多少利益无从计量,等价交换因而无从谈起。如果每个人从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中获得的利益可以计量,那么就完全可按商品市场通行的做法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没有必要建立这么复杂的财政税收制度。正是因为在公共产品领域无法进行等价交换才需要税收这一财政收入形式。否定无偿性、强调利益等价交换,对征税实践也会带来危害。如果贯彻等价交换原则,那么征税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

目录

1.绪论 概述 “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蕴含着计算机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编译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思想,就必须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而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素质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很多,但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解决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题目及要求 基于这个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本次我所要设计的题目是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生成。

要求: (1)设计语法制导生成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的算法; (2)编写代码并上机调试运行通过; (3)输入一赋值语句; (4)输出相应的表达式的四元式; 2.背景知识 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就是为每个产生式配上一个翻译子程序(称语义动作或语义子程序),并在语法分析的同时执行这些子程序。语义动作是为产生式赋予具体意义的手段,它一方面指出了一个产生式所产生的符号串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按照这种意义规定了生成某种中间代码应做哪些基本动作。在语法分析的过程中,当一个产生式获得匹配(对于自顶向下分析)或用于规约(对于自底向上分析)时,此产生式相应的语义子程序就进入工作,完成既定的翻译任务。语法制导翻译分为自底向上语法制导翻译和自顶向下语法制导翻译。 属性文法 属性文法是编译技术中用来说明程序语言语义的工具,也是当前实际应用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语义描述方法。属性是指与文法符号的类型和值等有关的一些信息,在编译中用属性描述处理对象的特征。属性文法是一种

编译原理知识点汇总

编译原理的复习提纲 1.编译原理=形式语言+编译技术 2.汇编程序: 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 3.编译程序: 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低级语言程序 4.解释执行方式: 解释程序,逐个语句地模拟执行 翻译执行方式: 翻译程序,把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 5.计算机程序的编译过程类似,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词法分析的任务: 扫描源程序的字符串,识别出的最小的语法单位(标识符或无正负号数等) 语法分析是: 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的,语法分析不考虑语义。语法分析读入词法分析程序识别出的符号,根据给定的语法规则,识别出各个语法结构。 语义分析的任务是检查程序语义的正确性,解释程序结构的含义,语义分析包括检查变量是否有定义,变量在使用前是否具有值,数值是否溢出等。

语法分析完成之后,编译程序通常就依据语言的语义规则,利用语法制导技术把源程序翻译成某种中间代码。所谓中间代码是一种定义明确、便于处理、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的记号系统,可以认为是一种抽象机的程序 代码优化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以便产生速度快、空间小的目标代码 编译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目标代码生成,其主要任务是把中间代码翻译成特定的机器指令或汇编程序 编译程序结构包括五个基本功能模块和两个辅助模块 6.编译划分成前端和后端。 编译前端的工作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编译前端只依赖于源程序,独立于目标计算机。前端进行分析 编译后端的工作主要是目标代码的生成和优化后端进行综合。独立于源程序,完全依赖于目标机器和中间代码。 把编译程序分为前端和后端的优点是: 可以优化配置不同的编译程序组合,实现编译重用,保持语言与机器的独立性。 7.汇编器把汇编语言代码翻译成一个特定的机器指令序列 第二章 1.符号,字母表,符号串,符号串的长度计算P18,子符号串的含义,符号串的简单运算XY,Xn, 2.符号串集合的概念,符号串集合的乘积运算,方幂运算,闭包与正闭包的概念P19,P20A0 ={ε} 3.重写规则,简称规则。非xx(V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1 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支撑软件。而“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因为它的知识结构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环境以及体系结构,能以相对的视角体现从软件到硬件以及软硬件协同的整机概念。其理论基础又涉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方面,为联系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的典范。 虽然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在大多数的人里认为枯燥无味,学起来就像看天书一样。然而学习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在一个语言种哪些写法是等价的,哪些是有差异的,可以更加客观的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并且学习新的语言的效率也会更加高,语言转换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不学“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话,自己的编程思想会很浅显。而且编程也只仅仅停留在编程上,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 学习编译原理的话,从文法、正规式、NFA与DFA的定义,下手,要用心动脑去体会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2

从联系最紧密的操作系统来说吧,你写多线程/多进程的程序就得和操作系统的知识打交道。写多线程得加锁吧,临界区、死锁的四个条件之类的标准的操作系统的内容吧(不得不吐槽一下,某国内一线电商干了三年的程序猿,写多线程居然不知道加锁,也是醉了)。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什么管道、socket、共享内存等,这也是操作系统的内容吧。文件系统,这也是经常要打交道的东西。还有内存什么的,你做Android 开发,这些里边有很多东西都在系统层面被封装好了,但是你要是不知道原理,一旦出了错根本无从调试,况且你该不会打算写一辈子写Android 就是填逻辑吧。 然后,是编译原理,普通的程序猿是接触不到编译器或者虚拟机的开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编译原理就用不到。说个最常见的读取配置文件,只要你的配置文件有自定义的语法,你就要用编译原理的东西。还有类似于自动生成代码啦、正则表达式啦这些都算是编译原理的内容。你既然是写Java 的不了解虚拟机怎么可以,最基本的字节码总是需要能看懂的吧,分析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字节码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是计算机原理,如果只是做应用开发的话计算机原理其实不必要掌握的多深入,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要清楚的。比如寄存器、缓存、中断什么的,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助你调试。在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场合,也是很有作用的。此外,学了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 税收 2.征税对象 3.纳税人 4.税率 5.超额累进税率 6.减税、免税 7.起征点与免征额 8.税收体系 1. 税收: 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 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 3 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 税率: 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二、判断题 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X )无偿性是第一性 2. 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 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V )税收的重要意义 3. 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 筹资。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X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 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4. 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X )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5. 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V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6. 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X )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 的人 7?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 成计税价格。其基本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税率)。(X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 (1-税率) 8.在实纳税额与应纳税额相等,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与计税依据的数额相等时,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相等;否则,则不相等。(V ) 三、选择题 1. 税收的形式特征,就是()。 A. 强制性 B.随意性 C.无偿性 D.规定性 2. 一般说来,税率形式有()。 A. 从价固定税率(比例税率) B.从量固定税率(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定量税率 3. 一般说来,从价固定税率的形式有()。 A. 产品从价固定税率 B.行业从价固定税率 C.地区从价固定税率 D.幅度从价固定税率 4. 减税、免税具体包括()。 A. 减税 B.免税 C.起征点 D.免征额 5. 对于一个税种来说,按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被确定的纳税环节的多少,课征制度可以分为 ()。 A. —次课征制 B.两次课征制 C.多次课征制 D.每次课征制 四、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常说的税收概念是什么?怎样理解税收的概念? 2. 什么是税收的“三性”特征?认识税收“三性”特征的重要意义何在?

编译原理中重点整理

1.翻译程序:将某一种语言(源语言)程序转换为与其逻辑上等价的另一种语言(目标语言) 程序。 编译程序: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程序。 汇编程序:源语言为汇编语言,目标语言为机器语言的翻译程序。 解释程序:源语言程序作为输入,但不产生目标程序,而是边解释边执行源程序本身。 2.解释器与编译器的主要区别在于:运行目标程序时的控制权在解释器而不在目标程序。 3.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 ①词法分析: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读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 和分解,从而识别出一个个单词(也称单词符号或简称符号) ②语法分析: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单词序列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如“程序”,“语句”, “表达式”等等 ③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语义分析是在语法分析程序确定出语法短语后,审查有无语义 错误,并为代码生成阶段收集类型信息。完成语法分析和语义 处理工作后,编译程序将源程序变成一种内部表示形式,这种 内部表示形式叫做中间语言或称中间代码,它是一种结构简单、 含义明确的记号系统。 ④代码优化:为了使生成的目标代码更为高效,可以对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变换或进行改造, 这就是代码的优化。 ⑤目标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的任务就是是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绝对指令 代码或可重定位的指令代码或汇编指令代码。 4.前端(Front-End)——与目标机无关的部分 后端(Back-End )——与目标机有关的部分 5.编译系统:编译程序与运行系统合称编译系统 6.遍:对源程序或源程序的中间结果从头到尾扫描一次,并做有关的加工处理,生成新的中 间结果或目标程序。 7.文法是一个四元组:G[S]=(VN, VT, P, S) VN:非终结符集合; VT :终结符集合; P :产生式集合(α→β或α∷=β); S :开始符号(或称根符号,识别符号)。 若S ->α,α∈V*,则称α为文法G的句型 若S ->α,α,α∈VT*,则称α为文法G的句子 语言是所有句子构成的集合,它是所有终结符号串所组成的集合VT*的子集,即L(G) VT* 8.0型文法又叫短语文法,它所确定的语言称为0型语言。 1型文法,上下文敏感文法或上下文有关文法。 2型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 3型文法线性文法、正则文法或正规文法 规范(最右)推导即任何一步α->β都是对α中的最右非终结符进行替换的,规范(最左)归约文法可唯一地确定一个语言 子树与短语:在句型所对应的语法树中,若某些符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组成某棵子树的末端结点,那么由这些末端结点所组成的符号串是相对于子树根结点的短语。 原则上语法树有多少棵子树,就有多少个短语。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

第一部分 1.为什么说税收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②最早期的财政中没有税收因素 ③国家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 ④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⑤税收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的分配 2.你身边有哪些社会经济现象属于税收范畴? 当你的工资收入超出一定标准,要交个人所得税;如果你买车,要交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如果你买房、卖房,要交相关的契税、印花税,也可能交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如果你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税就更多,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与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可以说,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税收无处不在。 3.“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这是否说明只有在私有财产制度下才需要税收这一财政收入的形式?怎样理解国家对国有企业征税的合理性?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来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国家和企业之间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4.就确立方式而言,税收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

有什么不同? (1)自由贡献阶段 ①征税原因:在人类从氏族社会步入奴隶社会后时期内,国王因公产收入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支出需求,便开始依赖于社会成员和被征服部落自由贡献的劳力和物品。 ②君臣关系:一种由下敬上的关系,社会成员贡献何物、贡献多少以及何时贡献,都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并不十分严格 ③意义:自由贡献阶段的税收,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严格说来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税收。 (2)请求援助阶段 ①征税原因:随着奴隶制国家王室费用和军事费用的急剧增加,仅靠公产收入和社会成员的自由贡纳已难以满足支出需要。 ②君臣关系:此时的税收不再是完全自发的由下敬上,而是先由上对下提出请求,再由下对上给予援助;下对上援助什么、援助多少以及何时援助,也不再是完全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③意义:请求援助阶段的税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税收的一些性质,但还不是很完备。 (3)专制课征阶段 ①征税原因: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各国陆续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王权得到极度扩张,军费不断膨胀。 ②君臣关系:专制课征的税收是单纯的由上取下的关系。至于取什么、取多少和何时取,完全取决于至高无上的专制权。 ③意义:进入专制课征阶段,是税收开始从不成熟形态走向成熟形态的标志。

编译原理习题及答案(整理后)

第一章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2、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 a.源程序b.目标语言 c.编译方法 3、变量应当。 c.既持有左值又持有右值 4、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上。 d.管理表格 5、不可能是目标代码。 d.中间代码 6、使用可以定义一个程序的意义。 a.语义规则 7、词法分析器的输入是。 b.源程序 8、中间代码生成时所遵循的是- 。 c.语义规则 9、编译程序是对。 d.高级语言的翻译 10、语法分析应遵循。 c.构词规则 二、多项选择题 1、编译程序各阶段的工作都涉及到。 b.表格管理c.出错处理 2、编译程序工作时,通常有阶段。 a.词法分析b.语法分析c.中间代码生成e.目标代码生成 三、填空题 1、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目标程序。 2、编译过程通常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3、编译程序工作过程中,第一段输入是源程序,最后阶段的输出为标代码生成程序。 4、编译程序是指将源程序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程序的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 a. xyx b. (xyx)* c. x n yx n(n≥0) d. x*yx* 2、文法G描述的语言L(G)是指。 a. L(G)={α|S+?α , α∈V T*} b. L(G)={α|S*?α, α∈V T*} c. L(G)={α|S*?α,α∈(V T∪V N*)} d. L(G)={α|S+?α, α∈(V T∪V N*)} 3、有限状态自动机能识别。 a. 上下文无关文法 b. 上下文有关文法 c.正规文法 d. 短语文法 4、设G为算符优先文法,G的任意终结符对a、b有以下关系成立。 a. 若f(a)>g(b),则a>b b.若f(a)

编译原理概念总结

第一章 引论 ? 为什么要用编译器 ? 与编译器相关的程序 ? 翻译步骤 ? 编译器中的主要数据结构 1、语言处理器 1、简单的说,一个编译器就是一个程序,它可以阅读以某一种语言(源语言)编写的程序,并把该程序翻译成一个等价的、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言)编写的程序。 2、编译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报告它在翻译过程中发现的源程序中的错误。 3、使用编译器是为了提高编程的速度和准确度。 4、与编译器相关的程序:解释程序(interpreter )、汇编程序(assembler )、连接程序(linker )、装入程序(loader )、预处理器(preprocessor )、编辑器(editor )、调试程序(debugger )、描述器(profiler )、项目管理程序(project manager )。 5、解释器是另一种常见的语言处理器。它并不通过翻译的方法生成目标程序。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解释器直接利用用户提供的输入执行源程序中指定的操作。 6、一个源程序可能被分割成多个模块,并存放于独立的文件中。把源程序聚合在 一起的任务有时会由一个被称为预处理器(preprocessor )的程序独立完成。预处理器还负责把那些称为宏的缩写形式转换为源语言的语句。 7、连接器(linker )能够解决外部内存地址的问题。 8、加载器(loader )把所有的可执行目标文件放到内存中执行。 2、一个编译器的结构 Output Source Program Front end Back end Object

1、将编译器看成黑盒,则源程序映射为在语义上等价的目标程序,而这个映射由两部分组成:分析部分和综合部分。 2、分析部分把源程序分解成多个组成要素,并在这些要素之上加上语法结构。 3、综合部分根据中间表示和符号表中的信息来构造用户期待的目标程序。 4、编译器的第一个步骤:词法分析(lexical)或扫描(scanning)。词法分析器读入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并且将它们组成有意义的词素(lexeme)的序列。词法分析器产生词法单元(token)。 5、分隔词素的空格会被词法分析器忽略掉。 6、编译器的第二个步骤:语法分析(syntax)或解析(parsing)。语法分析器使用由词法分析器生成的各个词法单元的第一个分量来创建树形的中间表示。 7、语义分析(static semantic analysis):语义分析器使用语法树和符号表中的信息 来检查源程序是否和语言定义的语义一致。它同时也收集类型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存放在语法树或符号表中,以便在随后的中间代码生成过程中使用。语义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类型检查(type checking)。编译器检查每个运算符是否具有匹配的运算分量。 8、总的说,编译器的翻译步骤是:扫描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 源代码优化程序----代码生成器----目标代码优化程序。 3、编译器结构中的主要数据结构 1、记号(token) 2、语法树(syntax tree) 3、符号表(symbol table) 4、常数表(literal table) 5、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code) 6、临时文件(temporary file) 4、将编译器分成了只依赖于源语言(前端( front end))的操作和只依赖于目 标语言(后端( back end))的操作两部分。 第二章词法分析 ? 扫描处理 ? 正则表达式 ? 有穷自动机 ? 从正则表达式到D FA ? 利用L e x自动生成扫描程序 1、Tokens记号标记:identifiers、keywords、integers、floating-point、symbols、strings、comments 1、使用正则表达式去描述程序语言tokens 2、一个正则表达式是归纳确定 3、一个正则表达式R描述一组字符串集合L(R) 4、L(R) = the language defined by R 5、所有的token都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2、正则表达式: 1、基本正则表达式:他们是字母比哦啊中的单个字符且自身匹配

编译原理复习要点

考试安排:7月13日(20周周三),15:00-17:00,20208 填空10X1分、选择10X2分、简答4X5分、大题5X10分 考试大题:循环优化 LL(1).定义之类的 算符优先算法 … 自下而上分析法(20分,选择、填空、大题) 第一章引论 一.编译程序(compiler): 把某一种高级语言程序等价地转换成另一种低级语言程序(如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程序)的程序 二.编译程序的工作的五个阶段: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产生、优化、目标代码产生 1.词法分析 任务: 输入源程序, 符号。 依循的原则:构词规则 描述工具:有限自动机 保留字标识符等符整常数保留字整常数保留字 2.语法分析 任务: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 依循的原则:语法规则 述工具:上下文无关文法 3.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 任务:对各类不同语法范畴按语言的语义进行初步翻译。(变量是否定义、类型是否正确等) 依循的原则:语义规则 中间代码:三元式,四元式,逆波兰记号,树形结构等。是一种独立于具体硬件的记号系统。 例:将Z:=X + 0.618 * Y 翻译成四元式为 (1) * 0.618 Y T1 (2) + X T1 T2 (3) := T2 _ Z 4. 优化 任务:对于前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加工变换,以期在最后阶段产生更高效 的目标代码。 依循的原则:程序的等价变换规则 FOR K:=1 TO 100 DO BEGIN M := I + 10 * K;

N := J + 10 * K; END 4.目标代码产生 任务: 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目标代码。 依赖于硬件系统结构和机器指令的含义 目标代码三种形式: a)绝对指令代码: 可直接运行 b)可重新定位指令代码: 需要连接装配 c)汇编指令代码: 需要进行汇编 三. 编译程序结构 编译程序总框 (简答题5分) 第二章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 2.1.1语法 词法规则:单词符号的形成规则。 a)单词符号是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常数、标识符、基 本字、算符、界符等。 b)描述工具:正规式和有限自动机 语法规则:语法单位的形成规则。 a) 语法单位通常包括:表达式、语句、分程序、过程、函数、程序等; c)描述工具:上下文无关文法 2.1.2语义 语义:一组规则,用它可以定义一个程序的意义。 描述方法: a)自然语言描述:隐藏错误、二义性和不完整性 b)形式描述: ?无二义性 ?完整性

北京工业大学编译原理考试一纸开卷【期末复习总结】

1、简要解释编译程序中的遍(趟)的含义。 就是对源程序或者源程序的中间结果从头到尾扫描一次,并作有 关的加工处理,生成新的中间结果和目标程序.通常,每遍的工作有外存上获得的前一遍的中间结果开始,完成它所含的有关工作之后,再把结果记录于外存..既可以将几个不同阶段合为一遍,也可以把一个阶段的工作分为若干遍。 2、何为“标识符”?何为“名字”?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标识符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其定义为:凡以字母开头的字母数字序列(有限个字符)都是标识符。当给予某标识符以确切的含义时,这个标识符就叫做名字。程序语言中各种名字都是用标识符表示的,只是标识符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字符序列,而名字却有着确切的意义和属性。 3、简述为什么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技术不能处理具有左递归的文法?这是由于在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当前输入符号判断将栈顶(最左)的非终结符号替换成哪条规则的右部,若文法具有左递归,则在分析过程中,无法判断岀替换的规则,造成无穷递归求解的过程。 4、简述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是指从输入源程序开始到输岀目标程序为止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就其过程而言,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工作阶段:①词法分析,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岀一个个的单词;②语法分析,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③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即对各类语法单位,分析其汉一并进行初步翻译;④代码优化,以期产生更高效的代码;⑤目标代码生成,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低级语言指令形式。 5、什么是语法制导翻译? 是指在语法规则的制导下,通过计算语义规则,完成对输入符号的翻译。由于使用属性文法时把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分开,但在使用语法规则进行推导或归约的同时又使用这些语义规则来指导翻译与最终产生目标代码,所以称为语法制导翻译。 6、请简要阐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参数传递的常用方式 1、传值:计算实参并将其右值传递给被调用过程 2、传地址: 调用过程将实参地址传递给被调用过程3、传值结果:将传值和 传地址两种方式结合4、传名:只有在被调用过程中用到形参时才动态的建立起它与实参的联系 7、什么是自展?什么是交叉编译? 自展过程就是用低级语言先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然后用这个编译器的语言再去编写一个更高级的编译器一一' 个新编译器是 旧编译器的扩展一一的过程。编译器的运行环境与产生程序的运行环境不同的编译过程叫做交叉编译 8、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有哪些途径?其主要区别 是什么? 解释和编译。解释不生成目标代码。 9、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表 示? 主要需要解决回溯与左递归。回溯:匹配多个候选式无法快速匹配;左递归:推导过程无休止。解决:提取公共左因子、消除直接及间接左递归。翻译程序:能够把某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后者与前者在逻辑上是等价的。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对语义分析所识别岀的各类语法范 畴,分析其含义并进行初步翻译(产生中间代码) 编译程序结构:表格管理、岀错处理 编译前端:由与源语言有关但与目标语言无关的那些部分组成,包括词法分析、语义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 后端:编译程序中与目标语言有关那些部分,优化与目标代码生 成。后端不依赖于源语言而仅仅依赖于中间语言。 词法规则是指单词符号的形成规则。 语言的语法规则规定了如何从单词符号形成更大的结构(语法单位)。二义性:如果一个文法存在某个句子对应两棵不同的语法树,则称这个文法是二义的。 LL(1)的含义:第一个L表示从左到右扫描输入串,第二个L表示 最左推导,1表示分析时每一步只需向前查看一个符号 自上而下分析的问题:①文法含有左递归时,分析过程会陷入无限循环②回溯浪费分析时间③某一非终结符用某一候选式匹配成功时,可能是暂时的④分析不成功时,难以找到岀错位置 自下而上分析的问题:怎样判断栈顶的符号串的可归约性,以及如 何归约。 一个句型的最左直接短语称为该句型的句柄。 在形式语言中最右推导常被称为规范推导,由规范推导所得的句型称为规范句型,如果文法无二义的,那么规范推导(最右推导)的逆过程必是规范归约(最左归约) 输入串-----语法树——依赖图-------- 语义规则计算次序 最左规约=规范规约:A 最右推导=规范推导:B 短语:子树的末端结点形成的符号串. 短语相对的句型:整个树的末端结点. 简单子树:只有一层分支的子树 简单短语(直接短语):简单子树的末端结点形成的符号串. 句柄:最左直接短语 素短语:是个短语,并且至少含有一个终结符,并且,除它自身之外不再含任何更小的素短语 上例G〔引:句型Mg的语法时 共有三裸子轲. 三4趣语:血Sfi 简羊範待:H, Sb 勺柄:A 例题1、构造下面文法的LL (1)分析表。 “ TL int | real L 宀id R , id R | £ FIRST ( D) =FIRST (T) ={int, real} FOLLOW (D) =FOLLOW ( L) ={#} FIRST ( L) ={id} FOLLOW (T) ={id} FIRST (R) ={ , , £} FOLLOW (R) ={#} 注意当FIRST (X)含£还需要看FOLLOW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